日夏养花网

您好,欢迎访问日夏养花网,我们的网址是:http://www.rixia.cc

水稻的稻瘟病有哪些症状表现?怎样治疗才最有效?

2022-07-26 17:58:37 分类:养花问答 来源: 日夏养花网 作者: 网络整理 阅读:79

农民在种水稻的过程中,水稻患稻瘟病的症状有哪些种?会有什么危害?

患稻瘟病的症状如下:

稻瘟病根据危害时期和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秘颈瘟、谷粒瘟等。


苗瘟:发生于三叶前,由种子带菌所致。病苗基部灰黑,上部变褐,卷缩而死;湿度较大时,病部产生大量灰绿色霉层,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叶瘟:水稻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以分蘖至拔节期危害较重。初期病斑为水渍状褐点,以后病斑逐步扩大,最终造成叶片枯死。根据病斑形状、大小和色泽的不同,可分4种类型:①慢性型。典型病斑呈菱形或纺锤形,总体褐色,细分三层。外层为黄色晕圈,内环为红褐色,中央为灰白色,病斑两端常有纵长褐线。在商湿下,病斑背面产生青灰色霉状物。②急性型。病斑呈椭圆形、圆形、菱形或不规则形,针头大小至绿豆大小,水渍状暗绿色,背面密生灰绿色霉层。此类病斑发展快,常为流行的先兆。③白斑型。病斑呈圆形或近圆形,白色。一般在气候干燥时,常在感病品种或嫩叶上发生,若遇适宜的气候条件,可转为急性型病斑。④褐点型。病斑褐色,针头大小。一般在气候干燥时,抗病品种或老叶上发生,若在适温、高湿、条件极差的情况下,此类症状会越发的愈演愈烈,严重时,会致使稻苗死亡的情况发生。

危害如下:

水稻稻瘟病又名“稻热病”“火烧病”“断颈瘟”“白穗瘟"等,是水稻的一大病害,分布极广,我国南北稻区都有发生。江淮地区是稻瘟病的常发区,尤其是沿江皖西和皖南地区发病严重。该病流行年份一般会造成水稻减产10%-20%,严重的达50%以上,甚至颗粒无收。

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农作物会出现大量减产的情况,之后颜色会变成黄褐色,最后会完全枯死,根部会完全腐烂,可以分为急性型,慢性型,白点型,褐点型等等;导致农产品大量减产,会影响农产品的收成。
叶子表面会有很多的斑点,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叶子干枯,卷缩,然后逐渐枯死,带来的危害是水稻大面积死亡,不断的传染。
苗瘟、节瘟、叶瘟、 穗颈瘟、谷粒瘟,枝梗瘟, 导致植物死亡的,导致叶子枯萎,会影响产量的。

水稻,稻瘟病的病害循环及防治要点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水稻的市场交易为广大的农民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收入。但是,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病害,稻瘟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一般导致水稻减产10%——30%,严重时可导致绝收。那么,水稻稻瘟病是什么呢?水稻稻瘟病如何防治呢?水稻稻瘟病防治方法有哪些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水稻稻瘟病的传播途径

稻瘟病的病菌主要靠空气气流传播,在当年发病的稻草上越冬,次年7月上旬,温度适宜时,病稻草上的病菌借气流传播到水稻叶片上引起发病。在病斑上发生大量的灰绿色霉层就是病菌,靠风、雨再传染到其他叶片、节、穗颈上,造成持续发病。水稻不同品种间抗病性差异较大,种植感病品种、插秧密度过大、施用氮肥过多过晚,都会导致发病加重。若7月阴雨连绵,雨日多,形成低温、高湿,光照少的田间小气候有利于稻瘟病的发生。

二、水稻稻瘟病的发病条件

气候条件不仅影响水稻植株的抗病能力,并直接影响病菌的繁殖,传播和侵染。

温度:适于稻瘟病菌繁殖和侵入的温度为25-28℃,水稻连续遭受数天低温再转为正常温度时,3-6天后稻株抗病性显著降低,尤其夜间有15℃以下的低温影响更明显,因而晚稻抽穗期遇寒露风或骤然降温,常加重穗颈瘟的危害。

湿度:平均相对湿度90%以上时有利于病害发生,雾多雾重或时晴时雨,雨日多,阴雨连绵等湿度大的天气,病菌生长繁殖快,孢子形成多,侵入率增高。光照:光照不足有利于病菌孢子形成,萌发和侵入,并使稻株同化作用缓慢,呼吸量减少,淀粉与氨态氮比例低,硅质化细胞少,组织柔嫩,抗病率降低,易发生病害。

品种和生育期在导致稻瘟病发生流行因素中,水稻本身的抗病性是主要的。同一品种在不同生育期,发病程度不同,幼苗3-5叶期、分蘖盛期和孕穗期至抽穗始期易感病,同一器官(如叶、茎节、穗等)在幼嫩时期较老熟时期易感病,所以在水稻分蘖盛期,新叶增长速度时易感染叶瘟。

三、水稻稻瘟病的发生症状

稻瘟病可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造成危害,具体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等不同类型,其中以叶瘟、节瘟、穗颈瘟危害为严重。

苗瘟:由种子带菌造成,常发生于3叶前。受害后,苗基部变灰黑,上部变褐,若田间湿度较大,则可产生灰黑色霉层(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叶瘟:根据病斑可分为4种类型,即慢性型、急性型、褐点型、白点型。慢性型病斑边缘褐色带有淡黄色晕圈,中央灰白色,由暗绿色小斑扩大为梭形斑,叶背有灰色霉层,病斑较多时连片形成不规则大斑,发展较慢;急性型病斑呈近圆形或椭圆形,叶片正反面均有褐色霉层;褐点型病斑一般在高抗品种或老叶上产生针尖大小的褐点,叶舌、叶耳、叶枕等部位也可发病;白点型病斑在嫩叶上产生白色近圆形小斑,一般不产生孢子。

节瘟:水稻抽穗后在稻节上产生褐色小点,后绕节扩展,病部变黑,易折断。

穗颈瘟:穗颈部初现褐色小点,造成枯白穗和秕谷。

四、稻瘟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1)减少菌源

收获后及早处理病稻草,不在秧田附近堆积病稻株,稻草不堆放在明年准备做种田的附近,病稻草堆放在避风雨处,不能用病稻PcsbVSEAL株催芽、盖种、扎秧把、堵水口或搭棚,以免菌源传播。利用病稻草做堆肥,要充分腐熟后施用(堆肥发酵温度在52-56℃,病菌经10天左右死亡)。另外要搞好播种前种子处理,种子播种前晒1-2天,用泥水选种,再用1%生石灰水侵种2-3天,也可用50%多菌灵0.5千克兑水50千克侵30千克谷种,侵泡48小时。

(2)栽培管理

肥料:一次性过量施用氮肥比分次施用或在保肥力差的沙土、浅土田比粘土、深土田上施用都更有利于病害流行。偏施、迟施氮肥使稻株贪青徒长,组织幼嫩,硅质化程度下降,株间通风透光不良,田间湿度增高,都可加重病害发展。适施补施磷钾肥,可以选用“以色列沃叶磷酸二氢钾”可提高稻株的钾氮比,促进氮的正常代谢,降低可溶性氮化物含量,增加茎秆纤维素,稻株组织坚硬,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

灌溉:水分管理对稻瘟病的发生流行影响也很大,稻田长期深灌,冷水串灌使土温水温降低,土壤缺氧,根系发育不良,降低生活力和抗病力。同时田间湿度增大,有利于病菌生长繁殖。

(3)水稻稻瘟病用药要点

遵循“重在预防,早抓叶瘟,狠治穗瘟”的原则。主要按3个步骤进行:第1步早期预防。在水稻拔节期,如果阴天或下雨天连续2d以上,应马上施药预防稻叶瘟。预防用药有三环唑、咪鲜胺或新长山的稻瘟酰胺等产品,视天气情况连续预防2——3次,每5——7dPcsbVSEAL喷施1次,可基本控制稻瘟病的发生。第2步及时用药。在病害发生初期,及时用药控制病情,以防病菌扩散全田造成流行。选用的药剂有富士一号、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等,不可漏喷。第3步看田施药。如果叶瘟和穗瘟发生已经很严重,每穴有30%以上的有效穗受害时,可根据水稻所处生育期采取2种解决方法:一是稻穗未到完熟期,叶片有20%保持绿色,这时要继续施药以控制病害扩散,而且必须先用强氧化剂先灭菌,然后用富士一号等进行后期保护。二是稻穗已经达到完全成熟,粒皮黄色,稻粒干硬,这种情况就不必采取防治措施,因为即使不防治也不会进行再侵染和扩展。

在药剂防治过程中,喷撒农药时要求做到“五准”:一是病虫诊断要准。二是用药要准,对症下药。三是药液配兑要准,按说明书剂量要求配药。四是面积要准,以便准确用量。五是时间要准,把握病害发生的时期及时用药,喷药时间一般选择15:00以后喷药,早上叶片有露水不宜喷药,中午日照强,药液挥发快,不宜喷药。若喷药后8h内降雨,药液被冲洗,等雨后天晴还应补喷,或加入优质的增效剂,才能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近年来,水稻种植面积逐渐扩大,稻瘟病发病率及发病程度逐渐增加,科学有效防治稻瘟病已成为水稻生产的重要环节,应引起充分重视。

稻瘟病属于多循环单年流行病害。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谷、病稻草上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越冬的病菌,当第二年气温回升到20℃左右时,遇降雨后,不断产生分生孢子。孢子主要借风雨传播,昆虫也可传播。孢子接触稻株后,遇适宜温、湿度萌发并直接侵入表皮,引起周围秧田或大田稻株首先发病,并在病组织上产生大量分生孢子传播,引起再侵染日夏养花网。病菌以表皮上的机动细胞为主要侵染点,也从伤口侵入,但不从气孔侵入。
防治策略:以种植高产抗病品种为基础,减少菌源为前提,加强保健栽培为关键,药剂防治为辅助。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1)种植抗病品种:由于病菌群体易发生变异,故在大田生产中应合理使用抗病基因资源。做到①抗病品种定期更换和轮换,避免单一抗病基因长期种植;②抗病品种合理布局;③应用主效抗病基因和微效抗病基因品种。
(2)减少病源:①不用带病种子;②处理病稻草;③带菌种子消毒。
(3)改进栽培方式,加强水肥管理。
(4)应用生物多样性控制稻瘟病。云南农业大学朱有勇等利用育期相当但高度有差异的感病品种与抗病品种混合间栽,使高感、优质稻的病害减轻80%~90%,延长了感病品种的使用年限。
(5)药剂防治:防治苗瘟一般存秧苗3或4叶期或移栽前5d施药;防治穗颈瘟可于破口至始穗期喷施一次杀菌剂,然后根据天气情况在齐穗期施第二次药。但刚药次数和间隔期取决于用药时的天气、杀菌剂的种类和田间病害严重度。一般朋药时雨水多、内吸性不好和田间病害较严重时,间隔期相应缩短,用药次数增加。

水稻稻瘟病怎样识别和防治?

稻瘟病又名稻热病、火烧瘟、叩头瘟,真菌性病害,可种子带菌。根据病害发生的时期和危害部位不同,稻瘟病可分为:苗瘟、叶瘟(普通型、急性型、白点型、褐点型)、节瘟(叶枕瘟)、穗颈瘟、枝梗瘟、谷粒瘟。最主要的是叶瘟和穗颈瘟。叶瘟典型病斑为牛眼状,初为铁锈红色,后期中间枯白;穗颈瘟是水稻穗颈部受到病原菌侵染,变成鼠灰色或黑褐色死亡,造成白穗或瘪谷。

稻瘟病的防治宜采取抗性品种、农业和耕作措施与化学防治相结合。选用适合当地的抗病品种,注意品种合理配搭与适期更替;加强对病菌小种及品种抗性变化动态监测。加强测报,及时喷药防治。化学药剂防治稻瘟病应根据不同发病时期采用不同的方法,选择不同的药剂及时、准确地用药进行防治。

带菌种子的药剂处理:用70%抗菌素402液剂2000倍液浸种,或用45%扑霉灵3000倍液浸种,或用40%多福粉500倍液浸种,均浸48小时后捞出催芽、播种。早、晚稻秧床作“面药”,每亩用4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40克,先用少量水将药粉调成浓浆,然后对水40千克均匀浇泼在秧床上。

防治苗、叶瘟:在发病初期用药,本田从分蘖期开始,如发现发病中心或叶片上有急性病斑或有发病中心的稻田,即应打药防治。每亩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克,或用40%异稻瘟净乳油150~200毫升,或30%稻瘟灵乳油120~150毫升,或用60%防霉宝可湿性粉剂60克,均加水50~60千克细雾均匀喷雾。

防治穗颈瘟:着重在抽穗期进行预防保护,www.rixia.cc破口期和齐穗期是防治适期。或当孕穗末期叶病率在2%上、剑叶发病率在1%以上,或周围田块已发生叶瘟的感病品种田和施氮过多、生长嫩绿的稻田、往年发病较重的田块用药2~3次,间隔期为10天左右。每亩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克,或用40%稻瘟灵乳油(粉剂)100毫升,或75%丰登可湿性粉剂每亩30克,或40%富士1号亩用100克,均加水60~70千克细雾均匀喷雾。

注意事项:三环唑属于预防性杀菌剂,对预防水稻稻瘟病有特效,治疗效果较差,一般应在病害发生前使用,特别是防治穗颈瘟,一定要在破口初期使用;宜用雾均匀喷于稻株上部。

苗叶瘟

叶瘟

穗颈瘟稻瘟病又名稻热病、火烧瘟、叩头瘟,真菌性病害,可种子带菌。根据病害发生的时期和危害部位不同,稻瘟病可分为:苗瘟、叶瘟(普通型、急性型、白点型、褐点型)、节瘟(叶枕瘟)、穗颈瘟、枝梗瘟、谷粒瘟。最主要的是叶瘟和穗颈瘟。叶瘟典型病斑为牛眼状,初为铁锈红色,后期中间枯白;穗颈瘟是水稻穗颈部受到病原菌侵染,变成鼠灰色或黑褐色死亡,造成白穗或瘪谷。

稻瘟病症状

1.叶瘟2.穗颈瘟3、4.节瘟

稻瘟病的防治宜采取抗性品种、农业和耕作措施与化学防治相结合。选用适合当地的抗病品种,注意品种合理配搭与适期更替;加强对病菌小种及品种抗性变化动态监测。加强测报,及时喷药防治。化学药剂防治稻瘟病应根据不同发病时期采用不同的方法,选择不同的药剂及时、准确地用药进行防治。

带菌种子的药剂处理:用70%抗菌素402液剂2000倍液浸种,或用45%扑霉灵3000倍液浸种,或用40%多福粉500倍液浸种,均浸48小时后捞出催芽、播种。早、晚稻秧床作“面药”,每亩用4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40克,先用少量水将药粉调成浓浆,然后对水40千克均匀浇泼在秧床上。

防治苗、叶瘟:在发病初期用药,本田从分蘖期开始,如发现发病中心或叶片上有急性病斑或有发病中心的稻田,即应打药防治。每亩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克,或用40%异稻瘟净乳油150~200毫升,或30%稻瘟灵乳油120~150毫升,或用60%防霉宝可湿性粉剂60克,均加水50~60千克细雾均匀喷雾。

防治穗颈瘟:着重在抽穗期进行预防保护,破口期和齐穗期是防治适期。或当孕穗末期叶病率在2%上、剑叶发病率在1%以上,或周围田块已发生叶瘟的感病品种田和施氮过多、生长嫩绿的稻田、往年发病较重的田块用药2~3次,间隔期为10天左右。每亩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克,或用40%稻瘟灵乳油(粉剂)100毫升,或75%丰登可湿性粉剂每亩30克,或40%富士1号亩用100克,均加水60~70千克细雾均匀喷雾。

注意事项:三环唑属于预防性杀菌剂,对预防水稻稻瘟病有特效,治疗效果较差日夏养花网,一般应在病害发生前使用,特别是防治穗颈瘟,一定要在破口初期使用;宜用雾均匀喷于稻株上部。

文章标签:

本文标题: 水稻的稻瘟病有哪些症状表现?怎样治疗才最有效?
本文地址: http://www.rixia.cc/wenda/295306.html

上一篇:在夏季给茄子追肥,具体要掌握哪些原则呢?

下一篇: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最大的差异有哪些方面?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