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要干嘛
重阳节是干嘛的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吃重阳糕。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晒秋节,与除夕、“踏秋”
重阳节要做什么事?
回答:
登山望远、插茱萸、赏菊花、吃重阳糕、饮菊花酒。
还有的地方会放纸鸢,吃荞麦熬羊肉。
经典故事《重阳节》:重阳节的来历
重阳节干什么的?
重阳节也是老人节,又叫“登高节”。
在古代,民间习俗包括爬山祈福、秋天赏菊、戴山茱萸、敬拜神和祖先,以及设宴祝寿。从此,它增加了尊老爱幼、重阳节设宴、感恩和尊敬老人的内涵。登高赏秋和感谢老人是今天重阳节的两大主题。
重阳节是历史发展演变中各种民俗的混合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民俗观念中,“九”是最大的数字,它具有长寿的意义,体现了人们对老年人健康长寿的祝福。
1989年,农历九月初九被定为“敬老节”,提倡全社会建立尊重、尊重、爱护和帮助老年人的文化。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扩展资料
重阳节民俗活动
1、晒秋
重阳节是享受秋天的最佳时间。中国南方还有一些山村保留着“秋天晒太阳”的特色。去乡下享受民俗风情和秋天晒太阳已经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时尚。“秋晒”是典型的农业习俗,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
居住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山区的村民。由于复杂的地形和他们村子里很少平坦的土地,他们不得不使用屋顶和窗台来悬挂和晒庄稼,这已经逐渐演变成一种传统的农业习俗。村民们特殊的生活方式和晒庄稼的场景逐渐成为画家和摄影师追求和创作的素材,并创造了“晒秋”的诗化名称。
2、登高
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历史悠久。登高风俗其由来大致有四:其一是源于古人的山岳崇拜;其二是源于“清气上扬、浊气下沉”的气候;其三是源于登高“辞青”;其四是源于附会上一个荒谬传说“桓景登山避灾”。
3、祭祖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之一,古代民间素有祭祖祈福的传统。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不少地方家族观念和祭祖观念正日渐淡薄。古时重阳祭祖的传统习俗在岭南一带仍盛行,人们会在每年的重阳节举行祭祖活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重阳节
重阳节有些什么风俗
古时候人们在重阳节这天要干什么?
秋高气爽,霜露临,又是一年重阳佳节。今天就来聊聊,古时人们过重阳节都吃些什么。据《西京杂记》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华酒,令人长寿。菊华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华酒。”“蓬饵”即用蓬蒿做的糕点。除了点心,家家户户还会摘取新绽的菊花,加黍米酿菊花酒,以备来年饮用。宋代,人们在蓬饵的基础上开发出了各式各样的重阳糕。《东京梦华录重阳》写到:“各以粉面蒸糕遗送,上插剪彩小旗,掺饤果实,如石榴子、栗子黄、银杏、松子肉之类。又以粉作狮子蛮王之状,置于糕上,谓之‘狮蛮’。”重阳糕配料随性,种类繁多,受到各个年龄层的喜爱。明清时期,重阳时令美食更为精致。在曹雪芹笔下,贾府女眷们的重阳小食就有红菱角、鸡头果和桂花糖蒸新栗粉糕三样。而袁枚的《随园食单》里,则提到了古人做重阳栗糕的方法:“煮栗极烂,以纯糯粉加糖为糕蒸之,上加瓜仁、松子,此重阳小食也。”《遵生八笺》里,古人还创造出另一种酿造菊花酒的法子:“十月采甘菊花,去蒂,只取花二斤,择净入醅内搅匀,次早榨,则味香清冽。”到了今天,吃重阳糕,品菊花酒,已成为重阳节传统时令美食。(覃姝画)
古时候人们在重阳节这天要做这些事:
1、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2、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3、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4、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1.登高
2.吃重阳糕
3.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的主要活动是干什么
南方多数吃桂花糕
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