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夏养花网

您好,欢迎访问日夏养花网,我们的网址是:http://www.rixia.cc

古琴和古筝的区别?

2022-07-25 21:18:31 分类:养花问答 来源: 日夏养花网 作者: 网络整理 阅读:122

古琴和古筝的区别

介绍一下古琴和古筝的区别。rn不要贴的,要点、细点介绍一下。rn还有,在汉朝哪一种乐器用的广泛一些。或者说,汉朝时代的乐师大多使用哪些乐器?

汉代大多使用古琴。古琴和古筝区别如下:

1、形成年代

古琴:原名“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本世纪初期为了和其他乐器的统称区别,改称为“古琴”,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弹拨类乐器,有实据可考至少形成于3000多年前,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

古筝又名"秦筝"。早在战国的时候筝就已经流行了:“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罄筑、弹筝。”(《战国策—齐策》)。自秦、汉以来从我国西北地区逐渐流传到全国各地,逐渐形成了各具浓郁地方特色的流派。

2、形制区别

古琴琴身以琴面与底板相合而成,琴面系有7根弦,故古称"七弦琴"。琴弦由丝绒绳系住,拴绕于雁足(弦轴)上,属弹拨乐类的"无马乐器"。

古筝则由框板、面板和底板构成。最早的筝为5根弦,战国末期发展成12弦,隋代13弦,清代16弦,上世纪60年代为21弦,近年也有增加到 24-26弦的筝。

3、音域、音色、表现力

古琴虽只有七根弦,但一弦多音,其音域宽达四个多八度,借助面板上的十三个"琴徵",可以弹奏出许多的泛音和按音。 而古筝基本上是一弦1-2个音,同一弦中移动弦马(柱),可以调作音高,音域宽广,音量宏大,音色淳厚优美,悠扬悦耳,表现力丰富而形象。

4、曲谱

古琴琴谱自成一格,古时多用"文字谱",到了唐朝后多用“减字谱"。而古筝古时多用"工尺谱",现今多用"简谱"、"五线谱"。

5、演奏方法

古琴的弹奏,多称为“抚琴”,以左手按弦,右手拨弦。右手基本指法有:勾、剔、抹、挑、托、擘、打、摘等。左手基本指法有:吟、猱、绰、注等等。古琴的弹奏还有很多琴道、琴德方面的讲究,因此自古以来琴家们往往都操守五不弹之原则。

扩展资料

古筝保养

古筝使用的场合最佳温度为20℃,最佳湿度为50%。一般情况下,温度保持在16-28℃、湿度在50~70%之间的空间内使用古筝对乐器振动和发音都较有利。古筝在使用时应轻拿轻放,避免碰撞或剧烈震动。

古筝应置于干燥、阴凉通风处,避免潮湿、雨淋和阳光直接曝晒(北方地区冬季不能靠近散热的暖气片,以免曝烈或变形),不要放在厨房内或容易接触油烟的地方,油烟的吸附会直接影响乐器音色。

古筝使用后可用干软布拭抹去琴弦上的汗渍等,以防琴弦生锈。不用时最好用筝罩罩上,以减少灰尘、光线或潮湿空气等对古筝侵蚀。古筝应经常使用,有利于琴弦张力的稳定,琴体经常震动,能促进音色日趋完美。

古筝的音准受温度、湿度及震动等条件的影响。一旦发现琴的声音不准应及时调音,否则会影响演奏效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古琴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古筝

古筝和古琴差别只在于共鸣箱大小和弦的数量,音色区别不大。

1.音色不同

古筝的音色明亮柔美,古琴则低沉深远。

2.外观不同

古琴有7根弦,故又名七弦琴(最粗的为1弦,最细的为7弦)。古筝有21根弦(最粗的是21弦,最细的是1弦)。

古琴和古筝各部分的名称,很多是拟物的,尤其是古琴一直保持着古时的称呼,即形象又文雅。古筝的一些称呼更偏向于乐器化了。

3.弹奏方式不同

古琴没有琴码,古筝有琴码(或叫筝码、码子、雁柱)。琴码起到传导声音的作用。琴码影响了两者的弹奏方式不同。古筝讲究吟揉按滑,古琴讲究掩。

4.汉朝使用对象不同

汉魏时期,古筝和古琴俩姐妹的人生道路开始不同。文人阶层拣选了古琴作为书斋中表达的乐器;古筝则进入了民间,登上了表演的舞台,承载了普通人的喜怒哀乐。

拓展资料:

古筝与古琴价格差距较大。

古琴的价格差别较大,尽量购买知名斫琴师的琴,整体价位在两万至十几万不等。

古筝的价格大至分为一千至五千多,购买时尽量选择专业厂家。

选购买时若有专业人士帮着挑选是最好了。如果没有,建议购买时以音色好坏作为考虑的条件,而不要太多的注重外表装饰。


参考资料:古琴-百度百科 

古筝-百度百科

一、两者形成年代上的区别:

1、古琴: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弹拨类乐器,有实据可考至少形成于3000多年前,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

2、古筝又名"秦筝",在战国的时候筝就已经流行了。

二、形制上的区别:

1、古琴琴身以琴面与底板相合而成,琴面系有7根弦,故古称"七弦琴"。琴弦由丝绒绳系住,拴绕于雁足(弦轴)上,属弹拨乐类的"无马乐器"。

2、古琴由桐木和梓木所制,形体造型颇有典故。琴体总长度为3尺6寸5分(折合约1225mm),以象征一年有365天,琴面呈拱弧形,代表天,琴底平,则代表地,以此印证“天圆地方”之说。

三、音域、音色、表现力上的区别:

1、古琴虽只有七根弦,但一弦多音,其音域宽达四个多八度,借助面板上的十三个"琴徵",可以弹奏出许多的泛音和按音。音色含蓄而深沉,古朴而典雅,表现力富有内涵,异常丰富,故古时被文人雅士列为"琴、棋、书、画"之首;个人感觉在艺术表现上属于写意类。

2、而古筝基本上是一弦1-2个音,同一弦中移动弦马(柱),可以调作音高,音域宽广,音量宏大,音色淳厚优美,悠扬悦耳,表现力丰富而形象。

四、曲谱上的区别:

1、古琴琴谱自成一格,古时多用"文字谱",到了唐朝后多用“减字谱";减字谱相传为唐代曹柔据文字谱简化、缩写而成。减字谱的每一字块为由汉字减少笔画后组合而成的复合字。这种谱式主要只记指法动作和弦序、徽位而不记音高和节奏,所以是属于指法谱。

2、而古筝古时多用"工尺谱",现今多用"简谱"、"五线谱"。






1、从音域上来看

古琴相对古筝而言,音量较小,音区相对较为低沉而绵长,古筝相对较为通透清亮,适合在大型嘈杂的活动现场演奏。

2、从外形上来说

古琴共有七根弦。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西周文王武王各加一根弦,演变成现在的样子。而目前古筝统一的规格为长1.63米,21根弦。

3、从演奏的指法上来看

古琴多称为“抚琴“,以左手按弦,右手拨弦,左右手均不带义甲;古筝则主要用右手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拨弦,左手控制张力。通常习古筝者左右手均需要佩戴义甲。

汉代大多使用古琴。

司马相如:他是汉武帝时为乐府作歌的著名作者。早年较贫困,在富豪卓王孙家即席弹琴,被卓王孙的女儿卓文君爱上,和司马相如私奔。

琴界根据这段故事,创作了《文君曲》、《凤求凰》,来颂扬他们的爱情。陈皇后日夏养花网被汉武帝冷落,求司马相如作《长门赋》以期复宠。后人运用这一题材创作了《长门怨》。

参考资料

古琴:人类唯一最古的活着的成熟乐器 人民网

古筝 百度百科

首先在历史上,是中古琴的,古筝地位和琴比起来差远了。
至于“伏羲”则是古琴的一种样式,焦尾的话,对于琴而言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而古筝确实有焦尾牌的。
琴大致分三种音:泛音(天籁),散音(地籁),按音(人籁)。琴最大的特点就是走手音,也就是按音。左手按弦左移称下行,为下滑音;右移则上滑音。在一个音位可左右摆动,就出现了吟猱,是琴所独有的表现形式。下面的那个视频就可以看到。而筝的滑音则通过码的左侧按弦,使得弦绷紧出现上滑音,或原先按住,弹拨后放开,出现下滑音。筝的滑音不如琴那么灵活多变。
纯古琴的,我百度上找个给你看一下好了。
http://you.video.sina.com.cn/b/24272189-1624988787.html
推荐一些名家,在百度视屏里基本上都能搜到:龚一、李祥霆、戴晓莲、吴文光、成功亮、吴钊、丁承运、吴兆基。这些都是在世的。当然,是很不全的,其他还有很多名家,自己去搜吧,不一一列举咯。
历史上的名琴既有琴的,也有筝的,通常琴更有价值,因为好的琴年代越是久声音会越好,基本上是这么认同的。最主要用于辨别年代的是裂纹。当然,现代技术先进,裂纹也是可以造得很逼真的。我的琴就是大蛇腹裂,仿乾隆爱琴“松石间意”。
事实上,从演奏角度而言,大众更能接受的是古筝,普遍觉得比较动听。但从文化、纯艺术、表现力、修身养性等等多方面来讲,古琴虽然声音“孱弱”,却是远胜于筝的。这一点无可厚非。所以琴是文人雅士书斋常设之物,而且,即使弹给别人听,听众也不宜多。筝则可以在大庭广众之所,博众喝彩。
鄙人微言,偏差之处,还请诸位海涵。

古琴和古筝有什么区别呢?

  古琴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到现在至少也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了。本世纪初才被称作"古琴"。琴的创制者有"昔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说,作为追记的传说,可不必尽信,但却可看出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诗经关雎》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小雅》亦有:“琴瑟击鼓,以御田祖”等记载。

  【古琴结构】

  古琴整体是一扁长形音箱,长约130厘米,宽约20厘米,厚约5厘米。面板又称琴面,是一块长形木板,表面呈拱形,琴首一端开有穿弦孔,琴尾为椭圆形,在项、腰处两旁有月牙形或呈方折凹人。底板又称琴底,形状与面板相同但不作拱形,是在整块木料下半部挖出琴的腹腔。底板开两个出音孔,称龙池、凤沼,腰中近边处设两个足孔,上安两足,称颂足。面、底板胶合成琴身,在琴首里面粘有舌形木板,构成与琴腹相隔的空间,叫作舌穴。面板背部设音梁,又称项实。琴腹中有两个音柱,称天柱和地柱。弦轴又称琴珍,多为圆形或瓜棱形,中空(穿弦用),琴弦由丝绒绳系住拴绕于琴轸上。琴弦用丝制缠弦。岳山镶嵌于面板首部,也开有穿弦孔。底板上有四个琴脚,琴首部两个叫凫掌,琴尾部两个叫焦尾下贴,起日夏养花网垫平琴身的作用。面板上嵌有十三个螺钿或玉石制作的徽,用以标记音位。

  【古琴造型】

  古琴造型优美,常见的为伏羲式、仲尼式、连珠式、落霞式、灵机式、蕉叶式、神农式等。主要是依琴体的项、腰形制的不同而有所区分。琴漆有断纹,它是古琴年代久远的标志。由于长期演奏的振动和木质、漆底的不同,可形成多种断纹,如梅花断、牛毛断、蛇腹断、冰裂断、龟纹等。有断纹的琴,琴音透澈、外表美观,所以更为名贵。古代名琴有绿绮、焦尾、春雷、冰清、大圣遗音、九霄环佩等。

  【古琴演化】

  唐琴尤其是盛唐之琴,造型肥而浑圆。现存的唐琴大部分常在龙池、凤沼的面板上贴有两块小桐木,作为假纳音,直至明代初期,仍有制琴家采用这种方法。唐琴的断纹以蛇腹断为多,也有冰纹断、流水断等。其表面漆灰则有墨、栗壳色两种,有朱红漆者皆为后人修补时所加。灰胎皆为纯鹿角灰,用麻布自下而上包裹琴背两侧直至面板边际,以防止上下板开胶。这些琴的边长皆在120至125厘米之间。

  宋代的古琴发生变化,全长128厘米,肩宽25厘米,琴身扁而长大,尺寸大于传世唐琴,为北宋琴主要风格之一。南宋,除仿古之作外,体形则逐渐扁平狭小,尤其是仲尼式古琴,呈耸而狭之状,为南宋制琴的主要风格。宋人制琴以桐面梓底或松杉面底为主要制琴材料。断纹有蛇腹断、冰纹断、流水断等,牛毛断则鲜见。灰胎仍以鹿角灰为主,也有用麻布打底者,但不多见。北宋晚期还出现了八宝灰(即将金银珠翠珊瑚等碾碎混入鹿角灰共用)的用法。宋代是唐以后制琴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官方甚至设局制琴,即所谓“官琴”。

  元代制琴是宋、明之间的过渡期制品,由于历时比较短,现存的实物也比较少。明代造琴之多盛况空前,不论皇帝亲王还是官宦之家,好琴者甚多。其宗室制琴就有宁王、衡王、益王、潞王四大名家。四王之中惟潞王造琴最多,制作始于崇祯年间,据传达四五百张之多,且式样尺寸一致,均按年份次序编号刻款于腹内;琴背刻有琴名“中和”,敬一主人题“仰长江水”诗文以及“潞国世传”大印一方,皆用八宝漆灰。

  【弹奏方法】

  演奏时,将琴置于桌上,右手拨弹琴弦、左手按弦取音。古琴的音域为四个八度零两个音。有散音七个、泛音九十一个、技音一百四十七个。演奏技法繁多,右手有托、擘、抹、挑、勾、剔、打、摘、轮、拨刺、撮、滚拂等;左手有吟、猱,绰、注、撞、进复、退复、起等……

  【琴派】

  南宋末年以来,随着古琴演奏艺术的发展,由于演奏风格、师承渊源、所据传谱的不同,形成众多的琴派,各有卓越的琴家和琴曲。著名琴派有浙派、虞山派、广陵派。近代有浦城派、泛川派、九嶷派、诸城派、岭南派等。

  【古代制琴名家及款识特点】

  唐代的制琴高手有很多,除雷氏家族(雷威、雷霄、雷文、雷珏、雷远一)外,文献记载的名家尚有:张越、郭高、沈镣等。可惜除雷氏琴外,余者皆无作品传世。宋代的制琴名家很多,如北宋朱仁济、马希亮、马希仁、僧仁智,南宋金洲、金公路、陈亨道等,末期尚有严樽、马大夫、梅四言等人。宋人制琴刻年款者较少,亦有很多落唐款的仿作。元代制琴名家有严古清、施溪云、施谷云、朱致远等,其中朱致远最为著名。朱琴的仿制品很多,其款识有刻为“朱智远”或“朱制远”的,望收藏者加以注意。明代制琴高手也很多,如涂明河、汪舜卿,最著名的要数张氏敬修、委修、顺修等人。张岱《陶庵梦忆》称张敬修制琴为吴中绝技之一,“可上下百年保无敌手”。

  【断纹】

  指琴表面上因长年风化和弹奏时的震动所形成的各种断痕。断纹的种类很多,主要有梅花断、牛毛断、蛇腹断、冰纹断、流水断、龙鳞断等。一般来说,琴不过百年不出断纹,而随年代久远程度不同,断纹也不尽相同,是鉴藏古琴的主要依据之一。

  【古琴鉴藏要领】

  古琴断纹不经百年而不出,这是鉴定古琴非常重要的一点。伪制断纹古已有之,方法很多,如用猛火烘烤,再以冰雪激之使其进裂;或以蛋白渗入灰中刷漆,做成后用甑蒸,然后风干;或用石膏做灰底烤制等。其实,断纹真伪经仔细观察区别还是很大的,真断纹纹形流畅,纹尾自然消失,纹峰如剑刃状;而假断纹经过冷热催化或刀刻等过程,难免有失自然,出现破绽。古琴的铭刻,也是鉴定古琴真伪的重要依据。琴背均为刻款,而琴腹则有刻款和写款两种,刀刻者容易保存,墨写的若年代长久,则较难辨识。古琴腹内之刻款,如琴体两侧上下板粘合处无剖过重修的痕迹,大多是原款,若发现重修痕迹则需仔细研究。最难辨认的是将老琴剖开重修刻上伪款而粘合处又做得天衣无缝者和用古木制琴时就刻上伪款者。不管腹款、背款,资深的鉴定家还可以从历代帝王年号的惯称、用字避讳及一个朝代或某书法家的书风加以辨认。以弹奏为主要目的收藏者,一定会以琴的音色为主要标准之一,我们听一张古琴的声音,音色沉厚而不失亮透,上中下三准音色均匀,泛音明亮如珠而反应灵敏,就知是一张上好的古琴了。有的古琴因有断纹,而按音弹奏时会出现“刹音”,影响听觉,此时要慎重权衡得失,切勿轻易弃之。收藏古琴一般选择干燥墙壁垂挂,不宜长时间平放;若长时间平放,则容易造成“塌腰”。古琴作为乐器应经常弹奏为好,否则会使音色暗、涩,且会生虫存蛀损坏古琴。

  【古琴名曲】

  《梅花三弄》《平沙落雁》《广陵散》《潇湘水云》《渔樵问答》《捣衣》《[阳关三叠》《流水》《酒狂》等。

  古筝
  民乐结晶--古筝

  
古筝和古琴都是弹拨乐器。

古琴七根弦,古筝二十一根弦。

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约120—125公分左右),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说象周天365度)。一般宽约六寸(20公分左右)。一般厚约二寸(6公分左右)。 七根琴弦上起承露部分,经岳山、龙龈,转向琴底的一对“雁足”,象征七星。
琴面上有十三个“琴徽”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和一个闰月。
古琴的音箱,不象筝等乐器那样粘板而成,而是整块木头掏空而成。其音箱壁较厚,又相对较粗糙,所以其声更有独特韵味和历史的沧桑感。
琴腹内,头部又有两个暗槽,一名“舌穴”,一名“声池”。尾部一般也有一个暗槽,称为“韵沼”。与龙池、凤沼相对应处,往往各有一个“纳音”。龙池纳音靠头一侧有“天柱”,靠尾一侧有“地柱”。使发声之时,“声欲出而隘,徘徊不去,乃有余韵”。
由于琴没有“品”(柱)或“码子”,非常便于灵活弹奏,又具有有效琴弦特别长,琴弦震幅大,余音绵长不绝等特点,所以才有其独特的走手音。
就构造而音,琴的各部分结构十分合理。其体积不大不小,既便于携带,又方正雅致。有心品琴,其形已足以使人心怡。
从琴各部份的命名亦可著出琴制之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琴前广后狭,象征尊卑之别。官、商、角、徵、羽五根弦象征君、臣、民、事、物五
种社会等级。后来增加的第六、七根弦称为文、武二弦象征君臣之合恩。十二徽分别象征十二月,而居中最大之徽代表君象征闰月。古琴有泛音、按音和散音三种音色,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这些古琴形制命名的象征意义实反映出儒家的礼乐思想及中国人所重视的和合性。因为礼的作用是为了保障个体,使个性有所发挥,乐以同和,其作用是与群体谐协。礼乐之同时并用可使个体和群体之间能互相调剂,形成人与人之间平和而合理的生活。所以礼乐这两套表面相反的技艺的推行,实为求达到相辅相成的和合性的目的。而从古琴形制命名所借用的社会秩序、等级的名称来著,可见其制作形制即寓有教化人伦的深意。

古筝:则由框板、面板和底板构成。长160厘米,宽38厘米,厚14厘米,最早有5根弦,后来逐渐发展为12、13、16、21弦,现在还有24弦和26弦筝,常用的为21弦,琴弦均匀排列于筝面上,每根弦均由人字形的弦马支起,属弹拨乐器类的"有码乐器"。
而且音色也完全不同,古琴音色浑厚,古朴平和。古筝清脆流动,优美淳厚。古人说琴棋书画,其中琴即是指古琴。但个人以为古琴雅致,而筝稍显轻浮。古琴是超脱于尘世之外的,筝却是食得人间烟火的。
古琴和古筝的区别,首先在外形上,很简单就是古琴它是7根弦,古筝的通用筝是21根弦,但也可以22根弦,23根弦,那随意,但是一般情况下各个院校主要运用的古筝和演出团体用的都是21根弦。筝13弦也有过,钢丝质。但是一般没有少于这个数的,在近代。进现代的古筝都是13弦以上,而古琴一直保留了7弦琴的这种特点,古琴因此也叫7弦琴,这是它的特点。
还有一个古筝有雁柱,像大雁长的形状,而古琴没有。古筝演奏过程中,由于有雁柱,所以它的各种辅调和支撑演奏成为可能,而且发音相对来说比较洪亮,而且它琴体比较宽大,表现力更丰富一些。但是并不是因此说古琴表现力不丰富,古琴也非常优秀,我们在学习中国音乐过程中,任何人必须了解一点古琴文化,作为保留最完整一种传统音乐文化,古琴是最具代表性的。
琴和古筝的区别,首先在外形上,很简单就是古琴它是7根弦,古筝的通用筝是21根弦,但也可以22根弦,23根弦,那随意,但是一般情况下各个院校主要运用的古筝和演出团体用的都是21根弦。筝13弦也有过,钢丝质。但是一般没有少于这个数的,在近代。进现代的古筝都是13弦以上,而古琴一直保留了7弦琴的这种特点,古琴因此也叫7弦琴,这是它的特点。
还有一个古筝有雁柱,像大雁长的形状,而古琴没有。古筝演奏过程中,由于有雁柱,所以它的各种辅调和支撑演奏成为可能,而且发音相对来说比较洪亮,而且它琴体比较宽大,表现力更丰富一些。但是并不是因此说古琴表现力不丰富,古琴也非常优秀,我们在学习中国音乐过程中,任何人必须了解一点古琴文化,作为保留最完整一种传统音乐文化,古琴是最具代表性的。
古琴比古筝小。
古筝分为13弦的,21弦的,24弦的。通常市场上卖的都是21弦的。

古筝和古琴是一个东西吗?

在中国古典乐器中,古筝和古琴都是弹拨乐器,但是二者经常让人们感到十分疑惑,很多人认为两种乐器是一个东西,只是说法上有一些不同。其实,古筝和古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两个乐器,他们在历史背景、形状、音色和构造上都有十分显著的区别。那么,这些区别都是什么呢?答案是古筝比古琴的音域更为广大,二者的音乐风格都不同。

一、古琴与古筝的外形特征

相比于古筝出现的时间来说,古琴要捷足先登。古琴,最早被人们称为“七弦琴”,就是简简单单的七根;而古筝却能有22根以上的弦。古琴的构造是参考凤凰的样子,琴的全身都充满了古典乐器的韵味,而古筝的外形相比于古琴来说更大,而且每根弦都有一个小小的支架支起来。可见,二者的外形就已经是天差地别了。

二、古筝与古琴的音色与风格

不仅仅是外貌,二者在演奏风格和音色等方面,也有着许多的区别。由于古琴出现的时间更早,在构造方日夏养花网面更为简单,所以古琴的音色十分质朴流动,充满了古朴和平和的气息。著名的高山流水遇知音就是用古琴所演奏的。此外,古人曾说的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首先指出的就是古琴。而古筝在音色方面更为清脆和流动,演奏性很好,能发出更多的音色和曲调,在乐曲的选择上,范围更加广。因此,古筝是更加接近现代的一个演奏乐器。

在闲暇的时间中,我们可以听一听古筝与古琴的不同曲子,来感受一下二者之间的区别。在我看来,古筝的出现更多的是代表了大众的一种艺术,更为接地气,也更加被我们所接受。而古琴相比日夏养花网于古筝来说,更加高远和超凡脱俗,它所指代的是古代君子桀骜不驯的性格特征。快来听一首古琴曲,再次回到那个荡气回肠的时代!

不是
不是同一个东西,不单单是名字不一样,而且两者的音色、外形、演奏的方法都不一样。
古筝和古琴不是一种东西,虽然它们都是属于乐器,但是古筝和琴是两种类别的乐器。
古筝和古琴不是一个东西。古琴和古筝的音色、弦的数量、外观都不同。

古筝与古琴有什么不同??

古琴和古筝同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两PbpwQ种乐器。
它们的区别主要有四点:首先,琴与筝虽然都是我国最古老的乐器,但古琴产生于3000多年前,传说为“伏羲”、“神农氏”所造。而古筝则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秦代,据今已有2000年多年的历史了,相传是一个叫婉无义的人,将一个瑟传给二个女儿,二个女儿都争着要,不小心摔成两瓣了,所以叫筝。其次,古琴与古筝的外形也不同。古琴是用一整块木头做成的,长约120厘米、宽约20厘米、厚约4~6厘米,琴面系有七根弦,古称"七弦琴",属弹拨乐器类的"无码乐器";而古筝则由框板、面板和底板构成。长160厘米,宽38厘米,厚14厘米,最早有5根弦,后来逐渐发展为12、13、16、21弦,现在还有24弦和26弦筝,常用的为21弦,琴弦均匀排列于筝面上,每根弦均由人字形的弦马支起,属弹拨乐器类的"有码乐器"。第三,它们的音域也不同:古琴只有七根弦,一弦多音,音域宽达四个多八度,音色含蓄而深沉,古朴而典雅,表现力异常丰富。而古筝有21弦,基本上是一弦1-2个音,同一弦中移动弦码(柱),可以调整音高。音域宽广,达4个八度,音量宏大,音色华丽、淳厚优美,悠扬悦耳。此外,古琴曲与古筝曲的记谱法也不同。古琴琴谱自成一格,古时称为"文字谱",唐朝以后称“减字谱";而古筝古时多用"工尺谱",现今多用"简谱"、"五线谱"。
古琴与古筝都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乐器,它们既有区别,又存在的着相同之处:首先,他们都以五声音阶定空弦的。古琴定为F调,古筝定为G调。其次他们都可以用拂弦指法奏出流水的效果。而且他们都是高音在内,低音在外。
这个问题问得好...古筝和古琴的区别很大

古筝一般是21弦
比较大
或者说很大。。。 上面有雁柱
古琴是七弦
但是古琴没有雁柱
比较小

从指法上来讲
区别不是很大
但是古琴主要是靠按音弹奏
对音色的辨认度要求比较高
古筝能稍微宽松一些
古筝用的是简谱
古琴用的是专门的减字谱
当然用简谱也可以

至于风格
个人理解不同
我个人觉得
古琴的底蕴比较厚重
但是古筝很难遇到懂得它的人...好像很多人都觉得它没有韵味...
但是
都是个人见解的差异

我这些都是“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经验...
(1)形成年代与名称上:在古代“琴”就是指古琴,也称“瑶琴”“七弦琴”,而“筝”就叫筝,也称“秦筝”;古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至少有四千多年,据《史记》记载,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而筝的出现要晚于琴,约在春秋战国时期,距今二千五百余年。(2)体积上:琴更小巧,方便携带,而筝要比琴大很多。比如长度:古琴一般长为1.2米左右,而古筝的规格一般为1.6米左右。

古琴和古筝的区别是什么?

文章标签:

本文标题: 古琴和古筝的区别?
本文地址: http://www.rixia.cc/wenda/294786.html

上一篇:夏天哪些生物快速生长?

下一篇:《红楼梦》的真正结局应该是怎样的?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