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夏养花网

您好,欢迎访问日夏养花网,我们的网址是:http://www.rixia.cc

高中有机化学推断题的详细知识点...跪求详细点的

2022-07-24 15:18:27 分类:养花问答 来源: 日夏养花网 作者: 网络整理 阅读:85

2012高中新课标有机化学推断题,请详细解释,尤其是第3,4,5问

对羟基苯甲酸丁酯(俗称尼泊金丁酯)可用做防腐剂,对酵母和霉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工业上常用对羟基苯甲酸与丁醇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进行酯化反应而制得。以下是某课题组开发的从廉价、易得的化工原料出发制备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的合成路线:

 

已知以下信息:

①通常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不稳定,易脱水形成羰基;

②D可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银镜;

③F的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其有两个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峰面积比为1∶1。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为              ;

(2)由B生成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nzoSVqpqzvxbsp;                                     ;该反应的类型为                 ;

(3)D的结构简式为                           ;

(4)F的分子式为                  ;

(5)G的结构简式为                           ;

(6)E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共有        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峰面积比为2∶2∶1的是                        (写结构简式)。

【答案】:

 

(5)G与丁醇反应得到对羟基苯甲酸酯,那么G只能是对羟基苯甲酸啦,根据名称就可以得到结构简式了,即:

(4)F在酸性条件下得到对羟基苯甲酸,而且F是E与氢氧化钠反应得到的,那么F只能是钠盐了,即将上简式中的羟基键上的氢换成钠

,写成分子式就是C7H4O3Na2啦

(3)已知D可以发生银镜反应,那么说明D含有醛基,根据D的分子式除了苯环,除了醛基,就只有一个氯,因为G在对位上有原子,那么氯原子只能在对位键上了,即

,这道题其实很简单,完全是高二的内容吧,不要被详细的说明吓到了,老师在忽悠你呢

(6)一个醛基、一个羟基、一个氯,在苯环上随机组合,有10种,一个氯,一个

在苯环上随机组合是3种,合起来就是13种了。至于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峰面积比为2∶2∶1,说明其中一个同分异构体含有3种氢环境,就是说,氢键连在三种不同的位置,你自己组组看,只有

符合呀,上面2个氢,下面2个氢,还有醛基上的氢,正好2:2:1

这题虽然有部分是大学的内容,但由题目的提示,就变成了高中所学过的知识。具体详解:
这题有两个突破口:1、由A为C7H8明显可推知为:甲苯(也可以结合G推断)
www.rixia.cc 2、G为对羟基苯甲酸,因后面由丁醇发生酯化反应的到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由G为C7H6O3为对羟基苯甲酸,就可以推知G的结构,苯环上对位分别有一个—OH和—COOH
3、具体推到:
(1)由A为甲苯。
(2)在Fe的催化下和Cl2反应,由高中所学的是在苯环上发生取代反应,把G的结构结合起来说明取代是发生在-CH3的对位。则B为对氯甲苯。由B --C,Cl2是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由G的结构和通常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不稳定,易脱水形成羰基,则推知Cl2是在—CH3上发生取代,则B--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就可以写了,反应式取代。
(3)由C--D,由题目提示,通常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不稳定,易脱水形成羰基,还有D可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银镜,则可以推知C在碱性条件下先发生了水解,生成了2个---OH,再发生脱水,得到—CHO,则D的Cl2取代部分成为了—CHO,D则为:对氯苯甲醛。E在氧化条件下—CHO变成了—COOH,则E为:对氯苯甲酸。
(4)对于F的推到,要结合G和E 的架构,还有F的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其有两个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峰面积比为1∶1。由E--F,在高温高压的碱性条件下,可知—COOH变成了—COONa,取代基—Cl变成了—ONa。由F--G,则是酸化,—COONa酸化成—COOH,—ONa变成—OH,这样就可以与G的结构吻合了。则F 为C7H4O3Na2
(5)由上述的推到G:对羟基苯甲酸,即苯环上对位分别有一个—OH和—COOH.
(6)E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同分异构体较多,在此不一一列出,考试的时候也不一定完全能写完。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峰面积比为2∶2∶1,2∶2则说明有4个H为2对,每一对所处的化学环境一样,即所处的位置一样,则是在苯环的4H,2∶2∶1则说明还有1H不再苯环上,由此可以退出E的同分异构体。
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追问。
(1)化学式符合2n-6,所以是芳香烃
(2)光照,卤素,这样的条件,是烷烃结构的取代条件,所以是甲苯上甲基的取代。
(3)看D元素的化学zoSVqpqzvx式知道有两个氯反应了,在相同条件下的一个反应中有两个原子反应,那么这两个原子所处环境是一样的,那么只能是甲基上的两个氯反应了,被羟基取代,又知圈1圈2给出的信息,甲基上带两个羟基脱水变为羰基,而甲基上只连有一个碳,另一个是氢,所以这个基团叫做醛基,符合圈2给出的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条件
(4)这个反应条件就是可以用羟基取代苯环上的卤素,生成酚,酚和上一级反应中醛基被氧化生成的酸都有酸性,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答案所示物质
(5)经过酸化,强酸生弱酸(就是上面说的羧酸和酚),就生成了对羟基苯甲酸
(6)第六问我觉的高中暂时还不好理解,放弃吧~
太坑爹了吧,这明明是大学的有机反应,怎么变成高中题了 。孩子,别纠结了,洗洗睡吧。要想弄明白,你要先学习有机化学的亲电,亲核反应机理。那个你现在没办法弄清楚的。

最详细的高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经典版)

高中文理综合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文理综合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今天给大家整理了高中化学300个知识盲点汇总!!看看你都掌握了哪些?

1、钝化现象:铁、铝在冷的浓硝酸或浓硫酸中钝化。钝化只在常温下用,加热条件下铁会与浓硫酸反应。

2Fe + 6H2SO4(浓)=Fe2(SO4)3+ 3SO2↑ + 6H2O 钝化是指活泼金属在强酸中氧化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组织金属进一步反应。

2、浓盐酸、浓硝酸,在离子方程式中拆开,浓硫酸不拆开。

3、在离子方程式中,澄清石灰水要拆开写成离子,浑浊石灰乳不拆。

4、有阴离子必有阳离子,有阳离子未必有阴离子,如金属中只有自由电子。

5、氢氧化钠与乙醇不反应。

6、阿伏伽德罗常数考点陷阱有:未告知体积,如PH=1的盐酸溶液中,氢离子的个数为0.1NA。

7、苯中无C=C双键。

8、碳酸钠俗名是纯碱、苏打,显碱性但不是碱,是盐。(稳定)

9、小苏打是碳酸氢钠,加热分解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不稳定)在推断题中会出。

10、醋酸、苯酚、水、乙醇,分子中羟基上氢原子的活泼性依次减弱。故,氢氧化钠与乙醇不反应。

11、碱金属元素的熔沸点是原子半径越大熔沸点越低;卤素单质是分子晶体,靠范德华力结合,范德华力大小与分子量有关,分子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熔沸点也就越高。碱金属元素是金属晶体,结合键是金属键,原子半径越小原子核间的引力越强,越难破坏,熔沸点越高。#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熔沸点逐渐降低(与卤素、氧族相反)

12、锂与氧气反应只生成氧化锂,钠在常温生产氧化钠,加热或完全燃烧生成过氧化钠。

13、碱金属的特殊性:锂的密度比煤油小,不能保存在煤油中,通常密封在石蜡里,钠的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

14、碱金属的密度由锂到铯逐渐增大的趋势,但是有反常的钠密度比钾的大。

15、酸式盐的溶解度一般比相应的正盐大,但是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大。

16、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蒸馏和分馏是物理变化。

17、蛋白质的变性是化学变化,盐析是物理变化。

18、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Mn2O7是金属氧化物,但它是酸氧化物,其对应的酸是高锰酸,即HMnO4。

19、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H2O、CO、NO)。

20、酸性氧化物大多数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记住二氧化硅(SiO2)不溶于水。碱性氧化物的概念: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且生成物只能有盐和水。

21、氧化性:Cl2>Br2>Fe3+>I2>S;还原性:碘离子>亚铁离子>溴离子>氯离子

22、22.4L,一定是标况下,气体,四氯化碳、苯、水、酒精、三氧化硫、碳原子数大于4的烃(新戊烷在标况下是气体)都不是气体,且记得混合时是否反应比如NO和O2。

23、次氯酸是弱电解质,离子方程式不拆开。

24、随着反应的进行,浓会逐渐变稀,故不能进行到底,比如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

25、水玻璃为硅酸钠等易容性硅酸盐的混合物。

26、银氨溶液配制方法:在AgNO3溶液中加入稀氨水

AgNO3 + NH3.H2O = AgOH↓+NH4NO3

接着加稀氨水:AgOH + 2NH3.H2O =Ag(NH3)2 OH + 2H2O ,到沉淀刚好溶解停止.

27、偏铝酸根与氢离子反应:如果是H+少量发生 H+ + H2O + AlO2-=Al(OH)3 ↓ 如果是大量H+ 那么 AlO2- +4H+=Al3+ + 2H2O

28、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双水解的应用:Al2(SO4)3+6NaHCO3==3Na2SO4+2Al(OH)3↓+6CO2↑

29、苯酚钠与二氧化碳,无论二氧化碳通过多少,只生产碳酸氢钠,C6H5ONa+CO2+H2O==C6H5OH+NaHCO3。

30、苯酚才能与碳酸钠反应:

C6H5-OH + Na2CO3 --→ C6H5-ONa + NaHCO3

这个反应能发生,是因为苯酚酸性强于碳酸氢根。苯酚钠只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C6H5-ONa + CO2 + H2O --→ C6H5-OH + NaHCO3

该反应能发生,因为碳酸酸性强于苯酚。

31、磷与氯气反应,氯气充足生成五氯化磷,氯气不足生成三氯化磷。

32、白磷分子式为P4、分子晶体,故12.4g白磷含有磷原子数目为0.4NA。

33、Cl2与足量Fe反应,无论铁过量还是未过量,只生成氯化铁,只有溶液中铁才与氯化铁反应生产氯化亚铁。

34、Al3++ 3 AlO2- + 6 H2O =4 Al(OH)3↓

35、过量二氧化碳通入水玻璃中反应为:

2H2O+2CO2+Na2SiO3=2NaHCO3+H2SiO3↓,二氧化碳不过量生成碳酸钠。

36、比较半径大小:(1)层数相同,核大半径小(2)层异,层大半径大(3)核同,价高半径小,例如铁大于二价铁大于三价铁(4)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37、C是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单质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元素或气态氢化物中氢的质量分数最高的元素。

38、元素气态氢化物能和它的氧化物在常温下反应生成该元素单质的是S。这是高中很重要的化学反应,也是唯一体现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的反应。2H2S+SO2=2H2O+3S

39、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反应生成盐的元素为N。

40、单质在常温下呈液态的非金属元素为Br.单质在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元素为:Hg。

41、合金是混合物,性能往往优于其成分的金属,比如:硬度比它的各组分金属硬度大,合金的熔点比它的各组分熔点要低。

42、3Mg+N2==Mg3N2 2Mg+CO2==C+2MgO(条件都是点燃,别忘记哦,在物质的量中会出,如果认为镁与氮气不反应就是错的哦)

43、生铁、普通铁、不锈钢含碳量依次降低。生铁:生铁是含碳量大于2%的铁碳合金,钢:钢是含碳量在0.04%-2.3%之间的铁碳合金,不锈钢是Fe、C、Cr合金,Fe含量大约为74.6%。

44、明矾净水的原因是利用水解原理,原理是明矾在水中可以电离出两种金属离子:KAl(SO4)2 = K+ + Al3+ + 2SO42-而Al3+很容易水解,生成胶状的氢氧化铝Al(OH)3:Al3+ + 3H2O = Al(OH)3(胶体)+ 3H+ 氢氧化铝胶体的吸附能力很强,可以吸附水里悬浮的杂质,并形成沉淀,使水澄清。

45、铁或者铝制成可以密封贮运浓硫酸或者是浓硝酸,是因为铁和铝不能与浓硫酸和浓硝酸反应。错,不是不反应,钝化是浓硫酸和浓硝酸把铁和铝表面氧化,生成致密氧化物,阻止了金属与浓酸的接触。

46、金属铝与强碱溶液的反应,水做氧化剂。不是氢氧化钠。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47、镁在二氧化硫中燃烧与在二氧化碳中相似,生成氧化镁和单质硫,但是生成的硫能继续与镁反应,生成硫化镁。2Mg+SO2==2MgO+S Mg+S==MgS 条件都是点燃。

48、铝热反应:氧化铁:

2Al+Fe2O3=Al2O3+2Fe

四氧化三铁:8Al+3Fe3O4=4Al2O3+9Fe

二氧化锰: 4Al+3MnO2=2Al2O3+3Mn (反应条件都为高温)铝热反应的应用:用于冶炼稀有金属、野外焊接铁轨、定向爆破。

49、铝热反应的重点:

(1)铝热反应常用于冶炼高熔点的金属,并且它是一个放热反应,其中镁条为引燃剂,氯酸钾为助燃剂。

(2)原理:铝热反应的装置中铝热剂在最下面,上面铺层氯酸钾,中间插根镁条.反应时先点燃镁条,高温使氯酸钾分解产生氧气,这样又促进镁条燃烧.镁条燃烧产生大量热,因为铝热反应需高温条件,这样反应就得以进行。

50、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1)与水或酸反应置换氢的难易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一定是最高价哦,选择题中会出,陷阱是去掉最高价)

(3)单质的还原性或离子的氧化性

(4)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5)电化学原理

(6)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51、电化学记住几点:原电池:负氧,负负正正(解释什么意思呢,就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阴离子往负极移动,阳离子往正极移动,一般考试出选择题,只要判断出谁做负极,它一定是发生氧化反应,记不住就这么记娃哈哈不是新推出一款水叫做富氧水吗)哈哈电解池:电解池记住:阳氧,就是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离子向阳极移动,阳离子向阴极移动。

52、电化学的考点主要集中几点:(1)判断谁做负极、正极(2)离子移动方向(3)发生什么反应(4)电流移动方向(5)电子移动方向(6)转移电子数目(7)正负极方程式(8)氢氧燃料电池(9)电化学腐蚀(主要是吸氧腐蚀)(10)精炼铜、氯碱工业等。

53、记住原电池和电解池可不是可逆反应,可逆反应是同一状态下,也就是条件相同,而电解池和原电池一个有外接电源一个没有。

54、二氧化碳电子式一定会写,不能写错。

55、记不记得硅也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Si+2NaOH+H2O==Na2SiO3+2H2(气体),不单单只有铝,看题眼怎么说的,如果是金属就是铝,非金属就是硅。

56、原电池可以理解为保护的是正极,而电解池可以理解保护的是阴极。所以精炼铜或者是电镀,粗铜做阳极,你总不能把粗铜做阴极给保护起来吧,镀层做阳极,镀件做阴极。

57、氢氟酸能够溶解很多其他酸都不能溶解的玻璃(二氧化硅)反应方程式如下:SiO2(s) + 4 HF(aq) → SiF4(g) + 2 H2O(l)

58、碘单质遇淀粉变蓝,而不是碘化钾中的碘元素。做题中经常会忘记,比如碘盐中的碘可以直接用淀粉检验,这句话是错误的。

59、氢氧化铝和碳酸氢钠都可以用来治疗胃酸过多,切忌不可用碳酸钠哦。

60、发酵粉主要成分是小苏打,是碳酸氢钠,不是碳酸钠哦。

61、金属锂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氧化锂,没有过氧化物产生。

62、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不与氯化钙、氯化钡反应,比如考题中说将二氧化硫通入氯化钡溶液中可生成亚硫酸钡。是错误的。可以这么记忆: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是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这个反应不是可逆。或者是弱酸不能制强酸。

63、漂白粉失效的原理方程式: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和氯化钙,次氯酸钙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次氯酸见光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氧气。因为次氯酸才有漂白效果,所以次氯酸分解之后就失效了。Ca(CIO)2+CO2+H2O=CaCO3+2HCIO 2HCIO=2HCI+O2

64、见光分解和受热分解的物质要记住哦。见光分解的物质:硝酸、碘化银、溴化银、氯化银、次氯酸。碳酸氢钠是加热才分解。

65、见光分解和受热分解的物质要记住哦。见光分解的物质:硝酸、碘化银、溴化银、氯化银、次氯酸。碳酸氢钠是加热才分解。

66、氧化还原反应:不仅要会判断化合价的变化,还要会判断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氧化剂和还原剂。技巧:升失氧化还原剂对应氧化产物;降得还原氧化剂对应还原产物。或者记住:还原剂对应氧化产物,氧化剂对应还原产物。(氧化剂、还原剂说的是反应物,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只的是生成物。)

67、选择题会出:C6H6O(苯酚) + O2 生成C6H4O2 (苯醌kun) +H2O这就是苯酚在空气中变成粉红色的原因。

68、淀粉和纤维素虽然都符合通式(C6 H10 O5)n,都是碳水化合物记住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因为n值不同。

69、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蚕丝、天然橡胶都是高分子化合物,但是油脂不是。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乙烯、聚氯乙烯、有机玻璃、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

70、一定量的过氧化钠与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反应,可视作先与二氧化碳反应,待二氧化碳反应完全,再与水反应。

71、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可理解为吸收了二氧化碳中的CO,水中的H2。例如:全国高考题:取a 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将其产物跟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完全反应,反应后固体的质量恰好也增加了a g。下列物质中不能满足上述结果的是()

A.H2 B.CO C.C6H12O6 D.C12H22O11解析:A氢气燃烧生成水,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相当于吸收了水中的氢气,正好符号前后质量不变。B一氧化碳燃烧生成水,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相当于吸收了二氧化碳中的CO,故正确。C可以将其变式6(CO)6(H2),就可以参考AB了。D选项,就不符合了。

72、铁与水蒸气高温反应,不写气体符号。3Fe+4H2O==Fe3O4+2H2

73、木炭与浓硫酸、浓硝酸均生成二氧化碳。C+2H2SO4(浓)=CO2↑+2SO2↑+2H2O;C+4HNO3(浓)=CO2(气体)+4NO2(气体)+2H2O

74、将钠、镁、铝各0.3mol分别放入100mL1molL-1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

A.1∶2∶3 B.6∶3∶2 C.3∶1∶1 D.1∶1∶1解析:正确答案选C。别忘记钠过量会与水反应放出氢气,而铝和镁不能与水反应,且二者过量,只能用盐酸的量计算生成氢气的量。

75、汇集九到高考原题,关于离子共存问题,这个考点就出现三回,是什么呢?就是二价铁离子、氢离子、硝酸根离子不能共存,因为二价铁离子会被氧化成三价铁离子。

76、铵根离子可以与氢离子共存,偏铝酸根可以与氢氧根共存。或者这么记也可以(偏铝酸根离子不能与氢离子,弱碱根离子共存。铵根离子不能与氢氧根离子,弱酸根离子共存。)

77、烃的定义是仅有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叫碳氢化合物又称为烃。烃按照碳骨架的形状可以分为链烃(开链脂肪烃)和环烃。童鞋要记住:汽油、柴油、和植物油他们都是混合物,不符合烃的定义,像是溴乙烷也不是烃,因为含有溴元素,只能叫做烃的衍生物。

78、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能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而生成别的物质,叫做烃的衍生物。如一氯甲烷、硝基苯等。

79、选择题中经常考的:

乙烯和苯加入溴水中,都能观察到褪色现象,原因是都发生了加成反应。(错误)

解释:(1)苯不能与溴水反应。苯只能和液溴反应(在溴化铁催化下进行)。(2)液溴和溴水的区别,液溴是纯净物,溴水是混合物。(3)苯和溴水混合振荡后,可以把溴萃取到苯中,无机层接近无色,有机层呈橙色,但是没发生任何反应。乙烯是溴水褪色是发生加成,因为有双键。(4)四氯化碳和苯都可以作为萃取剂,但是二者现象不同,苯比水轻,故颜色在上层,下层物色,而四氯化碳比水重,故上层无色、下层有颜色。一个题,我们总结出很多考点哦,童鞋要记住哦。

80、醇氧化成醛氧化成酸,醛可以还原成醇。而酸不能还原成醛。

81、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为什么?因为电子的突跃,原子内发生变化,原子和分子没有发生变化。

82、钢铁在海水中比在河中更容易被腐蚀,主要是因为海水含氧量高。(错误)解析:记得为什么铁和稀硫酸反应中加硫酸铜后,反应速率变快,就是因为铜和铁可以形成原电池,这个题是一样的原理,海水含盐量比和河水中高,易形成原电池,更以腐蚀。

83、电化学腐蚀典型案例记住就是铁的吸氧和吸氢腐蚀。(1)这个反应构成的是原电池而不是电解池。(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吸氢腐蚀:负极反应 Fe-2e-=Fe2+正极反应 2H++2e-=H2↑总反应 Fe+2H+=Fe2++H2↑(3)在中性或者是弱酸性条件下,发生吸氧腐蚀负极:Fe-2e-=Fe2+正极:2H2O+O2+4e-=4OH-

2Fe+2H2O+O2=2Fe(OH)2 (或)

4Fe(OH)2+O2+2H2O=4Fe(OH)3

(4)应该说考试主要考吸氧腐蚀。

84、化学腐蚀:直接反应。电化学:构成原电池,有电流。

85、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1)碳酸氢钠溶液与少量石灰水和过量石灰水反应方程式不同(记住符合少量原则,就像管理学中木桶理论,装水多少取决于左短的板子)

石灰水少量离子方程式为:

2HCO3-+2OH-+Ca2+=CaCO3(沉淀)+CO32-+2H2O

石灰水过量离子方程式为:

HCO3-+ Ca2+ +OH-=H2O+CaCO3沉淀符号

(2)碳酸钙、碳酸镁、碳酸钡,离子方程式中不拆开,这个会经常忘记。

(3)石灰乳与Na2CO3溶液混合:Ca2++CO32-=CaCO3(错误)石灰乳不拆开。(4)碳酸钡与硫酸反应:Ba2++SO42-===BaSO4↓(错误,碳酸钡不拆开)

(5)硫酸铜与烧碱反应:CuSO4+2OH-===Cu(OH)2↓+SO42-(错误,硫酸铜应拆开)

(6)稀硝酸与过量的铁屑反应3Fe+8H++2NO3- = 3Fe3++2NO↑+4H2O(错误),离子方程式是正确,但是过量的铁会与三价铁反应生产二价铁。

(7)澄清石灰水与少量苏打溶液混合:Ca2+ + OH-+HCO3- = CaCO3↓ + H2O

(8)(错误,这个题第一眼会认为是正确的,也符合按少量配比关系,但是苏打是碳酸钠,小苏打才是碳酸氢钠,这是全国高考真题哦)

(9)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 + 4NH3•H2O = AlO2- + 4NH4+ + 2H2O(错误,这个考点考了好几年。就是氢氧化铝沉淀不溶于氨水)

(10)向沸水中滴加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Fe3++3H2O_____(△)Fe(OH)3↓+3H+(错误,胶体不标沉淀符号,也是好几年的考点)

(11)少量金属钠加到冷水中:Na+2H2O = Na++OH-+H2↑(错误,亲们第一眼看,是不是会认为正确,电荷也守恒,生成物反应物都正确,但是质量不守恒啊)所以记住,判断离子方程式正确与否可以先看拆不拆,都正确后看电荷、质量守恒)

(12)用醋酸除去水垢:CaCO3 + 2H+==Ca2+ + H2O + CO2↑(错误,醋酸弱电解质,不拆开)

(13)氯气与水反应:Cl2+H2O=2H++Cl-+ClO-(错误,生成次氯酸弱电解质不拆开)

(14)醋酸钠的水解反应CH3COO-+H3O+=CH3COOH+H2O(错误,这个题变形很多。亲们记住水合氢离子可以拆成水和氢离子,所以题中两侧水约掉,变成醋酸很离子和氢离子结合成醋酸分子)

(15)往氨水中滴加氯化铝溶液:Al3++4OH-=AlO2-+2H2O(错误,和(9)解释一样)亲们,这个是我总结05-08高考题中离子方程式所遇到的部分考点,融会贯通,多做些练习、多总结)

86、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水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1)必须是酸和碱的稀溶液,经常出题会出浓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一摩尔水,不是中和热,因为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一定要记住。因为浓酸溶液和浓碱溶液在相互稀释时会放热。

(2)弱酸或弱碱在中和反应中由于电离吸收热量,其中和热小于57.3 kJmol-1;(3)以生成1摩尔水为基准,因此书写它们的热化学方程式时,水的系数必为1

87、燃烧热:在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1)可燃物物质的量为1 mol,因此在计算燃烧热时,热化学方程式里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常出现分数:如H2(g)+1/2O2(g)====H2O(l);H=-285.8 kJmol-1 (记住热量和系数是有比例关系的,同时除以2 ,热量也要除以2)

(2)单质或化合物必须是完全燃烧,如反应物中碳要生成二氧化碳非一氧化碳,水的状态是液态非气态。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要记住状态必须标明,看好题中是写燃烧热还是中和热,记清楚中和热和燃烧热的区别,H=-,表示正向是放热反应,H=+表示正向是吸热反应(+,—号必须标明,不可省略),记住单位不要忘记,也不要写错。

88、淡黄色的AgBr,黄色的AgI。

89、亚硫酸根离子和氯水反应为什么会生成气体。Cl2+SO3 2- +H2O=SO4 2- +2HCl ,亚硫酸根离子没反应完全,又和反应产物盐酸会生成SO2二氧化硫气体。(所以氯水不能和亚硫酸根共存,会氧化成硫酸根离子也可能会有气体生成)

90、高考选择题:将二氧化硫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紫色退去,是因为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错误,是利用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

91、钠考试专题:钠的密度比钾大。所以随着核电荷数荷数的增加,密度逐渐增大吗,就是错误的。

92、做钠这部分题别忘记差量法,极值法和守恒法。例如高考真题:(07全国卷II)在一定条件下,将钠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1.5 g溶于水,所得溶液恰好能被80 mL浓度为0.50 mol/L的HCl溶液中和,则该生成物的成分是( )

A.Na2O

B.Na2O2

C.Na2O和Na2O2D.

Na2O2和NaO2这道题就是应用了钠守恒,亲们想是不是这么一个主线,钠——钠的氧化物——氢氧化钠——氯化钠(钠来自于固体钠),通过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计算出氯化钠的物质量为0.04摩尔。假设:钠与氧反应全部生成氧化钠,那么氧化钠是0.02摩尔,所以氧化钠的固体质量为0.02*62=1.24g.若生成物全部为过氧化钠,那么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02摩尔,质量为0.02*78=1.56g,由于生成物为1.5g,分析必为二者混合物。

93、钠是一种银白色固体、铁也是银白色固体,不是黑色。铜是紫红色。

94、碳酸氢钠加热客体分解为碳酸钠、水、二氧化碳。

95、泡沫灭火器的应用,硫酸铝和碳酸氢钠,双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二氧化碳和水。

96、钠与酸反应,当钠剩余时别忘记还会与水反应。

97、钠与盐溶液反应,先考虑钠与水反应,再考虑氢氧化钠与盐的反应。比如钠投入硫酸铜溶液。

98、观察钾的焰铯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片,因为钾中混有钠的杂质,蓝色钴玻璃可以滤去黄光。

99、配置稀硫酸溶液,记住是将浓硫酸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2011年广东高考题

100、侯氏联合制碱法的三个化学方程式:(2012江苏高考题,一个选择题知识点)即

:NaCl(饱和)+NH3+H2O+CO2=

NH4Cl+NaHCO3↓2NaHCO3=

加热=Na2CO3+H2O+CO2↑

(1)向浓氨水中通入足量CO2生成碳酸氢铵

NH3 +H2O +CO2 = NH4HCO3

(2)再加入食盐细末搅拌

NH4HCO3 +NaCl = NH4Cl +NaHCO3 (析出)

碳酸氢铵与氯化钠反应生成一分子的氯化铵和碳酸氢钠沉淀,碳酸氢钠之所以沉淀是因为他的溶解度很小。

(3)碳酸氢钠加热 2NaHCO3 = Na2CO3 +H2O +CO2 (气体)

求高中有机化学详细知识点总结

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一)
一、同系物
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物质。
同系物的判断要点:
1、通式相同,但通式相同不一定是同系物。
2、组成元素种类必须相同
3、结构相似指具有相似的原子连接方式,相同的官能团类别和数目。结构相似不一定完全相同,如CH3CH2CH3和(CH3)4C,前者无支链,后者有支链仍为同系物。
4、在分子组成上必须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但通式相同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不一定是同系物,如CH3CH2Br和CH3CH2CH2Cl都是卤代烃,且组成相差一个CH2原子团,但不是同系物。
5、同分异构体之间不是同系物。
二、同分异构体
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
1、同分异构体的种类:
⑴ 碳链异构:指碳原子之间连接成不同的链状或环状结构而造成的异构。如C5H12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即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
⑵ 位置异构:指官能团或取代基在在碳链上的位置不同而造成的异构。如1—丁烯与2—丁烯、1—丙醇与2—丙醇、邻二甲苯与间二甲苯及对二甲苯。
⑶ 异类异构:指官能团不同而造成的异构,也叫官能团异构。如1—丁炔与1,3—丁二烯、丙烯与环丙烷、乙醇与甲醚、丙醛与丙酮、乙酸与甲酸甲酯、葡萄糖与果糖、蔗糖与麦芽糖等。
⑷ 其他异构方式:如顺反异构、对映异构(也叫做镜像异构或手性异构)等,在中学阶段的信息题中屡有涉及。
各类有机物异构体情况:
⑴ CnH2n+2:只能是烷烃,而且只有碳链异构。如CH3(CH2)3CH3、CH3CH(CH3)CH2CH3、C(CH3)4
⑵ CnH2n:单烯烃、环烷烃。如CH2=CHCH2CH3、
CH3CH=CHCH3、CH2=C(CH3)2、 、
⑶ CnH2n-2:炔烃、二烯烃。如:CH≡CCH2CH3、CH3C≡CCH3、CH2=CHCH=CH2
⑷ CnH2n-6:芳香烃(苯及其同系物)。如: 、 、
⑸ CnH2n+2O:饱和脂肪醇、醚。如:CH3CH2CH2OH、CH3CH(OH)CH3、CH3OCH2CH¬3
⑹ CnH2nO:醛、酮、环醚、环醇、烯基醇。如:CH3CH2CHO、CH3COCH3、CH2=CHCH2OH、
、 、
⑺ CnH2nO2:羧酸、酯、羟醛、羟基酮。如:CH3CH2COOH、CH3COOCH3、HCOOCH2CH3、HOCH2CH2CHO、CH3CH(OH)CHO、CH3COCH2OH
⑻ CnH2n+1NO2:硝基烷、氨基酸。如:CH3CH2NO2、H2NCH2COOH
⑼ Cn(H2O)m:糖类。如:
C6H12O6:CH2OH(CHOH)4CHO,CH2OH(CHOH)3COCH2OH
C12H22O11:蔗糖、麦芽糖。
2、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规律:
⑴ 烷烃(只可能存在碳链异构)的书写规律:
主链由长到短,支链由整到散,位置由心到边,排布由对到邻到间。
⑵ 具有官能团的化合物如烯烃、炔烃、醇、酮等,它们具有碳链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异类异构,书写按顺序考虑。一般情况是碳链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异类异构。
⑶ 芳香族化合物:二元取代物的取代基在苯环上的相对位置具有邻、间、对三种。
3、判断同分异构体的常见方法:
⑴ 记忆法:
① 碳原子数目1~5的烷烃异构体数目:甲烷、乙烷和丙烷均无异构体,丁烷有两种异构体,戊烷有三种异构体。
② 碳原子数目1~4的一价烷基:甲基一种(—CH3),乙基一种(—CH2CH3)、丙基两种
(—CH2CH¬2CH3、—CH(CH3)2)、
丁基四种(—CH2CH2CH2CH3、 、—CH2CH(CH3)2、—C(CH3)3)
③ 一价苯基一种、二价苯基三种(邻、间、对三种)。
⑵ 基团连接法:将有机物看成由基团连接而成,由基团的异构数目可推断有机物的异构体数目。
如:丁基有四种,丁醇(看作丁基与羟基连接而成)也有四种,戊醛、戊酸(分别看作丁基跟 醛基、羧基连接而成)也分别有四种。
⑶ 等同转换法:将有机物分子中的不同原子或基团进行等同转换。
如:乙烷分子中共有6个H原子,若有一个H原子被Cl原子取代所得一氯乙烷只有一种结构,那么五氯乙烷有多少种?假设把五氯乙烷分子中的Cl原子转换为H原子,而H原子转换为Cl原子,其情况跟一氯乙烷完全相同,故五氯乙烷也有一种结构。同样,二氯乙烷有两种结构,四氯乙烷也有两种结构。
⑷ 等效氢法:等效氢指在有机物分子中处于相同位置的氢原子。等效氢任一原子若被相同取代基取代所得产物都属于同一物质。其判断方法有:
① 同一碳原子上连接的氢原子等效。
② 同一碳原子上连接的—CH3中氢原子等效。如:新戊烷中的四个甲基连接于同一个碳原子上,故新戊烷分子中的12个氢原子等效。
③ 同一分子中处于镜面对称(或轴对称)位置的氢原子等效。如: 分子中的18个氢原子等效。
三、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法
1、烷烃的系统命名法
⑴ 定主链:就长不就短。选择分子中最长碳链作主链(烷烃的名称由主链的碳原子数决定)
⑵ 找支链:就近不就远。从离取代基最近的一端编号。
⑶ 命名:
① 就多不就少。若有两条碳链等长,以含取代基多的为主链。
② 就简不就繁。若在离两端等距离的位置同时出现不同的取代基时,简单的取代基优先编号(若为相同的取代基,则从哪端编号能使取代基位置编号之和最小,就从哪一端编起)。
③ 先写取代基名称,后写烷烃的名称;取代基的排列顺序从简单到复杂;相同的取代基合并以汉字数字标明数目;取代基的位置以主链碳原子的阿拉伯数字编号标明写在表示取代基数目的汉字之前,位置编号之间以“,”相隔,阿拉伯数字与汉字之间以“—”相连。
⑷ 烷烃命名书写的格式:

2、含有官能团的化合物的命名
⑴ 定母体:根据化合物分子中的官能团确定母体。如:含碳碳双键的化合物,以烯为母体,化合物的最后名称为“某烯”;含醇羟基、醛基、羧基的化合物分别以醇、醛、酸为母体;苯的同系物以苯为母体命名。
⑵ 定主链:以含有尽可能多官能团的最长碳链为主链。
⑶ 命名:官能团编号最小化。其他规则与烷烃相似。
如:

,叫作:2,3—二甲基—2—丁醇

,叫作:2,3—二甲基—2—乙基丁醛

四、有机物的物理性质
1、状态:
固态:饱和高级脂肪酸、脂肪、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维生素、醋酸(16.6℃以下);
气态:C4以下的烷、烯、炔烃、甲醛、一氯甲烷、新戊烷;
液态:
油状:乙酸乙酯、油酸;
粘稠状:石油、乙二醇、丙三醇。
2、气味:
无味:甲烷、乙炔(常因混有PH3、H2S和AsH3而带有臭味);
稍有气味:乙烯;
特殊气味:甲醛、乙醛、甲酸和乙酸;
香味:乙醇、低级酯;
3、颜色:
白色:葡萄糖、多糖
黑色或深棕色:石油
4、密度:
比水轻:苯、液态烃、一氯代烃、乙醇、乙醛、低级酯、汽油;
比水重:溴苯、乙二醇、丙三醇、CCl4。
5、挥发性:
乙醇、乙醛、乙酸。
6、水溶性:
不溶:高级脂肪酸、酯、溴苯、甲烷、乙烯、苯及同系物、石油、CCl4;
易溶:甲醛、乙酸、乙二醇;
与水混溶:乙醇、乙醛、甲酸、丙三醇。
五、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
1、CH:C2H2、C6H6(苯、棱晶烷、盆烯)、C8H8(立方烷、苯乙烯);
2、CH2:烯烃和环烷烃;
3、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葡萄糖;
4、Cn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的饱和一元羧酸或酯;如乙醛(C2H4O)与丁酸及异构体(C4H8O2)
5、炔烃(或二烯烃)与三倍于其碳原子数的苯及苯的同系物。
如:丙炔(C3H4)与丙苯(C9H12)
六、能与溴水发生化学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或变色的物质
1、有机物:
⑴ 不饱和烃(烯烃、炔烃、二烯烃等)
⑵ 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烯醇、烯醛、烯酸、烯酯、油酸、油酸酯等)
⑶ 石油产品(裂化气、裂解气、裂化汽油等)
⑷ 含醛基的化合物(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等)
⑸ 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
2、无机物:
⑴ -2价的S(硫化氢及硫化物)
⑵ + 4价的S(二氧化硫、亚硫酸及亚硫酸盐)
⑶ + 2价的Fe
6FeSO4 + 3Br2 = 2Fe2(SO4)3 + 2FeBr3
6FeCl2 + 3Br2 = 4FeCl3 + 2FeBr3
2FeI2 + 3Br2 = 2FeBr3 + 2I2
⑷ Zn、Mg等单质 如
⑸ -1价的I(氢碘酸及碘化物)变色
⑹ NaOH等强碱、Na2CO3和AgNO3等盐
Br2 + H2O = HBr + HBrO
2HBr + Na2CO3 = 2NaBr + CO2↑+ H2O
HBrO + Na2CO3 = NaBrO + NaHCO3
七、能萃取溴而使溴水褪色的物质
上层变无色的(>1):卤代烃(CCl4、氯仿、溴苯等)、CS2等;
下层变无色的(<1):直馏汽油、煤焦油、苯及苯的同系物、低级酯、液态环烷烃、液态饱和烃(如己烷等)等
八、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物质
1、有机物:
⑴ 不饱和烃(烯烃、炔烃、二烯烃等)
⑵ 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烯醇、烯醛、烯酸、烯酯、油酸、油酸酯等)
⑶ 石油产品(裂化气、裂解气、裂化汽油等)
⑷ 醇类物质(乙醇等)
⑸ 含醛基的化合物(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等)
⑹ 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
⑺ 苯的同系物
2、无机物:
⑴ 氢卤酸及卤化物(氢溴酸、氢碘酸、浓盐酸、溴化物、碘化物)
⑵ + 2价的Fe(亚铁盐及氢氧化亚铁)
⑶ -2价的S(硫化氢及硫化物)
⑷ + 4价的S(二氧化硫、亚硫酸及亚硫酸盐)
⑸ 双氧水(H2O2)

高中有机化学知识点复习

知识点全面系统一些,针对高中有机化学那部分的,谢谢了!不要网址
高中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1.需水浴加热的反应有:
(1)、银镜反应(2)、乙酸乙酯的水解(3)苯的硝化(4)糖的水解
(5)、酚醛树脂的制取(6)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凡是在不高于100℃的条件下反应,均可用水浴加热,其优点:温度变化平稳,不会大起大落,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2.需用温度计的实验有:
(1)、实验室制乙烯(170℃) (2)、蒸馏 (3)、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4)、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 (5)、中和热的测定
(6)制硝基苯(50-60℃)
〔说明〕:(1)凡需要准确控制温度者均需用温度计。(2)注意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3.能与Na反应的有机物有: 醇、酚、羧酸等——凡含羟基的化合物。
4.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有:
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凡含醛基的物质。
5.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
(2)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类物质
(3)含有醛基的化合物
(4)具有还原性的无机物(如SO2、FeSO4、KI、HCl、H2O2等)
6.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和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加成)
(2)苯酚等酚类物质(取代)
(3)含醛基物质(氧化)
(4)碱性物质(如NaOH、Na2CO3)(氧化还原――歧化反应)
(5)较强的无机还原剂(如SO2、KI、FeSO4等)(氧化)
(6)有机溶剂(如苯和苯的同系物、四氯甲烷、汽油、已烷等,属于萃取,使水层褪色而有机层呈橙红色。)
7.密度比水大的液体有机物有:溴乙烷、溴苯、硝基苯、四氯化碳等。
8、密度比水小的液体有机物有:烃、大多数酯、一氯烷烃。
9.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有
卤代烃、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质(肽)、盐。
10.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有:
烃、卤代烃、酯、淀粉、纤维素
11.常温下为气体的有机物有:
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的烃(新戊烷例外)、一氯甲烷、甲醛。
12.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有:
苯及苯的同系物的硝化、磺化、醇的脱水反应、酯化反应、纤维素的水解
13.能被氧化的物质有:
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叁键的不饱和化合物(KMnO4)、苯的同系物、醇、醛、酚。
大多数有机物都可以燃烧,燃烧都是被氧气氧化。
14.显酸性的有机物有:含有酚羟基和羧基的化合物。
15.能使蛋白质变性的物质有: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甲醛、苯酚、强氧化剂、浓的酒精、双氧水、碘酒、三氯乙酸等。
16.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有机物:具有酸、碱双官能团的有机物(氨基酸、蛋白质等)
17.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有机物:
(1)酚:
(2)羧酸:
(3)卤代烃(水溶液:水解;醇溶液:消去)
(4)酯:(水解,不加热反应慢,加热反应快)
(5)蛋白质(水解)
18、有明显颜色变化的有机反应:
1.苯酚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呈紫色;
2.KMnO4酸性溶液的褪色;
3.溴水的褪色;
4.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色。
5.蛋白质遇浓硝酸呈黄色(颜色反应
1、所有学过的有机物种类的代表物质(比如:甲烷)的实验室制法必须掌握,不仅是方程式,更重要的是制备过程中的一些重要考点(比如:在制备乙炔时,由于反应过于猛烈,可以用饱和食盐水来代替水参与反应)
2、对于有机物的构型要有很形象的了解,有机物的命名也很重要
3、在做有机推断题的时候,有个比较好的方法:通常在读一大段描述性的文字时,每看到一个逗号,就停顿一下,想一下这句话能得出的所有结论(比如:“这是一种有芳香味的物质”,这样一句简单的话就会有2种可能性,第一可能是有苯环,第二可能是有酯的结构),最后把每句话自己得出的结论汇总比较、思考一下,就必然会得全分。这样做的好处就在于能全面巩固自己的有机知识,能够经常接触所有的有机知识。
4、看到复杂有机物无须紧张,因为所有的有机反应都只是官能团的反应,只需要掌握官能团的所有反应类型,看到复杂的有机物,也一点不会紧张。
5、有机物的一大特点就是要学生“见多识广”,因为通常有许多有机信息题,就是给一个没有学过的反应,让学生推断,所以希望见到一个没学过的反应,就留个心,相信会有收获。
6、多做点题吧。

高考有机化学知识点?详细的 谢谢拉

分少 没有了
有机化学知识很简单啊,只要上课仔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就不难了啊!高考有机化学复习策略

《化学科考试说明》中有机化学部分要求
1、 了解有机化合物数目众多和异构现象普遍存在的本质原因。碳原子彼此连接的可能形式。
2、 理解基团、官能团、同分异构、同系列等概念。能够识别结构式(结构简式)中各原子的连接次序和方式、基团和官能团。能够辨认同系物和列举异构体。掌握烷烃的命名原则。
3、 以一些典型的烃类化合物为例,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碳架结构。掌握各烃类(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中各种碳碳键、碳氢键的性质和主要化学反应,并能结合同系列原理加以应用。
4、 以一些典型的烃类衍生物(乙醇、溴乙烷、乙醛、乙酸、乙酸乙酯、脂肪酸、甘油酯、多羟基醛酮、氨基酸等)为例,了解官能团在化合物中的作用。掌握各主要官能团的性质和主要化学反应,并能结合同系列原理加以应用。
5、 了解有机物的主要来源。了解石油化工、农副产品化工、资源综合利用及污染和环保的概念。
6、 了解在生活和生产中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7、 以葡萄糖为例,了解糖类的基本组成和结构,主要性质和用途。
8、 了解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和结构,主要性质和用途。
9、 初步了解重要合成材料的主要品种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理解由单体进行加聚和缩聚合成树脂的简单原理。
10、通过上述各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掌握有机反应的主要类型。
11、综合应用各类化合物的不同性质,进行区别、鉴定、分离、提纯或推导未知物结构简式。组合多个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合成具有指定结构的产物。
试卷内容比例:有机化学基础 约15%。
2、有机化学试题的特点
从分析中发现五年来,(1)保留了传统的考试热点和重点:
仍然关注传统的考试热点和重点,如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同分异构体的判断和书写、有机物的燃烧问题、有机反应类型的选择和判断、重点反应类型的套用、有机合成等。
(2)突出化学与社会、生活、环境、医药、新科技等的联系;
(3)有机试题的题型及区分度保持相对稳定:选择题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区分度保持在0.45左右;填空题要填写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化学反应方程式,试题注重能力的考察,具有一定的难度,区分率较高,区分度一般保持在0.70左右。
3、学生答卷中主要原因出现的错误
学生答题的主要错误体现在六个不够
(1) 审题不够仔细。如24题把“只能生成3种一溴化合物”理解成苯环上的一溴化合物只有3种。20题第(2)小问,按此装置不能得到干燥纯净的C2H4气体的理由:没有温度计,无法控温;或乙醇与浓硫酸位置的颠倒等,考生只需回答出其中的一项即可。但不少考生回答:需要温度计;或问答烧瓶上的橡皮塞为单孔,无法插温度计……如此等等,由于没有正面回答不能制取C2H4的原因而失分,这是很可惜的。
(2) 书写不够规范。如书写有机物结构简式时多H少H、 多O少O、 多C少C。
(3) 实验不够重视。如19题属于基本实验,但错误率较高。
(4) 基础不够扎实。第23题中给出有机化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44.1%,氢的质量分数为8.82%,求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一般考生都能求出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3.675:8.82:2.95,怎么把它转化为最简整数比呢?有20%的考生束手无策。由于最简式(或实验式,对于该化合物而言就是分子式,因为氢处于饱和状态)没有写出来,导致失分,
(5) 思维不够灵活。以第24题为例,已知A是芳香族化合物,只能生成3种一溴代物,有的考生运用中学阶段鉴别二甲苯三种同分异构体的方法:在苯环上一溴代物仅有一种的是对二甲苯,有两种的是邻二甲苯,有三种的是间二甲苯,在这种思维定势的诱导下,认为A是间二甲苯。殊不知这里是命题者设下的“大陷阱”。据统计,掉入“陷阱”的考生约占1/5。这部分考生掉入“陷阱”后,不能自拔,由A下推B为间苯二甲酸,C为间苯二甲酸二丁酯,D为间苯二甲酸酐,一“陷”到底。如果考生从酚酞的结构反推D应该是邻苯二甲酸酐,再推知A,应是邻二甲苯,再考虑邻二甲苯的三种一溴代物是什么呢?原来还有一个溴取代了甲基上的氢原子。如果考生在应试时,运用正向思维的同时,再用用逆向思维,“正逆结合”不就避免了不应有的失误了吗?
(6) 表述不够科学。如第19题(1)从试剂瓶中取出无水醋酸,某生回答“向其中加入少量冰块,然后进行过滤,再对所得固体微热,即可得无水醋酸。”第20题(2)回答不能制乙烯的理由,答曰“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易堵住导管口”,如此等等错误的答案,不胜枚举。
三、有机化学复习的策略
(一)遵循考纲,结合实际,制定复习计划
1. 遵循“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
2. 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制定复习计划和实施方案
(1)确定复习目标:复习知识、训练思维、提高能力。
(2)策划复习安排:三周左右时间,大体分“讲”、“练”、“评”三个环节。
(3)选择复习方法:基础过关、讲练结合、专题讨论。
(二)复习知识,使有机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
1. 以结构为主线,突出知识的内在联系
划分知识板块。根据有机化学知识重点和考试热点可以分成如下六个复习板块。
(1)同系物及同分异构体
(2)官能团的性质及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3)重要有机物的实验室制法
(4)有机化合物燃烧问题
(5)有机合成
(6)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和蛋白质
2. 联成知识网
有机化学知识点较多,在复习中通过分析对比、前后联系、综合归纳,把分散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
3. 归纳零星知识,将分散的知识条理化
一些有机物的物理性质
一些有机实验知识
在讲评练习时组织讨论,总结出易理解易记忆的一些经验规律
(三)训练思维,指导解题思路与技巧
1. 培训思维方法和科学的思维品质
2. 指导解题思路和如何抓住关键突破
3. 指导解题技巧和训练发散思维
(四)备考复习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 在复习教学中必须高度重视自学能力的培养。
2. 关注社会、生活、环境、医药、新科技等方面的知识
3. 表达能力的训练
4. 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http://www.rixia.cc有机化学总复习知识要点
(一)碳原子的成键原则
1、饱和碳原子;
2、不饱和碳原子;
3、苯环上的碳原子。
[应用]利用“氢1,氧2,氮3,碳4”原则分析有机物的键线式或球棍模型;
(二)官能团的重要性质
1、C=C:①加成(H2、X2或HX、H2O);②加聚;③氧化
2、C≡C:①加成(H2、X2或HX、H2O);②加聚;③氧化
3、 :①取代(卤代,硝化,磺化);②加成(H2)
[延生]①引入氨基:先引入
②引入羟基:先引入
③引入烃基:
④引入羧基:先引入烃基
4、R—X:

5、醇羟基:

6、酚羟基:
①与Na,NaOH,Na2CO3反应
2 —OH+2Na→2 —ONa +H2↑

—OH +NaOH→ —ONa +H2O

—OH +Na2CO3→ —ONa +NaHCO3

[注意]酚与NaHCO3不反应。
—ONa —OH +NaHCO3(NaHSO3,Na+)
②苯酚在苯环上发生取代反应(卤代,硝化,磺化)的位置:邻位或对位。
[检验]遇浓溴水产生白色浑浊或遇FeCl3溶液显紫色;
7、醛基:
氧化与还原
[检验]①银镜反应;②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共热。
8、羧基:
① 与Na,NaOH,Na2CO3,NaHCO3溶液反应

② 酯化反应:
③ 酰胺化反应 R—COOH+H2N—R/→R—CO—NH—R/+H2O
9、酯基:水解

R—CO—O— + 2NaOH→RCOONa+ —ONa
10、肽键:水解

(三)官能团重要性质的应用
1、定性分析:官能团 性质;
常见的实验现象与相应的结构:
(1) 遇溴水或溴的CCl4溶液褪色:C═C或C≡C;
(2) 遇FeCl3溶液显紫色:酚;
(3) 遇石蕊试液显红色:羧酸;
(4) 与Na反应产生H2:含羟基化合物(醇、酚或羧酸);
(5) 与Na2CO3或NaHCO3溶液反应产生CO2:羧酸;
(6) 与Na2CO3溶液反应但无CO2气体放出:酚;
(7) 与NaOH溶液反应:酚、羧酸、酯或卤代烃;
(8) 发生银镜反应或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共热产生红色沉淀:醛(甲酸及甲酸酯);
(9) 常温下能溶解Cu(OH)2:羧酸;
(10) 能氧化成羧酸的醇:含“—CH2OH”的结构(能氧化的醇,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
含有氢原子;能发生消去反应的醇,羟基相“邻”的碳原子上含有氢原子);
(11) 能水解:酯、卤代烃、二糖和多糖、酰胺和蛋白质;
(12) 既能氧化成羧酸又能还原成醇:醛;
2、定量分析:由反应中量的关系确定官能团的个数;
常见反应的定量关系:
(1)与X2、HX、H2的反应:取代(H~X2);加成(C═C~X2或HX或H2;C≡C~2X2或2HX或2H2; ~3H2)
(2)银镜反应:—CHO~2Ag;(注意:HCHO~4Ag)
(3)与新制的Cu(OH)2反应:—CHO~2Cu(OH)2;—COOH~ Cu(OH)2
(4)与钠反应:—COOH~ H2;—OH~ H2
(5)与NaOH反应:一个酚羟基~NaOH;一个羧基~NaOH;一个醇酯~NaOH;
一个酚酯~2NaOH; R—X~NaOH; ~2NaOH。
3、官能团的引入:
(1) 引入C—C:C═C或C≡C与H2加成;
(2) 引入C═C或C≡C:卤代烃或醇的消去;
(3) 苯环上引入

(4) 引入—X:①在饱和碳原子上与X2(光照)取代;②不饱和碳原子上与X2或HX加成;③醇羟基与HX取代。
(5) 引入—OH:①卤代烃水解;②醛或酮加氢还原;③C═C与H2O加成。
(6) 引入—CHO或酮:①醇的催化氧化;②C≡C与H2O加成。
(7) 引入—COOH:①醛基氧化;②羧酸酯水解。
(8) 引入—COOR:醇酯由醇与羧酸酯化。
(9) 引入高分子:①含C═C的单体加聚;②二元羧酸与二元醇(或羟基酸)酯化缩聚、二元羧酸与二元胺(或氨基酸)酰胺化缩聚。
(四)同分异构体
1、概念辨别(五“同”: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系物、等同结构);
2、判断取代产物种类(“一”取代产物:对称轴法;“多”取代产物:一定一动法;数学组合法);
3、基团组装法;
4、残基分析法;
5、缺氢指数法。
(五)单体的聚合与高分子的解聚
a) 单体的聚合:
i. 加聚:①乙烯类或1,3—丁二烯类的 (单聚与混聚);②开环聚合;
ii. 缩聚:①酚与醛缩聚→酚醛树脂;②二元羧酸与二元醇或羟基酸酯化缩聚→聚酯;③二元羧酸与二元胺或氨基酸酰胺化缩聚→聚酰胺或蛋白质;
b) 高分子的解聚:
i. 加聚产物→“翻转法” (2) 缩聚产物→“水解法”
(六)有机合成
c) 合成路线:

d) 合成技巧:

(七)有机反应基本类型
1、取代;2、加成;3、消去;4、氧化或还原;5、加聚或缩聚。
(八)燃烧规律
1、 气态烃在温度高于100℃时完全燃烧,若燃烧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则该烃的氢原子数为
4;若为混合烃,则氢原子的平均数为4,可分两种情况:①按一定比例,则一种烃的氢原子数小于4,另一种烃的氢原子数大于4;②任意比例,则两种烃的氢原子数都等于4。
2、烃或烃的含氧衍生物
CxHy或CxHyOz 耗氧量相等 生成CO2量相等 生成H2O量相等
等质量 最简式相同 含碳量相同 含氢量相同
等物质的量 等效分子式 碳原子数相同 氢原子数相同
注释:“等效分子式”是指等物质的量的两种有机物耗氧量相同,如:
CxHy与CxHy(CO2)m(H2O)n或CxHy(CO2)a(H2O)b
推论:① 最简式相同的两种有机物,总质量一定,完全燃烧,耗氧量一定,生成的CO2量一定,生成的水的量也一定;
② 含碳量相同的两种有机物,总质量一定,则生成的CO2的量也一定;
③ 含氢量相同的两种有机物,总质量一定,则生成的水的量也一定;
④ 两种分子式等效的有机物,总物质的量一定,完全燃烧,耗氧量一定;
⑤ 两种有机物碳原子数相同,则总物质的量一定,生成的CO2的量也一定;
⑥ 两种有机物氢原子数相同,则总物质的量一定,生成的水的量也一定。
(九)有机化学信息题的突破
在有机化学复习中,特别要重视对高考有机化学信息题进行专题研究,使学生学会对题给信息进行吸收处理的能力。通过典型例题,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信息加工的要点,能自如地进行吸收处理,去伪求真、去繁求简、去辅求主,使问题得到解决,达到训练和发展思维的目的。
在有机化学总复习阶段,不能搞大运动量训练,关键找准典型试题,讲练结合,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训练。以下七种处理信息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有效提高信息加工水平。
1.将陌生信息处理成熟悉→ 通过联想熟悉化
例1:新近发现了烯烃的一个新反应,当一个H取代烯烃(I)在苯中,用一特殊的催化剂处理时,歧化成(Ⅱ)和(Ⅲ):

对上述反应,提出两种机理(a和b)。
机理a,转烷基化反应。

机理b,转亚烷基化反应:

试问,通过什么方法能确定这个反应机理?
分析:题给信息非常陌生,学生初次见到的确难以入手,给学生提示:酯化反应机理是通过什么方法测的?想必定有同学自然会联想到比较首席的信息18O同位素跟踪测酯化反应机理。通过类似的方法就将一个陌生的信息转化成熟悉信息,从而找到了问题的突破口。
用标记同位素化合物进行下列反应。
若按a:

若按b: CH3CH=CHCH3+CD3CD=CDCD3→2CH3CH=CDCD3
分析产物组成即可区分两种机理。
2.将抽象信息处理具体信息 → 抽象信息具体化
对于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现实生活中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立意命题,解题时首先运用类比转换法,将实际事物转化为某一理想模型,将题给信息通过联想、类比、模仿、改造,转换成自己理解和记忆的信息,并与自己原有知识体系发生联系,从而使陌生的信息熟悉化,抽象的信息具体化。
例2:A,B是式量不相等的两种有机物,无论A,B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混合物的总质量不变,完全燃烧后,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也不变。符合上述情况的两组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A,B满足的条件是 ___________。
解析:A,B两种有机物式量不相等,无论A,B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混合物的总质量不变,完全燃烧后产生的CO2的质量也不变。可推知A,B中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凡能满足这个条件的每一组化合物都是本题的答案。
(1)烃类:据(CH)n,写出C2H2和C6H6;据(CH2)n写出C2H4和C3H6等。
(2)烃的含氧衍生物类:据(CH2O)n写出CH2O和C2H4O2,CH2O和C3H6O3等。
(3)糖类:当(CH2O)n中的n=6时,写出CH2O和C6H12O6(葡萄糖)也是一组。
以上多组化学式均属同一类型—最简式相同。还应有一类,虽最简式不同,但符合含碳元素质量分数相等的组合,如:CH4中含C75%,将其式量扩大10倍,则含C原子数为10,含C仍为75%,其余(160-120)=40应由H,O补充,故可以得到C10H8O2,由此得出CH4和C10H8O2为一组。若要写出CH4与C9的组合,据C占75%,可知其余部分占25%,25%为75%的1/3,C9为129=108,108/3=36,这36应由H、O补齐,推知H为20,O 为16,即得到C9H20O(饱和一元醇)。
3.将潜隐信息处理成明显信息 → 隐含信息显明化
例3:CS2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SO2,现有0.228克CS2在448毫升O2(标
况)中点燃,完全燃烧后,混和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为( )。
(A)112ml (B)224ml (C)336ml (D)448ml
分析:这道题数据充分,有的同学看到题就开始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首先判断哪个反应
物过量,然后一步一步求解。如果仔细审题,就会发现此题有一隐含信息,即CS2燃烧前后,气体体积没变,若找到这一信息,就可确定燃烧后混和气体体积与CS2无关,马上得到答案为D。
4.将复杂信息处理成简单信息 → 复杂信息简单化
例4:把m摩尔C2H4 和n摩尔H2混合于密闭容器中,在适当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
生成p摩尔C2H6,若将所得平衡混合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需要氧气 A. (3m+n)mol B.(3m+ )mol C. (3m+3p+ )mol D. ( -3p)mol
分析:(m摩尔C2H4和n摩尔H2混合于密闭容器中)→ C原子2m摩尔,H原子(4m + 2n)
摩尔→平衡混合气体中C原子2m摩尔转化为CO2需要氧气2 m,H原子(4 m+2 n)转化为H2O需要氧气m+ ,所以选B。
5.将文字信息处理成符号信息 → 文字信息符号化
例5:A、B都是芳香族化合物,1 mol A水解得到1 mol B和1 mol 醋酸。A、B的分子量都不超过200,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且B分子中碳和氢元素总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5.2%(即质量分数为0.652)。A溶液具有酸性,不能使FeCl3溶液显色。由此可推断:A的分子式和B的结构简式可能是( )
A.C8H8O2; B.C8H8O4;
C.C9H8O4; D.C9H8O3;

解析:题给信息:结构方面,A是具有酸性的芳香化合物,因其可水解为B和醋酸可推断其应为酯类,由于A不使FeCl3显色,则A的酸性只能是来源于-COOH,即A中除了含酯基外,还应有羧基结构。而其水解产物B中也必然有羧基结构,注意到B与CH3COOH形成酯A,则B中还有-OH结构。
分子量的限制条件,考虑到B中既有-OH又有-COOH,则分子中至少应有3个氧原子,由题给信息可知B中氧的质量分数为: 1-0.652=0.348
令其分子中含3个氧原子,则其分子量应为M(B) = 138g。
考虑B与CH3COOH酯化为A,则A的分子量为138+42=180,符合A、B分子量不超过200的条件,且B中氧原子只能是3个,否则不符合A的分子量不超过200的条件。
至此,可确定B分子式为C7H6O3,与CH3COOH酯化生成的A的组成应为C9H8O4;对照各选项,(C)为正确。
从中看出:关于有机物转化关系的信息题中,量关系限制也是题给信息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注意结构与量关系的结合,综合考虑多元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6.将文字信息处理成图示信息 →文字信息图示化
例6.有机合成上通常通过下述两步反应在有机物分子碳链上增加一个碳原子。

应用上述反应原理,试以乙炔,甲醇、HCN等物质为主要原料,通过六步反应合成
日夏养花网
解析:合成有机物要以反应物,生成物的官能团为核心,在知识网中找到官能团与其它有机物的转化关系,从而尽快找到合成目标与反应物之间的中间产物作为解决问题的突破点,主要思维方法:
A.顺向思维法:思维程序为反应物→中间产物→最终产物
B.逆向思维法:思维程序为最终产物→中间产物→反应物
实际解题过程中往往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都需要应用。
解题思路:
①学习试题中信息得知醛经过两步反应(HCN、H2O)使醛基(-CHO)变为[-CH(OH)COOH] 得到羟基羧酸。
②用逆向思维方法,对最终产物逐步深入分解

③用正向思维方式和知识网解决乙炔制取丙烯酸的方法。从知识网中得知乙炔水化得乙醛,运用信息乙醛经2步反应得羟基丙酸,最后把分析结果正向表达,写出化学方程式。
7.信息由大化小→实施分别实破
有机推断题不仅注意思维上既有整体性又有灵活性,在分析问题时要注意技巧由大化小。
例7:化合物A(C8H8O3)为无色液体,难溶于水,有特殊香味。A可发生如图示的一系列反应,图中的化合物A硝化时可生成四种一硝基取代物。化合物H的分子式C6H6O;G能进行银镜反应。

回答(1)有机物可能的结构式
A:____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___
K: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类型:(I)_________ (II)________ (III)__________
分析:把整个信息分解成三块:

第1块:可知K为三溴苯酚,D为苯酚钠(C6H5ONa)。
第2块:G必为甲酸甲酯从而确定C为甲醇CH3OH。
第3块:苯环上两个取代基只能互为邻位或互为间位。

高考化学总复习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制好复习的进度,力求让所讲的每个知识点让学生真正掌握。第一轮复习不能赶进度,以学生的掌握为前提,打好知识点复习的“歼灭战”。注重培养学生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不要把大量的精力、时间花费在题海战和难题战方面,要精选例题,透彻分析,引导探究,注重方法。尤其注重训练学生答题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对化学基本概念、化学用语要争取准确无误,会做的题争取不失分,文字表达要规范简要,能切中要点。注重训练学生的学科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
【考纲要求】 有机化学基础
1. 了解有机化合物数目众多和异构现象普遍存在的本质原因。
2. 理解基团、官能团、同分异构、同系列等概念。能够识别结构式(结构简式)中各原子的连接次序和方式、基团和官能团。能够辨认同系物和列举异构体。了解烷烃的命名原则。
3. 以一些典型的烃类化合物为例,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碳架结构。掌握各类烃(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中各种碳碳键、碳氢键的性质和主要化学反应。
4. 以一些典型的烃类衍生物(乙醇、溴乙烷、苯酚、乙醛、乙酸、乙酸乙酯、脂肪酸、甘油酯、多羟基醛、氨基酸等)为例,了解官能团在化合物中的作用。掌握各主要官能团的性质和主要化学反应。
5.了解石油化工、农副产品化工、资源综合利用及污染和环保的概念。
6. 了解在生活和生产中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7. 以葡萄糖为例,了解糖类的基本组成和结构,主要性质和用途。
8. 了解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和结构、主要性质和用途。
9. 初步了解重要合成材料的主要品种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理解由单体进行聚合反应(加聚和缩聚)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简单原理。
10. 通过上述各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掌握有机反应的主要类型。
11. 综合应用各类化合物的不同性质,进行区别、鉴定、分离、提纯或推导未知物的结构简式。组合多个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合成具有指定结构简式的产物。

【回归课本】
1.常见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2.与同分异构体有关的综合脉络

3.有机反应主要类型归纳
下属反应物 涉及官能团或有机物类型 其它注意问题
取代反应 酯水解、卤代、硝化、磺 化、醇成醚、氨基酸成肽、皂化、多糖水解、肽和蛋白质水解等等 烷、苯、醇、羧酸、酯和油脂、卤代烃、氨基酸、糖类、蛋白质等等 卤代反应中卤素单质的消耗量;酯皂化时消耗NaOH的量(酚跟酸形成的酯水解时要特别注意)。
加成反应 氢化、油脂硬化 C=C、C≡C、C=O、苯环 酸和酯中的碳氧双键一般不加成;C=C和C≡C能跟水、卤化氢、氢气、卤素单质等多种试剂反应,但C=O一般只跟氢气、氰化氢等反应。
消去反应 醇分子内脱水卤代烃脱卤化氢 醇、卤代烃等 、 等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氧化反应 有机物燃烧、烯和炔催化氧化、醛的银镜反应、醛氧化成酸等 绝大多数有机物都可发生氧化反应 醇氧化规律;醇和烯都能被氧化成醛;银镜反应、新制氢氧化铜反应中消耗试剂的量;苯的同系物被KMnO4氧化规律。
还原反应 加氢反应、硝基化合物被还原成胺类 烯、炔、芳香烃、醛、酮、硝基化合物等 复杂有机物加氢反应中消耗H2的量。
加聚反应 乙烯型加聚、丁二烯型加聚、不同单烯烃间共聚、单烯烃跟二烯烃共聚 烯烃、二烯烃(有些试题中也会涉及到炔烃等) 由单体判断加聚反应产物;由加聚反应产物判断单体结构。
缩聚反应 酚醛缩合、二元酸跟二元醇的缩聚、氨基酸成肽等 酚、醛、多元酸和多元醇、氨基酸等 加聚反应跟缩聚反应的比较;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4.醇、醛、酸、酯转化关系的延伸

文章标签:

本文标题: 高中有机化学推断题的详细知识点...跪求详细点的
本文地址: http://www.rixia.cc/wenda/294009.html

上一篇:我喜欢的一个女生她问我她属于什么类型的我要怎么回答

下一篇:荷叶什么像什么比喻句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