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夏养花网

您好,欢迎访问日夏养花网,我们的网址是:http://www.rixia.cc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有气节的人物及他们的事迹的高贵品质 快!

2022-07-24 03:19:22 分类:养花问答 来源: 日夏养花网 作者: 网络整理 阅读:152

古代有气节的人物和事迹

古代有气节的人物和事迹

中国历史上有气节的人物

岳飞[宋](1103~1142)
字鹏举,相州汤阴人(河南),为宋朝名将。事母至孝,家贫力学。其母亲在他背上刺「精忠报国」四字,岳飞以此为一生处世的准则。北宋宣和中,以敢战士应募,隶留守宗泽部下,屡破金兵,宋高宗手书「精忠岳飞」四字,制旗赐之。又破李成,平刘豫,斩杨么,累官至太尉,授少保兼河南北诸路招讨使。

公元1129年,金兀术渡江南进,攻陷建康,岳飞坚持抵抗,于次年收复建康大破金兵「拐子兵」于郾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两河(淮河、黄河)义军纷起响应,复欲进军朱仙镇,惜宰相秦桧力主和,乃一日降十二金字牌,召还,诬以「莫须有」的罪名而日夏养花网死于狱。

岳飞率领的军队被称为「岳家军」,金兵非常害怕「岳家军」,人们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1162年,宋孝宗时诏复官,谥武穆,宁宗时追封为鄂王,改谥忠武,有《岳武穆集》。

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3), 原名云孙, 字宋瑞, 又字履善, 号文山. 吉州庐陵(今吉安县)人. 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 宝佑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 因父丧未受官职. 开庆初年(1259)蒙古军攻鄂州(今湖北武昌), 宦官董宋臣请理宗迁都以避敌锋, 文天祥上疏请斩董宋臣, 以振奋人心, 并献御敌之计, 未被采纳. 后历任刑日夏养花网部郎官, 知瑞州等职. 咸淳六年(1270), 因得罪奸相贾似道而遭到罢斥. 德佑元年(1275)正月, 闻元军东下, 文天祥在赣州组织义军, 开赴临安(今杭州, 当时南宋的京城). 次年被任为右丞相兼枢密使. 其时元军已进逼临安, 被派往元营中谈判, 遭扣留, 押往北就. 二月底, 天祥与其客杜浒等十二人, 夜亡入真州. 复由海路南下, 至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 景炎二年(1277), 进兵江西, 收复州县多处. 不久, 为元重兵所败, 妻子儿女皆被执, 将士牺牲甚众, 天祥只身逃脱, 乃退广东继续抗元. 后因叛徒引元兵袭击, 同年十二月, 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县)被俘. 元将张弘范迫其招降张世杰, 乃书《过零丁洋》诗以诉之. 末句云:“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次年, 被押送大都(今北京), 囚禁四年, 经历种种严酷考验, 始终不屈. 于1283年从容就义, 年仅47岁. 文天祥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和散文作品. 其中诗作达百余首, 成就很高. 有《文山先生全集》. 其中有《过零丁洋》、《正气歌》等千古绝唱.

苏武
苏武(公元前140年~公元前60年),字子卿。杜陵(今中国中西部陕西西安)人,是西汉尽忠守节的著名人物。父亲苏建,曾经几次跟随名将卫青北击匈奴,后来做过代郡太守。当时的官僚制度规定,父亲做官的,其子可以先从品级较低的郎官入仕做官。苏武也是先任郎官,然后逐步升迁。在汉武帝天汉元年,即公元前100年,他以中郎将之职奉命出使匈奴。由于匈奴的缑王谋划劫持单于母亲阏氏归顺汉朝,而汉朝的副使张胜牵涉在内,苏武也受牵连。

匈奴单于为了逼迫苏武投降,开始时将他幽禁在大窖中,苏武饥渴难忍,就吃雪和旃毛维生,但绝不投降。单于又把他弄到北海(今苏联贝加尔湖),苏武更是不为所动,依旧手持汉朝符节,牧羊为生,表现了顽强的毅力和不屈的气节。后来,昭帝即位后,汉朝和匈奴和亲,汉朝要匈奴送还苏武等使臣,但单于却慌称苏武等人已经死去。

后来,汉朝使者有到了匈奴地区,终于得知苏武依然健在,于是扬言说,汉朝的天子在上林苑中射到一只大雁,雁的脚上系着帛书,帛书中清楚地写着苏武在北方的沼泽之中。单于只好把苏武等九人送还。

苏武在匈奴的时间很长,前后共有十九年。

在昭帝始元六年,即公元前81年,苏武终于回到了长安。第二年,上官桀、上官安父子和桑弘羊被人控告谋反,苏武和上官父子、桑弘羊原来关系很好,加上他的儿子也参与其中,苏武被罢官。昭帝死后,苏武因为参与了拥立宣帝,被赐爵关内侯。

屈原
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之一.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http://www.rixia.cc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怀王十五年(前304),张仪由秦至楚,以重金收买靳尚,子兰,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于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日夏养花网兵,均遭惨败.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
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顷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沈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的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www.rixia.cc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此外,《卜居》,《渔父》等篇是否为屈原所作,学术界尚有争议.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天问》是古今罕见的奇特诗篇,它以问语一连向苍天提出了172个问题,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学,哲学等许多领域,表现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九歌》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诗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
屈原的作品是他坚持"美政"理想,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进行斗争的实录.他的"美政"理想表现在作品中,就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离骚》).所谓"举贤授能",就是不分贵贱,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选拔上来治理国家,反对世卿世禄,限制旧贵族对权位的垄断.他还以奴隶傅说,屠夫吕望,商贩宁戚的历史事迹为例,说明了不拘身份选拔人才的合理性.所谓"循绳墨而不颇",就是修明法度,即法不阿贵,限制旧贵族的种种特权.屈原的"美政"理想反映了他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的尖锐对立,表达了他革除弊政的进步要求,而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挽救祖国危亡,使楚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与此相关,屈原的作品还深刻揭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楚国贵族集团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现了他坚持"美政"理想,坚持节操,"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同时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矢志献身祖国的决心.屈原虽遭谗被疏,甚至被流放,但他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希望楚王幡然悔悟,奋发图强,做个中兴之主.他明知忠贞耿直会招致祸患,但却始终"忍而不能舍也";他明知自己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危险,在"楚材晋用"的时代完全可以去别国寻求出路,但他却始终不肯离开楚国一步.表现了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及其"可与日月争光"的人格与意志.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尤其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这种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显.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在中国历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热爱的诗人.据《续齐谐记》和《隋书地理志》载,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投江自尽.中国民间五月五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就源于人们对屈原的纪念.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

晚年一度起用,不久病卒。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辛词继承了苏轼豪放词风和南宋初期爱国词人的战斗传统,进一步开拓了词的境界,扩大了词的题材,几乎达到无事无意不可入词的地步,又创造性地融汇了诗歌、散文、辞赋等各种文学形式的优点,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形成了辛词的独特风格。辛词以豪放为主,但又不拘一格,沈郁、明快、激励、妩媚,兼而有之。他善于运用比兴手法和奇特想象,对自然界的山、水、风、月、草、木都赋予情感和性格,并有所寄托。他还善于吸收民间口语入词,尤其善于用典、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文句,往往稍加改造而别出新意。但也有些作品因用典、议论过多而显得晦涩、呆滞。《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其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声家为变调,而异军突起,能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吴衡照《莲子居词话》说:辛稼轩别开天地,横绝古今,论、孟、诗小序、左氏春秋、南华、离骚、史、汉、世说、选学、李、杜诗,拉杂运用,弥见其笔力之峭。”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丁汝昌(1836-1895)

字先达,号禹廷,安徽省庐江县北乡丁家坎村人。他自幼饱受贫困的煎熬,18岁参加太平军程学启部,后随程学启投到湘军曾国荃部下,官拜千总。1862年受李鸿章赏识,被编入淮军“铭”字营,授参将之职,指挥马队。1874年因他的三营马队被裁撤,遂解甲归田。1877年被重新起用。1888年被正式任命为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虽是陆军出身,对近代海军一无所知,但他好学嗜读,虚心求教,克尽职守,任劳任怨,北洋水师在他的统带之下,面貌焕然一新。黄海海战时,他身先士卒,虽身负重伤,仍不肯下舱裹伤,始终坐在甲板上督战。威海卫之战时,他面对敌人的诱降和部分反动官员的胁迫,坚贞不屈,誓死抗敌,最终服鸦片殉国。

中国历史上有气节的人物

这个可以参看文天祥的《正气歌》,里面提到了历史上一些非常有气节、刚直不阿、品行高尚的人,虽然他们的经历、表现各不相同,但都难能可贵地保持了气节。
文天祥在诗中是这样描写的: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稽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文氏所说的这十二个历史上有“节”(节操)者,他们的事迹分别如下:
1、齐太史简:语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大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大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
鲁襄公二十五年,齐大夫崔杼以其妻诱齐庄公于家,伏兵弑之。齐国的太史伯(即文中“大史”,古代大、太同义,互相通假)在史册中记载“崔杼弑其君”。崔杼闻之乃杀太史伯。当时史官是世职,由同一家族的子弟前后相嗣,故太史伯见杀后,其弟太史仲、太史叔先后继之,亦直书“崔杼弑其君”如旧,崔杼又分别杀之。至其幼弟太史季,仍书史如旧,慷慨不畏死,崔杼知太史氏可夺性命而不可夺志,不得已只好放弃加害太史季的打算。当时齐国的史官,有太史氏,有南史氏。南史氏闻太史氏诸兄弟先后遇害,于是抱着空白的简册前往宫门,准备接替太史季继续抗争,在宫门前遇见生还的太史季,知其已直书崔杼弑君之事,乃还。
2、晋董狐笔:语出自《左传•宣公二年》: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
鲁宣公二年,晋国执政的正卿赵盾(赵宣子)因屡次劝谏荒淫无道的灵公收敛游嬉、斥退恶小而与灵公交恶,灵公先是使锄麑行刺,结果锄麑为赵盾所感动而自退,行刺失败,其后竟于九月宴请赵盾时暗中伏设甲兵,又使恶獒扑咬赵盾,幸得赵盾的死士提弥明拼死相救才得脱,赵盾遂出奔,逡巡于晋国边界的首阳山却并不出境,而是在国界线上逗留不去。属于赵氏一族支脉的赵穿在桃园设计攻杀了晋灵公,赵盾当时还在首阳山中转悠,闻讯后即出山返回绛都,使赵穿自周迎公子黑臀回国即位(即晋成公),赵盾自己重新主持朝政。
晋国的太史董狐在史册上直书“赵盾弑其君”,并示之于朝。赵盾不服,董狐便当廷斥责他:“你身为正卿,出奔却不越境前往他国,返国后却不讨伐(弑君的)逆贼,这样做法,弑君的不是你是谁?”赵盾词穷,只好引《诗》以明志,叹道:“啊!‘我心怀故国啊,却给自己留下如此的悲戚!’这话说的就是我吧!”(注:此为赵盾合二诗于一处之文,即《邶风•雄雉》:“我之怀矣,自诒伊阻。”和《小雅•小明》:“心之忧矣,自诒伊戚。”)遂郁郁而终。
孔子评价此事说:“董狐真是古代的良史啊!他记史的原则是秉笔直书,不为尊者隐讳。赵宣子也是古代的好大夫,却由于史官的坚持原则而蒙受了弑君的恶名。可惜啊!如果他当时出了国境,就可免此罪名了。”
太史氏兄弟各以自己的一腔热血诠释了史官“秉笔直书,不为隐恶,不为溢美”的良知和气节。董狐则是面对权倾朝野的国家重臣,面折厉斥,坚持原则,不畏强权,秉笔直书。他们所展现的是史官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气节。
3、秦张良椎:语出自《史记•留侯世家》: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汉朝开国功臣留侯张良是旧六国中韩国的后人,父祖两代都曾是韩王的相国。秦灭六国后,张良作为亡国之人,时刻想着报仇复国。他在游学的过程中,结识了一位能操使重一百二十斤大铁椎的大力士,遂与之谋刺秦始皇。伺始皇出行经过博浪沙时,力士飞椎击车,可惜误中副车。始皇怒而缉捕良等,张良遂变更名姓,逃亡到下邳一带躲藏。
4、汉苏武节:语出自《汉书•苏武传》: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苏武于汉武帝天汉元年奉使出使匈奴,因副使张胜贪功卷入匈奴内部的政争,事泄而连累到苏武一行被匈奴扣押。苏武欲自尽殉节,幸未得死,匈奴人又置其于大窖中,欲以饥饿相胁迫其投降匈奴,苏武始终不屈,靠渴饮冰雪、饥食羊毡而未死。匈奴人便将其流放到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沿岸)令其牧公羊,并扬言待公羊产仔哺乳时就放苏武归国。苏武终日持节面南(汉朝的方向)而立,勤于持操,节上旄尾因日久而稀落。汉昭帝始元六年,经汉朝极力营救乃得归国。苏武以壮年出使,凡留匈奴十九年,归时须发尽白。
张良椎、苏武节,反映的是心怀故国、坚贞不屈、不畏强暴的气节。
5、严将军头:语出自《三国志•蜀书•张飞传》:至江州,破璋将巴郡太守严颜,生获颜。飞呵颜曰:“大军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颜答曰:“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飞怒,令左右牵去斫头,颜色不变,曰:“斫头便斫头,何为怒邪!”飞壮而释之,引为宾客。
刘备夺益州时,张飞奉命自江陵入蜀击刘璋,至江州,遇到刘璋部悍将严颜的阻击,激战之后生擒严颜。张飞怒喝道:“大军开到,为何不投降而敢抗拒?”严颜义正辞严地反驳道:“你们这些人无理,要侵夺我们的益州,我们益州只有断头的将军,没有投降的将军!”张飞大怒,命将严颜推出斩首。严颜神色如常,一边走一边说:“砍头便砍头,你有什么好发怒的?”张飞被他威武不屈的气慨所感染,遂解其缚,引为座上宾。
6、稽侍中血:语出自《晋书•稽绍传》:绍以天子蒙尘,承诏驰诣行在所。值王师败绩于荡阴,百官及侍卫莫不散溃,唯绍俨然端冕,以身捍卫,兵交御辇,飞箭雨集,绍遂被害于帝侧,血溅御服,天子深哀叹之。及事定,左右欲浣衣,帝曰:“此嵇侍中血,勿去。”
晋惠帝永兴元年七月,惠帝被裹胁北征,出讨驻在邺城的成都王司马颖,大军至安阳,有众十余万。司马颖遣其将石超以拒王师。七月己未,王师败于荡阴,官卒逃散,敌方的弓矢直接射到惠帝的乘舆跟前。在一片混乱当中,侍卫四溃,只有侍中稽绍(稽康的儿子)端正衣冠,在御前奋力保护皇帝,不幸为流矢所中,亡于帝侧,毙命时鲜血直溅到惠帝的御衣上。失去保护者的惠帝,遂沦于石超军中,被裹胁到邺城,落入司马颖的掌控之下。后来宫人要洗去惠帝御衣上的血迹,惠帝虽然是弱智之人,却也为稽绍临死前的忠诚所感召,遂阻止宫人道:“这是稽侍中的血,不要洗去。”
严将军头、稽侍中血,是面对强敌时毫无惧色,奋勇抵抗的气节。
7、张睢阳齿:语出自《旧唐书•张巡传》:十月,城陷。巡与姚摐、南霁云、许远,皆为贼所执。巡神气慷慨,每与贼战,大呼誓师,眦裂血流,齿牙皆碎。城将陷,西向再拜,曰:“臣智勇俱竭,不能式遏强寇,保守孤城。臣虽为鬼,誓与贼为厉,以答明恩。”及城陷,尹子奇谓巡曰:“闻君每战眦裂,嚼齿皆碎,何至此耶?”巡曰:“吾欲气吞逆贼,但力不遂 耳!”子奇以大刀剔巡口,视其齿,存者不过三数。巡大骂曰:“我为君父义死。尔附逆贼,犬彘也,安能久哉!”子奇义其言,将礼之,左右曰:“此人守义,必不为我用。素得士心,不可久留。”是日,与姚摐、霁云同被害,唯许远执送洛阳。
张巡,安史之乱时与许远孤守睢阳直至殉国,故世称“张睢阳”。张巡与许远率领着睢阳军民,阻挡叛军南下进入唐王朝赋税来源核心地区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长达年余之久,为阻止江南富庶地区卷入安史之乱,给唐王朝和唐朝人民造成更巨大的损失,为唐王朝组织大军平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在坚守睢阳孤城及其周围地区的一年多时间里,张巡先败令狐潮,后屡败尹子奇,最后终因城中粮尽,外出求援而援军消极迟救才告失守。随即与城父令姚摐、部将南霁云同时被害,与张巡一同守城的睢阳令许远被解到洛阳杀害。
守城期间张巡每与叛军交战,无不眦目咬牙,以至目裂血流,齿碎脱落,至城破被俘时,叛将尹子奇以刀挑开张巡的嘴,发现只剩三颗牙齿了。张巡宁死不屈,被俘后仍然对叛军背叛国家,遗祸百姓的罪恶行径骂不绝口,直至被杀。
8、颜常山舌:语出自《旧唐书•颜杲卿传》:杲卿瞋目而报曰:“我世为唐臣,常守忠义,纵受汝奏署,复合从汝反乎!且汝本营州一牧羊羯奴耳,叨窃恩宠,致身及此,天子负汝何事而汝反耶?”禄山怒甚,令缚于中桥南头从西第二柱,节解之,比至气绝,大骂不息。
是日杲卿幼子诞、侄诩及袁履谦,皆被先截手足,何千年弟在傍,含血喷其面,因加割脔,路人见之流涕。
又《新唐书•颜杲卿传》:杲卿至洛阳,禄山怒曰:“吾擢尔太守,何所负而反?”杲卿瞋目骂曰:“汝营州牧羊羯奴耳,窃荷恩宠,天子负汝何事,而乃反乎?我世唐臣,守忠义,恨不斩汝以谢上,从尔反耶?”禄山不胜忿,缚之天津桥柱,节解以肉啖之,骂不绝,贼钩断其舌,曰:“复能骂否?”杲卿含胡而绝,年六十五。履谦既断手足,何千年弟适在傍,咀血喷其面,贼脔之,见者垂泣。杲卿宗子近属皆被害。杲卿已虏,诸郡复为贼守。
颜杲卿,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之族兄,因曾暂摄常山太守(摄:暂代之职),故后世称“颜常山”。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初起时,河北诸郡望风而降,只有杲颜与从弟真卿(时任平原太守)举兵杀贼,以至于曾叹曰“二十四郡,曾无一人义士邪!”的唐玄宗大喜过望。颜氏兄弟传檄河北各地,假称王师先锋已出土门,不日即到,号召之下,河北诸郡中有十七郡立即反正,合兵二十万众,形势一度大好,仍然附逆的只有区区六郡而已,以至于兵锋已到陕州的安禄山不得不回师河北肃清后方,关中的军事压力顿时减轻。然而由于常山城小兵少,颜杲卿起兵又只有八天,守备一时还来不及完备叛军就兵临城下,太原节度使王承业又不发兵救援,虽然竭力坚守了六天,最终还是陷于叛军之手。
城破后,叛军以颜杲卿第三子颜季明胁迫杲卿投降,被严辞拒绝,季明旋遭杀害,杲卿被解往洛阳。面对安禄山的责备,他义正辞严地斥骂逆贼。恼羞成怒的安禄山命人将颜杲卿及其幼子诞、侄儿诩,以及常山太守袁履谦绑缚在天津桥的桥头柱子上,先断手足,时已被杲卿擒住押赴长安的安禄山部将何千年的弟弟在旁观刑,履谦等以血唾其面,何千年之弟便用小刀将诸人一一支解脔割(就是后世的“凌迟”)而死,颜氏一门三十余口遇难。颜杲卿临刑时大骂不止,叛军遂割其舌,问他:“还能骂吗?”杲卿虽然发不出声,喉咙里却依然含混地骂声不绝,直至死去。
后来颜真卿得到杲卿父子遇难的消息,派长侄泉明前往善后,只寻得杲卿一足、季明头骨。颜真卿悲愤难抑,写下了中国书法史上的名篇《祭侄文稿》,被誉为仅次于王羲之《兰亭集序》的“天下第二行书”,此文作于公元758年,时年真卿50岁。
德宗兴元元年(784年),在杲卿父子遇害将近三十年后,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乱,奸相卢杞欲假手李希烈除掉颜真卿,便派他前往劝降,终于被李希烈缢杀。当真卿遇害的消息传来,三军无不痛哭失声。真卿以自己的一腔热血续写了颜氏一族的忠义传奇。
张睢阳齿、颜常山舌,说的是面对叛逆,大义凛然,舍生取义的一身正气。
9、辽东帽:语出自《三国志•魏书•管宁传》:宁常著皂帽、布襦袴、布裙,随时单复,出入闺庭,能自任杖,不须扶持。四时祠祭,辄自力强,改加衣服,著絮巾,故在辽东所有白布单衣,亲荐馔馈,跪拜成礼。
管宁是汉魏时的名士,以志行高洁而闻名。居辽东时,常戴着皂帽(黑色的帽子),穿着布襦、布袴、布裙,随季节改用襌衣或复衣,出入时能倚杖自行,不须他人扶持。因其志行高尚,故后人用“辽东帽”比喻志行高尚者的装束。管丁曾与华歆同学,一日读书时,窗外车马喧嚣,华歆赶忙起身去瞧热闹,露出艳羡的神情。管宁知道华歆热衷名利,十分鄙夷他,遂与华歆割席绝交。
10、出师表:语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五年,率诸军北驻汉中,临发,上疏曰:……
蜀汉后主建兴五年,诸葛亮出祁山北伐,临行前给后主刘禅上表说明北伐的理由,这就是著名的《出师表》,文中慷慨激昂,说明北伐的正义性和必要性,又勉励后主不要妄自菲薄,要亲贤臣、远小人,虚心纳谏。拳拳赤子之心,尽在文中。
11、渡江楫:语出自《晋书•祖逖传》:帝乃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禀,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招募。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辞色壮烈,众皆慨叹。屯于江阴,起冶铸兵器,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祖逖是东晋名将,少有大志,与好友刘琨闻鸡鸣而起之舞剑。及长,遇晋室永嘉之乱,中原沦丧,遂立志恢复,向晋元帝进言北伐。元帝给了他一个“豫州刺史”的空衔(因其时豫州已沦为胡土),只拨给一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拨一兵一卒,命他自行招募人马进行北伐。出征时,祖逖带着自己的部曲由京口渡江北上,船行中流时,祖逖以楫(船浆)击舷而起誓说:“祖逖如果不能廓清中原而再渡此江的话,有如大江!”北渡后他浴血奋战,以九年之功为晋室恢复了黄河以南的大部分土地。正当他踌躇满志想要继续进取的时候,东晋朝廷内部矛盾激化,王敦擅政。祖逖担心朝廷的内斗会危及北伐大业,忧愤之下一病不起,死在雍丘。他死后豫州百姓如丧考妣,他所恢复的部分领土又重新被后赵石勒政权所占领。
12、击贼笏:语出自《唐书•段秀实传》:明日,泚召秀实议事,源休、姚令言、李忠臣、李子平皆在坐。秀实戎服,与泚并膝,语至僣位,秀实勃然而起,执休腕夺其象笏,奋跃而前,唾泚面大骂曰:“狂贼,吾恨不斩汝万段,我岂逐汝反耶!”遂击之。泚举臂自捍,才中其颡,流血匍匐而走。凶徒愕然,初不敢动;而海宾等不至,秀实乃曰:“我不同汝反,何不杀我!”凶党群至,遂遇害焉。海宾、明礼、灵岳相次被杀。德宗在奉天闻其事,惜其委用不至,垂涕久之。
段秀实是中唐名将。德宗建中四年,被朝廷征调以进剿李希烈叛军的泾原兵因不满京兆尹和朝廷赏赐太少而爆发兵变,推举朱泚为主帅,举兵攻入长安,拥入皇宫府库抢劫财物,朱泚则在宣政殿“即位”,自称“大秦”皇帝,德宗自咸阳逃到奉天(今陕西乾县)。朱泚称帝前,曾强迫段秀实出来做官。一日议事时,当谈到朱泚将要僭越称帝的话题时,段秀实突然抓着另一名大臣源休的手腕,从他手里夺过笏板,跃到朱泚跟前,边唾骂他“狂贼,我恨不能把你碎尸万段,又岂能追逐你反叛呢?”一边以笏猛击朱泚之面。朱泚举臂阻挡,额头被击中,顿时鲜血长流,于是匍匐逃躲。起初叛军被段秀实的胆气所震慑,好一阵子之后才一拥而上,将段秀实和不愿附逆的另外几名官员杀害。德宗在奉天听说了段秀实的事迹以后,为之垂泣许久。

关于我国历史上有气节的人物,和他们事迹

文天祥,华夏杰出先烈,生活在一个民族危机阴影笼罩的时代。13世纪初,蒙古族在中国北方强大起来,铁木真建立了蒙古汗国。几十年间,纵横欧亚,攻城略地,烧杀掳掠,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痛苦。他的儿子窝阔台继位后,又灭了金国,随即挥鞭南指,进攻南宋。从1235-1279年,双方战斗了40多年,南宋朝廷终于灭亡。文天祥的一生,与这场残酷的民族征服战争相始终。他是一个永远载入中国历史的爱国将领著名诗人。他在强敌入侵,国土沦陷,生灵涂炭的危急时刻,他自卖家产,组织义军,举兵抗敌。被俘后,他义正辞严,慷慨殉国。

苏武,中国西汉大臣。(前140—前60)字子卿,汉族,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武帝时为郎。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获释回汉。苏武死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节操。
从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使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年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是侵华战争的刚刚开始,紧接着就出现了更多让中国人气愤的事情。
“九•一八”事变是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占中国东北的事件,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3000万东北人民过这亡国奴的生活,时间长达14年之久。“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更加嚣张,又把侵略的魔爪伸向了中国上海。日本在中国的土地上还做出了种种事变:“卢沟桥事变”“八•一三事变“等~~~~~~~~
不仅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们国家,而且还有英,美,法,俄等国家的侵略,并且让我们签下不平等条约。1842年中国鸦片战争的战败,清政府代表于8月29日在长江面上的英国军舰“康华丽号”上被迫签定了中国近代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还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日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看是对中国的侵略。
在签定了这些条约的后几年里帝国主义侵略者又对我们中国作出了几件骇人听闻的残案,我来说几个例子:“海兰泡残案”是1900年7月,正当八国联军侵入中国的京津地区之时,沙皇俄国乘机出动军机,侵入中国的东北地区,制造了这一起残案。帝国主义侵略把中国居民7000多人赶到海兰泡警察局,第二天又以送回国为名,把中国人分批赶到黑龙江边,许多老弱病残人被杀,沙俄军警用鞭抽,用刀砍,用枪击,甚至残无人道的把中国人的发辫绑在一起,连成一串,往江里推,残遭杀害的中国同胞有6、7千人之多,还有一个大家应该都知道,那就是“南京大屠杀”这是震惊世界的残案,他是日军在1937年12月13日侵占中国国民政府所在地南京后进行的,在这些时间中,日本灭绝人性的 烧杀抢掠“大竞赛”和“杀人竞赛”以此取乐。日本军大本营认为这是“耀扬国威”的“光荣”举动,日本在为期6个星期的南京大屠杀中,共杀害中国人民30万人,可想而知, 我们中国再当时的社会中被帝国主义侵略者踩在马蹄下,而不敢反抗。
不过几年的奋斗,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他们用自己的鲜血,与帝国主义侵略抗争到底与1945年8月八年的抗争,中国人在抗争上面取得了很多的胜利。还发生了许多爱国运动,1919年5月4日的“五四爱国运动”1925年5月15日在上海的“五洲运动”1935年12月9日北平各大中学校五、六千人发动的“一二•九运动”,再抗战中的 战役中有1938年的台儿庄会战,1940年8月20日的百团大战,着就是中国人民的 精神和动力让中国人民更加坚强对抗战更加坚定,在世界历史上有一个举世无双的壮举——长征。红军从1934年10月向湘江以西转移,历经一年有余,历经十多个省,共二万五千里,对于中国人来说八年的经历是很漫长也是很艰苦的,但是我国的人民不怕任何的挫折。把帝国主义侵略者从我国禁里驱赶出去,不管是什么时候中国的人民都是在为自己的国家的荣誉着想,今天的中国,经历过40多年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已经建设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改变了“一穷二白”的面貌,不再是以前的样子,人人吃不饱,人人穿不暖,热现在我们国家的科学技术再发达,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过去,忘记历史,是过去的人们用鲜血,用生命换来的.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文天祥不降金,还有不食嗟来之食的那谁。。。
文天祥宁死不屈
文天祥抗元。

文章标签:

本文标题: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有气节的人物及他们的事迹的高贵品质 快!
本文地址: http://www.rixia.cc/wenda/293703.html

上一篇:“头顶一颗珠,江边一碗水,文王一支笔,七叶一枝花,死亡还阳草”是什么?

下一篇:狗狗喘气不过来,鼻子也干干的,眼睛快睁不开,怎么回事啊?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