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夏养花网

您好,欢迎访问日夏养花网,我们的网址是:http://www.rixia.cc

闽南有什么风土人情?

2022-07-23 10:39:43 分类:养花问答 来源: 日夏养花网 作者: 网络整理 阅读:152

闽南地区地方特色的民俗有哪些?

1、尾牙(农历十二月十六日)

作尾牙算是感谢土地公一来对信众的农作收成与事业生意顺利的庇佑,所以会比平常的更加隆重。

且各公司行号的老板会在公司、家中或餐厅犒赏员工,做为慰劳员工一年来的辛勤。在旧社会的时候,一般是年底地主犒赏长工。

2、中秋博饼(农历八月十五)

厦门人对中秋节特别重视,除了全国共有的赏月、吃月饼以外,当地有一种玩会饼搏状元的民俗活动。当年郑成功率部驻扎在厦门,中秋节前后,士兵们开始思念家人。

部将洪旭为了激励士兵先国后家的斗志,便巧设“中秋会饼搏状元”,用六个骰子和一只碗,让士兵轮流掷骰子,根据骰子红豆的多寡,可中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

六骰均为4,可囊括桌上全部月饼,六骰均为除4外的数,要关灯,抢月饼。该习俗一直在厦门民间流传。

中秋之夜,家家户户都会进行这种充满乐趣的活动。厦门的饼店在中秋节前后大量生产会饼上市,有馅饼、广东饼、饼干式或三者综合。

3、柴头会(每年农历二月初六)

柴头会是集中竹竿柴棍农具和日用品的销售会,是福建省民间较大的盛会之一,源于太平天国运动时。

县衙不准农民进城时携带凶器和铁器之类的东西,只能携带竹竿柴棍等,当地农民为了反对奴役压迫和抗捐抗税。

而在陈顺光的带领下,于农历二月初六组织的一次起义,人们手持木棍、扁担、竹叉等冲进县衙,最后以起义胜利而告终,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此次胜利,便定于每年的农历二月初六举办柴头会。

4、冬节搓丸(农历冬至)

福州地区特有的传统时令节俗,象征全家团圆。冬至的前一天晚上,人们会在祖先神主龛前陈列簪花寿面等吉祥供品。

桌面放置一只大竹箩,箩中盛有糯米粉,点缀有福橘、红箸、四季花等。然后全家老小围坐在大竹箩周围,边搓丸、边唱儿歌,搓丸分搓和捏两种,搓的有圆球和圆条,捏的则形状各异。

大人喜欢捏寿桃、蝙蝠等象征吉利的物品;小孩所捏的则由大人喝彩附会,如捏一只狗,就唱“狗投富”,捏一只龟,就唱“龟长寿”,搓成的丸在煮熟后醮糖豆粉吃。

5、备节

节前,要完成扫尘、拆洗 被褥蚊帐等大扫除,炊年糕、年米果,给大人小孩买衣服,操办“敬神敬佛敬公妈”的供品及年货,请先生写春联,有的还到各宫庙“烧过年金”。

闽南人是福佬民系的一个支系族群,他们主要分布于福建漳州、泉州、厦门、台湾大部分地区及广东潮汕、雷州地区、海南岛。他们所说的语言是属闽方言的分支方言称为闽南方言(闽南话)。
闽南方言的次方言也相当的复杂分为漳州话、泉州话、厦门话、台湾话、潮汕话、雷州话及海南话。其中只有说漳州话、泉州话、厦门话和台湾话的居民能沟通。而说潮汕话、雷州话及海南话的居民,彼此之间完全不能通话。
闽南 - 文化渊源
文化交融形成传统
闽南
古城泉州有一种建筑叫“骑楼建筑”。至今包括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的中山路、改扩建后的涂门街、东街等街巷仍保留这样的建筑格局。除了外观上的红瓦大坡屋顶、燕尾脊以及清水砖或出砖入石的外墙面具有显著的闽南古建筑特色外,这种骑楼建筑正是源自于泉州华人华侨侨居地的南洋,并成了泉州传统地方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建筑外,泉州还有“南音”、“南戏”、“南管”,被东南亚地区的人们引以为“乡音”。广义的“南管”指中国南方语系的音乐。但在今天台湾所保存的南管戏,即专指闽南语系中最古老的戏种——“梨园戏”,它正是经由泉州流传到厦门、台湾以及闽南华侨较多的南洋各地。至今,在台湾、香港、澳门和泉籍华侨聚居地,菲律宾、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等国都有南音社团组织。
近年来,泉州每年元宵节期间都要举办“‘海丝’(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节”,今年已是第五届。文化节以侨乡特有的南洋文化特色吸引了海内外宾朋,许多侨胞特意赶来享用“文化大餐”,领略了“仓官影里三洲路,涨海潮中万国商”的侨乡盛景。在游行的花灯、彩车中,不少东南亚侨胞献演的节目总能让人耳目一新。
泉州与东南亚地区在民间信仰上也有诸多相通之处,妈祖、关帝、保生大帝、开漳王等,其中尤以妈祖信仰为盛。宋元时期产生的妈祖信仰通过数次移民在海峡两岸及周边地区已经形成了一个妈祖信仰圈,泉州天后宫妈祖宫庙香火旺盛,每年都有大批东南亚的侨胞前来进香。从福建传播至台湾、东南亚等地的妈祖宫庙就有数百座。
文化交流升华两岸情缘
闽南
漳州是台湾同胞重要的祖籍地,现有台湾人口中,祖籍漳州的约占40%;漳州现有台胞4100多人、台属14万人。漳州自古就与台湾有着血浓于水的亲缘关系和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积淀。多年来,漳州市以此为基础积极深入开展与台湾的各种文化交流活动,有效地增进两岸民众的认同感。
据介绍,漳州自明清时期至少有98个姓氏迁移到台湾,他们对台湾的开发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翻开史料,赴台的漳州名人数不胜数:海澄人颜思齐拉开了台湾大规模开发的序幕,被尊称为“开台王”;漳浦人蓝鼎元提出了许多有效治理台湾的策略措施,是历史上涉台文献最多的学者,被称为“筹台宗匠”;角美人林平侯为开发台北平原做出贡献,他热心台湾公益事业,成为台北著名的“板桥林家”;此外还有“台湾美术开山祖”的诏安人谢琯樵,为抗击外来侵略、满门忠烈的平和“雾峰林家”以及文学大师林语堂等。
几百年来,漳州人片帆渡海,筚路蓝缕,不仅为台湾的开发与发展开拓出一片新天地,同时也把闽南文化和民间信仰带到台湾并广为传播。现在台湾与漳州有一样的社会生活实际:一样的民居、一样的饮食、一样的风俗、一样的闽南话。
闽南
陈元光是唐代开发漳州的重要人物,对漳州建府、传播中原文化起到重大影响,被后人尊为“开漳圣王”。目前台湾的开漳圣王陈元光庙已超过300座。中华台商服务总会会长廖正豪先生说:“在我们的心灵深处,都把‘开漳圣王’奉为保护神。”
借助丰富的对台资源,近年来漳州市以打造“开漳圣王文化”品牌为龙头,带动云霄和漳浦威惠庙、龙海白礁慈济宫、芗城武庙、孔庙、南山寺、东山关帝庙、平和三平寺等宫庙,着力做大漳州对台民间信仰交流平台,使之成为加深漳台民众亲情的一条重要精神纽带。2005年11月15日,漳州古武庙关帝神像及镇庙文物——关公大刀在“漳州武庙宗教交流团”一行6人的护送下应邀赴台湾展出。此后,这尊神像进行环岛巡视,备受尊敬,香火旺盛,全岛有100多座宫庙迎请恭奉。当地媒体称,这次帝君巡台盛况空前,所到之处,受到热烈欢迎。
最难割舍的是亲情。漳州加大“开漳圣王”等文化的研究力度,有力地推动了广大台胞对“根”、“祖”、“脉”的认同。如今每年都有数万台胞回漳寻根谒祖,或续修家谱。
闽南 - 习俗
许多研究华http://www.rixia.cc人文化的海外学者,在经过探索和思考之后,往往把自己关注的目光最终移向闽文化,其中闽南文化的注目度相当高。在日本学术界,但凡研究中华文化、汉文化、海外华人华侨等诸问题的学者,在从事台湾、香港研究之后,当学术氛围允许他们进入这里时,有相当一部分人都把自己的关注点转向闽南文化研究。
普渡
闽南
据史料载,历史上泉州于元代开始将所管辖范围划分为东、南、西三“隅”;明代沿元制。至清代增设城北隅,并在四隅下设三十六“铺”,每铺下又分若干“境”。这就是今日在泉州常常听到的“铺境”、“三十六铺”一语的初始。以前七月十五日一天之内,人们完成在木主前祭公妈、在大门口祭普渡公两项内容。现在旧历十五祭祖先,旧历七月里以“铺境”为单位逐日轮流做普渡。据老人们的记忆,36个铺轮流做普渡是清末才开始的。据一些后世的文字资料以及老人们的口头讲述,轮流普渡乃起自清朝,因为祭祀行为集中、祭品的需求也集中,七月半市场供求紧张。人们常为买东西打架。清乾隆年间,由地方乡绅出面呈请由抽签决定城厢三十六铺的轮流普渡日期,而七月半节依旧家家祭祀祖先。从那时起,鲤城区以及相关联的部分乡村都以铺境为单位轮流做普渡。而现在的泉州,在整个旧七月里,几乎每一天都会有几个角落轮到做普渡,但任何角落的住户在七月十五这天都不做普渡而要祭祖先。
无论哪个铺境、角落,普渡的基本结构主要有三部曲——竖旗竖灯、普渡、重普,此外还有“结尾缘”。第一仪式从旧历六月开始。最终仪式则在旧历八月至十月之间。近水的铺境和住在水边的人们还要做“水普”。
泉州郊区的XP是个渔村,旧历七月十五“七月半”要去祖厝“敬公妈”,七月二十七“普祀普渡”。普渡时在门口摆酒菜、点香、烧金、放鞭炮。菜肴类里注意不能有带锋利边缘贝壳的海鲜,有则要剥去贝壳再煮菜。摆好祭品后要“boyi”,卜问普渡公之后才可以烧金、放炮送普渡公走。PSh村的各家则是普渡日上午去家庙烧香、供奉酒菜、“烧金”。下午在家门口供酒菜、烧金祭普渡公。
闽南
城区旧式住房的普渡和乡村类似,都是在天井或靠大门的里面或大门外面摆桌子、放酒菜祭品、烧金。随着高层多户杂居式楼房的增加,产生了一个普渡祭祀地点的问题。从个案看到的楼房住户的普渡方式现有三种:
1、在自家大门内面向楼道摆祭,到楼外面烧金;
2、在楼道内自家大门外摆祭,到楼外面烧金;
3、下到一楼露天处摆祭并烧金。
这是居民们在新的居住方式与传统祭祀行为之间调节的结果。三种类型做法里,烧金行为都要在楼房外面做,这不单单是出于安全或通风的考虑,而是人们对传统意识的承袭。
祭祀仪式一般在下午四五点开始。无论城区还是乡村,左邻右舍总要前后呼应式地开始做普渡仪式,理由是怕一家一户的酒、菜“供不应求”引得普渡公生气对自己家人不利。
祭祀后邀亲唤友来“吃普渡”也是泉州城乡共同的特点,祭祀仪式结束后的晚饭,除亲戚外还广邀朋友来喝酒,人们常常吃了这家又赶到那家去吃,这里刚吃着,那里的催促电话就打来了。不拘城乡,热闹的“吃普渡”成为泉州地区普渡全过程的一个高峰。有人说,各家各户请很多客人是为了显示自己,也有人说是怕普渡公吃完祭不走,叫来很多人壮胆,可以吓走普渡公。我想,后者的理由也许是比较原始的,前者则是派生出来的一种客观效果。事实上“吃普渡”表现出今日的普渡活动兼有很大的社交功能。由于轮流做普渡,使人们有更多互访机会以及参加“吃普渡”的自由度高,普渡时节的社交圈大于春节,这是普渡的一大特点。
闽南嫁妆
闽南
闽南人在婚嫁中的嫁妆品种繁多,丰富多彩,其中有吃的,有穿的,也有日常用的,也有祭拜祖先与神明的供品,这些嫁妆都有其特殊的寓意,令人称奇。而且还分为一担一担的好几担!
第一担是装吃的礼品。在吃的嫁妆礼品中,礼数最重当数“轿前猪脚”,要前后两腿,重量十至二十斤,以显示礼品份量。其次是“四果”,即由米香糖、冬瓜条、冰糖、茶叶等组成,当地称为“四果甜”,有幸福甜蜜之意。另外还有农村自制的甜粿、发粿之类,称为“压房粿”,有建家立业、成立房头之意。以上这些东西要用两只竹篮装上,系上红布条或红纸条送到厅堂和新房祭拜,以求早生贵子。另外,还得准备肉、面、糯米甜饭、香烟、酒等食品。
第二担是装衣服的皮箱。穿的东西会比较简单,现在除了新娘随身的衣服外,已不带很多的服装。但如果在凭票供应的年代,就有八套或十套的要求,当时有俗称:“尼龙袜要四双,四件衬衫的确良……”的唱词呢!可见当时棉布紧张时新娘对服装数量的要求。现在,虽然对衣服的数量不大讲究,但也有部分人准备了古色古香的红袄、红裙、蓝布长衫、白黄身(白、黄布做成,男女各两套),以备以后父母做寿拜堂及百岁年老时用,以此来体现男女双方家庭厚道又有世家底。
闽南
第三担在嫁妆的礼品中最含糊不得,它是准备祭拜祖先和神明的供品。大致有大红烛数对,香数把,鞭炮数串,红包数包(称为“房头礼”),还有年糕点心等祭品,所有供品数量都要二、四、十二等双数,以图吉利。然后放进两只做工考究的红篮里,当地称为“红盛”。在靠近客家人居住的乡镇,有送保家灯(煤油灯)到男方家的习俗,为添丁发财之日夏养花网意。
用的东西最多,大到彩电冰箱、摩托车,小到针线盒,真是无所不有。较传统有“三盒”之称。即一要首饰盒,里面放着父母陪嫁的金银首饰细软等贵重物品,以示娘家富有;二要梳妆盒,里面有花枝、胭脂水粉、梳子、镜子、红丝带等八件东西,有父母惜女之意;三要针线盒,里面有剪刀、红尺子、针线等缝补裁剪要用的物品,有新娘手艺好,勤快之意。
另外,女人洗澡用的桶(俗称“红脚桶”),枕头枕巾,MAO巾牙刷,口杯茶具,脸盆等日常用品样样齐全,这就是闽南嫁妆的趣味性和它的特色所在,不过,时至今日,有不少的习俗已为现代的婚娶习惯所取代了。
闽南 - 闽南话
闽南
但由于闽南作为一个特定的文化传承下来,其影响实为深远,其他受影响之地也通行闽南语,也是有着一致的文化认同,因此他们也同属闽南根源,我们即可称其为泛闽南。以下介绍通行闽南语的形成及今通行之地:闽南语,乃是闽语的一支。中国汉朝末年的三国时代,中原发生战乱,难民开始进入福建,造成原有“百越族”土著民族的语言发生变化,而逐渐形成了最初期的闽语。然而,汉人大规模入闽,则是始于“永嘉之祸”,由于晋室南迁,大批北方汉人入闽,而带来了3世纪时北方的口语音,亦即所谓“十五音系统”,而“泉州语”亦于此时渐渐形成。
闽南语有很多音节是普通话里没有的。所以无法用普通话的字来为闽南话注音,要学习闽南话就要学习闽南话的注音方法。这就像我们学习普通话要先学习汉语拼音一样。下面的网页是台湾的发音,和大陆差别非常小,用鼠标点击该音节就会有发音。
闽南话的声调在不同县市区别很大。目前比较占优势的是厦门话的声调。台湾岛上大部分人的闽南话的声调也与厦门话一致。闽南话共有8个声调,依次叫做阴平、阴上、阴去、阴入、阳平、阳上、阳去、阳入。我们平时一般按这个顺序,分别叫做第1声、第2声、……、第8声。
唐代时,陈政、陈元光父子带兵入闽平乱,进而屯垦漳州,带来了7世纪的北方的中古音;10世纪时,王潮兄弟又带军队入闽平黄巢之乱,也带入了当时的中古音。从以上的两批移民,所带来的北方口语,经过一番演变就形成了所谓的“漳州语”的基础。
闽南语在台湾的传播与河洛话的形成
闽南
北宋时期,在泉州等口岸相继设立了掌管外贸的市舶司,使泉州发展成当时国际上的著名商港,对外海线交通十分方便。在这以后,闽南地区便有不少人民,因为政治、经济或其他因素而移民海外(包括台湾),也因此带去了他们的母语---闽南语。明末时,闽南发生大旱,郑芝龙曾招数千人到台湾垦殖,他们大多数便在台湾定居,而且还跟台湾原住民(大多为平埔族)通商、甚至通婚,而促进了汉人与台湾各原住民族在血缘以及语言上的融合。
从16世纪起,西欧各国开始进行各种殖民海外的计划。西元1624年起,荷兰、西班牙先后占领南、北台湾,尤其荷兰人统治台湾将近40年,实施王田制,召募闽南人前开垦台湾。来台汉人多出身漳州和泉州,在长期与平埔族杂处和荷兰人的统治下,随移民所带来的http://www.rixia.cc闽南语也渗入了一些新的语言因素。明末郑成功抗清失败后,便率大军攻占台湾,赶走荷兰人。郑家出身泉州南安,郑氏王朝之文教制度的定立者---陈永华,也是泉州人,而其所带来的军民也大多数是泉州人。因此,此时台湾的闽南语,是以泉州音占大多数的。
1683年,施琅征台,郑氏王朝覆亡,清廷正式统治台湾。隔年,清廷为防郑氏遗民,颁布渡台禁令,设下严格条件限制人民渡台,其中以粤籍禁渡,造成客家人比较晚来台湾,台湾的开发几乎都由闽南人领先,而台湾的语言亦以闽南语为绝对优势。雍干之世,禁令渐松,1862年,因牡丹社事变,钦差大臣沈葆祯来台办理防务,以“开山抚番”为名,招徕垦野,因而解除了长达近200年的渡台禁令。在清廷统治台湾的200余年间,闽人来台人数激增,移民的语言随其足迹而传播到台湾各地。
中日甲午战争后,清廷战败,将台湾割让给日本。在日本统治台湾期间,教育方面推行“国语”(日本语)政策,日本语在政治上占尽优势,在民间使用的台语难免受其影响,一直到今天,我们都还可以从现在的河洛话中找到日语影响的痕迹。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战败,国民政府接收台湾;战后国共发生内战,国民党政府战败,带著大批军队和难民“转进”台湾,这是台湾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移民活动,再加上日后推行的“国语”(这次是北京语)运动,在其影响下,河洛再度加入新的语料。
闽南话又称河洛话
闽南
一、河洛话原本是商朝时的官话,商传至纣王为西方狄族(即周族)所灭,留在河洛一带的商民上阶层者被迫迁至洛邑当奴工,营建新都成周,下阶层者被分配至卫、鲁、齐国当农奴,在东方尚存的几支顽强商族只好退回江南,利用丰富的资源发展工商业,而居东南沿海者则形成越族后裔,河洛语之口音即源于商代读书音源自古代汉语,故河洛语应称为「商汉语」或「古汉语」此种语言乃最具汉人本色之语言。
二、闽南语的发源地是在黄河、洛水流域,俗称“河洛话”,这是因为西晋时中原一带的林、黄、陈、郑、詹、丘、何、胡八大姓为避战乱南下,在无名江边定居,并把这条江定名为“晋江”,以示不忘自己是晋朝人。这样也把河洛话带到福建,并演变为闽北、闽中和闽南三种方言语系。在闽南人移民台湾后,把闽南话带到台湾。令人预想不到的是,原先说河洛话的地方早已不说河洛话了。
闽南 - 闽南方言
闽南
闽南方言是全国八大方言之一。它分为五个次方言:
漳州话区:漳州、龙海、漳浦、云霄、东山、诏安、华安、长泰、平和、南靖等十个县市。
厦门话区:厦门、金门、同安。
泉州话区:泉州、石狮、晋江、惠安、南安、永春、德化、安溪等八个县市。
闽南话的流播不只在闽南地区,早已超过省界和国界,在外省传播闽南话最广的是台湾,台湾岛上,除了高山族地区外,差不多都通行着近于漳州腔和泉州腔的闽南话。据初步调查,台中、台北稍偏泉州腔,台南、高雄稍偏漳州腔。闽南人移居台湾据说开始于元代,大规模迁移是在17世纪中叶,大量闽南人随郑成功渡海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回台湾。300多年来,闽南人和其它地区东渡的汉人,和高山族同胞一起,开发祖国的这个宝岛,在共同的生活和斗争中,闽南方言始终作为主要交际工具,保留在台湾人民的口中。特别是今天,大陆与台湾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更加密切,台湾的父老兄弟不断到大陆寻根、探亲、访友,闽南话显得更加重要。
除了台湾省以外,广东省的潮汕、雷州半岛、海南岛、江苏、浙江的温州,台州等部分地区以及东南亚各国的许多侨胞也使用闽南方言,据初步统计,海内外操这种方言的人将近6000万人。
闽南 - 饮食文化
闽南菜的发展与传承也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它从泉州发源,流传到漳州、台湾、厦门等闽南文化圈中。泉州人下南洋后,由于交往的频繁,对外交流扩大,饮食文化的交流与磨合融会也更加密切,这样,闽南菜的风味不但影响漳、厦、潮汕、台海等地区还输出到广大东南亚地区。许多到东南亚旅游的人会惊讶地发现,吃的饭菜正是家乡的味道,街头的小吃摊也能吃到海蛎煎、花卷、肉粽。近年来,不少外来饮食不断进驻泉州,一些侨胞也回到故乡开起了饮食店,泉州人上街就能吃到地道的印尼菜、越南菜、缅甸菜、新加坡菜。
漳州饮食
闽南
1、蚝仔煎
介绍:蚝仔煎也叫海蛎煎,是漳州人非常喜欢的海味。道地的海蛎煎要用未在水中浸泡的“珠蚝”做原料,洗净后加入鸡蛋、肉丝、淀粉、蒜白,调以味精、细盐、白酒等,搅匀放入热锅,两面煎透,起锅后放入酱料和香菜,鲜香无比。
闽南
2、咸肉粽
介绍:它选用上等糯米,配上虾仁、香菇、鸡蛋和猪五花肉,调入五香粉等到作料,用洗净的竹叶扎好,放入锅中煮烂。吃时解开竹叶,调以沙茶酱或辣酱,味道鲜美,香气扑鼻。
闽南
3、手抓面
介绍:手抓面是漳州特有的地方小吃,是用手直接抓食的。它是将黄油面条煮熟后摊成巴掌大的圆形装盘,浇上甜面酱、蒜茸酱、杂醋酱(用生姜、葱头剁碎加醋和番茄酱调拌而成)、花生酱、沙茶酱、辣椒酱、芥末酱,最后再加上油炸豆腐干丝,卷起来用手抓着吃。甜中带酸,令人脾胃大开,这是福建菜中一道具有闽南风味的冷盘,颇负名气。
泉州饮食
闽南
泉州人的居家食俗,日夏养花网与我国大部分地区一样,均实行一日早、午、晚三餐制。作为正餐的补充。还有点心,但各时期、各阶层有所不同。以永春县为例,在清末至民国时期,为官“三餐三点”(早点、午点和晚点),十层“三餐二点”(早点和晚点),庶民农忙时才多加“一点”(午点),穷人三餐难顾,不敢有点心之奢想。
受本地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和生产方式的制约,泉州人的饮食结构具有自己的地方特色。主食原料为大米、番薯(也称地瓜)、大麦等。在安溪、永春。德化等内地县,是以大米为主,而在惠安、晋江、南安等沿海县,则以番薯、大麦为主。主食的制作方法有干饭、稀饭两种,以三餐皆稀为常,或一干两稀(中午或晚上为干饭),或两干一稀(中午和晚上均为干饭)。泉州人还有个主、副食“二合一”的吃法,即把蔬菜,海鲜、肉类等副食品直接与大米煮成咸饭(如高丽菜饭、红膏母蟳饭、肉饭等)和咸粥(如花生仁粥、蚝仔昭、鸭仔粥等),吃起来颇有地方风味。关于泉州人的主食原料,这里还应就番薯多说几句。
闽南
番薯除了作为三餐的主食,以及制作诸如薯粉糊、炸薯片等风味小吃外,还成为维系家乡和境外、海外游子的精神纽带。家乡的亲友出境、出国探亲,所带的礼品中就有番薯粉等。华侨回乡来,也要吃番薯粥、番薯汤。泉州侨乡的人民甚至认为,能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顽强地生长着的番薯,哺育了他们旅居在境外、海外的乡亲们艰苦奋斗、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与性格,并克服种种困难,在异国他乡落地生根,迅速成长。而一旦事业有成后,当他们回想起以前家乡人民植番薯、喝番薯汤的艰苦日子,又会激发起爱国爱乡之情,踊跃支援桑梓建设。想不到番薯这被视为难登大雅之堂的粗俗食物,竟有如此丰的内化内涵。泉州城乡一般民众,旧时俭朴,粗食淡饭,佐之物多是自家腌制的瓜菜和廉价的新鲜蔬菜、豆制品等,鱼、肉、禽、蛋,往往要逢年过节才难得一尝,清道光《晋江县志》曾记载明代万历进士杨廷相讲他“为诸生时,岁惟大麦及萝卜菜熟时一饱耳,余具枵然也”。因此泉州俗谚有“死死六工尺,豆干、菜脯、(虫字旁一个宅)(即海蜇)”和“日日酱瓜豆豉,终年不知肉味”之说。
新中国成立后,城乡人民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今天的主食结构已以细粮为主,面食品也进入正餐。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少家庭以牛奶、豆浆、麦乳精、营养麦片等饮料,配日夏养花网以面包、油条或糕点为早餐。随着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家庭饮食日渐讲究营养化和口味化。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有时合家到饭店酒家进餐,也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闽南 - 旅游
漳州三平寺
闽南
三平寺是闽南著名的千年古刹,地处福建省漳州市属的平和县文峰乡境内,距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漳州市近五十公里。由义中大师创建于一千一百多年前。总建筑面积二千多平方米,建筑群分为两组:山门、钟鼓楼、僧房、大雄宝殿等组成前组,祖殿、斋堂、塔殿等组成後组,殿宇建筑,别具一格历尽沧桑,屡毁屡建,今天展现在香客面前的三平寺规模,是清代重建的。义中大师,在闽南一带和海外乡亲中称为“三平祖师公”,祖籍陕西咸阳高陵县人。
这座千年古刹俗称“三殿半”。殿宇倚山而建,座北朝南,前低後高,群山环抱,地理条件得天独厚;盛暑时节,南风跃过林海竹涛,轻轻地吹来,令人顿觉凉快。
土楼
闽南
福建土楼,以其悠久的历史、奇特的风格、巧妙的构筑、恢宏的规模,被誉为世界民居建筑的奇观。永定、南靖和华安的土楼已闻名遐迩,但闽南一带各式各样的土楼也越来越吸引人们的注意。闽南的土楼民居,是人类建筑文化的宏篇杰作,世界文明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南靖土楼,是南靖劳动人民艰辛的汗水与聪明才智的结晶。它的规模、结构、工艺、功能、令多少现代的建筑专家学者吧为观止;它的建筑风格、民情风俗、文化内涵,使社会学家慨叹。
南靖县共有土楼15000多座,其中较为特色三层以上的圆形古土楼有386座、方型古士楼有1751座。这些土楼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有圆形、方形、椭圆形、五凤形、半月形、曲尺形、交椅形、围裙形、凸字形、前方后圆形、马蹄形等,造型独特,结构精巧,气度不凡。
闽南
一座土楼就是一件神奇的建筑精品;一座土楼就是一方浓缩的民俗文化;一座土楼就是一域民众勤劳、智慧、富有创造力的历史见证。
“土堡式”民居:在安溪县感德镇芦地村有一座200多年前的“土堡式”古民居,其建筑风格与土楼相似。土堡原为吴姓人氏的居家。墙基2米多高,是用大石块砌成的,四周墙壁坚硬无比,易守难攻,这种设计也是用于防御土匪。
巽来庄土楼:巽来庄土楼始建于清代,坐落在永春县五里街镇仰贤村。相传是清朝永春有名的林姓盐官所建,在其周围还建有古厝10幢,分别为其10个儿子所有,是永春至今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建筑群。巽来庄土楼,外方内圆,外围是高7米的城墙,是为防御土匪、强盗而建,围墙内是较为典型的闽南风格建筑,闽北与闽南的建筑风格在此融合。
小小“枪楼”:现在,闽南乡下仍可见到大小不一的各式小土楼。有的在古厝的一侧,叫“枪楼”,或独立一座,或与下落相连,都是为防御土匪、强盗而建的。人们用当地的生土、砂石、木片(竹片)建成单屋,有小窗子作为望口,还有斜的枪孔。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39a00f0100vxbt.html

闽南有什么风俗忌讳

1、闽南普渡,普渡时在门口摆酒菜、点香、烧金、放鞭炮。菜肴类里注意不能有带锋利边缘贝壳的海鲜,有则要剥去贝壳再煮菜。摆好祭品后要“boyi”,卜问普渡公之后才可以烧金、放炮送普渡公走。

2、嫁妆,闽南人在婚嫁中的嫁妆品种繁多,丰富多彩,其中有吃的,有穿的,也有日常用的,也有祭拜祖先与神明的供品。

3、尾牙,农历十二月十六日为一年中最後一次的祭祀活动俗称尾牙。闽南到了十二月十六日尾牙这天,商家们为了感谢土地公一年的照顾,都会准备丰富的祭品来酬谢土地公,而祭拜完的东西就会犒赏给员工们。

4、闽南民间举行婚礼期间,总有一个能歌善唱的“送嫁妈”(主持婚礼仪式亦称“送嫁姆”),在高声诵唱,贯穿于整个婚礼,既庄重严肃,又诙谐风趣,为婚礼增添喜庆、祥和、美满气氛。

5、闽南新娘出嫁第一次回娘家,俗称做“头次客”,时间各地不一,有第二、三日或十二日等,新郎也同行,须在黄昏才回来,俗称“暗暗摸,生查埔(男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闽南

在闽南一带,农历七月被称为鬼节,七月初一要"开门",七月30要"关门", 而在这一个月的时间内,大家都要轮流做"普渡",敬祭亡魂,互相宴请,据说 是请的人越多越好.不过近年来由于"迷信"及"浪费".ZHEN FU已劝导民众 不作"普渡". 不过似乎效果不大,只是没有以前热闹了 。 下面是网上找的关于"普渡"习俗的介绍. 泉州民间鬼魂崇拜的习俗中 , 比较典型的当为敬祭亡魂的"渡",它是揉合农历七月十五日道教中元节和 佛教盂兰盆会而形成的民俗节日。 宋代以来 ,普渡是在七月十五日这天举行的 ,其祈求的内容甚多 : 或祈 死者无厄幽沉滞之悲 ;或求生者获五福康宁之祉 ;或蕲雨泽以抗旱 ;或冀 赦过以除愆等等。到清道光(1821-1850年)间 ,普渡祭祀仪式有所变化七 月朔( 初一日)起 ,各社副曾道设瞧 ,作盂兰会 ,俗名普渡 ,以祭无主鬼。 里社公祭 ,各家另有私祭。 至新中国成立前 ,泉州沿海地区的普渡仍十分盛行 ,人们把七月的普渡 称正普,从七月初一起 ,各铺境乡村轮流普渡 ,在晋江 ,初一起 ,青阳内头李 , 初二杏唐王……" 逐日按序至七月三十日。而泉州城内有38个铺 ,因此各铺 轮流举行普渡的时间只好有所伸延 ,自农历六月二十九日至八月初二日。 如适 逢闰月 ,又得复始重普。泉州规模最大的普渡 ,首推石狮的"龟湖大 普",即把龟湖的13个村落分属12个生肖(其中后安和仑后合属猴 ),12年各轮 流普渡一次 ,互相宴请。 泉州古代普渡的祭祀活动 ,都有地方官员出面主持 , 他们往往利用普渡日同时祭"无主鬼"和城惶神 ,让合境无主鬼魂享受祭品而 不为祟作乱人间 ,并利用城惶神威 ,倡善惩恶 ,令百姓安分守己 ,使官吏不敢 欺上枉下。 新中国成立后,普渡因被明令禁止而大为收敛,但80年代以来,民间又 于中元节前后的一个月时间内,私下拜敬无祀鬼魂。但社会新风也在不断树立中。
衣:友人丧葬忌穿红衣。忌衣服反穿。

食:在别人家吃饭时忌把鱼翻面
忌祝寿时用筷子夹断线面。

住:
闽南民风民俗中的禁忌
衣: 友人或友人亲属丧事,不能穿红的、花的或色彩艳丽的衣裳。 忌把衣服穿在身上缝补。 忌衣服晾干后未摆好就直接穿着。 忌反穿衣。 养蚕时,称“仙”不称“只”。
食: 到渔人之家作客,吃饭时则忌将盘中鱼翻过来。 忌祝寿时用筷子夹断线面。 过年过节蒸糕、发馃时,忌讳孩子或其他人在灶旁指指点点,大声说话或猜测“发”与“不发”。 孕妇忌吃姜、吃蟹、吃兔。 忌将筷子插在饭碗中。 小孩子在吃饭时或开饭前忌以筷子敲碗。
住: 睡前忌不洗脸。 盖厝禁忌:“宫前祠堂后”。 镜子不宜正对着床。 睡床不宜摆放在顶柜、横梁或灯饰之下。
行: 出门时有鸟粪不偏不倚落在头上,那实在是非常倒霉的事。若遭此不幸,必须赶快改运消灾:吃一碗猪脚线面。 外出赏月,小孩子忌用手指月亮,以免耳朵晚上被割。
送礼: 忌以手巾、扇子、剪刀、雨伞赠人。 泉州话“巾”和“根”同音,俗话有“送巾现断根”之说, 丧事完毕后都要送手巾给吊丧者,用意在于让吊丧者与死者“断绝”往来。因此如平时赠人手巾,也是要令人不禁想起不吉利的丧事或断交 之意。 扇子则只在夏季扇凉,一到深秋就弃之不用。泉州话“扇”和“见”偕音,俗话有“送扇,无相见”,所以“扇”禁忌作为礼物的。 剪刀,总是让人想起“一刀两断”、“一剪两断”,在赠予者与受赠者之间不但有断交 之意,更是不能作为礼物。 北方有的地方因“钟”、“终”同音,禁忌送钟。泉州人却反而没有此忌。过去人家结婚时,,还往往把别人送的时钟摆在相当显眼的地方 。 除外;雨伞也是不宜作为 礼物的。泉州话“伞”、“散”同音。
泉州结婚的禁忌 1、 忌于鬼月完婚. 即农历七月.(也忌讳在7月生育) 2、 忌于农历六月完婚, 有半月妻的意思. 3、安床时, 要把床置放正位, 忌与桌子衣橱或任何对象的尖角相对. 4、床位安好后至新婚夜前夕, 准新郎忌一个人独睡新床, 可找一位大生肖及未成年的男童陪睡, 如肖龙者. 5、订婚当天, 不管天气有多热, 所有参加订婚的人, 都不可以煽扇子, 不然会有拆散的意思. 6、订婚之文定喜宴完毕后, 双方都不可以说再见, 不然会有再婚的意思. 7、新娘子结婚当天所穿的衣服礼服忌有袋口, 以免带走娘家财运. 8、新娘子离开娘家时, 哭得越厉害越好. 越哭越发, 不哭不发的意思. 9、结婚当天, 新娘出门时, 姑嫂均要回避, 不能相送. 因为"姑"跟"孤"同音, 而"嫂"跟"扫"同音, 都不吉利. 10、在迎娶途中, 如遇到另一队迎娶车队, 叫"喜冲喜", 会抵消彼此的福份, 所以必需互放鞭炮, 或由双方媒人交换花朵, 以化解之. 11、结婚当天, 任何人都不可以接触到新床, 直到晚上就寝. 新娘当天更不可碰到床边. 12、结婚当天, 新娘子不可躺下, 不然会有一年到晚都病倒床上的意思. 13、因小孩容易哭, 所以小孩应禁入结婚礼堂, 因为在礼堂哭会不吉利. 14、新娘进男家门时, 忌脚踏门槛, 应要跨过去. 15、凡是生肖属"虎"的人或寡妇, 不可观礼及进新房. 16、新娘子小心, 不要踏到新郎鞋, 会有羞夫之意. 17、归宁当天, 新婚夫妇必须于日落前离开娘家回家, 绝对不可留在娘家过夜. 万一有特殊原因不能回家, 夫妻二人要分开睡, 以免冲撞娘家令娘家倒霉. 18、新婚四个月内, 忌参加任何的婚丧喜庆. 19、新婚四个月内, 忌在外过夜。
闽南民风民俗中的禁忌
衣: 友人或友人亲属丧事,不能穿红的、花的或色彩艳丽的衣裳。 忌把衣服穿在身上缝补。 忌衣服晾干后未摆好就直接穿着。 忌反穿衣。 养蚕时,称“仙”不称“只”。
食: 到渔人之家作客,吃饭时则忌将盘中鱼翻过来。 忌祝寿时用筷子夹断线面。 过年过节蒸糕、发馃时,忌讳孩子或其他人在灶旁指指点点,大声说话或猜测“发”与“不发”。 孕妇忌吃姜、吃蟹、吃兔。 忌将筷子插在饭碗中。 小孩子在吃饭时或开饭前忌以筷子敲碗。
住: 睡前忌不洗脸。 盖厝禁忌:“宫前祠堂后”。 镜子不宜正对着床。 睡床不宜摆放在顶柜、横梁或灯饰之下。
行: 出门时有鸟粪不偏不倚落在头上,那实在是非常倒霉的事。若遭此不幸,必须赶快改运消灾:吃一碗猪脚线面。 外出赏月,小孩子忌用手指月亮,以免耳朵晚上被割。
送礼: 忌以手巾、扇子、剪刀、雨伞赠人。 泉州话“巾”和“根”同音,俗话有“送巾现断根”之说, 丧事完毕后都要送手巾给吊丧者,用意在于让吊丧者与死者“断绝”往来。因此如平时赠人手巾,也是要令人不禁想起不吉利的丧事或断交 之意。 扇子则只在夏季扇凉,一到深秋就弃之不用。泉州话“扇”和“见”偕音,俗话有“送扇,无相见”,所以“扇”禁忌作为礼物的。 剪刀,总是让人想起“一刀两断”、“一剪两断”,在赠予者与受赠者之间不但有断交 之意,更是不能作为礼物。 北方有的地方因“钟”、“终”同音,禁忌送钟。泉州人却反而没有此忌。过去人家结婚时,,还往往把别人送的时钟摆在相当显眼的地方 。 除外;雨伞也是不宜作为 礼物的。泉州话“伞”、“散”同音。
泉州结婚的禁忌 1、 忌于鬼月完婚. 即农历七月.(也忌讳在7月生育) 2、 忌于农历六月完婚, 有半月妻的意思. 3、安床时, 要把床置放正位, 忌与桌子衣橱或任何对象的尖角相对. 4、床位安好后至新婚夜前夕, 准新郎忌一个人独睡新床, 可找一位大生肖及未成年的男童陪睡, 如肖龙者. 5、订婚当天, 不管天气有多热, 所有参加订婚的人, 都不可以煽扇子, 不然会有拆散的意思. 6、订婚之文定喜宴完毕后, 双方都不可以说再见, 不然会有再婚的意思. 7、新娘子结婚当天所穿的衣服礼服忌有袋口, 以免带走娘家财运. 8、新娘子离开娘家时, 哭得越厉害越好. 越哭越发, 不哭不发的意思. 9、结婚当天, 新娘出门时, 姑嫂均要回避, 不能相送. 因为"姑"跟"孤"同音, 而"嫂"跟"扫"同音, 都不吉利. 10、在迎娶途中, 如遇到另一队迎娶车队, 叫"喜冲喜", 会抵消彼此的福份, 所以必需互放鞭炮, 或由双方媒人交换花朵, 以化解之. 11、结婚当天, 任何人都不可以接触到新床, 直到晚上就寝. 新娘当天更不可碰到床边. 12、结婚当天, 新娘子不可躺下, 不然会有一年到晚都病倒床上的意思. 13、因小孩容易哭, 所以小孩应禁入结婚礼堂, 因为在礼堂哭会不吉利. 14、新娘进男家门时, 忌脚踏门槛, 应要跨过去. 15、凡是生肖属"虎"的人或寡妇, 不可观礼及进新房. 16、新娘子小心, 不要踏到新郎鞋, 会有羞夫之意. 17、归宁当天, 新婚夫妇必须于日落前离开娘家回家, 绝对不可留在娘家过夜. 万一有特殊原因不能回家, 夫妻二人要分开睡, 以免冲撞娘家令娘家倒霉. 18、新婚四个月内, 忌参加任何的婚丧喜庆. 19、新婚四个月内, 忌在外过夜。

闽南风俗文化有哪些?

闽南风俗文化大致有以下几个:

1、年兜 

大年腊月三十、小年腊月二十九,是农历一年里的最后一天,也指最后一天的晚上,泉俗称“年兜”、除夕。 

2、备节 

节前,要完成扫尘、拆洗被褥蚊帐等大扫除,炊年糕、年米果,给大人小孩买衣服,操办“敬神敬佛敬公妈”的供品及年货,请先生写春联,有的还到各宫庙“烧过年金”。 

3、馈岁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二十风俗》:“除夕:前一、二日,以豚糕相遗,谓之馈岁。” 

4、女儿女婿日 

这一天清早,女儿、女婿和外甥,穿着盛装,随带鸡、猪脚、面线、猪肚、糕粿和糖果饼干等,一起来到外公、外婆家。女婿带领一家人来给岳父、岳母大人拜年,其礼数之重与为老丈人祝寿差不多。   

5、挑水盖井 

除夕日,家家户户该洗的东西洗完,到水井提水挑水,把水缸装满,并稍溢出,以示年年有余。后即把水井用石板或木板上加压石头,把水井口盖住,不再打水,直至正月初四方才掀盖用水。现在使用自来水,此习俗已不存。 

6、辟火符 

清末陈德商《温陵岁时记》:“辟火符:里胥于除日印辟火符,分贴各家门首,主人给制钱四文,借以度岁。符纸用青蓝色,长四寸许,广三寸,中画老人像,上作两蟠龙,旁两行四语:左曰‘姓宋名无忌,火光速入地’;右曰‘家有壬癸神,能供千斛水’。

7、置甘蔗 

清末陈德商《温陵岁时记》:“除夕:除夕人家以甘蔗置门侧,殆取渐入佳境之意。桐荫吟社黄谋熙(敬堂)先生云:佳境到头休嚼尽,大家珍重岁寒心。” 

8、煎堆补天 

端午节之前,泉州一带常常阴雨绵绵,人们盼晴心切,仿效女蜗氏炼石补天的做法,于是有了“煎堆补天”的民俗。民谣“雨仔微微,舀油来煎堆”正是这种民 俗的生动反映。堆,是以“米粉或面和物于油内煎之”(《泉州府志风俗》),味道香美,很受人们喜爱。在泉州,除了名闻遐迩的“蚝堆”(又名“蚝煎”) 外,还有“麦堆”、“猪油堆”等。 

9、筅尘 

为了干干净净过春节,除夕之前,家家户户都要进行一年一度的“筅尘”(掸尘),即彻底的卫生大扫除活动。这种“筅尘”的习俗宋代已可见。据宋吴自牧《梦粱录》载:“十二月尽,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以祈新岁之安。” 

10、满月 

婴儿出生满一个月,称作“满月”。主人要请理发匠为婴儿剃去胎发,俗称“剃满月头”,并以“龟粿粽”馈送亲友邻居,亲友邻居则回赠衣服、赢巾(襁 褓)、项链、手镯、脚镯等。“龟粿粽”中必有一种叫“满月圆”的米粿,因形状像奶头,故俗称“猪母奶”。它象征母乳充足,婴儿健康。 

11、度晬 

婴儿周岁,俗称“度晬”。是日,主人要为婴儿“做度醉”,敬神祀祖,设宴请客,还要制作大量的“四脚龟”和米粽分送亲友,祈求婴儿早日学会走路,健康 长寿。外婆家通常要送用红线绣着“”字的“度晬裘”(披风)、“度晬帽”和有虎头图案的虎耳帽、虎耳鞋以及银制的如意锁、长命锁、天官锁或手镯、脚镯等,祝福婴儿吉庆康健。 

12、过番 

闽南地濒东南海滨,从唐代起,就有泉州人飘洋过海,移居南洋群岛。随着宋元泉州港的兴盛,远航东南亚各国经商的泉州华侨更是猛增。本地人习惯把前往南洋谋生称做“过番”,旅居南洋一带的华侨则被称为“番客”。

文章标签:

本文标题: 闽南有什么风土人情?
本文地址: http://www.rixia.cc/wenda/293265.html

上一篇:人的寿命应该是多少岁?

下一篇:已知|a|=3,|b|=4,向量a与向量b的夹角为3π/4,(3a-b)*(a+2b)= 求详细过程 谢谢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