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植物方面的知识
寻找有关介绍常见植物的知识或书籍~
我是一个初中生,但是日常的很多街边路旁野生植物基本一个都不认识,因此很多朋友有时候会以此取笑我,我很希望有人推荐一本电子图书或者在书店里能找得到的书~~趁着暑假好好补一补有关植物方面的知识,哪位好心的晓得的可不可以推荐一下~rn(最好是常用到的知识和一般常见到的植物的介绍,当然有图更好了,不管是不是彩图,专业性不要太强)rn再次感谢~~~O(∩_∩)O谢谢我给你推荐:
1、台湾植物大师——薛聪贤 编著的《景观植物实用图鉴 》全套。
这套书,是我目前见到的,对常见植物识别、基本生长特性以及养护知识介绍的最好书籍,现在已经出到第15辑。
各大书店花卉、植物专柜可以买到,价格算比较贵,每辑均定价48元。
在网上购买,可以打折,便宜很多。
http://www.baidu.com/s?tn=sitehao123&ie=gb2312&bs=%D1%A6%B4%CF%CF%CD&sr=&z=&cl=3&f=8&wd=%D1%A6%B4%CF%CF%CD+%BE%B0%B9%DB%D6%B2%CE%EF%CA%B5%D3%C3%CD%BC%BC%F8++&ct=0
2、如果你想认识路边野花,那么,看这本书:
《常见野花》汪劲武 编著 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原价48元
网上购买,也可以打折:
http://youa.baidu.com/item/8eef38227b46b07d42481e48
3、另外,推荐给你两个贴吧、论坛,你常去看看,对你的兴趣会有极大帮助:
百度花吧:
http://tieba.baidu.com/f?kw=%BB%A8
花谈
http://www.huatan.net/bbs/
我从小喜欢种花,看看我种的花吧,可以帮你认识不少植物的:
http://hi.baidu.com/%BC%FD%CD%B7%BA%CF%B9%FB%D3%F3/album
http://tieba.baidu.com/f?kz=598675588
http://tieba.baidu.com/f?kz=541808260
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王辰
zo li
藻类
algae
单数作alga。
原生生物界一类真核生物(有些也为原核生物,如蓝藻门的藻类)。主要水生,无维管束,能进行光合作用。体型大小各异,小至长1微米的单细胞的鞭毛藻,大至长达60公尺的大型褐藻。一些权威专家继续将藻类归入植物或植物样生物,但藻类没有真正的根、茎、叶,也没有维管束。这点与苔藓植物(bryophyte)相同。
藻类可由一个或少数细胞组成,亦可有许多细胞聚合成组织样的架构。丝状体可分支(如Sticheoclonium属),可不分支(如水绵属〔Spirogyra〕),有些藻类是单细胞的鞭毛藻(如Oochromonas属),而另一些藻类(如闸极藻属〔Scenedesmus〕)则聚合成群体。绿藻类的松藻属(Codium)由无数分支丝体交织缠绕而成,部位不同的丝体形态和功能亦异。藻类虽然主要为水生,但无处不在,分布范围从温带的森林到极地的苔原。某些变种可生活于土壤中,能耐受长期的缺水条件;另一些生活於雪中,少数种能在温泉中繁盛生长。
藻类与其他真核生物一样有细胞核,有具膜的液泡和细胞器(如粒线体),大多数藻类於生活过程中需要氧气。用各种叶绿体分子(如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藻胆蛋白等)进行光合作用。地球上的光合作用90%由藻类进行,据信在地球早期的历史上藻类在创造富氧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浮游的藻类是海洋食物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所有高等水生生物的生存最终依靠藻类的存在,此外,从史前时代起藻类一藻类手绘图。直被用作牲畜的饲料和人类的食物。
藻类有广泛的商业用途。藻类制品包括由70多种红藻制成的琼脂糖类(如琼脂)。琼脂用於鱼罐头制造、烹制鱼的包装、织物上浆及胶片和高级黏合剂的制造,又可用於汤、调味汁、果冻、糕饼糖霜等中。由角叉菜制成的角叉菜胶,用途与琼脂相同,又包括钠、钾、钙盐。藻酸是褐藻的组分,可制成能像丝一样纺成线的碱金属盐。
藻类可进行营养繁殖(透过细胞分裂或断裂)、无性繁殖(透过释出游动孢子或其他孢子)或有性繁殖。有性繁殖通常发生於生活史中的艰难时期(如於生长季节结束时或处於不利的环境条件下)。
菌类 菌类(Fungus)
人们可以食用的大型真菌的总称。 具体指大型真菌中,能形成具有胶质或肉质的子实体或浚河组织,并能食用或药用的菌类。
此类族群包括酵母菌、霉、伞菌和霉菌,绝大部分属于担子菌亚门,只有少数属于子曼菌亚门。它们缺乏叶绿素,也没有有机植物根茎叶的构造。它们存在的证据可追溯到距今约四亿两千万年前,但古生物学家认为它们应该出现地更早。
菌类植物,一大类不含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异养的低等植物。其中包括细菌、粘菌和真菌三个门类。其共同特征是:植物体没有根、茎、叶的分化,不含叶绿素等光合色素(极少数光合细菌除外),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腐生生活或寄生生活,即异养生活。生殖器官多为单细胞结构,合子不发育成胚。
菌类植物的生活环境比较广泛,在水、空气、土壤以至动、植物的身体内,它们均可生存。
食药菌:种类有耳类:木耳,银耳,桂花耳等
非褶菌类:猴头,灵芝等
伞菌类:平菇,香菇,草菇等
腹菌类:竹荪,马勃等
食用菌的营养价值:高蛋白,无胆固醇,无淀粉,低脂肪,低糖,多膳食纤维,多氨基酸,多维生素,多矿物质。 食用菌集中了食品的一切良好特性,营养价值达到植物性食品的顶峰之无肉,被称为上帝食品,长寿食品。
菌类和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许多种类可食用或医用,例如,利用酵母制面包和酿酒,从霉菌中提取药物(如青霉素)等,食用菌如木耳、冬菇等。很多种类已广泛应用在工业和环境保护净化水质上。但也有些菌类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如引起人和动植物致病,引起食物、衣物的腐烂霉变等。
食用菌的药效:增强免疫力,抗肿瘤,抗病毒,抗辐射,抗衰老,防治心血管病,保肝,健胃,减肥等。
还需特别指出,菌类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自然界中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生物在死亡,有无数的枯枝落叶和大量的动物排泄物等等。那么,日积月累,久而久之,地球岂不就被生物的“垃圾”所覆盖了吗?其实不然,因为自然界中有许多“清洁员”。在这个清洁队伍中,干得最出色的是细菌和真菌,它们最大的本领,就是把死亡了的复杂有机体,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这一过程,就是它们清除大自然 “垃圾”的过程,也是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过程。、总之,如果没有这些清洁员,大自然的确是会被尸体所覆盖的,结果,将是氮、磷、钾、碳……各种元素无法循环,整个生物界的生命就要终止。
菌类是个庞大的家族,在我们的周围,它无处不在。现在,已知的菌类大约有10万种。它们生活在什么地方?跟人类有什么关系?又有多少可以被人类利用?要想让菌类更好地丰富我们的生活,就请大家跟我们一起走进菌类大家庭,更多地去了解我们身边的菌类。
世界四大食用菌:
双孢菇:主要产于欧洲与北美
香菇:中国与日本
平菇:中国,德国,法国等
草菇:中国,印尼,泰国等
森林的“孩子”
古代西伯利亚传说称,“菌类是森林的孩子。”
菌类在地球上生长,已经有4亿年的历史。通常它们生长在阴暗的落叶下,腐烂的树木里,或者土壤中。菌类是由无数精致的细丝组成,好像蜘蛛网。它们一生都是这样隐蔽生长的,只是子实体在大多数情况下长出了地面。
表面上看,菌类与植物的生长形式类似。但植物是通过叶片从阳光中吸取能量,制造叶绿素供给自身生长的营养。菌类没有这种能力,因此不是植物家族的成员。菌类虽然与昆虫有许多共同之处,但它显然不是动物。然而,菌类也是生物体,只不过非常脆弱。它们只能在潮湿的环境下生存。经过几百万年的演变,菌类适应了一些恶劣的环境。菌类有再生快、生长时间特别短的生长特点,非常独特。
菌类和许多物种都发生着这样或者那样的联系,比如热带雨林中的剪叶蚁把从植物上剪下来的树叶运回巢穴,作为培养菌类的原料。树叶被分散到四通八达的通道当中,菌类就像棉絮一样覆盖了蚂蚁的整个住所。几十年前,科学家们就证实了菌类与某些特殊的树林有着重要的、相互依赖的关系。菌类与和它相应的“母体树”之间的紧密关系被称为“共生关系”。夏季牛肝菌生长在落叶林里,但更喜欢生长在纯橡树林里。菌类的这种共生关系现象比较普遍。夏末秋初,内蒙古大草原在雨后的早晨,会出现一圈一圈生长特别繁茂的牧草圈。当地人叫作蘑菇圈,牧草下生长着一种口味特别鲜美的口蘑。这种共生现象不仅对菌类有益,对森林、草原也是有益的。
世界上到底有多少种菌类永远不会有一个精确的数字。因为,每次对一个国家的科学探险都能发现新的菌种。
美味佳肴
菌类是何时走进人类生活的我们不得而知。在尼罗河边的大漠中,有一座日夏养花网大约建于公元前1450年的神庙。神庙中绘制了大幅壁画,记述着法老一生中的征战。让考古学家吃惊的是,壁画中还画满了各种各样的动物和植物。其中,在橄榄果实之下赫然挺立着一朵茁壮的蘑菇。以此推断,人类对菌类的利用历史至少可以上溯3000多年。
今天,蘑菇是人类餐桌上常见的美食。其实,一些品种的菌类在古代就已经是人类的美味。比如在德国和奥地利有一种菌类叫凯撒蘑菇,是当年罗马凯撒大帝特别喜爱的,所以这种蘑菇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并规定这些蘑菇只能供宫廷食用。平民要是采到了凯撒蘑菇要立即通知当局,谁要藏起来自己吃,一旦被发现,就要被判死罪。
多少个世纪以来,人类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了食用菌身上。绒柄金钱菌的别名叫“冬菇”,一束束地生长在落叶树的枝干上,它更适宜生长在柳树或者白杨树的枝干上。最普通的羊肚菌和它的亲缘半分离羊肚菌生长在开阔的混合森林里或者低地森林里。我们的祖先早就发现鸡油菌、牛肝菌、阳伞蘑、口蘑的味道很鲜美。但是,由于菌类与森林中特定树种有着复杂的共生关系,人工很难营造出那种特殊的环境。因此,这些菌类还无法实现人工培植。牛肝菌、鸡油菌也是我国云南省的特产,只有在云南大森林一些特殊树种的旁边,才有可能找到,这就显得犹为珍贵。
夏季和秋季,蘑菇成了人们在市场上寻找的美味。如果你要到市场上去购买真正的牛肝菌,那绝对是采菇人走到大森林里一个一个采摘来的,是绝对的绿色食品。当然,获得这些美味还有一个办法,就是你亲自垮上小篮子,到大森林里去寻找、采摘。但是要当心,生长在松树林里的脑状蘑菇是有毒的。你要是将它们捡到篮子里,本身就是致命的错误 。
辨别毒菇:
1。形态奇特,色泽鲜艳
2.气味恶臭,味道挺辣,极苦,汁液浑浊
3.鸟不啄,虫不咬,鼠兽不食
4.与葱 蒜 银器 大米共煮时呈黑色
5.生于阴暗 潮湿 污秽的地方
蕨类(Fern)
这是出现在距今约四亿年前,泥盆纪时期的低地生长木生植物的总称。它们需要水分作为再生循环的一部份,且从此开始衍生出各种不同的种类,在今日仍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植物。
蕨类(Pteridophyta)是只比苔藓植物略高级的的高等植物。繁盛于石炭纪,当时曾是高达20-30m的高大植物。靠孢子繁衍后代。一些种类可食用、药用和观赏。
地球是的优质煤基本上是由石炭纪大型蕨类植物形成的。这些蕨类中的绝大多数已在中生代前灭绝。今天它们的后代多生长在湿润阴暗的丛林里,且多为矮小类型。
世代交替:在植物生活史中,第一代为无性繁殖世代,而第二代成为有性繁殖世代。
蕨类植物是高等植物中比较原始的一大类群,也是最早的陆生植物。这种植物是生长在山野的草本,有着顽强而旺盛的生命力,遍布于全世界温带和热带。
“蕨”最早出现在我国《诗经》。《诗经》中有“言采其蕨”的话。它的别名很多,古代叫它蕨萁、月尔、綦等,民间又称它为龙头菜、蕨菜、米蕨草、如意菜等。
蕨类植物也叫羊齿植物。在古生代,蕨类植物中的鳞木、芦木都很高大,后来绝灭了,埋在地层中形成了煤。现代生存的蕨类植物,除了世界上唯一幸存的桫椤是木本外,其他都是草本。
蕨类植物没有花,也没有果实和种子,是以孢子来繁殖的。它大致可以分为松叶蕨、石松、木贼(以上为拟蕨类)和真蕨(真蕨类)4个纲。
蕨类植物的地下茎年年能随处长出叶子来,嫩叶上部卷曲着,外面被有白色的茸毛,古时叫它为“拳菜”或“蕨拳”。叶子渐渐长大,叶柄上生有深绿而美丽的羽状复叶。野生在山地的蕨朴素而茁壮,主要依靠它那叶子背面的褐色或黄色的孢子散落在潮湿的地方,经过繁杂的过程,发育成为新的蕨。
蕨的叶子变化很大,小到不足1厘米,长的可达数米。一种生长在热带的树蕨,单干耸立,高可达24米,顶生5米多长的羽状复叶,像一株大乔木。但是蕨类的叶子全然不同,如松叶蕨的叶子像茎上突起的小鳞片;木贼的叶子成鞘状,紧包节上;石松的叶子针状,密生茎上。
全世界蕨类植物约有1.2万种。蕨类植物用途很广。很多种类可供食用,嫩芽作蔬菜,如蕨菜,清香可口,有“山珍之王”的美誉。许多蕨类的根状茎含有大量淀粉,可酿酒或制糖。观音座莲的地下根茎重量可达20~30公斤。许多种类是有名的药用植物,如石松、卷柏和贯众等。满江红和槐叶菊等是饲料,又是肥料。
苔藓植物
苔藓植物
bryophyte
苔藓植物门(Bryophyta)绿色无种子的绿色植物。至少18,000种,可分为3纲:苔纲(Bryopsida或Musci)、藓纲(Hepatopsida或Hepaticae)及角藓纲(Anthotopsida或Anthocerotae)。大部分苔藓植物高2∼5公分(0.8∼2吋),少数种高达30公分(1呎)。苔藓植物广布世界各地,从极地到热带均可见,在潮湿的环境中最为繁茂,但无海生者,对于长期干燥和冰冻的条件均极能耐受。泥炭苔属(Sphagnum)的种类对人类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可用于农业、园艺业,也是能源。某些苔藓植物用作观赏植物,如在苔藓植物园内。
大自然中,苔藓植物在贫瘠的地形启动土壤的形成,保持土壤的湿度,并使营养物质在森林植被中反覆循环。苔藓植物可见于http://www.rixia.cc岩石、原木上及枯枝落叶层上,其生长形式与可获得的湿度和阳光等条件有关。苔藓植物与微管植物的不同之处在于每个孢子体只产生一个孢蒴,而微管植物的孢子体可产生多个孢子囊;与维管植物相反,苔藓植物的配子体发达,而孢子体退化。
在苔藓植物的生活史中,成熟的配子体阶段常具有叶状的器官。某些藓类和角藓类,成熟的配子体形稍扁平或甚为扁平(原植体),常紧贴在基质上。大部分苔藓植物的配子体常以丝状的假根固定在基质上;假根主要是固著器官,兼有吸收作用。孢子体通常为一年生,在不同程度上依附于配子体以吸收营养和水分。孢子体的茎状结构上有孢蒴,孢子从孢蒴中散出。孢子萌发后形成配子体——片状的叶状体或有茎叶分化的茎叶体,孢子体在配子体上发育。苔藓植物也能透过配子体的片段或像孢子一样出芽萌发的特化细胞进行营养繁殖。疑为最早期苔藓植物的化石发现于晚泥盆纪(3.74亿年前至3.60亿年前),形似藓纲叉藓目(Metzgeriales)植物。
苔藓植物是绿色自养性的陆生植物,植物体是配子体,它是由孢子萌发成原丝体,再由原丝体发育而成的。苔藓植物一般较小,通常看到的植物体(配子体)大致可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苔类,保持叶状体的形状;另一种是藓类,开始有类似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没有真根,只有假根(是表皮突起的单细胞或一列细胞组成的丝状体),其支持固定作用。茎内组织分化水平不高,仅有皮部和中轴的分化,没有真正的维管束构造。叶多数是由一层细胞组成,既能进行光合作用,也能直接吸收水分和养料。
苔藓植物的特征:
1.多生长于阴湿的环境裏,常见长于石面、泥土表面、树干或枝条上。体形细小。
2.一般具有茎和叶,但茎中无导管,叶中无叶脉,所以没有输导组织,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
3.所有苔藓植物都没有维管束构造,输水能力不强,因而限制它们的体形及高度。有假根,而没有真根。叶由单层细胞组成,整株植物的细胞分化程度不高,为植物界中较低等者。
4.有世代交替现象。苔藓植物的主要部份是配子体,即能产生配子(性细胞)。配子体能形成雌雄生殖器官。雄生殖器成熟后释出精子,精子以水作为媒介游进雌生殖器内,使卵子受精。受精卵发育成孢子体。
5. 孢子体具有孢蒴(孢子囊),内生有孢子。孢子成熟后随风飘散。在适当环境,孢子萌发成丝状构造(原丝体)。原丝体产生芽体,芽体发育成配子体。
苔藓植物在有性生殖时,在配子体(n)上产生多细胞构成的精子器(antheridium)和颈卵器(archegonium)。颈卵器的外形如瓶状,上部细狭称颈部,中间有1条沟称颈沟,下部膨大称腹部,腹部中间有1个大形的细胞称卵细胞。精子器产生精于,精子有两条鞭毛借水游到颈卵器内,与卵结合,卵细胞受精后成为合子(2n),合子在颈卵器内发育成胚,胚依靠配子体的营养发育成孢子体(2n),孢子体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配子体上。孢子体最主要部分是孢蒴,孢蒴内的孢原组织细胞经多次分裂再经减数分裂,形成孢子(n),孢子散出,在适宜的环境中萌发成新的配子体。
在苔藓植物的生活史中,从孢子萌发到形成配子体,配子体产生雌雄配子,这一阶段为有性世代,从受精卵发育成胚,由胚发育形成孢子体的阶段称为无性世代。有性世代和无性世代互相交替形成了世代交替。
苔藓植物的配子体世代,在生活史中占优势,且能独立生活,而孢子体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配子体上,这是苔藓植物与其他高等植物明显不同的特征之一。
苔藓植物一般生长在潮湿和阴暗的环境中,它是从水生到陆生过渡形式的代表。苔藓植物含有多种化合物:脂类、烃类、脂肪酸、萜类、黄酮类等。
苔藓植物在医药上被利用的历史较久,我国十一世纪中期,《嘉佑本草》已记载土马骔能清热解毒。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也记载了少数苔藓植物可以供药用。现巳知全国约有9科,50多种可供药用。
苔藓植物的分类
苔藓植物全世界约23000种,我国约有2800种,药用的有21科,43种。根据其营养体的形态结构,通常分为两大类,即苔纲(Hepaticae)和藓纲(Musci)。但也有人把苔藓植物分为苔纲、角苔纲(Anthocerotae)和藓纲等三纲。
常见的苔藓植物有:葫芦藓、地钱、光萼苔、片叶苔、塔叶苔、脚苔、泥炭藓、黑藓等。
苔纲和藓纲的主要特征列表区别如下
苔 纲
藓 纲
配子体
多为扁平的叶状体,有背腹之分;体内无维管组织;根由单细胞组成的假根
有茎、叶的分化,茎内具中轴,但无维管组织;根由单列细胞组成的分枝假根
孢子体
由基足、短缩的蒴柄和孢蒴组成,孢蒴无蒴齿,孢蒴内有孢子及弹丝,成熟时在顶部呈不规则开裂
由基足、蒴柄和孢朔三部分组成,蒴柄较长,孢蒴顶部有蒴盖及蒴齿,中央为蒴轴,孢蒴内有袍子,无弹丝,成熟时盖裂
原丝体
孢子蒴发时产生原丝体,原丝体不发达,不产生芽体,每一个原丝体只形成一个新植物体(配子体)
原丝体发达,在原丝体上产生多个芽体,每个芽体形成一个新的植物体(配子体)
生境
多在阴湿的土地、岩石和潮湿的树干、背阴的墙壁上 、温暖多雨地区森林。
比苔类植物耐低温,在温带、寒带、高山冻原、森林、沼泽、常能形成大片群落
苔藓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经济价值
(一)苔藓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苔藓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1.苔藓植物能继蓝藻、地衣之后,生活于沙碛、荒漠、冻原地带及裸露的石面或新断裂的岩层上,在生长的过程中,能不断地分泌酸性物质,溶解岩面,本身死亡的残骸亦堆积在岩面之上,年深日久,即为其他高等植物创造了生存条件,因此,它是植物界的拓荒者之一。
2.苔藓植物一般都有很大的吸水能力,尤其是当密集丛生时,其吸水量高时可达植物体干重的15—20倍,而其蒸发量却只有净水表面的1/5。因此,在防止水土流失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3.苔藓植物有很强的适应水湿的特性,特别是一些适应水湿很强的种类,如泥炭藓属、湿原藓属、大湿原藓属、镰刀藓属等,在湖边、沼泽中大片生长时,在适宜的条件下,上部能逐年产生新枝,下部老的植物体逐渐死亡、腐朽,因此,在长时间内上部藓层逐渐扩展,下部死亡,腐朽部分愈堆愈厚,可使湖泊、沼泽干枯,逐渐陆地化,为陆生的草本植物、灌木、乔木创造了生活条件,从而使湖泊、沼泽演替为森林。
如果空气中湿度过大,上述一些藓类,由于能吸收空气中水湿气,使水长期蓄积于藓丛之中,亦能促成地面沼泽化,而形成高位沼泽。如高位沼泽在森林内形成,对森林危害甚大,可造成林木大批死亡。
因此,对湖泊、沼泽的陆地化和陆地的沼泽化,起着重要的演替作用。
4.苔藓植物的生态发展是多方面的,对自然条件较为敏感,在不同的生态条件下,常出现不同种类的苔藓植物,因此,可以作为某一个生活条件下综合性的指示植物。如泥炭藓类多生于我国北方的落叶松和冷杉林中,金发藓多生于红松和云杉林中,而塔藓多生于冷杉和落叶松的半沼泽林中。在我国南方一些叶附生苔类,如细鳞苔科、扁萼苔科植物多生于热带雨林内。
5.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是苔藓植物无法生存,人们利用苔藓植物的这个特点,把它当做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还可以保持水土,蓄积水分。
(二)苔藓植物在经济上的利用
苔藓植物有的种类可直接用于医药方面。如金发藓属的部分种(即本草中的土马骔),有败热解毒作用,全草能乌发、活血、止血、利大小便。暖地大叶藓对治疗心血管病有较好的疗效。而一些仙鹤藓属、金发藓属等植物的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抗菌作用。
另外苔藓植物因其茎、叶具有很强的吸水、保水能力,在园艺上常用于包装运输新鲜苗木,或作为播种后的覆盖物,以免水分过量蒸发。此外,泥炭藓或其他藓类所形成的泥炭,可作燃料及肥料。总之,随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逐步深入,对苔酥植物的研究利用,也将进一步得到发展。
种子植物 种子植物spermatophyte(s)是植物界最高等的类群。所有的种子植物都有两个基本特征:(1)体内有维管组织——韧皮部和木质部;(2)能产生种子并用种子繁殖。种子植物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着,其外层没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种子的外层有果皮包被。
与种子出现有密切关系的是花粉管的产生,它将精子送到卵旁,这样在受精这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上,就不再受环境--水的限制。它们的孢子体发达,高度分化,并占绝对优势;相反配子体则极为简化,不能离开孢子体而独立生活。种子最早产生于裸子植物中的种子蕨目,其中最原始的化石种子蕨植物在上泥盆纪地层中发现。种子植物和蕨类植物同具有世代交替。
种子植物 spermatophyte(s) 概括生活史中形成种子的所有植物的一个大的分类单位。植于植物是植物界最进化的种类,世界上已分化出20余万种,是现今地球表面绿色的主体。现有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二大类。实际是指与以花为分类标准的分类群的显花植物为同一范围。但由于蕨类植物中也有把孢子叶球作为花的,所以今天通常都采用种子植物这一名称。然而,化石蕨类植物中少数也具有种子的,为了有所区别,恩格勒(H.G.A.Engler)把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称为有胚有管植物;相反地把苔藓、蕨类植称为有胚无管植物。但这一名称尚未普及。
种子(seed)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特有的繁殖体,它由胚珠经过传粉受精形成。种子一般由种皮、胚和胚乳3部分组成,有的植物成熟的种子只有种皮和胚两部分。种子的形成使幼小的孢子体枣胚得到母体的保护,并象哺乳动物的胎儿那样得到充足的养料。种子还有种种适于传播或抵抗不良条件的结构,为植物的种族延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所以在植物的系统发育过程中种子植物能够代替蕨类植物取得优势地位。种子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除日常生活必需的粮、油、棉外,一些药用(如杏仁)、调味(如胡椒)、饮料(如咖啡、可可)等都来自种子。
书籍
壮语常见植物的命名与分类
作者:蒙元耀著
ISBN:10位〔7536352093〕13位〔9787536352094〕
出版社:广西民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0-1
定价:¥100.00元
本书为英文版。
壮族是中国南方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主要连片聚居在广西的南宁市、柳州市、来宾市、河池市、百色市、崇左市以及这六市所辖的各个县份。此外广西其他地方也有散居的壮族。云南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和广东的连山壮族瑶族瑶族自治县也有壮族分布。与广西接壤的贵州、湖南两省的边缘地带北能不少壮族分布。壮族人民居住的地方大致可以连成一片,其间也有汉、瑶、苗、彝、侗、水、仫佬、毛南、仡佬等民族相互杂居。
广西这块土地上有不少奇珍异宝。由于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壮乡的植物品种非常丰富。蕨类植物中的活化石——桫椤,茶族中的皇后——金花茶,植物中的珍宝——银杉,优质木材中的擎天树、蚬木、金丝李、格木,它们皆把根须深深地插在壮乡这片热土里。药材类的金银花、罗汉果、板蓝根、田七、桂皮等等,更是得天独厚。水果中的龙眼、荔枝、芒果、菠萝则被誉为南果上品。
除了植物资源,广西境内的语言文化资源也异常丰富。壮族各地的着装服饰,饮食娱乐,民居结构,婚嫁喜庆,节日祭祀,葬丧仪式,种种民俗文化内容非常值得研究。
植物的基本知识有哪些
1、植物的结构
植物的结构主要分为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个部分,它们六者缺少一项都构不成一个完整的植物,这些结构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所扮演的角色也不一样,只有这六个部分都非常健康植物才能生长得更好。
2、花蕊
植物的花蕊分为雌蕊和雄蕊,这是组成花的重要部位,主要起到的作用是显花植物的生殖,雌蕊和雄蕊之间有明显差异,雌蕊主要是由柱头、花柱和子房三部分,雄蕊是由蕊头和蕊丝组成,所有的显花植物都是由雌蕊的子房发育而来。
3、雌蕊
构成雌蕊的单位叫心皮,而雌蕊可以由单个心皮或者两个以上的心皮形成,由单个心皮构成的雌蕊叫单雌蕊,后面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构成的叫复雌蕊,雌蕊里面的子房可以发育成果实,而子房内的胚珠可以发育成种子。
4、植物担负产生种子部位
很多人不知道植物的什么担负着产生种子,只知道种子是果实里面生产出来的,其实植物的花才是担负着产性种子的部位,是繁殖植物新生命的任务,花在形成的过程中面就已经产生了种子,很多植物采收种子都是在花上采取的。
5、植物按生长年限
植物按生长年限可以分为一年生植物和多年生植物,一年生植物主要是一年的生长周期内完成发芽、开花、结果、死亡等所有的过程,而多年生植物则是寿命可以达到两年以上的植物,它们一般可以拥有多次生长周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植物
(一) 植物分类学基本知识
生物分界,到现在都有争论,但有几个较为公认的:
1.最早分为植物动物两界。
2.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于1886年提出分植物、动物、原生生物三界。
3.1969年,R.H.Whittaker提出根据细胞结构的复杂程度和营养方式提出植物、动物、原生生物、原核生物、真菌五界。
4.由于五届系统未能反映非细胞生物阶段,我国陈世骧提出三总界:非细胞总界(病毒)、原核总界(细菌和蓝藻)、真核总界(植物、动物和真菌)。
5.近年来有学者主张另一分法,植物、动物、原生生物、原核生物、真菌、古菌六界。
⑴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即植物分类的基本等级,以白玉兰为例:
界(Regnum) 植物界(Regnum vegetabile)
门(Divisio,Phylum) 种子植物门(Spermatophyta)
亚门(Subdivisio) 被子植物亚门(Angiospermae)
纲(Clasis)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目(Ordo) 木兰目(Magnoliales)
科(Familis) 木兰科(Magnoliaceae)
属(Genus) 木兰属(Magnolia)
种(Species) 白玉兰(Magnolia denudata)
根据各种植物在长期演化中所形成的特点,通常将地球上的植物分成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和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
① 藻类植物
特点:多生活于水中;大小和形态结构差异很大(单细胞-衣藻,多细胞-水棉,构造复杂体积很大-海带);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② 菌类植物
生活环境广泛;形态大小多样;一般为异养www.rixia.cc生物。有的有益(固氮菌) 。
③ 地衣
菌类和藻类的共生体。
根据其生长状态可分为:壳状地衣、叶状地衣和枝状地衣三类。
强的耐旱和耐寒能力(能在裸露的岩石上生长、北极或其它不能生长植物的地方可以繁殖成群落);对空气污染非常敏感(二氧化硫);可将岩石分化成土壤。
④ 苔藓植物
有水生向陆生过渡的类型,大多数仍需要生长在潮湿的地方。
结构简单而矮小;有茎叶分化,可直立生长,但没有真正的根,只有假根,假根由1或几个www.rixia.cc细胞构成的丝状体,具有固定和吸收作用如,葫芦藓。
⑤ 蕨类植物
一般陆生,少数水生;有根茎叶的分化;不产生种子,以孢子繁殖;常分布在森林草本层中,不少种类可作为指示植物。
⑥ 种子植物
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最大的特征是能产生种子,胚包含在种子内,使胚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
裸子植物:主要特征,胚珠外面没有心皮包被,因而形成的种子是裸露的。多为乔木、常绿的。常见为苏铁、银杏(世界活化石银杏和水杉)、松、杉、柏。
被子植物:适应陆生生活的最高级、最完善的一类植物。又可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藻类、菌类和地衣都没有根茎叶分化称为低等植物;而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被称为高等植物。
⑵ 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简介
①植物的拉丁学名
林奈在1753年发表的《植物种志》,首创双名法。
每种植物的拉丁学名由两部分组成,包括属名和种加词,另加命名人名。例如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et Cheng。
②国际植物命名法规
国际植物命名法规规规的要点简述如下:
(一)植物命名的模式法和模式标本
科或科级以下的分类群的名称,都是由命名模式来决定的。但更高等级(科级以上)分类群的名称,只有当其名称是基于属名的也是由命名模式来决定的。种或种级以下的分类群的命名必须有模式标本作根据。模式标本必须要永久保存,所以不能是活植物。模式标本有下列几种:
1)主模式标本(全模式标本、正模式标本)(holotype) 是由命名人指定的模式标本,即著者发表新分类群时据以命名、描述和绘图的那一份标本。
(2)等模式标本(同号模式标本、复模式标本)(isotype) 系与主模式标本同为一采集者 在同一地点与时间所采集的同号复份标本。
(3)合模式标本(等值模式标本)(syntype) 著者在发表一分类群时未曾指定主模式而 引证了2个以上的标本或被著者指定为模式的标本,其数在2个以上时,此等标本中的任何1 份,均可称为合模式标本。
4)后选模式标本(选定模式标本)(lectotype) 当发表新分类群时,著作未曾指定主模式标本或主模式已遗失或损坏时,是后来的作者根据原始资料,在等模式或依次从合模式、副模 式、新模式或原产地模式标本中,选定1份作为命名模式的标本,即为后选模式标本。
(5)副模式标本(同举模式标本)(paratype) 对于某一分类群,著者在原描述中除主模 式、等模式或合模式标本以外同时引证的标本,称为副模式标本。
6)新模式标本(neotype) 当主模式、等模式、合模式、副模式标本均有错误、损坏或遗失时,根据原始资料从其他标本中重新选定出来充当命名模式的标本。
(7)原产地模式标本(topotype) 当不能获得某种植物的模式标本时,便从该植物的模式 标本产地采到同种植物的标本,与原始资料核对,完全符合者以代替模式标本,虽然采集人与 采集日期不尽相同,称为原产地模式标本。
(二)每一种植物只有1个合法的正确学名,其他名称均作为异名或废弃。
(三)学名包括属名和种加词,最后附加命名人之名。
(四)学名之有效发表和合格发表。
根据“法规”,植物学名之有效发表条件是发表品一定要是印刷品,并可通过出售、交换 或赠送,到达公共图书馆或者至少一般植物学家能去的研究机构的图书馆。仅在公共集会上、 手稿或标本上以及仅在商业目录中或非科学性的新闻报刊上宣布的新名称,即使有拉丁文特征集要,均属无效。自1935年1月1日起,除藻类(但现代藻类自1958年1月1日起)和化石植物外,1个新分类群名称的发表,必须伴随有拉丁文描述或特征集要,否则不作为合格发表。 自1958年1月1日以后,科或科级以下新分类群之发表,必须指明其命名模式,才算合格发表。例如新科应指明模式属;新属应指明模式种;新种应指明模式标本。
(五)优先律原则
植物名称有其发表的优先律(priority)。凡符合“法规”的最早发表的名称,为唯一的正确名称。种子植物的种加词(种名)优先律的起点为1753年5月1日[即以林奈所著而在1753年5月1日出版的《植物种志》(Species plantarum ed.l)为起点];属名的起点为1754与 1764年[即自林奈所著《植物属志》(Genera plantarum)的5版与6版开始]。因此,1种植物如已有2个或2个以上的学名,应以最早发表的名称为合用名称。例如,银线草有3个学名,先后分别发表过3次:
Chloranthus japonicus Sieb.,i nNov. Act. Nat. Cur. 14(2):681. 1829.
Chloranthus mandshuricus Rupr. , Dec. Pl. Amur. t.2. 1859
Tricercandra japonica (Sieb.) Nakai , Fl. Sylv. Koreana 18:14. 1930.
按命名法规优先律原则,Chloranthus japonicus Sieb.发表年代最早,应作合法有效的学名,后两名称均为它的异名(synonym)。
(六)学名之改变
由于专门的研究,认为此属中的某1种应转移到另1属中去时,假如等级不变,可将它原来的种加词移动到另1属中而被留用,这样组成的新名称叫“新组合”。原来的名称叫基原异名(bisionym)。原命名人则用括号括之,一并移去,转移的作者写在小括号之外。例如,杉木最初由Lambert定名为Pinus lanceolata Lamb.(1803年)。1826年,Robert Brown又定名为Cunninghamia sinensis R. Br. ex Rich.。1827年,Hooker在研究了该种的原始文献后,认为它应属于Cunninghamia属。但Pinus lanceolata Lamb.这一学名发表最早,按命名法规定,在该学名转移到另一属时,种加词“lanceolata”应予保留。故杉木的合用学名为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其他两个学名成为它的异名,而Pinus lanceolata Lamb.称为基原异名。
(七)保留名(nomina conservenda)
对不符合命名法规的名称,但由于历史上惯用已久,经国际植物学会议讨论作为保留名。例如某些科名,其拉丁词尾不是-aceae,如豆科Leguminosae(或为Fabaceae);十字花科Cruciferae(Brassicaceae);菊科Compositae(Asteraceae)等。
(八)名称的废弃
凡符合命名法规所发表的植物名称,不能随意予以废弃和变更。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在此限。
(1)同属于一分类群而早已有正确名称,以后所作多余的发表者,在命名上是个多余名(superfluous name),应予废弃。
(2)同属于一分类群并早已有正确名称,以后由另一学者发表相同的名称,此名称为晚出同名(later himonym),必须予以废弃。
(3)将已废弃的属名,采用作种加词时,此名必须废弃。
(4)在同一属内的两个次级区分或在同一种内的两个种下分类群,具有相同的名称,即使它们基于不同模式,又非同一等级,都是不合法的,要作为同名处理。
属名如有下述情形,如名称与现时使用的形态术语相同,种的模式标本未加指定,名称为由两个词组成,中间未用连字符号相连等时,均属不合格,必须废弃。
种加词如有下述情形时,即用简单的语言作为名称而不能表达意义的;丝毫不差地重复属名者;所发表的种名不能充分显示其为双名法的,均属无效,必须废弃。
(二)植物识别的基本方法
⑴ 植物的基本特性
形态学特性、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地理分布、利用价值。
认识植物种类对了解植被类型和环境条件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野外认识植物,要详细观察和记录每种植物的特征和生境条件。植物个体的特征包括花、果、叶(叶形、叶脉、叶缘、叶质、叶色、叶的大小)、主干、枝干、皮、林相、生活型等。生境条件主要包括气候(光照、气温、湿度等)、地貌、地质、土壤、水文等。
⑵ 植物常用形态术语
1.植物根的形态类型
根通常是植物向下伸长的部分,用以支持植物体和从土壤中吸取水分和养料的器官,通常双子叶植物种子萌发时,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向下生长形成主根。
主根各级分支叫做侧根。不论主根或侧根,都有一定的发生位置,均来源于胚根,叫定根,也有些植物可以从茎、叶上产生根,这种不是由根部发生的根,均称为不定根。
一株植物根的总体叫做根系。按其形态可分为两类:有明显的主根,与地面垂直生长的称直根系。没有明显的主根,根多数细长如须称为须根系。
此外,还有一些变态根,如从茎基生长的许多不定根,向下伸入土中,形成支持植物体地上部分的辅助根系,称为支柱根。由植物的侧根或不定根膨大而成,内面贮藏营养物质,外形上比较不规则的根,称为块根。
2.植物茎的形态类型
植物茎的下与根相连,上承叶、花和果实的部分。植物的茎按质地分为木质茎和草质茎:
(1)草质茎 茎的木质细胞少,生活期短,无永久的木质组织,在开花结实后枯死。
(2)木质茎 茎的木质部极发达,生活期长。
Ø 按其生长与地面的关系可分为地上茎和地下茎;按其形态主要有:
(1)叶状茎 茎或枝扁平,呈绿色叶状,如天门冬。
(2)根状茎 横向延长的多年生地下茎,如莲。
(3)肉质茎 茎多汁,具发达的贮藏组织,茎呈绿色,可行光合作用,如仙人掌。
(4)攀援茎 以卷须或吸盘附着它物上升的藤本茎,如葡萄。
(5)缠绕茎 缠绕它物上升的藤本茎,如裂叶牵牛。
(6)匍匐茎 茎平铺地面,在节上不仅生有叶子,并且生根,如草莓。
(7)平卧茎 茎横卧地面,但节上无根,如蒺藜。
(8)直立茎 茎垂直于地面如松树。
(9)块茎 短而肥厚的地下肉质茎,如马铃薯。
(10)鳞茎 地下茎短缩,外围有多数肥厚或膜质的鳞叶,如洋葱。
(11)球茎 球形的肉质地下茎,外面生有干膜质鳞片及藏在鳞片内的芽,如荸荠等。
3.植物叶的形态类型
叶是植物制造营养物质和蒸腾水分的器官。一片完全叶是由叶片、叶柄和托叶组成。通常叶片是叶的扁平部分。叶柄是叶着生于茎或枝上的连接部分。托叶是叶柄两侧的附属物。
1)叶序 叶在茎上的排列次序叫叶序。叶序可分为互生、对生、轮生、簇生和基生。
(2)单叶和复叶 凡是一个叶柄上生一个叶片的,叫单叶;在一个总叶柄上,生有两个或多个小叶的,叫复叶。单叫与复叶一般可以根据芽着生情况判断。复叶的形态有三出复叶、掌状复叶和羽状复叶等。
3)叶片形态有 卵形、椭圆形、长圆形、圆形、倒卵形、披针形、倒披针形、线形等。
(4)叶尖形态有 钝形、渐尖、急尖、刺尖、尾尖、微凹。
(5)叶基形态有 楔形、圆形、心形、箭形、戟形、偏斜形、耳形、抱茎、穿茎。
(6)叶缘形态有 羽状网脉、掌状网脉、直出平行脉、横出平行脉、射出平行脉、弧形脉、叉状脉。
(7)叶缘形态有 全缘、波状、齿状、缺刻。
4.花的构造和类型
花的植物的繁殖器官,它是由花芽发育而成来的。完全花由四部分组成,外边被花萼与花冠包被,总称花被,内部为雄蕊和雌蕊。
花的各部着生处叫花托,花朵着生的柄叫花柄,但有些植物的花不具花柄。缺少一至三部分的花叫不完全花。其中雄蕊和雌蕊都充分发育叫两性花,缺少雄蕊或雌蕊的花为单性花。雌蕊和雄蕊均没有的为无性花。
单性花和两性花同生于一株的叫杂性花。
1)花被 花萼与花冠分化清楚且二者俱存的叫两被花。花萼、花冠任缺其一的为单被花。花萼与花冠都没有的为无被花。
(2)花萼 通常绿色,是花的最外一轮或最下一轮。花萼由若干萼片组成。有些植物的萼片彼此完全分离,称离萼,有些植物的萼片多少边合,称为合萼;其边合部分为萼筒,分离部分叫花萼裂片。在萼下在有的植物还有一轮花萼,称为副萼。
(3)花冠 位于花萼的里面,由若干花瓣组成,有各种颜色,但通常不呈绿色。花瓣完全分离的称为离瓣花,多瓣合生的称为合瓣花。合瓣花边合部分称为花冠筒,分离部分称为花冠裂片。花冠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十字形、唇形、钟状、坛状、蝶状、漏斗状、管状、舌状、轮状等。一般分成两类:辐射对称花或整齐花具有数个通过花心的对称面,两侧对称花或不整齐花只有一个对称面。
4)雄蕊 包括花药和花丝。生于花冠内侧,是花的重要器官。常见的雄蕊类型有冠生雄蕊(生于合瓣花冠上)、离生雄蕊(雄蕊彼此分离的)、单体雄蕊(雄蕊花丝合成一单束的)、二体雄蕊(雄蕊花丝分面两束)、多体雄蕊(雄蕊花丝分成多束)、聚药雄蕊(花药合生花丝分离)、二强雄蕊(雄蕊四枚,其中二长二短)、四强雄蕊(雄蕊六枚,其中四枚长二枚短)。花药着生方式可分全着药、基差药、丁字着药的类型。花药开裂方式有纵裂、孔裂和瓣裂。
5)雌蕊 位于花的中央。每个完整的雌蕊由子房、花柱、柱头三部分组成。子房是雌蕊主要部分。由单一心皮构成的雌蕊,称为单雌蕊。一朵花内含有2至多个彼此分离的由单心皮组成的子房。称为离生雌蕊。一个雌蕊由两个或更多心皮合生时,称为复子房或复雌蕊。复子房内如果心皮形成的隔膜存在,则子房室数与心皮数相同,称为多室复子房;如果隔膜消失就形成一室复子房。有时每室被假隔膜隔成两部www.rixia.cc分。组成复子房的两个心皮边合程度不同。构成子房的每个心皮背面都有一条中脉,称为背缝线;复子房的两个心皮边缘相连接处,称为腹缝线。
胚珠是将来发育成种子的部分。胚珠在子房内着生的部位,称胎座。子房内有胚珠1个或多个。
(6)花托 花柄顶端的膨大部分,花被和雄、雌蕊群着生的地方称为花托。
雌蕊的子房着生在花托上,两者相接位置有以下几种类型:
1)上位子房下位花:花托多少凸起,子房只在基底与花托中央最高处相接,其他花部位于子房下侧而与子房分离。
2)上位子房周位花:花托多少凹陷,与在它中部着生的子房不相愈合。其他花部症生在花托上端边缘,围绕子房而分离,故称周位花。
3)半下位子房周位花:花托或萼片一部分与子房下部愈合,不能分离,其他花部着生在花托上端内侧边缘,与子房分离。
4)下位子房上位花:子房位于凹陷的花托之中与花托全部愈合,或者与外围花部的下部也愈合一起,其他花部位于子房之上。
(7)花序 花在茎上的排列方式称为花序。花序的主轴称为花序轴,最简单的花序只在花轴顶端着生一花,称为花单生。
花序轴上如有多数花,则除顶花外皆由轴上变态叶的腋间生出,这些变态叶称为苞片,密集在花序基部的苞片则形成总苞。花序类型包括两大类:
1)总状花序类:开花时由花序轴的基部向顶部依次工放,或由花序周边向中央依次开放,又称为无限花序类。常见的有:总状花序、伞房花序、伞形花序、穗状花序、葇荑花序、肉穗花序、头状花序、隐头花序。有些花序类型常因花序分枝而形成复花序,如复总状花序又名圆锥花序、复穗状花序、复伞形花序、复伞房花序等。
2)聚伞类花序类:花序轴顶部花先开放,再向下或向外侧依次开花,又称为有限花序类。其中亦可再分为单歧花序、螺状聚伞花序、二歧聚伞花序、多歧聚伞花序等。
5.果实的构造和类型
果实是由植物开花受精后的子房发育而成。果实外围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成的果皮,常可分成外果皮,中果皮和内果皮三层。有的除子房外还有花的其他部分如花托、花萼等也参与构成果实。由子房膨大而成的果实,叫真果。除子房壁外,还掺杂有花的其他部分,如花托等而形成的果实,叫假果。
总之,由于构成雌蕊的心皮数及其离合情况,以及果皮性质的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果实类型。常见的有核果、浆果、蓇葖果、荚果、角果、蒴果、颖果、翅果、瘦果、坚果、聚合果、聚花果。
(三)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
1.采集
采集植物标本要尽量采集完整的植株,要有根、茎,叶,花,果实,草本植物要连根挖出,将泥土抖掉或用水洗掉;木本植物要采集带枝的,必要时可带一片树皮。每种植物最少采集3-5份,以供鉴定、存放和交换、雌雄异株的要采全,寄生植物要连同寄主一起采集。采集植物标本时,应注意选择生长发育正常,无虫咬,无病害或无机械损伤的植株。采集后的标本应立即放入采集箱或塑料袋中,每一份标本都要挂上号牌。号牌必须系在标本的中间部位,以防脱落或损坏。
2.野外记录和编号
采集标本时,要详细、认真地进行野外记录和编序列号,按野外采集记录本所要求的项目逐项填写。用铅笔在记录本的相应项目上填写或者画一个“√”即可。
野外记录时,同时间、同地点采集的同植物编为一个号。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采集的同种植物要分别编号。号牌上的号码要与采集记录本上的号码一致。不能重号、漏号,每个序列号标本的份数要在采集记录本上登记。用铅笔填写野外记录和号牌。
3.压制方法
采来的植物标本要当天压制。压制前应进行初步整理。每种植物分别放好。每分标本的长和宽3825cm为宜。若根系粗大,可用刀切成两半;若枝叶过密,可适当剪去部分叶片,留下一段叶柄,但注意不要把枝叶前端部分剪去。较大的标本可折叠成 “V”、“N”、“W”形。太大的标本可截成几段,系相同号牌,并注明a、b、c……。
压制标本时,首先将一块标本夹作为底板放平,上面铺几张纸,将登记过的带有号牌的植物平展在纸上,注意保持其自然状态,并将其中一部分叶片翻成背面,然后再盖上2-4张纸。如遇含水较多的植物,可多放几张纸,边压制边填写采集记录本,按上述方法,一号接一号的压制,压制到适当厚度,盖上另一块标本夹,然后,用绳捆好,放在阴凉干燥处。
新压制的植物标本,每天至少要换一块纸,将湿纸换成干纸。过3-4天后,可两天换一次,直到标本干燥为止。每天换下来的纸要烘干或在日光下晒干,以便再用。在最初一二天换纸时,必须注意整形。即展开其重叠和折叠部分使其接近自然状态。为了使标本尽快干燥,在第三四天换纸时,应挑出多肉肥厚的标本单独压制,或者事先用沸水或酒精处理后再进行压制。一般标本5-7天即可压干。
为使标本尽快干燥,也可用电熨斗烫干或用机器烘干。这两种方法较适合于革质叶植物。
干燥好的标本要进行顺号、上台纸和鉴定,最后编写采集名录。
(四)重要树种简介
⑴ 针叶树种
油松、樟子松、马尾松、红松、华山松、火炬松、落叶松、黄花落叶松(长白落叶松)、华北落叶松、红皮云杉、鱼鳞云杉、巴山冷杉、杉木、柳杉、水杉、侧柏。
⑵ 阔叶树种
毛白杨(响杨)、小叶杨、旱柳、垂柳、麻栎、栓皮栎、槲栎、蒙古栎、辽东栎、泡桐
水曲柳、黄菠萝、胡桃楸、糠椴、籽椴、色木槭、相思树、板栗、油桐。
有关植物方面的知识
最好带图片, 有讲解,内容详细一点 谢谢!课程教学大纲 :
绪论(这章讲你说的植物的概念之类的)
第一章 植物细胞
第二章 种子与幼苗
第三章 植物组织
第四章 营养器官----根
第五章 营养器官----茎
第六章 营养器官----叶
第七章 营养器官的整体性及其与功能的统一性和对环境的适应性
第八章 生殖器官----花
第九章 种子发育与果实
第十章 植物类群及分类
第十一章 被子植物形态学基础知识
第十二章 被子植物及其主要分科之一---双子叶植物纲
第十三章 被子植物及其主要分科之二---单子叶植物纲
第十四章 植物起源与系统演化
你根据这个大纲再细分。其实主要是第一本书的内容编的。
推荐三本书通用权威书吧:中国农业出版社《植物学》《园林树木学》《花卉学》
这三本书都是大学权威教材,语言通俗,配有插图,既权威又实用。从大一时作为我们植物学启蒙教材,到毕业后工作了,这三本书也是最实用的书籍。三本书都不贵,这么丰富的内容才三十几块一本。
第一本帮助你了解植物的大体分类方法、常用标准植物学名词、具体植物的分科(超有用)和植物形态辨识。是植物学基本知识。
第二本帮助你了解身边常见的园林景观树种,我们身边常见的树木基本都有讲到。以后走在路上就可以轻松辨别你所看到的树种了。而且这本书的是按不同科分类检索的,很科学很方便。便于你举一反三。
第三本按照水生、球根类、一二年生草本、宿根类等植物生长习性来分类,讲述了常见草本花卉的知识。对于花卉的应用和栽培都有很具体的讲解。这本书中讲栽培的内容多于另二本。家庭养花也很适用的。
有关植物的小知识
短一点植物有细胞壁,没有神经系统,没有感觉。分藻类、地衣、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种子植物又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有30多万种。植物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多细胞真核生物。但许多多细胞的藻类也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它们与植物的最重要区别就是水生和陆生。我们可下这样一个定义;植物是适于陆地生活的多细胞的进行光合作用的真核生物,由根、茎、叶组成,表面有角质膜、有气孔、输导组织和雌/雄配子囊,胚在配子囊中发育。这些重要区别说明植物与藻类十分不同,因此五界系统中把藻类列入原生生物界。
文章标签:
上一篇:阴雨天怎么辨别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