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豆曲矮花叶病毒病病原的特性是什么?
菜豆花叶病毒病是怎么回事?具体有哪些表现?
菜豆花叶部病害,也称为病毒病,发生在所有种植区,尤其是夏季和秋季。
菜豆花叶部疾病发病率
菜豆花叶部疾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的病毒有三种:(1)豆葡萄花叶病毒(bMV),(2)豆黄花叶病毒(bYMV),(3)黄瓜花叶病毒。病毒的初次感染主要来自越冬寄主和感染种子。播种有毒的种子会感染患病的幼苗。蚜虫非持续性传播病毒的反复感染,使病毒扩大传播。芸豆常见的花叶病毒是由瓜蚜、桃蚜、萝卜蚜等蚜虫传播的。传播菜豆黄花叶病毒的蚜虫有豌豆蚜和桃蚜;桃蚜和瓜蚜传播黄瓜花叶病毒和菜豆病毒。疾病的发生与蚜虫的数量密切相关。有翅蚜虫多,病害普遍严重。气温高于(26度以上),植物多以重花叶、矮化、卷叶为特征;当温度低于(18℃)时,表现为轻花轻叶;当温度在20 ~ 25度,光照时间长或强度大时,症状明显。植物生长不良发生率严重,棚内光照低于露地,且发生率轻于露地。
菜豆花叶部疾病症状
植物病害症状出现后:幼叶出现鲜艳的叶脉,失去绿色或萎缩,继续生长的幼叶是浓密的绿色花朵和叶子。在较厚的绿色部分,有的会凸出成水泡点,或者凹进口袋,夜光http://www.rixia.cc膜通常向下弯。一些品种感染后,叶片扭曲变形,病叶变小,病株有时变短,花延迟或脱落。荚病症状不明显,但荚略短,有时出现绿点。
菜豆花叶部病害的农业防治
(1)抗病品种和无病种子的选择:蔓生品种如王斗1号、矮生4号、华龙1号抗病性强,可因地制宜选择。从无病地里或开花期的无病植物中选择种子。
(2)避蚜控蚜:用防虫网覆盖,可有效防止有翅蚜虫传播病毒。黄板对引诱蚜虫和早期及时使用药物控制蚜虫,减少病毒传播有预防疾病的作用。常用的农药有吡虫啉、三氟氯氰菊酯、抗蚜威(对棉蚜无效)等。
(3)加强田间管理:及时立架,引藤,结荚时适当浇水,夏季棚内用芸豆覆盖遮阳网,降低温度和光照强度,减少病情。
菜豆花化学防治叶部病害
发病初期,8%宁南霉素水溶液500倍,0.5%蘑菇蛋白聚糖水溶液500倍,85%三唑核苷、铜锌水乳剂600倍,31%吗啉胍三唑核苷可溶性粉700倍,或20%盐酸吗啉胍铜可湿性粉500倍,或2
菜豆畸矮病毒病有怎样的病原特性?
病毒名称:菜豆畸矮病毒Bean.distortion.dwarf.virus。病毒提纯:冷冻病叶加0.01mol/L磷酸缓冲液.(pH7.8,内含10mmol/LEDTA.和0.1%.巯基乙醇),捣碎过滤,上清液加.8.5%正丁醇,振荡20min,离心20min(1200r/min)。上清液加4%PEG和0.2mol/L.NaCl,于4℃搅拌3h,离心(1200r/min)20min,沉淀悬浮于0.01mol/L磷酸缓冲液并加1%Triton10^0,搅拌后于12000r/min离心20min,上清液于33000r/min离心3h,经连续两次差速离心得到的病毒粗制剂,再经10%~40%蔗糖密度梯度离心获得纯化病毒制剂。其紫外线吸收光谱呈典型核蛋白吸收峰。病毒理化特性:①病毒粒子。双生粒子,20nm9~11nm。A260/A280为1.36(奚仲兴等,1982)。②核酸。单链DNA,A260/A280为1.89(奚仲兴等,1982)。本病毒与菜豆金色花叶病毒(BGMV)同为ssDNA病毒,传毒介体亦相同,但本病毒的粒子小于BGMV,寄主范围也比BGMV略广,聚集的结构亦有所不同,可能是BGMV的一个株系,尚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
大豆矮缩病毒病的理化性质是什么?
病毒名称:大豆矮缩病毒Soybean dwarf virus(SbDV)。
分类地位:未定属,黄症病毒科Luteoviridae。在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中的编码为00.039.0.01.015。
病毒提纯:大豆鲜病叶浸渍于0.5mol/L(pH7.4)磷酸盐缓冲液(含0.01mol/LEDTA)匀浆,提取液加氯仿-正丁醇混合液(1∶1)澄清,上清液加8%PEG(M6000)沉淀病毒,沉淀悬浮于1/2vol三氟甲基氯仿(trifluorotrichloroethane)中再澄清,经差速离心和10%~40%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病毒(Kojima and Tamada,1976)。提纯制剂含单一沉淀组分。
病毒理化特性:
①病毒粒子:球状,直径25nm,沉降系数110~120S。
②核酸:单链RNA。
③蛋白:分子质量22000u。
病毒株系:有两株系,分别为矮缩株系(Dwarfing strain)和黄化株系(yellowing strain)(Tamada,1973)。矮缩株系侵染红三叶,不侵染菜豆、花生和Lupinus cosenlini;黄化株系侵染菜豆、花生和Lupinus cosenlini,而不侵染红三叶。
其他:大豆矮缩病毒类似侵染豆类的其他几种持久蚜传病毒,包括菜豆卷叶、地三叶草矮化、紫云英矮缩和地三叶草红叶病毒(Subterranean clover red leaf)等病毒。血清未能证实它们的关系。然而,大豆矮缩病毒的介体种类、寄主范围和症状学同它们有以下区别:①菜豆卷叶病毒(异名:Pea leafroll,Pea tip yellowing,Pea top yellows和Pea yellows viruses):在欧洲,致豌豆、菜豆和巢菜黄化和卷叶(Quantz&Vlk,1954;Thottappilly,1969;Cockbain&Gibbs,1973),由豌豆蚜、马铃薯长管蚜和桃蚜传播,侵染香豌豆、苜蓿和长柔毛野豌豆,不侵染Trifolium alexandrinum和杂三叶草。
②地三叶草矮化病毒:在澳大利亚,引起地三叶草和菜豆矮化(Grylls&Butler,1959;Smith,1966),介体有豆蚜、马铃薯长管蚜和桃蚜,侵染扁豆、苜蓿、白香草木樨和豇豆,不侵染杂三叶草。
③紫云英矮日夏养花网缩病毒:在日本导致紫云英、豌豆和蚕豆黄化和矮化(Matsuu日夏养花网ra,1953;Inouye et al.,1968),由豆蚜传,茄无网蚜不传,可侵染香豌豆、苜蓿Medicago、白香草木樨、豇豆和几种非豆科植物,不侵染杂三叶草、红三叶草和白三叶草http://www.rixia.cc。
④地三叶草红叶病毒:在新西兰引起地三叶草红叶,豌豆、菜豆、蚕豆和羽扇豆黄化和卷叶(Wilson&Close,1973),介体茄无网蚜,在大豆症状类似大豆矮缩病毒,但它能侵染非豆科钝叶酸模,麝香牻儿苗和鹳嘴牻牛儿苗。
⑤甜菜西方黄化病毒:也致鹰嘴豆、香豌豆、豌豆、埃及三叶草、绛三叶草、蚕豆和大豆黄化、卷叶和矮化(Duffus,1960;Duffus&Milbrath,1977),它的寄主范围极广又与大豆矮缩病毒不同。
⑥大豆矮缩病毒同大豆矮化病毒在名称上可能混淆,然而,两者很不同,后者是黄瓜花叶病毒的一株系(Takahashi et al.,1970)。
菜豆曲矮花叶病毒病有哪些传播方法和传毒介体?
传播方法:QPMV在菜豆上主要通过甲虫传播,也能够通过汁液机械摩擦传播。但典型株系不通过菜豆和尖叶菜豆种子带毒的方式传播。传毒介体:传毒甲虫包括黄瓜十一星叶甲Diabrotica.undecimpunctata.howardii、墨西哥豆瓢虫Epilachna.varivestis、黄瓜条叶甲Diabrotica.balteata、红角萤叶甲Cerotoma.ruficornis、菜豆萤叶甲Ceratoma.trifurcata、Gynandrobrotica、Paranapiacaba。前2种甲虫在饲毒24h后,分别可以持毒2d和3d。
豆角花叶病毒
豆角花叶病毒感病品种,叶上现明脉、斑驳或绿色部分凹凸不平、叶皱缩;有些品种叶片扭曲畸形,植株矮缩,开花迟缓或落花。豆荚症状不明显,荚略短,有时出现绿色斑点。
2、发生规律
由菜豆普通花叶病毒引起的花叶病主要靠种子传毒,此外也可通过桃蚜、菜缢管蚜、棉蚜及豆蚜等传毒;菜豆黄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菜豆系初侵染源,主要来自越冬寄主,在田间也可通过桃蚜和棉蚜传播。该病受环境条件影响:26℃以上高温,多表现重型花叶、矮化或卷叶,18℃显症轻,只表现轻微花叶,20-25www.rixia.cc℃利于显症,光照时间长或强度大,症状尤为明显。土壤中缺肥、菜株生长期干旱发病重。
3、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如早熟14号、芸丰、优胜者、春丰4号、秋抗6号、早白羊角菜豆等抗病性强。
(2)建立无病留种田,选用无病种子。
(3)及时喷洒杀虫剂防治传毒蚜虫。
(4)加强田间管理,增施基肥,适时适量浇水,调节小气候,增强寄主抗病力。
(5)发病初期开始喷洒30%壬基酚磺酸铜水乳剂600倍液或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抗毒剂1号)300倍液、10%混合脂肪酸铜水剂1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3-4次。
文章标签:
上一篇:手机微信头像怎么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