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夏养花网

您好,欢迎访问日夏养花网,我们的网址是:http://www.rixia.cc

古代尸体存放的地方 义庄

2022-07-06 13:58:58 分类:养花问答 来源: 日夏养花网 作者: 网络整理 阅读:102

古代宗族义庄是干什么用的呢?

说起"义庄",多数人不禁头皮发麻,联想到的都是一些恐怖的画面,比如林正英的僵尸片里面的义庄,还有一些查案破案的电视剧里面也常常会提到义庄,义庄基本上来说就是古代停尸房的代名词。那是否真的是这样呢?


义庄,是中国古代宗族所有之田产,始于北宋年间。是中国古代特有的由某一姓氏家族创办的慈善机构。这是为本族做好事的经济实体,一般建在乡村、集镇,故称“义庄”。义庄有八九百年的漫长历史,在中国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义庄的产生根源于宋代经济、社会的重大变化,在时代背景下慈善组织成为一种社会需求。

范氏义庄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义庄,始于宋代范仲淹在苏州建立的范氏义庄。范仲淹亲定规矩十三条,规定各房选一名子弟共同掌管,义庄所得租米按人口分给本族男女,族人嫁娶、丧葬、赴科举考试等都可得到一定资助。

以后范氏子孙又不断增补修改规章,使义庄得以延续扩大,到南宋理宗时,范氏义庄达三千多亩。两宋官员纷纷仿效,在各地建立了一些义庄,有的扩大为赈济本地穷苦百姓。与义田相类似的族产,还有义屋、义学、义冢等。新的家族制度陆续形成,其影响远及明清。


华氏义庄

史载,荡口华氏第二十二世孙华进思,国学生,累积致富,拥有土地2200多亩,独置义田一千三百四十亩赡族,创建义庄。进思无子,侄儿公弼为嗣,乃蘅芳、世芳之五世祖。公弼继承父志,移建义庄于所居之右,即通常所说的华氏义庄(老义庄)。而新义庄,为清代光绪初年,荡口镇巨族华芬远捐义田两千余亩建立华芬义庄,即以后通称的华氏新义庄。此外,荡口还有徐义庄、钱义庄、襄义庄,因此荡口号称“江南第一义庄”。义庄,一般是为本族贫寒子弟提供助学的地方,如华氏义庄的“果育鸿模小学”;又为本族贫寒之家提供可资接待之处,也可以领取钱粮。

义庄一词从宋朝发展至清朝,才变成了停尸或者存放骨灰的场所。比较著名的有:

广州韶关的广府义庄

广府义庄和旧时候其他义庄一样,分为“太平间”和“长生屋”。“太平间”自不用说,停放遗体的地方,“长生屋”就是堆放棺材的。以前,从南番顺过来韶关做生意、开铺头的人很多,从当年东堤的广富新街和老东街可见其繁华。在那时候,很多人都有“落叶归根”的思想,当自己死在异乡,都希望死后能够运回家乡安葬。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广府义庄的存在。

然而,在抗战时期,“广府义庄”被国民党占用并改造为第七战区的监狱。进入这暗无天日的牢房,周围用铁皮封闭,常年不见一点阳光。牢房里环境极恶劣,粪便横流,臭气熏天,加上伙食又如狗食,被关在这里很多强壮的人都不杀而病亡。当时人死后,尸体就排放在院中空坪里,有时几天没人来将尸体拉走,臭不可闻,有时干脆将尸体扔下河里,简直毫无人性。


东华义庄

东华义庄是由香港日夏养花网东华三院于1875年成立的义庄。在香港开埠早期,当时广东各县市及海外有不少人来港打工,如不幸身故,因为没有雪房,尸体容易腐烂发臭,于是先行入殓再暂厝义庄,待后人来港才移回乡。义庄现时设于香港岛薄扶林沙湾大口环道。由于楼群建于不同时期,建筑具掺杂中西特色。1960年代是该义庄的全盛期,当时义庄内共有灵柩600具,骨殖逾8000副,当火葬在香港普及后,寄厝的棺木及骨殖陆续减少,2006年初,义庄共有灵柩71件,骨殖115件及骨灰21件,义庄每月租金50至400元不等。

曾寄厝的人包括前北大校长蔡元培、广东军阀陈http://www.rixia.cc炯明、香港富豪李兆基之父李介甫及富商林百www.rixia.cc欣、银行家廖创兴、周生生珠宝金行创办人周君任。而东华医院创院总理之一邓鉴之夫妇于1906年及1915年离世后,骨灰现 在仍然寄放在该处,入庄期已达100年之久。

义庄是什么?

义庄建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www.rixia.cc,两年后完工。道光元年(1821)开始运作,办理赡赈业务,周济宗亲。由于制度设计得好,义庄自行运作,延续了116年。直到1937年抗战爆发,祖国大陆与台湾交通阻隔,才停止慈善工作。这期间,林氏家族已由第一代林平侯传至第四代林尔嘉。

立于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的《林氏义庄碑记》,碑文很长,对义庄制度有非常详细的规定。碑文首先说,林平侯愿将自己在台湾淡水的水田四十三甲八分四厘二毫(每甲约等于内地十一亩三分,合计相当于五百亩)充作本族义田。林氏子孙不得视之为祖产。为了杜绝后患,请地方官为该义田另立永泽堂作为户名,登记注册。这些义田都是上好良田,罕遭旱涝侵害,每年的收入相当稳定。扣除赋税及损耗,一般每年实收租谷一千六百石(每石120斤。古代制度,1石等于10斗,等于100升,等于1000合)。租谷在淡水变卖成银圆,每年分两次会票到内地永泽堂,再由管理人员随时买米,按月分发给族人。

义田的管理人员设2名,均举族中有德有才,或殷实可托的人士担任。一名在淡水,专管收租及汇银到内地等事宜;一名在杨厝,管买米、给米、置业等事宜。他们也有工资。义庄的账目要登载清楚,接受族人查核,监督。

根据七房桥的实际情况,他提出了一个建立“钱氏怀海义庄”的办法,来解决佃户和地主之间的矛盾。 这样的义庄制度,得到县知事的赞同。这对太平天国之后安定农村和克服农业生产的困难都有好处。 兴办义庄的办法很快传了出去。不到一年荡口也建成了黄石弄义庄和华绎之义庄。不到3年,无锡、苏州、昆山、常熟、太仓甚至崇明也都纷纷成立了义庄。义庄成了江南乡间最有力的经济组织,安定了农村,发展了农村经济,在江南兴办小学成了风尚。

宋皇祜元年(1049),江苏苏州范仲淹首创义庄。其后,江苏金坛县张氏、新淦郭氏、莆田陈氏都相继设义庄。元代设立义庄者不多。明代义庄增加,安徽、广东、广西、陕西、直隶都有设立义庄记载。至清代,设义庄者激剧增多。民间时期,义庄建置仍在扩大。
5月13日,我市铁市巷拆迁现场在施工过程中,拆出一批碑刻,经文物专家鉴定,确认为100多年前盛宣怀家族在常州设立义庄和义塾的见证。这是我市首次发现关于义庄的石
刻。石刻印证盛氏义庄的存在

此次发现的石碑共有14块,每块长约1米,宽约半米,刻有盛宣怀之父盛康撰写的《拙园义庄记》和《拙园义庄呈词》以及江苏布政司承认拙园义庄合法性的文件。这些石碑是在墙体中发现的,其表面被人用石灰粉刷,有此巧妙掩盖,所以才能在动荡的年代中,历经100多年,依然保存完好。

盛宣怀(1844-1916),字杏荪,别号愚斋,常州人,晚清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开拓者和实践者。同时,他也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开创者之一。据市文管会文保科科长瞿小佩介绍,这批石碑的发现,对盛宣怀家族及其在常州设立的义庄和义塾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虽然此前诸多史料上均有关于盛宣怀家族设立义庄和义塾的记载,但一直没有相关的实物发现来印证。此次发现的14块石碑,详细记载了盛宣怀父亲盛康所设立的“拙园义庄”的来龙去脉,以及在盛宣怀的主持下,“拙园义庄”于晚清民国交替时期救济族中穷人和赞助族人求学的情况。义庄发展:源于北宋盛于晚清

义庄石刻再现,也引出了一段关于义庄的历史。据市文管会文物专家陈伟堂介绍,所谓义庄,是古代大户人家为救助族中贫困者而出资专设的机构,它主要面向族人。平时,义庄为族人支付婚丧嫁娶的所有费用;灾难之年,也会面向社会,赈济灾民。

北宋仁宗时期,任杭州知事的范仲淹在家乡江苏吴县“置义庄”“以赡族人”,开创了设立义庄的先例。到明代,义庄有所发展,数量增多了,有的规模还比较大。如明孝宗朝首辅徐溥在常州宜兴“置义田八百亩,赡宗族”,皇帝特免其徭役。明神宗时首辅申时行致仕后,在苏州以1100多亩土地设立义庄。同时期,他的同乡沈玷、吴之良、沈德仁等分别建立了各自宗族的义庄。在无锡,翰林院侍读吴情置吴氏义庄,华云置华氏义庄,一时间在江南地区建立义庄,成为一股热潮。

义庄发展在清朝晚期达到发展高潮。在清代的江南,宗祠不甚兴旺,宗法遭到相当程度的冷遇,所以义庄是作为不景气的宗族制度的补剂而产生和发展的,两者之间有着密切关系。据史料记载,从康熙时期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苏、松、常三府出现的大大小小义庄计200多个,最大的系吴县范氏义庄,占田3000亩。

义庄功能:救济宗族子弟

据史料载,盛氏家族的“拙http://www.rixia.cc园义庄”当时有地1134亩,在常州地区首屈一指。义庄设有义塾,拨给一部分土地或款项作为经费。义塾接受所有的家族子弟,特别是接收贫寒子弟入学,即所谓“设家塾以培寒酸”,不收学费,还供给廪膳、书籍,对学有成就者给予奖励。

瞿小佩介绍,义庄普遍具有救济宗族子弟的功能。如武进吴氏宗祠规定:文童府县试给招复钱,中秀才给襕衫费,补廪生给花红钱,参加乡试给宾兴费,出贡和中举都给花红钱,会试给公车费,中进士给花红钱,殿试给册卷费,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和钦点鼎甲给花红钱。这样就为宗族子弟,特别是族内贫困子弟的就学和进学提供了条件。

石刻反映当时义庄制度

清朝时期义庄和义塾得到了政府的鼓励和支持,“拙园义庄”将江苏布政司承认其合法性的文件刻在石碑上,与族规和《拙园义庄记》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便是明证。乾隆帝于1751年南巡到苏州时,曾亲自去范仲淹祠堂以及范氏义庄察看,赐其园名“高义”,并亲书匾额,又赏赐范氏后裔以貂币,以示褒奖。

在经济上,清朝政府对义庄采取了保护的态度,明确规定“凡卖义庄田十五亩以上者,悉依投献捏卖祖坟山地原例,问发充军,田产收回,卖价入官。不及前数者,即照盗卖官田律治罪”。承认包括义庄在内的公田的不可侵犯性,还用祠产“不入官”的措施给以特殊照顾。

另外,政府还在政治上给义庄以鼓励。清朝政府把义庄建设者当作“孝义”加以旌表,还以“优叙”来奖励,布衣可以取得官衔,候选的提前补用,如候选员外郎陶筱建庄后,经过巡抚的推荐,乾隆帝特命“原衔即用,以示奖励”。殷朝晖文唐磊摄
义庄是古代停放尸体的地方,一般是无人认领的异乡人尸体和暂时停放准备到日在在埋的尸体。
放棺材的地方.经常闹鬼...所以很多关于僵尸的电影都拿义庄作故事
【词语】:义庄

【注音】:y zhung

【释义】:1.旧时族中所置的赡济族人的田庄。 2.地方或同乡聚资修建的暂厝棺木的处所。

义庄是干嘛用的?

义庄是古时人们为本乡族人提供各方面的帮助和解决各方面的需求,领口粮、领衣料、领婚姻费、领丧葬费、领科举费、借住义庄房屋、借贷等七方面,孤寡鳏独(泛指无依无靠、无法凭借自己生活下去的人)皆有所养。义庄不仅在民间口碑甚佳,朝堂上亦是如此,得到官府的支持和备案,提供一些法理上的保护,后世还有皇帝特意夸赞了义庄。

义庄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一些其他的功能,例如乡人族人暂厝棺木的处所,棺木里必定有尸体,许多客死他乡的人,尸体都是暂时放在义庄等待择日处理。
义庄是古代人存放尸体的地方
多数义庄是放尸体的。
义桩好像是做好事的吧,就是免费的,干嘛干嘛?

古代义庄是什么意思

义庄第一个解释
义庄建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两年后完工。道光元年(1821)开始运作,办理赡赈业务,周济宗亲。由于制度设计得好,义庄自行运作,延续了116年。直到1937年抗战爆发,祖国大陆与台湾交通阻隔,才停止慈善工作。这期间,林氏家族已由第一代林平侯传至第四代林尔嘉。 立于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的《林氏义庄碑记》,碑文很长,对义庄制度有非常详细的规定。碑文首先说,林平侯愿将自己在台湾淡水的水田四十三甲八分四厘二毫(每甲约等于内地十一亩三分,合计相当于五百亩)充作本族义田。林氏子孙不得视之为祖产。为了杜绝后患,请地方官为该义田另立永泽堂作为户名,登记注册。这些义田都是上好良田,罕遭旱涝侵害,每年的收入相当稳定。扣除赋税及损耗,一般每年实收租谷一千六百石(每石120斤。古代制度,1石等于10斗,等于100升,等于1000合)。租谷在淡水变卖成银圆,每年分两次会票到内地永泽堂,再由管理人员随时买米,按月分发给族人。 义田的管理人员设2名,均举族中有德有才,或殷实可托的人士担任。一名在淡水,专管收租及汇银到内地等事宜;一名在杨厝,管买米、给米、置业等事宜。他们也有工资。义庄的账目要登载清楚,接受族人查核,监督。 根据七房桥的实际情况,他提出了一个建立"钱氏怀海义庄"的办法,来解决佃户和地主之间的矛盾。 这样的义庄制度,得到县知事的赞同。这对太平天国之后安定农村和克服农业生产的困难都有好处。 兴办义庄的办法很快传了出去。不到一年荡口也建成了黄石弄义庄和华绎之义庄。不到3年,无锡、苏州、昆山、常熟、太仓甚至崇明也都纷纷成立了义庄。义庄成了江南乡间最有力的经济组织,安定了农村,发展了农村经济,在江南兴办小学成了风尚。 宋皇祜元年(1049),江苏苏州范仲淹首创义庄。其后,江苏金坛县张氏、新淦郭氏、莆田陈氏都相继设义庄。元代设立义庄者不多。明代义庄增加,安徽、广东、广西、陕西、直隶都有设立义庄记载。至清代,设义庄者激剧增多。民间时期,义庄建置仍在扩大。
第二个解释:
义庄,是农业社会的产物,一个大民族之中,有的穷,有的富,富有的拿出钱来办义庄,
义庄之中包括学校、公田、祠堂等等设施。在历史文献上,最早有记载的义庄是北宋范仲淹
在苏州所致置,随着社会结构的改变,义庄的内容,在渐渐缩窄,到了近代,几乎只以祠堂
为主。而在城市之中,被称为义庄的场所,又另外有一个十分专门的用途:寄放棺柩。
所以,可以简单地说,义庄是存放棺材的地方。当然,棺材不会是空的,棺材中都有尸
体,大都是一时还未曾找得好地方安葬,或是死者客死他乡,家人准备运回本土去安葬,或
是穷得无以为殓,只好暂时寄放在义庄之中。也指医院的太平间。
第三个解释:
"义庄"原本是古时候的一种善举,捐赠人拿出一定的田地,其田租专用于慈善目的;而股市里的义庄却指的是"讲道义"的庄家。在钾肥认沽权证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有人事先宣称将把权证价格维持在一定高位,以让利给亏损的散户,并且真的豪放地做到这一点,该神秘人也被最早称为"义庄"。而如今,"股吧"里有慈善心肠的"义庄"越来越多,各路神兵纷纷出马,预测多只股票的涨停时间,号称"信者跟着发财",对这样的"义",散户们还要保持警惕。
第四个解释:
义庄是指暂时存放未安葬棺材的特定场所。
早年华人从中国内地迁移到香港,或到海外工作维持生活,都希望自己去世后能够安葬在家乡故土。在后人准备充足移送先人到下葬墓地前的一段时间,义庄就提供灵柩或骨殖暂时统一摆放的场所。当中也有特别例子,例如个别遗体未有异地家属安排后事,或亲人贫穷到无以为殓的情况,只能先移送到义庄,再作打算。
好像是类似于慈善机构的一种社会组织,百姓如果有困难,可以提供一定的帮助。

古时放尸体的地方为什么叫“义庄”

义庄之中包括学校、公田、祠堂等等设施。在历史文献上,最早有记载的义庄是北宋范仲淹
  在苏州所致置,随着社会结构的改变,义庄的内容,在渐渐缩窄,到了近代,几乎只以祠堂
  为主。而在城市之中,被称为义庄的场所,又另外有一个十分专门的用途:寄放棺柩。
  所以,可以简单地说,义庄是存放棺材的地方。当然,棺材不会是空的,棺材中都有尸
  体,大都是一时还未曾找得好地方安葬,或是死者客死他乡,家人准备运回本土去安葬,或
  是穷得无以为殓,只好暂时寄放在义庄之中。也指现在的太平间。

文章标签:

本文标题: 古代尸体存放的地方 义庄
本文地址: http://www.rixia.cc/wenda/282488.html

上一篇:《海贼王》所有恶魔果实能力介绍是什么?

下一篇:糯米粉能做出什么美味?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