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瘤矮病毒病是怎样检验与检疫的?
悬钩子丛矮病毒病是怎样检验与检疫的?
鉴别寄主:
苋色藜:局部褪绿斑,系统褪绿环斑或线纹斑。
菜豆:小局部褐斑,无系统侵染。
枯斑寄主:菜豆。
体外稳定性:
①钝化温度。65℃。
②稀释终点。10-4。
③体外存活期。4d。
血清学检测:与24种球状病毒(包括7种等轴不稳环斑病毒属Ilarvirus属的病毒)均无血清学关系。
检疫危险性评价:本病的病原悬钩子丛矮病毒,除嫁接、种子、花粉传外无其他传播途径,单独感染时无症状,危害较轻。季良进行危险性评价时,危险度值5分,为低危检疫性有害生物,国内虽尚未发生,为检疫性有害生物,因危害轻微,无须检疫。
地理分布:西欧、北美、新西兰。可能广泛分布于种植悬钩子感病品种的地区。
检疫国家地区:英国、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日夏养花网、印度尼西亚、秘鲁、阿尔及利亚、冰岛ZIMtejH、摩洛哥、斯洛伐克等。
水稻黑条矮缩病是怎样检验与检疫的?
体外稳定性:
①钝化温度:60℃。
②稀释终点:10-5(水稻病叶)或10-6(带毒灰飞虱)(Shikata,1974)。
③体外存活期:7d(4℃下,水稻病叶汁液)或6d(带毒灰飞虱汁液)(Kitagawa&Shikata,1969)。
血清学检测:由浙江分离物纯化的RBSDV制备的抗血清,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与玉米粗缩病毒、小麦绿矮病存在免疫交叉反应(张恒木,2001)。RBSDV与玉米粗缩病毒、马唐矮化病毒及禾谷细蘖病毒有较远的血清学日夏养花网关系(Luisoni etal.,1973)。
检疫危险性评价:本病的病原体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可通过飞虱持久性传播,除水稻外还可危害玉米、大麦、小麦、小米、高粱等多种农作物,对农业生产可构成重大经济损失。季良进行危险性评价时,危险度10分,为高危有害生物。因国内已普遍发生,且无人为传播途径,为非检疫性有害生物,但鉴于其农业生产的潜在危害性,应列入国内防治重点。
地理分布:中国(江苏、浙江、上海、福建、湖北、湖南、贵州、广西)、日本、韩国、朝鲜。
大豆矮化病毒病是怎样检验与检疫的?
鉴别寄主:
①苋色藜:局部褪绿和坏死斑(直ZIMtejH径1mm)。
②烟草:接种叶发生褪绿环斑,系统性斑驳和花叶。
③豇豆:接种叶发生局部褪绿或枯日夏养花网斑,有的分离物可于幼叶出现系统斑驳或花叶。
枯斑寄主:扁豆、蚕豆、望江南、苋色藜、昆诺藜、曼陀罗、香豌豆、绿豆、豇豆、番杏。
体外稳定性:
①钝化温度:45~65℃(中国分离物,不同分离物之间相差较大),60~65℃(韩国分离物),55~65℃(印尼分离物),55~60℃(日本分离物)
②稀释终点:10-2~10-4(中国分离物),10-3~10-4(韩国分离物),10-3~10-4(日本分离物)
③体外存活期:体外存活期:3~5d(中国分离物),3d(室温,韩国分离物),3~24h(印尼分离物),3~4d(日本分离物)。
血清学检测:琼脂双扩散检测表明:本病毒与大豆矮化病毒AF株系、黄瓜PriceNo6产生的沉淀线相融合;两SSV-印尼分离物和SSV-日本B株系沉淀线也融合(Honda et al.,1988);本病毒与CMV-Y,CMV-P,PSV抗血清阳性反应,但沉淀线有分叉,表明抗原部分相同;本病毒CMV同时与CMV双扩散抗血清反应,形成的沉淀线,完全融合;而与花生矮化病毒无血清学关系。
检疫危险性评价:本病的病原体大豆矮化病毒,可通过大豆、豇豆的种子进行远距离传播,危害大豆和豇豆,并可经Aphis,Rhopalosiphum,Myzus等3属3种蚜虫扩大蔓延容易形成流行,对大豆生产可构成重大经济损失。季良进行危险性评价时,危险度值8分,为中危检疫性有害生物。国内虽已有发生,鉴于其农业生产的危害性,应列入国内防治重点。
地理分布:中国(江苏、黑龙江、吉林)、日本、韩国、印尼。
检疫国家地区:新西兰、匈牙利、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阿尔及利亚、冰岛、摩洛哥、斯洛伐克等。
水稻白叶病毒病是怎样检验与检疫的?
鉴别寄主:水稻品种Bluebonnet50高度感病,症状特征明显。
血清学检测:RHBV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它与同属于纤细病毒属的水稻条纹病毒(RSV)、水稻草矮病毒(RGSV)、玉米条纹病毒(MSpV)没有血清学关系,但与稗草白叶病毒(EHBV)及尾稃草白叶病毒(UHBV)具有血清学关系。
检疫危险性评价:本病的病原体水稻白叶病毒,可通过飞虱持久性传播,危害水稻、野生稻、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等多种粮食作物,对农业生产可构成重大经济损失。季良进行危险性评价时危险度值10分,为高危有害生物。虽国内尚无分布,因无人工传播途径,为非检疫性有害生物。
地理分布:广泛分布于美洲大陆的二十几个国家。
检疫国家地区: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越南。
文章标签:
上一篇:种瓜子的正确方法
下一篇:腐竹是怎样做成的?复制的不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