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夏养花网

您好,欢迎访问日夏养花网,我们的网址是:http://www.rixia.cc

玉米苗期防治虫害的药物有哪些

2022-06-30 06:04:37 分类:养花问答 来源: 日夏养花网 作者: 网络整理 阅读:152

玉米刚出苗就被虫吃了,打什么药效果好?

玉米刚出芽被虫吃打什么药效果非常的好?针对那样的提出问题,实际上是并没有简易毫无疑问的回答的。缘故是玉米苗期有可能产生的食叶性虫害有多种多样,而预防不一样的虫害,在药物挑选上不仅仅是有差别,有时乃至是差别非常大。不一样的病虫害很有可能必须选用差异的药物,合适的药物才算是较好的药物。

1、玉米螟。玉米螟是玉米苗期最多见的食叶虫害,在玉米心叶期,玉米螟的初孵稚虫通常会跑到玉米苗的心叶中群居摄食危害。当玉米心叶生长发育到进行时,由此可见被玉米螟危害产生的一排排孔眼。成熟后的玉米螟会蛀入玉米的茎杆或穗轴危害。

2、黏虫。玉米苗被黏虫危害后,叶片被喂成缺刻或孔眼,遇害状况与玉米螟相近,但黏虫经常会吞掉玉米苗的心叶,导致无意苗。

3、棉铃虫。棉铃虫危害玉米苗后,不但会发生孔眼和缺刻,也常常会咬掉玉米苗的心叶,造成枯心。防棉铃虫对玉米的危害,三龄前应用药物实际效果不错。

4、甜菜夜蛾。甜菜夜蛾具备群居危害性,玉米苗被摄食叶脉后,只剩乳白色外皮。四龄后食变多的甜菜夜蛾可吃光玉米叶片上的叶脉,仅存叶柄。

5、斜纹夜蛾。斜纹夜蛾以初孵稚虫集群危害,仅服用玉米叶片的叶脉,留有叶柄和外皮,使玉米叶片展现筛网状花叶子。二龄后分散化危害,四龄虫进到暴饮暴食期,可将叶片吃成残缺不全,或立即吃光。

对于玉米出苗时候的病虫害防治,一定要尽早发现尽早处理,同时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撒药流程进行操作,不可道听途说,不明白的地方要像当地专家咨询。

我认为可以打一些能够防治病虫害的药物,可以选择硝磺草酮,能够有效去除虫害,也能够去除杂草,保证玉米的健康生长。
可以选择一些驱虫的农药,或者可以选择一些物理的方式进行防虫,这样才可以更好的解决问题。
在玉米出苗之后要及时浅耕灭茬,可以选择一些杀虫剂,然后要及时的浇水,一定要预防积水。

玉米是如何防病虫害的?使用什么农药?

1 物理防治就目前的实际种植情况来说,在防治玉米病虫害的过程中,主要应该以防为首要任务,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①种子选择。在选取玉米种子的过程中要选用具有良好抗病性的种子,或者是感病较轻的玉米品种,这样可以有效以降低玉米作物受到病虫害侵染的概率。②实行轮作。③增施钾肥。在玉米生长的过程中,在田间多施加钾肥能够使玉米抗病能力得到显著提高。④及时清理玉米植株残体以及枯心苗,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减少病虫害传播的概率。在对玉米进行田间管理的过程中一旦发现病变苗,要及时铲除,而且铲除后的病变苗还要妥善处理,防止病虫害的二次传播。⑤药剂拌种。在玉米播种之前使用药剂拌种能够很好的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可使用以下配方:20%毒死蜱苯甲酰胺混悬液+25%吡柔比星混悬液;式2:1600氨基微乳液10~20毫升。在波尔多酒中添加大蒜液可提高防治效果,玉米病害较多。对于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在高峰时从果穗处施药镇静,作为30kg水。防治方法:用25%三唑酮500-800倍喷酒,玉米脂肪瘤应及时切除,玉米病毒的病害包括玉米粗缩病和矮花叶病(均匀喷花叶条)。

不仅可以提前清除病株,此外,还可喷施该药,防治灰霉病的效果可达92.9%,在波尔多酒中加入大蒜液可提高药效。在进入玉米田之前,使用早期药物清除跳蚤和灰飞虱。玉米害虫控制率为40%,应根据具体病虫害确定。

根据玉米昆虫的病虫害,选择适合控制的杀虫剂。玉米地下瘟疫主要是土虎和金针蛆。它们可以与毒药混合。它们也可以在播种前种植。瘟疫有玉米粉虱、草地螟、病毒、大斑病和小斑病等。

种玉米该怎么防治虫害?

主要害虫有蝼蛄等地下害虫、玉米螟和蚜虫等。根据害虫的生活习性进行防治是玉米高效种植的重要任务。

1、玉米螟又叫钻心虫。第一阶段幼虫在心叶中埋藏,叶片上有许多小孔。防治玉米瘟病的关键在于两个时期。一是大喇叭口期的防治。此时虫小对药物敏感,是防治的最佳时期。用1.5kg 3%呋喃丹颗粒或锐劲特乳油20毫升点心叶防治。二是穗期的防治。此时,玉米抽雄吐丝,玉米螟虫幼虫在植株上活动,叮咬细丝和茎。可将50%敌敌畏500倍液喷在灯丝和耳朵上。此外,你也可以剪下2厘米以上的果穗。当灯丝开始枯萎时,在切割口上涂抹300倍敌百虫药泥。制备药用泥浆的配比为敌百虫:水:黏土1:300:540,或在雌穗长丝基部滴加700倍50%敌敌畏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2、蚜虫。发现蚜虫危害时,可喷洒50%敌敌畏或蚜虫防治。40%氧化乐果100倍液也可以涂抹在距心房结10厘米的茎上。

3、地下害虫。对玉米有害的地下害虫包括棉被和蚯蚓。这些害虫通常日夜出现,叮咬玉米幼苗的茎或根,导致幼苗短缺和枯萎。为了防止地下害虫,首先要清除田间杂草,清除卵和幼虫。其次,在播种玉米之前,必须用药物包衣种子,方法是用2-3克50%辛硫磷/公斤种子和40-45公斤水包衣种子。不施肥的,播种后1~2天用0.17kg 50%辛硫磷和333kg水灌根。

当发现地下害虫有害时,用0.5kg 90%或50%敌百虫或50%辛硫磷用水稀释,并与50kg新鲜草药混合www.rixia.cc制成毒饵,晚上撒在玉米幼苗附近。成虫白天躲在草地和田野里,夜间外出活动产卵,幼虫主要聚集在玉米心叶背面、叶片背面等背光处。防治方法有:一是人工采卵或捕捉幼虫。第二种方法是用糖醋草诱捕成虫,或者用稻草靴诱捕卵。方法是在田间插入30~35cm高的稻草靴,每亩3~4粒,诱导成虫产卵,每3~4天更换一次。把注意力集中在烧草杀蛋上。三是化学防治,每亩喷洒80公斤50%敌敌畏溶液800-1000次。

玉米地下害虫主要是地老虎、金针虫,可用毒杀剂拌种,也可以在播种前进行土壤消毒杀虫。如在苗期发现鼠虫啃食,可用福林、乐斯本1000倍液在根茎部周围喷湿土表防治,傍晚施药效果更好。
种植玉米的时候要做好病虫害管理,提前去使用农药,控制温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做好排水。
喷洒农药,清除杂草,选择合适的品种进行种植,合理的浇水,合理的施肥。

玉米常见虫害防治

炎炎夏日,辛苦的农民朋友已经把玉米中到了地里,高产是农民生产的目标,然而在玉米的生个生育期中会有多种虫害威胁玉米的丰收,

玉米的一生!

科普一下玉米常见的十种虫害防治攻略:

农资友人提醒:农民朋友要注意查治玉米蓟马!

1. 玉米蓟马

玉米上发生2代,行孤雌生殖,主要是成虫取食玉米造成为害。在北京地区,盛发为害期约在6月中旬前后,该时正值麦收季节易被忽视而造成严重损害。黄朵蓟马主要是苗期为害重,在玉米上以苗期和心时期发生数量较大,过此时期数量渐趋下降。春玉米和中茬玉米在6月下旬已过心叶期或心叶末期时,蓟马便转向处于苗期的夏播玉米和高梁上为害。

形态特征

雌成虫分长翅型、半长翅型和短翅型。体小,暗黄色,胸部有暗灰斑。前翅灰黄色,长而窄,翅脉少但显著,翅缘毛长。半长翅型翅长仅达腹部第5节,短翅型翅略呈长三角形的芽状。卵肾形,乳白至乳黄色。若虫体色乳青或乳黄,体表皱榴有横徘隆起颗粒。蛹或前"蛹"(即第三龄著虫)体淡日夏养花网 黄色,有翅芽为谈白色,蛹块羽化时呈褐色。

防治攻略

农业防治:合理密植,适时浇灌,及时清除杂草,有效减轻蓟马为害。

药物防治:当蓟马为害严重时应及时喷施药剂进行防治,可使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10%烯啶虫胺15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液喷雾。

人工防治:对于已形成“鞭状”的玉米苗,可用锥子从鞭状叶基部扎入,从中间豁开,让心叶恢复正常生长。

2、黏虫

玉米黏虫为迁飞性、暴食性害虫,为当前玉米苗期的主要害虫之一。黏虫食性很杂,尤其喜食玉米叶片,使之形成缺刻,大发生时常将叶片吃光,仅剩光秆,造成绝收。

危害特点

黏虫繁殖力强,产卵部位有选择性,在玉米、高粱等高秆作物上卵多产在枯叶尖部位。幼虫孵化后,集中在喇叭口内取食嫩叶叶肉,3龄食叶成缺刻,5龄食量最大,可将叶片吃光。在玉米上多栖息在喇叭口、叶腋和穗部苞叶中。有假死性,3龄后有自残现象,4龄以上能群集迁移扩大危害。幼虫取食活动以傍晚、清晨及阴雨天最盛。成虫喜取食蜜源植物,对黑光灯和糖醋酒混合液有很强趋性。黏虫喜温暖高湿条件。降雨一般有利于发生,但大雨、暴雨和短时间的低温,不利于成虫产卵。生长茂密、地势低、杂草多的玉米田发生重。

防治攻略

药剂防治:在黏虫幼虫3龄前每亩用20%杀灭菊酯乳油15~45克对水50公斤喷雾,或用5%灭扫利1000~15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1500~2000倍液,或10%大功臣2000~2500倍液喷雾防治。

生态防治:在低龄幼虫期以灭幼脲1~3号20010-6防治,不杀伤rIuYihF天敌,对农作物安全,用量少不污染环境。在黏虫羽化盛期用黑光灯和糖醋酒混合液诱集成虫。

3、玉米粘虫

玉米粘虫是一种玉米作物虫害中常见的主要害虫之一。属鳞翅目,夜蛾科,又名行军虫,体长17-20毫米,淡灰褐色或黄褐色,雄蛾色较深。以幼虫暴食玉米叶片,严重发生时,短期内吃光叶片,造成减产甚至绝收。一年可发生三代,以第二代危害夏玉米为主。天敌主要有步行甲、蛙类、鸟类、寄生蜂、寄生蝇等。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5-17mm,翅展36-40mm。头部与胸部灰褐色,腹部暗褐色。前翅灰黄褐色、黄色或橙色,变化很多;内横线往往只现几个黑点,环纹与肾纹褐黄色,界限不显著,肾纹,后端有一个白点,其两侧各有一个黑点;外横线为一列黑点;亚缘线自顶角内斜至Mz;缘线为一列黑点。后翅暗褐色,向基部色渐淡。卵长约0.5mm,半球形,初产白色渐变黄色,有光泽。卵粒单层排列成行成块。老熟幼虫体长38mm。头红褐色,头盖有网纹,额扁,两侧有褐色粗纵纹,略呈八字形,外侧有褐色网纹。体色由淡绿至浓黑,变化甚大;在大发生时背面常呈黑色,腹面淡污色,背中线白色,亚背线与气门上线http://www.rixia.cc之间稍带蓝色,气门线与气门下线之间粉红色至灰白色。腹足外侧有黑褐色宽纵带,足的先端有半环式黑褐色趾钩。蛹长约19mm;红褐色;腹部5-7节背面前缘各有一列齿状点刻;臀棘上有刺4根,中央2根粗大,两侧的细短刺略弯。

防治攻略

对成虫防治,要利用粘虫成虫趋光、趋化性,采用糖醋液、性诱捕器、杀虫灯等无公害防治技术诱杀成虫,以减少成虫产卵量,降低田间虫口密度。幼虫的防治时间,全省大部分地区为9月上中旬,防治对象田为中迟熟夏玉米田,防治指标为玉米田虫口密度30头/百株。防治时亩用50%锌硫磷乳油75-100克、或40%毒死蜱乳油75-100克、或20%灭幼脲3号悬浮剂500-1000倍液,对水40公斤均匀喷雾。

4、玉米螟

玉米螟俗称箭杆虫、玉米钻心虫等,属鳞翅目螟蛾科。玉米螟是世界性大害虫,为害寄主种类多达150种以上,其中玉米为害最重。每年可造成产量损失5一15%。

危害特点

成虫:玉米螟成虫体长13一15毫米,体黄色( 雌)或黄褐色(雄)前翅内横线暗褐色波纹状,外横线暗褐色锯齿状。

卵:玉米螟卵块由20一60卵粒呈不规则鱼鳞状排列,单粒卵椭圆形扁平,出产时乳白色(似蜡滴)渐变淡黄色,虫卵孵化前中央有黑点(俗称黑头卵)。

幼虫:玉米螟幼虫初孵时体长1.5毫米头壳黑色,体乳白色半透明,老熟幼虫体长20一30毫米头壳棕黑色,体污白色,体背毛片明显。

蛹 :玉米螟蛹15一19毫米,纺锤形、黄褐色、体背密布细小波状横皱纹,臀刺黑褐色、端部有5一8根向上弯曲的刺毛。

防治攻略

越冬幼虫羽化以前,处理玉米、高粱、棉花等越冬寄主的茎秆是消灭越冬幼虫、压低越冬虫源基数的有效措施。3代发生区,尽量扩大夏玉米播种面积,压缩玉米、高粱、谷子等寄主作物的春播面积,减少第1代玉米螟的食料来源和繁殖场所,以控制第2、3代发生量和减轻对夏玉米的为害。

利用雌蛾喜在高大茂密、生长旺盛的寄主植株上产卵的习性,在春玉米正常播种前1个月左右选择邻近越冬场所的地块种植小面积的诱集带、诱集田,或对少数早播春玉米田块加强肥水管理,促其早发,诱集成虫产卵。

种植抗螟品种是一种经济、有效、安全的治螟措施。与一些作物的田间管理措施结合实施,尤其是间苗、定苗以及棉花整枝、打杈、去顶心等措施可以直接除虫除卵,与玉米螟的防治关系更为密切。如第1代玉米螟在棉花苗期为害,可结合间苗、定苗去掉有虫株;第2代玉米螟低龄幼虫先在棉花嫩头、叶柄为害,然后才蛀茎,可结合整枝、打顶去掉有虫叶柄、嫩尖和枝杈,并带出田外集中处理,均可明显减轻玉米螟对棉花的为害。

物理防治:使用高压汞灯诱虫,具体方法是:在越冬代成虫羽化期,将200W或400W的高压汞灯安装在村庄内较开阔的地方,灯距150m(用400W的灯泡则为200m)。灯泡应装在防水灯头上,用铁丝固定好,灯下面修一直径为lm的圆形水池、砖结构和水泥结构均可;亦可在灯下挖一同样大小的土坑,坑内铺塑料布,但均以不漏水为准。池内放水6cm深,并加入100g左右的洗衣粉,拌匀。一般每3天换水1次,并另加洗衣粉。如换水时间未到而池中水不足时,可随时添加。灯泡挂在水池中央距水面15cm处为宜。从越冬代成虫的羽化初期至末期,每天20:30时半开灯,翌日晨4:00时闭灯。由于诱蛾量通常很大,每天早晨将池中的蛾子捞出深埋。

生物防治:每年4月中旬至5月初越冬幼虫化蛹前,用白僵菌孢子粉对烧剩的寄主作物秸秆、根茬进行喷粉封垛,菌粉用量为100g/m?,垛面每平方米喷1个点,至垛面可见菌粉即可。或心叶中期将含菌量为100亿—500亿/g的白僵菌孢子粉0.5kg与skg过筛的煤渣拌匀,制成1:10白僵菌颗粒剂,按每株2g施入玉米心叶内。用8000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3kg/亩,同10kg细砂拌匀制成颗粒剂,在玉米心叶中期施用,防治效果较好。采用夏玉米间作绿豆,增加自然界赤眼蜂等螟卵寄生蜂的种群数量,控制螟害的发生。或大量饲养繁殖释放寄生蜂治螟。此外,还可利用玉米螟的性信息素诱杀雄虫或投放大量性信息素,使雄虫难以找到雌虫,无法交尾。玉米螟防治的最佳适期为心叶末期,也就是大喇叭口期,即防治玉米螟的关键时期。

药剂防治:

在2—3龄幼虫期,可用下列药剂:

25%氰戊菊酯辛硫磷乳油80—100ml/亩;

20%辛硫磷乳油200—250ml/亩;

30%乙酸甲胺磷乳油125—230ml/亩;

48%毒死蜱乳油70—90ml/亩;

80%敌百虫可溶液剂80—100ml/亩;

40%甲基辛硫磷乳油50—100ml/亩;

40%水胺硫磷乳油75—150ml/亩;

40%三唑磷乳油60—100ml/亩;

25%喹硫磷乳油120—150ml/亩;

20%哒嗪硫磷乳油75—l00ml/亩;

50%二嗪磷乳油80—120ml/亩;

20%亚胺硫磷乳油250—300ml/亩;

10%杀螟腈可湿性粉剂100—200g/亩;

50%甲基嘧啶磷乳油80—100ml/亩;

30%氯氨磷乳油160—200ml/亩;

40%嘧啶氧磷乳油150—300ml/亩;

20%丁硫克百威乳油200—250ml/亩;

75%硫双威可湿性粉剂60—70g/亩;

25%仲丁威乳油200—250ml/亩;

50%杀螟丹可溶性粉剂70—100g/亩;

25%甲萘威可湿性粉剂200—300g/亩;

2.5%氯氟氰菊酯乳油25—50ml/亩;

2.5%溴氰菊酯乳油20—30ml/亩;

5.7%氟氯氰菊酯乳油30—40ml/亩;

20%虫酰肼悬浮剂25—35ml/亩;

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20—30ml/亩;

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5—10ml/亩:

8000IU/ml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100—200g/亩对水40—50kg均匀喷雾。

在低龄幼虫盛期,使用一包定(8.2%甲维虫酰肼)乳油,20毫升兑水15公斤喷雾与玉米田除草剂混用没有药害。

玉米心叶末期,可用下列药剂:5%辛硫三噢磷颗粒剂150—250g/亩;10%二嗪磷颗粒剂0.4—0.6kg/亩;1.5%辛硫磷颗粒剂0.5—0.75kg/亩;40%治螟磷乳油150—250ml/亩;3%克百威颗粒剂2—3kg/亩;5%丙硫克百威颗粒剂2—3kg/亩,拌细土15—20kg灌心。

5、蝗虫

蝗虫是蝗科,直翅目昆虫。俗称“蚱蜢”,种类很多,全世界有超过10,000种。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

形态特征

口器坚硬,前翅狭窄而坚韧,盖在后翅上,后翅很薄,适于飞行,后肢很发达,善于跳跃。

防治攻略

农业防治:兴修水利,做到旱涝无灾;做到大面积荒滩垦荒种植,改变蝗虫的栖息环境,减少发生基地的面积;植树造林,改变蝗区小气候,减少飞蝗产卵繁殖的适生场所;提高耕作和栽培技术,达到控制蝗卵的作用,因地制宜,改变作物的布局,减少蝗害。

生物防治:在蝗灾区,使用高效低毒的农业和生物农药,保护蝗区的捕食性天敌。大面积施用蝗虫微孢子虫。

药剂防治:大面积使用药剂防治蝗蝻应掌握蝗虫在3龄以前。用75%马拉硫磷乳油进行超低容量或低容量喷雾。飞机防治每亩用60~70克;地面喷雾,每亩用75克,或用45%马拉硫磷乳油地面超低容量喷雾,每亩用75~100克,或20%敌马合剂,每亩用100克或1.5%林丹粉剂,每亩用1.5~2千克喷粉。

6、玉米蚜

玉米蚜,有害生物,可为害玉米、水稻及多种禾本科杂草。苗期以成蚜、若蚜群集在心叶中为害,抽穗后为害穗部,吸收汁液,妨碍生长,还能传播多种禾本科谷类病毒。天敌有异色瓢虫、七星瓢虫、龟纹瓢虫、食蚜蝇、草蛉和寄生蜂等。

形态特征

无翅孤雌蚜体长卵形,长1.8mm至2.2mm,活虫深绿色,披薄白粉,附肢黑色,复眼红褐色。腹部第7节毛片黑色,第8节具背中横带,体表有网纹。触角、喙、足、腹管、尾片黑色。触角6节,长短于体长1/3。喙粗短,不达中足基节,端节为基宽1.7倍。腹管长圆筒形,端部收缩,腹管具覆瓦状纹。尾片圆锥状,具毛4至5根。

有翅孤雌蚜长卵形,体长1.6mm至1.8mm,头、胸黑色发亮,腹部黄红色至深绿色,腹管前各书有暗色侧斑。触角6节比身体短,长度为体长的1/3,触角、喙、足、腹节间、腹管及尾片黑色。腹部2至4节各具1对大型缘斑,第6、7节上有背中横带,8节中带贯通全节。其他特征与无翅型相似。卵椭圆形。

防治攻略

农业防治:采用麦棵套种玉米栽培法比麦后播种的玉米提早10至15天,能避开蚜虫繁殖的盛期,可减轻为害。

在预测预报基础上,根据蚜量,查天敌单位占蚜量的百分比及气候条件及该蚜发生情况,确定用药种类和时期。

药剂防治:用玉米种子重量0.1%的10%吡虫啉可湿粉剂浸拌种,播后25天防治苗期蚜虫、蓟马、飞虱效果优异。

玉米进入拔节期,发现中心蚜株可喷撤0.5%乐果粉剂或40%乐果乳油1500倍液。当有蚜株率达30%至40%,出现"起油株"(指蜜露)时应进行全田普治,一是撒施乐果毒砂,每667平方米用40%乐果乳油50g对水500L稀释后喷在20kg细砂土上,边喷边拌,然后把拌匀的毒砂均匀地撒在植株上。也可喷洒25%爱卡士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每667平方米用药量509或喷撒1.5%1605粉剂,每667平方米2至3kg。

用呋喃丹灌心。在玉米大喇叭口末期,每667平方米用3%呋喃丹颗粒剂1.5kg,均匀的灌入玉米心内,若怕灌不均匀,可在呋喃丹中掺入2至3kg细砂混匀后进行。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10%赛波凯乳油2500倍液、2.5%保得乳油2000至3000倍液、20%康福多浓可溶剂3000至4000倍液。

7、甜菜夜蛾

甜菜夜蛾(Beet armyworm)学名Spodoptera exigua Hiibner 俗称白菜褐夜蛾,隶属于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世界性分布、间歇性大发生的以危害蔬菜为主的杂食性害虫。对大葱、甘蓝、大白菜、芹菜、菜花、胡萝卜、芦笋、蕹菜、苋菜、辣椒、豇豆、花椰菜、茄子、芥兰、番茄、菜心、小白菜、青花菜、菠菜、萝卜等蔬菜都有危害。

形态特征

幼虫体色变化很大,有绿色、暗绿色、黄褐色、黑褐色等,腹部体侧气门下线为明显的黄白色纵带,有时呈粉红色。成虫昼伏夜出,有强趋光性和弱趋化性,大龄幼虫有假死性,老熟幼虫入土吐丝化蛹。

防治攻略

农业防治:晚秋初冬耕地灭蛹;人工摘除卵块、虫叶。

物理防治:黑光灯诱杀成虫。

药剂防治:

抓住1~2龄幼虫盛期进行防治,可选用下列药剂喷雾:

5%抑太保乳油4000倍液

或5%卡死克乳油4000倍液

或5%农梦特乳油4000倍液

或20%灭幼脲1号悬浮剂500~1000倍液

或25%灭幼脲3号悬浮剂500~1000倍液

或40%菊杀乳油2000~3000倍液

或40%菊马乳油2000~3000倍液

或20%氰戊菊酯2000~4000倍液

或茴蒿素杀虫剂500倍液

8、玉米叶螨

玉米叶螨就是红蜘蛛,属蛛形纲,前气门目,叶螨科,是多食性害虫,以若虫或成虫在叶背面吸取汁液,造成叶片枯死,影响产量。

形态特征

成螨体色随季节变化,一般为红色或锈红色,雌虫呈黎圆形,体长0.55毫米左右。雄虫呈卵圆球形。幼螨体近圆形,色泽透明,眼呈红色,足3对,取食后体色变暗绿。若螨,足4对,体色变深,体侧出现明显的块状色素。

防治攻略

根据枣红蜘蛛的生物学习性,可应用农业、物理、和化学防治措施。

人工防治:在越冬卵孵化前刮树皮并集中烧毁,刮皮后在树干涂白(石灰水)杀死大部分越冬卵。

农业防治:根据枣红蜘蛛越冬卵孵化规律和孵化后首先在杂草上取食繁殖的习性,早春进行翻地,清除地面杂草,保持越冬卵孵化期间田间没有杂草,使红蜘蛛因找不到食物而死亡

物理防治:可在枣树发芽和枣红蜘蛛即将上树为害前(约4月下旬),应用无毒不干粘虫胶在树干中涂一闭合粘胶环,环宽约1厘米,2个月左右再涂一次,即可阻止枣红蜘蛛向树上转移为害,效果可达95%以上。

生物防治:田间枣红蜘蛛的种类很多,据调查主要有中华草蛉、食螨瓢虫和捕食螨类等,其中优以中华草蛉种群数量较多,对枣红蜘蛛的捕食量较大,保护和增加天敌数量可增强其对枣红蜘蛛种群的控制作用。

化学防治:应用4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1500倍液,20%螨死净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15%哒螨灵乳油2000倍液,1.8%齐螨素乳油6000~8000倍等均可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当田间发现受害株时要及时摘除玉米基部1片~3片有螨(卵)叶片,以控制螨害。摘取的叶片用口袋装出深埋或烧毁,不得作饲料或人肥堆。

9、二点委夜蛾

二点委夜蛾是我国夏玉米区新发生的害虫,各地往往误认为是地老虎为害,该害虫随着幼虫龄期的增长,害虫食量将不断加大,发生范围也将进一步扩大,如不能及时控制,将会严重威胁玉米生产。因此,需加强对二点委夜蛾发生动态的监测,做好虫情预报或警报,指导农民适时防治,以减轻其为害损失。

形态特征

蛹和卵形态:蛹长10毫米左右,化蛹初期淡黄褐色,逐渐变为褐色。卵馒头状,上有纵脊,初产黄绿色,后土黄色。直径不到一毫米;卵单产在麦秸基部。单头雌蛾产卵量可达数百粒。

幼虫形态:老熟幼虫体长14~18毫米,最长达20毫米,黄黑色到黑褐色,头部褐色。

老熟幼虫形态:额深褐色,额侧片黄色,额侧缝黄褐色。腹部背面有两条褐色背侧线,到胸节消失,各体节背面前缘具有一个倒三角形的深褐色斑纹。气门黑色,气门上线黑褐色,气门下线白色。体表光滑。有假死性,受惊后蜷缩成C字形。

成虫形态:二点委夜蛾成虫体长10—12mm,灰褐色,前翅黑灰色,上有白点、黑点各1个。后翅银灰色,有光泽。

防治攻略

农业防治:麦收后播前使用灭茬机或浅旋耕灭茬后再播种玉米,即可有效减轻二点委夜蛾危害,也可提高玉米的播种质量,苗齐苗壮;及时人工除草和化学除草,清除麦茬和麦秆残留物,减少害虫滋生环境条件;提高播种质量,培育壮苗,提高抗病虫能力。

化学防治:幼虫三龄前防治,最佳时期为出苗前(播种前后均可)。

撒毒饵,亩用4~5kg炒香的麦麸或粉碎后炒香的棉籽饼,与兑少量水的90%晶体敌百虫,或48%毒死蜱乳油500g拌成毒饵,在傍晚顺垄撒在玉米苗边,撒毒土。亩用80%敌敌畏乳油300~500毫升拌25公斤细土,早晨顺垄撒在玉米苗边,防效较好。

灌药,(1)随水灌药,用48%毒死蜱乳油1kg/亩,在浇地时灌入田中。(2)喷灌玉米苗,可以将喷头拧下,逐株顺茎滴药液,或用直喷头喷根茎部,药剂可选用48%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30%乙酰甲胺磷乳油10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等。药液量要大,保证渗到玉米根围30cm左右的害虫藏匿的地方。

10、玉米灰飞虱

灰飞虱 Laodelphax striatellus ,属于同翅目飞虱科灰飞虱属,主要分布区域,南自海南岛,北至黑龙江,东自台湾省和东部沿海各地,西至新疆均有发生,以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地区发生较多。由于寄主是各种草坪禾草及水稻、麦类、玉米、稗等禾本科植物,所以对农业危害很大。

形态特征

成虫:长翅型体长(连翅)雄虫3.5毫米,雌虫4.0毫米;短翅型体雄虫2.3毫米,雌虫2.5毫米。头顶与前胸背板黄色雌虫则中部淡黄色,两侧暗褐色。前翅近于透明,具翅斑。胸、腹部腹面雄虫为黑褐色,雌虫色黄褐色,足皆淡褐色。卵:呈长椭圆形,稍弯曲,长1.0毫米,前端较细于后端,初产乳白色,后期淡黄色。

若虫:共5龄。

第1龄若虫体长1.0-1.1毫米,体乳白色至淡黄色,胸部各节背面沿正中有纵行白色部分。

2龄体长1.1-1.3毫米,黄白色,胸部各节背面为灰色,正中纵行的白色部分较第1龄明显。

3龄体长1.5毫米,灰褐色,胸部各节背面灰色增浓,正中线中央白色部分不明显,前、后翅芽开始呈现。

4龄体长1.9-2.1毫米,灰褐色,前翅翅芽达腹部第1节,后胸翅芽达腹部第3节,胸部正中的白色部分消失。

5龄体长2.7-3.0毫米,体色灰褐增浓,中胸翅芽达腹部第3节后缘并覆盖后翅,后胸翅芽达腹部第2节,腹部各节分界明显,腹节间有白色的细环圈。越冬若虫体色较深。

防治攻略

农业防治:选用抗(耐)虫水稻品种,进行科学肥水管理,创造不利于白背飞虱孳生繁殖的生态条件。

生物防治:白背飞虱各虫期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种类较多,除寄生蜂、黑肩绿盲蝽、瓢虫等外,还有蜘蛛、线虫、菌类对白背虱的发生有很大的抑制作用。保护利用好天敌,对控制白背飞虱的发生为害能起到明显的效果。

化学防治:根据水稻品种类型和飞虱发生情况,采取重点防治主害代低龄若虫高峰期的防治对策,如果成虫迁入量特别大而集中的年份和地区,采取防治迁入峰成虫和主害代低龄若虫高峰期相结合的对策。

药剂防治:70%吡虫啉,20%吡蚜酮,0.5%藜芦碱可湿性粉剂,90%敌敌畏等常规防治。

玉米虫害应用.哪些药物

一、苗期的防治

1、苗期的虫害主要有地下害虫、蓟马、粘虫和红蜘蛛,蓟马常群集在玉米心叶内进行危害,玉米被害后叶片上出现黄白色斑纹,严重时叶片扭曲畸形。

粘虫是一种“暴食”性害虫,主要以幼虫咬食叶片进行危害,发生重时能将茎叶全部吃光。小地老虎常潜伏在苗心,叶被害后呈缺刻或仅留表皮成透明孔洞。3龄以后躲入土中,昼伏夜出,能将玉米嫩茎从基部咬断。

防治方法:可采用50%辛硫磷乳油、50%甲胺磷乳油1000倍、10%菊马乳油2000倍,或25%快杀灵每亩70?80毫升加水40公斤喷雾,防治蓟马和粘虫。地下害虫的防治,可将所有种子于播种前一天,用50%辛硫磷乳油50ml,加水1.0升混均后,均匀喷洒在20公斤的种子上,阴干后播种。地老虎的防治可采有50%辛硫磷每亩0.2-0.25公斤,兑水400-500公斤顺垄灌根;50%辛硫磷或90%的晶体敌百虫0.5公斤加水稀释,拌碎鲜草50公斤,于傍晚撒于玉米苗附近,连撒两个晚上。红蜘蛛发生的最根本条件就是干旱,越旱越严重。因此,要适时适度浇水。可用20%三氯杀螨醇乳油、73%克螨特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

2、苗期的主要病害

玉米苗期的主要病害是粗缩病和缺锌症。

粗缩病多在玉米5-6叶时出现,病株叶色浓绿,叶片宽、短、硬、脆,且密集丛生,植株生长缓慢、矮化,是由带毒灰飞虱传毒使其发病。灰飞虱一般生活在杂草多的地方,因此,在小麦一喷三防时,要将田埂、地头、路边的杂草统一喷洒,以杀伤虫源。也可用1.5%的1605粉3-3.5公斤,加10-15公斤土,在玉米出苗前,撒到点种的玉米行内,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减少传染源。

玉米缺锌的典型症状是:幼叶基部和中部出现黄色条纹,这些条纹的宽度不断扩大,并逐渐集中到叶片中脉两侧,叶片其它部分仍显绿色。一般在玉米幼苗20-40厘米时出现。缺锌症每亩可用0.2%-0.3%硫酸锌溶液25-30公斤在玉米4-5叶期叶面喷雾防治。

二、穗期和心叶末期的防治

1、主要害虫有玉米螟和蚜虫等

玉米螟可造成玉米花叶、钻蛀茎杆、危害雌穗和雄穗。玉米螟的防治应掌握在心叶末期,采用“三指一撮”法,用1.5%辛硫磷颗粒剂按每亩1.5?2公斤用量丢心,防治效果明显。也可用菊酯类农药兑水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摘掉喷雾器的喷头,将药液喷入心叶丛中。对于蚜虫,抽雄和剪雄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其危害,也可用40%乐果乳油或10%吡虫啉1000倍液喷雾防治

2、主要病害有:纹枯病、黑粉病、和大、小斑病

纹枯病发病的部位主要是叶鞘和果穗,其次是茎杆。叶片发病后,初为淡褐色斑块,有时呈水渍状,病害先从基部叶鞘开始,逐渐向植株上部发展,当病害发展到果穗后,穗苞上也形成云纹状大块病斑,不久,上部茎叶即会全部枯死,以后整个果穗干缩。玉米大斑病rIuYihF发生在生长后期,主要危害叶片,病斑大而少,严重时全田一片枯黄。玉米小斑病在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危害叶片、叶鞘和苞叶。玉米黑粉病在受害部位形成灰包,外包灰白色薄膜,薄膜破列后散出黑褐色粉末,具有传染性。

防治方法:黑粉病的防治,可采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克,加500公斤种子拌种预防。如发现田间有发生黑粉病的植株,应急时拔除。在叶斑病发病初期,及时摘除下部2-3片病叶;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雾防治纹枯病和叶斑病。

三、灌浆成熟期:

以防止发生青枯病和早衰为主。主要通过选用抗逆性强的品种,保证单株营养面积,加强田间管理,改善玉米群体的通风透光条件等农业栽培措施来防治。

四化学综合防治

化学防治是指运用化学药剂进行有效的毒杀,其优点是见效快、成本低、耗时短、易于操作,但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容易造成环境污染,致使玉米成品中含有农药留存物,对人体产生危害,因此为了最大程度的降低农药残留量,提高玉米种植的产量和质量,需要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科学配药,根据玉米种植的实际情况,选择毒性低、见效快、效益高的农药产品,进而达到保护生态环境、有效预防虫害的作用,比如在进行玉米蓟马防治时,可以运用10%毗虫琳,加上可湿性粉剂20克或4.5%高效氯氰菊酷乳油30~45毫升,对水30公斤,进行喷雾防治。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了提高玉米优质高产,采取常见的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是十分有效的。根据玉米病虫害发生的不同种类和情况,从生物、物理、化学等不同角度进行有效的防范,选择抗耐虫害高的优质玉米种进行种植,从根源上降低玉米虫害的发生,不仅能提高玉米种植的产量和质量,还能够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玉米种植的可持续发展。

文章标签:

本文标题: 玉米苗期防治虫害的药物有哪些
本文地址: http://www.rixia.cc/wenda/278596.html

上一篇: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

下一篇:为什么属狗的家里不能养铁树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