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夏养花网

您好,欢迎访问日夏养花网,我们的网址是:http://www.rixia.cc

中药中用三片姜七五个枣起到什么作用

2022-06-30 02:26:37 分类:养花问答 来源: 日夏养花网 作者: 网络整理 阅读:77

生姜起到什么效果

生姜对身体有什么功效?

生姜在中医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没有生姜就不称其为中药”之说,事实上,200种医用中药中,75%都使用生姜。
  而且生姜里还含有姜辣素和生姜油,有抗氧化作用,它能除去体内的活性氧,起到预防疾病和抗老化的作用。生姜有这么多的功效,真可谓能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和生姜同样,红茶也具有高效加温的作用,还具有击退幽门螺杆菌(可导致胃溃疡、胃癌)、O-157大肠杆菌、霍乱等病毒的强力的杀菌作用,二者相结合,就成了威力无比的姜红茶。
  所谓的姜红茶,不仅仅是生姜加上红茶,冲泡时别忘了再加上点儿红糖和蜂蜜。
  解毒作用:本品性味辛温。主归肺胃脾经。有解半夏天南星,鱼蟹禽兽肉及蛇毒的功效。主治:(1)误食生半夏、生南星、生乌头、闹羊花、木薯:野芋头、百部、毒覃中毒者,用生姜急救,均可获愈。用法:轻者见舌麻,恶心,呕吐,急嚼食生姜,或用生姜汁含漱,并口服5毫升(约近半汤匙),以后每隔4小时再服1次,至症状消失;中毒严重,神志昏迷者,可用生姜15克、水2碗煎至半碗,分3次鼻饲服,隔1小时1次,以后每3小时灌入生姜汁1汤匙,醒后再服1天。(2)食鱼蟹、禽兽等肉类中毒者,中毒原因多是食物中含有大量致病微生物(多为沙门氐菌)及其毒素,或食物过敏所致。生姜汁可解,或生姜、紫苏,各30克,水煎加红糖适量,效果更满意。若煮食肉类时,加入适量生姜,不仅有预防中毒,还有调味除腥的作用。(3)治蛇伤虫伤。蝮蛇咬伤,姜末外敷;百虫入耳,姜汁滴之。 本品除解毒作用外,还有解表散寒,止呕祛痰的功效,用治风寒引起的感冒,呕吐,咳嗽等症。
  【用量用法】:内服9~15克(3~5钱),或3~5片,或捣汁每次服5毫升;用于解毒,可加大剂量。外用:捣烂外敷或擦患处,或可炒热熨患处。
  【注意事项】肺热燥咳、胃热呕吐,痔疮出血,痛疮溃烂者忌用
提问者评价
谢谢!
评论(4) | 6 0
您好,生姜属于辛味,微温。归膀胱经,具有祛风散寒,胜湿止痛的作用,一般情况下用于风寒头痛,<br><br>巅顶头痛、风寒湿痹,关节疼痛的症状,如果您使用的话,可以去正规医院的中医科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
功效:祛风、解表、和胃、温经止痛。
作用:有明显解热、抗菌、消炎作用;有镇静、止吐、抗过敏、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水浸剂在试管内有杀灭阴道滴虫作用;姜汁对多种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水浸剂对多种病原菌有强大杀菌作用

生姜除了拿来吃,妙用这么多,都来学学吧

姜的作用和功效是?

功效:生姜有独特的辛辣芳香,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品。俗话说:“饭不香,吃生姜”。说的就是吃饭不香或饭量减少时吃上几片姜或者在菜里放上一点嫩姜,能改善食欲,增加饭量。生姜的辣味成分具有一定的挥发性,能增强和加速血液循环,刺激胃液分泌,帮助消化,有健胃的功能。生姜可治晕车晕船:生姜一片贴于肚脐,外贴一张伤湿止痛膏,有明显的缓解作用。生姜也是传统的治疗恶心、呕吐的中药,有“呕家圣药”之誉。 吃法:因为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的功效,所以民间大多在患者着凉、感冒时熬些姜汤给他们喝来缓解病情;与此相似,姜汤汤圆等都具有相同的效果。此外,在吃松花蛋或鱼蟹等水产时,放上一些姜末、姜汁,或者直接用姜丝放在里面做料,既可以杀菌,还能去除腥味,让菜肴更加香味四溢。在凉菜碟子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姜片的踪影。 食用禁忌:食用生姜每次只需要10克左右。食用过多则大量姜辣素在经肾脏排泄过程中会刺激肾脏,产生口干、咽痛、便秘等症状。生姜有解毒杀菌的作用,有内热者忌食。烂姜、冻姜不要食用,因为姜变质后会产生致癌物。
生姜 (《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姜科植物姜的鲜根茎。 【植物形态】姜(《吕氏春秋》) 多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根茎肉质,扁圆横走,分枝,具芳香和辛辣气味。叶互生,2列,无柄,有长鞘,抱茎;叶片线状披针形,长15~20厘米,宽约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狭,光滑无毛;叶舌长1~3毫米,膜质。花茎自根茎抽出,长约20厘米;穗状花序椭圆形,稠密,长约5厘米,宽约2.5厘米;苞片卵圆形,长约2.5厘米,先端具硬尖,绿白色,背面边缘黄色;花萼管状,长约1厘米,具3短齿;花冠绿黄色,管长约2厘米,裂片3,披针形,略等长,唇瓣长圆状倒卵形,较花冠裂片短,稍为紫色,有黄白色斑点;雄蕊微紫色,与唇瓣等长;子房无毛,3室,花柱单生,为花药所抱持。蒴果3瓣裂,种子黑色。花期7~8月(栽培的很少开花)。果期12月至翌年1月。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 本植物干燥的根茎(干姜)、根茎的栓皮(姜皮)、叶(姜叶)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夏季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泥土。 【药材】鲜根茎为扁平不规则的块状,并有枝状分枝,各柱顶端有茎痕或芽,表面黄白色或灰白色,有光泽,具浅棕色环节。质脆,折断后有汁液渗出;断面浅黄色,有一明显环纹,中间稍现筋脉。气芳香而特殊,味辛辣。以块大、丰满、质嫩者为佳。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主产四川、广东、山东、陕西等地。 【炮制】生姜:拣去杂质,洗净泥土,用时切片。鲜姜粉:取鲜生姜,洗净,捣烂,压榨取汁,静置,分取沉淀的粉质,晒干,或低温干燥。煨姜:取净生姜,用纸六,七层包裹,水中浸透,置火灰中煨至纸色焦黄,去纸用。 【性味】辛,温。 ①《别录》:"味辛,微温。" ②《千金食治》:"无毒。" ③《医学启源》:"性温,味甘辛。" ④《医林纂要》:"煨姜,辛苦,大热。" ⑤《本草再新》:"煨姜,味辛,性温平,无毒。" 【归经】入肺、胃、脾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心、脾、胃四经。" ②《本草汇言》:"入脾、肺、肠、胃诸经。" ③《本草经解》:"入胆、肝、肺经。" 【功用主治】发表,散寒,止呕,开痰。治感冒风寒,呕吐,痰饮,喘咳,胀满,泄泻;解半夏、天南星及鱼蟹、鸟兽。 ①《本经》:"去臭气,通神明。" ②《别录》:"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 ③陶弘景:"归五脏,去痰下气,止呕吐,除风湿寒热。" ④《药性论》:"主痰水气满,下气;生与干并治嗽,疗时疾,止呕吐不下食。生和半夏主心下急痛;若中热不能食,捣汁和蜜服之。又汁和杏仁作煎,下一切结气实,心胸拥隔,冷热气。" ⑤《千金食治》:"通汗,去膈上臭气。" ⑥《食疗本草》:"除壮热,治转筋、心满。""止逆,散烦闷,开胃气。" ⑦《本草拾遗》:"汁解毒药,破血调中,去冷除痰,开胃。" ⑧《珍珠囊》:"益脾胃,散风寒。" ⑨《医学启源》:"温中去湿。制厚朴、半夏毒。" ⑩《日用本草》:"治伤寒、伤风、头痛、九窍不利。入肺开胃,去腹中寒气,解臭秽。"解菌蕈诸物毒。" ⑾《纲目》:"生用发散,熟用和中,解食野禽中毒成喉痹;浸汁点赤眼;捣汁和黄明胶熬,贴风湿痛。" ⑿《本草从新》:"姜汁,开痰,治噎膈反胃,救暴卒,疗狐臭,搽冻耳。煨姜,和中止呕。" ⒀《会约医镜》:"煨姜,治胃寒,泄泻,吞酸。" ⒁《现代实用中药》:"治肠疝痛有效。"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捣汁。外用:捣敷,擦患处或炒热熨。 【宜忌】阴虚内热者忌服。 ①《纲目》:"食姜久,积热患目。凡病痔人多食兼酒,立发甚速。痈疮人多食则生恶肉。" ②《本草经疏》:"久服损阴伤目,阴虚内热,阴虚咳嗽吐血,表虚有热汗出,自汗盗汗,脏毒下血,因热呕恶,火热腹痛,法韭忌之。" ③《随息居饮食谱》:"内热阴虚,目赤喉患,血证疮痛,呕泻有火,暑热时症,热哮大喘,胎产痧胀及时病后、痧痘后均忌之。" 【选方】①治感冒风寒:生姜五片,紫苏叶一两。水煎服。(《本草汇言》) ②治呕吐,百药不差:生姜一两,切如绿豆大,以醋浆七合,于银器煎取四合,空腹和滓旋呷之。(《食医心镜》) ③治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心中愤愤然无奈者:半夏半升,生姜汁一升。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内生姜汁,煮取一升半,小冷。分四服,日三夜一服,止,停后服。(《金匮要赂》生姜半夏汤) ④治冷痰嗽:生姜二两,饧糖一两。水三碗,煎至半碗,温和徐徐饮。(《本草汇言》) ⑤治三十年咳嗽:白蜜一斤,生姜二斤(取汁)。上二味,先秤铜铫知斤两讫,内蜜复秤知数,次内姜汁以微火煎,令姜汁尽,惟有蜜斤两在,止。旦服如枣犬,含一丸,日三服。禁一切杂食。(《千金方》) ⑥治劳嗽:蜂蜜、姜汁各四两,白萝卜汁、梨汁、人乳各一碗。共熬成膏,早晚滚汤服数匙。(《经验广集》五汁膏) ⑦治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梗,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切)四两,甘草(炙)三两,人参三www.rixia.cc两,干姜一两,黄芩三两,半夏(洗)半升,黄连一两,大枣(擘)十二枚。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伤寒论》生姜泻心汤) ⑧治心胸胁下有邪气结实,硬痛胀满者:生姜一斤,捣渣,留汁,慢炒待润;以绢包,于患处款款熨之,冷,再以汁炒,再熨良久,豁然宽快也。(《伤寒六书》) ⑨治霍乱心腹胀痛,烦满短气,未得吐下:生姜一斤。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分作三服。(《肘后方》) ⑩风湿痹痛:生姜汁和黄明胶熬贴。(《本草从新》) ⑾治中气昏厥,亦有痰闭者:生姜五钱,半夏、陈皮、木香各一钱五分,甘草八分。水煎,临服时加童便一盏。(《本草汇言》) ⑿治时行寒疟:生姜四两,白术二两,草果仁一两。水五大碗,煎至二碗,未发时早饮。(《本草汇言》) ⒀治胃气虚,风热,不能食:姜汁半鸡子壳,生地黄汁少许,蜜一匙头。和水三合,顿服。(《食疗本草》) ⒁治腹满不能服药:煨生姜,绵裹纳下部中,冷即易之。(《梅师集验方》) ⒂治手脱皮:鲜姜一两。切片,用酒二两单,浸二十四小时后,涂搽局部,一日二次。(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⒃治秃头:生姜捣烂,加温,敷头上,约二、三次。(《贵州中医验方》) ⒄治诸疮痔漏,久不结痂:生姜连皮切大片,涂白矾末,炙焦研细,贴之勿动。(《普济方》) ⒅治发背初起:生姜一块,炭火炙一层刮一层,为末,以猪胆汁调涂。(《海上方》) ⒆治赤白癜风:生姜频擦之良。(《易简方》) ⒇治猘犬咬人,重发:捣姜根汁饮之。(《补缺肘后方》) (21)治蝮蛇毒:末姜薄之,干复易。(《千金方》) (22)治跌扑伤损:姜汁和酒调生面贴之。(《易简方》) (23)牙齿疼痛,日夜呻吟:老生姜切片,安瓦上,用炭火,却将白矾掺姜上,候焦为末,擦疼处。(《海上方》赴筵散,又名晋矾散) (24)治百虫入耳:姜汁少许滴之。(《易简方》) 【临床应用】①治风湿痛、腰腿痛 用鲜生姜制成5~10%注射液,行痛点或反应结节注射,亦可配合远端或近端穴位注射,如关节部位则在关节囊周围注射。每点注入0.5~2毫升,每日或隔日1次,3~5次为一疗程,一般可连续注射20~30次。注射后局部常有胀、麻及灼热感,甚至疼痛加剧,约1~2天便减轻或消失。据观察,反应愈重效果愈佳。用于风湿痛、慢性腰背痛113例,显效36例,好转56例,有效率83%;尤以对风湿痛疗效更佳,有效率达92.5%;治疗风湿性关节炎38例,治愈14例,显效15例,有效6例。有效病例用药后疼痛减轻或消失,关节肿胀消退或好转,功能恢复或改善。还曾试用于小儿麻痹症,亦有一定效果。此外,用生姜、麻油制成生姜曲注射剂行穴位注射,对风湿痛或腰腿痛也有疗效。 ②治胃、十二指肠溃疡 据数十例的观察,对改善症状有较好效果:服药后能使疼痛减轻或消失,随之反酸、饥饿感也见好转,便秘及黑粪转为正常,食欲增加。但多不能根治,常易复发;对一部分患者能遗留下较长的胃部堵塞感。用法:鲜生姜60克,洗净切碎,加水300毫升,煎30分钟。每日3次,2日服完。 ③治疗疟疾 鲜生姜洗净拭干,切碎捣烂,摊于纱布块上,再包叠成小方块,敷贴于穴位上,用胶布固定或绷带包扎。选用穴位计分3组:第1组为双侧膝眼,生姜用2两分敷两穴;第2组为大椎加间使(双侧),生姜用1两分敷3穴;第3组选大椎1穴,生姜用5钱。一般于发作前4~6小时敷贴,经8~12小时即可取下,敷药两次即可。观察40例,除第1、第3两组各有2例无效外,其余均控制发作,血检疟原虫阴性。 ④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 用鲜生姜1.5两,红糖1两,共捣为糊状,每日3次分服,7天为一疗程。据50例观察,治愈率为70%,好转率为30%。用药后腹痛、里急后重平均消失时间分别为5.16天和5.14天,大便外观及次数恢复正常分别为4.8天和5.2天,大便镜检及培养平均转阴日数分别为4.58天和3.6天。治疗中未见明显副作用。 ⑤治疗蛔虫性肠梗阻 取鲜生姜2两,捣烂取汁,加蜜糖至60毫升;1~4岁30~40毫升,5~6岁50毫升,7~13岁50~60毫升,分2~3次口服。或用生姜1两捣汁,加入蜂蜜60毫升为1剂;1~2岁服1/4剂,2~4岁服1/3,剂,4~7岁服1/2剂,7~14岁服2/3剂,14岁以上服1剂。服药后患儿一般即不感腹痛,呕吐停止,包块通常于服药后1~3天消失。包块消失后即可服驱蛔药物。如服姜蜜后腹痛仍不止,可用冬眠灵、阿托品等解痉止痛;腹胀明显者应行胃肠减压,姜蜜合剂可从胃管注入,注入后夹住胃管2~3小时;呕吐重者注意纠正水、电解质的紊乱;如有腹胀发热,须加用抗菌素,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肠鸣音消失需及时考虑手术治疗;给药12~24小时后仍未见效者,可用10%盐水行低位灌肠,或内服中药。曾按上述方法分别观察52例和109例,结果除有5例系回盲部蛔虫团阻塞、阑尾蛔虫症及并发穿孔改为手术治疗外,全部治愈。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3.2天和2.4天。 ⑥治疗急性睾丸炎 取肥大的老生姜,用水洗净,横切成约0.2厘米厚的均匀薄片,每次用6~10片外敷于患侧阴囊,并盖上纱布,兜起阴囊,每日或隔日更换1次,直到痊愈为止。据观察,敷药后患者都感阴囊表皮灼热刺疼、发麻发辣,少数发生红肿,个别发生红疹。共治24例,敷药第2天15例自觉坠胀疼痛及触痛减轻,睾丸肿胀显著消退;第3天有12例痊愈,自觉症消失,睾丸消肿,触疼消失;4天后4例痊愈;5例在敷药后5天痊愈。治愈天数平均为3.9天。对照组4例(兜起阴囊热敷,服磺胺类药及注射青霉素),平均治愈天数为8.5天。本法对阴囊局部皮肤有创口或因睾丸炎化脓穿溃者不能应用。 ⑦用于中毒急救 对于半夏、乌头、闹羊花、木薯、百部等中毒,均可用生姜急救。曾有报道,4例南星中毒患者,用生姜后均获痊愈。用法:轻者急用生姜汁含漱,并口服5毫升,以后每隔4小时续服5毫升;中毒严重神志昏迷者,立即鼻饲25%干姜汤60毫升,以后每3小时灌入鲜姜汁5毫升。 此外,试用生姜揩擦治疗白癜风,生姜浸酒涂擦鹅掌风及甲癣均有一定效果。
冒:生姜红糖氺;早上含薄薄的生姜片;生姜汁美容去头皮屑;生姜丝或片煮水加蜂蜜或者盐去斑;牙痛要姜片;生姜汁治皮肤癣;生姜片放腋下去狐臭;生煎煮水加盐加醋去脚臭;醋泡生姜丝祛斑;姜水漱口治牙周炎,口腔溃疡; 生姜皮最后不要剔除;烂的生姜有毒;便秘,内热,痔疮的人不宜吃; 生姜小百科: 功能: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 主治: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或捣汁冲;外用:适量,捣敷;或炒热熨,或搅汁调搽。 贮藏:置阴凉潮湿处,或埋入湿沙内,防冻。 用药禁忌:阴虚内热及实热症禁服。 生姜的妙用(1) 生姜性热,味辛。归脾、胃、心、肺经。功效:温中,回阳,温肺化饮。 姜之干者,干燥后发散力减弱,而温里之共增强,故偏治里寒,其性能走能守,温肺散寒而化痰饮。每常用于治寒饮伏肺之咳嗽气喘、形寒背冷、痰多清稀。 干姜首入脾胃,以其辛热能逐脾胃寒邪,助脾胃之阳气。常用治脾胃寒症,症见脘腹疼痛、呕吐泄泻等。但凡脾胃寒症,无论是外寒内侵还是阳气不足均可适用。 生姜可以泡汤喝。无事之时,可以洗净几块生姜,切成薄片,放入锅里,文火焖汤,既祛寒,有滋养身体。 生姜的妙用(2) 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春秋时,孔子就主张:“每食不撤姜。”意思是说,一年四季人们每天都应该吃姜。据说孔子就有每天饭后嚼姜数片的习惯。 生姜性味辛温,有散寒发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呕等多种功效。 喝生姜红糖水治感冒;生姜有“呕家圣药”之称;生姜还可用于治疗肠炎、痢疾等;生姜外擦对白癜风、斑秃、手癣也有一定治疗效果。 民间有“早上三片姜,赛过喝参汤”及“十月生姜小人参”之说。还有“每天三片姜,不劳医生开处方”的谚语。 生姜之妙用(3)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大夫开药方。”“常吃生姜,不怕风霜。”生活中的姜除用作调味剂、小食品外,在美容http://www.rixia.cc、保健方面也显示出它独特的风味和魅力。 另外,姜有副作用。长期大量食用,可导致上火,口腔溃疡,甚至耳鸣。
生姜有多种用途,生姜主要用于做菜,作为佐料,生姜还有多种药用价值,对治疗多种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求采纳

生姜有哪些作用和功效呢?

姜有些什么功效?

生姜对身体有什么功效?

姜的作用:姜和葱、蒜一样,是我们常用的三大烹调调味品。用它们作调料不仅能使菜肴增味添香,而且它们特有的辛辣味可以刺激人们的食欲,增加其胃口。此外,科学家业已发现,姜还具有保健兼治病的作用。姜所含有的成分能够有效地治疗肠胃疾病、伤风感冒、风湿痛和恶心呕吐等疾病,并增强人体免疫力。所以人们对姜的兴趣早已不单用作烹调,而且更注重它们健康。

积食?——姜有清胃功能

你是否有过头一天的晚餐吃得太油腻、太饱,第二天早上肚子十分饱胀而不适的感觉。当你的消化器官难以完成它的消化工作的时候,你应吃一点点姜。姜的辣素刺激胆汁生产,从而加速脂肪的消化。此外,姜中所含的酶能使蛋白质变碎小,使油腻食物易于消化掉。

肠胃气胀?胃里饱胀?——姜促进肠内蠕动

大肠细菌靠未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供给营养,并对肠胃气胀发生影响。姜制止碳水化合物吸收和促进减低糖分的乳酸细菌的生长,并不产生令人感到不舒服的气体。倘若你喜欢吃辣,则应经常吃姜。这有助于通便秘和消除痉挛。

鸡蛋和含脂肪多的烤肉吃得太多?——姜减低胆固醇

倘若你在吃油腻的、胆固醇高的食物时配一点姜,那么胆固醇含量会大为降低。即使这样,胆固醇含量高的人也应少吃鸡蛋和油腻食物。

晕车、晕船、晕机?孕期反应?——姜能治恶心呕吐

有些人出门乘车、乘船和乘飞机。一坐汽车,就晕车;船一开,就晕船;飞机一登高空,就晕机。其症状就是头晕和呕吐。出门就带一些姜吧!晕车、晕船、晕机时你在路上每隔4小时就啃一点嫩生姜。现代医学证实,姜的特效甚至比化学药物强。姜不同于大多数的抗恶心药物,它不影响神经系统,而在消化道中直接产生作用,并不会使人发困。

当胃消化不良或吃坏了胃以及服用了难以忍受的药物而引起恶心、作呕、身体不适时,就可啃一小块姜。它能减轻呕吐和头晕。孕妇在这种症状下是否能啃姜治病,应按医嘱进行。至于生姜能否治疗怀孕期孕妇的恶心和呕吐等症状,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姜是阿司匹林和大蒜的竞争者-姜稀释血液和减轻风湿病

手指节骨疼痛,早上双手僵直,关节肿胀。阿司匹林等止痛药对上述炎症有疗效。最近的医学研究证明,姜同样具有这种功能。尽管进行该项试验的患者为数尚少,但试验结果是引人注目的:患者每日服用5克新鲜的生姜,就能使患者的关节疼痛、发炎、肿大等症状有所好转。目前在柏林进行一项研究,旨在探究出治疗轻度和中度风湿性痛性痛症的理想剂量。

同阿司匹林一样,姜具有稀释血液的功能。每日食用5克新鲜的姜就能稀释血液。在烹调开始时应在蔬菜和菜肴中加一点姜,因为在烹调时姜辣素的转化,从而具有特别好的消炎作用。此外,姜阻止血小板粘连效能比大蒜强,并且不会像吃大蒜那样引起满口难闻的气味。

发烧、感冒伤风和咳嗽?——姜能抗病毒

红糖姜汤和用辣姜煮的鸡汤都是治疗发烧、感冒伤风和咳嗽的良方。因为患者服用上述两种热汤之后,黏膜受刺激,从而保护呼吸道的润湿。此外,姜具有抗菌作用。姜的香精油对慢性呼吸道疾病,例如鼻旁窦炎有较好的疗效。姜还能促进血液流通,从而有助于发汗疗法。

保持一天精神饱满-姜促进血液循环

早上你起床困难吗?白天你身体或四肢开始感到冷吗?姜对此也有疗效。姜具有强心作用。姜的辣素刺激肌体,在胃肠中引起一种温暖的感觉,并将之扩散到全身。此外,姜能促进防御细胞的增长,加强免疫系统,使人保持精神饱满。

姜不仅是一种调味品,而且具有神奇的药效。在睡觉前如果吃姜太多,有些人会做恶梦。另外,有些人对姜有过敏反应,则应忌吃。姜的日食用量为5克,最为适宜。

在生活中,热姜水除了可御寒外,还有不少保健作用:

1 平时,每天早、晚坚持用生姜水漱口,并在睡前饮一杯,可促进血液循环,防此动脉硬化。

2 如患口疮,每日用热姜水代茶漱口二三次,一般三天后溃疡面即可收敛,愈合。

3 遇腰、肩疼痛,可在热姜水里加少许盐和醋,然后浸热毛巾,拧干后缚于患处可使肌肉由张变弛,舒筋活血,缓解疼痛。

4 高血压患者血压高时,可用热姜水浸泡双脚15分钟左右,可是血压降下来。

俗话说:“男子不可百日无姜”、“女子不可百日无糖”。

按中医理论,姜有活血、祛寒、除湿、发汗之功;特别是姜具有利胆、健胃止呕、辟腥臭、消水肿的作用,与蜂蜜合用对肝病恢复有益。“家备小姜,小病不慌”,“夏季常吃姜,益寿保安康”,“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四季吃生姜,百病一扫光”,“早吃三片姜,胜过人参汤”。诸多民谚都反映了生姜的保健功效
生姜味辛性温,长于发散风寒、化痰止咳,又能温中止呕、解毒,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及胃寒呕逆等证,前人称之为
“呕家圣药”。姜炙法就是取生姜的这些特性,用姜汁这一辅料对药物进行炮制,来增强药物祛痰止咳、降逆止呕的作用,并降低其毒副作用。如竹茹生用长于清热化痰,姜炙后可增强其降逆止呕的功效;厚朴其味辛辣,对咽喉有刺激性,通过姜炙可消除其刺激咽喉的副作用,并能增强宽中和胃的功效;黄连姜炙后可缓和其过于苦寒之性,并善治胃热呕吐。
  干姜虽与生姜同出一物,但由于鲜干质量不同其性能亦异。干姜性热,辛烈之性较强,长于温中回阳,兼能温肺化饮,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中焦虚寒、阳衰欲脱与寒饮犯肺喘咳等证。因此,用干姜制备的姜汁与生姜汁的性能也不一样。如用干姜制备的姜汁炮制药物,必将影响药物的炮制效果,达不到药物炮制的目的,就不能增强具有降逆止呕作用的药物的功效。
  按中医理论,生姜是助阳之品,自古以来中医素有“男子不可百日无姜”之语。宋代诗人苏轼在《东坡杂记》中记述杭州钱塘净慈寺80多岁的老和尚,面色童相,“自言服生姜40年,故不老云”。传说白娘子盗仙草救许仙,此仙草就是生姜芽。生姜还有个别名叫“还魂草”,而姜汤也叫“还魂汤”。
  功效:
  
外感风寒、鼻子不通气、流清鼻
涕、头痛发烧或被雨淋后发冷、肚子
痛等,可用切细碎的鲜姜
25
克加上红糖,以开水冲泡服用。
  慢性胃炎、时常胃疼、恶心呕吐,可用鲜姜
15
克、桔子皮15
克,用水煎服,一日3
次。
  老年人患慢性咳嗽,不发烧,吐白痰,可用鲜姜捣汁,半匙姜汁加1
匙红糖服用,早晚各服1
次。
  风寒骨病、关节痛、患部有冷感,可用鲜姜、大葱各一半,切碎炒热,用布包好,贴在患处。
营养成份:蛋白质、多种维生素、胡萝卜素、钙、铁、磷等。
  生姜还具有解毒杀菌的作用,日常我们在吃松花蛋或鱼蟹等水产时,通常会放上一些姜末、姜汁。人体在进行正常新陈代谢生理功能时,会产生一种有害物质氧自由基,促使机体发生癌症和衰老。
  生姜中的姜辣素进入体内后,能产生一种抗氧化本酶,它有很强的对付氧自由基的本领,比维生素E还要强得多。所以,吃姜能抗衰老,长期食用有美容的效果,老年人常吃生姜可除“老年斑”。
  生姜的提取物能刺激胃粘膜,引起血管运动中枢及交感神经的反射性兴奋,促进血液循环,振奋胃功能,达到健胃、止痛、发汗、解热的作用。姜的挥发油能增强胃液的分泌和肠壁的蠕动,从而帮助消化;生姜中分离出来的姜烯、姜酮的混合物有明显的止呕吐作用。
  生姜提取液具有显著抑制皮肤真菌和杀来头阴道滴虫的功效,可治疗各种痈肿疮毒。
  生姜有抑制癌细胞活性、降低癌的毒害作用,可以起到防癌的功效。
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适宜伤风感冒、寒性痛经、晕车晕船者食用。
  2.
阴虚内热及邪热亢盛者忌食。
食疗作用  
生姜味辛、性微温,入脾、胃、肺经;
  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的功效;
  主治外感风寒、胃寒呕吐、风寒咳嗽、腹痛腹泻、中鱼蟹毒等病症。
  
枕边放姜有助改善睡眠
  如果你常常失眠,姜这种厨房中随处可见的调味品对治失眠有很大帮助。因为生姜的特殊气味有安神的功效,具体做法是:将15克左右的生姜切碎,用纱布包裹置于枕边,闻其芳香气味,便可安然入睡。连续使用10天至1个月后,睡眠就会明显改善。
生姜性辛温,如果是身体有偏寒的人,喝就不错,但每天饮用就不适合了,会上火的。至于牙龈肿应该先搞清楚是不是上火引起的,是的话,就不适合继续服用生姜。下面我详细的介绍一下生姜:

生姜是主治感冒风寒,呕吐,痰饮,喘咳. 喝姜汤对感冒最尤为有效,具有辛辣味..

生 姜

【生姜的功效介绍】:
生姜 (《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姜科植物姜的鲜根茎。

【植物形态】姜(《吕氏春秋》) 多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
根茎肉质,扁圆横走,分枝,具芳香和辛辣气味。
叶互生,2列,无柄,有长鞘,抱茎;叶片线状披针形,长15~20厘米,宽约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狭,光滑无毛;叶舌长1~3毫米,膜质。
花茎自根茎抽出,长约20厘米;穗状花序椭圆形,稠密,长约5厘米,宽约2.5厘米;苞片卵圆形,长约2.5厘米,先端具硬尖,绿白色,背面边缘黄色;花萼管状,长约1厘米,具3短齿;花冠绿黄色,管长约2厘米,裂片3,披针形,略等长,唇瓣长圆状倒卵形,较花冠裂片短,稍为紫色,有黄白色斑点;雄蕊微紫色,与唇瓣等长;子房无毛,3室,花柱单生,为花药所抱持。
蒴果3瓣裂,种子黑色。
花期7~8月(栽培的很少开花)。
果期12月至翌年1月。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
本植物干燥的根茎(干姜)、根茎的栓皮(姜皮)、叶(姜叶)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功用主治-生姜的功效】发表,散寒,止呕,开痰。
治感冒风寒,呕吐,痰饮,喘咳,胀满,泄泻;解半夏、天南星及鱼蟹、鸟兽肉毒。
①《本经》:去臭气,通神明。
②《别录》: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
③陶弘景:归五脏,去痰下气,止呕吐,除风湿寒热。
④《药性论》:主痰水气满,下气;生与干并治嗽,疗时疾,止呕吐不下食。
生和半夏主心下急痛;若中热不能食,捣汁和蜜服之。
又汁和杏仁作煎,下一切结气实,心胸拥隔,冷热气。
⑤《千金食治》:通汗,去膈上臭气。
⑥《食疗本草》:除壮热,治转筋、心满。
止逆,散烦闷,开胃气。
⑦《本草拾遗》:汁解毒药,破血调中,去冷除痰,开胃。
⑧《珍珠囊》:益脾胃,散风寒。
⑨《医学启源》:温中去湿。
制厚朴、半夏毒。
⑩《日用本草》:治伤寒、伤风、头痛、九窍不利。
入肺开胃,去腹中寒气,解臭秽。
解菌蕈诸物毒。
⑾《纲目》:生用发散,熟用和中,解食野禽中毒成喉痹;浸汁点赤眼;捣汁和黄明胶熬,贴风湿痛。
⑿《本草从新》:姜汁,开痰,治噎膈反胃,救暴卒,疗狐臭,搽冻耳。
煨姜,和中止呕。
⒀《会约医镜》:煨姜,治胃寒,泄泻,吞酸。
⒁《现代实用中药》:治肠疝痛有效。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捣汁。
外用:捣敷,擦患处或炒热熨。

【宜忌】阴虚内热者忌服。
①《纲目》:食姜久,积热患目。
凡病痔人多食兼酒,立发甚速。
痈疮人多食则生恶肉。
②《本草经疏》:久服损阴伤目,阴虚内热,阴虚咳嗽吐血,表虚有热汗出,自汗盗汗,脏毒下血,因热呕恶,火热腹痛,法韭忌之。
③《随息居饮食谱》:内热阴虚,目赤喉患,血证疮痛,呕泻有火,暑热时症,热哮大喘,胎产痧胀及时病后、痧痘后均忌之。

【选方】①治感冒风寒:生姜五片,紫苏叶一两。
水煎服。
(《本草汇言》) ②治呕吐,百药不差:生姜一两,切如绿豆大,以醋浆七合,于银器煎取四合,空腹和滓旋呷之。
(《食医心镜》) ③治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心中愤愤然无奈者:半夏半升,生姜汁一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内生姜汁,煮取一升半,小冷。
分四服,日三夜一服,止,停后服。
(《金匮要赂》生姜半夏汤) ④治冷痰嗽:生姜二两,饧糖一两。
水三碗,煎至半碗,温和徐徐饮。
(《本草汇言》) ⑤治三十年咳嗽:白蜜一斤,生姜二斤(取汁)。
上二味,先秤铜铫知斤两讫,内蜜复秤知数,次内姜汁以微火煎,令姜汁尽日夏养花网,惟有蜜斤两在,止。
旦服如枣犬,含一丸,日三服。
禁一切杂食。
(《千金方》) ⑥治劳嗽:蜂蜜、姜汁各四两,白萝卜汁、梨汁、人乳各一碗。
共熬成膏,早晚滚汤服数匙。
(《经验广集》五汁膏) ⑦治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梗,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切)四两,甘草(炙)三两,人参三两,干姜一两,黄芩三两,半夏(洗)半升,黄连一两,大枣(擘)十二枚。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
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论》生姜泻心汤) ⑧治心胸胁下有邪气结实,硬痛胀满者:生姜一斤,捣渣,留汁,慢炒待润;以绢包,于患处款款熨之,冷,再以汁炒,再熨良久,豁然宽快也。
(《伤寒六书》) ⑨治霍乱心腹胀痛,烦满短气,未得吐下:生姜一斤。
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分作三服。
(《肘后方》) ⑩风湿痹痛:生姜汁和黄明胶熬贴。
(《本草从新》) ⑾治中气昏厥,亦有痰闭者:生姜五钱,半夏、陈皮、木香各一钱五分,甘草八分。
水煎,临服时加童便一盏。
(《本草汇言》) ⑿治时行寒疟:生姜四两,白术二两,草果仁一两。
水五大碗,煎至二碗,未发时早饮。
(《本草汇言》) ⒀治胃气虚,风热,不能食:姜汁半鸡子壳,生地黄汁少许,蜜一匙头。
和水三合,顿服。
(《食疗本草》) ⒁治腹满不能服药:煨生姜,绵裹纳下部中,冷即易之。
(《梅师集验方》) ⒂治手脱皮:鲜姜一两。
切片,用酒二两单,浸二十四小时后,涂搽局部,一日二次。
(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⒃治秃头:生姜捣烂,加温,敷头上,约二、三次。
(《贵州中医验方》) ⒄治诸疮痔漏,久不结痂:生姜连皮切大片,涂白矾末,炙焦研细,贴之勿动。
(《普济方》) ⒅治发背初起:生姜一块,炭火炙一层刮一层,为末,以猪胆汁调涂。
(《海上方》) ⒆治赤白癜风:生姜频擦之良。
(《易简方》) ⒇治猘犬咬人,重发:捣姜根汁饮之。
(《补缺肘后方》) (21)治蝮蛇毒:末姜薄之,干复易。
(《千金方》) (22)治跌扑伤损:姜汁和酒调生面贴之。
(《易简方》) (23)牙齿疼痛,日夜呻吟:老生姜切片,安瓦上,用炭火,却将白矾掺姜上,候焦为末,擦疼处。
(《海上方》赴筵散,又名晋矾散) (24)治百虫入耳:姜汁少许滴之。
(《易简方》)
【临床应用】①治风湿痛、腰腿痛用鲜生姜制成5~10%注射液,行痛点或反应结节注射,亦可配合远端或近端穴位注射,如关节部位则在关节囊周围注射。
每点注入0.5~2毫升,每日或隔日1次,3~5次为一疗程,一般可连续注射20~30次。
注射后局部常有胀、麻及灼热感,甚至疼痛加剧,约1~2天便减轻或消失。
据观察,反应愈重效果愈佳。
用于风湿痛、慢性腰背痛113例,显效36例,好转56例,有效率83%;尤以对风湿痛疗效更佳,有效率达92.5%;治疗风湿性关节炎38例,治愈14例,显效15例,有效6例。
有效病例用药后疼痛减轻或消失,关节肿胀消退或好转,功能恢复或改善。
还曾试用于小儿麻痹症,亦有一定效果。
此外,用生姜、麻油制成生姜曲注射剂行穴位注射,对风湿痛或腰腿痛也有疗效。
②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据数十例的观察,对改善症状有较好效果:服药后能使疼痛减轻或消失,随之反酸、饥饿感也见好转,便秘及黑粪转为正常,食欲增加。
但多不能根治,常易复发;对一部分患者能遗留下较长的胃部堵塞感。
用法:鲜生姜60克,洗净切碎,加水300毫升,煎30分钟。
每日3次,2日服完。
③治疗疟疾鲜生姜洗净拭干,切碎捣烂,摊于纱布块上,再包叠成小方块,敷贴于穴位上,用胶布固定或绷带包扎。
选用穴位计分3组:第1组为双侧膝眼,生姜用2两分敷两穴;第2组为大椎加间使(双侧),生姜用1两分敷3穴;第3组选大椎1穴,生姜用5钱。
一般于发作前4~6小时敷贴,经8~12小时即可取下,敷药两次即可。
观察40例,除第1、第3两组各有2例无效外,其余均控制发作,血检疟原虫阴性。
④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用鲜生姜1.5两,红糖1两,共捣为糊状,每日3次分服,7天为一疗程。
据50例观察,治愈率为70%,好转率为30%。
用药后腹痛、里急后重平均消失时间分别为5.16天和5.14天,大便外观及次数恢复正常分别为4.8天和5.2天,大便镜检及培养平均转阴日数分别为4.58天和3.6天。
治疗中未见明显副作用。
姜除了含有丰富的姜油酚、姜油酮和姜油醇之外,还包含糖、蛋白质、脂肪和可观的铁盐等。常食生姜日夏养花网有助于防病治病的功效。
1、生姜常用于头痛、伤风、鼻塞、呕吐等,还可以祛胃中寒气。姜味辛性温,有发表、祛痰、止呕、助消化、利分泌等作用,可防呕吐、风寒感冒、喘咳等。因此伤风感冒时,吃几片生姜能促进血液循环,使全身发热出汗,缓解感冒症状。也可将连根葱白5棵加生姜3片水煎后加红糖趁热服用。将生姜捣烂,涂搽患者足心、前胸、后背及肘窝处,也可促使发汗,治疗感冒。
  2、生姜中含有—种与水杨酸相似的物质,故有镇痛抗炎功效,可用于风湿痛和腰腿痛,冲服姜糖水,微微发汗,症状则会缓解。提取这个物质,经稀释做成血液稀释剂,可预防血液凝固,对降血压、降血脂、预防血栓生成和心肌梗死均有或多或少的功效。

生姜的药用价值?

【生姜的功效与作用】:
散寒解表;降逆止呕;化痰止咳。主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呕吐;痰饮喘咳;胀满;泄泻。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

①《本经》:去臭气,通神明。
②《别录》: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
③陶弘景:归五脏,去痰下气,止呕吐,除风湿寒热。
④《药性论》:主痰水气满,下气;生与干并治嗽,疗时疾,止呕吐不下食。生和半夏主心下急痛;若中热不能食,捣汁和蜜服之。又汁和杏仁作煎,下一切结气实,心胸拥隔,冷热气。
⑤《千金食治》:通汗,去膈上臭气。
⑥《食疗本草》:除壮热,治转筋、心满。止逆,散烦闷,开胃气。
⑦《本草拾遗》:汁解毒药,破血调中,去冷除痰,开胃。
⑧《珍珠囊》:益脾胃,散风寒。
⑨《医学启源》:温中去湿。制厚朴、半夏毒。
⑩《日用本草》:治伤寒、伤风、头痛、九窍不利。入肺开胃,去腹中寒气,解臭秽。解菌蕈诸物毒。
⑾《纲目》:生用发散,熟用和中,解食野禽中毒成喉痹;浸汁点赤眼;捣汁和黄明胶熬,贴风湿痛。
⑿《本草从新》:姜汁,开痰,治噎膈反胃,救暴卒,疗狐臭,搽冻耳。煨姜,和中止呕。
⒀《会约医镜》:煨姜,治胃寒,泄泻,吞酸。
⒁《现代实用中药》:治肠疝痛有效。
【附方】:
①治感冒风寒:生姜五片,紫苏叶一两。水煎服。(《本草汇言》)
②治呕吐,百药不差:生姜一两,切如绿豆大,以醋浆七合,于银器煎取四合,空腹和滓旋呷之。(《食医心镜》)
③治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心中愤愤然无奈者:半夏半升,生姜汁一升。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内生姜汁,煮取一升半,小冷。分四服,日三夜一服,止,停后服。(《金匮要赂》生姜半夏汤)
④治冷痰嗽:生姜二两,饧糖一两。水三碗,煎至半碗,温和徐徐饮。(《本草汇言》)
⑤治三十年咳嗽:白蜜一斤,生姜二斤(取汁)。上二味,先秤铜铫知斤两讫,内蜜复秤知数,次内姜汁以微火煎,令姜汁尽,惟有蜜斤两在,止。旦服如枣犬,含一丸,日三服。禁一切杂食。(《千金方》)
⑥治劳嗽:蜂蜜、姜汁各四两,白萝卜汁、梨汁、人乳各一碗。共熬成膏,早晚滚汤服数匙。(《经验广集》五汁膏)
⑦治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梗,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切)四两,甘草(炙)三两,人参三两,干姜一两,黄芩三两,半夏(洗)半升,黄连一两,大枣(擘)十二枚。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伤寒论》生姜泻心汤)
⑧治心胸胁下有邪气结实,硬痛胀满者:生姜一斤,捣渣,留汁,慢炒待润;以绢包,于患处款款熨之,冷,再以汁炒,再熨良久,豁然宽快也。(《伤寒六书》)
⑨治霍乱心腹胀痛,烦满短气,未得吐下:生姜一斤。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分作三服。(《肘后方》)
⑩风湿痹痛:生姜汁和黄明胶熬贴。(《本草从新》)
⑾治中气昏厥,亦有痰闭者:生姜五钱,半夏、陈皮、木香各一钱五分,甘草八分。水煎,临服时加童便一盏。(《本TxNpuan草汇言》)
⑿治时行寒疟:生姜四两,白术二两,草果仁一两。水五大碗,煎至二碗,未发时早饮。(《本草汇言》)
⒀治胃气虚,风热,不能食:姜汁半鸡子壳,生地黄汁少许,蜜一匙头。和水三合,顿服。(《食疗本草》)
⒁治腹满不能服药:煨生姜,绵裹纳下部中,冷即易之。(《梅师集验方》)
⒂治手脱皮:鲜姜一两。切片,用酒二两单,浸二十四小时后,涂搽局部,一日二次。(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⒃治秃头:生姜捣烂,加温,敷头上,约二、三次。(《贵州中医验方》)
⒄治诸疮痔漏,久不结痂:生姜连皮切大片,涂白矾末,炙焦研细,贴之勿动。(《普济方》)
⒅治发背初起:生姜一块,炭火炙一层刮一层,为末,以猪胆汁调涂。(《海上方》)
⒆治赤白癜风:生姜频擦之良。(《易简方》)
⒇治猘犬咬人,重发:捣姜根汁饮之。(《补缺肘后方》)
(21)治蝮蛇毒:末姜薄之,干复易。(《千金方》)
(22)治跌扑伤损:姜汁和酒调生面贴之。(《易简方》)
(23)牙齿疼痛,日夜呻吟:老生姜切片,安瓦上,用炭火,却将白矾掺姜上,候焦为末,擦疼处。(《海上方》赴筵散,又名晋矾散)
(24)治百虫入耳:姜汁少许滴之。(《易简方》)
散寒解表;降逆止呕;化痰止咳。主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呕吐;痰饮喘咳;胀满;泄泻。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
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
去寒,提神

文章标签:

本文标题: 中药中用三片姜七五个枣起到什么作用
本文地址: http://www.rixia.cc/wenda/278501.html

上一篇:煞,房门对房门好吗,该怎么化解?

下一篇:非法采矿罪吸收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占用林地)吗?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