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区分春秋战国的分界 ??
常说春秋战国,那么春秋、战国的分界点在哪里呢?
三家分晋,指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从公元前633年晋文公作三军设六卿起,六卿一直把握着晋国的军政大权。到晋平公时,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相互倾轧。后来赵把范、中行氏灭掉后,公元前453年又联合韩﹑魏灭掉了智氏,晋国公室名存实亡。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到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瓜分了晋国公室。
田氏代齐,也叫田陈篡齐。日夏养花网公元前545年,陈国公族田完的四世孙田桓子与鲍氏、栾氏、高氏合力消灭齐国当国的庆氏。之后田氏、鲍氏灭栾、高二氏。田桓子对齐国公族“凡公子、公孙之无禄者,私分之邑”,对国人“之贫均孤寡者,私与之粟”,取得公族与国人的支持。齐景公时,公室腐败。田桓子之子田乞(田无宇的儿子,即田僖子)用大斗借出、小斗回收,使“齐之民归之如流水”,增加了户口与实力。是谓“公弃其民,而归于田氏”。公元前489年,齐景公死,齐国公族国、高二氏立公子荼,田乞逐国、高二氏,另立公子阳生,自立为相。从此田氏掌握齐国国政。公元前481年,田乞之子田恒(田成子)杀齐简公与诸多公族,另立齐平公,进一步把持政权,又以“修公行赏”争取民心。公元前391年,田成子四世孙田和废齐康公。公元前386年,田和放逐齐康公于海上,自立为国君,同年为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公元前379年,齐康公死,姜姓齐国绝祀。田氏仍以“齐”作为国号,史称“田齐”。
我国的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分界点在哪里?
先秦时代,东周王室执掌九鼎,已渡过了漫长的岁月。
期间鲁国史官把天下各国发生的重要大事编之成书,名《春秋》。
随着时间的推移,有识之士用智慧之眼纷纷洞察,周王室气运在慢慢的衰弱,九州人心浮躁,各地统治者诸侯们,更是野心疯长。慢慢开始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了。
南面的楚国,在熊通杀侄子上位后,连连侵战,灭国无数。
中原老牌大国也在互相攻伐,从最开始的争霸之欲,慢慢演变成灭国之战。
关乎宗庙和血脉传承,各诸侯已从君子战争慢慢升级,不再教敌军怎么跑路,也不会傻傻的等对方摆好阵形再攻击。战争只剩下唯一的目的,那就是胜利。
所以晋国第一次用诈术赢得了楚晋战争的城濮之战。
由此开始,礼乐的最后一块遮羞布被狠狠撕开,丢地上无情的践踏!周王室的威严荡然无存。天下诸侯肆无忌惮起来。
人人都感觉到大争之世的到来,人心开始追求利己,还出现:“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言论。
孔丘和孟轲看到礼崩乐坏的世道,开始宣扬儒家学说,试图挽回崩溃的秩序。可惜他们东奔西走犹如丧家之犬,仍然无法被当权者重用。
实用,在当时成为社会主流,所以《孙子兵法》应运而生。兵家在此期间,走上人生巅峰。
利己思想,深入人心,天下诸侯,世家。纷纷为自己作打算。
公元前453年,晋国最强大的世家赵、韩、魏三家联合灭了智家,大国晋被赵、韩、魏三家所分,晋国君成为附庸。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正式承认三家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
这是周王室无力改变的局面,亦是至高无上王权的低头,这一低头。就划分了两个时代——春秋时代与战国时代。
这一低头,给了天下诸侯一个信号,那就是:只有你够强,天子也会为你而臣服! 所以,这一低头,开启了轰轰烈烈大争之世:战国时代。
这一低头,是历史的低头,是王权下移给诸侯的默许。所以,公元前386年,齐国田和直接把齐国君康公丢到海上,他自立为齐国君。同年,周王室亦只有下诏承认。
春秋和战国,是人心思维的区别,亦是权力交替的区别。
从春秋的屈人之战,不绝人宗庙祭祀(楚另说)。到战国的灭国之战,只为争夺土地、人口、资源。
所以,划分春秋和战国,只有从三家分晋开始,才是正确的分法,它是两个时代思维的划分。
其他分法,都是有很大缺陷的、不准确的。
春秋与战国是日夏养花网如何定义划分的呢?
历史上,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跨越500多年。它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进,至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
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分界线,人们有不同的看法
首先,主要观点是公元前476年周靖王之死
“春秋”这个名称的由来,来自鲁国的史书《春秋》。春秋是编年史。春秋的意思是“年”。我们有时说一个人的一生中有几个春秋时期。一个春秋的周期就是一年。
孔子编撰的《春秋》在公元前481年结束。《春秋》虽然是一部史书,但对历史事件的记载非常简单,没有细目。因此,孔子弟子左秋明在此基础上补充了历史的细节。《春秋左传》简称《左传》。编年史延续到公元前468年。
《春秋》和《左传》记载的这一历史时期后来被称为春秋时期。问题是,为什么春秋时代的结束是公元前476年,而不是公元前481年,《春秋》结束时,或公元前468年《左传》结束?
这是因为后来的儒家史学家,从尊王的角度出发,想突出周王的地位,所以他们选择了周王去世的年份,即公元前476年作为春秋战国的日夏养花网结dBgjlTkw束;周元王元年,即公元前475年,是战国时期的开始。鉴于春秋末周王无效,这种分时方法显然只具有政治象征意义,没有实际意义。
第二,公元前481年或公元前468年是春秋战国的分界线
考虑到公元前476年周靖王之死没有实际意义,有人认为,由于春秋时期的历史与孔子编撰的《春秋》大致相同,孔子只记载在公元前481年,这应该是春秋时代的结束。
但这种观点也有缺陷。因为从史料的细部来看,《春秋左传》比《春秋》要详细得多,而且时间还要延长13年。这一历史记录是连续不断的。因此,另一种观点认为,春秋末期是公元前468http://www.rixia.cc年,左传结束。
为什么要按照《春秋》或《左传》的结尾来划分春秋战国呢?因为这两本书都是完整的编年史,尤其是《左传》,历史非常详细。从那时起,史料变得简单而混乱。因此,我们对战国时期,特别是战国早期的了解,比春秋时期要少。
我们看春秋时期的历史,线索清晰,内容完整;相反,我们看战国时期的历史,有很多空白史料,也有各种各样的困惑和矛盾。史料向我们展示了两幅不同的图景,这也是后来史学家将东周划分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原因之一。
文章标签:
上一篇:君子兰的分蘖能栽活吗
下一篇:丹东到辽阳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