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夏养花网

您好,欢迎访问日夏养花网,我们的网址是:http://www.rixia.cc

济南土壤重金属污染区生物多样性

2022-06-19 01:19:51 分类:养花问答 来源: 日夏养花网 作者: 网络整理 阅读:168

土壤生物多样性与土壤地球化学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

土壤由气相、液相和固相三相合一的、生物赖以生存的重要载体,又是具有物理、化学性质及生命形式的复合体。土壤生物学家常把土壤看作是地下栖居生物的一个巨大的、变动的培养基地,并且是将高等植物所不能利用的物质通过土壤生物作用变成可以利用的一个场地。土壤有其本身的结构和肥力特点。土壤圈在地球化学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作用,推动着土壤圈内部矿质营养元素的循环转化,并能具有促进植物体生长的肥力效应而显示出强大的生产力。占土壤组成极少部分的生物体,在土壤发挥其巨大功能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不可替代的作用,即土壤生物是整个土壤圈的核心,它在促进有机质分解、土壤矿质营养循环、维持及提高土壤肥力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因而也对大气圈、水圈产生着重大影响。因此,有必要研究土壤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功能作用,特别是在传统的化学农业因其带来的环境负面效应而受到严峻挑战的当今,人类在面临既要提高或维持农业产量又要减少或防治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应如何做出抉择的形势下显得尤为突出。

土壤生物的组成,可分为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两大类群,一般包括微生物类群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原生动物类群的鞭毛虫、纤毛虫和肉足虫,微型节肢动物如土壤螨类和弹尾目昆虫,以及线虫、线蚓和蚯蚓等。梁文举等(2001)及Hendix等(1990)对土壤生物区系在土壤生态系统过程中包括在养分循环和土壤结构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作了评述。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土壤生物区系是分解者食物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分解作用、养分矿化作用生态过程的主要调节者(Wardle,1995)。尽管在大多数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约占C和N矿化和固定量的90%,但其活动受着土壤动物的调节。土壤动物通过取食细菌和真菌及将微生物繁殖体向新的位点运输直接调节微生物的活动。土壤动物消耗微生物生物量后,排泄出无机N,然后这些无机N素又进一步供给微生物或被植物吸收利用。土壤动物通过破碎有机质和形成粪粒来增加微生物侵袭的表面积,通过粪土的产生间接地改变微生物的微环境,转过来又影响土壤孔隙度、团聚体大小和稳定性。一般来说,土壤动物活动对生态系统过程产生最终的影响是提高有机质的分解速率和养分周转量。根圈(或称根际)通常是指受作物根系活动影响,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上与周围土壤有别的土壤微区,是土壤根系生物群落相互作用的系统,也是养分、水分和其他物质进入根表面的门户,因而普遍受到重视。胡锋等(1998)通过盆栽试验对比研究了两种基因型小麦根际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的数量动态及根际效应,认为根际土壤动物与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机制在于食微动物与微生物形成的捕食者-猎物间的食物链关系。根际中丰富的分泌物促进了微生物的增殖。这些在食物链中处于最低营养级的微生物作为资源生物即土壤动物的食物,支持了较高的根际动物种群,而较高营养级的动物又可通过捕食、竞争作用影响微生物或其他土壤动物的数量乃至种群结构。

土壤种子库的研究是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一部分,长命种子具有重要的遗传学意义,种子库被认为是植物种群基因多样性的潜在提供者(Harper,1977),所以土壤种子库在维持种群和群落的生态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其次,从实践来说,在生长季刚开始的时候,了解种子库的组成和多度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农田、牧场和自然植物群落的生产量及承载量(Russi et al.,1992)

本次对济南重金属污染区(简称济南)、鱼台优质稻生产基地(简称鱼台)、寿光大棚蔬菜基地(简称寿光)各生物学参数的差异性进行比较,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了土壤生物学参数间及土壤生物学参数与土壤地球化学元素间的相关性分析,评价三地土壤的质量。

一、土壤生物多样性变化特征

济南、鱼台、寿光三地土壤生物多样性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各有其特点。3个地区土壤中线虫数量显著低于原生动物数量,原生动物数量又显著低于细菌数量,这与其在食物链中的位置和取食关系是一致的。寿光的线虫、真菌、放线菌、固氮菌和反硝化菌数量显著高于济南、鱼台的线虫、真菌、放线菌、固氮菌和反硝化菌数量,鱼台地区高于济南地区,但未表现出显著差异。3 个地区的原生动物、细菌、氨化菌和硝化菌数量无显著差异,表明这几个生物类群对重金属污染的敏感程度较低。纤维素分解菌的数量为鱼台<济南<寿光,说明纤维素分解菌除受到重金属污染外还受到其他因素比如植物枯落物种类、数量等的影响。

代表微生物新陈代谢能力和多样性的各多样性指数与种群数量的分布规律存在差异(表5-46)。3个地区的Shannon丰富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异。Shannon多样性指数济南低于鱼台寿光,McIntosh多样性指数鱼台和寿光低于济南,Shannon均匀度和McIntosh均匀度济南低于鱼台和寿光。

表5-46 济南、鱼台、寿光三地的土壤生物参数的方差分析表

代表不均匀程度的Gini指数济南高于鱼台和寿光。代表新陈代谢能力的AWCD值济南低于鱼台和寿光。总体来说济南地区微生物的新陈代谢能力和均匀性低于鱼台和寿光。3个地区土壤微生物结构间存在差异,济南地区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比例和细菌/真菌比例显著高于其他两地。3个地区的土壤种子库各参数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重金属污染对土壤种子库影响不大。3个调查地区各分析指标的变异系数差异较大,总体来说,微生物活性的变异系数低于微生物数量的变异系数,线虫数量的变异系数低于原生动物的变异系数,地球化学元素的变异系数低于生物的变异系数。

二、土壤生物多样性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

由表5-47可以看出,土壤细菌与放线菌、固氮菌、氨化菌、硝化菌和反硝化菌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土壤真菌与放线菌、固氮菌,放线菌与细菌、真菌、固氮菌和反硝化菌,固氮菌与细菌、真菌、放线菌、反硝化菌,氨化菌与细菌、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硝化菌与细菌、氨化菌和反硝化菌,反硝化菌与细菌、放线菌、固氮菌、氨化菌和硝化菌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是合乎常理的,因为各微生物类群的适宜生活的条件虽然各有差异,但是总体是营养丰富的、肥沃的土壤适宜于绝大多数类群微生物的生长,而且微生物各分类群和功能群间也有交叉。

土壤线虫与Biolog Shannon丰富度、McIntosh指数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与Shannon均匀度、McIntosh均匀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土壤微生物各生理类群与Biolog各多样性指数间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土壤线虫作为食微生物的动物会显著降低微生物利用底物的多样性,但通过这种捕食关系的调节,微生物的均匀度增加,线虫在维持食物链的动态平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土壤生物多样性与土壤地球化学环境之间的关系

由表5-48可以看出土壤生物各参数与各地球化学元素间存在着不同的相关性。土壤线虫与Ni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Pb、Se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土壤原生动物与Cr、S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土壤真菌与K2 O,土壤放线菌、固氮菌、纤维素分解菌与N,土壤硝化菌与F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Biolog Shannon均匀度与Ni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Biolog McIntosh指数与Co、F、Mn、Ni、V、Al2 O3、Fe2 O3、MgO、K2 O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Se、Na2 O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Biolog McIntosh均匀度与Ni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PLFA含量都与B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真菌PLFA含量与As、B、Mn、V、Al2 O3、Fe2 O3、MgO、CaO、K2 O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S日夏养花网iO2、Na2 O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比例与Cr、Hg、Mo、Zn、Se、S、K2 O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细菌/真菌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种子库各参数与地球化学元素间不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这说明各地球化学元素对各土壤生物的作用不同,通过不同的生物学指标可用于指示某种、某几种重金属或重金属复合污染的情况。

四、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的生物学指标

寿光的线虫、真菌、放线菌、固氮菌和反硝化菌数量显著高于济南、鱼台数量,鱼台地区高于济南地区,但未表现出显著差异。Biolog Shannon均匀度、Biolog McIntosh均匀度济南低于鱼台、寿光,代表不均匀程度的Gini指数济南高于鱼台、寿光,AWCD值济南低于鱼台、寿光。济南地区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比例和细菌/真菌比例显著高于其他两地。说明以上指标可作为重金属复合污染的生物学指标。线虫、真菌、放线菌、固氮菌、反硝化菌数量、Biolog Shannon均匀度、Biolog McIntosh均匀度越低表明重金属复合污染越严重,Gini指数越高表明重金属复合污染越严重。

由表5-48我们可以找到重金属污染的生物学指标。土壤线虫、Biolog Shannon均匀度、Biolog McIntosh指数可作为Ni污染的生物学指标,土壤线虫越多、Biolog Shannon均匀度越高表明Ni含量越高,Biolog McIntosh指数越低表明Ni污染越严重。土壤线虫还可以作为Pb污染的生物学指标,土壤线虫越少表明Pb污染越严重。土壤原生动物、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比例可作为Cr污染的生物学指标,土壤原生动物、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比例越高表明Cr污染越严重。Biolog McIntosh指数可作为Co污染的生物学指标,Biolog McIntosh指数越低暗示Co污染越严重。Biolog McIntosh指数和真菌PLFA含量都可以作为Mn、V污染的生物学指标,Biolog McIntosh指数越低、真菌PLFA含量越高暗示Mn、V污染越严重。真菌PLFA含量还可作为As污染的生物学指标,真菌PLFA含量越高暗示As污染越重。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比例还可作为Hg、Zn污染的生物学指标,其比例越高,表明Hg、Zn污染越严重。

总的来说,济南地区土壤生物的数量和活性低于鱼台寿光。细致的分,不同的生物学参数可作为不同重金属污染的生物学指标。土壤动物尤其是土壤线虫群落多样性已用作土壤质量以及土壤生态演替过程的生物指标(李文芳等,2005;Liang,et al.1999)。研究发现土壤线虫作为敏感生物可作为 Ni、Pb 的生物学指标。澳大利亚学者 Pankhurst 等(1995)把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作为土壤质量的生物指标。同时研究者也发现土壤受污染程度越低、土壤质量越高,真菌、放线菌数量越高。此外,其他生物学指标如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比例、真菌PLFA含量、Biolog多样性指数等也可作为重金属污染的生物学指标。总之,用土壤生物作为敏感、快速的重金属污染生物毒性的指示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济南、鱼台及寿光三地的生物多样性研究表明,济南、鱼台、寿光土壤生物多样性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各有其特点。总体来说寿光的线虫、真菌、放线菌、固氮菌、反硝化菌数量显著高于济南、鱼台,鱼台地区高于济南地区,但未表现出显著差异。3个地区的原生动物、细菌、氨化菌、硝化菌数量无显著差异。济南地区微生物的新陈代谢能力和均匀性低于鱼台、寿光。3个地区土壤微生物结构间存在差异,济南地区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比例和细菌/真菌比例显著高于其他两地。3个地区的土壤种子库各参数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生物多样性特征符合农田重金属污染地区的生态系统的一般规律,结果说明寿光市重金属污染较鱼台等地轻微,重金属元素对土壤动物类群和数量以及微生物等具有不利影响。

表5-47 济南、鱼台、寿光三地土壤生物多样性指标之间相关系数矩阵表

续表

注:*为P<0.05。

表5-48 济南、鱼台、寿光三地土壤生物多样性指标与土壤地球化学元素相关分析表

续表

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态含量一般怎样提取

最近几年,我国环境科学、土壤科学学术界对于土壤污染炒得十分火暴.翻翻杂志,有关土壤受重金属污染监测、治理文章非常多.在下发现一个非常奇特的概念---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态.关于有效态的定义可以参看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起草,由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标准 HJ/T 166 -2004,该标准竟然把土壤用几种化学溶液诸如二乙三胺五乙酸(DTPA)、水浸液、0.1 HCL或其它电解质溶液的可萃取态统统看作为有效态(bioavailable form)!本人对此表示质疑,百思不得其解!
标准制订者的初衷是希望用某种化学提取方法把土壤中可以移动的那部分重金属污染物加以测定,用这样数值与初级农产品中重金属含量拉上钩,从而一举预测土壤中重金属经过土壤-农作物系统发生转移的定量关系!但是,国内外大量科学实验研究证实:到目前为止,还无法达到这一目标,由于生物多样性,土壤多样性,影响土壤---作物发生重金属转移因素的多样性,是无法建立起这种定量关系的.而且,单用化学分析方法是无法测定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态的.ISO颁布的土壤质量标准测定方法的确有用DTPA提取土壤中重金属的标准方法,但是,所提取的重金属量只能称之为DTPA提取态.如果按照标准 HJ/T 166 -2004的说法,只用化学溶液提取,就是有效态,而且有多种有效态提取方法,那不就乱了套吗?难怪有的学者前些日子竟然要制订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态的限量标准,而且还得到某位工程院士认可!在下孤陋寡闻,希望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专家解释一下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态的定义!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原理?

植物修复技术是以植物忍耐和超量积累某种或某些化学元素的理论为基础,利用植物及其共存微生物体系清除环境中污染物的一项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目前国内外对植物修复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推广应用大多限于重金属元素,因此狭义的植物修复技术也主要指利用植物清除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但是,随着对重金属植物修复技术研究的深入,特别是重金属耐受和超积累植物及其根际微生物共存体系的研究,植物修复技术的涵义和应用得到了延伸。如美国阿岗国家实验室利用野生植物建立各种生物反应器,净化石油天然气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及其污染物,如Newman等(1997)用白杨树来修复三氯乙烯(TCE)污染的地下水。在这些植物修复技术中,根际耐性微生物和化学添加剂的强化作用使修复效果更加理想,大大改进了植物修复技术。
植物修复是生物治污工程中一个非常独特的治理技术,与物理的、化学的和微生物的处理技术相比,有其独特的优点;但同时植物修复技术本身及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植物修复技术的优缺点具体见表5-1。
表5-1 植物修复技术的优缺点(Glass 2000)
优点 缺点
成本低廉 修复时间较长,处理过程比物理化学处理慢
原位的、主动的修复 不能修复所有污染对象,只针对浅层地下水、表层土壤和沉积物
净化与美化环境 生物降解产物的生物毒性还不清楚
增加土壤有机质和肥力 超积累植物吸收重金属的分子、生化、生理过程有待深入阐明,限制了植物修复的潜力发挥
环境扰动小 食草动物对修复植物的取食行为使污染物进入食物链
大面积处理 修复植物的后期处置问题难以解决
易为公众所接受 外来修复植物种类可能对当地的土壤、生物多样性产生不良影响
土壤修复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目前,我国土壤环境问题形势严峻。矿区开采、企业三废排放、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过量施用、畜禽粪便和垃圾处理不当,以及土壤酸化等造成土壤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如何高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已成为修复领域关注的焦点问题。

那么,什么是重金属污染?怎么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修复?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


什么是土壤重金属污染?
土壤重金属污染(heavy metal pollution of the soil),是指因人类活动使得土壤中的微量金属元素含量超过背景值,因过量沉积而引起的含量过高,统称为土壤重金属污染。这些“重金属”包括汞、镉、铅、铬等毒性金属元素和类金属(如砷)等生物毒性显著的元素,以及有一定毒性的锌、铜、镍等元素。

土壤重金属污染少量是因自然原因产生,其主要来源还是因人为活动,如工矿企业生产的废水、污泥等含重金属废物;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药、杀虫剂;冶炼企业和汽车排放废气的重金属沉降等。

土壤重金属污染对农业生产、人类食物、自然生态、水土环境、人居环境都会产生影响。近年来,随着“毒地”、“镉大米”等事件出现,我国对于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关注力度也在逐渐加大。

重金属污染土壤元素难以被自然降解,只会发生形态的变化和迁移。因此,各种修复技术都是围绕“去除”这一核心来进行的。目前,重金属污染的修复主要有两种途径:

1、改变重金属的存在状态,降低其活性,使其钝化,脱离食物链,减小其毒性;

2、利用特殊植物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然后将该植物除去或用工程技术将重金属变为可溶态、游离态,再经过淋洗,然后收集淋洗液中的重金属,从而达到回收重金属和减少土壤中重金属的双重目的。

一般来说,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大致可以分为: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以及联合修复等。


土壤物理修复技术
重金属污染土壤物理修复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工程措施、玻璃化技术、淋洗法、冰冻土壤修复技术、电动力学法和蒸气浸提修复。

物理工程措施主要有排土、换土、去表土、客土和深耕翻土等措施。排土、换土、去表土和客土的修复施工工程量较大,且存在污土的处理问题。深耕翻土是采用深耕,上下翻动土壤层,降低表层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

物理工程措施中较常见的是客土和污土相结合,将一定量的干净客土和污土成比例混合,从而使得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降低。深耕翻土在污染较轻的土壤修复过程较常见,客土和换土多用于重污染土壤修复工程。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在土壤污染较重的地区试行土壤重金属固化技术和挖土深埋包装技术。

玻璃化技术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形成玻璃态结构,使得土壤中的重金属被固定稳定化。玻璃化技术能够从根本上去除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去除速度快,但技术工程量大,且费用较高,比较多的是用于对重金属污染很重的区域进行抢救性修复。

土壤淋洗是通过注入和抽吸淋洗液,淋洗液和污染的土壤充分混合,土壤中的重金属通过溶解、乳化和化学作用渗入到淋洗液中,随淋洗液的吸出而去除的修复技术。该技术是将淋洗液注入污染的土壤,再用泵将吸附过污染物的淋洗液抽吸处理,一般需要用清洁的淋洗液反复多次淋洗,然后对污染的淋洗液进行收集处理与回用。
冰冻土壤修复是围绕已知的污染源在地下以等距离的形式垂直安放合适的管道,再在管道内输送入无害的冰冻剂,冻结土壤中的水分,形成地下冻土屏障,防止土壤中的重金属迁移扩散。

电动修复技术是通过电流的作用,在电场的作用下,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如Pb、Cd、Cr、Zn等)以电透渗和电迁移的方式向电极运输,然后集中收集处理。电动修复方法特别适合于低渗透的粘土和淤泥土,可以控制污染物的流动方向。有研究发现,土壤pH、缓冲性能、土壤组分及污染金属种类会影响修复的效果。有研究者模拟Cd污染土壤,在电场强度为1V.cm-1的条件下研究修复效果,且较低的pH值和较高的氧化还原电位都有利于Cd的解吸并加速修复过程。

物理修复法是最通用的土壤修复法,广泛应用于各种污染土壤情况。根据不同土壤质地、通透性和污染物类型,以及具体的修复后土壤可再利用价值,就可以选择不同的土壤修复方法,在成本一定的情况下,达到良好的土壤修复效果。


土壤化学修复技术

相对于物理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化学修复技术发展较早,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土壤淋洗技术,可分为原位淋洗技术和异位淋洗技术两种。
原位淋洗技术:在田间直接将淋洗剂加入污染土壤,经过必要的混合,使土壤污染物溶解进入淋洗溶液,而后使淋洗溶液往下渗透或水平排出,最后将含有污染物的日夏养花网淋洗溶液收集、再处理的技术。原位淋洗技术是为数不多的可从土壤中去除重金属的技术之一。
影响技术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是土壤的性质,其中最重要的是土壤质地和阳离子交换量。最适于砂粒和砾石占50%以上的、阳离子交换量低于10cmol/kg的土壤。淋洗剂对于促进污染物从土壤的解吸并溶入溶液是不可缺少的。淋洗剂应是高效的、廉价的、二次污染风险小的。常用的淋洗剂有水和化学溶液。溶液通常包括稀的酸、碱、螯合剂、还原剂、络合剂以及表面活性剂溶液等。
1987~1988年间,荷兰曾采用该技术(原位土壤淋洗技术)对一个镉污染土壤进行处理。他们用0.001molL-1 HCl对6000㎡的土地上大约30000 m的砂质土壤进行了处理。经过处理,土壤镉浓度从原来的20mgkg-1以上降低到1mgkg-1以下,处理费用大约50英镑m-3。
异位淋洗技术:将污染土壤挖掘出来,用水或其他化学溶液进行清洗使污染物从土壤分离开来的一种化学处理技术。质地较轻的土壤适合于本技术,黏重的土壤处理起来比较困难。一般认为,黏粒含量超过30%~50%的土壤不宜采用本技术。
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处理起来也很困难,因为很难将污染物分离出来。土壤清洗技术适用于各种污染物,如重金属、放射性核素、有机污染物等。美国的新泽西州,曾对19000t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和污泥进行了异位清洗处理。处理前铜、铬、镍的含量均超过10000 mgkg-1,处理后土壤中镍的平均浓度是25 mgkg-1,铜的平均浓度是110 mgkg-1,铬是73 mgkg-1。
2. 原位化学氧化技术:主要通过混入土壤的氧化剂与污染物发生氧化反应,使污染物降解成为低含量、低移动性产物的技术。
在污染区的不同深度钻井,利用泵将氧化剂注入土壤,从另一个井可将氧化剂抽提出来。含有氧化剂的废液可以重复使用。原位化学氧化修复技术适用于被油类、有机溶剂、多环芳烃、农药以及非水溶性氯化物所污染物的土壤。常用的氧化剂有K2MnO4、H2O2和O3,溶解氧有时也可以作为氧化剂。
1997年,在美国的阿拉巴马州,曾采用原位化学氧化修复技术对一个受到高密度非液相液体污染的黏质土壤进行处理。
3. 溶剂提取技术,这是一种异位修复技术。在该过程中,污染物转移进入有机溶剂或超临界液体,而后溶剂被分离进一步处理或弃置。溶剂提取技术使用的是非水溶剂,因此不同于一般的化学提取和土壤淋洗。
处理之前首先准备土壤,包括挖掘和过筛。过筛的土壤可能要在提取之前与溶剂混合,制成浆状。被溶剂提取出的有机物连同溶剂一起从提取器中被分离出来,进入分离器进行进一步分离。在分离器中由于温度或压力的改变,有机污染物从溶剂中分离出来。溶剂进入提取器中循环使用,浓缩的污染物被收集起来进一步处理,或被弃置。干净的土壤经过滤和干化,可以进一步使用或弃置。干燥阶段产生的蒸气应该收集、冷凝,进一步处理。
这种土壤修复技术在实施过程中,不带入新的污染物,不产生二次污染,不会对土壤环境、农作物和周边环境以及人群健康产生不利影响,风险可接受。

土壤生物修复技术
土壤生物修复技术(Soil Bioremediation,也称生物恢复、生物整治等),其利用生物技术和方法来消除土壤污染并使土壤功能恢复。广义的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包括动物修复、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

动物修复中,最常使用的动物是蚯蚓。蚯蚓作为大型土壤动物,是土壤中的主要动物类型,其生物量占据土壤动物总量的将近三分之二。蚯蚓在土壤中的活动能够促进枝叶的降解、有机物质的分解和无机化,并为土壤增添部分速效成分,微生物活动对促进硝化细菌活动、改善土壤理化结构有积极作用。蚯蚓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的作用,体现在蚯蚓对重金属的耐性、富集吸收以及活化作用。专家研究表明,蚯蚓对重金属有耐受性,并能够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并对重金属有富集作用,可以利用蚯蚓处理土壤和污泥中的重金属污染问题。

植物修复指利用由植物本身及其根际圈微生物组成的体系清洁污染土壤,一般认为植物修复是利用重金属超积累植物提取土壤中的重金属,并从土壤中去除 。

超积累植物(Hyperaccumulator)这一概念最先由Brooks提出,用于命名茎中金属镍的干重含量大于1000mg/kg的植物。目前对超积累植物的认定已经不局限于对金属镍的积累,凡是能超量积累一种或者同时超量积累几种重金属元素的植物,都被认定为超积累植物。世界上已被认定为超积累植物超过400种,三分之二以上对Ni超量积累。

根据修复植物在某一方面的修复功能,可将植物修复分为以下五种基本类型:植物降解修复(Phytodegradation)、根际圈生物降解修复(Rhizosphere biodegradation)、植物提取修复(Phytoextraction)、植物挥发修复(Phytovolatilization)和植物稳定修复(Phytostabilization)。

植物修复对成本、技术要求较低,操作也简便,如小花南芥对铅锌复合污染的治理、蜈蚣草对砷污染的治理等。但同时对植株的生物量和耐受性也提出更高要求,且受土质和气候的影响较大,总体来看,还是处于发展中的一项技术。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中不可或缺的生命体,微生物的丰度和密度可以指示污染土壤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并具备修复土壤的潜能。微生物修复是指,利用天然存在的或者培养的功能微生物群,在适宜环境条件下(一般指适于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条件),促进或者强化微生物代谢功能,从而将污染物的毒性降低或者无害化的生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工作主要有筛选和驯化生物菌株,提高功能微生物活性和安全性,延长微生物寿命等。

通过添加菌剂和优化作用条件发展起来的场地污染土壤原位、异位微生物修复技术有:生物堆沤技术、生物预制床技术、生物通风技术和生物耕作技术等。运用连续式或非连续式生物反应器、添加生物表面活性剂和优化环境条件可提高微生物修复过程的可控性和高效性。

生物修复土壤技术研究已有一定的进展,但仍有许多技术和管理上的难题需要攻克。


联合修复技术
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复合污染普遍,污染组合类型复杂,污染程度与厚度差异大,而且修复后土壤再利用方式的空间规划要求也多不相同。这样,单项修复技术往往很难达到修复目标,而协同两种以上的土壤联合修复技术就成为土壤污染修复的研究方向。
联合修复技术包括微生物-动物-植物联合修复、化学-生物联合修复、物理-化学联合修复、微波热解-活性炭吸附联合修复和溶剂萃取-光降解联合修复等。利用氮掺杂二氧化钛光催化技术修复农药污染土壤,也是土壤联合修复的一项新技术。
联合修复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污染土壤的修复速率与效率,而且可以克服单项修复技术的局限性,实现对多种污染物复合、混合污染土壤的修复。

污染土壤的治理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作为污染土壤的施害者,我们同时也成为了受害者。治理污染土壤关乎民生,随着“土十条”和“十三五生态环保规划”的发布实施,土壤污染在“十三五”期间也成为生态环保经济发展中的一场重要战役。

——END ——

墨泉生态建设
让世界因我们更美丽!
生态修复 | 农旅开发 | 小镇规划设计

鲁西北平原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土壤环境质量主要受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双重因素控制。自然环境指各种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和,如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和生物等。人工环境指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为了不断提高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通过长期有计划、有目的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逐步建立起来的生存环境。长期的人类活动在改造自然环境的同时,也对环境质量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如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生产生活废弃物排放会导致土壤受到一定的污染等。目前,土壤污染已成为抑制农业可持续发展一个重要因素,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农业、环境、地质、社会等学者的广泛关注。

以鲁西北平原区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取得的区域性土壤元素分析测试资料为依据,参照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及区域土壤元素背景值,评价土壤环境质量现状及其污染程度,进行变化趋势研究与预测,将为区域农业生产和发展规划、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土壤施肥与改良、合理种植布局、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以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土地利用规划、污染治理与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一、土壤环境质量单因子评价

土壤环境质量单因子评价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为评价标准,根据土壤中pH、Cd、Hg、Cu、As、Pb、Cr、Zn、Ni等评价指标的实测资料,确定单因子环境质量分级。

重金属元素单因子环境质量评价结果如表6-1 所示。Hg、As、Cd、Pb、Zn、Cu、Cr、Ni等单因子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鲁西北平原符合一、二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土壤样本数占99%以上,其中Ni、Pb元素含量无超Ⅲ类土壤存在。区内土地环境质量总体状况良好,绝大多数土地的环境质量达到Ⅰ类、Ⅱ类标准,完全能满足农业耕作土壤的环境质量要求。

土壤单因子分级区域分布特征如图6-1至图6-8所示。从分布特征来看,鲁西北平原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在大部分地区较低,其土壤环境质量类型以Ⅰ类土壤为主,分布极为广泛;Ⅱ类土壤次之,主要分布在鱼台县辖区,巨野县东、东北,东明—鄄城靠黄河一带,郓城县城及西南,梁山县北,台前县东,阳谷—莘县—聊城一带,东阿—平阴一带,禹城周边,商河—济阳之间,济南市区,高青—博兴一带,沾化西北,东营南,垦利东北一带等地段;Ⅲ类土壤及超Ⅲ类以孤点状分布,初步分析主要是由点源污染所引起。

表6-1 鲁西北平原土壤单因子评价环境质量统计表

图6-1 鲁西北平原土壤砷元素环境质量分级图

图6-2 鲁西北平原土壤镉元素环境LjRTxMxwow质量分级图

图6-3 鲁西北平原土壤铬元素环境质量分级图

图6-4 鲁西北平原土壤铜元素环境质量分级图

图6-5 鲁西北平原土壤汞元素环境质量分级图

图6-6 鲁西北平原土壤镍元素环境质量分级图

图6-7 鲁西北平原土壤铅元素环境质量分级图

图6-8 鲁西北平原土壤锌元素环境质量分级图

二、土壤环境质量多因子评价

土壤环境质量多因子评价采用内梅罗指数法进行计算,评价标准仍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选择土壤中pH、Cd、Hg、Cu、As、Pb、Cr、Zn、Ni等为评价指标。内梅罗污染指数反映了各污染物对土壤的作用,同时突出了高浓度污染物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其计算方法如下:

鲁西北平原典型生态区地质地球化学环境研究

式中pi,aver和pi,max分别是平均单项污染指数和最大单项污染指数。

单项污染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土壤单项污染指数=土壤元素实测值/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值(一级)

按照内梅罗指数来划定土壤环境质量的等级,评价标准及结果见表6-2,图6-9。

表6-2 内梅罗指数评价标准表

图6-9 鲁西北平原土壤环境质量内梅罗指数分级图

通过计算,鲁西北平原表层土壤各采样点内梅罗指数平均值为0.760,其中属于清洁和尚清洁水平的采样点占总数的93.58%,土壤从整体上属于尚清洁范围。污染区域分布于济宁城区、济南城区、菏泽城区、巨野东部及北部、嘉祥北部、莘县东部、鱼台、德LjRTxMxwow州北部、博兴、庆云、无棣、东营等地,其中重污染地区均以点状分布于城市或城市周边地区。

三、典型生态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一)典型生态区生态与环境问题

通过在典型生态区开展的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工作结果显示,在鲁西北平原区,确实存在着一定的环境生态问题,具体问题有水环境污染、土壤污染和地方病流行等方面。

1.土壤污染

在本次研究所选择的东营石油开采区、小清河流域等地,土壤污染现象较为明显,且不同地区土壤污染特点有所差别。

石油开采区,土壤污染物以有机污染物为主。例如所有采样井附近的土壤中,均表现出饱和烃、芳烃、非烃和沥青质的含量最大值存在于井口处,井口中心附近有机物含量明显高于外围区域。从剖面变化规律看,总体上饱和烃、芳烃、非烃和沥青质的含量随取样深度的增加而减少。此外,土壤中个别取样点所含部分污染物的浓度值已超过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所规定的标准值,但均还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所规定的标准值。

研究同时反映出土壤中的微量元素与有机污染物存在相互影响,土壤中Cr、Pb、Zn元素受油田开发过程中落油污染的影响较大,而As、Cu 和Ni 元素受落油污染的影响较小。

城市周边环境中土壤污染以重金属污染物为主。小清河流域沿岸在历城区、博兴县及部分乡镇驻地周围土壤质量较差,污染物以As、Cd、Cr、Ni等重金属离子为主。

土壤污染使土壤退化加剧,土壤肥力降低或严重丧失,生物多样性减少。

2.水环境污染

已有浅层地下水化验分析结果表明,评价区内的浅层地下水按卫生部颁布的《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中的标准,已有多项指标超标,如济宁某地的浅层地下水氟化物含量高达8mg/L,是饮用水水质限值的8倍。当地居民长期饮用这种多项指标超限的地下水,对身体造成极大的危害,严重威胁人民的身体健康。浅层地下水水质总的分布特征是:鲁西黄河冲积扇区以适宜饮用的Ⅰ级水为主,鲁北黄泛平原区以较适宜饮用的Ⅱ级水为主,逐渐过渡到滨海平原不宜饮用的Ⅲ级水和不能饮用的Ⅳ级水。鲁北中东部乐陵—东营冲积和冲海积地层交接地带及滨海地带水质大多为不宜饮用的Ⅲ级水与不能饮用的Ⅳ级水,主要超标物为石油、挥发酚、COD、Cd、Pb和固型物等。

河流多已遭受污染,主要超标项目为COD、BOD、NH3-N、NO3-N、酚、氨氮和石油类,污染程度属重度—极严重污染。

3.地方病

地方病调查显示鲁西北平原区地方性氟中毒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病区的饮水氟含量水平和群体的尿氟水平普遍较高,高氟的危害仍然十分严重,防治形势严峻。

郓城、嘉祥、东昌府和博兴4县(区)中66个乡、镇有32个被认定为高碘地区,高碘乡、镇人口数或称受高碘危害人口达141.7万人,其中28个乡、镇又被确定为地方性高碘甲状腺肿病区。

郓城、嘉祥、东昌府以及博兴4县(区)中存在水As超标样,且检查出可疑地As病患者。

(二)环境问题成因分析

通过典型生态区的生态地球化学研究发现区内的环境问题受人为干扰影响,但同时与地质背景也有一定关系。

土壤污染主要集中在城市及工业集中区,区内河流存在较为明显的重金属及有机物富集,主要污染源来自城市燃煤、工业冶金、建筑及机动车尾气。一方面大量的污染物质通过污水排放进入河流,在通过渗透进入河流周围土壤。此外大气降尘、人工施肥等因素也使得大量的重金属元素在土壤表层富集。

但同时河流侧渗作用的研究也表明,黄河、小清河、徒骇河沿岸重金属元素异常,由重金属与常量组分存在显著相关性判断重金属异常主要与土壤质地有关,河流侧渗不是主要异常成因,这也意味着地质背景从一定程度上控制着区域的环境问题。最为明显的实例就是区内地方病分布与地质背景之间的联系,地甲病、地氟病的分布区域均存在较高的碘、氟高背景值,而且相关性研究也表明,地氟病与地质环境中的地下水及土壤环境关系密切,地甲病与当地饮用高碘的浅层地下水有关。

因此在鲁西北平原区的生态环境研究中需要关注地质背景与环境生态问题的联系,以系统的观点研究元素在各个圈层中的迁移及转化规律。

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是哪些重金属的污染?为什么锌也算在内了呢?

来自陕西师范大学的李剑超老师团队检索了近十年发表的关于我国土壤六种重金属污染(镉Cd, 铅Pb, 锌Zn, 砷As, 铜Cu, 铬Cr)的2450篇论文,选取其中850篇论文的数据,整理分析后www.rixia.cc,绘成重金属污染分布图,并提供了重点污染区域的详细分布。该工作发表于2016年6月发表在Bulletin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上。作者选择的浓度限值分别为镉
- 1mg/Kg,铅- 80mg/Kg,锌 - 300mg/Kg,砷 - 45mg/Kg,铜 - 200mg/Kg, 铬 - 350mg/Kg,大致相当于GB15618规定的二级标准(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超过以上浓度视为超标点位(OLS)。以下是这六种重金属污染的分布图。

铅污染分布图,点位超标率17.8%,大城市中上海和广州极为严重,贵州 (赫章)和福建(三明)因采矿的原因亦较为严重。


锌污染较严重的是贵州、湖南(吉首)、福建(三明、南平)以及河南(新乡)。土壤中砷污染主要来源于地下水污染,较严重地区是天津、山东(济南)和安徽(铜陵)。铜污染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尤以广州最为集中,另河北保定出现铜污染最高值(超标165倍)。镉污染程度较低,最高值出现在福建福州。





重金属污染源头

运用富含重金属的废水进行灌溉是重金属进入土壤的一个重要路径。重金属进入土壤的另一条路径是随大气沉降落入土壤。重金属首要有汞、铜、锌、铬、镍、钴等。因为重金属不能被微生物分化,并且可为微生物富集,土壤一旦被重金属污染其天然净化进程和人工管理都是十分艰难的。此外,重金属能够被生物富集,因而对人类有较大的潜在损害。



土壤污染有什么危害?

土壤污染带来了及其严重的后果。

第一,土壤污染使本来就紧张的耕地资源更加短缺。

第二,土壤污染给人民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

第三,土壤污染给农业发展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

第四,土壤污染也是造成其他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第五,土壤污染中的污染物具有迁移性和滞留性,有可能继续造成新的土地污染。

第六、土壤污染严重危及后代子孙的利益,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As、Ni、Hg等元素,这些都属于化学原料,是附近的工厂对土壤造成污染,锌污染是化合物引起的环境污染。

文章标签:

本文标题: 济南土壤重金属污染区生物多样性
本文地址: http://www.rixia.cc/wenda/271600.html

上一篇:茶是怎么做的?

下一篇:vray for sketchup 8无法渲染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