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怎么建造蔬菜大棚
自己如何建设大棚?
蔬菜大棚是现在比较普及的一种种植蔬菜方式,但是搭建时大家总有很多问题没有注意到,导致某些方面很不理想。搭建大棚时有哪些要点需要注意呢?下面就看看那些方面要着重的去关注。
1、选址
选址是大棚的一个核心之一,后期种植效果及许多自然灾害都是受选址影响的。大棚的选址首先土壤肥沃是必须的,其次地势方面不能处于低洼或者容易积水的地方,土壤方面则以非砂性土壤为主,利于保温。要处于向阳的地方们不能处于风口,且地势要相对的平坦,不然极容易引起大棚的温度失衡。
2、面积
搭建的面积大家规划时基本不会很在意,觉得越紧凑越好。大棚面积应该要适当的大一些,这样中间如果有需要移动蔬菜的时候才有地方。万一发生的水灾之类的自然灾害也能有足够的排水通道。空间大了有利于空间的流通,这样让蔬菜更有更好的生活环境。还能适当的增加光照面积,让蔬菜能吸收的阳光更多。
3、材料
建设大棚时的选材是很重要的,要以高质量的材料来构建,最好能比正常的水准高20%-30%左右。一些为了节省开始的种植户已经用自己烂在田里的大棚证明了失败性。接触地面的部分尽量以木材为主,这样不容易损坏材料。选择遮盖物时除了透光性要好还要保证其保温性,这样大棚内的温度能有效的保持在比较适宜的地步。
4、防灾
防灾是大家都需要引起重视的,很多人搭建的时候都光顾着往效果方面考虑,结果一场大一点的分就让其散架了。所以固定性要好,固定点入土要深。然后就是周围的排水槽要提前准备好,要能从多个方向派出去,不能固定就往一个地方排。大棚内的土壤最好略高于周围的土壤,这样收水灾的影响会小很多。
【小结】:以上就是建设大棚时要注意的一些事项了,大棚是一个很好的方案,大家建设时不要想着给自己省钱,毕竟除了点问题损耗的钱可比你省下的多的多。欢迎随时咨询。
在建造温室大棚前,首先要确定大小和样式,简单画好图,以下为操作步骤:
1、量好尺寸,将6分镀锌钢管插入地里。
2、4分PVC管要将头部的大小转接口剪掉,由于弧度是3.8米,所以管的长度要留足够。
3、在PVC管与钢管接口10cm处打上自攻螺丝,并用硅胶管http://www.rixia.cc套上螺丝尖端,避免日后不小心刮到。
4、大棚基本完工,盖上透明塑料膜了。
5、两头的封闭根据自我需求制作即可。
蔬菜大棚建造技术
适合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蔬菜大棚一般是塑料大棚,大棚形式多种多样,按骨架材料可分为竹木大棚与钢管大棚;按大棚的栋数可分单栋大棚与连栋大棚。目前,绝大多数农户搭建的是竹木大棚,它造价低,每m2造价为5-6元,但强度较差、寿命短,仅2年左右,并具有抗灾能力弱、操作管理不便等缺点。而连栋大棚,由钢管构成,强度大(寿命长达15年)、抗灾能力强(一般能抗10级台风);棚体高大,通风采光条件好,土地利用率高,操作管理方便,但造价高(每m2造价80元以上),农户与一般企业都无法承受。单栋钢管大棚,不仅具有连栋大棚的优点,并且造价低得多,每m2为25-30元,农户可考虑用此取代竹木大棚。
建棚详细信息
1拱棚详细信息:
一种建造成本低,耐用的蔬菜大棚, 宽度可以9米** 18米。 用水泥立柱做为支撑, 镀锌钢管做骨架。 顶部呈弧形、上面覆盖塑料膜的棚,用于一年四季培育种植花木、蔬菜、秧苗等也可养殖鸡鸭。拱棚在冬季夜间的保温性能比较差,北方地区冬季可在棚内设二膜或三膜以增加夜间棚内温度。
2无立柱大棚详细信息:
此种蔬菜大棚是使用钢架代替众多水泥立柱支撑棚面的大棚, 简称无立柱蔬菜大棚。其建造成本要高于有立柱蔬菜大棚, 但是因其棚内的种植区没有立柱,从而给蔬菜生产带来了极大地方便。 近几年,无立柱蔬菜大棚越来越受到蔬菜基地、育苗场、示范园的青睐。无立柱蔬菜大棚对于墙体的建造要求相对于立柱式大棚要高, 因为其整个棚面均采用钢架支撑,钢架上端通过后砌水泥柱子与后墙相连,其总体的重量明显比有立柱蔬菜大棚的竹竿钢管骨架重量要重。
3立柱大棚详细信息:
标准立柱式蔬菜大棚式使用水泥立柱做支撑,用镀锌钢管和竹竿作为支架的蔬菜大棚。 此种蔬菜大棚叫增成本相对较低,因为有众多立柱支撑,抗压能力非常强, 经济耐用。只是种植区内有多排立柱,日常操作相对于无立柱蔬菜大棚较不便。 是目前寿光农村普遍使用的一种蔬菜大棚样式。
4无立柱全钢架蔬菜大棚信息:
此种蔬菜大棚是使用钢架代替众多水泥立柱支撑棚面的大棚, 简称无立柱蔬菜大棚。其建造成本要高于有立柱蔬菜大棚, 但是因其棚内的种植区没有立柱,从而给蔬菜生产带来了极大地方便。 近几年,无立柱蔬菜大棚越来越受到蔬菜基地、育苗场、示范园的青睐。无立柱蔬菜大棚对于墙体的建造要求相对于立柱式大棚要高, 因为其整个棚面均采用钢架支撑,钢架上端通过后砌水泥柱子与后墙相连,其总体的重量明显比有立柱蔬菜大棚的竹竿钢管骨架重量要重。
5育苗棚详细信息:
育苗温室是专供繁殖和培育各种幼苗的温室。可以分为花卉育苗温室、蔬菜育苗温室、林木育苗温室,根据育苗的种类不同,温室再设计上和配套设施上也各不相同。
育苗温室特点:
(1)育苗温室的保温性能好,对于温、湿度的调控自动化程度和调控精度要求也比较高;
(2)育苗温室透光性能好。透光性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其一是温室的角度,育苗温室多选用较大的屋面角以改善采光性能。其二是覆盖材料,育苗温室多选用透光性和无滴性能好的薄膜或PC板材或玻璃作为覆盖材料;
(3)育苗温室配套设施一般比较齐全,如降温用湿帘、遮阳网、灌溉、北方冬季温室加温用的暖气设备等;
(4)育苗温室应具备定植前低温炼苗和大小苗分级管理的性能。
配置:通风降温系统、内外遮阳系统、补光系统、加温系统、灌溉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等
温室主体材料:热浸镀锌钢制骨架
一种建造成本低,耐用的蔬菜大棚, 宽度可以9米*www.rixia.cc* 18米。 用水泥立柱做为支撑, 镀锌钢管做骨架。 顶部呈弧形、上面覆盖塑料膜的棚,用于一年四季培育种植花木、蔬菜、秧苗等也可养殖鸡鸭。拱棚在冬季夜间的保温性能比较差,北方地区冬季可在棚内设二膜或三膜以增加夜间棚内温度。
要点一:选址。与建造有立柱蔬菜大棚相比较,无立柱蔬菜大棚选址同样要求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光照条件优良。区别之处,无立柱蔬菜大棚的南北跨度以12米为宜,若过小,必然加大钢架的拱度,钢架拱度加大,反而不利于人工拉放草苫或给卷帘机上卷草苫增加难度。若超过12米,钢架拱度小,会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一是大棚棚面采光受影响,太阳光照入射量少,棚温提高慢,蔬菜生长易受影响;二是钢架拱度小,遇到大雪天气,棚面积雪过多,易出险情;三是无立柱蔬菜大棚的跨度越大,对钢架的承载力要求就越大,投入的建造成本也就高。
要点二:墙体的建造。实践证明,无立柱蔬菜大棚对墙体的建造要求更高,这是因为其整个棚面均采用钢架支撑,一般3—3.5米一架钢架,钢架上端通过后砌柱子与后墙相连,其总体的重量明显比有立柱蔬菜大棚的竹竿骨架重量要重。因此,我们建议建棚户,墙底先用推土机压实(南北宽度要求在6-8米),以防地基下沉。然后,再用挖掘机上土,并且每上70厘米厚的松土,就用挖掘机来回滚压2—3次。后墙的高度以4.5米为宜,最后把墙顶压实。另外注意,用挖掘机切棚墙时,要有一定的倾斜度,上窄下宽,倾斜度在6-10度为宜。
要点三:上钢架。为了提高无立柱蔬菜大棚的抗压力,在建造时要求,棚内需添加两排立柱,分别是后砌立柱 (也就有立柱蔬菜大棚中的第一排立柱)和前排立柱。建议菜农,在埋设立柱前,需先用挖掘机对棚底进行平整,然后再大水漫灌,以防埋好立柱时下沉。后砌立柱选用高5.5米的加重立柱 (下埋50厘米),前排立柱选用2米普通立柱即可。按照有立柱蔬菜大棚的立柱埋设方法,将这两排立柱安装好后,便可上钢架。其方法为:1.在东西墙的中部(东西向)拉一条钢丝,并打地锚,以此作为上钢架的标准线。2.需7—8个成年人合力将钢架拉上预定位置,而后,一人用铁丝将钢架捆绑在标准线上,以防倒伏。3.站在大棚后墙顶部的一人再将钢架的上端捆绑在后砌柱子上,注意铁丝头要向下弯,以避免扎坏后屋面上的薄膜。而站在大棚前脸处的两人,除了将钢架固定在前排立柱上外,还应纠正好钢架的上下方向,从而使钢架保持上下一致。
要点四:拉棚面钢丝。与有立柱蔬菜大棚相比较,无立柱的蔬菜大棚要求棚面钢丝更密集些,以增加其抗压能力。专家提倡,大棚放风膜下的钢丝排布距离为15厘米左右,因为白天大棚草苫卷起后,草苫均集中在该处,所以该处钢丝间距比棚面钢丝间距(20—30厘米)要小。注意:棚面上的所有钢丝均要用铁丝固定在每一钢架上,以此来增强钢架的牢固性。
另外,棚室的最南端要多拉一条钢丝,以备方便安装托膜竹。
要点五:上托膜竹。为增强棚面承载力,保护棚膜,托膜竹可选用实心竹竿,且每排上下各一根(竹竿粗头朝外,细头对接),棚室每间安装5排托膜竹为宜。托膜竹的下端可通过两根钢丝将其夹住、固定,其它的部分应一一用铁丝捆绑在棚面钢丝上。
怎样建造蔬菜大棚
墙体预算:根据场地,预算出大棚的面积,根据当地的气温,预算墙体厚度(厚度决定保温效果),墙体中间最好加上一层泡沫板,保温效果好。大致算出墙体的体积来计算红砖或大块空心砖的数量。标准红砖和大块空心砖一般是520块/立方和71块/立方。可以多出10%的数量,用做损耗。也可以多买一些,用来棚内围花池用的。
毛石预算:地基需要用毛石,地基深度要超过1米3(超过冻层),毛石虚方和实方的比例是1:0.6,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全基础或打http://www.rixia.cc桩基础。
钢筋预算:地梁钢筋预算:大棚的周长3 (8-10粗的钢筋)
龙骨预算,可以用钢筋和竹子两种,以钢筋为例:南北跨度为8米的大棚,每根龙骨需要9.5米的6分镀锌管外支架+9米的14个粗的钢筋拉筋+12米的8个粗的拉花拉筋,在加上5-6根大棚延长米的横向支撑(6分管)。
剩下的就是找瓦匠和电焊工了。大棚讲究的是夏季通风,冬季保温。这2项非常矛盾,通风做的好,保温效果肯定差。夏天只要做到4面通风,度夏不成问题。北方的夏天还是好混的,只要伏天一过,就平安无事了。冬季保温需要保温被,网上有报价,大概是16元一个平方。保温被的好坏直接影响大棚的保温效果。
塑料布的选择:选择透光率高的,无滴的。
遮阳网的选择:选择2-3针的即可,过密的影响透光率,夏天会让肉变的更丑。
冬季是最难过的,如果为了减少资金的投入,那人必然辛苦,在最冷的时候,光靠保温被是不够的,需要额外取暖升温,可以用炉子带暖气,但人比较耗精力,因为水加热以后,如果住火,大概3个小时水就凉了,保证不了6-8小时的低温,所以半夜需要人工再次加热。
但用电能加热,人会轻松很多,但电费也不低,需要几个温控开关,和若干加热导线或暖风机,具体数量还要根据导线的瓦数来定,但温控开关不能少,能为你节省N多毛爷爷。温度控制在5-8度即可安全过冬。低于5度部分肉会冻伤。
1、工具与材料准备 根据大棚规格,准备足够的竹竿和薄膜,竹竿选用竿壁较厚,抗折力强的。薄膜可以根据自身条件,选用普通薄膜、防雾膜、多功能长寿膜等多种薄膜。直径为2~3cm的钢棍,长度约为 1m ,锤子,8号铅丝,其他常用农具。
2、确定大棚位置及规格 一般在小型大棚,长度在30m左右,宽度为5~6米,高度为2.5m左右,用皮尺量出距离,用石灰画出大棚的位置。
3、栽埋竹竿 根据大棚走向,每日夏养花网隔60cm一根竹竿,先定出每根竹竿的位置,大棚左右两边尽量准确一直,防止误差太大导致的大棚扭曲变形。再用钢棍按照每个点的位置打洞,洞的深度一般50cm,如果土壤较松软,可适当增加深度。洞全部打好以后,把竹竿用力插进每个孔。最后再把左右对应的竹竿压弯用铅丝扎牢,高度控制在2.5m,如果过长的竹竿尖端用锯子锯除,再选用一些较直的竹竿在大棚顶部沿大棚方向,扎牢在大棚顶部。为保证大棚牢固,可在竹竿上沿大棚方向多捆上几根竹竿,并在大棚中线轴依次栽上竹竿,用作支撑杆。
4、覆盖薄膜 先沿大棚两侧竹竿脚边沿挖两条15cm深的沟,左右各一条。把薄膜小心的覆盖在竹竿架子上,薄膜边沿埋于沟内,用土夯实,注意不要刮破薄膜,如有破损,使用胶带纸粘住,在大棚两端竖立栽下几根竹竿,覆盖上薄膜,预留下一个活动帘子的位置,用作门和通风口。
如何建设蔬菜大棚
我是黄冈市的,有十几亩田,想搞个蔬菜大棚,请大家帮帮我!我知道得很少,谢谢!!!1、竹木大棚。以竹或竹木为拱架材料。优点是取材容易,建造方便,造价低廉,每亩约3000元;缺点是拱架强度低,抗风雪能力差,易朽烂,每年需要维修和更换,有立柱的操作管理不太方便。
2、装配式镀锌钢管大棚。以热镀锌薄壁钢管为拱架材料。优点是强度高,抗风雪能力强,防锈蚀性能好,透光率高,操作管理方便等,使用寿命长达10-15年。缺点是造价高,一次性投入大,每亩约10000元。
[编辑本段]
二、蔬菜大棚建造技术
一竹大棚建造技术
1、定位放样
⑴棚向。以南北向为好,如受田块限制,东西向也可以,尽量避免斜向建棚。
⑵规格。棚宽4-6米,长30-50米,高1.6-2米。建立大棚群时,应使棚间距达到1.2-1.5米,棚头距离4-5米,有利运输和通风,避免遮荫。
⑶放样。在地势开阔、非风口的地方,按照设计好的大棚长、宽尺日夏养花网寸确定大棚四个角,用勾股弦定律使四个角均成直角后打下定位桩,在定位桩之间拉好定位线,并沿线将插竹架的地基铲平夯实。
2、插绑拱架
⑴选用架材。架材选用新砍的青竹,要求直径2-2.5厘米,长3.5-4.5米,上下粗细一致。
⑵打孔插架。沿大棚两侧定位线,从一端向另一端按70-80厘米的等距离用钢钎打30-40厘米深的孔,将青竹基部逐一插入孔中,为使拱架两侧肩高一致,同一拱架的两根竹子新旧、粗细应尽量相同,然后填土踏实,再将同一拱架两侧的竹竿按统一高度标准弯成弧形,并用布条或包装绳顺一定方向包扎,使青竹两头包裹在其中。
⑶绑拉杆。在拱架顶部和距地面60-80厘米的两侧,沿长度方向,对称绑上3道纵向拉杆,绑时拱架之间应保持原有距离,并尽量绑牢,使拱架不前后滑动。为提高大棚牢固性,5-6米宽棚每隔3-5米要有一立柱,4-5米棚可以用交叉式斜撑代替两侧的拉杆,方法是在棚内每隔4-5道棚架,用4根入土30-40厘米的长架材按45角固定在棚架上,从上往下看像个“X”形。
2.镀锌钢管棚(一亩造价1.3万左右吧)
3.菱镁大棚(一亩4500左右,有圆型和方形可选)
4.竹木的(一亩2.3千吧)
全钢架的我们先不考虑了哇,然后镀锌钢管,在实际使用种,有的朋友反应一亩地一个棚那样的如果种植西红柿,那样瓜果以后不能承重。第3种呢,方形造价要高一点,但是承重一亩一个棚,可以做到承重10吨那样,第4种缺点在棚内支架多,不方便操作,使用年限短。。前面3种呢都事做成无支架的。
还有问题就电话我吧,号码我用消息的形式发给你
文章标签:
下一篇:苗圃基地要如何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