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夏养花网

您好,欢迎访问日夏养花网,我们的网址是:http://www.rixia.cc

作物的遗传多样性是怎样的?

2022-06-17 00:20:30 分类:养花问答 来源: 日夏养花网 作者: 网络整理 阅读:137

作物遗传多样性形成有哪些影响因素?

作物遗传多样性类型的形成是下面五个重要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基因突变、迁移、重组、选择和遗传漂移。前三个因素会使群体的变异增加,而后两个因素则往往使变异减少,它们在特定环境下的相对重要性就决定了遗传多样性变化的方向与特点。

1.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对群体遗传组成的改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改变基因频率来改变群体遗传结构;二是导致新的等位基因的出现,从而导致群体内遗传变异的增加。因此,基因突变过程会导致新变异的产生,从而可能导致新性状的出现。突变分自然突变和人工突变。自然突变在每个生物体中甚至每个位点上都有发生,其突变频率在10-6~10-3(另一资料在10-12~10-10)。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明在野生居群中的突变率与栽培群体中的突变率有什么差异,但当突变和选择的方向一致时,基因频率改变的速度就变得更快。虽然大多数突变是有害的,但也有一些突变对育种是有利的。

2.迁移 尽管还没有实验证据来证明迁移可以提高变异程度,但它确实在作物的进化中起了重要作用,因为当人类把作物带到一个新地方之后,作物必须要适应新的环境,从而增加了地理变异。当这些作物与近缘种杂交并进行染色体多倍化时,会给后代增加变异并提高其适应能力。迁移在驯化上的重要性,可以用小麦来作为一个很好的例子,小麦在近东被驯化后传播到世界各个地方,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生态类型,以至于中国变成了世界小麦的多样性中心之一。

3.重组 重组是增加变易的重要因素(详见第二节)。作物的生殖生物学特点是影响重组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来说,异花授粉作物由于在不同位点均存在杂合性,重组概率高,因而变异程度较高;相反自花授粉作物由于位点的纯合性很高,重组概率相对较少,故变异程度相对较低日夏养花网。还有必要注意到,有一些作物是自花授粉的,而它们的野生祖先却是异花授粉的,其原因可能与选择有关。例如,番茄的野生祖先多样性中心在南美洲,在那里野生番茄通过蜜蜂传粉,是异花授粉的。但它是在墨西哥被驯化的,在墨西哥由于没有蜜蜂,在人工选择时就需要选择自交方式的植株,栽培番茄就成了自花授粉作物。

4.选择 选择分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两者均是改变基因频率的重要因素。选择在作物的驯化中至关重要,尤其是人工选择。但是,选择对野生居群和栽培群体的作用是显然有巨大差别的。例如,选择没有种子传播能力和整齐的发芽能力对栽培作物来说非常重要,而对野生植物来说却是不利的。人工选择是作物品种改良的重要手段,但在人工选择自己需要的性状时常常无意中把很多基因丢掉,使遗传多样性更加狭窄。

5.遗传漂移 遗传漂移常常在居群(群体)过小的情况下发生。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植物居群中遗传平衡的随机变化。这是指由于个体间不能充分的随机交配和基因交流,从而导致群体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另一个称为“奠基者原则(founder principle)”,指由少数个体建立的一种新居群,它不能代表祖先种群的全部遗传特性。后一个概念对作物进化十分重要,如当在禾谷类作物中发现一个穗轴不易折断的突变体时,对驯化很重要,但对野生种来说是失去了种子传播机制。由于在小群体中遗传漂移会使纯合个体增加,从而减少遗传变异,同时还由于群体繁殖逐代近交化而导致杂种优势和群体适应性降低。在自然进化过程中,遗传漂移的作用可能会将一些中性或对栽培不利的性状保留下来,而在大群体中不利于生存和中性性状会被自然选择所淘汰。在栽培条件下,作物引种、选留种、分群建立品系、近交,特别是在种质资源繁殖时,如果群体过小,很有可能造成遗传漂移,致使等位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度量作物遗传多样性有哪些指标?

1.形态学标记

有多态性的、高度遗传的形态学性状是最早用于多样性研究的遗传标记类型。这些性状的多样性也称为表型多样性。形态学性状的鉴定一般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技术,少数基因控制的形态学性状记录简单、快速和经济,因此长期以来表型多样性是研究作物起源和进化的重要度量指标。尤其是在把数量化分析技术如多变量分析和多样性指数等引入之后,表型多样性分析成为了作物起源和进化研究的重要手段。例如,Jain等(1975)对3000多份硬粒小麦材料进行了表型多样性分析,发现来自埃塞俄比亚和葡萄牙的材料多样性最丰富,次之是来自意大利、匈牙利、希腊、波兰、塞浦路斯、印度、突尼斯和埃及的材料,总的来看,硬粒小麦在地中海地区和埃塞俄比亚的多样性最高,这与其起源中心相一致。Tolbert等(1979)对17000多份大麦材料进行了多样性分析,发现埃塞俄比亚并不是多样性中心,大麦也没有明显的多样性中心。但是,表型多样性分析存在一些缺点,如少数基因控制的形态学标记少,而多基因控制的形态学标记常常遗传力低、存在基因型与环境互作,这些缺点限制了形态学标记的广泛利用。

2.次生代谢产物标记

色素和其他次生代谢产物也是最早利用的遗传标记类型之一。色素是花青素和类黄酮化合物,一般是高度遗传的,在种内和种间水平上具有多态性,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作为遗传标记被广泛利用。例如,Frost等(1975)研究了大麦材料中的类黄酮类型的多样性,发现类型A和B分布广泛,而类型C只分布于埃塞俄比亚,其多样性分布与同工酶研究的结果非常一致。然而,与很多其他性状一样,色素在不同组织和器官上存在差异,基因型与环境互作也会影响到其数量上的表达,在选择上不是中性的,不能用位点/等位基因模型来解释,这些都限制了它的广泛利用。在20日夏养花网世纪70至80年代,同工酶技术代替了这类标记,被广泛用于研究作物的遗传多样性和起源问题。

3.蛋白质和同工酶标记

蛋白质标记和同工酶标记比前两种标记数目多得多,可以认为它是分子标记的一种。蛋白质标记中主要有两种类型:血清学标记和种子蛋白标记。同工酶标记有的也被认为是一种蛋白质标记。

血清学标记一般来说是高度遗传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小,但迄今还不太清楚其遗传特点,难以确定同源性,或用位点/等位基因模型来解释。由于动物试验难度较大,这些年来利用血清学标记的例子越来越少,不过与此有关的酶联免疫检测技术(ELISA)在系统发育研究(Esen and Hilu,1989)、玉米种族多样性研究(Yakoleff et al.,1982)和玉米自交系多样性研究(Esen et al.,1989)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种子蛋白(如醇溶蛋白、谷蛋白、球蛋白等)标记多态性较高,并且高度遗传,是一种良好的标记类型。所用的检测技术包括高效液相色谱、SDS-PAGE、双向电泳等。种子蛋白的多态性可以用位点/等位基因(共显性)来解释,但与同工酶标记相比,种子蛋白检测速度较慢,并且种子蛋白基因往往是一些紧密连锁的基因,因此难以在进化角度对其进行诠释(Stegemann and Pietsch,1983)。

同工酶标记是DNA分子标记出现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遗传标记类型。其优点包括:多态性高、共显性、单基因遗传特点、基因型与环境互作非常小、检测快速简单、分布广泛等,因此在多样性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Soltis and Soltis,1989)。例如,Nevo等(1979)用等位酶研究了来自以色列不同生态区的28个野生大麦居群的1179个个体,发现野生大麦具有丰富的等位酶变异,其变异类型与气候和土壤密切相关,说明自然选择在野生大麦的进化中非常重要。Nakagahra等(1978)用酯酶同工酶研究了776份亚洲稻材料,发现不同国家的材料每种同工酶的发生频率不同,存在地理类型,越往北或越往南类型越简单,而在包括尼泊尔、不丹、印度Assam、缅甸、越南和中国云南等地区的材料酶谱类型十分丰富,这个区域也被认定为水稻的起源中心。然而,也需要注意到存在一些特点上的例外,如在番茄、小麦和玉米上发现过无效同工酶、在玉米和高粱上发现过显性同工酶、在玉米和番茄上发现过上位性同工酶,在某些情况下也存在基因型与环境互作。

然而,蛋白质标记也存在一些缺点,这包括:①蛋白质表型受到基因型、取样组织类型、生育期、环境和翻译后修饰等共同作用;②标记数目少,覆盖的基因组区域很小,因为蛋白质标记只涉及到编码区域,同时也并不是所有蛋白质都能检测到;③在很多情况下,蛋白质标记在选择上都不是中性的;④有些蛋白质具有物种特异性;⑤用标准的蛋白质分析技术可能检测不到有些基因突变。这些缺点使蛋白质标记在20世纪80年代后慢慢让位于DNA分子标记。

4.细胞学标记

细胞学标记需要特殊的显微镜设备来检测,但相对来说检测程序简单、经济。在研究多样性时,主要利用的两种细胞遗传学标记是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形态特征,除此之外,DNA含量也有利用价值(Price,1988)。染色体数目是高度遗传的,但在一些特殊组织中会发生变化;染色体形态特征包括染色体大小、着丝粒位置、减数分裂构型、随体、次缢痕和B染色体等都是体现多样性的良好标记(Dyer,1979)。在特殊的染色技术(如C带和G带技术等)和DNA探针的原位杂交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后,细胞遗传学标记比原先更为稳定和可靠。但由于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特征的变化有时有随机性,并且这种变异也不能用位点/等位基因模型来解释,在多样性研究中实际应用不多。迄今为止,细胞学标记在变异研究中,最多的例子是在检测离体培养后出现的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变化。

5.DNA分子标记

20世纪80年代以来,DNA分子标记技术被广泛用于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关系研究。相对其他标记类型来说,DNA分子标记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遗传标记类型,其原因包括:①核苷酸序列变异一般在选择上是中性的,至少对非编码区域是这样;②由于直接检测的是DNA序列,标记本身不存在基因型与环境互作;③植物细胞中存在3种基因组类型(核基因组、叶绿体基因组和线粒体基因组日夏养花网),用DNA分子标记可以分别对它们进行分析。目前,DNA分子标记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即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扩增片段长度多www.rixia.cc态性(AFLP)、微卫星或称为简单序列重复(SSR)、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每种DNA分子标记均有其内在的优缺点,它们的应用随不同的具体情形而异。在遗传多样性研究方面,应用DNA分子标记技术的报道已不胜枚举。

对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有什么评价?

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表现在形态、染色体、蛋白质和DNA等多个水平上。评价的方法和指标也多种多样。

赵建军和王晓武(2004)利用荧光AFLP技术,采用4对AFLP引物组合对国内外161份白菜类作物(Brassica rapa)和2份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进行了总基因组DNA水平上的多态性检测,获得了524个标记,其中多态性标记为476个,平均每对引物组合可以扩增出119个多态性带。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白菜类作物分为由不同亚类群聚类组成的两大类群——类群Ⅰ、类群Ⅱ。低的bootstrap值说明各个亚类群内与亚类群间的遗传变异幅度相当。材料起源与聚合分类结果基本一致,亚洲和欧洲来源材料分别归属于类群Ⅰ和类群Ⅱ。Ⅰ类群包括中国结球白菜(CC1,CC2)和中国不结球白菜(PC1,PC2)两个亚类群。中国菜心(菜薹)和白菜型油菜均聚类于PC亚类群,揭示出二者的起源与不结球白菜相关;Ⅱ类群包括芜菁(T1,T2)、意大利菜心Broccolle日夏养花网to(Bro)、油用欧洲类型和印度Sarson(Oil1,Oil2)以及日本水菜Mizuna(Miz)。

郭晶晶等(2002)对白菜(Brassica rapa)类蔬菜的遗传多样性和分类进行了AFLP分子标记研究。共采用了137份材料,从64对引物组合中选择了4对扩增条带、多态检出率高的3+3引物组合,检测了210个位点,并对AFLP数据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芜菁和白菜类蔬菜各自单独聚为一类,它们的亲缘关系较远。在白菜类蔬菜当中,所有大白菜和薹菜聚为一类,它们是比较特殊的类群,且亲缘关系密切。小白菜的聚类结果与其园艺学分类差别较大。小白菜各类型间的相似性程度较低,说明小白菜的起源较大白菜要早。大白菜的聚类表明,大白菜现有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较为狭窄。

孙德岭等(2001)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白菜类蔬菜间的亲缘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芜菁与大白菜和普通白菜亲缘关系远;而大白菜与鸡冠菜和毛白菜亲缘关系较近,与其他不结球白菜亲缘关系也较近。

用野生近缘植物拓展作物的遗传多样性是怎样的?

(一)作物野生近缘植物常常具有多种优良基因

野生种中蕴藏着许多栽培种不具备的优良基因,如抗病虫性、抗逆性、优良品质、细胞雄性不育及丰产性等。无论是常规育种还是分子育种,目前来说比较好改良的性状仍是那些遗传上比较简单的性状,利用的基因多为单基因或寡基因。而对于产量、品质、抗逆性等复杂性状,育种改良的进展相对较慢。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在现代品种中针对目标性状的遗传基础狭窄。在70多年前,瓦维洛夫就预测野生近缘种将会在农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而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因为野生近缘种在数百万年的长期进化过程中,积累了各种不同的遗传变异。作物的野生近缘种在与病原菌的长期共进化过程中,积累了广泛的抗性基因,这是育种家非常感兴趣的。尽管在一般情况下野生近缘种的产量表现较差,但也包含一些对产量有很大贡献的等位基因。例如,当用高代回交—数量性状位点(QTL)作图方法,在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中发现存在两个数量性状位点,每个位点都可以提高产量17%左右,并且这两个基因还没有多大的负向效应,在美国、中国、韩国和哥伦比亚的独立实验均证明了这一点(Tanksley and McCouch,1997)。此外,在番茄的野生近缘种中也发现了大量有益等位基因。

(二)大力从野生种中发掘新基因

由野生种向栽培种转移抗病虫性的例子很多,如水稻的草丛矮缩病是由褐飞虱传染的,20世纪70年代在东南亚各国发病11.6万多km2,仅1974—1977年这种病便使印度尼西亚的水稻减产300万t以上,损失5亿美元。国际水稻研究所对种质库中的5000多份材料进行抗病筛选,只发现一份尼瓦拉野生稻(Oryza niv)抗这种病,随即利用这个野生种育成了抗褐飞虱的栽培品种,防止了这种病的危害。小麦中已命名的抗条锈病、叶锈病、秆锈病和白粉病的基因,来自野生种的相应占28.6%、38.6%、46.7%和56.0%(根据第9届国际小麦遗传大会论文集附录统计,1999);马铃薯已有20多个野生种的抗病虫基因(如X病毒、Y病毒、晚疫病、蠕虫等)被转移到栽培品种中来。又如甘蔗的赤霉病抗性、烟草的青霉病和跳甲抗性,番茄的螨虫和温室白粉虱抗性的基因都是从野生种转移过来的。在抗逆性方面,葡萄、草莓、小麦、洋葱等作物野生种的抗寒性都曾成功地转移到栽培品种中,野生番茄的耐盐性也转移到了栽培番茄中。许多作物野生种的品质优于栽培种,如我国的野生大豆蛋白质含量有的达54%~55%,而栽培种通常为40%左右,最高不过45%左右。Rick(1976)把一种小果野番茄(Lycopersicon pimpinellifolium)含复合维生素的基因转移到栽培种中。野生种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利用,最好的例子当属我国杂交稻的育成和推广,它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关于野生种具有高产基因的例子,如第1节中所述。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野生种的遗传多样性十分丰富,而现代栽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却非常贫乏,这一点可以在DNA水平上直观地看到(Tanksly 和McCouch,1997)。

21世纪分子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必然使种质资源的评价鉴定将不只是根据外在表现,而是根据基因型对种质资源进行分子评价,这将大大促进野生近缘植物的利用。

作物的遗传多样性指的是什么?

遗传多样性是指物种以内基因丰富的状况,故又称基因多样性。作物的基因蕴藏在作物种质资源中。作物种质资源一般分为地方品种、选育品种、引进品种、特殊遗传材料、野生近缘植物(种)等种类。各类种质资源的特点和价值不同。地方品种又称农家品种,它们大都是在初生或次生起源中心经多年种植而形成的古老品种,适应了当地的生态条件和耕作条件,并对当地常发生的病虫害产生了抗性或耐性。一般来说,地方品种常常是包括有多个基因型的群体,蕴含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因此,地方品种不仅是传统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现代作物育种中重要的基因来源。选育品种是经过人工改良的品种,一般说来,丰产性、抗病性等综合性状较好,常常被育种家首选作进一步改良品种的亲本。但是,选育品种大都是纯系,遗传多样性低,品种的亲本过于单一会带来遗传脆弱性。那些过时的,已被生产上淘汰的选育品种,也常含有独特基因,同样应予以收集和注意。从国外或外地引进的品种常常具备本地品种缺少的优良基因,几乎是改良品种不可缺少的材料。我国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作物50年育种的成功经验都离不开利用国外优良品种。特殊遗传材料包括细胞学研究用的遗传材料,如单体、三体、缺体、缺四体等一切非整倍体;和基因组研究用的遗传材料,如重组近交系、近等基因系、DH群体、突变体、基因标记材料等;属间和种间杂种及细胞质源;还有鉴定病菌用的鉴定寄主和病毒指示植物。野生近缘植物是与栽培作物遗传关系相近,能向栽培作物转移基因的野生植物。野生近缘植物的范围因作物而异,普通小麦的野生近缘植物包括整个小麦族,亚洲栽培稻的野生近缘植物包括稻属,而大豆的野生近缘植物只是黄豆亚属(Glycine subgenus Soja)。一般说来,一个作物的野生近缘植物常常是与该作物同一个属的野生植物。野生近缘植物的遗传多样性最高。

文章标签:

本文标题: 作物的遗传多样性是怎样的?
本文地址: http://www.rixia.cc/wenda/270259.html

上一篇:第一次坐飞机,飞机行李托运的流程

下一篇:小叶赤楠为什么掉叶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