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1)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______(2)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______
阅读下列材料:过氧化氢(H 2 O 2 )又称双氧水,它是一种二元弱酸,比碳酸的酸性还弱。过氧化氢的沸点比水
阅读下列材料:过氧化氢(H 2 O 2 )又称双氧水,它是一种二元弱酸,比碳酸的酸性还弱。过氧化氢的沸点比水高,但受热易分解。作为一种经典化工产品,工业上早在100多年前便开始生产。随着社会需求的增长,尤其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双氧水近年来更受人们的青睐,并称其为绿色氧化剂。为了贮存、运输、使用的方便,工业上采用“醇析法”将其转化成固态的过碳酸钠晶体(其化学式为2Na 2 CO 3 3H 2 O 2 ),该晶体具有Na 2 CO 3 和H 2 O 2 的双重性质。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H 2 O 2 的结构式为________,分子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__。 (2)H 2 O 2 的结构特点决定了H 2 O 2 具有多重性质。 ①双氧水有多种性质:Na 2 O 2 +2HCl===H 2 O 2 +2NaCl,这个反应体现了双氧水的________性。 ②向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滴加H 2 O 2 ,溶液红色褪去,体现了H 2 O 2 的________性。 ③将H 2 O 2 加入经酸化的KMnO 4 溶液中,溶液的紫红色消失,这体现了H 2 O 2 的________性 (3)H 2 O 2 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物质不会使过碳酸钠失效的是________(填写字母序号)。 A.MnO 2 B. H 2 S C.CH 3 COOH D. NaHCO 3 (5)H 2 O 2 不稳定,易分解,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更快。 ①实验室用H 2 O 2 制O 2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下列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 a.H 2 O 2 +2Fe 2+ +2H + ===2Fe 3+ +2H 2 O; b.H 2 O 2 +2Fe 3+ ===2Fe 2+ +O 2 ↑+2H + ;在以上反应中Fe 2+ 实际上起着________作用,总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H—O—O—H;-1价
(2)①酸;②氧化(漂白);③还原
(3)H 2 O 2 作氧化剂时的产物是H 2 O,不污染环境
(4)D
(5)①2H 2 O 2 2H 2 O+O 2 ↑;②催化剂(或催化);2H 2 O 2 2H 2 O+O 2 ↑
(2)①酸;②氧化(漂白);③还原
(3)H 2 O 2 作氧化剂时的产物是H 2 O,不污染环境
(4)D
(5)①2H 2 O 2 2H 2 O+O 2 ↑;②催化剂(或催化);2H 2 O 2 2H 2 O+O 2 ↑
初中化学问题
表格如下rn空气的成分 体积分数 主要用途 初步检验现象rn 氮气 78% 化肥 这个填啥本主题的地位和作用
本主题的内容贯穿于全册,既是完成基础教育阶段的化学启蒙教育的重要素材,也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基础知识。关于物质组成、性质、用途的内容,也为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提供了课题。本主题的内容广泛结合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了生动的、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设计了有趣的探究活动,因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对于培养学生的物质观和合理利用物质的意识,是十分有益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身边的化学物质”是学习初中化学的重要载体,也是初中化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不能仅从元素知识的角度来看待这部分内容,不能把学习重心放在物质组成、性质、制法、用途等知识的记忆上,而要在学习这些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初步了解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的方法,获得探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亲身体验,享受到探究物质的乐趣,体会到研究身边的化学物质对提高人类的生活和质量、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2、有关学习内容的简要说明
空气、氧气、二氧化碳、水,都是学生在生活和社会中经常接触到的化学物质。在小学自然、初中生物、初中物理等课程中,学生对这些物质已有一定的了解。选取“身边的物质”作为化学启蒙教育的素材,能帮助学生从化学的视角进一步认识自然界中的物质及其变化,了解它们与人类的密切关系。由于内容熟悉,学生学起来亲切,易于理解和接受。学习这些知识所需要进行的实验探究活动,取材方便、操作简单、现象直观,适合于初学者。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虽然熟悉这些物质,但缺乏深入了解,也不曾从化学的视角去研究。用探究的方法来认识这些知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教师要认真领会学习目标,把握教学要求,注意营造学习情景,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和学生活动。
地球周围的空气:空气的组成;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用途以及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氧、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水的组成;某些天然水(海水、硬水、矿泉水)和纯水的区别,水的净化、水的利用。
3、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1)利用丰富的素材为学生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提醒教师注意在教学中利用各种情景,注意引导学生从真实的情景中发现问题,通过活动与探究主动、生动地学习,加强实践环节,关心自然,关心社会。学生在情景化的学习中可以激活以往所积累的经历、理智和情感体验,因而有利于知识、技能和思维方法的学习。
(2)设计适应学生的探究活动,通过探究学习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本主题涉及的内容多,许多知识可以直接通过实验探究来学习。对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极为有效的。
(3)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调查学校所在地区的大气、水污染情况,提出治理建议;了解调查学校所在地区化学矿物资源的蕴藏和开采、利用情况等。
4、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改变教学脱离生产生活实际的现状,扭转单纯讲解物质组成、性质、变化、用途等知识的倾赂,强调从真实的生活情景和自然现象、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介绍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从化学视角认识、神视自然现象和社会发展的过程。
(2)改变过于注重物质组成、性质、变化、用途的线索记忆和复述知识的教学方式,强调通过学生自主的科学探究“发现”和“归纳”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
(3)改变轻实验、重理论,轻实际情景、重书本知识的倾向,加强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环节,重视营造教学情景。
(4)对本主题学习的评价,应注意改变以记忆物质性质、制法和用途等知识的多少和熟练程度为主的传统方式,要从三个维度对学习目标进行全面的评价。
5、课时建议
7------9 课 时
第一节 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
镇江实验学校 张丽华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知道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根据它们的特征,初步学会判断一些简单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2. 了解空气的成分,以及氮气和稀有气体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事业,对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有一定认识。
情感价值观:
1. 对空气质量情况有所了解。知道空气的污染源以及清除空气污染的重要性,并加强环境意识。
二.重点、难点
1. 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
2.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特征
三.课时:一课时
四.教法:课堂讲解、实验指导
五.教学设计
引言:
一.实验: 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
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并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 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消耗了什么气体?
(2) 红磷在集气瓶中未能全部燃烧,说明了什么?
(3) 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是氧气?
(4) 打开止水夹后,为什么集气瓶中能吸入约占机器平容积1/5的水?
(5) 你还能设计什么实验来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
简单介绍空气成分的发现
讨论总结:
1. 空气是一种混合物。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剩余气体不能支持燃烧,约占空气总体积的4/5。
2. 混合物概念,举例。
纯净物概念,举例。
3.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活动与探究:怎样把一只集气瓶中的空气“捕捉”到另一只集气瓶中?
二.氮气和稀有气体
阅读P28-29内容,根据收集资料回答:
(1) 氮气有哪些用途?
(2) 稀有气体为什么又叫“惰性气体”,有哪些重要用途?
稀有气体指哪些气体?
三.人类需要洁净的空气
教师讲解
展示图示
交流讨论:(1)空气的污染源有哪些?
(2)怎样防止空气污染?
(3)空气的污染物是哪些?
小结:
作业:1.P31 练习与实践
2. 怎样收集一瓶某仓库的空气样品?
第二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
镇江实验学校 李纯刚
一.教学目标:
1.认知:1.认识氧气的重要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归纳氧气的化学性质特点。
2.了解氧气的用途,理解氧气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3.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学习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原理、装置和操作。
2.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养成探究物质性质时细致的观察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二.教学重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掌握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装置和操作
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交流、对比、归纳
四.教学准备:
木炭、细铁丝、蜡烛、高锰酸钾、双氧水、二氧化锰、火柴、酒精灯、铁架台(铁夹)、集气瓶、燃烧匙、水槽、导管(橡皮管)、分液漏斗、药匙(纸槽)、棉花团
五.教学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导入] 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体都是离不开氧气。人类的生产活动也学要氧气。
氧气有哪些重要的性质呢?
[预习作业交流]
1. 举例:生活中许多事例说明了氧气的性质。
2. 自然界的水中溶有氧气,你能身机实验或举出生活中的实例加以说明吗?
3. 你知道氧气的作用吗?请例说明。
[板书] 一.认识氧气的性质
[学生阅读] P33
[图片展示] 图2-7、图2-8
[学生交流讨论]
氧气的物理性质
[教师小结] 在外界条件改变时,物质都可以在的三种形态(固、液、气)之间相互转化。
[活动与探究]
1.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2. 细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3.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记录现象]
编号 空气中 氧气中 文字表达式
1
2
3
[讨论交流]
1. 物质在空气中和氧气中反应的现象有何不同?
2. 通过上述实验,你对氧气的性质有何认识?
[分析] 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通常比在空气中剧烈。
某些在空气中不易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却可以燃烧。
[学生阅读] P35
[小结]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http://www.rixia.cc
[交流与讨论]
根据氧气的性质,推想氧气的用途。
举例说明氧气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第二教时
[知识准备]
1. 空气中各成分的比值相对稳定,大约是多少?
2.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有的比较剧烈如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比较缓慢,如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你知道有哪些制氧气的方法吗?
[板书] 二.氧气的用途
[图片展示] 图2-12
[交流讨论] 氧气的用途
[问题] 氧气的用途与性质有何关系呢?
[板书] 三.氧气的获得
[讲解] 工业植被氧气的方法
[活动与探究] (教师指导下完成)
实验1.加热高锰酸钾
学生阅读 P37 注意事项
[分组实验] 1.高锰酸钾:_______色_______态
2.实验现象
3.写出文字表达式(教师指导)
[交流讨论] 1.实验中得到高锰酸钾有哪些性质?
2.怎样检验反应生成的气体?
3.实验中涉及了哪些实验基本操作?
4.实验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实验2.过氧化氢(双氧水)分解
[分组实验] 1.双氧水_____色_____态
二氧化锰_____色_____态
2.记录实验现象
3.写出文字表达式(教师指导)
[交流讨论] 1.实验中得到过氧化氢有哪些性质?
2.怎样检验反映生产的气体?
3.实验中涉及哪些实验基本操作?
[教师讲解] 氧气的工业制法、原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原理及操作注意点。
[课外活动] 查找资料,还有哪些制取氧气的方法
[课外作业] P38 5
第三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
镇江实验学校 杨益
一. 教学目标
知识要求:1.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掌握其化学性质。
2.只能故我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及气体的收集方法。
3.理解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两个基本反应类型。
4.了解问世效应和厄尔尼诺现象,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循环中的作用及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意义。
能力要求:学会观察和描述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现象,从中归纳二氧化碳的某些性质。
情感态度: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更深入的认识人类生活,逐步学会关心生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树立环保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探究和掌握。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和气体的收集方法。
三.教学方式
实验探究、观察对比、阅读讨论、归纳总结。
四.知识准备
从课本及其他图书或网上收集有关二氧化碳循环、用途的资料,归纳整理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引入] 回忆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
[提问]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占空气绝大部分体积的氮气、氧气及稀有气体对人类都有重要的意义和用途。那么仅占空气体积0.03%的二氧化碳对我们是不是就无足轻重了?大气中没有它行不行?多些行不行?
[学生] 思考,回答。
[结论] 自然界需要经过某些循环维持大气中一定的二氧化碳浓度。
[学生] 1.讨论、填写书P39表2-4“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产生和消耗途径”。
2.思考、交流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3.阅读书P40表2-5及“拓展视野”。
[过渡] 二氧化碳除了对环境有重要的影响,它在我们生活和生产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举例)。这首先需要我们了解它的变化和性质。
[实验] 1.看二氧化碳的颜色、状态,闻气味
2.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
实验步骤:书P39的“观察与思考”
[学生] 1.观察、描述实验现象(填写学案)。
2.阅读书P41-42,交流讨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小结]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 无色、几乎无味的气体;
2. 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3. 能溶于水,有三态变化。
[实验] 1.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实验步骤:书P39“活动与探究”
2.二氧化碳灭火实验
实验步骤:书P41“活动与探究”
[学生] 1.观察、描述实验现象(填写学案)。
2.阅读课本,了解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概念。
[小结]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 一般不支持燃烧,不能帮助呼吸;
2. 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3. 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
[学生] 据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收集的材料,交流、讨论、最后归纳总结出二氧化碳的主要用途。
[小结] 二氧化碳的用途:
1. 干冰作致冷剂;
2. 用于一般火灾的灭火;
3. 光合作用的肥料;
4. 制汽水等。
[总结] 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化学性质,了解它的循环和用途。
[作业] 书P45-46 1、3
第二课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及对健康的影响
[引入] 复习二氧化碳的物理、化学性质
交流、讨论可以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
[分析]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则需满足条件简单、操作方便安全、产物纯净等要求。
[实验] 书P41“活动与探究”实验○1
[学生] 1.观察、描述实验现象(填写学案)。
2.阅读书P43-44,讨论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和气体的收集方法。
[小结]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 药品
2. 原理
3. 发生、收集装置
4. 收集方法及原理
5. 验满方法
[学生] 阅读书P44-45,了解二氧化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讨论] 1.在“死狗洞”的故事中,为什么进入山洞后小狗昏厥了,而人却没事?
2.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人们如何检验菜窖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否会对进入菜窖的人的生命构成威胁?
3.在教室里学习时,为什么要保持教室通风?
[总结] 重点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和气体的收集方法。
[作业] 书P46 4、5、6
附:学生学案
1.观察二氧化碳的颜色状态、闻气味
实验现象:颜色______、状态______、气味______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气体。
2.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
实验步骤:书P39的“观察与思考”
实验现象:汽水瓶中有____________,澄清石灰水变______。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______溶于水,且增大压强会溶解得更______。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______,这也是鉴定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
实验思考:用何种方法可使汽水中的二氧化碳多冒出些?
3.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实验步骤:书P39“活动与探究”
实验现象:B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A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_______,_______试液遇酸性物质变红。
实验思考: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加热A试管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4.二氧化碳灭火实验
实验步骤:书P41“活动与探究”实验○2
实验现象:○2中______的蜡烛先熄灭。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不能______,一般也不能_________,密度比空气____,所以可以用二氧化碳______。
5.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实验步骤:书P41“活动与探究”实验○1
实验现象:○1中锥形瓶内__________________,火柴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和________反应可用语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______法收集,验满时将______的火柴____________。
实验思考:用分液漏斗滴加稀盐酸有什么优点?
为什么一般不用排水法、而要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如何检验某集气瓶中已收集有二氧化碳?如何证明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
第四节自然界中的水
镇江实验学校 张美华
一、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认识水的组成;
2、粗略了解天然水、自然水、应用水、矿泉水和蒸馏水的区别;
3、认识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认识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
4、了解水污染的因素和水净化的基本方法;
5、懂得过滤的目的;学习过滤的基本装置和操作方法。
6、能从水的分解和水的合成两种变化过程中分析水的组成。
7、树立水是宝贵资源的观念,节约用水,自觉保护水资源不受污染。
过程与方法: 能从水的分解和水的合成两种变化分析水的组成。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和体会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认识水资源紧缺和水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树立社会责任感。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⑴认识水的组成 ⑵水污染的来源、危害、防治和净化
教学难点:
从元素的角度理解水的组成
三、教与学法: 指导探究法 ; 实验探究、观察对比、阅读讨论、归纳总结。
四、课时 2课时
五、教学准备 一只氢气球、河水、井水、自来水、蒸馏水各一瓶,,少量洗衣粉,水电解器 ,其它仪器略,光盘供实验时用。
六、知识准备
1、 根据你所了解的水,写出在自然界中哪些地方存在水。水的主要物理性质有哪些?
2、 你知道怎样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怎样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各举一例说明。
3、 你是如何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请举例。
4、 查阅有关水资料,水的用途,水污染等有关的资料,可从图书馆或教育网站查询,整理后与同学交流。
七、教学设计
[交流]你已经知道什么?P47
[问题情景] 我们知道水既普通又宝贵。那么,水究竟是由什么组成的。
一、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观察与思考] 实验1:观察水的电解实验
(1) 接通直流电源后两电极上有什么现象产生?停止通电,两玻璃管中的现象?
(2) 如何检验两玻璃管中的气体?检验过程中观察到什么现象?
实验2:在空气中点燃纯净的氢气并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的冷烧杯,观察实验现象。
[小结] 通电
水 氢气 + 氧气
氢气 + 氧气 点燃 水
[交流与讨论](1)你对水的组成有什么认识?
(2)水的煮沸过程与水的分解过程有什么不同?
(3)有人说水可以开发成能源,你是怎样想的?
(4)天然水、矿泉水、自来水、海水等在成分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小结]:水的组成。
[问题情景] 怎样区别纯净水、含有可溶性固体杂质的水和含有固体小颗粒的水?怎样除去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
二、水的净化
[活动与探究1] P49目的探究外观相同的水有什么不同?
[讨论与交流] (蒸发过程中看到什么现象?得出什么结论?蒸发时可能出现的现象?应该注意什么?)
[讲解] 水是纯净物,但是自然界中几乎不存在纯净的水。我们日常生活使用的天然水中都或多或少含有一些杂质和细菌,不宜直接应用。各种工业用水对水质也有不同的要求。应此,需要对水进行净化处理。
[活动与探究2] P49目的探究硬水与纯净水的区别
[讨论与交流] (小组交流汇报)
[阅读] P49 最后一段
[小结] 硬水与纯净水的区别
[活动与探究1、2]目的通过实验了解除去水中小颗粒的简单方法。可以看光盘。
[小结] 明矾的作用,过滤的适用范围。
[拓展视野] 看光盘了解自来水是怎样生产出来的?让学生知道要节约用水。
三、水的利用
[交流与讨论] (1)水对人来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2) 了解全世界的水资源状况。确定每年的哪一天为世界水日。
(3)收集身边周围的水污染的情况
(4)人们在用水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节约用水的建议。
(5)节水徽记的含义。
[讲述] 每个社会公民都应该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形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本次课小结] 学生小结
[布置作业] P52—53 4、5、6; 收集你感兴趣有关水话题。
[教后感]
【课堂练习】
[观察思考]
1.电解水(课本48页)
实验现象:两电极上都有 冒出,负极产生的气体能 ,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 ,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是正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的 倍。
思考:实验结论:水( ) + 。水是有 和 组成的。已知氢气的密度= 0.0899g/L, 氧气的密度=1.429g/L,则水中氢氧两元素的质量比为 ∶ 。
2.氢气燃烧实验(课本48页)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氢气具有 性,氢气 + 点燃 。
3.如果氢气球中的氢气是纯净的,设计实验,把氢气导出后让它安静地燃烧。
4. 纯净的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液体,4ºC时密度为1g/cm³;水通电后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在101kPa时,水的凝固点为0ºC,沸点为100ºC;水蒸汽和灼热的煤混合可生成水煤气。根据上面的叙述,请归纳哪些属于水的物理性质?哪些属于水的化学性质?
5. 自来水、河水、井水比较。
实验步骤:(1)观察颜色,气味,味道;(2)稍加热观察现象;(3)分别放入1小匙洗衣粉,拌匀后放入手帕搓洗,观察泡沫多少。
实验结论:自来水 。井水 。 河水 。
[实验探究]
课本49、50页的“活动与探究”
1.蒸发是用 的方法,使溶剂不断挥发的过程。把液体到入 里,再把 放在铁架台的 上,用酒精灯加热。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动,防止 。当蒸发器中出现多量固体时,即停止 。以防 。
2. 过滤:过滤是除去液体中混有的 的一种方法,制作过滤器时,滤纸的边缘要 漏斗的边缘,液面要 滤纸的边缘,滤纸要 漏斗内壁。过滤时,烧杯槽口应 ,玻璃棒靠滤纸 层部分。玻璃棒的作用是 。过滤后,滤纸上留有 。滤液呈 状www.rixia.cc。
[讨论交流]
活动目的:了解水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用途,提高对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财富的认识、产生保护水资源,节约水资源的情素。
活动过程:从课本、图书、网上或身边的生产生活中,收来有关水的用途的资料,归纳整理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最后归纳总结出水的主要用途。
1. 我国的四大发明中,与化学关系最密切的是 ,其中用到水较多的是 ,与上述有关的,极易造成水污染的工业生产是 ,淮河流域水污染主要就是这种原因造成的。极易造成大气污染的产品是 ,它还可能引起人身伤害。
2. 面对湖水被严重污染,有人建议:○1建立拦污闸,对入闸污水预先进行治理。○2将长江水引入冲洗,使死水变活。○3恢复湖中荷藕、菱、水葫芦的种植,利用植物的净水作用,并将植物叶茎回收利用,请你对上述三种建议进行评判。并根据你所学的知识,提出治理湖水污染的综合治方案。
3. 用哪些方法,可鉴别下列各组物质。
(1)水和酒精 (2)氢气和二氧化碳 (3)水和食盐水
(4)硬水和蒸馏水 (5)水和稀盐酸
4. 某学生把浑浊的泥水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请你分析造成滤液浑浊的原因有哪些?你准备如何补救?
5. 现有一杯混有泥沙的海水,要求得到除去泥沙的食盐固体,请写出实验的主要步骤及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本主题的内容贯穿于全册,既是完成基础教育阶段的化学启蒙教育的重要素材,也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基础知识。关于物质组成、性质、用途的内容,也为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提供了课题。本主题的内容广泛结合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了生动的、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设计了有趣的探究活动,因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对于培养学生的物质观和合理利用物质的意识,是十分有益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身边的化学物质”是学习初中化学的重要载体,也是初中化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不能仅从元素知识的角度来看待这部分内容,不能把学习重心放在物质组成、性质、制法、用途等知识的记忆上,而要在学习这些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初步了解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的方法,获得探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亲身体验,享受到探究物质的乐趣,体会到研究身边的化学物质对提高人类的生活和质量、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2、有关学习内容的简要说明
空气、氧气、二氧化碳、水,都是学生在生活和社会中经常接触到的化学物质。在小学自然、初中生物、初中物理等课程中,学生对这些物质已有一定的了解。选取“身边的物质”作为化学启蒙教育的素材,能帮助学生从化学的视角进一步认识自然界中的物质及其变化,了解它们与人类的密切关系。由于内容熟悉,学生学起来亲切,易于理解和接受。学习这些知识所需要进行的实验探究活动,取材方便、操作简单、现象直观,适合于初学者。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虽然熟悉这些物质,但缺乏深入了解,也不曾从化学的视角去研究。用探究的方法来认识这些知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教师要认真领会学习目标,把握教学要求,注意营造学习情景,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和学生活动。
地球周围的空气:空气的组成;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用途以及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氧、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水的组成;某些天然水(海水、硬水、矿泉水)和纯水的区别,水的净化、水的利用。
3、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1)利用丰富的素材为学生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提醒教师注意在教学中利用各种情景,注意引导学生从真实的情景中发现问题,通过活动与探究主动、生动地学习,加强实践环节,关心自然,关心社会。学生在情景化的学习中可以激活以往所积累的经历、理智和情感体验,因而有利于知识、技能和思维方法的学习。
(2)设计适应学生的探究活动,通过探究学习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本主题涉及的内容多,许多知识可以直接通过实验探究来学习。对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极为有效的。
(3)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调查学校所在地区的大气、水污染情况,提出治理建议;了解调查学校所在地区化学矿物资源的蕴藏和开采、利用情况等。
4、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改变教学脱离生产生活实际的现状,扭转单纯讲解物质组成、性质、变化、用途等知识的倾赂,强调从真实的生活情景和自然现象、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介绍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从化学视角认识、神视自然现象和社会发展的过程。
(2)改变过于注重物质组成、性质、变化、用途的线索记忆和复述知识的教学方式,强调通过学生自主的科学探究“发现”和“归纳”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
(3)改变轻实验、重理论,轻实际情景、重书本知识的倾向,加强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环节,重视营造教学情景。
(4)对本主题学习的评价,应注意改变以记忆物质性质、制法和用途等知识的多少和熟练程度为主的传统方式,要从三个维度对学习目标进行全面的评价。
5、课时建议
7------9 课 时
第一节 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
镇江实验学校 张丽华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知道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根据它们的特征,初步学会判断一些简单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2. 了解空气的成分,以及氮气和稀有气体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事业,对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有一定认识。
情感价值观:
1. 对空气质量情况有所了解。知道空气的污染源以及清除空气污染的重要性,并加强环境意识。
二.重点、难点
1. 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
2.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特征
三.课时:一课时
四.教法:课堂讲解、实验指导
五.教学设计
引言:
一.实验: 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
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并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 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消耗了什么气体?
(2) 红磷在集气瓶中未能全部燃烧,说明了什么?
(3) 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是氧气?
(4) 打开止水夹后,为什么集气瓶中能吸入约占机器平容积1/5的水?
(5) 你还能设计什么实验来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
简单介绍空气成分的发现
讨论总结:
1. 空气是一种混合物。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剩余气体不能支持燃烧,约占空气总体积的4/5。
2. 混合物概念,举例。
纯净物概念,举例。
3.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活动与探究:怎样把一只集气瓶中的空气“捕捉”到另一只集气瓶中?
二.氮气和稀有气体
阅读P28-29内容,根据收集资料回答:
(1) 氮气有哪些用途?
(2) 稀有气体为什么又叫“惰性气体”,有哪些重要用途?
稀有气体指哪些气体?
三.人类需要洁净的空气
教师讲解
展示图示
交流讨论:(1)空气的污染源有哪些?
(2)怎样防止空气污染?
(3)空气的污染物是哪些?
小结:
作业:1.P31 练习与实践
2. 怎样收集一瓶某仓库的空气样品?
第二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
镇江实验学校 李纯刚
一.教学目标:
1.认知:1.认识氧气的重要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归纳氧气的化学性质特点。
2.了解氧气的用途,理解氧气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3.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学习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原理、装置和操作。
2.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养成探究物质性质时细致的观察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二.教学重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掌握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装置和操作
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交流、对比、归纳
四.教学准备:
木炭、细铁丝、蜡烛、高锰酸钾、双氧水、二氧化锰、火柴、酒精灯、铁架台(铁夹)、集气瓶、燃烧匙、水槽、导管(橡皮管)、分液漏斗、药匙(纸槽)、棉花团
五.教学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导入] 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体都是离不开氧气。人类的生产活动也学要氧气。
氧气有哪些重要的性质呢?
[预习作业交流]
1. 举例:生活中许多事例说明了氧气的性质。
2. 自然界的水中溶有氧气,你能身机实验或举出生活中的实例加以说明吗?
3. 你知道氧气的作用吗?请例说明。
[板书] 一.认识氧气的性质
[学生阅读] P33
[图片展示] 图2-7、图2-8
[学生交流讨论]
氧气的物理性质
[教师小结] 在外界条件改变时,物质都可以在的三种形态(固、液、气)之间相互转化。
[活动与探究]
1.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2. 细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3.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记录现象]
编号 空气中 氧气中 文字表达式
1
2
3
[讨论交流]
1. 物质在空气中和氧气中反应的现象有何不同?
2. 通过上述实验,你对氧气的性质有何认识?
[分析] 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通常比在空气中剧烈。
某些在空气中不易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却可以燃烧。
[学生阅读] P35
[小结]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http://www.rixia.cc
[交流与讨论]
根据氧气的性质,推想氧气的用途。
举例说明氧气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第二教时
[知识准备]
1. 空气中各成分的比值相对稳定,大约是多少?
2.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有的比较剧烈如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比较缓慢,如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你知道有哪些制氧气的方法吗?
[板书] 二.氧气的用途
[图片展示] 图2-12
[交流讨论] 氧气的用途
[问题] 氧气的用途与性质有何关系呢?
[板书] 三.氧气的获得
[讲解] 工业植被氧气的方法
[活动与探究] (教师指导下完成)
实验1.加热高锰酸钾
学生阅读 P37 注意事项
[分组实验] 1.高锰酸钾:_______色_______态
2.实验现象
3.写出文字表达式(教师指导)
[交流讨论] 1.实验中得到高锰酸钾有哪些性质?
2.怎样检验反应生成的气体?
3.实验中涉及了哪些实验基本操作?
4.实验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实验2.过氧化氢(双氧水)分解
[分组实验] 1.双氧水_____色_____态
二氧化锰_____色_____态
2.记录实验现象
3.写出文字表达式(教师指导)
[交流讨论] 1.实验中得到过氧化氢有哪些性质?
2.怎样检验反映生产的气体?
3.实验中涉及哪些实验基本操作?
[教师讲解] 氧气的工业制法、原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原理及操作注意点。
[课外活动] 查找资料,还有哪些制取氧气的方法
[课外作业] P38 5
第三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
镇江实验学校 杨益
一. 教学目标
知识要求:1.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掌握其化学性质。
2.只能故我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及气体的收集方法。
3.理解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两个基本反应类型。
4.了解问世效应和厄尔尼诺现象,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循环中的作用及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意义。
能力要求:学会观察和描述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现象,从中归纳二氧化碳的某些性质。
情感态度: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更深入的认识人类生活,逐步学会关心生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树立环保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探究和掌握。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和气体的收集方法。
三.教学方式
实验探究、观察对比、阅读讨论、归纳总结。
四.知识准备
从课本及其他图书或网上收集有关二氧化碳循环、用途的资料,归纳整理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引入] 回忆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
[提问]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占空气绝大部分体积的氮气、氧气及稀有气体对人类都有重要的意义和用途。那么仅占空气体积0.03%的二氧化碳对我们是不是就无足轻重了?大气中没有它行不行?多些行不行?
[学生] 思考,回答。
[结论] 自然界需要经过某些循环维持大气中一定的二氧化碳浓度。
[学生] 1.讨论、填写书P39表2-4“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产生和消耗途径”。
2.思考、交流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3.阅读书P40表2-5及“拓展视野”。
[过渡] 二氧化碳除了对环境有重要的影响,它在我们生活和生产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举例)。这首先需要我们了解它的变化和性质。
[实验] 1.看二氧化碳的颜色、状态,闻气味
2.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
实验步骤:书P39的“观察与思考”
[学生] 1.观察、描述实验现象(填写学案)。
2.阅读书P41-42,交流讨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小结]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 无色、几乎无味的气体;
2. 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3. 能溶于水,有三态变化。
[实验] 1.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实验步骤:书P39“活动与探究”
2.二氧化碳灭火实验
实验步骤:书P41“活动与探究”
[学生] 1.观察、描述实验现象(填写学案)。
2.阅读课本,了解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概念。
[小结]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 一般不支持燃烧,不能帮助呼吸;
2. 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3. 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
[学生] 据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收集的材料,交流、讨论、最后归纳总结出二氧化碳的主要用途。
[小结] 二氧化碳的用途:
1. 干冰作致冷剂;
2. 用于一般火灾的灭火;
3. 光合作用的肥料;
4. 制汽水等。
[总结] 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化学性质,了解它的循环和用途。
[作业] 书P45-46 1、3
第二课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及对健康的影响
[引入] 复习二氧化碳的物理、化学性质
交流、讨论可以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
[分析]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则需满足条件简单、操作方便安全、产物纯净等要求。
[实验] 书P41“活动与探究”实验○1
[学生] 1.观察、描述实验现象(填写学案)。
2.阅读书P43-44,讨论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和气体的收集方法。
[小结]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 药品
2. 原理
3. 发生、收集装置
4. 收集方法及原理
5. 验满方法
[学生] 阅读书P44-45,了解二氧化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讨论] 1.在“死狗洞”的故事中,为什么进入山洞后小狗昏厥了,而人却没事?
2.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人们如何检验菜窖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否会对进入菜窖的人的生命构成威胁?
3.在教室里学习时,为什么要保持教室通风?
[总结] 重点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和气体的收集方法。
[作业] 书P46 4、5、6
附:学生学案
1.观察二氧化碳的颜色状态、闻气味
实验现象:颜色______、状态______、气味______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气体。
2.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
实验步骤:书P39的“观察与思考”
实验现象:汽水瓶中有____________,澄清石灰水变______。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______溶于水,且增大压强会溶解得更______。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______,这也是鉴定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
实验思考:用何种方法可使汽水中的二氧化碳多冒出些?
3.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实验步骤:书P39“活动与探究”
实验现象:B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A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_______,_______试液遇酸性物质变红。
实验思考: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加热A试管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4.二氧化碳灭火实验
实验步骤:书P41“活动与探究”实验○2
实验现象:○2中______的蜡烛先熄灭。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不能______,一般也不能_________,密度比空气____,所以可以用二氧化碳______。
5.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实验步骤:书P41“活动与探究”实验○1
实验现象:○1中锥形瓶内__________________,火柴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和________反应可用语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______法收集,验满时将______的火柴____________。
实验思考:用分液漏斗滴加稀盐酸有什么优点?
为什么一般不用排水法、而要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如何检验某集气瓶中已收集有二氧化碳?如何证明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
第四节自然界中的水
镇江实验学校 张美华
一、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认识水的组成;
2、粗略了解天然水、自然水、应用水、矿泉水和蒸馏水的区别;
3、认识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认识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
4、了解水污染的因素和水净化的基本方法;
5、懂得过滤的目的;学习过滤的基本装置和操作方法。
6、能从水的分解和水的合成两种变化过程中分析水的组成。
7、树立水是宝贵资源的观念,节约用水,自觉保护水资源不受污染。
过程与方法: 能从水的分解和水的合成两种变化分析水的组成。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和体会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认识水资源紧缺和水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树立社会责任感。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⑴认识水的组成 ⑵水污染的来源、危害、防治和净化
教学难点:
从元素的角度理解水的组成
三、教与学法: 指导探究法 ; 实验探究、观察对比、阅读讨论、归纳总结。
四、课时 2课时
五、教学准备 一只氢气球、河水、井水、自来水、蒸馏水各一瓶,,少量洗衣粉,水电解器 ,其它仪器略,光盘供实验时用。
六、知识准备
1、 根据你所了解的水,写出在自然界中哪些地方存在水。水的主要物理性质有哪些?
2、 你知道怎样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怎样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各举一例说明。
3、 你是如何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请举例。
4、 查阅有关水资料,水的用途,水污染等有关的资料,可从图书馆或教育网站查询,整理后与同学交流。
七、教学设计
[交流]你已经知道什么?P47
[问题情景] 我们知道水既普通又宝贵。那么,水究竟是由什么组成的。
一、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观察与思考] 实验1:观察水的电解实验
(1) 接通直流电源后两电极上有什么现象产生?停止通电,两玻璃管中的现象?
(2) 如何检验两玻璃管中的气体?检验过程中观察到什么现象?
实验2:在空气中点燃纯净的氢气并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的冷烧杯,观察实验现象。
[小结] 通电
水 氢气 + 氧气
氢气 + 氧气 点燃 水
[交流与讨论](1)你对水的组成有什么认识?
(2)水的煮沸过程与水的分解过程有什么不同?
(3)有人说水可以开发成能源,你是怎样想的?
(4)天然水、矿泉水、自来水、海水等在成分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小结]:水的组成。
[问题情景] 怎样区别纯净水、含有可溶性固体杂质的水和含有固体小颗粒的水?怎样除去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
二、水的净化
[活动与探究1] P49目的探究外观相同的水有什么不同?
[讨论与交流] (蒸发过程中看到什么现象?得出什么结论?蒸发时可能出现的现象?应该注意什么?)
[讲解] 水是纯净物,但是自然界中几乎不存在纯净的水。我们日常生活使用的天然水中都或多或少含有一些杂质和细菌,不宜直接应用。各种工业用水对水质也有不同的要求。应此,需要对水进行净化处理。
[活动与探究2] P49目的探究硬水与纯净水的区别
[讨论与交流] (小组交流汇报)
[阅读] P49 最后一段
[小结] 硬水与纯净水的区别
[活动与探究1、2]目的通过实验了解除去水中小颗粒的简单方法。可以看光盘。
[小结] 明矾的作用,过滤的适用范围。
[拓展视野] 看光盘了解自来水是怎样生产出来的?让学生知道要节约用水。
三、水的利用
[交流与讨论] (1)水对人来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2) 了解全世界的水资源状况。确定每年的哪一天为世界水日。
(3)收集身边周围的水污染的情况
(4)人们在用水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节约用水的建议。
(5)节水徽记的含义。
[讲述] 每个社会公民都应该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形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本次课小结] 学生小结
[布置作业] P52—53 4、5、6; 收集你感兴趣有关水话题。
[教后感]
【课堂练习】
[观察思考]
1.电解水(课本48页)
实验现象:两电极上都有 冒出,负极产生的气体能 ,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 ,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是正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的 倍。
思考:实验结论:水( ) + 。水是有 和 组成的。已知氢气的密度= 0.0899g/L, 氧气的密度=1.429g/L,则水中氢氧两元素的质量比为 ∶ 。
2.氢气燃烧实验(课本48页)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氢气具有 性,氢气 + 点燃 。
3.如果氢气球中的氢气是纯净的,设计实验,把氢气导出后让它安静地燃烧。
4. 纯净的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液体,4ºC时密度为1g/cm³;水通电后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在101kPa时,水的凝固点为0ºC,沸点为100ºC;水蒸汽和灼热的煤混合可生成水煤气。根据上面的叙述,请归纳哪些属于水的物理性质?哪些属于水的化学性质?
5. 自来水、河水、井水比较。
实验步骤:(1)观察颜色,气味,味道;(2)稍加热观察现象;(3)分别放入1小匙洗衣粉,拌匀后放入手帕搓洗,观察泡沫多少。
实验结论:自来水 。井水 。 河水 。
[实验探究]
课本49、50页的“活动与探究”
1.蒸发是用 的方法,使溶剂不断挥发的过程。把液体到入 里,再把 放在铁架台的 上,用酒精灯加热。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动,防止 。当蒸发器中出现多量固体时,即停止 。以防 。
2. 过滤:过滤是除去液体中混有的 的一种方法,制作过滤器时,滤纸的边缘要 漏斗的边缘,液面要 滤纸的边缘,滤纸要 漏斗内壁。过滤时,烧杯槽口应 ,玻璃棒靠滤纸 层部分。玻璃棒的作用是 。过滤后,滤纸上留有 。滤液呈 状www.rixia.cc。
[讨论交流]
活动目的:了解水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用途,提高对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财富的认识、产生保护水资源,节约水资源的情素。
活动过程:从课本、图书、网上或身边的生产生活中,收来有关水的用途的资料,归纳整理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最后归纳总结出水的主要用途。
1. 我国的四大发明中,与化学关系最密切的是 ,其中用到水较多的是 ,与上述有关的,极易造成水污染的工业生产是 ,淮河流域水污染主要就是这种原因造成的。极易造成大气污染的产品是 ,它还可能引起人身伤害。
2. 面对湖水被严重污染,有人建议:○1建立拦污闸,对入闸污水预先进行治理。○2将长江水引入冲洗,使死水变活。○3恢复湖中荷藕、菱、水葫芦的种植,利用植物的净水作用,并将植物叶茎回收利用,请你对上述三种建议进行评判。并根据你所学的知识,提出治理湖水污染的综合治方案。
3. 用哪些方法,可鉴别下列各组物质。
(1)水和酒精 (2)氢气和二氧化碳 (3)水和食盐水
(4)硬水和蒸馏水 (5)水和稀盐酸
4. 某学生把浑浊的泥水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请你分析造成滤液浑浊的原因有哪些?你准备如何补救?
5. 现有一杯混有泥沙的海水,要求得到除去泥沙的食盐固体,请写出实验的主要步骤及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尿素
CO(NH2)2,亦称脲。相当于碳酸的二酰氨。在人的蛋白质分解最终产物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普通膳食的情况下,每日尿中可排出25—30克,接近尿中总氮量的87%。一般来说,两栖类的成体、软骨鱼类和哺乳类具有相同的倾向。因在这些生物体中,尿素是在鸟氨酸循环中形成的,所以排出尿素的动物具有所必需的整个酶系统,在动物中欠缺其中任何一种酶便排出尿酸(鸟类)或氨(硬骨鱼类)。刀豆和大豆植物的种子中存在很多的脲酶,它可使尿素水解为二氧化碳和氨。尿素也是很重要的肥料。
尿素外观为白色晶体或粉末。是动物蛋白质代谢后的产物,通常用作植物的氮肥。
CO(NH2)2,亦称脲。相当于碳酸的二酰氨。在人的蛋白质分解最终产物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普通膳食的情况下,每日尿中可排出25—30克,接近尿中总氮量的87%。一般来说,两栖类的成体、软骨鱼类和哺乳类具有相同的倾向。因在这些生物体中,尿素是在鸟氨酸循环中形成的,所以排出尿素的动物具有所必需的整个酶系统,在动物中欠缺其中任何一种酶便排出尿酸(鸟类)或氨(硬骨鱼类)。刀豆和大豆植物的种子中存在很多的脲酶,它可使尿素水解为二氧化碳和氨。尿素也是很重要的肥料。
尿素外观为白色晶体或粉末。是动物蛋白质代谢后的产物,通常用作植物的氮肥。
将燃烧着的木条放入瓶中能够,可以使燃烧着的木条熄灭
可以使燃烧着的木条熄灭
用力揉搓会产生刺激性气味
初中化学问题。
1.氢气和空气或氧气混合后点燃不是会发生爆炸吗?,为什么还会呈淡蓝色火焰?n2.一氧化碳和空气或氧气混合后点燃不是会发生爆炸吗?,为什么还会呈蓝色火焰?n3.甲烷和空气或氧气混合后点燃不是会发生爆炸吗?,为什么还会呈蓝色火焰?nn求各位大神帮忙解答!!!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www.rixia.cc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二、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 1、显酸性的溶液:酸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硫酸氢钠、硫酸氢钾等) 2、显碱性的溶液:碱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碳酸钠、碳酸氢钠等) 3、显中性的溶液:水和大多数的盐溶液 三、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 (一)质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 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 (二)质量减少的 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 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四、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 (一) 、气体的检验 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二)、离子的检验. 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 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三)、相关例题 14、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 16、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17、检验三瓶试液分别是稀HNO3,稀HCl,稀H2SO4? 向三只试管中分别滴加Ba(NO3)2 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2SO4;再分别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Cl,剩下的是稀HNO3 18、淀粉:加入碘溶液,若变蓝则含淀粉。 19、葡萄糖: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若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就含葡萄糖。 五、初中化学之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方法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 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学肥料:N、P、K 13、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二氧化碳和水)。 15、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18、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为混合物) 19、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20、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21、炼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2、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23、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4、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25、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二氧化碳。 26、实验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种物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 27、酒精灯的三个火焰:内焰,外焰,焰心。 28、使用酒精灯有三禁:禁止向燃着的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29、玻璃棒在粗盐提纯中的三个作用:搅拌、引流、转移 30、液体过滤操作中的三靠:(1)倾倒滤液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2)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端,(3)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31、固体配溶液的三个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32、浓配稀的三个步骤:计算,量取,溶解。 33、浓配稀的三个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 34、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 35、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6、药品取用的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SXsXvQaHpx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37、金属活动顺序的三含义:(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 的活动性就越强;(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3)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8、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9、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1)温度,(2)是否搅拌(3)固体颗粒的大小 40、使铁生锈的三种物质:铁,水,氧气。 41、溶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42、影响溶解度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 六、初中化学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 1、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 2、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3、煤气:一氧化碳(CO) 4、天然气:甲烷(CH4) 5、石灰石/大理石:(CaCO3) 6、生铁/钢:(Fe) 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 8、铁锈:(Fe2O3) 七、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俗称 1、氯化钠 (NaCl) : 食盐 2、碳酸钠(Na2CO3) : 纯碱,苏打,口碱 3、氢氧化钠(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 4、氧化钙(CaO):生石灰 5、氢氧化钙(Ca(OH)2):熟石灰,消石灰 6、二氧化碳固体(CO2):干冰 7、氢氯酸(HCl):盐酸 8、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 9、硫酸铜晶体(CuSO4 .5H2O):蓝矾,胆矾 10、甲烷 (CH4):沼气 11、乙醇(C2H5OH):酒精 12、乙酸(CH3COOH):醋酸 13、过氧化氢(H2O2):双氧水 14、汞(Hg):水银 15、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 八、物质的除杂 1、CO2(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2、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3、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4、CuO(C):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 5、Cu(Fe)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6、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7、FeSO4(CuSO4): 加 入足量的铁粉 8、NaCl(Na2CO3):加 入足量的盐酸 9、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 10、NaCl(NaOH):加入足量的盐酸 11、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12、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13、NaNO3(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 14、NaCl(KNO3):蒸发溶剂 15、KNO3(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 16、CO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九、化学之最 1、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 H2 。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 CH4 。 3、密度最小的气体是 H2 。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 H2 。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 6、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 原子 。 7、PH=0时,酸性最 强 ,碱性最 弱 。 PH=14时,碱性最强 ,酸性最弱 。 8、土壤里最缺乏的是 N,K,P 三种元素,肥效最高的氮肥是 尿素 。 9、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 金刚石 。 10、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是 中国 。 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氧 。 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铝 。 13、空气里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氮气 。 14、空气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氮 。 15、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 煤,石油,天然气 。 16、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碳 十、有关不同 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 碳原子排列不同。 2、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 含碳量不同。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 分子构成不同。 (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水和双氧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4、元素种类不同:是因为质子数不同。 5、元素化合价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6、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十一:有毒的物质 1、 有毒的固体:亚硝酸钠(NaNO2),乙酸铅等; 2、 有毒的液体:汞,硫酸铜溶液,甲醇,含Ba2+的溶液(除BaSO4); 3、 有毒的气体:CO,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十二:实验室制法 △ 1、实验室氧气: 2www.rixia.ccKMnO4=====2K2MnO4+MnO2+O2↑ MnO2 2KClO3=======2KCl+3O2↑ △ MnO2 2H2O2=======2H2O+O2↑ 2、实验室制氢气 Zn+H2SO4===ZnSO4+H2↑ (常用) Fe+H2SO4===FeSO4+H2↑ Mg+H2SO4===MgSO4+H2↑ 2Al+3H2SO4==Al2(SO4)3+3H2↑ Zn+2HCl===ZnCl2+H2↑ Fe+2HCl===FeCl2+H2↑ Mg+2HCl===MgCl2+H2↑ 2Al+6HCl===2AlCl3+3H2↑ 4、 实验室制CO2: CaCO3+2HCl==CaCl2+CO2↑ +H2O 十三:工业制法 1、 O2:分离液态空气 高温 2、 CO2: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CaO+CO2↑) 3、 H2:天然气和水煤气 高温 4、 生石灰: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CaO+CO2↑) 5、 熟石灰:CaO+H2O==Ca(OH)2 6、 烧碱:Ca(OH)2+Na2CO3=== CaCO3↓+ 2Na OH
1.首先要明确一下,易燃易爆气体都有爆炸极限,只有在爆炸极限范围之内遇到火源才能发生爆炸。
2.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这些气体虽然有发生爆炸的危险,但控制好燃烧条件是不会发生爆炸的。
2.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这些气体虽然有发生爆炸的危险,但控制好燃烧条件是不会发生爆炸的。
初中化学-乳化现象
1、溶解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请举例说明一下.ps:比如说氧化钙和水反应能不能说氧化钙溶于水呢?如果能,那溶解岂不是还包括化学变化?
不一定,既有化学变化又有物理变化;氧化钙溶于水有发生化学变化,但通常情况下,
则是表现为物理变化,如NaCl溶于水就是物理变化。
2、溶解性跟溶解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溶解性通常表现为易溶于水与难溶于水两种情况,这就作为决定物质能否溶被水溶解的标准。
3、硫酸是分子构成,硫酸分子是离子构成。
4、还是溶解的问题。比如说氯化钠溶于水形成食盐溶液。如果此时再把蔗糖放入氯化钠溶液中溶解,那么此时的溶液是什么?蔗糖溶液?食盐溶液?)混合溶液;
蔗糖是溶于氯化钠溶液还是溶于水?)两者都可能溶解;
(
ps:上述氯化钠溶液为饱和溶液
)
)如是NaCl饱和溶液,那就要看蔗糖的溶解度了。
如果说蔗糖是溶于水的话
,可是现在氯化钠已经饱和了,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为氯化钠已经和水分子全部结合,没有多余的水分子再和蔗糖分子在结合了,那么蔗糖还能溶于水么?或者说蔗糖还能溶解进食盐溶液中么?
)那是相对于NaCl而言,是不能被溶解,但是对于不同的溶质其溶解度是不同的,这要看情况而定,不要被其误导。
5、
)这个初中阶段不用去掌握,我问过我们化学老师,他说不要理那么多,先把该学的学好再说。
6、浓硫酸的腐蚀性是不是指的浓硫酸的脱水性?
)腐蚀性与脱水性两者的性质完全不相同,比如说NaOH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但并不代表其具有脱水性,两者不要混搅。学理科要理解记忆,千万不要死记硬背。
7、
NH3属于哪一类的呢?貌似不是碱呀。氨水才是碱呢?
)NH3只是碱性气体,与水混合后才是碱,如CO2是酸性气体,与水混合后形成的H2CO3才是酸。
接第一问:那能不能说铁溶于稀盐酸呢?这不是发生化学反应了么?
)你可要弄清楚,反应Fe+2HCl==FeCl2+H2(气体符号)后,FeCl2溶于水,这才形成溶液,这要看其终究是什么溶液!
)溶解中的化学变化应理解为溶质与溶剂混合发生反应后形成了另一种新溶液;物理变化只是物质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于溶剂中。要熟悉~~
)一般是说活泼金属(金属活动性排在最前面的三个)和稀酸混合,其首先与水溶剂发生置换反应,再与酸发生反应,这有两个过程,这两个都发生化学变化;金属活动性排在第三个之后才你那样说。
不一定,既有化学变化又有物理变化;氧化钙溶于水有发生化学变化,但通常情况下,
则是表现为物理变化,如NaCl溶于水就是物理变化。
2、溶解性跟溶解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溶解性通常表现为易溶于水与难溶于水两种情况,这就作为决定物质能否溶被水溶解的标准。
3、硫酸是分子构成,硫酸分子是离子构成。
4、还是溶解的问题。比如说氯化钠溶于水形成食盐溶液。如果此时再把蔗糖放入氯化钠溶液中溶解,那么此时的溶液是什么?蔗糖溶液?食盐溶液?)混合溶液;
蔗糖是溶于氯化钠溶液还是溶于水?)两者都可能溶解;
(
ps:上述氯化钠溶液为饱和溶液
)
)如是NaCl饱和溶液,那就要看蔗糖的溶解度了。
如果说蔗糖是溶于水的话
,可是现在氯化钠已经饱和了,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为氯化钠已经和水分子全部结合,没有多余的水分子再和蔗糖分子在结合了,那么蔗糖还能溶于水么?或者说蔗糖还能溶解进食盐溶液中么?
)那是相对于NaCl而言,是不能被溶解,但是对于不同的溶质其溶解度是不同的,这要看情况而定,不要被其误导。
5、
)这个初中阶段不用去掌握,我问过我们化学老师,他说不要理那么多,先把该学的学好再说。
6、浓硫酸的腐蚀性是不是指的浓硫酸的脱水性?
)腐蚀性与脱水性两者的性质完全不相同,比如说NaOH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但并不代表其具有脱水性,两者不要混搅。学理科要理解记忆,千万不要死记硬背。
7、
NH3属于哪一类的呢?貌似不是碱呀。氨水才是碱呢?
)NH3只是碱性气体,与水混合后才是碱,如CO2是酸性气体,与水混合后形成的H2CO3才是酸。
接第一问:那能不能说铁溶于稀盐酸呢?这不是发生化学反应了么?
)你可要弄清楚,反应Fe+2HCl==FeCl2+H2(气体符号)后,FeCl2溶于水,这才形成溶液,这要看其终究是什么溶液!
)溶解中的化学变化应理解为溶质与溶剂混合发生反应后形成了另一种新溶液;物理变化只是物质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于溶剂中。要熟悉~~
)一般是说活泼金属(金属活动性排在最前面的三个)和稀酸混合,其首先与水溶剂发生置换反应,再与酸发生反应,这有两个过程,这两个都发生化学变化;金属活动性排在第三个之后才你那样说。
文章标签:
本文标题: 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1)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______(2)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______
本文地址: http://www.rixia.cc/wenda/268077.html
上一篇:营养学专业的前景怎样?
下一篇:"栀"怎么读,南栀什么意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