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人喜欢牡丹,日本人喜欢
中日韩三国人性格上有什么不同点?
中日韩三国虽然都地处东亚,文化根基亦是一脉相承,但由于三国在历史潮流中面对着各自不同的历史冲击,以及原本就存在的地理、历史、人文风俗习惯等差异,使得三国形成同源不同流的文化和国民性格。
首先,可以对比一下日常生活中三国国民的行为:
中,日,韩三国人坐地铁,日本人一声不吭,只订着一个地方目不转睛;中国人眼睛乱转,一刻也闲不住地东张西望;www.rixia.cc韩国人则吵吵闹闹,喋喋不休。
关于吵架,韩国人光吵不动手,是儒教式的;日本人只动手不吵,是武士式的;中国人则是又叫又动手,是充满谋虑的立体战。
对于性,日本人往往认为,性不是一种禁忌,而是一种日常艺术,是一种美。韩国的性文化保守性强,说现代韩国的性文化只是李朝时代男尊女卑思想的延续也不为过。直到今天,结婚的女友一定是处女,这是先决条件。而古代中国在世界上文明程度最高,性文化的发展也比较早,渐渐的形成了独特的以性心理,性生理,和性医学为中心的性学。到宋代,程朱理学对性以及性学的发展有所抑制。尤其是文化大革命,对正常的性观念和性表现的压制都是前所未有的。今天中国人终于从文化大革命的阴影中走出来,性观念和性表现现在都比较自由和开放。对于性,日本人闭口不说,文字大胆,身体开放;韩国人满嘴荤话,思想保守,中国人是中庸之道,介于二者之间。
韩国的妻子们重感情,对丈夫强势而热情;日本的妻子们对丈夫百依百顺,温柔体贴,很难了解其内心;中国的妻子们既重感情,又有城府,将丈夫们训练的服服帖帖。
中国人喜欢牡丹,国色天香,象征荣华富贵;日本人喜欢樱花,刹那盛开,瞬间凋零,象征残酷之美;韩国人喜欢木槿,质朴无华,小家碧玉,却不屈不挠顽强生存。
中国人喜欢看[三国演义],讲国家大事,规模宏大,象百科全书,将文治武功溶于一炉;日本人喜欢[忠臣藏],讲武士搏杀,刀光剑影,残忍冷酷;韩国人喜欢[春香传],讲才子佳人,对诗传情,和美优雅。
日本人最诚实,一般不说谎;而中国人的谎话是一大特产;韩国人不说谎却有说大话的可能。
当我们将三国的国民行为与其地理位置相对应的时候,不难发现:中国是大陆德行,圆滑世故,雍容大度;日本是岛国德行,心胸狭窄,细致认真;韩国是半岛德行,自尊心强,心怀怨恨。
中国有种说法,“千古中国,万种民性”。拥有数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人既有共性,又有地域差异,形成了多种类型的国民性。统一和多样正是中国民族性的两个方面。长期以来,中国人一直以“五千年文明古国”自居,认为“中国是世界的中心”,“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之一”。然而,中国人往往不大深究自身是什么样子,不大想自己究竟是什么。在中国,很少有人像日本人那样去研究和理解自身的民族性,但近代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掀起了三场反省和改造自身民族性的热潮。第一次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学者对中国民族性弱点的解剖;第二次是五四运动对中国民族性的批判;第三WgCMlVUFw次是80年代文化反思热对中国人自身的全面反省。
被称为“中国革命之父”的孙中山在1890年到1924年通过各种论文和演讲对中国人的民族性做了如下概括:
(1)没有排外意识
(2)勤劳、和平、守法
(3)守旧法,无变通
(4)崇拜鬼神
(5)犹豫不决
(6)知识水平低
(7)缺乏主人翁意识
(8)像一盘散沙
(9)夜郎自大
(10)停滞不前
(11)不崇尚自由
(12)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智慧
(13)家族主义和宗教主义
(14)世界主义
(15)重视道德
(16)民权主义
(17)极端主义
20世纪最有名的文豪鲁迅从8个角度概括了民族性:
(1)自高自大
(2)看重面子
(3)懒惰
(4)协调
(5)破坏欲
(6)目光短浅
(7)奴性
(8)胆小、自私
在这个地球上,大概再没有像日本人那样喜欢讨论自己民族性的民族。明治维新以来,有关日本人国民性的著述、论文、报道、随笔不计其数,直到现在,从各个层面加以论述的日本人论仍然层出不穷。在日本,最早对日本人民族性进行具体论述的是明治维新时期的权威国文学家芳贺矢一。他在1907年写的名著《 国民性十论 》中,把日本人的国民性特征分析为以下10条:
(1)忠君爱国
(2)崇尚祖先,珍惜家族名誉
(3)现实主义
(4)爱护草木,喜欢大自然
(5)乐观主义
(6)淡薄,潇洒
(7)清丽纤巧
(8)清净纯洁
(9)恪守礼法
(10)温和宽恕
正当日本人在中日、日俄战争中胜利而自诩为“世界一等国民”时,为使国民好好反省一下,1916年大町桂月编辑出版了论文集《剖析日本人民族性 》(共收录了35个人的76篇文章)一书,其中他就如下方面做了指责:
(1)日本人的谎言
(2)贬毁本国的恶习
(3)没有同情心的民族
(4)岛国的根性
(5)小国式人物
(6)产业的缺点
日本作家坂口安吾于1935年发表了《 日本文化私观 》一文,其中他剖析了日本人憎恶心太弱的旁观者性格,并指责日本人即使本土的传统被欧美风潮破坏也毫不关心这一共性。另外《世界国民性读本 》一书对日本人的国民性做过如下概括:
(1)忠孝义勇
(2)清廉洁白
(3)高雅优美
(4)崇尚祖先
(5)外来文化的同化
(6)热爱自然
(7)喜欢海洋
(8)纯洁
(9)灵活
此书指出的日本人民族性的缺点是:
(1)缺乏公德,注重表面
(2)缺乏雄心壮志、冒险精神和创造精神
(3)没有创造出举世瞩目的辉煌文化
外国人写的批判日本人的代表著作首先要数留日中国学者戴季陶的《 日本论 》(1928年)。国民党上层人士戴季陶,作为孙中山的翻译兼秘书曾多次访问日本。他批评日本的国体只不过是对“万事一系,天壤无穷”的神权的迷信和实为奴隶思想的武士道精神。他还指出,日本国民性的优点是在吸收世界文明的同时,兼备自我保存、自我发展的能力。而作为缺点,日本人仍然具有卑微的岛国根性和崇拜欧美、藐视中国的倾向。在艺术上,好战精神与优美宁静的心境、精巧细致的形式相结合。其审美意识虽然优雅精致,但并不崇高伟大。在公共道德上,虽然有和平互助的习性,但被功利的商人根性所支配。对于明治维新以来一直藐视中国和韩国的日本人来说,中国人对日本人的民族性的指责,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战后的1948年,美国人类文化学者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 》在日本翻译出版,一时间成为风靡日本的畅销书。因为《 菊与刀 》是历史上首次由外国人编写的正式的综合性日本人论,受其影响,不久出现了各色各样的日本人论著作。《菊与刀日夏养花网 》突出强调了日本人的双重性格:一方面喜欢菊的高洁,另一方面又有刀一般的残忍。
值得注意的是,与韩国人和中国人相比,日本人更爱用“与外国人相比,我们日本人怎么怎么样”之类的话,从这一惯用语不难看出日本人的国际文化比较意识,这源于日本人对外来文化的强烈好奇。比较才是日本人改变自己以求得发展的动力吧。
解放后的1965年,文化人类学者崔宰硕在《 韩国人的社会性格 》中把韩国人的性格总结归纳为五大特征:
(1)家庭主义
(2)官本位主义
(3)上下序列主义
(4)亲疏差别主义
(5)共同体意识
在此之前,虽然不是正式的研究论文,但1963年韩国的代表文人李御宁曾以随笔的形式写过《土地与狂风——这就是韩国人 》。该书于1978年在日本被译为《 恨的文化论 》出版发行,并成为热门话题。这可以说是解放后最早的韩国人论。迄今这本书仍作为畅销书给韩国人以深刻的影响,因此把它称做“20世纪的韩国人论”也不夸张。
1971年,心理学家尹泰林在《 从意识结构上看韩国人 》中,以韩国文化、韩民族的起源、风土人情为出发点,对韩国人的国民性进行了论述:
(1)过分忍耐和以感情为主的思考行为模式
(2)过分执着,保守性强
(3)自卑于权威
(4)注重体面,易陷入形式主义
(5)功利性强,追求现世的思考方式
韩国国文学者全烈圭曾在《 韩国人的心 》中对韩国人的心理性格做了如下评述:
(1)家庭主义
(2)女性观:要求传统女性的顺从
(3)夫妻观:在儒教式家庭中的婆媳关系和婆婆的权威
(4)祖先观:崇尚祖先,对自己姓氏的绝对骄傲
(5)教育观:优先孩子的教育
(6)社交观:yes/no分明,社交能力比日本人强
(7)团体观:比起日本人来过于强调个人的主张
(8)劳动观:儒教伦理是劳动欲望的源泉,忠于国家
(9)出世观:官本位主义
(10)饮食意识:喜欢味美的食物,能吃得大汗淋漓
(11)娱乐意识:比起日本人来,喜欢有个性的娱乐
(12)幽默观:性格幽默。幽默的内容以对权威的攻击为主
(13)审美意识:喜欢曲线美和未经雕琢的自然美
就东方文化或者说是中华文化的影响而言,中国是最深的,其次是日本,再其次是韩国。中国拥有最本源的文化根基和传统;日本虽然没有根但在继承和接受之后有了自己的理解,算是一个嫁接比较成功的样本;韩国的移植算是比较失败的,因为,他们终于没能发展出自己具有竞争性的文化分支。这并不是说,韩国没有自己的文化,而是说,韩国人没有一种有竞争力的文化。看一国文化是否有竞争力,我认为,并不是看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而是看该民族自身对其文化的信仰程度和文化自信。韩国比起日本来,显然缺乏这种自信,更不要说与中国相比。
文化自信是一种很怪异的东西;首先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必然造成一种固执的坚持和保守,对外来文化有一种本能的排斥和蔑视;其次,这种自信又会有豁达雍容的一面,体现在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接纳和同化。这种矛盾性体现最明显的是日本。日本人拥有一定的文化自信,这体现在其学习能力上,也体现在其矛盾心理上。正是因为这种矛盾心理,使日本人成为三国中最早跨出向西方学习这一步的国家。自信,使他们敢于去学习;不够自信,使他们需要而且愿意去学习;所以,日本人必然会而且很容易迈出那一步。因此,日本不仅能积极地在数千年前谦虚地学习了中国文化,也在18世纪放眼看世界,开展了意义深远的明治维新,并且我们可以看到,日本并没有放弃在当时看来相对落后的日本传统文化而是聪明地将两者有机结合,进一步推动了其民族的文化进步。
韩国处于朝鲜半岛。早在秦汉之际就有明确的史书记载有朝鲜半岛与中原大陆的交往。可以说朝鲜半岛国家是世界上受中华文化影响最为深远的国家。同时朝鲜半岛长期以属国的地位同中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朝鲜半岛国家或多或少曾有一种身为先进文化享有者的骄傲。同时,这种与日俱增的骄傲又时时刻刻地提醒着他们没有源文化的的尴尬现实。但是由于长期受到中原文化的熏陶及缺乏其他强势文化的冲击使得半岛国家既想摆脱中原文化的巨大影响以形成具有其自身特色的文化但又无法像岛国日本那样从外来强势文化中获得发展契机。现今韩国作为一个经济发展强国,由于缺乏具有强竞争力的文化,韩国在某些方面总是会出现一些过激的行为以表达其内心的强烈情感。。随着韩国在国际地位上的不断提高,韩国人迫切地希望其文化也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占有重要席位。此时的韩国很像处于青春期的少年,急于表现出其不凡的一面,韩国的国民性格也带有类似色彩:暴躁、激动、热情、易怒、倔强、敏感、追求物质享受。当然,由于长久地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韩国人往往又具有谦和、温顺、彬彬有礼、传统、保守的特质。
首先,可以对比一下日常生活中三国国民的行为:
中,日,韩三国人坐地铁,日本人一声不吭,只订着一个地方目不转睛;中国人眼睛乱转,一刻也闲不住地东张西望;www.rixia.cc韩国人则吵吵闹闹,喋喋不休。
关于吵架,韩国人光吵不动手,是儒教式的;日本人只动手不吵,是武士式的;中国人则是又叫又动手,是充满谋虑的立体战。
对于性,日本人往往认为,性不是一种禁忌,而是一种日常艺术,是一种美。韩国的性文化保守性强,说现代韩国的性文化只是李朝时代男尊女卑思想的延续也不为过。直到今天,结婚的女友一定是处女,这是先决条件。而古代中国在世界上文明程度最高,性文化的发展也比较早,渐渐的形成了独特的以性心理,性生理,和性医学为中心的性学。到宋代,程朱理学对性以及性学的发展有所抑制。尤其是文化大革命,对正常的性观念和性表现的压制都是前所未有的。今天中国人终于从文化大革命的阴影中走出来,性观念和性表现现在都比较自由和开放。对于性,日本人闭口不说,文字大胆,身体开放;韩国人满嘴荤话,思想保守,中国人是中庸之道,介于二者之间。
韩国的妻子们重感情,对丈夫强势而热情;日本的妻子们对丈夫百依百顺,温柔体贴,很难了解其内心;中国的妻子们既重感情,又有城府,将丈夫们训练的服服帖帖。
中国人喜欢牡丹,国色天香,象征荣华富贵;日本人喜欢樱花,刹那盛开,瞬间凋零,象征残酷之美;韩国人喜欢木槿,质朴无华,小家碧玉,却不屈不挠顽强生存。
中国人喜欢看[三国演义],讲国家大事,规模宏大,象百科全书,将文治武功溶于一炉;日本人喜欢[忠臣藏],讲武士搏杀,刀光剑影,残忍冷酷;韩国人喜欢[春香传],讲才子佳人,对诗传情,和美优雅。
日本人最诚实,一般不说谎;而中国人的谎话是一大特产;韩国人不说谎却有说大话的可能。
当我们将三国的国民行为与其地理位置相对应的时候,不难发现:中国是大陆德行,圆滑世故,雍容大度;日本是岛国德行,心胸狭窄,细致认真;韩国是半岛德行,自尊心强,心怀怨恨。
中国有种说法,“千古中国,万种民性”。拥有数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人既有共性,又有地域差异,形成了多种类型的国民性。统一和多样正是中国民族性的两个方面。长期以来,中国人一直以“五千年文明古国”自居,认为“中国是世界的中心”,“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之一”。然而,中国人往往不大深究自身是什么样子,不大想自己究竟是什么。在中国,很少有人像日本人那样去研究和理解自身的民族性,但近代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掀起了三场反省和改造自身民族性的热潮。第一次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学者对中国民族性弱点的解剖;第二次是五四运动对中国民族性的批判;第三WgCMlVUFw次是80年代文化反思热对中国人自身的全面反省。
被称为“中国革命之父”的孙中山在1890年到1924年通过各种论文和演讲对中国人的民族性做了如下概括:
(1)没有排外意识
(2)勤劳、和平、守法
(3)守旧法,无变通
(4)崇拜鬼神
(5)犹豫不决
(6)知识水平低
(7)缺乏主人翁意识
(8)像一盘散沙
(9)夜郎自大
(10)停滞不前
(11)不崇尚自由
(12)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智慧
(13)家族主义和宗教主义
(14)世界主义
(15)重视道德
(16)民权主义
(17)极端主义
20世纪最有名的文豪鲁迅从8个角度概括了民族性:
(1)自高自大
(2)看重面子
(3)懒惰
(4)协调
(5)破坏欲
(6)目光短浅
(7)奴性
(8)胆小、自私
在这个地球上,大概再没有像日本人那样喜欢讨论自己民族性的民族。明治维新以来,有关日本人国民性的著述、论文、报道、随笔不计其数,直到现在,从各个层面加以论述的日本人论仍然层出不穷。在日本,最早对日本人民族性进行具体论述的是明治维新时期的权威国文学家芳贺矢一。他在1907年写的名著《 国民性十论 》中,把日本人的国民性特征分析为以下10条:
(1)忠君爱国
(2)崇尚祖先,珍惜家族名誉
(3)现实主义
(4)爱护草木,喜欢大自然
(5)乐观主义
(6)淡薄,潇洒
(7)清丽纤巧
(8)清净纯洁
(9)恪守礼法
(10)温和宽恕
正当日本人在中日、日俄战争中胜利而自诩为“世界一等国民”时,为使国民好好反省一下,1916年大町桂月编辑出版了论文集《剖析日本人民族性 》(共收录了35个人的76篇文章)一书,其中他就如下方面做了指责:
(1)日本人的谎言
(2)贬毁本国的恶习
(3)没有同情心的民族
(4)岛国的根性
(5)小国式人物
(6)产业的缺点
日本作家坂口安吾于1935年发表了《 日本文化私观 》一文,其中他剖析了日本人憎恶心太弱的旁观者性格,并指责日本人即使本土的传统被欧美风潮破坏也毫不关心这一共性。另外《世界国民性读本 》一书对日本人的国民性做过如下概括:
(1)忠孝义勇
(2)清廉洁白
(3)高雅优美
(4)崇尚祖先
(5)外来文化的同化
(6)热爱自然
(7)喜欢海洋
(8)纯洁
(9)灵活
此书指出的日本人民族性的缺点是:
(1)缺乏公德,注重表面
(2)缺乏雄心壮志、冒险精神和创造精神
(3)没有创造出举世瞩目的辉煌文化
外国人写的批判日本人的代表著作首先要数留日中国学者戴季陶的《 日本论 》(1928年)。国民党上层人士戴季陶,作为孙中山的翻译兼秘书曾多次访问日本。他批评日本的国体只不过是对“万事一系,天壤无穷”的神权的迷信和实为奴隶思想的武士道精神。他还指出,日本国民性的优点是在吸收世界文明的同时,兼备自我保存、自我发展的能力。而作为缺点,日本人仍然具有卑微的岛国根性和崇拜欧美、藐视中国的倾向。在艺术上,好战精神与优美宁静的心境、精巧细致的形式相结合。其审美意识虽然优雅精致,但并不崇高伟大。在公共道德上,虽然有和平互助的习性,但被功利的商人根性所支配。对于明治维新以来一直藐视中国和韩国的日本人来说,中国人对日本人的民族性的指责,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战后的1948年,美国人类文化学者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 》在日本翻译出版,一时间成为风靡日本的畅销书。因为《 菊与刀 》是历史上首次由外国人编写的正式的综合性日本人论,受其影响,不久出现了各色各样的日本人论著作。《菊与刀日夏养花网 》突出强调了日本人的双重性格:一方面喜欢菊的高洁,另一方面又有刀一般的残忍。
值得注意的是,与韩国人和中国人相比,日本人更爱用“与外国人相比,我们日本人怎么怎么样”之类的话,从这一惯用语不难看出日本人的国际文化比较意识,这源于日本人对外来文化的强烈好奇。比较才是日本人改变自己以求得发展的动力吧。
解放后的1965年,文化人类学者崔宰硕在《 韩国人的社会性格 》中把韩国人的性格总结归纳为五大特征:
(1)家庭主义
(2)官本位主义
(3)上下序列主义
(4)亲疏差别主义
(5)共同体意识
在此之前,虽然不是正式的研究论文,但1963年韩国的代表文人李御宁曾以随笔的形式写过《土地与狂风——这就是韩国人 》。该书于1978年在日本被译为《 恨的文化论 》出版发行,并成为热门话题。这可以说是解放后最早的韩国人论。迄今这本书仍作为畅销书给韩国人以深刻的影响,因此把它称做“20世纪的韩国人论”也不夸张。
1971年,心理学家尹泰林在《 从意识结构上看韩国人 》中,以韩国文化、韩民族的起源、风土人情为出发点,对韩国人的国民性进行了论述:
(1)过分忍耐和以感情为主的思考行为模式
(2)过分执着,保守性强
(3)自卑于权威
(4)注重体面,易陷入形式主义
(5)功利性强,追求现世的思考方式
韩国国文学者全烈圭曾在《 韩国人的心 》中对韩国人的心理性格做了如下评述:
(1)家庭主义
(2)女性观:要求传统女性的顺从
(3)夫妻观:在儒教式家庭中的婆媳关系和婆婆的权威
(4)祖先观:崇尚祖先,对自己姓氏的绝对骄傲
(5)教育观:优先孩子的教育
(6)社交观:yes/no分明,社交能力比日本人强
(7)团体观:比起日本人来过于强调个人的主张
(8)劳动观:儒教伦理是劳动欲望的源泉,忠于国家
(9)出世观:官本位主义
(10)饮食意识:喜欢味美的食物,能吃得大汗淋漓
(11)娱乐意识:比起日本人来,喜欢有个性的娱乐
(12)幽默观:性格幽默。幽默的内容以对权威的攻击为主
(13)审美意识:喜欢曲线美和未经雕琢的自然美
就东方文化或者说是中华文化的影响而言,中国是最深的,其次是日本,再其次是韩国。中国拥有最本源的文化根基和传统;日本虽然没有根但在继承和接受之后有了自己的理解,算是一个嫁接比较成功的样本;韩国的移植算是比较失败的,因为,他们终于没能发展出自己具有竞争性的文化分支。这并不是说,韩国没有自己的文化,而是说,韩国人没有一种有竞争力的文化。看一国文化是否有竞争力,我认为,并不是看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而是看该民族自身对其文化的信仰程度和文化自信。韩国比起日本来,显然缺乏这种自信,更不要说与中国相比。
文化自信是一种很怪异的东西;首先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必然造成一种固执的坚持和保守,对外来文化有一种本能的排斥和蔑视;其次,这种自信又会有豁达雍容的一面,体现在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接纳和同化。这种矛盾性体现最明显的是日本。日本人拥有一定的文化自信,这体现在其学习能力上,也体现在其矛盾心理上。正是因为这种矛盾心理,使日本人成为三国中最早跨出向西方学习这一步的国家。自信,使他们敢于去学习;不够自信,使他们需要而且愿意去学习;所以,日本人必然会而且很容易迈出那一步。因此,日本不仅能积极地在数千年前谦虚地学习了中国文化,也在18世纪放眼看世界,开展了意义深远的明治维新,并且我们可以看到,日本并没有放弃在当时看来相对落后的日本传统文化而是聪明地将两者有机结合,进一步推动了其民族的文化进步。
韩国处于朝鲜半岛。早在秦汉之际就有明确的史书记载有朝鲜半岛与中原大陆的交往。可以说朝鲜半岛国家是世界上受中华文化影响最为深远的国家。同时朝鲜半岛长期以属国的地位同中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朝鲜半岛国家或多或少曾有一种身为先进文化享有者的骄傲。同时,这种与日俱增的骄傲又时时刻刻地提醒着他们没有源文化的的尴尬现实。但是由于长期受到中原文化的熏陶及缺乏其他强势文化的冲击使得半岛国家既想摆脱中原文化的巨大影响以形成具有其自身特色的文化但又无法像岛国日本那样从外来强势文化中获得发展契机。现今韩国作为一个经济发展强国,由于缺乏具有强竞争力的文化,韩国在某些方面总是会出现一些过激的行为以表达其内心的强烈情感。。随着韩国在国际地位上的不断提高,韩国人迫切地希望其文化也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占有重要席位。此时的韩国很像处于青春期的少年,急于表现出其不凡的一面,韩国的国民性格也带有类似色彩:暴躁、激动、热情、易怒、倔强、敏感、追求物质享受。当然,由于长久地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韩国人往往又具有谦和、温顺、彬彬有礼、传统、保守的特质。
因为工作原因,韩国和日本我都去过,先说说韩国吧!韩国人比较自私,人性外露,什么是人性?看过卡耐基《人性的缺点》的朋友就知道,虽然说我国总体素质比较低下,但韩国素质比我们有过之而无不及,只不过他们很会审时度势,比中国人更会伪装更有心机,可以说中国人和韩国人很类似,上班的地方勾心斗角,争风吃醋,各个势利眼,各个自我为中心,其实内心空虚自卑,中国和韩国在国际上各种安逸,无论是经济贸易战还是军火贸易战都是中国惨败,虽然说中国商人很圆滑,但韩国人更会耍小手段,而且是不择手段。我在日本待了三年,日本人给我映像很懦弱,与我到日本之前的想象完全不同,他们任劳任怨,工作细心,很负责任,崇拜英雄主义,内心同样空虚自卑,他们很少结交朋友,要么收小弟,要么被当做小弟,很难有像中国人那样地位平等,一起喝酒一起玩耍的朋友,很多人说他们很直,但直是性格,不是思维方式,他们的直体现在工作和对待事情的态度上,一但要做一件事情就会付出所有精力,不像中国人拖拖拉拉,一会想这个一会想那个,所以日本的科技才会那么发达!总结来说:在工作上日本的精神需要我们学习,只做一件事情,而且要用心细心耐心恒心,至于韩国我不太喜欢,因为韩国人太现实了,中国这几年也在走韩国的后路,导致人与人之间缺少互信,失去最基本的快乐。
中国人豁达,比较保守 ,善于变通
日本人恶心,比较变态,一根筋
韩国人太假,比较有礼貌 , yy本事第一
日本人恶心,比较变态,一根筋
韩国人太假,比较有礼貌 , yy本事第一
中国人豁达
日本人恶心
韩国人太假
中国人比较保守
韩国人比较有礼貌
日本比较变态
哈哈,综上,根本原因,中国人是大陆民族,心胸广阔;韩国人是半岛民族,有些自卑;日本人是岛国民族,心胸狭窄加变态
日本人恶心
韩国人太假
中国人比较保守
韩国人比较有礼貌
日本比较变态
哈哈,综上,根本原因,中国人是大陆民族,心胸广阔;韩国人是半岛民族,有些自卑;日本人是岛国民族,心胸狭窄加变态
中国人喜欢说自己最中心
韩国喜欢说自己处处第一
日本喜欢说自己都是最新
韩国喜欢说自己处处第一
日本喜欢说自己都是最新
“桃养人,梨害人,杏树底下埋死人”出自谁口?
晚上吃桃子。我说不爱吃。
妈妈说:“桃子是好东西。桃补人,梨保人,杏树底下埋死人。”
为什么会说杏树底下埋死人呢?我只听说樱花之所以那么红,
是因为树下埋了死人的缘故。
我妈妈说:“樱花那么红,是因为爱情吧。”
我说:“日本人喜欢樱花,所以衍生了耽美文化,
中国人为什么喜欢牡丹呢?我从没见过牡丹。”
妈妈说:“牡丹和芍药差不多,和地瓜花差不多,也像大叶子菊。”
我说:“都没见过,没法子想。”
我妈妈说:“那容易,我明天给你端一盆回来,
明年你一定能看到牡丹。”
似乎老一辈儿的人都会熟背这样一句顺口溜:“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想起这句顺口溜,只因正值大量水果集中上市的夏季,而每每路过这些诱人的水果摊铺,便不由得勾起了记者记忆中从孩童时起就未了的心结:为何会“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
向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康复系教授张湖德求证得知,桃、杏、李,既为夏季时令鲜果,又为药食同源的中药。
说“桃养人”,并将其唤作“寿桃”,是因为桃的益处众人皆知:桃具有补中益气、养阴生津、润肠通便的功效,尤其适用于气血两亏、面黄肌瘦、心悸气短、便秘、闭经、淤血肿痛等症状的人多食。
与“桃养人”相反,说“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过食杏、李有害”的观点。从中医养生观点认为,杏和李子均不可多吃。中医认为,杏肉味酸、性热,有小毒。过食会伤及筋骨、勾发老病,甚至会落眉脱发、影响视力,若产、孕妇及孩童过食还极易长疮生疖。同时,由于鲜杏酸性较强,过食不仅容易激增胃里的酸液伤胃引起胃病,还易腐蚀牙齿诱发龋齿。不仅食杏肉伤人,爱食鲜杏www.rixia.cc仁的朋友也要提高警惕:因鲜杏仁有苦、甜之分,而苦杏仁中因含有一种有毒物质“氢氰酸”,生食过量便会中毒,甚至死亡。目前,经向多位专家请教,虽未找到“李子致人死”的确凿理论,但张教授指出,由于李子性温,过食可引起脑涨虚热,如心烦发热、潮热多汗等症状。尤其食李子切记不可与雀肉、蜂蜜同食,反之则可损人五脏,严重者同样可致人死亡。由此可见,民间这一说法不无道理。
如何避免上述不良症状的发生?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陆广莘向记者指出,“李子不沉水者有毒”,若不慎购有发涩、发苦,属于还未成熟的李子,则不可进食。而对于过食伤人较大的杏,每食3~5枚视为适宜。同时,因“杏仁得火凉”,即经过火炒或水煎后,有毒物质才可祛除,方适宜进食。对于爱吃杏的朋友来说,除了管好贪吃的嘴,多食经加工而成的杏脯、杏干等,则为上策。
妈妈说:“桃子是好东西。桃补人,梨保人,杏树底下埋死人。”
为什么会说杏树底下埋死人呢?我只听说樱花之所以那么红,
是因为树下埋了死人的缘故。
我妈妈说:“樱花那么红,是因为爱情吧。”
我说:“日本人喜欢樱花,所以衍生了耽美文化,
中国人为什么喜欢牡丹呢?我从没见过牡丹。”
妈妈说:“牡丹和芍药差不多,和地瓜花差不多,也像大叶子菊。”
我说:“都没见过,没法子想。”
我妈妈说:“那容易,我明天给你端一盆回来,
明年你一定能看到牡丹。”
似乎老一辈儿的人都会熟背这样一句顺口溜:“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想起这句顺口溜,只因正值大量水果集中上市的夏季,而每每路过这些诱人的水果摊铺,便不由得勾起了记者记忆中从孩童时起就未了的心结:为何会“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
向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康复系教授张湖德求证得知,桃、杏、李,既为夏季时令鲜果,又为药食同源的中药。
说“桃养人”,并将其唤作“寿桃”,是因为桃的益处众人皆知:桃具有补中益气、养阴生津、润肠通便的功效,尤其适用于气血两亏、面黄肌瘦、心悸气短、便秘、闭经、淤血肿痛等症状的人多食。
与“桃养人”相反,说“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过食杏、李有害”的观点。从中医养生观点认为,杏和李子均不可多吃。中医认为,杏肉味酸、性热,有小毒。过食会伤及筋骨、勾发老病,甚至会落眉脱发、影响视力,若产、孕妇及孩童过食还极易长疮生疖。同时,由于鲜杏酸性较强,过食不仅容易激增胃里的酸液伤胃引起胃病,还易腐蚀牙齿诱发龋齿。不仅食杏肉伤人,爱食鲜杏www.rixia.cc仁的朋友也要提高警惕:因鲜杏仁有苦、甜之分,而苦杏仁中因含有一种有毒物质“氢氰酸”,生食过量便会中毒,甚至死亡。目前,经向多位专家请教,虽未找到“李子致人死”的确凿理论,但张教授指出,由于李子性温,过食可引起脑涨虚热,如心烦发热、潮热多汗等症状。尤其食李子切记不可与雀肉、蜂蜜同食,反之则可损人五脏,严重者同样可致人死亡。由此可见,民间这一说法不无道理。
如何避免上述不良症状的发生?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陆广莘向记者指出,“李子不沉水者有毒”,若不慎购有发涩、发苦,属于还未成熟的李子,则不可进食。而对于过食伤人较大的杏,每食3~5枚视为适宜。同时,因“杏仁得火凉”,即经过火炒或水煎后,有毒物质才可祛除,方适宜进食。对于爱吃杏的朋友来说,除了管好贪吃的嘴,多食经加工而成的杏脯、杏干等,则为上策。
并非名家所创,这是民间百姓几千年来总结的谚语!即使那位名家说过,也是引用。
李子和杏子吃多了容易生痰湿,不好。杏子和李子都不能多吃。
为什么牡丹源于中国,而最好的牡丹确实日本的
俗话说,洛阳牡丹甲天下,日本牡丹胜洛阳。其实牡丹是源于中国的,而传到日本后,却培育出了最优秀的牡丹品种岛锦、太阳、初乌等等,花大色艳,而美国人也培养出了海黄这个唯一的黄牡丹品种。rn大家说说,为啥最好的牡丹都出于日本呢?现代花卉中其实包含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种质资源,一部分是生物技术。原生牡丹品种原产我国,种质资源无疑就是我国的,但是传到日本以后,日本人通过生物技术培养出了更好的园艺品种。
实际上,不光牡丹,许多花卉都是如此。比如大家都知道荷兰的花卉最发达,但是荷兰国土那么小,根本没有多少种质资源,荷兰的标志郁金香和她所生产的风信子、百合、非洲菊和各种别的花卉,原产地其实都不是荷兰。但是人家就是生物技术强,所以把原产地的普通花卉培养成了荷兰自己的名花。
实际上,不光牡丹,许多花卉都是如此。比如大家都知道荷兰的花卉最发达,但是荷兰国土那么小,根本没有多少种质资源,荷兰的标志郁金香和她所生产的风信子、百合、非洲菊和各种别的花卉,原产地其实都不是荷兰。但是人家就是生物技术强,所以把原产地的普通花卉培养成了荷兰自己的名花。
科学技术发达,钻研精神可佳,最重要的是国家对这方高度重视.
中日国花之比较
我想知道中日国花的不同,可以体现出中日两国人民的思想有何不同与相同之处日本国花--樱花
日本,被誉为“樱花之国”。每逢春光明媚之时遍植整个日本列岛的樱花树,花团锦簇,五彩绚丽,人们便会成群结对地来到樱花林中欣赏烂漫的樱花,享受日本所独有的樱花所带来的那种文化氛围。人们身着和服,微笑面对,享受的不仅仅是大自然的春天,也享受着生命的春天。樱花,蔷薇科的落叶树。四月花开,但盛花期只有六七天。樱花在日本从南向北陆续开放。爱花者,可以从南起伴着樱花花容向北,赏花长达半年之久。日本人民认为樱花具有高雅、刚劲、清秀质朴和独立的精神。他们把樱花作为勤劳、勇敢、智慧的象征。日本有"樱花七日"的谚语,是说花期很短。因此日本家庭里一般不种樱花,认为对家族的兴旺延续不古利。
中国国花--牡丹
“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牡丹的国色天香从古至今,一直被人们颂赞不己。壮丹的栽培历史早在魏晋南北朝时就已有记载,到了唐宋,牡丹的栽培技术己有很大的发展。在唐朝,牡丹更是艳压群芳,被誉为“花王”。“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这里的长安花,就是牡丹。明朝迁都北京,在极乐寺内遍植牡丹。清朝时有一位亲王到极乐寺观赏牡丹,题匾曰:“国花寺”,可见远在清朝,壮丹就己戴上国花的桂冠。中国的牡丹茧声世界,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还以中国牡丹的人工栽培创造新品种为例,作为“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学说”的论证材料。世界各国人民也非常珍爱牡丹,在八世纪,中国牡丹传入日本,1330年传入法国,1656年传入荷兰,1820年进入美国,至今已有20多个国家栽培中国牡丹。牡丹与中国文化密不可分。传说唐朝武则天冬日醉酒,令百花开放,唯壮丹抗旨未发,被贬洛阳。这倒使洛阳壮丹获得了“天下第一”的美称。由此也可看出,牡丹不惧淫威,不畏权贵,不为困苦逆境所折服的品性,正与中华民族特殊气节相吻合。明朝时,山东曹州(蒲泽)的牡丹又盛极一时,而博得“牡丹之乡”的美誉。
日本,被誉为“樱花之国”。每逢春光明媚之时遍植整个日本列岛的樱花树,花团锦簇,五彩绚丽,人们便会成群结对地来到樱花林中欣赏烂漫的樱花,享受日本所独有的樱花所带来的那种文化氛围。人们身着和服,微笑面对,享受的不仅仅是大自然的春天,也享受着生命的春天。樱花,蔷薇科的落叶树。四月花开,但盛花期只有六七天。樱花在日本从南向北陆续开放。爱花者,可以从南起伴着樱花花容向北,赏花长达半年之久。日本人民认为樱花具有高雅、刚劲、清秀质朴和独立的精神。他们把樱花作为勤劳、勇敢、智慧的象征。日本有"樱花七日"的谚语,是说花期很短。因此日本家庭里一般不种樱花,认为对家族的兴旺延续不古利。
中国国花--牡丹
“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牡丹的国色天香从古至今,一直被人们颂赞不己。壮丹的栽培历史早在魏晋南北朝时就已有记载,到了唐宋,牡丹的栽培技术己有很大的发展。在唐朝,牡丹更是艳压群芳,被誉为“花王”。“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这里的长安花,就是牡丹。明朝迁都北京,在极乐寺内遍植牡丹。清朝时有一位亲王到极乐寺观赏牡丹,题匾曰:“国花寺”,可见远在清朝,壮丹就己戴上国花的桂冠。中国的牡丹茧声世界,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还以中国牡丹的人工栽培创造新品种为例,作为“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学说”的论证材料。世界各国人民也非常珍爱牡丹,在八世纪,中国牡丹传入日本,1330年传入法国,1656年传入荷兰,1820年进入美国,至今已有20多个国家栽培中国牡丹。牡丹与中国文化密不可分。传说唐朝武则天冬日醉酒,令百花开放,唯壮丹抗旨未发,被贬洛阳。这倒使洛阳壮丹获得了“天下第一”的美称。由此也可看出,牡丹不惧淫威,不畏权贵,不为困苦逆境所折服的品性,正与中华民族特殊气节相吻合。明朝时,山东曹州(蒲泽)的牡丹又盛极一时,而博得“牡丹之乡”的美誉。
我国没有设国花不知道你想拿哪个花日夏养花网比较呢
中国的国花?牡丹?茶花?兰花?还是荷花?
文章标签:
本文标题: 为什么中国人喜欢牡丹,日本人喜欢
本文地址: http://www.rixia.cc/wenda/264944.html
上一篇:哪些韩国组合上过快乐大本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