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的文章《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大意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写作者早年在德国留学时亲身感受到德国人非常爱花,
而且家家户户窗口前都开满鲜花的情景,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赞美了德国奇丽的风景和与众不同的风俗习惯。
本文通过写作者早年在德国留学时亲身感受到德国人非常爱花,
而且家家户户窗口前都开满鲜花的情景,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赞美了德国奇丽的风景和与众不同的风俗习惯。
先写了季羡林在德国留学时,发现德国人民种花都是给别人看的,然后写了季羡林第二次到德国时,美丽的花依然开在家家户户的窗口上,最后写了德国人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句话什么意思?
我非常喜欢季羡林老先生的文章,日夏养花网读到了《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文很感兴趣“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句话就是赞扬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
养花有许多好处,像锻炼身体、有益身心就不多说了。再有就是把花养好了,会受到别人的称赞,自己有一种成就感,这就是“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课文主要内容
中心思想:
课文讲述了德国家家户户窗口都开满鲜花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
以下是无关的,可以无视: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八组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本组教材的主题是“多姿多彩的异域风情”,训练重点是“揣摩积累语言、了解异国风情、拓展搜集资料”。
作为本组教材的开篇课文,文章讲述了季羡林1935年在德国求学时的亲身经历,描绘了德国家家户户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情景,并用凝炼的语言道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哲理。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我将本课教学目标确定为(出示):
1、正确读写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词。
2、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披文入理,积累语言,体会文本语言美。
3、了解一些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感受风土人情美。
教学重点在于揣摩、积累语言,了解德国风土人情;教学难点是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文熏陶。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让教学立足学生的实际,教学前,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对学生进行调查分析,以了解学情。
1、课后生字词已经会读会写的有哪些?
2、这篇课文,你想怎么学?
3、你对课文的哪一部分最感兴趣?
调查结果显示,90%的学生已经熟练掌握生字词,具备初步阅读的基础。80%的学生选择以朗读课文的方式学习。95%的学生对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最感兴趣。
根据这样的学情,我选择这样的教法和学法。
教法:朗读法,重点词语品味法,并辅助采用“结合实际法、情境渲染法、实物演示法”等。
学法:根据教材的特点和五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这节课我将引导学生用“读文想象,品味词句”的方法来学习。
三、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铺垫
课前,根据五年级学生的能力特点,请他们自学生字词,把课文读通顺;设置三个小专题“季羡林与德国”、“鲜花胜地——德国”、“德国的风情我知道”组织学生搜集资料,这样更有针对性,避免盲目无效。
(二)课堂行动
教学过程分以下四个环节:
1.了解作者,导入新课。
一上课,我就和学生交流对季羡林的了解,在交流中出示:
身份:季羡林,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中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
经历: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1935年赴德国留学。1946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1980年率中国社会科学代表团重访德国。……
然后走入课文:从季羡林先生的经历中,我们知道他两次到过德国,一次是1935年,一次是1980年。所以,当他第二次踏上德国的土地,朋友问他“你离开德国这样久,有什么变化没有?”他说:“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相机板书:美丽并没有改变。同时提出问题:这没有改变的美丽是什么?让我们一同走进季羡林先生的文章——《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此时板书课题。
阅读教学之初,最关键的是抓住一个能够统帅全文的问题,起到“提领一顿,百毛皆顺”的效果,这样可以使教学避免走入琐碎分析的泥潭。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一环节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认读生字词。重点抓第二段的“脊梁”“莞尔一笑”(板书)和第三段的这些四字词语以及这两个最容易读错的句子进行指导。(出示四字词语,和句子)分步进行,落实到位。
3、熟读精思,积累语言。
在这一环节中,我以文中“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一句中的“美丽”一词为切入点,来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内容,突破教学重难点。具体分这样三个环节:
(1)细读课文,寻找美丽:
首先我以“这没有改变的美丽是什么?”入手,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并画出有关的句子。
学生最容易找到的是作者描写的花的美丽。请学生读相关句子,(出示这句话)
然后抓住“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来体会。
我这样引导学生理解:
在“花团锦簇”这个http://www.rixia.cc词语中有两个事物,花和锦。你知道锦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呢?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我总结:
花和锦一样都是色彩斑斓,十分艳丽。这些像锦缎一样美丽的花聚集在一起,一团团、一簇簇,用一个词来说就是——(花团锦簇)。
接着又引导学生说出花的各种颜色,总结:这许多的颜色聚合在一起,就是——(姹紫嫣红)。
阅读教学需要追求简约而丰满的境界,这样,课堂才能够主次分明,学生才能够在简约的学习步骤中收获更多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这是我在这一环节教学中着力体现的教学思想。
接着,再通过“家家户户”和“应接不暇”两个词体会花的多。
我这样引导:
是什么让我们应接不暇?请你用因为所以说一句话。为了引导学生体会文本语言美,我鼓励学生想象说话:季羡林先生走在德国的大街小巷是怎样赏花的呢?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我出示李广田先生《花潮》中的一段话:
有人走累了,拣个最好的地方坐下来看,不一会,又感到这里不够好,也许别个地方更好吧,于是站起来,既依依不舍,又满怀向往,慢步移向别处去。多数人都在花下走来走去,这棵树下看看,好,那棵树下看看,也好,伫立在另一棵树下仔细端详一番,更好,看看,想想,再看看,再想想。
引导学生结合这段话,再试着说一说。
学生也许会这样说:季羡林先生走在大街上,这家窗前看看,好。到那家窗前看看,也好。站在其中一家的窗前仔细看看,更好。他就这样,看看,想想,再看看,再想想。
学生还可能会这样说:季羡林先生走累了,选了一个自己认为花最好看的地方坐下来仔细看。不一会,又觉得这里不够好,他心里想:也许别的地方的花更好看。于是就站起来,慢慢走向别的地方。
季羡林先生站起来准备走的时候,还不舍得走,因为花太美了没看够,但是他心里想:前边说不定还有更好看的呢?所以他就一步三回头的慢慢移向别处去了。
如此,李广田先生《花潮》中的经典描写,不仅仅作为材料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而且作为语言资料为学生提供了说话的素材,在说中让这些本来独立于这篇文章之外的语言融入到了本文的学习中,而且被学生吸收并内化为他们自己的语言。同时,在简单的语言转变中,季羡林先生欣赏满街鲜花的形象就清楚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语言文字就这样变成了画面。
(2)品读课文,感悟美丽:
再次回到“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一句,作者在这里所说的“美丽”指很多东西,除了美丽的花,还包含着什么?
学生一定会说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季羡林先生在文本中着力提到的境界。
引导学生读出有关的句子:“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只出不读)帮助学生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但是,教学中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仅仅是季羡林先生个人的心灵感悟。教学中此处不能深究。避免学生心中产生“把花种在房子里就是自私行为”这一种错误的认识。
教学中,我点到为止。接着引导:季羡林先生能体会到的这种境界源于德国人奇特的种花习惯。谁能找到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3)前后呼应,内化美丽:
学生会读这些语言(出示句子)
在此,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为什么在德国人这样养花呢?引出德国人养花的社会背景,并出示资料:
做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发起国——德国,也使自己的国家遭受了重创,战后民生凋敝,满目疮痍。人们只能用大片的植物掩盖城市创伤,也藉此来抚慰心灵的创伤。战后重建时,很多人心灵苦闷,无处排遣,于是养花种草就更进一步的传播开来,并形成了一种风俗,造就了德国无论大小城市都有连片的绿茵草地,家家都花草繁盛的景象。
学生了解后明白:原来德国人在户外养花的初衷是装点楼房,装点自己的城市。最初就是这样的原因,可是久而久之,人们已经形成了习惯,这样养花就成了德国一种奇特的风俗。
如此,从思考美丽是什么到寻找美丽再到积累语言,从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谈到德国人奇特的种花习惯,从思考奇特的原因联系到当时的社会背景,从课外到课文,学生熟读精思,积累语言,进行了一次美丽的旅程。
4、总结全文,拓展升华
我把全文归结在这一句话上: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并这样引导:
35年前家家户户窗前花团锦簇,姹紫嫣红,35年后依然不变;35年前人们自己的花让别人看,35年后这种风俗依然没有改变。不仅是季羡林,所有来到德国的人都不由的赞叹:——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德国的奇丽与奇特,我还搜集了季羡林先生《重返哥廷根》一文的片段:
那一条整洁的街道依旧整洁如新。从前我经常看到一些老太太用肥皂来洗刷人行道,现在这人行道依然像是刚才洗刷过似的,躺下去打一个滚,绝不会沾上一点尘土。
引导学生再一次赞叹:——(出示: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最后,我设计了这样的结束语来结束我的这节课: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奇丽的景色和奇特的风俗,比如:在意大利水上城市——威尼斯,它的大街小巷不是道路,而是河流;人们出行乘坐的不是汽车,而是一只只小艇。再比如有“万象之国”美称的泰国,在这里大象和人关系密切,你能感受到“与象共舞”的欢乐。还有辽阔的非洲,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非洲人的日常生活,无一不是彩色的。这些奇丽的景色,奇特的风俗,在我们本单元的课文中将一一展现,让我们满怀期待,等待下节课的到来。
四、说板书
最后,说一下我的板书。
这节课我设计的板书由主板书与副板书两部分组成。主板书只有本节课教学始终围绕的一句话“美丽并没有改变”,副板书是两个最容易读错的词。整个板书力争简洁明了,教学重点一目了然。
课文讲述了德国家家户户窗口都开满鲜花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
以下是无关的,可以无视: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八组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本组教材的主题是“多姿多彩的异域风情”,训练重点是“揣摩积累语言、了解异国风情、拓展搜集资料”。
作为本组教材的开篇课文,文章讲述了季羡林1935年在德国求学时的亲身经历,描绘了德国家家户户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情景,并用凝炼的语言道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哲理。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我将本课教学目标确定为(出示):
1、正确读写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词。
2、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披文入理,积累语言,体会文本语言美。
3、了解一些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感受风土人情美。
教学重点在于揣摩、积累语言,了解德国风土人情;教学难点是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文熏陶。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让教学立足学生的实际,教学前,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对学生进行调查分析,以了解学情。
1、课后生字词已经会读会写的有哪些?
2、这篇课文,你想怎么学?
3、你对课文的哪一部分最感兴趣?
调查结果显示,90%的学生已经熟练掌握生字词,具备初步阅读的基础。80%的学生选择以朗读课文的方式学习。95%的学生对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最感兴趣。
根据这样的学情,我选择这样的教法和学法。
教法:朗读法,重点词语品味法,并辅助采用“结合实际法、情境渲染法、实物演示法”等。
学法:根据教材的特点和五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这节课我将引导学生用“读文想象,品味词句”的方法来学习。
三、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铺垫
课前,根据五年级学生的能力特点,请他们自学生字词,把课文读通顺;设置三个小专题“季羡林与德国”、“鲜花胜地——德国”、“德国的风情我知道”组织学生搜集资料,这样更有针对性,避免盲目无效。
(二)课堂行动
教学过程分以下四个环节:
1.了解作者,导入新课。
一上课,我就和学生交流对季羡林的了解,在交流中出示:
身份:季羡林,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中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
经历: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1935年赴德国留学。1946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1980年率中国社会科学代表团重访德国。……
然后走入课文:从季羡林先生的经历中,我们知道他两次到过德国,一次是1935年,一次是1980年。所以,当他第二次踏上德国的土地,朋友问他“你离开德国这样久,有什么变化没有?”他说:“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相机板书:美丽并没有改变。同时提出问题:这没有改变的美丽是什么?让我们一同走进季羡林先生的文章——《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此时板书课题。
阅读教学之初,最关键的是抓住一个能够统帅全文的问题,起到“提领一顿,百毛皆顺”的效果,这样可以使教学避免走入琐碎分析的泥潭。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一环节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认读生字词。重点抓第二段的“脊梁”“莞尔一笑”(板书)和第三段的这些四字词语以及这两个最容易读错的句子进行指导。(出示四字词语,和句子)分步进行,落实到位。
3、熟读精思,积累语言。
在这一环节中,我以文中“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一句中的“美丽”一词为切入点,来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内容,突破教学重难点。具体分这样三个环节:
(1)细读课文,寻找美丽:
首先我以“这没有改变的美丽是什么?”入手,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并画出有关的句子。
学生最容易找到的是作者描写的花的美丽。请学生读相关句子,(出示这句话)
然后抓住“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来体会。
我这样引导学生理解:
在“花团锦簇”这个http://www.rixia.cc词语中有两个事物,花和锦。你知道锦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呢?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我总结:
花和锦一样都是色彩斑斓,十分艳丽。这些像锦缎一样美丽的花聚集在一起,一团团、一簇簇,用一个词来说就是——(花团锦簇)。
接着又引导学生说出花的各种颜色,总结:这许多的颜色聚合在一起,就是——(姹紫嫣红)。
阅读教学需要追求简约而丰满的境界,这样,课堂才能够主次分明,学生才能够在简约的学习步骤中收获更多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这是我在这一环节教学中着力体现的教学思想。
接着,再通过“家家户户”和“应接不暇”两个词体会花的多。
我这样引导:
是什么让我们应接不暇?请你用因为所以说一句话。为了引导学生体会文本语言美,我鼓励学生想象说话:季羡林先生走在德国的大街小巷是怎样赏花的呢?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我出示李广田先生《花潮》中的一段话:
有人走累了,拣个最好的地方坐下来看,不一会,又感到这里不够好,也许别个地方更好吧,于是站起来,既依依不舍,又满怀向往,慢步移向别处去。多数人都在花下走来走去,这棵树下看看,好,那棵树下看看,也好,伫立在另一棵树下仔细端详一番,更好,看看,想想,再看看,再想想。
引导学生结合这段话,再试着说一说。
学生也许会这样说:季羡林先生走在大街上,这家窗前看看,好。到那家窗前看看,也好。站在其中一家的窗前仔细看看,更好。他就这样,看看,想想,再看看,再想想。
学生还可能会这样说:季羡林先生走累了,选了一个自己认为花最好看的地方坐下来仔细看。不一会,又觉得这里不够好,他心里想:也许别的地方的花更好看。于是就站起来,慢慢走向别的地方。
季羡林先生站起来准备走的时候,还不舍得走,因为花太美了没看够,但是他心里想:前边说不定还有更好看的呢?所以他就一步三回头的慢慢移向别处去了。
如此,李广田先生《花潮》中的经典描写,不仅仅作为材料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而且作为语言资料为学生提供了说话的素材,在说中让这些本来独立于这篇文章之外的语言融入到了本文的学习中,而且被学生吸收并内化为他们自己的语言。同时,在简单的语言转变中,季羡林先生欣赏满街鲜花的形象就清楚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语言文字就这样变成了画面。
(2)品读课文,感悟美丽:
再次回到“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一句,作者在这里所说的“美丽”指很多东西,除了美丽的花,还包含着什么?
学生一定会说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季羡林先生在文本中着力提到的境界。
引导学生读出有关的句子:“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只出不读)帮助学生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但是,教学中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仅仅是季羡林先生个人的心灵感悟。教学中此处不能深究。避免学生心中产生“把花种在房子里就是自私行为”这一种错误的认识。
教学中,我点到为止。接着引导:季羡林先生能体会到的这种境界源于德国人奇特的种花习惯。谁能找到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3)前后呼应,内化美丽:
学生会读这些语言(出示句子)
在此,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为什么在德国人这样养花呢?引出德国人养花的社会背景,并出示资料:
做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发起国——德国,也使自己的国家遭受了重创,战后民生凋敝,满目疮痍。人们只能用大片的植物掩盖城市创伤,也藉此来抚慰心灵的创伤。战后重建时,很多人心灵苦闷,无处排遣,于是养花种草就更进一步的传播开来,并形成了一种风俗,造就了德国无论大小城市都有连片的绿茵草地,家家都花草繁盛的景象。
学生了解后明白:原来德国人在户外养花的初衷是装点楼房,装点自己的城市。最初就是这样的原因,可是久而久之,人们已经形成了习惯,这样养花就成了德国一种奇特的风俗。
如此,从思考美丽是什么到寻找美丽再到积累语言,从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谈到德国人奇特的种花习惯,从思考奇特的原因联系到当时的社会背景,从课外到课文,学生熟读精思,积累语言,进行了一次美丽的旅程。
4、总结全文,拓展升华
我把全文归结在这一句话上: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并这样引导:
35年前家家户户窗前花团锦簇,姹紫嫣红,35年后依然不变;35年前人们自己的花让别人看,35年后这种风俗依然没有改变。不仅是季羡林,所有来到德国的人都不由的赞叹:——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德国的奇丽与奇特,我还搜集了季羡林先生《重返哥廷根》一文的片段:
那一条整洁的街道依旧整洁如新。从前我经常看到一些老太太用肥皂来洗刷人行道,现在这人行道依然像是刚才洗刷过似的,躺下去打一个滚,绝不会沾上一点尘土。
引导学生再一次赞叹:——(出示: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最后,我设计了这样的结束语来结束我的这节课: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奇丽的景色和奇特的风俗,比如:在意大利水上城市——威尼斯,它的大街小巷不是道路,而是河流;人们出行乘坐的不是汽车,而是一只只小艇。再比如有“万象之国”美称的泰国,在这里大象和人关系密切,你能感受到“与象共舞”的欢乐。还有辽阔的非洲,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非洲人的日常生活,无一不是彩色的。这些奇丽的景色,奇特的风俗,在我们本单元的课文中将一一展现,让我们满怀期待,等待下节课的到来。
四、说板书
最后,说一下我的板书。
这节课我设计的板书由主板书与副板书两部分组成。主板书只有本节课教学始终围绕的一句话“美丽并没有改变”,副板书是两个最容易读错的词。整个板书力争简洁明了,教学重点一目了然。
季羡林在德国留学时,发现德国人民种花都是给别人看的,季羡林再次到德国时,美丽的花依然开着.时隔四五十年,作者又来到德国,当然会见到许多变化,但他说“美丽并没有改变”,结合上下文我们可以知道,作者是说德国沿街的奇丽风景没有改变,依然是“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同时,也许作者言下之意还在赞扬德国人民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境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这一种境界”在这里指“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颇”是“很、非常”的意思。“耐人寻味”指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我为人人”是说每个人心中要有他人,要有社会责任感,要用实际行动为大众着想,为社会尽到自己的义务。如果大家都这么想这么做就必然会换来“人人为我”的结果。虽然“人人为我”放在前面,但实际上“我为人人”是前提,只有“我为人人”尽到责任和义务,才会实现“人人为我”的美好愿望,这两者之间要辩证看待,整体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实例很多,课文中德国人养花,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而各自又看别人的花;学生轮流值日打扫教室卫生,每人带课外书到班上建立图书角等等,课文讲述了德国家家户户窗口都开满鲜花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八组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本组教材的主题是“多姿多彩的异域风情”,训练重点是“揣摩积累语言、了解异国风情、拓展搜集资料”。
作为本组教材的开篇课文,文章讲述了季羡林1935年在德国求学时的亲身经历,描绘了德国家家户户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情景,并用凝炼的语言道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哲理。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我将本课教学目标确定为(出示):
1、正确读写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词。
2、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披文入理,积累语言,体会文本语言美。
3、了解一些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感受风土人情美。
教学重点在于揣摩、积累语言,了解德国风土人情;教学难点是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文熏陶。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让教学立足学生的实际,教学前,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对学生进行调查分析,以了解学情。
1、课后生字词已经会读会写的有哪些?
2、这篇课文,你想怎么学?
3、你对课文的哪一部分最感兴趣?
调查结果显示,90%的学生已经熟练掌握生字词,具备初步阅读的基础。80%的学生选择以朗读课文的方式学习。95%的学生对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最感兴趣。
根据这样的学情,我选择这样的教法和学法。
教法:朗读法,重点词语品味法,并辅助采用“结合实际法、情境渲染法、实物演示法”等。
学法:根据教材的特点和五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这节课我将引导学生用“读文想象,品味词句”的方法来学习。
三、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铺垫
课前,根据五年级学生的能力特点,请他们自学生字词,把课文读通顺;设置三个小专题“季羡林与德国”、“鲜花胜地——德国”、“德国的风情我知道”组织学生搜集资料,这样更有针对性,避免盲目无效。
(二)课堂行动
教学过程分以下四个环节:
1.了解作者,导入新课。
一上课,我就和学生交流对季羡林的了解,在交流中出示:
身份:季羡林,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中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
经历: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1935年赴德国留学。1946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1980年率中国社会科学代表团重访德国。……
然后走入课文:从季羡林先生的经历中,我们知道他两次到过德国,一次是1935年,一次是1980年。所以,当他第二次踏上德国的土地,朋友问他“你离开德国这样久,有什么变化没有?”他说:“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相机板书:美丽并没有改变。同时提出问题:这没有改变的美丽是什么?让我们一同走进季羡林先生的文章——《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此时板书课题。
阅读教学之初,最关键的是抓住一个能够统帅全文的问题,起到“提领一顿,百毛皆顺”的效果,这样可以使教学避免走入琐碎分析的泥潭。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一环节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认读生字词。重点抓第二段的“脊梁”“莞尔一笑”(板书)和第三段的这些四字词语以及这两个最容易读错的句子进行指导。(出示四字词语,和句子)分步进行,落实到位。
3、熟读精思,积累语言。
在这一环节中,我以文中“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一句中的“美丽”一词为切入点,来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内容,突破教学重难点。具体分这样三个环节:
(1)细读课文,寻找美丽:
首先我以“这没有改变的美丽是什么?”入手,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并画出有关的句子。
学生最容易找到的是作者描写的花的美丽。请学生读相关句子,(出示这句话)
然后抓住“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来体会。
我这样引导学生理解:
在“花团锦簇”这个词语中有两个事物,花和锦。你知道锦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呢?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我总结:
花和锦一样都是色彩斑斓,十分艳丽。这些像锦缎一样美丽的花聚集在一起,一团团、一簇簇,用一个词来说就是——(花团锦簇)。
接着又引导学生说出花的各种颜色,总结:这许多的颜色聚合在一起,就是——(姹紫嫣红)。
阅读教学需要追求简约而丰满的境界,这样,课堂才能够主次分明,学生才能够在简约的学习步骤中收获更多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这是我在这一环节教学中着力体现的教学思想。
接着,再通过“家家户户”和“应接不暇”两个词体会花的多。
我这样引导:
是什么让我们应接不暇?请你用因为所以说一句话。为了引导学生体会文本语言美,我鼓励学生想象说话:季羡林先生走在德国的大街小巷是怎样赏花的呢?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我出示李广田先生《花潮》中的一段话:
有人走累了,拣个最好的地方坐下来看,不一会,又感到这里不够好,也许别个地方更好吧,于是站起来,既依依不舍,又满怀向往,慢步移向别处去。多数人都在花下走来走去,这棵树下看看,好,那棵树下看看,也好,伫立在另一棵树下仔细端详一番,更好,看看,想想,再看看,再想想。
引导学生结合这段话,再试着说一说。
学生也许会这样说:季羡林先生走在大街上,这家窗前看看,好。到那家窗前看看,也好。站在其中一家的窗前仔细看看,更好。他就这样,看看,想想,再看看,再想想。
学生还可能会这样说:季羡林先生走累了,选了一个自己认为花最好看的地方坐下来仔细看。不一会,又觉得这里不够好,他心里想:也许别的地方的花更好看。于是就站起来,慢慢走向别的地方。
季羡林先生站起来准备走的时候,还不舍得走,因为花太美了没看够,但是他心里想:前边说不定还有更好看的呢?所以他就一步三回头的慢慢移向别处去了。
如此,李广田先生《花潮》中的经典描写,不仅仅作为材料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而且作为语言资料为学生提供了说话的素材,在说中让这些本来独立于这篇文章之外的语言融入到了本文的学习中,而且被学生吸收并内化为他们自己的语言。同时,在简单的语言转变中,季羡林先生欣赏满街鲜花的形象就清楚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语言文字就这样变成了画面。
(2)品读课文,感悟美丽:
再次回到“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一句,作者在这里所说的“美丽”指很多东西,除了美丽的花,还包含着什么?
学生一定会说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季羡林先生在文本中着力提到的境界。
引导学生读出有关的句子:“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只出不读)帮助学生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但是,教学中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仅仅是季羡林先生个人的心灵感悟。教学中此处不能深究。避免学生心中产生“把花种在房子里就是自私行为”这一种错误的认识。
教学中,我点到为止。接着引导:季羡林先生www.rixia.cc能体会到的这种境界源于德国人奇特的种花习惯。谁能找到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3)前后呼应,内化美丽:
学生会读这些语言(出示句子)
在此,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为什么在德国人这样养花呢?引出德国人养花的社会背景,并出示资料:
做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发起国——德国,也使自己的国家遭受了重创,战后民生凋敝,满目疮痍。人们只能用大片的植物掩盖城市创伤,也藉此来抚慰心灵的创伤。战后重建时,很多人心灵苦闷,无处排遣,于是养花种草就更进一步的传播开来,并形成了一种风俗,造就了德国无论大小城市都有连片的绿茵草地,家家都花草繁盛的景象。
学生了解后明白:原来德国人在户外养花的初衷是装点楼房,装点自己的城市。最初就是这样的原因,可是久而久之,人们已经形成了习惯,这样养花就成了德国一种奇特的风俗。
如此,从思考美丽是什么到寻找美丽再到积累语言,从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谈到德国人奇特的种花习惯,从思考奇特的原因联系到当时的社会背景,从课外到课文,学生熟读精思,积累语言,进行了一次美丽的旅程。
4、总结全文,拓展升华
我把全文归结在这一句话上: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并这样引导:
35年前家家户户窗前花团锦簇,姹紫嫣红,35年后依然不变;35年前人们自己的花让别人看,35年后这种风俗依然没有改变。不仅是季羡林,所有来到德国的人都不由的赞叹:——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德国的奇丽与奇特,我还搜集了季羡林先生《重返哥廷根》一文的片段:
那一条整洁的www.rixia.cc街道依旧整洁如新。从前我经常看到一些老太太用肥皂来洗刷人行道,现在这人行道依然像是刚才洗刷过似的,躺下去打一个滚,绝不会沾上一点尘土。
引导学生再一次赞叹:——(出示: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最后,我设计了这样的结束语来结束我的这节课: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奇丽的景色和奇特的风俗,比如:在意大利水上城市——威尼斯,它的大街小巷不是道路,而是河流;人们出行乘坐的不是汽车,而是一只只小艇。再比如有“万象之国”美称的泰国,在这里大象和人关系密切,你能感受到“与象共舞”的欢乐。还有辽阔的非洲,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非洲人的日常生活,无一不是彩色的。这些奇丽的景色,奇特的风俗,在我们本单元的课文中将一一展现,让我们满怀期待,等待下节课的到来。
四、说板书
最后,说一下我的板书。
这节课我设计的板书由主板书与副板书两部分组成。主板书只有本节课教学始终围绕的一句话“美丽并没有改变”,副板书是两个最容易读错的词。整个板书力争简洁明了,教学重点一目了然。 赞同
当他再一次去德国时候,还和从前一样,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作者曾在德国留学十多年,在留学期间时常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思念祖国。现在时隔四五十年作者又来到德国,见到那家家户户窗口上的鲜花,不由得触景生情,仿佛进入了梦乡,回到了四五十年前的留学生活时代,他陶醉在鲜花艳丽之中,沉浸于思乡情绪之中。
“这一种境界”在这里指“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颇”是“很、非常”的意思。“耐人寻味”指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我为人人”是说每个人心中要有他人,要有社会责任感,要用实际行动为大众着想,为社会尽到自己的义务。如果大家都这么想这么做就必然会换来“人人为我”的结果。虽然“人人为我”放在前面,但实际上“我为人人”是前提,只有“我为人人”尽到责任和义务,才会实现“人人为我”的美好愿望,这两者之间要辩证看待,整体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实例很多,课文中德国人养花,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而各自又看别人的花;学生轮流值日打扫教室卫生,每人带课外书到班上建立图书角等等,课文讲述了德国家家户户窗口都开满鲜花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八组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本组教材的主题是“多姿多彩的异域风情”,训练重点是“揣摩积累语言、了解异国风情、拓展搜集资料”。
作为本组教材的开篇课文,文章讲述了季羡林1935年在德国求学时的亲身经历,描绘了德国家家户户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情景,并用凝炼的语言道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哲理。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我将本课教学目标确定为(出示):
1、正确读写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词。
2、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披文入理,积累语言,体会文本语言美。
3、了解一些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感受风土人情美。
教学重点在于揣摩、积累语言,了解德国风土人情;教学难点是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文熏陶。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让教学立足学生的实际,教学前,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对学生进行调查分析,以了解学情。
1、课后生字词已经会读会写的有哪些?
2、这篇课文,你想怎么学?
3、你对课文的哪一部分最感兴趣?
调查结果显示,90%的学生已经熟练掌握生字词,具备初步阅读的基础。80%的学生选择以朗读课文的方式学习。95%的学生对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最感兴趣。
根据这样的学情,我选择这样的教法和学法。
教法:朗读法,重点词语品味法,并辅助采用“结合实际法、情境渲染法、实物演示法”等。
学法:根据教材的特点和五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这节课我将引导学生用“读文想象,品味词句”的方法来学习。
三、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铺垫
课前,根据五年级学生的能力特点,请他们自学生字词,把课文读通顺;设置三个小专题“季羡林与德国”、“鲜花胜地——德国”、“德国的风情我知道”组织学生搜集资料,这样更有针对性,避免盲目无效。
(二)课堂行动
教学过程分以下四个环节:
1.了解作者,导入新课。
一上课,我就和学生交流对季羡林的了解,在交流中出示:
身份:季羡林,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中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
经历: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1935年赴德国留学。1946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1980年率中国社会科学代表团重访德国。……
然后走入课文:从季羡林先生的经历中,我们知道他两次到过德国,一次是1935年,一次是1980年。所以,当他第二次踏上德国的土地,朋友问他“你离开德国这样久,有什么变化没有?”他说:“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相机板书:美丽并没有改变。同时提出问题:这没有改变的美丽是什么?让我们一同走进季羡林先生的文章——《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此时板书课题。
阅读教学之初,最关键的是抓住一个能够统帅全文的问题,起到“提领一顿,百毛皆顺”的效果,这样可以使教学避免走入琐碎分析的泥潭。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一环节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认读生字词。重点抓第二段的“脊梁”“莞尔一笑”(板书)和第三段的这些四字词语以及这两个最容易读错的句子进行指导。(出示四字词语,和句子)分步进行,落实到位。
3、熟读精思,积累语言。
在这一环节中,我以文中“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一句中的“美丽”一词为切入点,来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内容,突破教学重难点。具体分这样三个环节:
(1)细读课文,寻找美丽:
首先我以“这没有改变的美丽是什么?”入手,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并画出有关的句子。
学生最容易找到的是作者描写的花的美丽。请学生读相关句子,(出示这句话)
然后抓住“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来体会。
我这样引导学生理解:
在“花团锦簇”这个词语中有两个事物,花和锦。你知道锦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呢?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我总结:
花和锦一样都是色彩斑斓,十分艳丽。这些像锦缎一样美丽的花聚集在一起,一团团、一簇簇,用一个词来说就是——(花团锦簇)。
接着又引导学生说出花的各种颜色,总结:这许多的颜色聚合在一起,就是——(姹紫嫣红)。
阅读教学需要追求简约而丰满的境界,这样,课堂才能够主次分明,学生才能够在简约的学习步骤中收获更多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这是我在这一环节教学中着力体现的教学思想。
接着,再通过“家家户户”和“应接不暇”两个词体会花的多。
我这样引导:
是什么让我们应接不暇?请你用因为所以说一句话。为了引导学生体会文本语言美,我鼓励学生想象说话:季羡林先生走在德国的大街小巷是怎样赏花的呢?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我出示李广田先生《花潮》中的一段话:
有人走累了,拣个最好的地方坐下来看,不一会,又感到这里不够好,也许别个地方更好吧,于是站起来,既依依不舍,又满怀向往,慢步移向别处去。多数人都在花下走来走去,这棵树下看看,好,那棵树下看看,也好,伫立在另一棵树下仔细端详一番,更好,看看,想想,再看看,再想想。
引导学生结合这段话,再试着说一说。
学生也许会这样说:季羡林先生走在大街上,这家窗前看看,好。到那家窗前看看,也好。站在其中一家的窗前仔细看看,更好。他就这样,看看,想想,再看看,再想想。
学生还可能会这样说:季羡林先生走累了,选了一个自己认为花最好看的地方坐下来仔细看。不一会,又觉得这里不够好,他心里想:也许别的地方的花更好看。于是就站起来,慢慢走向别的地方。
季羡林先生站起来准备走的时候,还不舍得走,因为花太美了没看够,但是他心里想:前边说不定还有更好看的呢?所以他就一步三回头的慢慢移向别处去了。
如此,李广田先生《花潮》中的经典描写,不仅仅作为材料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而且作为语言资料为学生提供了说话的素材,在说中让这些本来独立于这篇文章之外的语言融入到了本文的学习中,而且被学生吸收并内化为他们自己的语言。同时,在简单的语言转变中,季羡林先生欣赏满街鲜花的形象就清楚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语言文字就这样变成了画面。
(2)品读课文,感悟美丽:
再次回到“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一句,作者在这里所说的“美丽”指很多东西,除了美丽的花,还包含着什么?
学生一定会说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季羡林先生在文本中着力提到的境界。
引导学生读出有关的句子:“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只出不读)帮助学生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但是,教学中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仅仅是季羡林先生个人的心灵感悟。教学中此处不能深究。避免学生心中产生“把花种在房子里就是自私行为”这一种错误的认识。
教学中,我点到为止。接着引导:季羡林先生www.rixia.cc能体会到的这种境界源于德国人奇特的种花习惯。谁能找到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3)前后呼应,内化美丽:
学生会读这些语言(出示句子)
在此,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为什么在德国人这样养花呢?引出德国人养花的社会背景,并出示资料:
做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发起国——德国,也使自己的国家遭受了重创,战后民生凋敝,满目疮痍。人们只能用大片的植物掩盖城市创伤,也藉此来抚慰心灵的创伤。战后重建时,很多人心灵苦闷,无处排遣,于是养花种草就更进一步的传播开来,并形成了一种风俗,造就了德国无论大小城市都有连片的绿茵草地,家家都花草繁盛的景象。
学生了解后明白:原来德国人在户外养花的初衷是装点楼房,装点自己的城市。最初就是这样的原因,可是久而久之,人们已经形成了习惯,这样养花就成了德国一种奇特的风俗。
如此,从思考美丽是什么到寻找美丽再到积累语言,从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谈到德国人奇特的种花习惯,从思考奇特的原因联系到当时的社会背景,从课外到课文,学生熟读精思,积累语言,进行了一次美丽的旅程。
4、总结全文,拓展升华
我把全文归结在这一句话上: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并这样引导:
35年前家家户户窗前花团锦簇,姹紫嫣红,35年后依然不变;35年前人们自己的花让别人看,35年后这种风俗依然没有改变。不仅是季羡林,所有来到德国的人都不由的赞叹:——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德国的奇丽与奇特,我还搜集了季羡林先生《重返哥廷根》一文的片段:
那一条整洁的www.rixia.cc街道依旧整洁如新。从前我经常看到一些老太太用肥皂来洗刷人行道,现在这人行道依然像是刚才洗刷过似的,躺下去打一个滚,绝不会沾上一点尘土。
引导学生再一次赞叹:——(出示: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最后,我设计了这样的结束语来结束我的这节课: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奇丽的景色和奇特的风俗,比如:在意大利水上城市——威尼斯,它的大街小巷不是道路,而是河流;人们出行乘坐的不是汽车,而是一只只小艇。再比如有“万象之国”美称的泰国,在这里大象和人关系密切,你能感受到“与象共舞”的欢乐。还有辽阔的非洲,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非洲人的日常生活,无一不是彩色的。这些奇丽的景色,奇特的风俗,在我们本单元的课文中将一一展现,让我们满怀期待,等待下节课的到来。
四、说板书
最后,说一下我的板书。
这节课我设计的板书由主板书与副板书两部分组成。主板书只有本节课教学始终围绕的一句话“美丽并没有改变”,副板书是两个最容易读错的词。整个板书力争简洁明了,教学重点一目了然。 赞同
当他再一次去德国时候,还和从前一样,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作者曾在德国留学十多年,在留学期间时常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思念祖国。现在时隔四五十年作者又来到德国,见到那家家户户窗口上的鲜花,不由得触景生情,仿佛进入了梦乡,回到了四五十年前的留学生活时代,他陶醉在鲜花艳丽之中,沉浸于思乡情绪之中。
先写了季羡林在德国留学时,发现德国人民种花都是给别人看的,然后写了季羡林第二次到德国时,美丽的花依然开在家家户户的窗口上,最后写了德国人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1先写了季羡林在德国留学时,发现德国人民种花都是给别人看的,然后写了季羡林第二次到德国时,美丽的花依然开在家家户户的窗口上,最后写了德国人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首先讲了作者回忆在德国的时光,接着讲了德国人与中国人摆花的位置不同,然后讲了德国人与中国人摆花的位置不同中知道了自己的花是让别人,最后讲了作者明白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品质,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本文通过对作者回忆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是亲身感受到的德国人爱www.rixia.cc花与养花的与众不同以及时隔几十年后再次来到德国看到的美丽依旧的情景,
2首先讲了作者回忆在德国的时光,接着讲了德国人与中国人摆花的位置不同,然后讲了德国人与中国人摆花的位置不同中知道了自己的花是让别人,最后讲了作者明白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品质,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本文通过对作者回忆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是亲身感受到的德国人爱www.rixia.cc花与养花的与众不同以及时隔几十年后再次来到德国看到的美丽依旧的情景,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这一种境界”在这里指“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颇”是“很、非常”的意思。“耐人寻味”指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我为人人”是说每个人心中要有他人,要有社会责任感,要用实际行动为大众着想,为社会尽到自己的义务。如果大家都这么想这么做就必然会换来“人人为我”的结果。虽然“人人为我”放在前面,但实际上“我为人人”是前提,只有“我为人人”尽到责任和义务,才会实现“人人为我”的美好愿望,这两者之间要辩证看待,整体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实例很多,课文中德国人养花,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而各自又看别人的花;学生轮流值日打扫教室卫生,每人带课外书到班上建立图书角等等,都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时隔四五十年,作者又来到德国,当然会见到许多变化,但他说“美丽并没有改变”,结合上下文我们可以知道,作者是说德国沿街的奇丽风景没有改变,依然是“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同时,也许作者言下之意还在赞扬德国人民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境界。这种境界是更令作者欣赏的,也是更“美丽”的。
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
作者曾在德国留学十多年,在留学期间时常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思念祖国。现在时隔四五十年作者又来到德国,见到那家家户户窗口上的鲜花,不由得触景生情,仿佛进入了梦乡,回到了四五十年前的留学生活时代,他陶醉在鲜花艳丽之中,沉浸于思乡情绪之中。
“这一种境界”在这里指“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颇”是“很、非常”的意思。“耐人寻味”指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我为人人”是说每个人心中要有他人,要有社会责任感,要用实际行动为大众着想,为社会尽到自己的义务。如果大家都这么想这么做就必然会换来“人人为我”的结果。虽然“人人为我”放在前面,但实际上“我为人人”是前提,只有“我为人人”尽到责任和义务,才会实现“人人为我”的美好愿望,这两者之间要辩证看待,整体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实例很多,课文中德国人养花,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而各自又看别人的花;学生轮流值日打扫教室卫生,每人带课外书到班上建立图书角等等,都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时隔四五十年,作者又来到德国,当然会见到许多变化,但他说“美丽并没有改变”,结合上下文我们可以知道,作者是说德国沿街的奇丽风景没有改变,依然是“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同时,也许作者言下之意还在赞扬德国人民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境界。这种境界是更令作者欣赏的,也是更“美丽”的。
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
作者曾在德国留学十多年,在留学期间时常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思念祖国。现在时隔四五十年作者又来到德国,见到那家家户户窗口上的鲜花,不由得触景生情,仿佛进入了梦乡,回到了四五十年前的留学生活时代,他陶醉在鲜花艳丽之中,沉浸于思乡情绪之中。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主要内容
先写了季羡林在德国留学时,发现德国人民种花都是给别人看的,然后写了季羡林第二次到德国时,美丽的花依然开在家家户户的窗口上,最后写了德国人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这篇课文讲述了作者回忆了自己以前在德国。德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但是德国的花都是给别人看的。走在大街上,自己又看别人养的话。这是种境界,既激发了作者的谭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再过几十年后,作者回到了德国。虽然德国的变化,科技发展了,但是它的美没有变。表达了作者对德国的赞美。
作者在德国留学时,发现德国人民种花都是给别人看的,作者第二次到德国时,美丽的花依然开在家家户户的窗口上,表达了德国人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作者回忆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时亲身感受到的德国人爱花和养花的与众不同,以及时隔几十年后再次来德国看到的美丽依旧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
本文通过作者回忆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时亲身感受到的德国人爱花和养花的与众不同,以及时隔几十年后再次来德国看到的美丽依旧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
主要讲了德国人爱花养花的特点,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看到此情此景作者。不由发出赞叹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文章标签:
本文标题: 季羡林的文章《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大意
本文地址: http://www.rixia.cc/wenda/262937.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