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浇筑完楼面混凝土发生裂缝是什么原因?
现浇混凝土楼面裂缝原因是什么?
水泥在硬化过程中体积收缩过大。具体原因之一,所用的水泥安定性差或刚出窑的热水泥。所用pSWKe的水泥在凝结硬化时收缩量大,也就是说水泥的干缩性大,在同一楼层中采用不同品种,或不同标号的水泥混杂使用,凝结硬化的时间以及凝结硬化时的收缩量不同而造成面层裂缝。
原因之二,是砂子粒径过细或含泥量过大。砂子粒径越细砂子表面积越大,吸附在砂子表面的水泥浆量将随之增加,所以在水泥用量不变的情况下,水泥砂浆的强度将减低。再者,砂子中含泥量过大,水泥砂浆中泥土在硬化脱水过程中体积将收缩,致使楼面开裂。
原因之三,养护不及时或不养护。水泥砂浆终凝后,水化作用还将延续,在温度高、空气干燥的季节里,若不养护不及时,楼面更会产生干缩裂缝。
原因之四,水泥砂浆过稀或搅拌不均匀,导致砂浆的抗拉强度降低,则水泥砂浆整体面层一量受致拉应力,就会出现水泥面层开裂现象。
原因之五,地面产生不均匀沉陷和列缝,再有大面积地面未留施工缝及结构产生变形都会使地面面层开裂。
刚浇筑完楼面混凝土发生裂缝是什么原因
塑性收缩。发生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后4~5小时左右,此时水泥水化反应激烈,分子链逐渐形成,出现泌水和水分急剧蒸发,混凝土失水收缩,同时骨料因自重下沉,因此时混凝土尚未硬化,称为塑性收缩。塑性收缩所产生量级很大,可达1%左右。在骨料下沉过程中若受到钢筋阻挡,便形成沿钢筋方向的裂缝。在构件竖向变截面处如T梁、箱梁腹板与顶底板交接处,因硬化前沉实不均匀将发生表面的顺腹板方向裂缝。为减小混凝土塑性收缩,施工时应控制水灰比,避免过长时间的搅拌,下料不宜太快,振捣要密实,竖向变截面处宜分层浇筑。
缩水收缩(干缩)。混凝土结硬以后,随着表层水分逐步蒸发,湿度逐步降低,混凝土体积减小,称为缩水收缩(干缩)。因混凝土表层水分损失快,内部损失慢,因此产生表面收缩大、内部收缩小的不均匀收缩,表面收缩变形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致使表面混凝土承受拉力,当表面混凝土承受拉力超过其抗拉强度时,便产生收缩裂缝。混凝土硬化后收缩主要就是缩水收缩。如配筋率较大的构件(超过3%),钢筋对混凝土收缩的约束比较明显,混凝土表面容易出现龟裂裂纹。
混凝土浇筑后期裂缝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1 干缩裂缝
干缩裂缝多出现在混凝土养护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或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一周左右。水泥浆中水分的蒸发产生干缩,且这种收缩是不可逆的。干缩裂缝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内外水分蒸发程度不同而导致变形不同的结果:混凝土受外部条件的影响,表面水分损失过快,变形较大,内部湿度变化较小变形较小,较大的表面干缩变形受到混凝土内部约束,产生较大拉应力而产生裂缝。相对湿度越低,水泥浆体干缩越大,干缩裂缝越易产生。干缩裂缝多为表面性的平行线状或网状浅细裂缝,宽度多在0.05~0.2mm之间,大体积混凝土中平面部位多见,较薄的梁板中多沿其短向分布。干缩裂缝通常会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性,引起钢筋的锈蚀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在水压力的作用下会产生水力劈裂影响混凝土的承载力等等。混凝土干缩主要和混凝土的水灰比、水泥的成分、水泥的用量、集料的性质和用量、外加剂的用量等有关。
2 塑性收缩裂缝
塑性收缩是指混凝土在凝结之前,表面因失水较快而产生的收缩。塑性收缩裂缝一般在干热或大风天气出现,裂缝多呈中间宽、两端细且长短不一,互不连贯状态。较短的裂缝一般长20~30cm,较长的裂缝可达2~3cm,宽1~5mm。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为:混凝土在终凝前几乎没有强度或强度很小,或者混凝土刚刚终凝而强度很小时,受高温或较大风力的影响,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造成毛细管中产生较大的负压而使混凝土体积急剧收缩,而此时混凝土的强度又无法抵抗其本身收缩,因此产生龟裂。影响混凝土塑性收缩开裂的主要因素有水灰比、混凝土的凝结时间、环境温度、风速、相对湿度等等。
3 沉陷裂缝
沉陷裂缝的产生是由于结构地基土质不匀、松软,或回填土不实或浸水而造成不均匀沉降所致;或者因为模板刚度不足,模板支撑问距过大或支撑底部松动等导致,特别是在冬季,模板支撑在冻土上,冻土化冻后产生不均匀沉降,致使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此类裂缝多为深进或贯穿性裂缝,其走向与沉陷情况有关,一般沿与地面垂直或呈30~45角方向发展,较大的沉陷裂缝,往往有一定的错位,裂缝宽度往往与沉降量成正比关系。裂缝宽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地基变形稳定之后,沉陷裂缝也基本趋于稳定。
4 温度裂缝
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温度应力变化及温度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这主要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在施工中混凝土常常出现温度裂缝,影响到结构的整体强度和耐久性;其次,在使用过程中,温度变化对结构的应力状态具有显著的不容忽视的影响。混凝土施工中产生裂缝有多种原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以及结构不合理、原材料不合格(如碱骨料反应)、模板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等。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后期降温过程中,由于表面温度散失较快,受到内部混凝土或基础的约束,使混凝土表面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即会出现温缩开裂。即使混凝土的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或变化较慢,但表面湿度变化较大或发生剧烈变化。如养护不周、时干时湿,表面干缩形变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也往往会导致干缩裂缝。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抗拉强度是抗压强度的1/10左右,由于原材料不均匀,水灰比不稳定,及运输和浇注过程中的离析现象,在同一块混凝土中其抗拉强度又是不均匀的,存在着许多抗拉强度很低、易于出现裂缝的薄弱部位。在钢筋混凝土中,拉应力主要是由钢筋承担,混凝土只是承受压应力。在素混凝土内或钢筋混凝土的边缘部位如果结构内出现了拉应力,则须依靠混凝土自身承担。一般设计中均要求不出现拉应力或者只出现很小的拉应力。但是在施工中混凝土由最高温度冷却到运转时期的稳定温度,往往在混凝土内部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有时温度应力可超过其它外荷载所引起的应力,因此掌握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对于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极为重要。
温度裂缝多发生在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或温差变化较大地区的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浇筑后,在硬化过程中,水泥水化产生大量的水化热,(当水泥用量在350~550kg/ms,每立方米混凝土将释放出17500~27500kJ的热量,从而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升达70℃左右甚至更高)。由于混凝土的体积较大,大量的水化热聚积在混凝土内部而不易散发http://www.rixia.cc,导致内部温度急剧上升,而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这样就形成内外的较大温差,较大的温差造成内部与外部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使混凝土表面产生一定的拉应力(实践证明当混凝土本身温差达到25~26℃时,混凝土内便会产生大致在10MPa左右的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极限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这种裂缝多发生在混凝土施工中后期。在混凝土的施工中当温差变化较大,或者是混凝土受到寒潮的袭击等,会导致混凝土表面温度急剧下降,而产生收缩,表面收缩的混凝土受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将产生很大的拉应力而产生裂缝,这种裂缝通常只在混凝土表面较浅的范围内产生。
5. 施工操作不当引起的裂缝
具体来说,较为普遍存在的因素包括:(1)现场浇捣混凝土时,振捣或插入不当,漏振、过振或振捣棒抽撤过快,均会导致裂缝的产生;(2)高空浇注混凝土,风速过大、烈日暴晒,混凝土收缩值大;(3)现场养护措施不到位,混凝土早期脱水,引起收缩裂缝;(4)拆模过早或现场模板拆除不当引起拆模裂缝。
浇筑商品砼后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
混凝土裂缝产生主要是温度变形和湿度变形的影响产生的裂缝。混凝土制作过程中,只有从原材料,配制、搅拌、运输、浇灌、养生、综合考滤,才能控制混凝土不出现或少出现裂缝,做到不裂不渗。我们有30多年防水堵漏结构补强设计施工经验。
做好过好多这样的堵漏维修项目,专治各种渗漏疑难杂症。免费提供混凝土防水渗漏水修复专业技术指导,配套介绍优质堵漏材料。更多的帮助,更好的服务请告诉的QQ或加我好友网聊,免除今天修,明天漏,年年修,年年漏的烦恼。
扩展资料:
质量稳定性:
由于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是一个专业性的混凝土生产企业,管理模式基本定型且比较单一,设备配置先进,不仅产量大、生产周期短,而且几率较为准确,搅拌较为均匀,生产工艺相对简洁、稳定,生产人员有比较丰富的经验,而且实现全天候生产,质量相对施工现场搅拌的混凝土更稳定可靠,提高了工程质量。
“商品混凝土”简单来讲,就是水泥、骨料、水和外加剂等,采用先进设备按照程序中预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凝土半成品。相比早期人工现场搅拌的混凝土,其材料掺杂比例、容重等更加准确。
因而,现场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无须人工自行添加水或其他组成材料,而自行再次添加也属违规行为,也致使商品混凝土强度等级或质量得不到保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商品砼
砼开裂的十大原因,总有一条能帮到砼友们,接下来与郑州混凝土厂家恒基建安砼站一起学习一下:
1、砼施工过程中擅自改变水灰比
砼泵送施工时,为方便施工,个别施工单位擅自加水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或因其它原因加大水灰比,导致商品混凝土硬化时收缩量增加,结构出现网状或长短不一的不规则裂缝。
2、砼搅拌运输时间过长
砼搅拌运输时间过长,导致混凝土水分蒸发过多,最终导致商品混凝土塌落度过低,出现不规则的收缩裂缝。
3、砼模板作业不规范
(1)砼模板刚度不足,在浇筑混凝土时,由于侧向压力的作用使得商品混凝土模板变形,砼结构产生与模板变形一致的裂缝。施工时拆模过早,混凝土强度不足,使得商品混凝土构件在自重或施工荷载作用下产生裂缝。
(2)砼模板支架压实不足或支架刚度不足,浇筑混凝土后支架不均匀下沉,导致商品混凝土出现裂缝。
(3)砼模板在浇筑前淋水不足,过分干燥,浇筑后因模板吸水量大,导致混凝土收缩,商品混凝土产生塑性收缩裂缝。
4、砼施工工艺不合理管理混乱
砼施工过程中不加限制地堆放施工机具、材料;不了解预制结构受力特点,随意翻身、起吊、运输、安装;不按设计图纸施工,擅自更改混凝土结构施工顺序,改变结构受力模式;这些行为都会导致商品混凝土产生裂缝。
5、砼施工速度过快
砼浇筑过快,混凝土流动性较低,在硬化前因商品混凝土沉降不足,硬化后沉降过大,容易在浇筑数小时后在钢筋上面、在墙与板、梁与柱交接处部分出现裂缝,即沉降收缩裂缝。
6、砼没有正确振捣
砼振捣不密实、不均匀,出现蜂窝、麻面、空洞,是导致钢筋锈蚀或其它荷载裂缝的起源点。
混凝土振捣时间太短、不密实,容易导致商品混凝土强度不足或不均匀;时间太长,造成分层,粗骨料沉入底层,细骨料留在上层,强度不均匀,比下层混凝土有较大的干缩性,待水分蒸发后,容易形成塑性收缩裂缝。
7、砼分段浇筑结合部没有处理好
砼分层或分段浇筑时,结合部处理不好,易在新旧混凝土和施工缝之间出现裂缝。如商品混凝土分层浇筑时,后浇砼因停电、下雨等原因未能在前浇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引起商品混凝土层面之间的水平裂缝。
采用分段现浇砼时,先浇混凝土接触面凿毛、清洗不好,新旧商品混凝土之间粘结力小,或后浇砼养护不到位,导致混凝土www.rixia.cc收缩而引起裂缝。
8、砼过分抹平压光
砼过分抹平压光,会使较多的细骨料浮到混凝土表面,形成含水量很大的水泥浆层。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水泥浆中的氢氧化钙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导致硬化后期商品混凝土明显收缩,即碳化收缩,出现开裂。
9、砼养护方法不正确
强制性规范要求砼养护要覆盖并浇水,现在大多数不覆盖,浇水也不能保证经常性湿润,使混凝土初期表面失水过快,水泥由于缺乏必要的水化水,从而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此时的商品混凝土早期强度低,未能抵抗该种收缩应力而产生开裂。
如果环境湿度小、空气干燥、温度高、风速大,则砼水分蒸发速度很快,混凝土很容易出现收缩开裂。
在夏、冬两季,因昼夜温差较大,砼养护不当也容易产生温差裂缝。
10、砼早期受冻
冬季砼施工不采取必要的保温措施,使混凝土早期受冻,会在商品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纹,或局部剥落,或脱模后出现空鼓现象。
混凝土是一种非匀质脆性材料,由骨料、胶结料以及存留其中的气体和水组成。对混凝土裂缝的防治应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建筑材料的抗裂性能、建筑结构防治裂缝的设计、建筑工程施工等方面所需的控制措施。对裂缝及其引起钢筋混凝土结构损害的控制,需贯彻“防、放、抗”相结合治理的原则,从设计、材料、配合比及施工等各方面综合考虑,统筹处理。控制有害裂缝,减少可见裂缝,以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和使用功能。
第一部分 楼板裂缝
1 质量通病现象
1.1 现浇混凝土楼板板面产生不规则干缩裂缝。
1.2 现浇混凝土楼板产生不规则贯通裂缝。
1.3 在房屋角部的板角产生45o斜裂缝。
1.4 混凝土楼板沿施工缝产生裂缝。
1.5 楼板中暗埋PVC管,易出现PVC管线走向的裂缝。
1.6 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贯通裂缝。
2 原因分析
2.1 建筑设计注重建筑功能而忽视结构问题,在凹凸角处容易产生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集中,而造成板开裂。
2.2 楼盖体型过长,伸缩缝设置间距过大,由于混凝土收缩而引起的拉应力积聚,导致横向裂缝。
2.3 在房屋角部的板角处,没有配置足够的构造钢筋,产生45o斜裂缝。
2.4 楼板中暗埋PVC管,楼板截面削弱很大,而楼板跨中部位没有上部钢筋,容易出现PVC管线走向的裂缝。
2.5 钢筋保护层没有根据工程所处环境进行设计,导致钢筋锈蚀,混凝土开裂。
2.6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受力是由钢筋与混凝土共同承担,板件过薄,板的刚度必然削弱,因此开裂。
2.7 混凝土楼板易形成干缩裂缝,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2.7.1 混凝土坍落度较大,增大了混凝土的收缩。
2.7.2 浇筑混凝土之前,模板未浇水润湿,吸水率过大造成混凝土表面失水,产生干缩裂缝。
2.7.3 混凝土早期未及时养护,以及养护方法不当造成干缩裂缝。
2.8 混凝土楼板在施工期间由于施工不当产生的施工裂缝,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2.8.1 钢筋变形所引起的板面裂缝。
2.8.2 施工任意堆载,施工荷载超过楼板的承载能力,产生裂缝。
2.8.3 施工工期紧,盲目抢工,混凝土在早龄期强度尚处在较低期,受施工振动形成的裂缝。
2.8.4 拆模过早,混凝土硬化前过早承载或受到振动,产生裂缝。
2.8.5 楼板模板支撑刚度不够,梁板支撑刚度差异或模板挠度过大,造成模板支撑下沉变形过大。
2.8.6 混凝土的振捣欠振,产生裂缝。
2.9 浇筑混凝土时施工缝处理不妥导致裂缝。常见的裂缝一般均沿接搓界面延伸,伴有蜂窝、孔洞、夹渣或疏松。
2.10 浇筑混凝土楼板时,布料杆及泵管的周围由于机械的震动扰动,易形成裂缝。http://www.rixia.cc
2.11 冬期施工,混凝土保温措施不到位,形成冻害裂缝。
2.12 冬末春初时期,昼夜温差较大,且变化较快。在施工过程中忽略了温度特性而没有做好温控和未及时更换减水剂,导致裂缝形成。
2.13 对于商品混凝土的配比设计、原材料的质量、生产过程、生产和检测设备、计量系统等管理不到位。
2.14 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产生主要是由于水泥的水化反应释放出的水化热和由于内外温差产生温度应力引起的裂缝。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前,应对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块体的温度、温度应力及收缩应力进行验算,确定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升温峰值、内外温差及降温速度的控制指标,制定温控施工的技术措施,包括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混凝土拌制运输过程中的降温措施、保温养护措施、温度监测方法等,以防止或控制有害温度裂缝(包括收缩)的发生,确保工程质量。
2.15 材料使用不当,易造成裂缝的产生:
2.15.1 在其它条件一定情况下,混凝土中水泥用量越大,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可能性越大。减少水泥用量是提高混凝土体积稳定性和抗裂性的重要措施之一。水泥用量的降低可采用加入掺合料等措施;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宜选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在工期允许的情况下,宜避免使用早强水泥。
2.15.2混凝土水胶比过小,造成的裂缝,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水胶比越小,混凝土的强度越高,但其抗裂性却并非越好。要想使混凝土获得较好抗裂性,其水胶比不宜小于0.40,当水胶比小于0.40时,宜采取加入纤维、聚合物、减缩剂等措施,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2.15.3 粗、细骨料的颗粒级配差,比例(砂率)不当,造成的混凝土开裂。对于细骨料宜选用细度模数为2.6mm及其以上的中砂,含泥量不宜超过3%;对于粗骨料宜选用5~31.5mm的连续粒级,石子最大粒径一般不大于结构断面最小尺寸的1/4,钢筋净距的3/4,含泥量不宜超过l%。
2.15.4 不同的掺合料对混凝土抗裂性能的贡献不同,造成的裂缝。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加入适量的粉煤灰掺合料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粉煤灰掺量不宜超过水泥用量的30%,当配制大体积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时,粉煤灰和矿渣粉的掺量可不受此约束;在有抗裂要求的混凝土中不宜加入硅灰掺合料。
第二部分 墙体裂缝
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有:由外部荷载(包括施工和使用阶段的动态荷载、超设计荷载的静荷载)引起的裂缝,由变形(包括温度、湿度变化,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由施工不当(如脱模、吊装、堆放材料等)引起的裂缝。
目前,地下室外墙发生的竖向裂缝较多,有附墙柱和没有附墙柱的外墙,均有有规律的裂缝,往往跨度8m的开间,在两柱之间就会有一道裂缝,裂缝长度均较长,缝宽均在0.05~0.2mm之间,在某地下管廊,设计按30m设一道温度缝,但在混凝土外墙每道温度缝就有一道或二道裂缝。地下室外墙的竖向裂缝往往影响地下防水,直接影响工程的使用功能。
根据以上分析可能产生塑性及温度收缩裂缝原因,为了预防地下工程墙体混凝土开裂,应在工程施工过程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预控措施。
1 质量通病现象
1.1 现浇混凝土墙体产生有规则的上下贯通裂缝。
1.2 现浇混凝土墙体产生不规则的微小收缩裂缝。
1.3 现浇混凝土墙体施工缝处出现裂缝。
2 原因分析
2.1 混凝土截面尺寸越大,或水泥用量越大,混凝土所产生的水化热大量积聚,使其混凝土出现早期升温和后期降温,产生内部和表面的温差,形成温度应力,产生裂缝。
2.2 原材料质量不良,混凝土粗骨料粒径偏小,含泥量偏大,造成混凝土收缩偏大,形成混凝土裂缝。
2.3 在天气炎热,温度较高时,如果浇注的混凝土不及时采取隔热措施,混凝土表面游离水被炎热的天气快速蒸发,体积继而收缩大,表面收缩变形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出现拉应力,引起混凝土表面开裂。
2.4 北京春季风沙天气多,空气非常干燥,如果混凝土表面没有挡风措施,就会出现塑性收缩裂缝。干风会将混凝土表面的游离水分蒸发走,造成混凝土开裂。因为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散热条件不同,所以混凝土中心温度低,形成温度梯度,造成温度变形和温度应力。温度应力和温差成正比,温度越大,温度应力也越大。
2.5 原材料及混凝土施工配合比不当。当前,不少商品混凝土的砂率较大,达到40%以上,甚至达到50%,就可能造成细骨料太多,收缩不一致,产生收缩开裂。另一原因,商品混凝土中粗骨料粒径偏小,均在20mm以下,混凝土收缩量偏大,造成混凝土出现裂缝。
2.6 施工缝处理不当。浇注墙、柱时,留置施工缝的钢丝网、模板等往往处理不净就会出现裂缝。施工缝原岔处未能按要求剔凿,也没有进行充分的湿润,同配比减石子混凝土浇注不到位,也可使混凝土在后期出现开裂,尤其新旧混凝土在炎热的夏季发生的频率相当大。
2.7 混凝土墙体暴露在大气环境下,竖向结构拆模早,本身又不太好养护,保湿措施不到位,工人责任心不强,造成混凝土早期脱水后收缩,形成裂缝。
2.8 混凝土坍落度偏大,游离水较多,一般商品混凝土泵送坍落度均在200mm以上,混凝土浇注后,水份越多,收缩越大,地下室外墙没有约束,造成混凝土开裂。
2.9 地下室外墙基本是薄而长的墙体,在结构设计时,均按埋入土中或室内结构考虑,即伸缩缝最大间距为30m。实际施工中很难做到墙完成后立即回填土和完成顶盖,地下室外墙长期暴露对、对湿度变化较敏感因附加温度收缩应力导致墙体开裂。
2.10 施工过程控制不严,工人操作责任心不强,造成混凝土裂缝。
2.1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现浇钢筋混凝土墙伸缩缝的最大间距为20(露天)~30m(室内或土中),但实际工程中墙长均超过此规定。墙体未能按小于30m设置一道施工缝、温度缝设置,位置不合理,造成混凝土开裂。
2.12 地下室外墙的水平钢筋未按构造配置,也容易造成墙体裂缝。
2.13 墙体垂直荷载不一,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沉降缝设置不合理,造成混凝土墙体开裂。
2.14 建筑平面设计不规则,也容易产生裂缝。
第三部分 裂缝的一般修补措施
1 表面涂抹法
常用材料有环氧树脂类、聚氨酯类等。混凝土表面应坚实、清洁,有的表面根据材料要求还要求干燥。以涂抹环氧树脂类为例,其处理要点是先清洁需处理的表面,然日夏养花网后用丙酮或二甲苯或酒精擦洗,待干燥后用毛刷反复涂刷环氧浆液,每隔3~5min涂一次,至涂层厚度达到1mm左右为止。国外曾报道用这种处理方法的环氧浆液渗入深度可达16~84mm,能有效防止渗漏。
2 表面涂刷加玻璃丝布法
目前常用的有聚氨酯涂膜或环氧树脂胶料加玻璃丝布。以前者为例,其施工要点如下。将聚氨酯按甲乙组分和二甲苯按1:1.5:2的重量配合比搅拌均匀后,涂布在基层表面上,要求涂层厚薄均匀,涂完第一遍后一般需要固化5h以上,基本不粘手时,再涂以后几层。一般涂4~5层,总厚度不小于1.5mm。若加玻璃丝布,一般加在第2至第3层间。处理时应注意玻璃丝布宜用非石蜡型,否则应做脱蜡处理。环氧树脂胶结料应经试配合格后方可使用。被处理表面应坚实、清洁、干燥均匀涂刷环氧打底料,凹陷不平处用腻子料修补填平,自然固化后粘贴玻璃丝布1~3层。
3 充填法
用风镐、钢钎或高速旋转的切割圆盘将裂缝扩大,形成v形或梯形槽,清洗干净后分层压抹环氧砂浆或水泥砂浆、沥青油膏、高分子密封材料或各种成品堵漏剂等材料封闭裂缝。当修补的裂缝有结构强度要求时,宜用环氧砂浆填充。
4 灌浆法
灌浆材料常用的有环氧树脂类、甲基丙烯酸甲酯、丙凝、氰凝和水溶性聚氨酯等。其中环氧类材料来源广,施工较方便,建筑工程中应用较广;甲基丙烯酸甲酯粘度低,可灌性好,扩散能力强,不少工程用来修补缝宽≥0.05mm的裂缝,补强和防渗效果良好。环氧树脂浆液和甲基丙烯酸酯类浆液配方可参考《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25:90)。灌浆方法常用以下两类:一类是用低压灌入器具向裂缝中注入环氧树脂浆液,便裂缝封闭,修补后无明显的痕迹;另一类是压力灌浆,压力常用0.2~0.4MPa。例如:某工程用水溶性聚胺酯处理地下室混凝土裂缝,虽然裂缝较宽,渗水较严重,经用聚胺酯灌浆处理后,再无渗漏。
地坪砼已经快浇筑完了,发现有些砼已经裂缝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文章标签:
上一篇:尿素会与什么发生反应?尿素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是什么?
下一篇:为什么奢侈品的定价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