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古代音乐是宫商角徵羽五音,西方是七音?
中国古代的“五音”是指什么
唐代时用“合、四、乙、尺、工”;更古则用“宫、商、角、徵(读zh音)、羽”了
五音是指:宫、商、角、徵、羽
宫商角徵羽
说说五音”概念。中国是个文明古国,音乐的发展也有悠久历史,但古乐曲是五声音阶,同西方有别。如用西乐的七个音阶对照一下的话,古中乐的五音”相当于do、re、mi、sol、la少去了半音递升的fa”和ti”。当然,古中乐的五音唱名,不可能同西乐的哆、来、咪、索、拉”叫法一样,唐代时用合、四、乙、尺、工”;更古则用宫、商、角、徵(读zh音)、羽”了。所以,如果我们稍加留意,正宗中国古乐曲,是没有发(fa)”和稀(ti)”两个音阶的。比如,现在还时有听到的江南小调《茉莉花》即是古曲之一,它全曲若用唱名哼出,只有哆、来、咪、索、拉”,全无发、稀”两音;名古曲,岳飞词的《满江红》亦然。 五音是中国古乐基本音阶,故有五音不全”成语了。
中国古代音乐中的五音指的是哪五音?
从宫音开始到羽音,五音依次为:宫、商、角、徵、羽。
如按音高顺序排列,即为:1、2、3、5、6 (宫、商、角、徵、羽)。唐代时使用“合、四、乙、尺、工”。
相关介绍:
1.宫:古人通常以“宫”音作为音阶的第一级音,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音级,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do音。“宫”音为五音之主。
2.商:五音的第二级音,为“商”音。古人认为,“商,属金,臣之象”,“臣而和之”。有以商音为主音、结声构成的调(式)名。
3.角:“角”为五音之第三级,居“商”之次。通常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mi音。古人以为,“角属木,民之象”。有以角音为主音、结声构成的调(式)名。
4.徵:“徵”为五音之第四级,居”角”之次。通常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sol音。古人以为,“徵属火,事之象”。有以徵音为主音、结声构成的调(式)名。
5.羽:五音之第五级是“羽”音,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la音。古人以为,“羽属水,物之象”。有以羽音为主音、结声构成的调(式)名。
扩展资料
相关特点:
五声音阶的特色在于,它没有半音阶音程,详称“不带半音的五声音阶”。广泛流bwGZVyY行于亚洲、非洲、中太平洋的一些群岛、匈牙利、苏格兰民间音乐以及在欧洲人到达美洲之前的美洲本土部族中。
在五声音阶中,分别以不同的各音作为主音时,可构成不同的调式;调式名称是以阶名命名的。比如以第一级音“宫”作为主音时,就称为宫调式。以第二级音“商”作为主音时,就称为商调式,以第三级音“角”作为主音时,就称为角调式,余类推。
由于宫音和角音的大三度音程关系,所以在确认某段乐曲的宫音位置时,只要找出大三度的下方音,即此段乐曲的宫音。这种方法被称为“宫音定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音
宫商角(jue)徵羽
古代的七http://www.rixia.cc音是都有哪些?
七音: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
1、【宫】五音之一。通常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do音。
2、【商】五音之一。通常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re音。
3、【角】五音之一。通常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mi音。
4、【徵】五音之一。通常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sol音。
5、【羽】五音之一。通常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la音。
6、【变徵】古音阶中的“二变”之一。角音与徵音之间的乐音。
7、【变宫】古音阶中的“二变”之一。羽音与宫音之间的乐音。
扩展资料
最早的“宫商角徵羽”的名称见于距今2600余年的春秋时期,在《管子地员篇》中,有采用数学运算方法获得“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的科学办法,这就是中国音乐史上著名的“三分损益法”。
“宫商角徵羽”来自古代的天文学,即是从二十八个星宿的名称而来的,如“宫”来自二十八星宿环绕的中心——中宫,其他四音来自不同的星宿名称,这bwGZVyY是“天文说”。
而有的研究者说,它来自古人驯养的畜禽,说“牛、马、雉、猪、羊”五个字在古代的读音和“宫、商、角、徵、羽”近似,这是“畜禽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宫商角徵羽
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
宫类似于现在乐谱中的do音。
商类似于现在乐谱中的re音;
角类似于现在乐谱中的mi音;
徵类似于现在乐谱中的sol音;
羽类似于现在乐谱中的la音;
变徵古音阶中的“二变”之一。角音与徵音之间的乐音。
变宫古音阶中的“二变”之一。羽音与宫音之间的乐音。
扩展资料
最早的“宫商角徵羽”的名称见于距今2600余年的春秋时期,在《管子地员篇》中,有采用数学运算方法获得“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的科学办法,这就是中国音乐史上著名的“三分损益法”。
宫商角徵羽这五音是中国古乐基本音阶,,同西方有别。如用西乐的七个音阶对照一下的话,古中乐的“五音”相当于do、re、mi、sol、la少去了半音递升的“fa”和“ti”。当然,古中乐的五音唱名,不可能同西乐的“哆、来、咪、索、拉”叫法一样,唐代时用“合、四、乙、尺、工”;
更古则用“宫、商、角(读ju音)、徵(读zh音)、羽”了。所以,如果我们稍加留意,正宗中国古乐曲,是没有“发(fa)”和“稀(ti)”两个音阶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代五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宫商角徵羽
宫 商 角 变徵 徵 羽 变宫
1 2 3 4 5 6 7
中国古代音乐中的“五音”指的是?
五音(中国古代五音)一般指五声音阶
五声音阶,就是按五度的相生顺序,从宫音开始到羽音,依次为:宫—商—角—徵—羽;如按音高顺序排列,即为:1 2 3 5 6 宫 商 角 徵(zh) 羽。唐代时使用“合、四、乙、尺、工”。
五声音阶,古代文献通常称为“五声”、“五音”等。中国传统乐学理论对“音阶”这个现代概念,常分别从“音”、“律”、“声”等不同角度揭示其内涵。
扩展资料:
特色:
五声音阶的特色在于,它没有半音阶(小二度)音程,详称“不带半音的五声音阶”或“全音五声音阶”。广泛流行于亚洲、非洲、中太平洋的一些群岛、匈牙利、苏格兰民间音乐以及在欧洲人到达美洲之前的美洲本土部族中。
常被称为“中国音阶”。其五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专用的名称,分别称为:宫、商、角、徵、羽,唐代时使用“合、四、乙、尺、工”。
其音程组织是每个八度之内有3处全音,分成两个一串(宫-商-角)和一个单独的(徵-羽),两段之间以□音隔开,见下例2:音阶中的每一个音都可以当主音以建立调式,可形成 5种不同的五声调式。
在五声音阶基础上,每处□音的区间可以插入不同的附加音(偏音)而形成七声音阶(以五声为正声的七声音阶)、偏音有:变宫、变徵、清角、清羽,附加音的插入可有 3种不同的方式,形成 3种不同的音阶形态(见宫调)。附加音的音高常可游移,游移音高有时将□音的区间划分成两个各约为四分之三音的音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音
【五声】也称“五音”,即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zhi)、羽五个音级。五声与古代的所谓阴阳五行、五味、五色、五官,、五谷等朴素的理论形式一样,是我国早期整体化的美学观,被西方人看作是整个东方音乐的基本形态。《战国策荆轲刺秦王》:“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文中的“变徵”是角、徵二音之间接近徵音的声音,声调悲凉。
古代的五音与现代的七音有什么区别吗?
1、音节不同
五声音阶是宫、商、角、徵、羽,如按音高顺序排列,即为:1、2、3、5、6。
七声音阶则是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如按音高顺序排列,即为:1、2、3、4、5、6、7。
2、调式调性不同
五声音阶的民族调式为:宫调式、商调式、角调式、徵调式和羽调式。
七声音阶的民族调式为:清乐调式,雅乐调式,燕乐调式三大类。
扩展资料:
中国古时的音律也分为十二个半音,各律名称分别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按五度相生法产生。后于明朝始创十二平均律。
这十二个名称也就是古人所用的音名,有固定的音高。首律黄钟的音高相当于现在国际通用音律的f1。
古时的定音器是十二个规定长度的竹管。其中黄钟律管的长度约合现在的25.36厘米。这个长度也是古时的长度单位,叫“夏尺”。
因宫、商、角、徵、羽没有固定音高,所以各种民族调式音阶都可以有十二种不同的高度。不过现代人不会习惯“黄钟宫”、“大吕宫”之类的语言。因此,在说明音阶高度时采取土洋结合的方式,即“C宫调式”、“D宫调式”。
宫、商、角、徵、羽的相互音程关系相当于唱名1、2、3、5、6的相互音程关系。用简谱记谱时,也可记成4、5、6、1、2(前三个音是低音,因这里无法加低音点而写成了中音。下同)或5、6、7、2、3。
因为它们都符合宫、商、角、徵、羽的相互音程关系。但由于中国民族调式中有着一个“宫音常在”的原则,以及1、2、3、5、6优先出现的习惯(习惯就是规则),所以教科书中只讲了相当于1、2、3、5、6这一种情况,是符合习惯和中国音乐理论规则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民族调式
求采纳
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