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夏养花网

您好,欢迎访问日夏养花网,我们的网址是:http://www.rixia.cc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是什么?

2022-05-05 18:59:05 分类:养花问答 来源: 日夏养花网 作者: 网络整理 阅读:154

袁隆平是哪一年发现杂交水稻的

袁隆平是1973年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中国遭受严重自然灾害。路有饿殍的景象深深刺痛了袁隆平,袁隆平意识到自己既然是学农出身,就应该为农民增产粮食、为人们吃饱饭作贡献。

1964年,袁隆平开始研究杂交水稻;经过9年的艰苦努力,1973年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1976年起,杂交水稻得以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这项科研成果让中国人有了彻底摆脱饥饿的希望。

扩展资料:

1978年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元年,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开始了新一轮的拓荒。也是在这一年,袁隆平的科研生涯相应发生重大转变,晋升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使袁隆平拥有了一片属于自己的改革试验田。

从此,袁隆平就在试验田里年复一年地耕耘、播种,希望把杂交水稻的种子播撒到神州大地。40年过去了,实践表明,杂交水稻一般可比常规稻增产20%。

近年来,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超过2.4亿亩,占水稻总种植面积的57%,而产量约占水稻总产的65%。杂交水稻年增产水稻约250万吨,每年可多养活7000万人口。

科学研究无止境,袁隆平并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近十多年来,袁隆平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分别于2000年、2004年、2012年、2014年实现了大面积示范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的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第四期超级稻攻关大面积亩产1000公斤目标的实现,比袁隆平的预期提前了5年。

从2015年开始,袁隆平又向超级稻新的目标发起了攻关:大面积示范每公顷达16~17吨!迄今,也已取得重要进展。2015年到2017年,云南省个旧市的超级杂交稻示范基地已连续3年在6.8公顷的示范片上实现每公顷超过16吨。

2018年,这个示范片更是突破了大面积高产示范,平均单产每公顷17吨,创造了新的大面积种植水稻产量最高世界新纪录。

这40多年来,袁隆平深切地体会到党和国家对农业、对科技的重视,特别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知识分子钻研科学技术的积极性,杂交水稻技术的研发也是得益于此而大力发展,产量纪录频创新高。

袁隆平追求高产的梦想一步步成为现实,“禾下乘凉”最终将梦想成真,令人欣慰。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袁隆平毕生的追求,为了完成这个心愿,他和他的团队积极推动杂交水稻走向世界的进程。杂交水稻走出国门始于1979年。当时,农业部向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赠送了1.5公斤杂交水稻种子。

这些种子在美国种植后,比当地良种增产33%以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他们通过杂交水稻国际培训班,为近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10000多名杂交水稻技术人才,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我聘为首席顾问,帮助其他国家发展杂交水稻。

在我国政府的推动下,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已经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得到推广,在东南亚、南亚、南美、非洲等多个国家的试种示范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为造福世界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中国种子在异国他乡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既解决当地的粮食问题,又发挥了“外交王牌”的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稻田里的拓荒者

哦,针对某些人的说法辟谣下,首先。。黄耀祥,李贞生搞得和三系杂交一点关系都没有,一个是稳定的培育不育系,稳定杂交,另一个是人工去雄,人工传粉,这也是当时认为杂交育种没前途的原因,人工一朵一朵去雄,传粉,成功结实率还低,在袁老爷子提出三系法之前,才会公认水稻自交植物,无法应用杂种优势。
然后,无论美国还是日本,第一个让杂交水稻大规模投入实际生产的是中国,其中袁老爷子的杂交水稻技术被认为是给杂交水稻大规模推广奠定了基础。这技术是美国当年花钱买过得。
哦。。忘了他们复制粘贴二系法没,石松明81年开头发现一个植株,袁隆平87年开始集体攻关,89年1月石松明去世,因为天气原因二系法育种大规模失败,袁老爷子扛着压力,完善二系法,当年突破,95年宣告二系法成立。
1970年11月23日,在海南岛的普通野生稻群落中,发现一株雄花败育株,并用广场矮、京引66等品种测交,发现其对野败不育株有保持能力,这就为培育水稻不育系和随后的“三系”配套打开了突破口,给杂交稻研究带来了新的转机。 1973年10月,袁隆平发表了题为《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的论文,正式宣告我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这是我国水稻育种的一个重大突破。紧接着,他和科研小组的同事们又相继攻克了杂种“优势关”和“制种关”,为水稻杂种优势利用铺平了道路。
袁隆平很伟大,但是一个人让中国人吃饱饭是实实在在的谬论,这种说法对不起那个年代所有为中国奉献的全体中国人。中国人能摆脱饥饿主要靠三点: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党媒定性的;2.化肥,化肥极大提高了全国农作物的产量www.rixia.cc,而不只是水稻,更不只是杂交水稻(杂交水稻从来占不到水稻的百分之五十,包括现在整个东北地区全部为普通稻);3.进口粮食,中国从六十年代一直接近九十年代一直是巨大的粮食进口国。
袁隆平在1970年11月23日那天,在海南岛的普通野生岛群落中发现的。

袁隆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的简介是怎么介绍的?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男,汉族,生于北京,无党派人士,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农业科学家,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无党派人士的杰出代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

袁隆平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并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

主要贡献

袁隆平解决了两系法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难题。如1989年在两系法研究遇到重大挫折的时候,他提出了选育实用光温敏核不育系导致不育的起点温度指标和选育的技术策略,使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走出了低谷。后来又研究并提出了核心种子生产程序和冷水串灌繁殖等重大技术,使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最终取得成功并推广应用。

他1987年起担任“863”项目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专题责任专家,主持中国性协作攻关。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成功,两系杂交稻比同熟期三系杂交稻增产5%~10%。

1964年6月到1965年7月,他和妻子邓哲,又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的植株。成熟时,分别 袁隆平
采收了自然授粉的第一代雄性不育材料种子。经过两个春秋的试验和科学数据的分析整理,撰写出第一篇重要论文《水稻的雄性不育性》,发表在1966年《科学通报》第17卷第4期上。文中还预言,通过进一步选育,可以从中获得雄性不育系、保持系 (使后代保持雄性不育的性状)和恢复系 (恢复雄性可育能力),实现三系配套,使利用杂交水稻第一代优势成为可日夏养花网能,将会给农业生产带来大面积、大幅度的增产。这篇重要论文的发表,被一些同行们认为是“吹响了第二次绿色革命”的进军号角。   又经过8年历经磨难的“过五关”(提高雄性不育率关、三系配套关、育性稳定关、杂交优势关、繁殖制种关),到1974年配制种子成功,并组织了优势鉴定。1975年又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获大面积制种成功,为次年大面积推广作好了种子准备,使该项研究成果进入大面积推广阶段。   1975年冬,国务院作出了迅速扩大试种和大量推广杂交水稻的决定,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一年三代地进行繁殖制种,以最快的速度推广。1976年定点示范208万亩,在全国范围开始应用于生产,到1988年全国杂交稻面积1.94亿亩,占水稻面积的39.6%,而总产量占18.5%。10年全国累计种植杂交稻面积12.56亿亩,累计增产稻谷1000亿公斤以上,增加总产值280亿元,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群众交口称赞靠两“平”解决了吃饭问题,一靠党中央政策的高水平,二靠袁隆平的杂交稻,人们用朴实的语言,说出了亿万中国农民的心里话。   随着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和在全国大面积推广,袁隆平名声大震。在成绩和荣誉面前,袁隆平公开声称现阶段培育的杂交稻的缺点是“三个有余、三个不足”,即“前劲有余、后劲不足;分蘖有余,成穗不足;穗大有余,结实不足”,并组织助手们,从育种与栽培两个方面,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20世纪80年代初期,面对世界性的饥荒,袁隆平心中再一次萌发了一个惊人的设想,大胆提出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课题,试图解决更大范围内的饥饿问题。   1985年,袁隆平以强烈的责任感发表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探讨》一文,提出了选育强优势超高产组合的四个途径,其中花力气最大的是培育核质杂种。可是多年的育种实践,却没有产生出符合生产要求的组合。他便果断迅速地从核质杂种研究中跳了出来,向新的希望更大的研究领域去探索。   袁隆平凭着丰富的想象、敏锐的直觉和大胆的创造精神,认真总结了百年农作物育种史和20年“三系杂交稻”育种经验,以及他所掌握的丰富的育种材料,于1986年10月提出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高瞻远瞩地设想了杂交水稻的二个战略发展阶段,即三系法为主的器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为主的籼粳亚种杂种优势利用;一系法为主的远缘杂种优势利用。这是袁隆平杂交水稻理论发展的又一座新高峰。   随着杂交水稻在世界各国试验试种,杂交稻已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袁隆平近年来,先后应邀到菲律宾、美国、日本、法国、英国、意大利、埃及、澳大利亚8个国家讲学、传授技术、参加学术会议或进行技术合作研究等国际性学术活动19次。杂交水稻推向世界,美国、日本、菲律宾、巴西、阿根廷等100多个国家纷纷引进杂交水稻。自1981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成果在国内获得建国以来第一个特等发明奖之后,从1985~1988年的短短4年内,又连续荣获了3个国际性科学大奖。国际友人称颂这位“当代神农氏”培育的杂交水稻是中国继指南针、火药、造纸、活字印刷之后,对人类作出的“第五大贡献”。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前农业部长斯博士博士高度评价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袁隆平,从湖南省偏僻的安江农校里走来,从一个山村中等农校的青年教师,成长为举世瞩目的名人,荣获了“杂交水稻之父”的称谓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江西德安县人,无党派人士,现居湖南长沙。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称为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6年4月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0年荣获澳门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2011年获得马哈蒂尔科学奖。

现任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湖南省科协副主席。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名誉院长、湖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客座教授、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荣誉主席。

2014年1月3日,袁隆平团队回应转基因水稻研究,尚未用于实践。挪威议员提名中国著名杂交水稻育种专家、印度遗传学家和巴基斯坦人权活动家角逐2014年度诺贝尔和平奖。
袁隆平先生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已经半个世纪了,不畏艰难,甘于奉

献,呕心沥血,苦苦追求,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先生的杰出成就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影响世界。

袁隆平院士是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是当代神农。50多年来,始终在农业科研第一线辛勤耕耘、不懈探索,为人类运用科技手段战胜饥饿带来绿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获。他的卓越成就,不仅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更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树立了丰碑。
袁隆平热爱祖国、一心为民、造福人类的崇高品德,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同心同德的思想风范,与时俱进、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坚强意志,严以律己、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是当代中国人学习的楷模,更是新世纪呼唤的时代精神。
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为世界人民做出了卓越贡献,解决了许多地方的生计问题。在行动上给我们后代子孙留下了值得学习的精神,思想上,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

袁隆平在杂交水稻上的贡献究竟是什么?

1、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66年在IRRI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培育出奇迹稻(IR8)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

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1985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2、1986年袁隆平提出了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将杂交水稻的育种从选育方法上分为三系法、两系法和一系法三个战略发展阶段,即育种程序朝着由繁至简而效率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从杂种优势水平的利用上分为品种间、亚种间和远缘杂种优势的利用三个战略发展阶段,即优势利用朝着越来越强的方向发展。

根据这一设想,杂交水稻每进入一个新阶段都是一次新突破,都将把水稻产量推向一个更高的水平。这项战略构想的提出,为中国已取得三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开发成功后开展杂交水稻新探索指明了方向。

3、1986年袁隆平提出了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将杂交水稻的育种从选育方法上分为三系法、两系法和一系法三个战略发展阶段,即育种程序朝着由繁至简而效率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从杂种优势水平的利用上分为品种间、亚种间和远缘杂种优势的利用三个战略发展阶段,即优势利用朝着越来越强的方向发展。

根据这一设想,杂交水稻每进入一个新阶段都是一日夏养花网次新突破,都将把水稻产量推向一个更高的水平。这项战略构想的提出,为中国已取得三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开发成功后开展杂交水稻新探索指明了方向。

4、1987年7月16日,袁隆平学生李必湖、邓华风,在安江农校籼稻三系育种材料中,找到一株光敏不育水稻。历经两年三代异地繁殖和观察,该材料农艺性状整齐一致,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达到了100%,并且育性转换明显和同步。

这一新成果,为杂交水稻从“三系法”过渡到“两系法”开拓了新局面。同年他提出“杂交水稻的发展战略”,即三系法为主的器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为主的籼粳亚种杂种优势利用;一系法为主的远缘杂种优势利用。

5、1987年,国家“863”计划将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立为专题,袁隆平组成了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协作组开展中国性的协作攻关。历经九年的艰苦攻关,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取得了成功,一般比同熟期的三系杂交稻增产5%~10%,且米质一般都较好,近年的种植面积为6000亩左右。

两系法杂交水稻为中国独创,它的成功是作物育种上的重大突破,再次体现了以袁隆平为首的中国杂交水稻科技工作者的聪明智慧,继续使中国的杂交水稻研究水平保持了世界领先水平。

袁隆平什么时候发明的杂交水稻?

1972年。

1966年,三系杂交水稻的发现以《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在中国科学院的《科学通报》上,是他的第一篇重要论文,而这一刊《科学通报》却是文革前的最后一刊。

为了增加试验效果,每年冬天,其与助手还去海南三亚进行水稻育种,甚至在路上把种子绑在身上,利用体温育种催芽。然而研究遇到瓶颈,逾三千次试验都未成功。

1971年11月23日,其助手李必湖、冯克珊在海南试验田发现一株难得的野生稻雄性不育株。 此后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成立杂交稻研究协作组,由袁隆平挂帅。

1972年,杂交稻被列为中国重点科研项目,全国性的协作攻关开始:三十余科研单位参与、上千个品种与该株野生水稻进行了上万次测交和回交转育试验。在此基础上,袁隆平选育不育系二九南1号成功,此为中国第一个应用于生产的不育系水稻。

扩展资料:

改进

1973年,在“不育系”、“保持系”的基础上,利用长江流域、华南、东南亚、非洲、美洲、欧洲等地的千多个品种,进行测交筛选,找到了百余具有恢复能力的水稻。至此,袁隆平及其团队首次育成三系杂交水稻,水稻产量也从亩产300公斤提高到亩产500公斤以上。

当年10月,袁隆平发表《利用“野稗”选育三系的进展》论文,正式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1974年,他成功选育了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强优高产杂交水稻组合——南优2号,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

1974年,袁隆平团队配制种子成功,并组织了优势鉴定。1975年,又获大面积制种成功,为次年大面积推广作好了种子准备,使该项研究成果进入大面积推广阶段。1975年冬,中国国务院作出了迅速扩大试种和大量推广杂交水稻的决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一年三代地进行繁殖制种,以最快的速度推广。

1976年,定点示范208万亩,在全国范围开始应用于生产,到1988年全国杂交稻面积1.94亿亩,占水稻面积的39.6%。1979年,作为中国首个科研技术,三系杂交水稻技术被介绍到美国。

1981年,袁隆平因成功育种中国籼型杂交三系水稻,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1982年,袁隆平被湖南农学院聘为兼职教授;1985年,又被西南农业大学聘为兼职教授。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袁隆平

袁隆平同志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创始人。他于1964年率先开展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最先发现了水稻雄性不育株, 指出水稻具有杂种优势现象, 并提出通过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来利用杂种优势的设想。1972年他育成中国第一个水稻雄性不育系“二九南1号A”和相应的保持系“二九南1号B”; 1973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二号”; 1975年和协作组成员一起攻克了制种技术难关, 从而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生产上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国家。他不仅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 也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的总设计师和最主要的学术带头人。1986年他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由三系法到两系法到一系法和从品种间到亚种间到远缘杂种优势利用三个发展阶段日夏养花网的战略设想, 这一设想已成为国内外公认杂交水稻育种的指导思想, 1987年被列为国家“863”计划的重点课题。在以他为主的指导下,1996年两系法杂交稻研究基本成功并投入生产应用。同样在以他为主的指导下,超级杂交稻研究已实现亩产700公斤和800公斤的第一、第二目标,现正致力于亩产900公斤的第三期超级杂交稻研究。
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
1964和1973年

袁隆平是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他种过哪些水稻?

杂交水稻被称作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提到杂交水稻,我们就会想到“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袁隆平自己经历了千辛万苦,找到了不育植株,从而为解除人们的饥饿问题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1956年,袁隆平带着学生们开始了农学实验。袁隆平发现,水稻中一些杂交组合有优势,认定这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培育杂交水稻的念头,第一次浮现在他的脑海。

1964年,袁隆平偶然发现了一株天然杂交水稻,优势非常强,这给了他很大启发。于是开始从事杂交水稻研究,用9年时间于1973年实现了三系配套,并选育了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强优高产杂交水稻组合——南优2号。为此,他于1981年荣获我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解决了“吃饱饭”的问题后,袁隆平将更多精力放在了“吃得好”和“更健康”上。由他领衔、已实施10多年的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从过去强调产量,向兼顾绿色优质目标转变。2017年参与“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的30多个品种中,优质稻占比超过30%,其中不少品种的米质已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先后成功研发出“三系法”杂交 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使水稻产量从平均亩产300公斤左右先后提高到500公斤日夏养花网、700公斤、800公斤。他领导研究 的超级杂交稻项目正朝着亩产900公斤的第三期目标顺利推进。与此同时,袁隆平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用3亩地产出 4亩地粮食,大幅度提高现有水稻单产和总产。中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稻56亿多亩,每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养活7000多万人口,相当于全世界每年 新出生人口的总和。杂交水稻还被推广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种植面积达3000多万亩, 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

由于袁隆平对中国杂交水稻的巨大贡献,1981年6月6日,袁隆平等荣获中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袁隆平被称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

他研制出了三系法杂交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1期2期,这些水稻都非常厉害,袁隆平先生为我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记住他。
他种过杂交水稻,还有种过在沙漠上能生存的这些水稻,我觉得这样的话比农民的贡献是非常大的,而且他的研究对我国有了很大的意义。
他并不是种植水稻,而是去研发可以有更高产量的水稻,而他也研发出来了一种杂交水稻的技术。
强优高产杂交水稻组合——南优2号。先后成功研发出“三系法”杂交 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

文章标签: 生石花

本文标题: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是什么?
本文地址: http://www.rixia.cc/wenda/247861.html

上一篇:农村危房改造有政策补贴吗?应如何申请

下一篇:春节时有一种花一枝上有许多红点点是什么花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