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棉花、水稻等作物的种植界线比世界同纬度其他地区明显偏北,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复杂多样 B
初中地理提问
孟加拉国人口分布孟加拉国人口分布特点孟加拉国拥有147 570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人口稠密,人口规模为123 851 120人(2001年人口普查,孟加拉国统计局)。出于行政管理目的,孟加拉国分为4个省:吉大港、达卡、库尔纳、拉杰沙希
华北平原的春旱的原因::①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较强②夏季风弱,雨季未到③春耕需水量大. 东北地区为何没有形成春旱:①春季气温回升慢,蒸发较弱②有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长江中下游伏旱:7、8月受副高控制,降水少
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地理位置。国土构成。行政区划。中国的民族: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民族分布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的地区分布。中国的气候: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气候的主要特征。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一、中国的疆域
(1)位置
半球位置:东半球和北半球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疆域
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 跨纬度近50度
南: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南北相距5500千米
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的相交处 跨经度60多度
西:新疆帕米尔高原 相差5个时区相距5000千米
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五带位置: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北回归线穿过台、粤、桂、云四省区
优 越 性:纬度位置和南北气候差异,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条件
3)濒临的海洋
北→南: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太平洋
领海:海岸基线至12海里的海域,领土的一部分——约300万Km�0�5
内海:渤海和琼州海峡
大陆海岸线长18000千米,从鸭绿江口(中朝界河)到北仑河口(中越界河)
台湾岛、海地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6000多个
海陆位置的优越性:东部深受季风影响,有利农业生产,沿海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同海外各国交往,西部陆上交通可同中亚、西亚和欧洲直接往来
(4)陆界和邻国
陆界:长2万千米
东:朝鲜
北:俄罗期、蒙古
西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
西:阿富汗、巴基斯坦
西南:印度、尼泊尔、不丹
南:缅甸、老挝、越南
东:韩国、日本
东南:菲律宾
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二、行政区划
(1)三级行政区
划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附1:我国邻国记忆
十五邻国陆上环 朝鲜俄国和蒙古 哈吉塔阿富汗
印度尼不缅老南 隔海六国要记全 印尼马文菲日韩
三、我国的人口分布和民族
(1)2000年我国总人口:12.95亿,平均人口密度:135人/ Km�0�5
(2)人口分布很不均衡
东部人口多,人口密度较大;
西部人口少,人口密度小。
人口密度线:黑龙江的黑河至云南的腾冲一线。人口密度线东南——面积占43%,人口占94%
(3)农村人口比重大,城镇人口比重小
城市发展政策: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建设新型乡镇,大小城市有机结合,城乡人口合理布局。
(4)华侨(中国国籍或双重国籍)与华人
侨乡 :广东、福建
(5)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四、我国的民族
(1)分布:我国的民族分布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省区。
(2)分布特点:小聚居,大杂居
(3)人口最多少数民族:壮族
400万人口以上还有:满、回、苗、维吾尔、彝、土家、蒙古、藏等8个。
(4)少数民族节日:
傣族——泼水节、孔雀舞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摔跤
(2)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五种基本地形齐全:为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条件
山区面积广大:占三分之二不利于发展种植业,在林、牧、矿、旅游等方面有优势
2.地形分布
(1)主要山脉——构成地形骨架,成为地形区之间的分界线
东西走向:北:天山—阴山;中:昆仑山—秦岭;南: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东:台湾山;中:长白山—武夷山;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世界最雄伟,主峰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尼泊尔边境,海拔8848米
其他走向: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南北走向:横断山脉、贺兰山
注意:跨三级阶梯的山脉——秦岭;位于第三级阶梯的山脉:长白山、南岭、武夷山、台湾山脉。
省区界线附近的山脉:太行山(山西、河北)、贺兰山(内蒙古、宁夏)、武夷山(江西、福建)、南岭(湖南、广东)、大巴山(四川、陕西)、巫山(重庆、湖北)、祁连山(甘肃、青海)
流域界线:巴颜喀拉山(黄河、长江)、南岭(珠江、长江)、冈底斯山(雅鲁藏布江、怒江)、唐古拉山(怒江与澜沧江、长江)
(2)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
地形区名称 分 布 特 点
青藏高原 我国西南部 ①世界海拔最高的大高原
②多大山,但相对高度较小
③多雪山、冰川、大河源头、多湖泊
内蒙古高原 我国北部
祁连山麓——大兴安岭 ①我国第二大高原
②地面坦荡
黄土高原 祁连山东端——太行山
长城——秦岭之间 ①世界上最广的黄土分布区
②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云贵高原 云南东部、贵州大部 ①地势西高东低
②石灰岩广布
③地面崎岖,有许多“坝子”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新疆境内天山南北 ①周围高山环绕
②内部平坦、沙漠广布,边缘多绿洲
柴达木盆地 青藏高原东北部 ①典型的内陆高原荒漠盆地
②东部多沼泽、盐湖
四川盆地 四川省东部 ①周围山岭、高原环绕
②内部多低山、丘陵、西部有成都平原
注意:塔克拉马干沙漠是我国最大沙漠,世界最大流动沙漠。吐鲁番盆地我国大陆最低-155米。察尔汗盐湖——柴达木盆地;内蒙古自治区黄河几字湾内部分仍属于内蒙古高原;
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以东地区属于东北平原。
(3)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
三大平原:
名 称 分 布 特 点
东北平原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之间
包括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三部分 ①我国最大
②海拔多在200米以下,地势坦荡
③黑土广布、低地多沼泽
华北平原
(黄淮海平原) 燕山—淮河、太行山—渤海、黄海之间 ①我国第二大平原
②海拔多在50米以下,地势平坦
长江中下游平原 西起巫山,东到海滨 ①我国第三大平原,东西呈狭长型
②地势低平,典型的水乡和“鱼米之乡”
主要丘陵:与平原交错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主要有辽东、山东和东南丘陵
关注:①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②各地形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③泥石流:多发生在青藏高原边缘云南、四川等西部山区。东部低山丘陵与平原交界处也会出现。
六、气候
1.卫星云图
蓝色——海洋;绿色——陆地;白色——云雨区。白色愈浓,表明云层愈厚,雨愈大。
2.气温分布与温度带
(1)特点
冬季南北温差很大。原因:①南北太阳高度;②昼长时间;③地形阻挡冬季风南下,南方降温小(东北温低与西北风顺大兴安岭地势而下,冬季风风力大有关);④距冬季风源地远近。
夏季南北普遍高温(青藏高原和天山、大兴安岭除外)。
读一月等温线图注意:
①0C等温线——秦岭—淮河
②等温线的疏密(与7月等温线比)
③几处等温线拐弯处:
横断山山河相间处:山谷等温线向北凸,山岭等温线向南凸;
雅鲁藏布江谷地:等温线向上游凸
兰州附近河谷
④地形对冬季风的影响: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海南岛、台湾难以受冬季风影响。
⑤最低温处——漠河
读七月等温线图注意:
①汾河、渭河、黄河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等温线弯曲原因
②吐鲁番盆地高温、闭合原因
③台湾岛、海南岛等温线闭合原因
(2)比较我国冬、夏季风的区别:
www.rixia.cc 分类
内容 冬季风 夏季风
源地 蒙古、西伯利亚 太平洋、印度洋
风向 偏北风 东南季风、西南季风
性质 寒冷干燥 温暖温润
影响范围 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台湾和海南岛以外的广大地区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以东
活动规律 每年9,10月至第二年4、5月,爆发式活动,快速南下 由南向北推进。5月到南部沿海,6月到长江流域,7、8月到华北、东北,9月南撤,10月退出大陆
对气候的影响 使大部分地区气温下降。 到达地区降水增多
(3)各温度带的积温和作物熟制
温度带 范围 ≥10℃积温 作物熟制
寒温带 黑龙江省北部、内蒙古东北部 <1600℃ 一年一熟。早熟的春小麦、大麦、马铃薯等。
中温带 东北和内蒙古大部分、新疆北部。 1600—3400℃ 一年一熟。春小麦、大豆、玉米、谷子、高粱等。
暖温带 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和新疆南部。 3400—4500℃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冬小麦复种荞麦等,或冬小麦复种玉米、谷子、甘薯等。
亚热带 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4500—8000℃ 一年两熟到三熟。稻麦两熟或双季稻。双季稻加冬作油菜或冬小麦
热带 滇、粤、台的南部和海南省 >8000℃ 水稻一年三熟。甘蔗。
跨温度带最多的省区:甘肃
比较秦岭、淮河南北的自然条件和农业差异。
秦岭、淮河以南 秦岭、淮河以北
温度带 热带、亚热带 暖温带、中温带
一月均温 大于0℃ 小于0℃
干湿状况 湿润地区 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年降水量 大于800毫米 小于800毫米
河流结冰否 冬季河流不结冰 冬季河流结冰
植被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耕地类型 水田 旱地
粮食作物 水稻 小麦、玉米、高粱
经济作物 甘蔗、油菜、棉花 甜菜、大豆、棉花
1.降水
(1)地区分布规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800mm等降水量线。
读降水量分布图注意:
①东北800mm年降水量——长白山以东
②新疆西部迎风坡
③雅鲁藏布江谷地
④湟水谷地
⑤东南部湿润区的山地迎风坡
⑥台湾岛、海南岛东西部降水差异
⑦降水最多——台湾火烧寮年均6558mm。原因:地形、夏季风
降水最少——吐鲁番的托克逊年均5.9mm,原因:地形、内陆
⑧降水与建筑
(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3)时间分配规律: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多集中在5—9月。一般来说,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雨带的推移规律:
5月中旬:华南一带。注意南岭对雨带的影响
6月中旬:长江中下游。梅雨季节。注意湟水谷地。江淮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均力敌
7月中旬、八月:华北、东北。长江中下游——伏旱。注意湟水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
9月:退至长江以南。昆明准静止锋、天山准静止锋:华南、西南和天山北侧——冬半年——地形影响——锋面坡度小,降水面广,强度小。
10月:夏季风在大陆消失。
(4)年际变化:南方小,北方大
(5)干湿区——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
读“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
①东北湿润区面积比800mm降水量范围大的原因:蒸发量小
②湟水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400mm降水量区面积大,但半湿润区面积小、半干旱区面积大,新疆西北部地区400mm、800mm降水量区均为半干旱区的原因:蒸发量大。
③海南岛西侧的半湿润区原因:降水少,蒸发量大。
④跨干湿区最多的省区:甘肃、西藏、陕西、内蒙古
4.气候特征
(1)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同纬度地区多沙漠的原因。
(2)雨热同期。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水稻、棉花种植界限偏北。
(3)气候复杂多样:适合多种农作物、动植物生长。
七、河流湖泊概况
1.内流区和外流区
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主要流入太平洋、怒江、雅鲁藏布江等流入印度洋,惟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是额尔齐斯河)
内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塔里木河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与200mm等降水量线接近。
内、外流区
区 域 范围 占全国面积 占全国总水量
内流区 内流河的流域 1/3 不到5%
外流区 外流河的流域 2/3 95%以上
注意:黄河几字湾内的内流区;黑龙江省松花江与黑龙江之间内流区;阿尔泰山南侧的外流区。
2.水系形态
(1)影响水系形态的主导因素:地貌
黄土高原河网密度、树枝状水系与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四川盆地的向心水系与盆地地形
横断山区南北状排列河流与平行状山脉
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的平行水系与冰川侵蚀地貌
(2)与自然灾害
扇形水系:水流汇集、易成洪涝
正常年份:可错开洪峰
南北对称状水系(长江)
异常年份:同时到达,易成洪峰
东西对称水系(黄河中游):易成洪涝
东西不对称水系(淮河):北部支流众多,南部支流较少,易成洪涝。
3.水文特征
(1)河流水文特征的含义:从水位、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来分析。
(2)外流河共同的水文特征及成因:
时间 水量 水位 结冰期
夏季风盛行时 大 上涨、形成汛期 无
冬季风盛行时 小 下降、形成枯水期 秦岭—淮河以北普遍有
(3)外流河水文特征差异及原因
地区 河流 流量 水位 含沙量 有无结冰期
东北 黑龙江、松花江 水量丰富(流经湿润半湿润区) 汛期较短(有春汛、夏汛) 少(森林茂密) 长(纬度高,位于寒温带、中温带)
秦岭—淮河以北 辽河、海河、黄河 水量较小(流经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汛期短(雨季短) 大(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 短(位于暖温带)
秦岭—淮河以南 长江、珠江 水日夏养花网量丰富(降水量大,流经湿润地区) 汛期长(雨季长) 小(流域内植被好) 无(亚热带,冬季均温0C以上)
(4)内流河水文特征
①分布地区:西北内陆
水源补给: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②主要特征 季节性河流:夏季为丰水期,其他季节水量少,甚至断流。
流程:不长(蒸发、下渗、灌溉用水多)
③ 塔里木河:7~9月为汛期
塔里木河、黑河的生态环境问题:
下游河段来水量锐减,河道干涸段流,土地撂荒甚至严重沙化,生态环境恶化。其原因是上游地区不断开垦土地,农业用水急增,加之温室效应,蒸发加强,导致下游河流水量减少甚至干涸。
塔里木盆地的坎儿井:
附:坎儿井的神奇
中国古代是科技大国,而位于中国西部地区的新疆、四川一带,其古老的科技成就更是名不虚传。坎儿井,《史记�6�1河渠书》称为“井渠”。它是维吾尔等族人民利用地下水通过地下渠道灌溉农田的水利设施。坎儿井主要流行于新疆吐鲁番、哈密一带干旱地区。其流程样式如图所示:
坎儿井的开凿程序是:从山地水源挖一渠道,长度不一,最长可达20~30公里。每隔20~30米有一通地面的竖井,各个竖井的深度,沿山坡往下逐渐减小。暗渠水流近田庄处始经明渠流出地面,灌溉农田。勤劳智慧的维吾尔族人民发明创造了坎儿井技术后,又通过丝绸之路将它传入中亚和西南亚等国家。王国维的《西域井渠考》叙述了这一传播的概况。
开凿坎儿井的工程相当浩大,往往耗时好几年。要使坎儿并经久耐用,还要常年修理保养,要在暗沟清除淤泥,支撑梁柱,甚至还要加掘上游暗沟,以增加水源,工程极为艰巨。古代中国人民为获得水源,不畏艰难、坚持不懈地同大自然作斗争的成就堪称世界文明史上的一大奇观。
3.湖泊
分类(按湖泊所在流域特点)内流湖→内流区→基本上是咸水湖
外流湖→外流区→淡水湖
青藏高原湖区:世界最大的高原湖泊区,占我国湖泊面积的一半,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
东部平原湖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淮河下游和山东南部,是我国淡水湖最集中的地区,我国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都分布在这一地区
各湖泊所在省区:
青海湖——青海省 鄱阳湖——江西 LehVrPbMHT 洞庭湖——湖南
洪泽湖、太湖——江苏 巢湖——安徽
4.主要河流——长江、黄河
长 江 黄 河
源头 青藏高源唐古拉山(正源沱沱河) 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源头约古宗列渠)
注入海洋 东海 渤海
流经省区 青藏川渝云鄂湘赣皖苏沪(11个) 青川甘宁内蒙古陕甘豫象(9个)
流经地形区 青藏高源、横断山区、云贵高源、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日夏养花网原 青藏高源、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长 度 6300千米 中国第一大河 5500千米 我国第二长河
流域面积 180万平方千米 75万平方千米
年径流量 10000亿立方米 480亿立方米
主要支流和湖泊 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湘江、赣江、洞庭湖、鄱阳湖 汾河、渭河
上中下游分界线 宜昌、湖口 河口、旧孟津
开
发
水
利 水能蕴藏量占全国1/3,哥开发占全国一半,上游最丰富,开发利用率低。已建成葛洲坝等、正在建设三峡工程;干流横贯东西,江阔水深,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通航里程全国2/3,航运条件好是黄金水道。与铁路相比具有运量大、投资省、成本低的优点;流域内资源、农产丰富、人口城市众多;航线与成昆、川黔、焦柳、京广、京九、京沪等铁路及京杭运河相交,有巨大运输价值 已建成龙羊峡、刘家峡、三门峡等水利工程,正在兴建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宁夏平原、河套平源等地的引黄灌溉。
主
要
危
害 洪水对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危害最为严重。宜昌以上干支流,南面的洞庭湖、鄱阳湖两大水系,北面的汉江,是中下游洪水的三个主要来源。防洪成为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 中游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破坏,暴雨冲刷,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泥沙在下游沉积,形成“地上河”,易决口改道
治理措施 加固江防大堤;兴建水库及分洪蓄洪工程;重点治理荆江河段;退田还湖;中上游造林和水土保持 维修黄河大堤;修建分洪蓄洪工程;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是治黄之本(造林种草、打坝淤地,修建水库)
注意:长江入海口附近流域变窄与黄河下游流域狭窄、泰山附近流域变大的原因。
5.珠江
南方最大河流,由西江、北江、东江汇合而成,西江是主干。各大河流中汛期最长,水量仅次于长江,水能丰富,主要集中在南、北盘江和红水河,开发后形成“西电东送”南部通道。水运发达,内河年货运量仅次于长江,西江梧州以下航运条件较好,珠江三角洲航运最为发达。
长度:1800千米
概况 流经省市:京津冀鲁苏浙
6.京杭运河 沟通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历史上:沟通南北
现 在:苏浙境内仍是重要的运输线
7.红水河梯级开发
(1)区位优势:亚热带季风区,流经云贵喀斯特地形区,流量、落差较大,水能丰富;加之邻近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具有广阔开发前景。同时资源丰富,人口稀少是大规模开发的保障。
(2)开发现状:将建成西电东输南通于中国西部四川灌县西北岷江中游的综合性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它孕育了古代蜀国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使四川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古代朗江水源旺盛,自山区转入成都平原,流速陡降,易淤易决,水灾特别严重。公元前251年,秦国蜀太守李冰及其儿子在前人治水的基础上访察水脉,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制定了“深淘滩、低作堰”的岁修原则,以及“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的八字治水方针。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工程基本完成了都江堰的排洪、泄沙、引水工程体系。都江堰控制岷江激流,使水势转为平缓,既免除水灾,又灌溉田地,于是四川成都平原“沃野千里,世号陆海”,“都江灌溉方法之完美,世界各地无与伦比”。李霍芬的赞美之词道出了都江堰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丰碑”的特殊地位。都江堰的兴建,一去两千余年,她像一座历史的丰碑,傲然屹立在祖国的西南四川盆地之中,随着开发西部宏伟战略的实施,这颗水利工程史上的灿烂明珠,将放射出更加绚丽夺目的光彩。魅力无比的都江堰带来了四川的风调雨顺,水土滋润,它永久性地灌溉了天府之国,也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
道的能源基地;天生桥(黔桂交界)、岩滩、
[考纲要求]
中国的区域差异:中国三大自然区的空间位置和基本特征。东部季风区内部的差异。中国自然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中国国土的整治与开发。
[知识精讲]
1.我国的三大自然区
(1)三大自然区的划分
气候和地貌是决定我国自然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
土壤和植被则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的两面镜子
综合地貌气候 东部季风区 大致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
两大要素分成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北部与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为界
三大自然区 青藏高寒区 东部约以3000米等高线为界
(2)三大自然区特点
自然区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地形地势 海拔较低,平原众多 海拔较高,差异显著 海拔高,4000米以上
气候 季风气候显著,气候湿润 降水少,气温变化大 高寒气候
植被土壤 森林为主、部分森林草原 大部为荒漠、部分草原 荒漠、草原、高山草甸
水文 外流河,以雨水为主要来源 多内流河和咸水湖 多大河源头、冰川、湖泊
人类活动 影响广泛深刻,最主要农耕区 影响不如季风区深刻 影响微弱
2.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
(1)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
热量是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水分成为北部地区差异的重要因素
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黑土肥沃,只能种植春小麦,一年一熟
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落叶阔叶林为主,作物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水分不足、旱作为主
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水田为主,一年两熟两三熟
华南热带湿润地区:热带季风气候,植被四季常绿,一年三熟、可种植热带作物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东西差异
内蒙古温带高原地区:基本在内蒙古高原上,宽广坦荡,距海较近属半干旱气候,草原为主
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山地与盆地相间分布,气候干旱,光照丰富、河流少、短、流量小
(3)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夏半年受印度洋和太平洋水汽的影响,东南湿润、西北干旱,垂直分异明显
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地理位置。国土构成。行政区划。中国的民族: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民族分布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的地区分布。中国的气候: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气候的主要特征。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一、中国的疆域
(1)位置
半球位置:东半球和北半球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疆域
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 跨纬度近50度
南: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南北相距5500千米
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的相交处 跨经度60多度
西:新疆帕米尔高原 相差5个时区相距5000千米
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五带位置: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北回归线穿过台、粤、桂、云四省区
优 越 性:纬度位置和南北气候差异,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条件
3)濒临的海洋
北→南: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太平洋
领海:海岸基线至12海里的海域,领土的一部分——约300万Km�0�5
内海:渤海和琼州海峡
大陆海岸线长18000千米,从鸭绿江口(中朝界河)到北仑河口(中越界河)
台湾岛、海地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6000多个
海陆位置的优越性:东部深受季风影响,有利农业生产,沿海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同海外各国交往,西部陆上交通可同中亚、西亚和欧洲直接往来
(4)陆界和邻国
陆界:长2万千米
东:朝鲜
北:俄罗期、蒙古
西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
西:阿富汗、巴基斯坦
西南:印度、尼泊尔、不丹
南:缅甸、老挝、越南
东:韩国、日本
东南:菲律宾
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二、行政区划
(1)三级行政区
划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附1:我国邻国记忆
十五邻国陆上环 朝鲜俄国和蒙古 哈吉塔阿富汗
印度尼不缅老南 隔海六国要记全 印尼马文菲日韩
三、我国的人口分布和民族
(1)2000年我国总人口:12.95亿,平均人口密度:135人/ Km�0�5
(2)人口分布很不均衡
东部人口多,人口密度较大;
西部人口少,人口密度小。
人口密度线:黑龙江的黑河至云南的腾冲一线。人口密度线东南——面积占43%,人口占94%
(3)农村人口比重大,城镇人口比重小
城市发展政策: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建设新型乡镇,大小城市有机结合,城乡人口合理布局。
(4)华侨(中国国籍或双重国籍)与华人
侨乡 :广东、福建
(5)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四、我国的民族
(1)分布:我国的民族分布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省区。
(2)分布特点:小聚居,大杂居
(3)人口最多少数民族:壮族
400万人口以上还有:满、回、苗、维吾尔、彝、土家、蒙古、藏等8个。
(4)少数民族节日:
傣族——泼水节、孔雀舞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摔跤
(2)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五种基本地形齐全:为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条件
山区面积广大:占三分之二不利于发展种植业,在林、牧、矿、旅游等方面有优势
2.地形分布
(1)主要山脉——构成地形骨架,成为地形区之间的分界线
东西走向:北:天山—阴山;中:昆仑山—秦岭;南: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东:台湾山;中:长白山—武夷山;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世界最雄伟,主峰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尼泊尔边境,海拔8848米
其他走向: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南北走向:横断山脉、贺兰山
注意:跨三级阶梯的山脉——秦岭;位于第三级阶梯的山脉:长白山、南岭、武夷山、台湾山脉。
省区界线附近的山脉:太行山(山西、河北)、贺兰山(内蒙古、宁夏)、武夷山(江西、福建)、南岭(湖南、广东)、大巴山(四川、陕西)、巫山(重庆、湖北)、祁连山(甘肃、青海)
流域界线:巴颜喀拉山(黄河、长江)、南岭(珠江、长江)、冈底斯山(雅鲁藏布江、怒江)、唐古拉山(怒江与澜沧江、长江)
(2)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
地形区名称 分 布 特 点
青藏高原 我国西南部 ①世界海拔最高的大高原
②多大山,但相对高度较小
③多雪山、冰川、大河源头、多湖泊
内蒙古高原 我国北部
祁连山麓——大兴安岭 ①我国第二大高原
②地面坦荡
黄土高原 祁连山东端——太行山
长城——秦岭之间 ①世界上最广的黄土分布区
②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云贵高原 云南东部、贵州大部 ①地势西高东低
②石灰岩广布
③地面崎岖,有许多“坝子”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新疆境内天山南北 ①周围高山环绕
②内部平坦、沙漠广布,边缘多绿洲
柴达木盆地 青藏高原东北部 ①典型的内陆高原荒漠盆地
②东部多沼泽、盐湖
四川盆地 四川省东部 ①周围山岭、高原环绕
②内部多低山、丘陵、西部有成都平原
注意:塔克拉马干沙漠是我国最大沙漠,世界最大流动沙漠。吐鲁番盆地我国大陆最低-155米。察尔汗盐湖——柴达木盆地;内蒙古自治区黄河几字湾内部分仍属于内蒙古高原;
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以东地区属于东北平原。
(3)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
三大平原:
名 称 分 布 特 点
东北平原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之间
包括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三部分 ①我国最大
②海拔多在200米以下,地势坦荡
③黑土广布、低地多沼泽
华北平原
(黄淮海平原) 燕山—淮河、太行山—渤海、黄海之间 ①我国第二大平原
②海拔多在50米以下,地势平坦
长江中下游平原 西起巫山,东到海滨 ①我国第三大平原,东西呈狭长型
②地势低平,典型的水乡和“鱼米之乡”
主要丘陵:与平原交错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主要有辽东、山东和东南丘陵
关注:①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②各地形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③泥石流:多发生在青藏高原边缘云南、四川等西部山区。东部低山丘陵与平原交界处也会出现。
六、气候
1.卫星云图
蓝色——海洋;绿色——陆地;白色——云雨区。白色愈浓,表明云层愈厚,雨愈大。
2.气温分布与温度带
(1)特点
冬季南北温差很大。原因:①南北太阳高度;②昼长时间;③地形阻挡冬季风南下,南方降温小(东北温低与西北风顺大兴安岭地势而下,冬季风风力大有关);④距冬季风源地远近。
夏季南北普遍高温(青藏高原和天山、大兴安岭除外)。
读一月等温线图注意:
①0C等温线——秦岭—淮河
②等温线的疏密(与7月等温线比)
③几处等温线拐弯处:
横断山山河相间处:山谷等温线向北凸,山岭等温线向南凸;
雅鲁藏布江谷地:等温线向上游凸
兰州附近河谷
④地形对冬季风的影响: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海南岛、台湾难以受冬季风影响。
⑤最低温处——漠河
读七月等温线图注意:
①汾河、渭河、黄河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等温线弯曲原因
②吐鲁番盆地高温、闭合原因
③台湾岛、海南岛等温线闭合原因
(2)比较我国冬、夏季风的区别:
www.rixia.cc 分类
内容 冬季风 夏季风
源地 蒙古、西伯利亚 太平洋、印度洋
风向 偏北风 东南季风、西南季风
性质 寒冷干燥 温暖温润
影响范围 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台湾和海南岛以外的广大地区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以东
活动规律 每年9,10月至第二年4、5月,爆发式活动,快速南下 由南向北推进。5月到南部沿海,6月到长江流域,7、8月到华北、东北,9月南撤,10月退出大陆
对气候的影响 使大部分地区气温下降。 到达地区降水增多
(3)各温度带的积温和作物熟制
温度带 范围 ≥10℃积温 作物熟制
寒温带 黑龙江省北部、内蒙古东北部 <1600℃ 一年一熟。早熟的春小麦、大麦、马铃薯等。
中温带 东北和内蒙古大部分、新疆北部。 1600—3400℃ 一年一熟。春小麦、大豆、玉米、谷子、高粱等。
暖温带 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和新疆南部。 3400—4500℃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冬小麦复种荞麦等,或冬小麦复种玉米、谷子、甘薯等。
亚热带 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4500—8000℃ 一年两熟到三熟。稻麦两熟或双季稻。双季稻加冬作油菜或冬小麦
热带 滇、粤、台的南部和海南省 >8000℃ 水稻一年三熟。甘蔗。
跨温度带最多的省区:甘肃
比较秦岭、淮河南北的自然条件和农业差异。
秦岭、淮河以南 秦岭、淮河以北
温度带 热带、亚热带 暖温带、中温带
一月均温 大于0℃ 小于0℃
干湿状况 湿润地区 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年降水量 大于800毫米 小于800毫米
河流结冰否 冬季河流不结冰 冬季河流结冰
植被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耕地类型 水田 旱地
粮食作物 水稻 小麦、玉米、高粱
经济作物 甘蔗、油菜、棉花 甜菜、大豆、棉花
1.降水
(1)地区分布规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800mm等降水量线。
读降水量分布图注意:
①东北800mm年降水量——长白山以东
②新疆西部迎风坡
③雅鲁藏布江谷地
④湟水谷地
⑤东南部湿润区的山地迎风坡
⑥台湾岛、海南岛东西部降水差异
⑦降水最多——台湾火烧寮年均6558mm。原因:地形、夏季风
降水最少——吐鲁番的托克逊年均5.9mm,原因:地形、内陆
⑧降水与建筑
(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3)时间分配规律: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多集中在5—9月。一般来说,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雨带的推移规律:
5月中旬:华南一带。注意南岭对雨带的影响
6月中旬:长江中下游。梅雨季节。注意湟水谷地。江淮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均力敌
7月中旬、八月:华北、东北。长江中下游——伏旱。注意湟水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
9月:退至长江以南。昆明准静止锋、天山准静止锋:华南、西南和天山北侧——冬半年——地形影响——锋面坡度小,降水面广,强度小。
10月:夏季风在大陆消失。
(4)年际变化:南方小,北方大
(5)干湿区——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
读“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
①东北湿润区面积比800mm降水量范围大的原因:蒸发量小
②湟水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400mm降水量区面积大,但半湿润区面积小、半干旱区面积大,新疆西北部地区400mm、800mm降水量区均为半干旱区的原因:蒸发量大。
③海南岛西侧的半湿润区原因:降水少,蒸发量大。
④跨干湿区最多的省区:甘肃、西藏、陕西、内蒙古
4.气候特征
(1)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同纬度地区多沙漠的原因。
(2)雨热同期。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水稻、棉花种植界限偏北。
(3)气候复杂多样:适合多种农作物、动植物生长。
七、河流湖泊概况
1.内流区和外流区
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主要流入太平洋、怒江、雅鲁藏布江等流入印度洋,惟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是额尔齐斯河)
内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塔里木河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与200mm等降水量线接近。
内、外流区
区 域 范围 占全国面积 占全国总水量
内流区 内流河的流域 1/3 不到5%
外流区 外流河的流域 2/3 95%以上
注意:黄河几字湾内的内流区;黑龙江省松花江与黑龙江之间内流区;阿尔泰山南侧的外流区。
2.水系形态
(1)影响水系形态的主导因素:地貌
黄土高原河网密度、树枝状水系与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四川盆地的向心水系与盆地地形
横断山区南北状排列河流与平行状山脉
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的平行水系与冰川侵蚀地貌
(2)与自然灾害
扇形水系:水流汇集、易成洪涝
正常年份:可错开洪峰
南北对称状水系(长江)
异常年份:同时到达,易成洪峰
东西对称水系(黄河中游):易成洪涝
东西不对称水系(淮河):北部支流众多,南部支流较少,易成洪涝。
3.水文特征
(1)河流水文特征的含义:从水位、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来分析。
(2)外流河共同的水文特征及成因:
时间 水量 水位 结冰期
夏季风盛行时 大 上涨、形成汛期 无
冬季风盛行时 小 下降、形成枯水期 秦岭—淮河以北普遍有
(3)外流河水文特征差异及原因
地区 河流 流量 水位 含沙量 有无结冰期
东北 黑龙江、松花江 水量丰富(流经湿润半湿润区) 汛期较短(有春汛、夏汛) 少(森林茂密) 长(纬度高,位于寒温带、中温带)
秦岭—淮河以北 辽河、海河、黄河 水量较小(流经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汛期短(雨季短) 大(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 短(位于暖温带)
秦岭—淮河以南 长江、珠江 水日夏养花网量丰富(降水量大,流经湿润地区) 汛期长(雨季长) 小(流域内植被好) 无(亚热带,冬季均温0C以上)
(4)内流河水文特征
①分布地区:西北内陆
水源补给: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②主要特征 季节性河流:夏季为丰水期,其他季节水量少,甚至断流。
流程:不长(蒸发、下渗、灌溉用水多)
③ 塔里木河:7~9月为汛期
塔里木河、黑河的生态环境问题:
下游河段来水量锐减,河道干涸段流,土地撂荒甚至严重沙化,生态环境恶化。其原因是上游地区不断开垦土地,农业用水急增,加之温室效应,蒸发加强,导致下游河流水量减少甚至干涸。
塔里木盆地的坎儿井:
附:坎儿井的神奇
中国古代是科技大国,而位于中国西部地区的新疆、四川一带,其古老的科技成就更是名不虚传。坎儿井,《史记�6�1河渠书》称为“井渠”。它是维吾尔等族人民利用地下水通过地下渠道灌溉农田的水利设施。坎儿井主要流行于新疆吐鲁番、哈密一带干旱地区。其流程样式如图所示:
坎儿井的开凿程序是:从山地水源挖一渠道,长度不一,最长可达20~30公里。每隔20~30米有一通地面的竖井,各个竖井的深度,沿山坡往下逐渐减小。暗渠水流近田庄处始经明渠流出地面,灌溉农田。勤劳智慧的维吾尔族人民发明创造了坎儿井技术后,又通过丝绸之路将它传入中亚和西南亚等国家。王国维的《西域井渠考》叙述了这一传播的概况。
开凿坎儿井的工程相当浩大,往往耗时好几年。要使坎儿并经久耐用,还要常年修理保养,要在暗沟清除淤泥,支撑梁柱,甚至还要加掘上游暗沟,以增加水源,工程极为艰巨。古代中国人民为获得水源,不畏艰难、坚持不懈地同大自然作斗争的成就堪称世界文明史上的一大奇观。
3.湖泊
分类(按湖泊所在流域特点)内流湖→内流区→基本上是咸水湖
外流湖→外流区→淡水湖
青藏高原湖区:世界最大的高原湖泊区,占我国湖泊面积的一半,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
东部平原湖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淮河下游和山东南部,是我国淡水湖最集中的地区,我国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都分布在这一地区
各湖泊所在省区:
青海湖——青海省 鄱阳湖——江西 LehVrPbMHT 洞庭湖——湖南
洪泽湖、太湖——江苏 巢湖——安徽
4.主要河流——长江、黄河
长 江 黄 河
源头 青藏高源唐古拉山(正源沱沱河) 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源头约古宗列渠)
注入海洋 东海 渤海
流经省区 青藏川渝云鄂湘赣皖苏沪(11个) 青川甘宁内蒙古陕甘豫象(9个)
流经地形区 青藏高源、横断山区、云贵高源、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日夏养花网原 青藏高源、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长 度 6300千米 中国第一大河 5500千米 我国第二长河
流域面积 180万平方千米 75万平方千米
年径流量 10000亿立方米 480亿立方米
主要支流和湖泊 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湘江、赣江、洞庭湖、鄱阳湖 汾河、渭河
上中下游分界线 宜昌、湖口 河口、旧孟津
开
发
水
利 水能蕴藏量占全国1/3,哥开发占全国一半,上游最丰富,开发利用率低。已建成葛洲坝等、正在建设三峡工程;干流横贯东西,江阔水深,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通航里程全国2/3,航运条件好是黄金水道。与铁路相比具有运量大、投资省、成本低的优点;流域内资源、农产丰富、人口城市众多;航线与成昆、川黔、焦柳、京广、京九、京沪等铁路及京杭运河相交,有巨大运输价值 已建成龙羊峡、刘家峡、三门峡等水利工程,正在兴建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宁夏平原、河套平源等地的引黄灌溉。
主
要
危
害 洪水对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危害最为严重。宜昌以上干支流,南面的洞庭湖、鄱阳湖两大水系,北面的汉江,是中下游洪水的三个主要来源。防洪成为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 中游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破坏,暴雨冲刷,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泥沙在下游沉积,形成“地上河”,易决口改道
治理措施 加固江防大堤;兴建水库及分洪蓄洪工程;重点治理荆江河段;退田还湖;中上游造林和水土保持 维修黄河大堤;修建分洪蓄洪工程;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是治黄之本(造林种草、打坝淤地,修建水库)
注意:长江入海口附近流域变窄与黄河下游流域狭窄、泰山附近流域变大的原因。
5.珠江
南方最大河流,由西江、北江、东江汇合而成,西江是主干。各大河流中汛期最长,水量仅次于长江,水能丰富,主要集中在南、北盘江和红水河,开发后形成“西电东送”南部通道。水运发达,内河年货运量仅次于长江,西江梧州以下航运条件较好,珠江三角洲航运最为发达。
长度:1800千米
概况 流经省市:京津冀鲁苏浙
6.京杭运河 沟通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历史上:沟通南北
现 在:苏浙境内仍是重要的运输线
7.红水河梯级开发
(1)区位优势:亚热带季风区,流经云贵喀斯特地形区,流量、落差较大,水能丰富;加之邻近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具有广阔开发前景。同时资源丰富,人口稀少是大规模开发的保障。
(2)开发现状:将建成西电东输南通于中国西部四川灌县西北岷江中游的综合性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它孕育了古代蜀国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使四川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古代朗江水源旺盛,自山区转入成都平原,流速陡降,易淤易决,水灾特别严重。公元前251年,秦国蜀太守李冰及其儿子在前人治水的基础上访察水脉,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制定了“深淘滩、低作堰”的岁修原则,以及“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的八字治水方针。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工程基本完成了都江堰的排洪、泄沙、引水工程体系。都江堰控制岷江激流,使水势转为平缓,既免除水灾,又灌溉田地,于是四川成都平原“沃野千里,世号陆海”,“都江灌溉方法之完美,世界各地无与伦比”。李霍芬的赞美之词道出了都江堰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丰碑”的特殊地位。都江堰的兴建,一去两千余年,她像一座历史的丰碑,傲然屹立在祖国的西南四川盆地之中,随着开发西部宏伟战略的实施,这颗水利工程史上的灿烂明珠,将放射出更加绚丽夺目的光彩。魅力无比的都江堰带来了四川的风调雨顺,水土滋润,它永久性地灌溉了天府之国,也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
道的能源基地;天生桥(黔桂交界)、岩滩、
[考纲要求]
中国的区域差异:中国三大自然区的空间位置和基本特征。东部季风区内部的差异。中国自然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中国国土的整治与开发。
[知识精讲]
1.我国的三大自然区
(1)三大自然区的划分
气候和地貌是决定我国自然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
土壤和植被则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的两面镜子
综合地貌气候 东部季风区 大致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
两大要素分成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北部与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为界
三大自然区 青藏高寒区 东部约以3000米等高线为界
(2)三大自然区特点
自然区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地形地势 海拔较低,平原众多 海拔较高,差异显著 海拔高,4000米以上
气候 季风气候显著,气候湿润 降水少,气温变化大 高寒气候
植被土壤 森林为主、部分森林草原 大部为荒漠、部分草原 荒漠、草原、高山草甸
水文 外流河,以雨水为主要来源 多内流河和咸水湖 多大河源头、冰川、湖泊
人类活动 影响广泛深刻,最主要农耕区 影响不如季风区深刻 影响微弱
2.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
(1)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
热量是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水分成为北部地区差异的重要因素
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黑土肥沃,只能种植春小麦,一年一熟
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落叶阔叶林为主,作物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水分不足、旱作为主
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水田为主,一年两熟两三熟
华南热带湿润地区:热带季风气候,植被四季常绿,一年三熟、可种植热带作物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东西差异
内蒙古温带高原地区:基本在内蒙古高原上,宽广坦荡,距海较近属半干旱气候,草原为主
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山地与盆地相间分布,气候干旱,光照丰富、河流少、短、流量小
(3)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夏半年受印度洋和太平洋水汽的影响,东南湿润、西北干旱,垂直分异明显
我国棉花,水稻等 作物的 种植界限 比世界 同纬度其他地区偏北,为什么
答案是 季风气候影响。。 因为棉花水稻喜湿热 。。 但为什么 比世界 同纬度其他地区偏北。。越偏北不就越旱,气温越低吗因为我国的气候具有大陆性
虽然季风气候显著 ,但是由于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东岸,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
热力性质差异差异,致使在夏季,温度普遍(青藏高原除外)比同纬度地区的温度高,并且雨热同期。
所以我国棉花,水稻等 作物的 种植界限 比世界 同纬度其他地区偏北
虽然季风气候显著 ,但是由于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东岸,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
热力性质差异差异,致使在夏季,温度普遍(青藏高原除外)比同纬度地区的温度高,并且雨热同期。
所以我国棉花,水稻等 作物的 种植界限 比世界 同纬度其他地区偏北
是种植界限 种植范围
我国水稻种植的界线比世界其他地方偏北,这主要得益于我国( )A.气候复杂多样B.夏季普遍高温,雨热
我国水稻种植的界线比世界其他地方偏北,这主要得益于我国( )A.气候复杂多样
B.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
C.降水丰富
D.气候灾害少
季风气候显著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水热条件配合得当,使农作物和林木在旺盛的生长期内,能够得到充足的热量和水分,因此中国喜温作物的种植界限,比世界其他地区的纬度要高得多.但夏季降水多,易发生洪涝,而其他季节降水少,易造成干旱;在冬、夏季风强弱反常时,会导致降水波动大和热量条件的不稳定,从而带来旱涝灾害和夏季低温、冬春季日夏养花网寒潮,常使工农业生产乃至人们的生活遭受损害.
故选:B
故选:B
我国棉花、水稻等作物的种植界线比世界同纬度其他地区明显偏北,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复杂多样
我国棉花、水稻等作物的种植界线比世界同纬度其他地区明显偏北,主要原因是( )
|
季风气候显著对我国的影响极大,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水热条件配合得当,使农作物和林木在旺盛的生长期内,能够得到充足的热量和水分.我国棉花、水稻等作物的种植界线比世界同纬度其他地区明显偏北.
故选:D.
故选:D.
文章标签:
本文标题: 我国棉花、水稻等作物的种植界线比世界同纬度其他地区明显偏北,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复杂多样 B
本文地址: http://www.rixia.cc/wenda/247749.html
上一篇:请问是什么中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