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真的有孙悟空、如来佛和观音菩萨吗?这些人物是真实存在的还是虚构的?
如来佛祖成佛之前在现实中的人吗?
如来佛祖成佛之前在现实中的人吗?还是人的内心世界杜撰出来的人物呢?rn如果是现实人物,请讲讲他的生前事.rnrn观世音呢?猜测之一
孙悟空是只石猴,很多年后有人说他是这本书的真正主角,其实这是不恰当的,他只是“第一主角”。因为西游的队伍里每个人都是主角,包括龙马。
孙悟空是天产石猴,生于花果山水帘洞,得育明师。修成大道。降龙伏虎强销死籍。一根如意金箍棒,横扫天上地下,高傲刚强,生平从不服人。
他受业的师父,是一个叫菩提老祖的人。
我在很久以前写过东西论述过天地五仙的级别和差别。在那里边我曾经有过菩提老祖不如镇元大仙的论调。因为菩提老祖曾经露出口风可杀悟空.他既然居住在地上,又能教出孙悟空这等徒弟,理所当然属于地仙。而镇元是地仙之祖。所以镇元强于菩提更强于悟空这个推理我一直深信不疑。直到不久以前的一个晚上,那天晚上我无聊的翻着西游,忽然间,我想起一个问题:菩提到底是谁?
跟我以前臆断的相反,菩提,也许根本不是地仙!
因为这中间的疑点太多了,而我以前竟然一直没有注意到。
一,悟空学成大道降龙伏虎之后,曾经有过一段“强销死籍”的经历。当时地府的生死簿上明明记载“孙悟空,天产石猴,该寿三百四十二岁,善终。”
大大的不对!
因为要知道悟空当时已结拜七兄弟,七兄弟另外六人各个都非善类,从法力神通上说,应该都在伯仲之间。既然悟空可以而且已经强销死籍,那么那六个呢?难道他们六个已经强销死籍过了么?难道地府隔三差五就要被神通广大的妖怪践踏一回?难道地府里根本没有另外六个魔王的档案?
何况天下间还有更强于七魔兄弟的妖怪!
那么为什么只有孙悟空有这样的遭遇?
从天地五仙的划分来说,天地神人鬼(顺序不可错,央视新西游里那个如来都没搞懂,他老人家说的是天地人神鬼,直接让张三丰超过了玉皇大帝:)。
以悟空毕业离校之后表现出来的神通,横扫天宫,败李靖哪吒四天王都是真实本领。能横扫神仙界的起码是高一等的地仙界。而当时悟空还没有以身为炉鼎炼丹的能力,他以后的道行积累基本都是靠吃桃子的。所以他也只能是地仙。鉴于他确实打不过地仙之祖镇元大仙,他在地仙界中应该只是中等偏上一点。
当时悟空既然已有地仙的能力,理应同时拥有地仙的待遇。他另外六个兄弟每个都没有受到地狱的骚扰,应该就是因为他们都已经拥有实际地仙的能力和待遇,哪个鬼仙敢惹他们,不被他们拿去递鼓传更提铃喝号就已经万岁万岁万万岁了……
所以悟空这段相当特殊的遭遇,其实只能说明一个事实:悟空根本不是仙人。从始至终,他根本没能跟仙界建立起真正脉络贯穿的联系。所以,他的师父,菩提老祖,也同样不会是仙人!
——那么他们到底是什么?
二,照妖镜的问题。
这个问题曾经困扰了我很长时间。悟空两次公然对抗天宫,两次都对上了托塔李天王,李天王有照妖镜。但前后两次交锋,其中一次还是在二郎神的关照之下,这照妖镜居然一次都没好用过。对悟空不构成任何威胁。当时最后破解悟空变化的方法,是锁了琵琶骨。
很久以后,悟空与六耳猕猴鏖战,真假难辩。打到天宫,照妖镜第二次出场,在镜子里,看到两个大圣,衣服,金箍,铁棒一模一样,分毫不差!
怪就怪在这里,假使照妖镜对悟空有效的话,镜子里应该只有两个猴子而已……为什么他们在照妖镜面前宛如对着一面普通的镜子,连衣服之类都过滤不掉?……
但还不能就此说照妖镜是一没用的东东,那牛魔王何等了得,与悟空激战一日一夜,斗智斗力,丝毫不落下风。若按这等法力,小哪吒哪里是他的对手?!可是照妖镜一照住元神,老牛就再不能飞腾变化,只能乖乖的做被宰割的菜牛。
为什么相差竟然如此之大?!
某一天我忽然想起哥斯拉,想起红外线跟踪导弹居然打不到那冷血的怪物,顿时豁然开朗。如果,我们假设仙界的各种法宝(当然除去直接打击类的如金箍棒,降魔杵)都是各自定位不同的特制武器,问题一下子就简单了,假如一个人不具备了那法宝攻击所必须的条件,那法宝自然就制不了他。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因为是主要围绕法宝的,所以举几个封神的例子。大家知道哪吒是莲花化身。莲花没有魂魄,所以哪吒一成型就不惧任何以魂魄为攻击对象的法宝。这一点极大的成就了哪吒,不然,他将沦为与黄天化,韦护伯仲的中庸角色。(要知道连哪吒的师父太乙真人都仍然是存在着魂魄的。)
而杨戬更了得的多。哪吒不惧魂魄类法宝,杨戬相反,他除了魂魄类法宝其他什么也不惧。(当时他只是神仙级的人物,但在全书中他除了只对大教主级宝物如诛戮灭绝剑等因等级太悬殊而不得不逃避之外,其他稍低一点的他师父级别的法宝他通统硬接!闻仲的龙鞭,邓婵玉的五色石,甚至广成子的玉虚至宝翻天印,他一概硬接!我从没见过杨戬被宝物打下马去过。(哪吒N次,黄天化等无数……)
而且杨戬以肉身跟哪吒的莲花身同样有对各种瘟毒免疫的作用。
在这里要解释一下七十二变。这种法术的有用程度远非我们以前想象的变来变去的那么简单,要知道,既然很多法宝都是靠锁定特定目标而攻击的话,那么,具有极端不稳定性的七十二变,原则上就可以把这些法宝统统躲开——比如,非典病毒很嚣张,但是一定有它攻不破的堡垒。假如一个会七十二变的人遭到病毒的袭击,他的变化就会自然改变他某些基因,部分变化成对非典病毒免疫的动物基因(比如说他直接变出非典疫苗来)……
糊涂了吧?……懂了的举手!好,居然有这么多聪明的人!
七十二变就是这样,绝大多数的法宝都应该对这种神通束手无策。除此之外杨戬还有一门九转元功的功夫,类似于高级铁布衫,金刚不坏,成道以后一般的直接攻击(时髦点叫物理性攻击)可以根本不加理会。
悟空在这两项上的本事大致上跟杨戬差不多。老牛稍弱,有七十二变,可能无九转元功。
我之前说过了,七十二变加九转元功几乎可以抵挡大多数的法宝,除了魂魄性法宝,但,照妖镜是魂魄性,这种制的老牛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法宝,偏偏从来没有对原本应该有效的孙悟空产生效果。
为什么?
三,悟空投入唐僧门下,最开始更象一笔交易。唐僧救了他,他保护唐僧取西经。在他的心里,除了感激,可能根本没有正视过他的这个师父。
然而,几年之后,事情变化了。
悟空似乎慢慢发现了唐僧,发现了取经的意义,更重要的,发现了自己!
他开始重视起唐僧了。在平顶山,他对唐僧头上的云霞称赞不绝。在通天河,他对老陈说“我师父管教不死长命。”在无底洞前的喇嘛庙里唐僧一病三天,老孙并知因果。铜台府地灵县遇冤,悟空第一个晚上就是在忍,就是在故意受苦受难,因为他知道,师父有这一劫。
他无师自通的知道了师父是金蝉子,是如来的第二个门徒。
为什么这些玄奥的东西,他竟然都明白过来了?!
孙悟空向来自诩老孙不知几万岁了。稍微精细一点的人都知道,他在说大话。悟空从生身到成道,到强销死籍的时候三百四十二岁,之后在天宫混了百十年,压在五行山下又五百年,满打满算加起来才一千来岁。这样年纪的妖怪有的是。
悟空拜在菩提老祖座下时,老祖说:“入得我门,为十辈小徒。”他门中排辈是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元觉,悟空是悟字辈。但在之前书中没有对这老祖做一字交代,之后却又无一字补叙www.rixia.cc。菩提消失的无影无踪,神秘到,就仿佛他一直在那里等了三百余年等待那只竹阀度海的猴子……
他为什么会这么做,他又究竟是谁?……
花果山上的老猴子跟悟空说,世上不死者,唯佛与仙与神圣。
悟空的成就不止神圣,他长生不死,而前文我们已经论述过他实际上不是仙人,那么他是什么?——答案只剩下一种,他是佛门弟子!
因为他是实际上的佛门弟子,但在现实中,菩提以道家神通成就悟空的佛门正果。所以,任何地方都没有关于孙悟空的记录。地府照样作为一个过程来抓捕他,而照妖镜也不可能超越仙界锁定一个佛门的弟子!
这就是事实的真相。
孙悟空在西行之前度过了一千余年的时光,让我们做一个假设,就在悟空从仙石中破体飞出的同时,一个婴儿在人间降临,他一出生就是和尚!
这个和尚慢慢长大,衰老,死亡。他的下一世,仍然是和尚!这个人从生到死,从死到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一直在做和尚,他做了九世和尚,轮回到第十世,还是一个和尚。
这个人当了十世和尚,到最后这一世,他在人间已经历劫将近千年,也许是机缘终于巧合的来到他身边,当时是唐朝。当朝的皇帝从千佛万僧之中选他出来,执行一个伟大的任务,取西经!
这个人就是唐僧!
唐僧跟孙悟空,虽然名分上是师徒,但,实际上,他们原本就是一体。那个不敬三宝特立独行的西方不肖弟子。他在千年以前被贬落凡尘,他性格中懦弱儒雅敬信佛法的一面成为唐僧,桀骜不逊啸傲天地的那一面进入仙石成为悟空。菩提为了成就悟空,在人间度过了十世。而唐僧用更漫长的时间,艰难完成了自己的十世求道。悟空跟唐僧,都是十世弟子!他们根本就是一个人善恶的两面。那个人,就是金蝉子!
因为唐僧跟悟空根本就是一体,所以,在取经的十四年里,悟空日渐一日的熟悉唐僧等于熟悉自己,虽然是桀骜不逊,也终于在不知哪个深夜中豁然梦醒。知道了那个令他痛心的事实,我,不是我!从此以后他已经明晰了千年以来的前因后果,即使是在贬谪时期,他也从来没有忘记过跟他一体的师父。他深深的知道唐僧不会死,因为他自己没有死!
以后的过程都只是游戏而已,一种将善恶两极渐渐回炉重铸归为一体的游戏。还记得吗?当灵山大典,悟空跟唐僧并肩站在一起,悟空对唐僧说:“师父,现在我已成佛,跟你一样了……”
此间有真意,试问谁人知。每念如此,有泪如倾。……
前一世,金蝉子在如来的阴影下形成了本不该有的善恶两面。后千年,解铃还需系铃人。金蝉子善的一面自己挣扎着重新皈依佛门,而金蝉子恶的一面,就自然需要一个助力来帮助他完成重新由恶向善的大举。而这过程的头一步就是要教会悟空本领,如此一来,就有了菩提这个人。
悟空叱咤神界没有问题,在天界闹腾的功力应该还差的远。而他居然一无阻挡的就吃到了老君五壶金丹!还被老君在八卦炉里铸炼的金刚不坏。五行八卦循环不息。如果老君存心要杀悟空,只消小做手脚,移动巽宫的位置,风移火生,悟空必然化成焦碳。而实际上,倒象是老君成全了他!
老君实际上是不喜欢悟空的,这从他以后的话语中可以看的出来,那么又是什么人能够强使他做他自己本不喜欢做的事?
是谁不是仙人却能教出悟空这样的徒弟?是谁能强使老君不得不成就悟空?是谁能够做金蝉子的师父?——
答案已经呼之欲出,菩提老祖,这个我一直以为他是道家仙人的人,其实最大的可能,就是释迦牟尼如来佛本人!
孙悟空跟唐僧也许是西游记里最重要的两个人了,我默默的说,这时候靖岩不再是靖岩而是静言。我在杳无人迹的坛子上独自一人,寂寞的说神论鬼,而实际上我所说的,并非只是神鬼而已……
猜测之二
一.《西游记》和《封神演义》联系密切
提起明朝著作《西游记》和《封神演义》,我想你一定不会陌生。从两部作品中派生出来的《孙悟空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神话就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了。两部小说虽然讲述的是不同朝代的故事,可是里面的人物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你比如李靖、哪吒、木吒、杨戬等人在两部书中都有体现。而《封神演义》中的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燃灯道人经过若干年后,修成了正身,加入了佛教。后来分别成为了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和燃灯上古佛。这些人物也在《西游记》中出现过。可见,两部作品关联之紧密。
二.《西游记》和《封神演义》中厉害人物简介
1.《西游记》二巨头
a.如来佛祖
如来佛祖,是西方极乐世界释迦牟尼尊者,南无阿弥陀佛。在西牛贺洲天竺灵山鹫峰顶上修得六丈金身。此人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刚一出场便化解了天庭大难。后又多次显露身手,帮着悟空破了重重磨难。堪称《西游记》中的巨无霸。
b.菩提祖师
菩提祖师,乃是海外老仙。他隐居深山,不露头脚。虽法力无边,却是无人知晓。这位大仙只用了三年功夫就使孙悟空学会了长生不老术,七十二变和筋斗云的本领。这对悟空今后大闹天宫的,以至最后成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见菩提祖师绝非等闲之辈。
2.《封神演义》五教主
a.老子
即太上老君。他是鸿钧老祖的大弟子,掌管人教。曾三次下山帮助阐教力退截教众仙。也曾一气化三清,战败过通天教主。《西游记》中,他住在离恨天中,是三清教教主之一的太清圣地混元教祖——太上道祖,也称太上老君。
b.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是鸿钧老祖的二徒弟,掌管阐教。他的弟子很多,其中不乏有名之士。像佛教中的文殊、普贤、观音三位菩萨,以及“过去七佛”中的惧留孙佛都曾是他的门人弟子。而杨戬、哪吒、李靖等人都是他的徒孙。后来他成为三清教的主管——《西游记》中的玉清圣地先天教祖。
c.通天教主
通天教主是鸿钧老祖的三徒弟,掌管截教。他的门人弟子最多,但大多都是在滥竽充数。不过他也为上天做了不少的贡献。像玉帝手下的二十四星宿、雷公电母、普天星相几乎都是他的门人。通天教主听信众弟子的谗言,摆了下“诛仙”、“万仙”二阵,堵住了姜子牙的去路。后来多亏四大教主同心协力才破得此阵。他就是三清教的另一位教主——上清圣地通天教祖灵宝天尊。
d.接引道人
接引道人是西方教教主,住在西方极乐之乡。此人身高丈六,面皮黄色。长年累月不曾离得清净之所。后来受人之约,三颗舍利取下戮仙门,与老子、元始共破通天恶阵。
e.准提道人
准提道人是西方教二教主。曾多次来到东土度化有缘人。他比接引更开明,也多次帮助阐教解危难。可以说是二道皆通。他手里的加持神杵和七宝妙树真可谓是法力无边。通天教主曾两次败在准提之手。
三.《西游记》中隐藏着线索
《西游记》里孙悟空的师傅——菩提祖师,是一个世外神仙。由于孙悟空在三星洞里修了7年道,习了3年武就把灵宵宝殿揭了个底掉,因此有很多人对他的师傅普提祖师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那么此人究竟是谁?在《西游记》中就连一点线索都没有留下吗?答案是否定的。
先让我们看看菩提祖师的住所。菩提祖师隐居在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中。“灵台方寸山”取首尾二字就是“灵山”,“斜月三星”乃是天上之物,暗指“天空”。把他们合起来就是:“天上灵山”。而我们知道如来佛祖恰恰就住在西牛贺洲“天竺灵山”的大雷音寺内。这两座山名如此相像,这真的是巧合吗?菩提祖师与如来佛祖会不会有什么关联?
当孙悟空第一次见到菩提祖师时,吴承恩是这样描绘的:“见那菩提祖师端坐在台上,两边有三十个小仙侍立台下。果然是: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见《西游记》第一回)。可见,菩提祖师也是西方的一位尊者。而菩提乃是西方佛教的象征。难道这就意味着菩提祖师是佛非道吗?如果他是佛,那他为什么对道教文化了如指掌呢?如果他是道,为什么又有“西方妙相祖菩提”之说呢?
四.《封神演义》寻答案
在《西游记》中,我们无法破解菩提祖师身份之迷。但我们知道《西游记http://www.rixia.cc》里的人物是与《封神演义》中的角色是紧密相关的。这一点,我在前面已经说过了。《西游记》里的菩提祖师给人的感觉是佛道一体。而在《封神演义》中恰恰就有一个似佛非佛的道教——西方教的存在。西方教中有两位教主,法力无边神通广大。曾经帮助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大破通天教主布下的“诛仙阵”和“万仙阵”。堪称《封神演义》的两大顶尖高手。他们一位叫做接引道人,一位叫做准提道人。
1.接引道人VS如来佛祖
接引道人住在西方极乐之乡,身高丈六,面皮黄色。不禁让人想起了《西游记》中已经修成丈六金身的如来佛祖。两人相貌如此相似,并且都在掌管西方极乐圣地。难道他们是一个人吗?那就让我们看看两位作者对两位角色的描述吧。
a.以下段落截自《封神演义》第七十八回:
接引道人如准提道人之言,同往东土而来。只见足踏祥云,霎时而至芦篷。广成子来禀老子与元始曰:“西方二位尊师至矣。”老子与元始率领众门人下篷来迎接。见一道人,身高丈六。但见:
大仙赤脚枣梨香,足踏祥云更异常;
十二莲台演法宝,八德池边现白光。
寿同天地言非谬,福比洪波说岂狂;
修成舍利名胎息,清闲极乐是西方。
话说老子与元始迎接接引、准提上了芦蓬,打稽首,坐下。
b.再看看《西游记》中第七回对如来的描述:
只见赤脚大仙又至。向玉帝前俯囟礼毕,又对佛祖谢道:“深感法力,降伏妖猴。无物可以表敬,特具交梨二颗,火枣数枚奉献。”诗曰:
大仙赤脚枣梨香,敬献弥陀寿算长。
七宝莲台山样稳,千金花座锦般妆。
寿同天地言非谬,福比洪波话岂狂。
福寿如期真个是,清闲极乐那西方。
如来又称谢了。叫阿傩、迦叶,将各所献之物,一一收起,方向玉帝前谢宴。
c.在《封神演义》里,还有这么一段:
接引道人顶上现出三颗舍利子,射住了戮仙剑。那剑如钉钉一般,如何下来得。西方教主进了戮仙门,至戮仙阙立住。
诸多因素表明,接引道人就是若干年后建立佛教的如来佛祖。西方教便是佛教的前身。
2.准提道人VS菩提祖师
我们再来看看两部作品对另外二人的评价如何:
a.准提道人第一次露面,见《封神演义》第六十一回:
文殊广法天尊听得脑后有人叫曰:“道兄剑下留人!”广法天尊回顾,认不得此人是谁;头挽双髻,身穿道袍,面黄微须,道人曰:“稽首了!”广法天尊答礼,曰称:“道友何处来,有甚事见谕?”道人曰:“原来道兄认不得我,吾有一律说出,便知端的:
大觉金仙不二时。西方妙法祖菩提;
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
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
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
道人曰:“贫道乃西方教下准提道人是也日夏养花网。”
b.菩提祖师首次亮相,见《西游记》第一回:
见那菩提祖师端坐在台上,两边有三十个小仙侍立台下。果然是:
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
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
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
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
《封神演义》中的准提道人是一个开明人事。他多次来再东土度化有缘人。对东方道教颇为了解。而他又是西方教的二教主。对佛学文化自然更是了如指掌。《西游记》中的菩提祖师,似佛似道。名出菩提,身行道家。可见他与西方道教渊源极深。他们一个掌教于西方极乐之乡,一个隐居在西牛贺洲教徒。种种迹象表明,菩提祖师就是准提道人。只是后来西方教并入(或说化成)佛教,接引道人更名为如来佛祖统领佛门弟子,准提道人改名为菩提祖师,退隐山林,修身养性去了。
五.答案揭晓
根据以上二文、四诗的评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那就是菩提祖师便是准提道人,是如来佛祖的师弟。两人曾经共同执掌西方教。后来如来修成六丈金身,建立佛教,把西方教吞并。菩提祖师也从此隐居山林,将高山命名为“灵台方寸山”,与“天竺灵山”相对。以后自立道观修身养性,除了山中居民,没人知道他的住处。就是那如来,也不知道自己的师弟身在何方。更不知西牛贺洲还有仙人存在。如来曾这样评价西牛贺洲:“我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见《西游记》第八回)。可见,同处西牛贺洲的如来,却不知菩提老祖的存在。由此可知,菩提的道行一点都不逊色于如来。甚至可以避开如来的法眼。
猜测之三
菩提祖师是如来的十大弟子之一,在入佛门前苦修道术,后来拜了如来为师,《金刚经》中的问佛者。
2.现实中的如来佛祖活到了八十几岁圆寂的,他的儿子是他的入室弟子之一,他的弟弟,包括他的妻子后来都随他一起修行,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修行。
3.观音是他的情人!
《西游记》中的人物孙悟空,历史上有真实存在过吗?
不存在,孙悟空是根据神话改编出来的人物。
孙悟空是中国著名的神话人物之一,出自四大名著之《西游记》。祖籍东胜神州,由开天辟地以来的仙石孕育而生,因带领群猴进入水帘洞而成为众猴之王,尊为 “美猴王”。后经千山万水拜须菩提祖师为师学艺,得名孙悟空,学会地煞数七十二变、筋斗云、长生不老等高超的法术。
扩展资料鲁迅先生说的,“明吴承恩演《西游记》,又移其神变奋迅之状于孙悟空。”宋元以来,禹伏无支祁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家喻户晓,吴承恩的《西游记》问世以后,无支祁的形象,逐渐为孙悟空替代。 如果说,元杂剧中的孙悟空形象是受无支祁影响,吴承恩笔下的孙悟空则是无支祁的化身。无支祁被大禹锁在龟山足下,孙悟空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无支祁形若猿猴,孙悟空本来就是猴像,其“搏击腾踔疾奔,轻利倏忽”之状亦无异。
孙悟空生性聪明、活泼、忠诚、嫉恶如仇,在民间文化中代表了机智、勇敢。自唐代出现西游传说,一直延续至明清,明代出现这些传说的集大成本《西游记》。孙悟空在历代的这些民间神话里,被中国人奉为神明。
参考资料孙悟空(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的主角)_百度百科
孙悟空不是真实存在,但孙悟空有原型:神猴哈努曼;也有认为孙悟空的原型是吴承恩本人的,在当时的年代,社会之黑暗。作者以写书的形式发泄出来。
传说神猴哈努曼为印度人民除暴安良立过大功,所以被奉为神,受到敬重。据考证,吴承恩的《西游记》取材于《大唐西域记》,这是唐代高僧玄奘西行印度后写的回忆录。那么,孙悟空的形象源于印度的神猴哈努曼,便是顺理成章的了。
扩展资料:
名字由来:
姓孙:祖师从猴王身上取个姓氏‘猢’。猢字去了个兽旁,乃是个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阴也。老阴不能化育,教他姓‘狲’。狲字去了兽旁,乃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姓‘孙’。
名悟空:祖师门中有十二个字,分派起名,到猴王乃第十辈之小徒矣。那十二个字乃‘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十二字。排到猴王,正当‘悟’字。祖师便为猴王起就个法名,叫做‘孙悟空’。
孙悟空,又呼“行者”,出身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金水为真空之性,悟得此空,还须行得此空,而金水攒矣。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孙悟空
人民网-吴哥王朝文物现"孙悟空"原型:印度神话神猴哈努曼
不存在,孙悟空是根据神话改编出来的人物。
孙悟空是中国著名的神话人物之一,出自四大名著之《西游记》。祖籍东胜神州,由开天辟地以来的仙石孕育而生,因带领群猴进入水帘洞而成为众猴之王,尊为 “美猴王”。后经千山万水拜须菩提祖师为师学艺,得名孙悟空,学会地煞数七十二变、筋斗云、长生不老等高超的法术。
扩展资料:
《太平广记》卷四六七引《戎幕闲谈》中有详细的无支祁的传说。
元代戏曲作家吴昌龄的杂剧《唐三藏西天取经》中,出现了孙悟空的形象,且有“无支祁是他姊妹”语。可见孙悟空的人物塑造,已经借鉴了无支祁的形象。无支祁是中国神话中的水怪。他的形状像猿猴,塌鼻子,凸额头,白头青身,火眼金睛。他的头颈长达百尺,力气超过九头大象。无支祁的故事,广泛流传八百年以后,吴承恩才加工整理《西游记》。
鲁迅先生说的,“明吴承恩演《西游记》,又移其神变奋迅之状于孙悟空。”宋元以来,禹伏无支祁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家喻户晓,吴承恩的《西游记》问世以后,无支祁的形象,逐渐为孙悟空替代。 如果说,元杂剧中的孙悟空形象是受无支祁影响,吴承恩笔下的孙悟空则是无支祁的化身。无支祁被大禹锁在龟山足下,孙悟空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无支祁形若猿猴,孙悟空本来就是猴像,其“搏击腾踔疾奔,轻利倏忽”之状亦无异。
参考资料:孙悟空(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的主角)_百度百科
孙悟空只是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并不存在。
孙悟空是中国著名的神话人物之一,出自四大名著之《西游记》。祖籍东胜神州,由开天辟地以来的仙石孕育而生,因带领群猴进入水帘洞而成为众猴之王,尊为 “美猴王”。后经千山万水拜须菩提祖师为师学艺,得名孙悟空,学会地煞数七十二变、筋斗云、长生不老等高超的法术。
扩展资料:
毛泽东:孙悟空这个人自然有满厉害的个人英雄主义,自我评价是齐天大圣,而且他的傲来国的群众——猴子们都拥护。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李安纲:孙悟空象征的是人心,是道心,是天心?既然是心,他是谁的心?唐僧师徒一行五众,配合金木水火土五行、心肝脾肺肾五脏、心性情意神五性,那么到底是谁的五行、五脏、五性?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可以讲,孙悟空是李世民,也即是人类心灵最完美的象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孙悟空
现实生活中真的有孙悟空,如来佛和观音菩萨吗
👍👍👍👍👍👍👍👏👏👏🙏🙏🙏🙏🙏🙏
真的有如来佛祖这个人吗?请详细介绍一下
如来"这个名词是从梵语(tathgata)译出来的。"如"字就是"真如"(tathta),即一切法(事物)的真实状况,它又包含"如实"(Yathbhtam)的意义。佛经对"如来"的解释是:"乘真如之道而来",又说"如实而来"。"如来"是一个通用名词,它是"佛陀"的异名。佛字是"佛陀"的简称,是Buddha的音译(如果用今天的汉语音译,应当是"布达"),佛陀的意义是"觉者"或"智者"。"佛陀"是印度早就有了的字,但佛教给它加了三种涵义:①正觉(对一切法的性质相状,无增无减地、如实地觉了);②等觉或遍觉(不仅自觉,即自己觉悟,而且能平等普遍地觉他,即使别人觉悟);③圆觉或无上觉(自觉觉他的智慧和功行都已达到最高的、最圆满的境地)。 如释迦牟尼佛,可以称释迦牟尼如来;阿弥陀佛,可以称阿弥陀如来。
《西游记》中主要人物只有四个和尚:孙悟空、唐三藏、猪八戒、沙和尚,他们的故事贯穿全书,形象刻画细致、全面。而很少出现的如来佛祖,因为出场比较少,并且用墨不多,往往不被太多注意。仔细琢磨,却不难发现,就是这个西方极乐世界的最高统治者、最高法力神通的代表、满口慈悲济世修真正善的佛老,实际上却是个自我标榜、乐于卖弄、明哲保身、欺上瞒下、假心假意、嘴尖皮厚、故息养奸、强人所难的和尚。不妨打开《西游》,细细看来:
自从猴子会聚四万七千群猴、七十二洞妖王开始造反,及至大闹天宫,众多神圣仙人不得收伏。玉帝不得已处,请如来救驾,使得如来第一次出场就有了表现的机会,也为如来标榜卖弄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与小猴子言语不过两句,就骂孙猴子是“初世为人的畜生”,紧接着要与猴子打个赌赛,说“你若有本事,一筋斗打出我这右手掌中,算你赢,再不用动刀兵苦争战,就请玉帝到西方居住,把天宫让你;若不能打出手掌,你还下界为妖,再修几劫,却来争吵。”虽然是会家不忙,“让天宫”的口气却也忒大了些,就象他是玉帝的家长一般,只不知玉帝在旁听了这话有没有自己是个傀儡的感觉。不过,玉帝这时是有求于人,也不会对如来如此“欺上”表示出来心里的不愉快。及至孙猴子输掉赌赛,虽然是猴子不相信没有跳出如来手掌中,这如来却也不加解释,出尔反尔,不但没有让猴子“还下界为妖”,反将猴子封压在五行山下。直到五百年后,观世音东去长安寻找取经人途经五行山时,被压的猴子仍然抱怨说:“如来哄了我,把我压在此山……”等语,可见这如来佛祖实非那守信之人,竟骗了心性纯正的孙大圣。虽然是猴子要玉帝让出天宫在前,实属犯下颠覆政权、危害“天宫”安全之罪,确也应该明正其罪,按律处罚,但如来却不加“审判”,自作主张便将猴子封压在五行山下,完全将个人意识强加于“天条”之上,不将玉帝、从神放在眼里。
收伏猴子之后,玉帝设宴致谢,“请如来将此会立一名”。这如来张口便立名“安天大会”,这“安天”两字,口气之大已经是无以复加,当初“十万天兵、满天神将”俱不能收伏猴子,却被如来反掌之间解决问题,如果在“安天”两个字之前明确加上主语,不是更加明了这“安天”是谁之功、是谁之力,虽然不能称为邀功,却也不免有自我标榜之嫌,这玉帝没宴致谢确也应该。怪不得后来唐僧遇难时,叫天天应,叫地地灵,岂不全是因为如来在天地之间混得开、面子大,在此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及至回到大雷音寺,这如来一边是“放舍利之光,聚庆云彩雾”显示其大法,一边对那“三千诸佛、五百罗汉、八金刚、四菩萨”详加描绘猴子如何如何“罪恶滔天”,概天神将、二郎、老君如何如何“莫能伤损”猴子,猴子如何如何“扬威耀武”,自己如何如何赢了“赌赛”,如何如何指化五行山“压了猴子”,玉帝又如何如何立安天大会请他“坐了首席”谢他。言语之间,简直是故意卖弄、得意忘形。幸好猴子已经被压,天下太平。
五百年后,如来又突发奇想在“盂兰盆会”上总结“众生善恶”,声称有“三藏真经”,便又要观音尊者去东土寻一个取经人来“求取真经”,并与之五件宝贝,一说,穿他的锦襕袈裟“免堕轮回”,这个幸得实现,不然唐僧不知要投胎几回方能复回灵山;又说,持他的九环锡杖“不遭毒害”,反倒给唐僧招来了一路灾祸,纯属骗人;再说,金紧禁三个箍,却又是为了收伏那“不伏使唤”妖魔,强迫人家皈依佛门之用,简直是一厢情愿的强盗逻辑,还自谓“劝他学好”,不管猴子、熊罴、红孩儿是否把“自由”看得更重要。至此,如来第一次出场后退场,前后不到两回的故事中,已经对如来是个怎样的“佛祖”有了初步印象。
等到再提起如来佛祖时,已是黄风岭上黄风怪(黄毛貂鼠)处。这黄风怪虽被如来着灵吉辖押,却经常“严命”手下妖怪巡山“拿几个凡夫去做案酒”(第二十回虎先锋言),惹不是欲害唐僧,估计“伤生造孽”再多,这灵吉也不会去管他,只此一事,不算是如来姑息养奸,也可算是其手下灵吉辖押不利,以至“伤生造孽”。到乌鸡国时,只因乌鸡国王不识文殊菩萨化身,“被几句言语相难”,将文殊浸在河里三日三夜,如来便为了给文殊出气将文殊之青毛狮子差去把那国王推入井里浸了三年,真不愧是个小肚鸡肠、睚眦必报,而又精于拉拢下级的“佛祖”。幸好这青毛狮子“不曾害人”,也还算是爱憎分明。
如来第二次出场时,已经到了猴子在金兜山斗青牛不过,上西天请如来降魔之时。孙猴子请如来着慧眼看了青牛来历出身,这如来“将慧眼遥观,早已知识”,却对孙猴子说:“那怪物我虽知之,但不可与你说。你这猴子口敞,一传道是我说他,他就不与你斗,定要吵上灵山,反遗祸于我也。”分明是一个明哲保身之辈,颇得中庸之道精髓。等到十八粒金刚砂陷青牛不住时,降龙伏虎才对猴子明识如来告诉了青牛的主人公,以至猴子闻言道:“可恨!可恨!如来却也闪赚老孙!当时就该对我说了,却不免教汝等远涉!”虽然是对如来表示了忿忿不平之意,却也没有看到如来明哲保身的处世之道。结果当然是皆大欢喜,大家“好!好!好”。
时隔不久,真假大圣吵上灵山时,如来又有了表现一把的机会,在“众亦莫辨”真假,惟他知道时,便笑道:“汝等法力广大,只能普阅周天之事,不能遍识周天之物,亦不能广会周天之种类也。”如此卖关子之后,又不厌其繁、详加阐述何谓周天种类之五仙、五虫、四猴混世,至此方说出假悟空之根本。真是让人等得心里着急,他却在那里悠然卖弄。
紧接着到了火焰山,孙猴子与牛魔王一场。孙猴子见到牛魔王之前先就害其子(红孩儿)、侮其妻(罗刹女)、欺其妾(玉面狐狸),后又偷其金晴兽骗了芭蕉扇,这猴子也真有些欺人太甚,等到孙猴子难伏牛魔王,如来即差来五台山秘魔岩神通广大泼法金刚、峨眉山清凉洞法力无量胜至金刚、须弥山摩耳崖毗卢沙门大力金刚、昆仑山金霞岭不坏尊王永住金刚布天罗地网挡住东西南北四维,又“发檄奏闻玉帝”请下托塔天王与哪吒太子助力降魔。如此阵式,真是欺侮人的路数。就象是只因他的徒弟(唐僧)去西天取经,别人就应该无条件给他帮忙,不帮忙就是逆天行事、犯了罪愆,就是要欠收拾,这岂不是强盗理论。
到了狮驼岭狮驼洞,文殊之青毛狮子在乌鸡国当了三年假国王之后,又在狮驼岭坐了七年头把交椅,若说在乌鸡国时“不曾害人”,这次却是“不知在那厢伤了多少生灵”(如来语),如此嚣张之奴才无非是因为有个文殊、如来做靠山后台,即使是造下无边罪愆,见了主人只要“泯耳皈依”,也会即往不咎,仅仅挨几句“孽畜”的训叱了事,不管是狗仗佛势,还是纵其行凶,文殊、如来都难逃其咎。普贤之白象为妖,若不是其深知其中道理,也不会如此。而大鹏雕却是如来娘舅,才使得如来唯一一次下灵山降妖。因为大鹏不悦,如来便一边“使大法力困住”,一边承诺“我管四大部洲,无数众生瞻仰,所做好事,我教他先祭汝口”,实在是小恩小慧、软硬兼施的伎俩,并不让人心服口服。
等到唐僧一行到得西天,如来命阿傩、伽叶传经,阿傩、伽叶索人事不得,传了无字之经,孙猴子回头质问时,如来竟然还引经据典说:“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有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看来这如来不但纵手下索贿,并且是对有钱给的就“保他家生有安全,亡者超脱”,对那无金的百姓、无银的冤魂岂不是置之不理,还自谓修真正善、济世救人的佛祖,简直是鬼话骗人。只不知现在的和尚有没有跟着佛祖学。除此还狡辩说:“白本者,乃无字真经,倒也是好的。”他岂不更知“无言乃是真言”的道理,多说那么多话纯是自暴其丑。但后来阿傩、伽叶虽然“把脸皮都羞皱了”,还是索要人事,三藏无老奈只得将紫金钵盂奉上,才得传有字真经。真是如来好调教、好纵容。唐三藏师徒又能如何?
等到唐三藏师徒将真经送至东土复还西天,如来为其授职时,猪八对唐三藏、孙悟空皆成佛,自己却只被授净坛使者而口中抱怨时,如来再次以口福之享哄八戒说:“因汝口壮身慵,食肠宽大。盖天下四大部洲,瞻仰吾教者甚多,凡诸佛事,教汝净坛,乃是个有受用的品级,如何不好!”又是小恩小慧的骗人伎俩,前面也已经祭过了大鹏的口。他岂不知唐僧师徒“脱了凡胎,全不思凡间之食”(第九十九回),授八戒个净坛使者纯是掩耳盗铃的手法,只能骗了老实憨厚的八戒。
幸好故事在一片念诵佛号声中结束,也算是如来有了一首赞歌、一块遮羞布。大家也就不太在意了。用如来的话说,就是“阿弥陀佛”了!
西游记中人物形像
如来佛祖:法力无边,手下的八大金刚、十八罗汉、各路菩萨,个个都有千般变化。英勇无比的孙悟空,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但却翻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如来的本意是乘真如来之道而来,也就是说如实而来,是佛教的祖师。他的种族名释迦,牟尼是圣人的意思,合起来叫释迦圣人,他原是古印度北部一个王子,因为对当时的婆罗门教不满,出家修行,创立佛教。
如来"这个名词是从梵语(tathgata)译出来的。"如"字就是"真如"(tathta),即一切法(事物)的真实状况,它又包含"如实"(Yathbhtam)的意义。佛经对"如来"的解释是:"乘真如之道而来",又说"如实而来"。"如来"是一个通用名词,它是"佛陀"的异名。佛字是"佛陀"的简称,是Buddha的音译(如果用今天的汉语音译,应当是"布达"),佛陀的意义是"觉者"或"智者"。"佛陀"是印度早就有了的字,但佛教给它加了三种涵义:①正觉(对一切法的性质相状,无增无减地、如实地觉了);②等觉或遍觉(不仅自觉,即自己觉悟,而且能平等普遍地觉他,即使别人觉悟);③圆觉或无上觉(自觉觉他的智慧和功行都已达到最高的、最圆满的境地)。 如释迦牟尼佛,可以称释迦牟尼如来;阿弥陀佛,可以称阿弥陀如来。
《西游记》中主要人物只有四个和尚:孙悟空、唐三藏、猪八戒、沙和尚,他们的故事贯穿全书,形象刻画细致、全面。而很少出现的如来佛祖,因为出场比较少,并且用墨不多,往往不被太多注意。仔细琢磨,却不难发现,就是这个西方极乐世界的最高统治者、最高法力神通的代表、满口慈悲济世修真正善的佛老,实际上却是个自我标榜、乐于卖弄、明哲保身、欺上瞒下、假心假意、嘴尖皮厚、故息养奸、强人所难的和尚。不妨打开《西游》,细细看来:
自从猴子会聚四万七千群猴、七十二洞妖王开始造反,及至大闹天宫,众多神圣仙人不得收伏。玉帝不得已处,请如来救驾,使得如来第一次出场就有了表现的机会,也为如来标榜卖弄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与小猴子言语不过两句,就骂孙猴子是“初世为人的畜生”,紧接着要与猴子打个赌赛,说“你若有本事,一筋斗打出我这右手掌中,算你赢,再不用动刀兵苦争战,就请玉帝到西方居住,把天宫让你;若不能打出手掌,你还下界为妖,再修几劫,却来争吵。”虽然是会家不忙,“让天宫”的口气却也忒大了些,就象他是玉帝的家长一般,只不知玉帝在旁听了这话有没有自己是个傀儡的感觉。不过,玉帝这时是有求于人,也不会对如来如此“欺上”表示出来心里的不愉快。及至孙猴子输掉赌赛,虽然是猴子不相信没有跳出如来手掌中,这如来却也不加解释,出尔反尔,不但没有让猴子“还下界为妖”,反将猴子封压在五行山下。直到五百年后,观世音东去长安寻找取经人途经五行山时,被压的猴子仍然抱怨说:“如来哄了我,把我压在此山……”等语,可见这如来佛祖实非那守信之人,竟骗了心性纯正的孙大圣。虽然是猴子要玉帝让出天宫在前,实属犯下颠覆政权、危害“天宫”安全之罪,确也应该明正其罪,按律处罚,但如来却不加“审判”,自作主张便将猴子封压在五行山下,完全将个人意识强加于“天条”之上,不将玉帝、从神放在眼里。
收伏猴子之后,玉帝设宴致谢,“请如来将此会立一名”。这如来张口便立名“安天大会”,这“安天”两字,口气之大已经是无以复加,当初“十万天兵、满天神将”俱不能收伏猴子,却被如来反掌之间解决问题,如果在“安天”两个字之前明确加上主语,不是更加明了这“安天”是谁之功、是谁之力,虽然不能称为邀功,却也不免有自我标榜之嫌,这玉帝没宴致谢确也应该。怪不得后来唐僧遇难时,叫天天应,叫地地灵,岂不全是因为如来在天地之间混得开、面子大,在此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及至回到大雷音寺,这如来一边是“放舍利之光,聚庆云彩雾”显示其大法,一边对那“三千诸佛、五百罗汉、八金刚、四菩萨”详加描绘猴子如何如何“罪恶滔天”,概天神将、二郎、老君如何如何“莫能伤损”猴子,猴子如何如何“扬威耀武”,自己如何如何赢了“赌赛”,如何如何指化五行山“压了猴子”,玉帝又如何如何立安天大会请他“坐了首席”谢他。言语之间,简直是故意卖弄、得意忘形。幸好猴子已经被压,天下太平。
五百年后,如来又突发奇想在“盂兰盆会”上总结“众生善恶”,声称有“三藏真经”,便又要观音尊者去东土寻一个取经人来“求取真经”,并与之五件宝贝,一说,穿他的锦襕袈裟“免堕轮回”,这个幸得实现,不然唐僧不知要投胎几回方能复回灵山;又说,持他的九环锡杖“不遭毒害”,反倒给唐僧招来了一路灾祸,纯属骗人;再说,金紧禁三个箍,却又是为了收伏那“不伏使唤”妖魔,强迫人家皈依佛门之用,简直是一厢情愿的强盗逻辑,还自谓“劝他学好”,不管猴子、熊罴、红孩儿是否把“自由”看得更重要。至此,如来第一次出场后退场,前后不到两回的故事中,已经对如来是个怎样的“佛祖”有了初步印象。
等到再提起如来佛祖时,已是黄风岭上黄风怪(黄毛貂鼠)处。这黄风怪虽被如来着灵吉辖押,却经常“严命”手下妖怪巡山“拿几个凡夫去做案酒”(第二十回虎先锋言),惹不是欲害唐僧,估计“伤生造孽”再多,这灵吉也不会去管他,只此一事,不算是如来姑息养奸,也可算是其手下灵吉辖押不利,以至“伤生造孽”。到乌鸡国时,只因乌鸡国王不识文殊菩萨化身,“被几句言语相难”,将文殊浸在河里三日三夜,如来便为了给文殊出气将文殊之青毛狮子差去把那国王推入井里浸了三年,真不愧是个小肚鸡肠、睚眦必报,而又精于拉拢下级的“佛祖”。幸好这青毛狮子“不曾害人”,也还算是爱憎分明。
如来第二次出场时,已经到了猴子在金兜山斗青牛不过,上西天请如来降魔之时。孙猴子请如来着慧眼看了青牛来历出身,这如来“将慧眼遥观,早已知识”,却对孙猴子说:“那怪物我虽知之,但不可与你说。你这猴子口敞,一传道是我说他,他就不与你斗,定要吵上灵山,反遗祸于我也。”分明是一个明哲保身之辈,颇得中庸之道精髓。等到十八粒金刚砂陷青牛不住时,降龙伏虎才对猴子明识如来告诉了青牛的主www.rixia.cc人公,以至猴子闻言道:“可恨!可恨!如来却也闪赚老孙!当时就该对我说了,却不免教汝等远涉!”虽然是对如来表示了忿忿不平之意,却也没有看到如来明哲保身的处世之道。结果当然是皆大欢喜,大家“好!好!好”。
时隔不久,真假大圣吵上灵山时,如来又有了表现一把的机会,在“众亦莫辨”真假,惟他知道时,便笑道:“汝等法力广大,只能普阅周天之事,不能遍识周天之物,亦不能广会周天之种类也。”如此卖关子之后,又不厌其繁、详加阐述何谓周天种类之五仙、五虫、四猴混世,至此方说出假悟空之根本。真是让人等得心里着急,他却在那里悠然卖弄。
紧接着到了火焰山,孙猴子与牛魔王一场。孙猴子见到牛魔王之前先就害其子(红孩儿)、侮其妻(罗刹女)、欺其妾(玉面狐狸),后又偷其金晴兽骗了芭蕉扇,这猴子也真有些欺人太甚,等到孙猴子难伏牛魔王,如来即差来五台山秘魔岩神通广大泼法金刚、峨眉山清凉洞法力无量胜至金刚、须弥山摩耳崖毗卢沙门大力金刚、昆仑山金霞岭不坏尊王永住金刚布天罗地网挡住东西南北四维,又“发檄奏闻玉帝”请下托塔天王与哪吒太子助力降魔。如此阵式,真是欺侮人的路数。就象是只因他的徒弟(唐僧)去西天取经,别人就应该无条件给他帮忙,不帮忙就是逆天行事、犯了罪愆,就是要欠收拾,这岂不是强盗理论。
到了狮驼岭狮驼洞,文殊之青毛狮子在乌鸡国当了三年假国王之后,又在狮驼岭坐了七年头把交椅,若说在乌鸡国时“不曾害人”,这次却是“不知在那厢伤了多少生灵”(如来语),如此嚣张之奴才无非是因为有个文殊、如来做靠山后台,即使是造下无边罪愆,见了主人只要“泯耳皈依”,也会即往不咎,仅仅挨几句“孽畜”的训叱了事,不管是狗仗佛势,还是纵其行凶,文殊、如来都难逃其咎。普贤之白象为妖,若不是其深知其中道理,也不会如此。而大鹏雕却是如来娘舅,才使得如来唯一一次下灵山降妖。因为大鹏不悦,如来便一边“使大法力困住”,一边承诺“我管四大部洲,无数众生瞻仰,所做好事,我教他先祭汝口”,实在是小恩小慧、软硬兼施的伎俩,并不让人心服口服。
等到唐僧一行到得西天,如来命阿傩、伽叶传经,阿傩、伽叶索人事不得,传了无字之经,孙猴子回头质问时,如来竟然还引经据典说:“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有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看来这如来不但纵手下索贿,并且是对有钱给的就“保他家生有安全,亡者超脱”,对那无金的百姓、无银的冤魂岂不是置之不理,还自谓修真正善、济世救人的佛祖,简直是鬼话骗人。只不知现在的和尚有没有跟着佛祖学。除此还狡辩说:“白本者,乃无字真经,倒也是好的。”他岂不更知“无言乃是真言”的道理,多说那么多话纯是自暴其丑。但后来阿傩、伽叶虽然“把脸皮都羞皱了”,还是索要人事,三藏无老奈只得将紫金钵盂奉上,才得传有字真经。真是如来好调教、好纵容。唐三藏师徒又能如何?
等到唐三藏师徒将真经送至东土复还西天,如来为其授职时,猪八对唐三藏、孙悟空皆成佛,自己却只被授净坛使者而口中抱怨时,如来再次以口福之享哄八戒说:“因汝口壮身慵,食肠宽大。盖天下四大部洲,瞻仰吾教者甚多,凡诸佛事,教汝净坛,乃是个有受用的品级,如何不好!”又是小恩小慧的骗人伎俩,前面也已经祭过了大鹏的口。他岂不知唐僧师徒“脱了凡胎,全不思凡间之食”(第九十九回),授八戒个净坛使者纯是掩耳盗铃的手法,只能骗了老实憨厚的八戒。
幸好故事在一片念诵佛号声中结束,也算是如来有了一首赞歌、一块遮羞布。大家也就不太在意了。用如来的话说,就是“阿弥陀佛”了!
西游记中人物形像
如来佛祖:法力无边,手下的八大金刚、十八罗汉、各路菩萨,个个都有千般变化。英勇无比的孙悟空,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但却翻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如来的本意是乘真如来之道而来,也就是说如实而来,是佛教的祖师。他的种族名释迦,牟尼是圣人的意思,合起来叫释迦圣人,他原是古印度北部一个王子,因为对当时的婆罗门教不满,出家修行,创立佛教。
世界上真的有神话吗? 历史上是否有孙悟空这个人物?
孙悟空,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西游记》人物,是真正的主角,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但是吴承恩在写《西游记》的时候给这些人物起名字是根据什么呢?他为什么要叫这个名字,像我们很熟悉的其它天庭的官职这不肖讲。那么孙悟空、猪悟能、沙悟净这三个法名分别代表了什么,是什么意思呢?孙悟空名字的由来是什么?中国西游管理第一人马修鹏认为,孙是因为悟空本是猴子,悟空这个名字是有很深寓意的。“悟空”就是“悟道”,“悟道”就是“悟空”,“空”就是“道”,“道”即是“空”。“悟”有着感悟、领悟、觉悟的含义,其中本身就代表着修炼、修心的意义。“悟”是一个过程,而“空”则指的是一种结果,通过多年的修炼、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要达到一种“无我”的境界。当达到“无我”的状态之时,也就是真正修成正果之时,此时的他真正有了“道”,而这种道是一种无我之道,就像《道德经》里说:道可道,非常道!真正的道,是无法说的明白的,能说清楚的道不是大道!
神话是我们人对神明的寄托,而孙悟空是虚构的。
文章标签:
上一篇:薰衣草单方精油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