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在历史上是真的吗?
三顾茅庐 在历史上真有这事么?
确有此事,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但小说、传说等,只是更加艺术化了
但小说、传说等,只是更加艺术化了
有,诸葛亮的《出师表》里有的。
是真实的,在历史上有记载的
历史上到底有没有“三顾茅庐”这件事?
最近不知怎么的迷上了三国...历史没学好...求证一下大家啊...有的。
“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敦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
诸葛亮在著名的“出师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之句。于是后世人见有人为请他所敬仰的人出来帮助自己做事,而一连几次亲自到那人的家里去的时候,就引用这句话来形容敦请人的渴望和诚恳的心情。也就是不耻下问,虚心求才的意思。
三顾茅庐,也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然而这又是一段被演义笼罩的历史。在《三国志》里,有关“三顾茅庐”的记载只有五个字,:“凡三往,乃见”。更有史书记载,是诸葛亮毛遂自荐,而不是刘备三顾茅庐。罗贯中传神地演义“三顾茅庐”,他是为了用刘备的礼贤下士,烘托出了一个近似神仙般的人物诸葛亮。
“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敦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
诸葛亮在著名的“出师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之句。于是后世人见有人为请他所敬仰的人出来帮助自己做事,而一连几次亲自到那人的家里去的时候,就引用这句话来形容敦请人的渴望和诚恳的心情。也就是不耻下问,虚心求才的意思。
三顾茅庐,也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然而这又是一段被演义笼罩的历史。在《三国志》里,有关“三顾茅庐”的记载只有五个字,:“凡三往,乃见”。更有史书记载,是诸葛亮毛遂自荐,而不是刘备三顾茅庐。罗贯中传神地演义“三顾茅庐”,他是为了用刘备的礼贤下士,烘托出了一个近似神仙般的人物诸葛亮。
三顾茅庐 真实, 诸葛亮《出师表》可以为证
【拼 音】sn g mo l
【解 释】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出 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示 例】我住着半间儿草舍,再谁承望~。 ★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一折
【用 法】 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近义词】 礼贤下士
【反义词】 拒人千里
【灯 谜】 刘备请孔明
【典 故】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现今湖北襄樊市)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看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诸葛亮在著名的「出师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之句。于是后世人见有人为请他所敬仰的人出来帮助自己做事,而一连几次亲自到那人的家里去的时候,就引用这句话来形容请人的渴望和诚恳的心情。也就是不耻下问,虚心求才的意思。[
【拼 音】sn g mo l
【解 释】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出 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示 例】我住着半间儿草舍,再谁承望~。 ★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一折
【用 法】 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近义词】 礼贤下士
【反义词】 拒人千里
【灯 谜】 刘备请孔明
【典 故】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现今湖北襄樊市)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看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诸葛亮在著名的「出师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之句。于是后世人见有人为请他所敬仰的人出来帮助自己做事,而一连几次亲自到那人的家里去的时候,就引用这句话来形容请人的渴望和诚恳的心情。也就是不耻下问,虚心求才的意思。[
“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敦请诸葛亮的这日夏养花网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
诸葛亮在著名的“出师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之句。于是后世人见有人为请他所敬仰的人出来帮助自己做事,而一连几次亲自到那人的家里去的时候,就引用这句话来形容敦请人的渴望和诚恳的心情。也就是不耻下问,虚心求才的意思。
三顾茅庐,也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然而这又是一段被演义笼罩的历史。在《三国志》里,有关“三顾茅庐”的记载只有五个字,:“凡三往,乃见”。更有史书记载,是诸葛亮毛遂自荐,而不是刘备三顾茅庐。罗贯中传神地演义“三顾茅庐”,他是为了用刘备的礼贤下士,烘托出了一个近似神仙般的人物诸葛亮。
回答者:露露66666 - 助理 二级 10-11 18:33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
呵呵,的确.谢谢你们哦!
诸葛亮在著名的“出师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之句。于是后世人见有人为请他所敬仰的人出来帮助自己做事,而一连几次亲自到那人的家里去的时候,就引用这句话来形容敦请人的渴望和诚恳的心情。也就是不耻下问,虚心求才的意思。
三顾茅庐,也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然而这又是一段被演义笼罩的历史。在《三国志》里,有关“三顾茅庐”的记载只有五个字,:“凡三往,乃见”。更有史书记载,是诸葛亮毛遂自荐,而不是刘备三顾茅庐。罗贯中传神地演义“三顾茅庐”,他是为了用刘备的礼贤下士,烘托出了一个近似神仙般的人物诸葛亮。
回答者:露露66666 - 助理 二级 10-11 18:33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
呵呵,的确.谢谢你们哦!
有,可以查找史记或编年体史,这是较正规的
有的
历史上三顾茅庐是真的吗
有的。
“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敦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
诸葛亮在著名的“出师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之句。于是后世人见有人为请他所敬仰的人出来帮助自己做事,而一连几次亲自到那人的家里去的时候,就引用这句话来形容敦请人的渴望和诚恳的心情。也就是不耻下问,虚心求才的意思。
是真的 三顾茅庐是指刘备三次请诸葛亮出山相助 做刘备的军师
历史上到底有没有“三顾茅庐”的真实事实
有的。
“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敦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
诸葛亮在著名的“出师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之句。于是后世人见有人为请他所敬仰的人出来帮助自己做事,而一连几次亲自到那人的家里去的时候,就引用这句话来形容敦请人的渴望和诚恳的心情。也就是不耻下问,虚心求才的意思。
诸葛亮,刘备,徐庶
三国演义最大的主角便是刘备集团,刘备和诸葛亮都是三国里的重头戏,因此二人的第一次相遇,罗贯中不惜浓墨重彩,把刘备与诸葛亮的第一次相见写的栩栩如生,名字就叫《三顾茅庐》,意思是刘备三次亲自敦请诸葛亮,才得到诸葛亮这位大贤。既表明了刘备的礼贤下士思贤如渴,也表明诸葛亮在隆中高卧为的是等待时机,以待明主。
似乎三顾茅庐是真的,诸葛亮在著名的《出师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的句子。可惜历史上似乎没有三顾茅庐这件事。在《三国志》里,有关“三顾茅庐”的记载只有五个字:“凡三往,乃见”。更有史书记载,是诸葛亮毛遂自荐,而不是刘备三顾茅庐。罗贯中传神地演义“三顾茅庐”,他是为了用刘备的礼贤下士,烘托出了一个近似神仙般的人物诸葛亮.
千百年来,“三顾茅庐”成为求贤若渴,尊重人才的代名词.然而,魏人鱼豢所著《魏略》认为,诸葛亮归附刘备乃是“亮诣备”的结果.
当时,刘备依附荆州牧刘表,屯兵于樊城.刘表懦弱无能,不晓军事,曹操雄心勃勃,欲统一全国.诸葛亮预见曹操会攻击荆州,便北行见备,陈述方针大计.刘备初见诸葛亮,以其年少,态度冷淡.不料,诸葛亮分析时局,提出“游户自实以益兵众”的对策,且头头是道,深合刘备之意.刘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西晋司马彪《九州春秋》也有相同记载.
由此,人们对“三顾茅庐”说产生了怀疑: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才是个27岁的青年,已有一定实力的“皇叔”刘备,岂肯如此屈尊?诸葛亮既然有鸿鹄之志,何必对刘备的前“两顾”避而不见?
我也以为三顾茅庐其实并不是真的:
其一,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徐庶大败了曹仁李典的队伍,曹操已经知道刘备不是等闲人物,此时徐庶业已北上,不如趁势一股而下拿下新野,何必要等到刘备请出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按照三国演义的观点,是大半年,战场上瞬息万变,这期间什么事情不能发生,难道曹操故意想让刘备做大。
其二,按照三国志的的观点,诸葛亮隐居的地方不过是弹丸之地,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是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知识分子,当时荆州危在旦夕,诸葛亮与曹操又有世仇,他总认为自己叔父诸葛玄死于曹操之手,所谓“二桃杀三士”。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那是必须的,何必非要等刘备三顾自己,没有那个必要啊。
长期以来,由于三国故事有浓厚的传奇色彩,也由于刘备求贤若渴、谦逊待人的风度,更符合社会心理,因此“三顾茅庐”说mCUBgAlYxw压倒“亮诣备”说而广为流传.如此看来,三顾茅庐不过是一个美丽的谎言而已。
似乎三顾茅庐是真的,诸葛亮在著名的《出师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的句子。可惜历史上似乎没有三顾茅庐这件事。在《三国志》里,有关“三顾茅庐”的记载只有五个字:“凡三往,乃见”。更有史书记载,是诸葛亮毛遂自荐,而不是刘备三顾茅庐。罗贯中传神地演义“三顾茅庐”,他是为了用刘备的礼贤下士,烘托出了一个近似神仙般的人物诸葛亮.
千百年来,“三顾茅庐”成为求贤若渴,尊重人才的代名词.然而,魏人鱼豢所著《魏略》认为,诸葛亮归附刘备乃是“亮诣备”的结果.
当时,刘备依附荆州牧刘表,屯兵于樊城.刘表懦弱无能,不晓军事,曹操雄心勃勃,欲统一全国.诸葛亮预见曹操会攻击荆州,便北行见备,陈述方针大计.刘备初见诸葛亮,以其年少,态度冷淡.不料,诸葛亮分析时局,提出“游户自实以益兵众”的对策,且头头是道,深合刘备之意.刘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西晋司马彪《九州春秋》也有相同记载.
由此,人们对“三顾茅庐”说产生了怀疑: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才是个27岁的青年,已有一定实力的“皇叔”刘备,岂肯如此屈尊?诸葛亮既然有鸿鹄之志,何必对刘备的前“两顾”避而不见?
我也以为三顾茅庐其实并不是真的:
其一,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徐庶大败了曹仁李典的队伍,曹操已经知道刘备不是等闲人物,此时徐庶业已北上,不如趁势一股而下拿下新野,何必要等到刘备请出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按照三国演义的观点,是大半年,战场上瞬息万变,这期间什么事情不能发生,难道曹操故意想让刘备做大。
其二,按照三国志的的观点,诸葛亮隐居的地方不过是弹丸之地,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是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知识分子,当时荆州危在旦夕,诸葛亮与曹操又有世仇,他总认为自己叔父诸葛玄死于曹操之手,所谓“二桃杀三士”。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那是必须的,何必非要等刘备三顾自己,没有那个必要啊。
长期以来,由于三国故事有浓厚的传奇色彩,也由于刘备求贤若渴、谦逊待人的风度,更符合社会心理,因此“三顾茅庐”说mCUBgAlYxw压倒“亮诣备”说而广为流传.如此看来,三顾茅庐不过是一个美丽的谎言而已。
三国中三顾茅庐是真的吗
为什么诸葛亮有那么大吸引力?仅仅是因为徐庶的推荐?还是他的学识?假的,据正史记载:是诸葛亮自己跑去找刘备的,应该叫毛遂自荐三次才被刘备收下。三国演义里面是罗贯中坚持认为刘备才是大汉正统,所以刻意的去美化诸葛亮,也就成了智多星,民间老百姓又同情诸葛亮,把空城计,吓退活www.rixia.cc司马都安插在诸葛亮身上。小说毕竟是小说,正史才是真实的。真实的情况是这样的:刘备徐州兵败后投奔曹操,曹操看出刘备非池中之物准备杀之。刘备逃跑了荆州投奔亲戚刘表。而刘关张都是武将,战斗力不弱,但是智谋上像孙乾糜竺那种都是比较次的文官,所以就想找个谋士。这时候单福就是徐庶帮忙三把火烧走了夏侯惇 李典之后被曹操要挟老母而离开刘备去了曹营。走之前,徐庶去找诸葛亮让他去投奔刘备。第一次诸葛亮去见了刘备被关羽藐视悻悻而去。第二次诸葛亮见了刘备被封了一个小小的参事,很没面子走了。第三次是因为蔡瑁要杀刘备,刘备出走无处可走,孙乾又无谋,这时才想起来诸葛亮就召见了他。诸葛亮这时候才成为刘备的副军师,主要任务居然是粮草运输负责后勤。诸葛亮投奔刘备的原因有三: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是刘表的妹夫。诸葛亮的姐夫是剻良,这些都是裙带关系,刘备又是刘备的弟弟,这一圈都mCUBgAlYxw是亲戚,所以作为剻家(荆州第2大士族势力)的亲戚,诸葛亮说话刘表才有点认同,所以借助诸葛亮的亲戚关系才让刘琦去了江夏,这样刘关张才有了小小的营地,才有了后来的荆州夺权,赤壁之战,三分天下。要不是蔡瑁逼迫刘鬃早早的投降曹操,那么诸葛亮肯定要先拿下荆州。所以从本质上来说诸葛亮是属于荆州集团的,关张赵糜孙剻属于徐州集团的,后来收服四川那个是巴蜀集团,三大集团各自为政,谁都不服,而最嚣张的就是关羽根本就不听诸葛亮话,但是缺听庞统的话,很奇怪吧,因为当时军师根本就不是诸葛亮而是庞统。所以赤壁之战时候,火攻和曹操败走华容道一切计谋是庞统出的,孔明当时只负责粮草运输,因为刘备根本就不信任诸葛亮。直到庞统落凤坡丧命之后,孔明才开始出来做军师,一直到死,刘备都不信任诸葛亮,至于白帝城托孤根本就是让赵云监视诸葛亮的,这一点不用多说。诸葛亮在北伐后也从没用过赵云和马超,只有一次赵云年纪大了拼命荐的时候才让他去。所谓的五虎上将马超赵云根本不用,而赵云这么厉害擅长战场三招之内秒杀的将军居然只做了成都守备,禁军首领,负责保卫刘禅和都城的安全。这可以看出诸葛亮猜忌和心胸狭小。诸葛亮只所以拼命北伐的目的就是以战养战,消耗魏国实力,如果不打,只要5年魏国就可以粮草充沛一举拿下巴蜀。所以拼命的进攻,这样也消耗了本来就弱的巴蜀集团实力,所以到最后刘禅只好投降。因为没有战略物资了。
三顾茅庐,这个被世代传唱的经典故事,在史书《魏略》和《九州春秋》里却是另外一个面孔,不是刘备亲自上门邀请,而是诸葛亮的自我推荐。这多少让喜欢诸葛亮的人接受不了。如果《魏略》和《九州春秋》记载的是事实的话,那么在诸葛亮的《出师表》里,“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句话又该如何解释?难道是诸葛亮说了假话?还是《出师表》根本就不是诸葛亮所作呢?那么,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发生过三顾茅庐的故事呢?
要解清这个谜呀,这里面其实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刘备从袁绍那儿跑出来,然后投奔了刘表,在荆州待了多少年呢?六年,六到七年,为什么六年工夫诸葛亮和刘备都没有见过面?这其实也是本案的一个关键,那么也有不少历史学家试图来解释这个问题,因为觉得这个事情说不过去,于是提出一种说法,说实际上刘备是找过诸葛亮的,第一次去没见着,第二次去又没见着,所以到了建安十二年,也就是他来荆州六年之后,第三次他才见着了。这个说法有点问题,你说刘备这三顾,是不是建安十年一次、建安十一年一次、建安十二年一次,一年去找他一次?好像很难说得通,平均两年找他一次,更很难说通。也有人提出说,那是因为诸葛亮不好找,住得很隐秘,这个也是不通的,他又不是我们武侠小说里写的那种躲避仇家追杀的大侠,隐姓埋名躲在一个旮旯里,你找他不着,他老早就来到了荆州,而http://www.rixia.cc且你要知道他是刘表的亲戚啊,他和荆州的官场,和荆州的上流社会,和荆州的士人集团是有往来的,他怎么是一个找不到的人呢?所以这些理由看来是不能成立的。
对于这个问题也有历史学家试图做出解释,比方说尹韵公先生就提出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他认为诸葛亮当时的知名度不够。我们去读《三国志》对诸葛亮的描述是什么呢?“每自比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就是说诸葛亮自己自信是很强的,但是当时荆州的士人集团并不是一致认为他是一等一的人才,也有人对他不以为然。那么刘备听到别人对诸葛亮的介绍的时候,刘备会掂量一下,说这个是真呢还是假呢?他会犹豫,这么一犹豫几年就过去了。
另一方面,在诸葛亮这方面有心理障碍。因为诸葛亮给自己设计的这个目标,是到了这个集团以后他一定要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要当首席谋士,要当这个集团的二号人物,而刘备和关羽、张飞的关系过于密切,食则同器,寝则同床,针插不进,水泼不进,你很难挤进去,他也要犹豫。
那么这两个说法都有道理,但是我觉得还有一个问题非常重要,就是年龄。我们要知道诸葛亮出山的时候是多少岁?26岁,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多少岁?46岁,那么将心比心,让一个46岁的身经百战的天下枭雄把一个26岁的从来没有表现过自己什么特殊能力的年轻人奉若上宾,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么怎么可能要求刘备在他四十岁的时候到一个乡下去请出个二十岁的人来当他的总参谋长呢?所以年龄也是重要的一个原因,如果不是后来曹操那么咄咄逼人,这个事说不定还要拖下去。总而言之,刘备他做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就是决定放下皇叔和长辈的架子,下乡去见一个比他小了二十多岁的没有任何头衔和功名的这么一个年轻人,所以三顾茅庐是可信的,登门自荐只能存疑。
细节
刘备三顾茅庐,他是去了三次只见了一次呢,还是去了三次见了三次?一般人读《三国志》,从这五个字里读出了信息,“凡三往,乃见”,是觉得去了三次才见到。但是我们读诸葛亮的《出师表》,读陈寿《上诸葛亮集表》,不是这个意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没有说去三次才见到一次。我们再去读杜甫的诗,“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也没有说去三次只见到一次,而且周汝昌先生解释“频繁”二字就是多次。因此有可能是去了三次见了三次,不但去了三次见了三次,很可能还不止去了三次,这个“三”是多次的意思,因为在古书里面“三”它可以表示多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不是说只有三次嘛。可能去了多次,去了一次就谈一次,按照《出师表》的说法,“咨臣以当世之事”,不停地提问题,谈一谈天下我们应该怎么办怎么办,越谈越拢,越谈越投机,越谈越契合,越谈感情越好,了解越深,刘备拍板,这就是我要找的人,诸葛亮也拍板,这就是我要找的人。那么如果我们能确定这样一些结论,那么《三国演义》的三顾茅庐那就是地地道道的演义了,而且即便是刘备去了三次才见到一次,它也是演义,因为《三国志》里只有五个字:“凡三往,乃见”,但是《三国演义》的“三顾茅庐”写得非常精彩。第一次去,先看见一批农民在一边种地一边唱歌,走过去问,这个歌是谁创作的?孔明先生,然后再一看,说孔明先生住在哪里呢?农民说就住在那个山后面,一看这个山,哎呀,气象非凡。然后兴致冲冲地去了以后,碰上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子在那儿看门,刘备说我来拜见先生,先生早上出去了,那先生到哪儿去了?不知道,行踪不定。那先生什么时候回来呢?不知道,来去不定。碰了钉子,碰了钉子以后只好很惆怅地看了看风景,然后碰见了诸葛亮的好朋友崔州平,当时刘备大喜过望,对面来一位先生,“道貌岸然”,这个“道貌岸然”是褒义词,就像贾宝玉见了林黛玉一样,贾宝玉见了林黛玉第一句话,哎呀,天上掉下来一个神仙似的妹妹,当时刘备看了对面走过来一个神仙似的哥哥,佩服得不得了,一谈还是一个朋友,他就被打动了。
到了第二回来了以后,先是见到他的两个朋友,一个是石韬石广元,白面长须,第二个朋友孟见孟公威,清奇古貌,坐在酒店里面唱歌,刘备就去谈。谈完以后再到庄上去,见到一个少年抱膝拥炉而歌,于是上去行礼,一问是诸葛亮他弟弟。然后再出来一老头,也是风度翩翩,世外高人的那个感觉,一问是他岳父。这么折腾了两回以后,刘备都已经佩服得五体投地了,说这个诸葛亮他住在这个地方,他把那个农民弄得跟大学生似的,一边劳动,一边唱歌,他的这些朋友,他的弟弟,他的岳父,一个个都不得了的高人,那他还得了吗!
三顾茅庐
所以到了第三次,刘备再去的时候,首先是择吉斋戒,沐浴更衣,态度就变了,很端正。然后走到隆中的时候,下马步行,再走到草堂跟前,拱立阶下。说先生在午睡,不要打扰,不要打扰,刘备就在这儿等,一等再等。这个时候的刘备他已经不像一个上门招聘的大老板,像一个上门求婚的痴情人,他这个痴情和《西厢记》里面的张生有得一比。大家都听李昌集老师讲过《西厢记》,这张生和崔莺莺一见钟情,他想通过红娘去传递一些信息,他见到红娘是怎么说的呢?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本贯西洛人也,年方二十三岁,并不曾婚娶,红娘说什么,谁问你那么多了。那么刘备见到了诸葛亮看门的小孩子怎么说的呢,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特来拜见先生,把他所有头衔都说出来,那小孩怎么说呢,我记不住那么多。
这两个情节真是好有一比,实际上确实是这样,如果说戏剧中的崔莺莺是待字闺中,那么小说中的诸葛亮就是待价南阳草庐,他们都在等,等自己最中意的人。我们知道在那样一个时代,君臣关系是有点像夫妻关系的,讲究什么呢?从一而终,在当时一个道德品德高尚的人,一旦选中了一个君主、一个老板,他会是很自律地要求自己从一而终的,是不能变节的。当然在那个时代变节的人也很多,改换门庭的人也很多,也不能认为就不道德,但是特别严格自律的人他是不变的,诸葛亮在道德上对自己要求是很高的,所也他是不能变的,所以他必须选准。那么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对方一定要有诚意,因为小说中的诸葛亮也好,戏剧中的崔莺莺也好,都是心气很高的人,绝不肯随便地以身相许,他一定要考验对方,他一定要摆足了架子,吊足了胃口,确确实实证明对方是诚心诚意,他才肯答应。
那么罗贯中的意见是什么呢?也就是说罗贯中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我猜,两个原因,第一原因是好看,小说一定要好看。我对小说有个定义,有人问我说小说是什么?我的定义是,就是可以躺在床上看的东西,小说不好看就失去了“小说”的本来意义,而罗贯中《三国演义》写的这个三顾茅庐,你不管是真是假,好看,这是没有问题的,确实好看,这是他小说家、文学家他的需要。
第二个原因,与罗贯中本人可能有关系。罗贯中是元末明初人,参加过张士诚的农民起义,当过张士诚的幕僚,史书上说罗贯中这个人有志图王,什么意思呢?就是他也是一个想出来辅佐一个人成就帝王之业的,只不过在后来的斗争中是朱元璋胜利了,他没有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诸葛亮一样是出师未捷,不过他身没死就是了,罗贯中没死,但是这种失落感、寂寞感是一样的,所以他在塑造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的时候,难免寄托自己的一些想法。何况诸葛亮这个人确实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一个榜样,中国古代读书人差不多都是有诸葛亮情结的,就是自觉不自觉地就把自个比做诸葛亮了。
要解清这个谜呀,这里面其实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刘备从袁绍那儿跑出来,然后投奔了刘表,在荆州待了多少年呢?六年,六到七年,为什么六年工夫诸葛亮和刘备都没有见过面?这其实也是本案的一个关键,那么也有不少历史学家试图来解释这个问题,因为觉得这个事情说不过去,于是提出一种说法,说实际上刘备是找过诸葛亮的,第一次去没见着,第二次去又没见着,所以到了建安十二年,也就是他来荆州六年之后,第三次他才见着了。这个说法有点问题,你说刘备这三顾,是不是建安十年一次、建安十一年一次、建安十二年一次,一年去找他一次?好像很难说得通,平均两年找他一次,更很难说通。也有人提出说,那是因为诸葛亮不好找,住得很隐秘,这个也是不通的,他又不是我们武侠小说里写的那种躲避仇家追杀的大侠,隐姓埋名躲在一个旮旯里,你找他不着,他老早就来到了荆州,而http://www.rixia.cc且你要知道他是刘表的亲戚啊,他和荆州的官场,和荆州的上流社会,和荆州的士人集团是有往来的,他怎么是一个找不到的人呢?所以这些理由看来是不能成立的。
对于这个问题也有历史学家试图做出解释,比方说尹韵公先生就提出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他认为诸葛亮当时的知名度不够。我们去读《三国志》对诸葛亮的描述是什么呢?“每自比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就是说诸葛亮自己自信是很强的,但是当时荆州的士人集团并不是一致认为他是一等一的人才,也有人对他不以为然。那么刘备听到别人对诸葛亮的介绍的时候,刘备会掂量一下,说这个是真呢还是假呢?他会犹豫,这么一犹豫几年就过去了。
另一方面,在诸葛亮这方面有心理障碍。因为诸葛亮给自己设计的这个目标,是到了这个集团以后他一定要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要当首席谋士,要当这个集团的二号人物,而刘备和关羽、张飞的关系过于密切,食则同器,寝则同床,针插不进,水泼不进,你很难挤进去,他也要犹豫。
那么这两个说法都有道理,但是我觉得还有一个问题非常重要,就是年龄。我们要知道诸葛亮出山的时候是多少岁?26岁,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多少岁?46岁,那么将心比心,让一个46岁的身经百战的天下枭雄把一个26岁的从来没有表现过自己什么特殊能力的年轻人奉若上宾,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么怎么可能要求刘备在他四十岁的时候到一个乡下去请出个二十岁的人来当他的总参谋长呢?所以年龄也是重要的一个原因,如果不是后来曹操那么咄咄逼人,这个事说不定还要拖下去。总而言之,刘备他做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就是决定放下皇叔和长辈的架子,下乡去见一个比他小了二十多岁的没有任何头衔和功名的这么一个年轻人,所以三顾茅庐是可信的,登门自荐只能存疑。
细节
刘备三顾茅庐,他是去了三次只见了一次呢,还是去了三次见了三次?一般人读《三国志》,从这五个字里读出了信息,“凡三往,乃见”,是觉得去了三次才见到。但是我们读诸葛亮的《出师表》,读陈寿《上诸葛亮集表》,不是这个意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没有说去三次才见到一次。我们再去读杜甫的诗,“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也没有说去三次只见到一次,而且周汝昌先生解释“频繁”二字就是多次。因此有可能是去了三次见了三次,不但去了三次见了三次,很可能还不止去了三次,这个“三”是多次的意思,因为在古书里面“三”它可以表示多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不是说只有三次嘛。可能去了多次,去了一次就谈一次,按照《出师表》的说法,“咨臣以当世之事”,不停地提问题,谈一谈天下我们应该怎么办怎么办,越谈越拢,越谈越投机,越谈越契合,越谈感情越好,了解越深,刘备拍板,这就是我要找的人,诸葛亮也拍板,这就是我要找的人。那么如果我们能确定这样一些结论,那么《三国演义》的三顾茅庐那就是地地道道的演义了,而且即便是刘备去了三次才见到一次,它也是演义,因为《三国志》里只有五个字:“凡三往,乃见”,但是《三国演义》的“三顾茅庐”写得非常精彩。第一次去,先看见一批农民在一边种地一边唱歌,走过去问,这个歌是谁创作的?孔明先生,然后再一看,说孔明先生住在哪里呢?农民说就住在那个山后面,一看这个山,哎呀,气象非凡。然后兴致冲冲地去了以后,碰上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子在那儿看门,刘备说我来拜见先生,先生早上出去了,那先生到哪儿去了?不知道,行踪不定。那先生什么时候回来呢?不知道,来去不定。碰了钉子,碰了钉子以后只好很惆怅地看了看风景,然后碰见了诸葛亮的好朋友崔州平,当时刘备大喜过望,对面来一位先生,“道貌岸然”,这个“道貌岸然”是褒义词,就像贾宝玉见了林黛玉一样,贾宝玉见了林黛玉第一句话,哎呀,天上掉下来一个神仙似的妹妹,当时刘备看了对面走过来一个神仙似的哥哥,佩服得不得了,一谈还是一个朋友,他就被打动了。
到了第二回来了以后,先是见到他的两个朋友,一个是石韬石广元,白面长须,第二个朋友孟见孟公威,清奇古貌,坐在酒店里面唱歌,刘备就去谈。谈完以后再到庄上去,见到一个少年抱膝拥炉而歌,于是上去行礼,一问是诸葛亮他弟弟。然后再出来一老头,也是风度翩翩,世外高人的那个感觉,一问是他岳父。这么折腾了两回以后,刘备都已经佩服得五体投地了,说这个诸葛亮他住在这个地方,他把那个农民弄得跟大学生似的,一边劳动,一边唱歌,他的这些朋友,他的弟弟,他的岳父,一个个都不得了的高人,那他还得了吗!
三顾茅庐
所以到了第三次,刘备再去的时候,首先是择吉斋戒,沐浴更衣,态度就变了,很端正。然后走到隆中的时候,下马步行,再走到草堂跟前,拱立阶下。说先生在午睡,不要打扰,不要打扰,刘备就在这儿等,一等再等。这个时候的刘备他已经不像一个上门招聘的大老板,像一个上门求婚的痴情人,他这个痴情和《西厢记》里面的张生有得一比。大家都听李昌集老师讲过《西厢记》,这张生和崔莺莺一见钟情,他想通过红娘去传递一些信息,他见到红娘是怎么说的呢?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本贯西洛人也,年方二十三岁,并不曾婚娶,红娘说什么,谁问你那么多了。那么刘备见到了诸葛亮看门的小孩子怎么说的呢,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特来拜见先生,把他所有头衔都说出来,那小孩怎么说呢,我记不住那么多。
这两个情节真是好有一比,实际上确实是这样,如果说戏剧中的崔莺莺是待字闺中,那么小说中的诸葛亮就是待价南阳草庐,他们都在等,等自己最中意的人。我们知道在那样一个时代,君臣关系是有点像夫妻关系的,讲究什么呢?从一而终,在当时一个道德品德高尚的人,一旦选中了一个君主、一个老板,他会是很自律地要求自己从一而终的,是不能变节的。当然在那个时代变节的人也很多,改换门庭的人也很多,也不能认为就不道德,但是特别严格自律的人他是不变的,诸葛亮在道德上对自己要求是很高的,所也他是不能变的,所以他必须选准。那么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对方一定要有诚意,因为小说中的诸葛亮也好,戏剧中的崔莺莺也好,都是心气很高的人,绝不肯随便地以身相许,他一定要考验对方,他一定要摆足了架子,吊足了胃口,确确实实证明对方是诚心诚意,他才肯答应。
那么罗贯中的意见是什么呢?也就是说罗贯中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我猜,两个原因,第一原因是好看,小说一定要好看。我对小说有个定义,有人问我说小说是什么?我的定义是,就是可以躺在床上看的东西,小说不好看就失去了“小说”的本来意义,而罗贯中《三国演义》写的这个三顾茅庐,你不管是真是假,好看,这是没有问题的,确实好看,这是他小说家、文学家他的需要。
第二个原因,与罗贯中本人可能有关系。罗贯中是元末明初人,参加过张士诚的农民起义,当过张士诚的幕僚,史书上说罗贯中这个人有志图王,什么意思呢?就是他也是一个想出来辅佐一个人成就帝王之业的,只不过在后来的斗争中是朱元璋胜利了,他没有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诸葛亮一样是出师未捷,不过他身没死就是了,罗贯中没死,但是这种失落感、寂寞感是一样的,所以他在塑造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的时候,难免寄托自己的一些想法。何况诸葛亮这个人确实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一个榜样,中国古代读书人差不多都是有诸葛亮情结的,就是自觉不自觉地就把自个比做诸葛亮了。
是真的!三顾茅庐出自出师表,出师表出自三国志,三国志出自西晋陈寿,西晋陈寿何人?“陈寿曾任职蜀汉”
应该说两方面都有,三分之二是自己的才能,三分之一是推荐!
假的,当时小亮在上茅厕
文章标签:
本文标题: 三顾茅庐在历史上是真的吗?
本文地址: http://www.rixia.cc/wenda/235880.html
上一篇:①小花农罐头花系列有什么植物? ②小花农罐头花里种出来的草莓、黄瓜、西瓜那些东西能吃吗?
下一篇:石榴树杆没根能能栽活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