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花生地面覆盖薄膜种植技术
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缺点有哪些
1 地膜覆盖增产效果
花生地膜覆盖技术采用后要比传统的陆地栽培增产率达到了30%左右,亩产量可以达到450kg左右,并且还可以有效的提升花生的品质。花生经过覆膜之后一直到收获,都可以免除杂草以及中耕培土,又可以提高亩产量,保障收获的花生高质量,有效的减少成本的投入,是一项操作简单非常有效的增产措施。
2 地膜覆盖增产主要原因
(1)花生在生长过程中要及时的增湿调湿,在花生的生育前期进行地膜覆盖,可以比传统的露地式种植低温高2.4~3.8℃左右,而花生生育的后期温度就会高0.5~1.0℃左右,地温基础变高,可以有效的降低生育的整个进程,使得花生出现早熟以及高产率,覆盖的地膜由于透气性不高,可以有效的实施调温。
(2)经过保墒、提墒,稳墒步骤使得花生的抗旱耐涝水平得到提升。由于地膜不透气使得土壤能够充分的保持着湿润。如果出现大旱天气,地膜可以让土壤深处所含有的水分经过毛细管充分的移动到地表,使得土壤始终保持水分。如果出现了大雨天气,能够有效的防止土地水分流失,并且还可以达到防涝的成效。
(3)土地表层始终保持着疏松状态,使得整个生育过程都可以免耕,下雨时可以有效的将雨水的冲击力缓解掉,使得土层之间保持着良好的通透性,更有利于产量的增加。
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怎样才高产,地膜花生栽培技术要点
种植时间可在当地终霜期前10-12 天进行,粤北地区在农历2月下旬播种,过迟播种覆膜效果不明显。覆盖种植肥料利用率高,植株生长旺盛,种植密度应依品种特性和地力而定,规格可采用20厘米26厘米或23厘米26厘米,每亩播0.9 5-1.0 万穴,每穴播两粒种。
种植后立即盖膜,从方便割膜和增温方面考虑可选用0.0 15-0.0 18 毫米白色膜,超过0.02毫米时果针难以穿膜入土。为节约成本也可以选用一次性的白色透明超薄膜,盖膜时要求膜与土表紧贴,不留空隙,四周用土压紧。
覆盖栽培不中耕,不追肥,同时地温增高,微生物的活力增强,土壤中的有机质分解快,因而要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每亩可用1000-1500 公斤腐熟的家栏肥混合高浓度的复合肥50公斤,或花生专用复混肥100公斤,硼砂1公斤结合第一次耙田施入土中作基肥瘦;生长后期根据植株的生长发育情况辅以叶面施肥,可用0.2%尿素液配合磷酸二氢钾和微量元素进行叶面喷雾。
芽前除草剂每亩可用50%丁草胺(或50%乙草胺)100-150 毫升或72%都尔100毫升播种后喷洒畦面,如畦面已长出杂草可混适量的灭生性除草剂(草甘磷、农达、克无踪)灭草。芽前除草剂的用量不宜太多,否则长出的幼苗叶片会边缘卷曲细小发黄,根系细弱,根瘤小而少,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
因覆膜后雨水难以进入土中补充水分,播种时如土壤过于干燥会出现种子落干、出苗慢、生长不均匀和缺苗现象;但如含水量过高,又会因土壤通透性差,种子呼吸不畅而造成焖种、烂种而缺苗。播种时土壤的适湿度是以手紧握泥土成团,松开即散为宜。生长季节如遇阴天要及时清沟排水,防止烂根、烂果和植株病害蔓延;干旱时灌水要采用沟灌浸润(不可漫灌)。
覆膜后在晴天膜下温度达高达50℃,花生播种后7-10天发现子叶突破表土时要及时割膜引苗,防止幼苗灼伤或烤死,保证第一对侧枝抽发。割膜时间应掌握在子叶拱破表土后第三片真叶展开前进行,越早越好。方法是用刀片在子叶出土处轻划一个小口,能引出幼苗即可。如割口过大,四周应用土块压紧,以保证覆膜效果。
什么叫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呢?
地膜覆盖栽培,即将透明的塑料薄膜覆盖地面,在膜下播种并保护农作物幼苗生长;待气温转暖后揭开薄膜,使幼苗转入正常气候条件下生长。这种措施在日夏养花网低温冷凉、热量不足的地区起到增温保墒、增产增收的效果。一般说,相当于为农作物延长生长季节20~30天.在冬春季节膜内0~5厘米地温提高2~4℃,近地层气温提高4~8℃;炎热夏天又可以降IMjeESYP低膜内地温。覆膜减少了土壤水分蒸发,还起到蓄水保墒的效果。在地膜的保护下施入土壤的肥料不会因风吹、日晒、雨淋而损失,也有效地控制杂草的生长。无色薄膜反射光的能力很强,可使距地面15厘米高处的阳光增加10%,改善近地面气层的光热条件。覆膜栽培还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加快有机物质的分解,改善土壤物理化学结构,为农作物生长创造了适宜的生态环境。农作物覆膜栽培已成为世界农业增产的一项重要措施,但发展最快、面积最大、效果最好的就要算中国了。我国覆膜栽培从冷凉地区发展到城郊平原,从果蔬作物扩大到粮棉作物,显著提高了劳动效率,急取农时,节省用地,投资少,效益高。20世纪90年代我国农作物覆膜栽培面积达6000多万亩。特别是在高寒冷凉地区,增产效果更为显著,被誉为山区脱贫致富的“温饱工程”。地处高寒冷凉的雁北地区,气候寒冷,生长期短,长期以来是玉米生产的“禁区”,一般年景种玉米都不能成熟,采用覆膜栽培以后,增加了有效积温,玉米在当地能够安全成熟,每亩产量达到400~500公斤。甘肃省旱作地区采用小麦覆膜穴播技术,解决了水分紧缺和热量不足的问题,实现节水增温高产栽培,小麦亩产500公斤以上。农业大量使用塑料薄膜,其废弃物造成农田污染的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为塑料残物中聚乙稀或聚氯乙稀含有毒物质,对畜禽以及土壤微生物有害。20世纪90年代科学家已成功地用农副产品为原料制成农用降解薄膜或淀粉薄膜,其中还添加除草剂和各类营养成分。覆盖的农膜随着作物的生长和温度的升高经微生物降解而逐渐渗入土壤,不仅彻底解决土壤污染问题,而且成为防除杂草的药剂和根系吸收养分的来源。
地膜覆盖是一种农业栽培技术,具有保温、保水、保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抑制杂草生长,减轻病害的作用,在连续降雨的情况下还有降低湿度的功能,从而促进植株生长发育,提早开花结果,增加产量、减少劳动力成本等作用。地膜覆盖栽培的最大效应是提高土壤温度,春季低温期间采用地膜覆盖白天受阳光照射后,0-10厘米深的土层内可提高温度1-6℃,最高可达8℃以上。进入高温期,若无遮阴,地膜下土壤表层的温度可达50-60℃,土壤干旱时,地表温度会更高。但在有作物遮荫时,或地膜表面有土或淤泥http://www.rixia.cc覆盖时,土温只比露地高1-5℃,土壤潮湿时土温还会比露地低0.5-1.0℃,最高可低3℃。夜间由于外界冷空气的影响地膜下的土壤温度只比露地高1-2℃。地膜覆盖的增温效应因覆盖时期、覆盖方式、天气条件及地膜种类不同而异。由于薄膜的气密性强,地膜覆盖后能显著地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使土壤湿度稳定,并能长期保持湿润,有利于根系生长。在旱区可以采用人工造墒、补墒的方法进行抗旱播种。在较干旱的情况下,0-25厘米深的土层中土壤含水量一般比露地高50%以上。随着土层的加深,水分差异逐渐减小。地膜覆盖后的作物生旺盛,蒸腾耗水较多,在相同的管理情况下易呈现缺水现象,应注意灌水,防止干旱减产。由于地膜覆盖有增温保湿的作用,因此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增殖,加速腐殖质转化成无机盐的速度加快,有利作物吸收。据测定,覆盖地膜后速效性氮可增加30-50%,钾增加10-20%,磷增加20-30%。地膜覆盖后可减少养分的淋溶、流失、挥发,可提高养分的利用率。但是,地膜覆盖下的养分,在作物生前期较高,而后期则有减少的趋势。生产蔬菜时,后期应注意追肥,否则影响产量。此外,地膜覆盖可以避免因灌溉或雨水冲刷而造成的土壤板结现象,可以减少中耕的劳力,并能使土壤疏松,通透性好。能增加土壤的总孔隙度1-10%,降低容重0.02-0.3克?厘米-3,可增加土壤的稳性团粒1.5%,使土壤中的肥、水、气、热条件得到协调。同时可防止返碱现象发生,减轻盐渍危害。
地膜覆盖栽培的最大效应是提高土壤温度,春季低温期间采用地膜覆盖白天受阳光照射后,0-10厘米深的土层内可提高温度1-6℃,最高可达8℃以上。进入高温期,若无遮阴,地膜下土壤表层的温度可达50-60℃,土壤干旱时,地表温度会更高。但在有作物遮荫时,或地膜表面有土或淤泥覆盖时,土温只比露地高1-5℃,土壤潮湿时土温还会比露地低0.5-1.0℃,最高可低3℃。夜间由于外界冷空气的影响地膜下的土壤温度只比露地高1-2℃。地膜覆盖的增温效应因覆盖时期、覆盖方式、天气条件及地膜种类不同而异。随即生产出厚度为0.015-0.02毫米的聚乙烯薄膜,为发展地面薄膜创造了条件。由于覆盖生产的效果显著,薄膜覆盖生产启蒙及全国,并简称为地膜覆盖。目前,不但应用于蔬菜栽培,也相继用于大田作物、果树、林业、花卉及经济作物的生产。群众称它为”不推自广”的措施。到目前为止,应用地膜覆盖的作物及果林苗木已达几十种。当前地膜不仅用于露地栽培,也用于早春保护设施内的覆盖。不仅在早春覆盖,夏、秋高温季节覆盖也取得良好效果。在我国北方旱区应用地膜覆盖具有抗旱保墒效果。多雨季节地膜覆盖也有防雨、排涝效果,很受生产者欢迎。
www.rixia.cc文章标签:
上一篇:紫外线灯能杀螨虫吗?
下一篇:辣椒种植与管理技术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