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夏养花网

您好,欢迎访问日夏养花网,我们的网址是:http://www.rixia.cc

中国空间站什么时候建成?

2022-03-22 09:18:43 分类:养花问答 来源: 日夏养花网 作者: 网络整理 阅读:140

中国空间站何时建成?

官方公布的消息是2020年左右建成比较完整的空间站
根据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任务规划,中国将在2010年至2015年间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天宫二号、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将分别发射2艘无人飞船——神舟八号、神舟九号——进行无人对接试验,发射5艘无人飞船进行载人对接试验和载人驻留试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于2010年10月27日表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已正式启动实施,2020年前后将建成规模较大、长期有人参与的国家级太空实验室。
2020

中国空间站的建成时间

2014年9月10日,第27届太空探索者协会年会在北京召开。年会中方组委会主席杨利伟称,中国将在2016年前后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随后发射神舟11号载人飞船和“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并与“天宫二号”对接,将在2022年前后完成中国空间站的建造。

中国空间站的建造历程?

2008年9月,神舟七号升空,实现航天员太空行走;

2011年9月天宫一号 空间实验室发射升空。

2011年11月神舟八号发射升空,实现无人对接。

2012年6月神舟九号发射成功,实现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

2013年6月神舟十号发射成功,完成再一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

2014年9月10日,杨利伟称,将在2022年前后完成中国空间站的建造。

2016年9月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升空。

2016年10月神舟十一号载人舱发射升空,与天宫二号对接。

2016年,联合国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签署《利用中国空间站开展国际合作谅解备忘录》,商定利用中国空间站为各国提供科学实验机会,并在未来为他国航天员或载荷专家提供在轨飞行机会。

2017年3月2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包为民表示,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已于2016年底完成总装,进入整舱测试阶段,预计2018年发射升空。

2017年4月20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发射升空,完成与天宫二号对接和推进剂补加试验。

2019年6月12日,中国载人航日夏养花网天工程办公室和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在维也纳联合宣布,来自17个国家的9个项目从42项申请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首批入选项目。这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国际合作进入新阶段。

2019年11月日夏养花网17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建平在第四届(2019)中国人因工程高峰论坛上说http://www.rixia.cc,中国将在2022年前后完成空间站建造并开始运营,空间站的近期规模为100吨,可载3人。 

2020年5月5日18时,为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研制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为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奠定了重要基础。

2020年10月1日,第三批18名预备航天员加入航天员队伍,包括7名航天驾驶员、7名航天飞行工程师和4名载荷专家,他们参加空间站运营阶段各次飞行任务。

2021年1月,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空间应用系统核心舱任务,分别顺利通过主管部门组织的出厂评审,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建造即将转入任务实施阶段。

2021年4月23日上午,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与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组合体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垂直转运至发射区,意味着中国空间站建设大幕已经开启。

2021年4月29日11时,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搭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

中国空间站的建设规划:

1992年9月21日,中国政府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并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即神舟号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

第二步,在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并利用载人飞船技术改装、发射一个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第三步,建造载人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中国空间站

中国空间站将于那年建成? 目前有那个国家建成了?

中国约2020年建载人空间站
中国2012年进行两次交会对接飞行,以后将进入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的建造阶段,2020年前后将建载人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的设想是1983年由美国总统里根首先提出的,即在国际合作的基础上建造迄今为止最大的载人空间站。该空间站以美国、俄罗斯为首,包括加拿大、日本、巴西和欧空局(11个国家)共16个国家参与研制。其设计寿命为10~15年,总质量约423吨、长108米、宽(含翼展)88米,运行轨道高度为397千米,载人舱内大气压与地表面相同,可载6人。国际空间站结构复杂,规模大,由航天员居住舱、实验舱、服务舱,对接过渡舱、桁架、太阳电池等部分组成,建成后总质量将达438吨。也是现在太空中唯一空间站!
到2020年国际空间站将完成历史使命,不可能成在了。那就只有中国空间站在太空中存在!
2020年左右,目前就一个国际空间站,是美,俄,日,英等国家共同建立的
目标是2020年建成,现在美国和欧洲各有一个国际空间站

中国空间站什么时候能建好?

 中国为何要建设自己的空间站:  科学意义大应用价值高  科学探索期待独特成果  近年来,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射“天宫一号”给予了强烈关注。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中国载人航天一直没有获邀参与国际空间站的合作。“天宫一号”如果能使交会对接技术获得突破,2020年的中国空间站将是独一无二的国际空间站。  太空探索尚无独特成果,与大国地位不相称  自己建设空间站时机已到  羊城晚报:中国为什么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建造自己的空间站?  焦维新:概括起来,科学意义、应用价值,都是吸引国家建立空间站的原因。预计我们的空间站建成以后,在很多领域都会展开实验,包括观天测地、利用微重力环境进行材料科学等实验。据我所知,许多行业的科学家已经提出了很多实验方案,有关部门正在精选。  我国航天事业的指导思想就是不模仿,将创新性和可行性结合起来。人类太空科学发展的历史已有五十多年,这期间真正推动科学发展的主要是欧美俄。我国虽然在七十年代就发射了卫星,但主要还是一些应用卫星,在科学探索方面还没有独特的成果,这与大国的地位是不相称的。以前局限于经济和技术水平,现在我们的经济足以为发展空间科学技术创造很好的条件。  2020年,可能只有中国拥有空间站  将建设成为国际空间站  羊城晚报:中国为什么没有参与国际空间站合建?还有加入的可能吗?  焦维新:国际空间站在酝酿建设过程中没邀请我们,这是原因之一。另外考虑自己的情况,一开始我们也没有开展载人航天的活动,也没有特殊技术。神舟飞船还只是实验性的飞船,只有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得到圆满解决,我们的飞船才可日夏养花网以进行商业飞行,这样一来,飞船不仅可以和我们的空间实验室以及未来的空间站对接,如果需要合作,将来还可以和国际空间站对接。  我个人认为,如果我们的交会对接技术解决了,是可以考虑加入国际空间站的。当然,我们也要考虑到参加的条件,比如说我们租赁一个舱,可以租多长时间、体积多大、收费如何,是否参加,要综合考虑政治、经济以及各方面技术等因素。  羊城晚报:2020年国际空间站将结束其使命,而按规划,2020年前后中国的空间站正好进入轨道。中国的空间站能否担负新的国际空间站职能?  焦维新:我想肯定会是这样。我们的空间站预计在2020年到2022年之间建成。那时候在太空运行能够进行多学科实验的空间站,恐怕只有我们中国。由于科学实验有其连续性,其他国家的科学家想进行科学试验,只有和中国进行合作,如果有发达国家科学家参加,他们携带先进的科学设备,我想我们也会欢迎的。  所以,未来的空间站不光是中国开展多学科实验的平台,也可能会吸引多国的科学家参加,那就变成一个国际性的空间站了。这将是中国人引以为豪的一件事情。  “天宫”整装待发 “神八”运抵酒泉  羊城晚报讯 昨天傍晚,运载着发射“神舟八号”的火箭专列徐徐驶入东风航天城火车站,标志着“神舟八号”星箭正式进入发射场区,中国载人航天计划空间交会对接工程进入新节点。  “神舟八号”能否顺日夏养花网利升空与“天宫一号”完成空间交会对接,火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火箭专列的保卫显得格外重要。记者在车站看到,从车站候车室到站台均有多名安保人员在警戒。  站台候车楼的房檐上早已挂起了一条红色的条幅,大书14字———热烈欢迎“神舟八号”火箭专列进场。站台上,十几面红旗迎风飘扬,一支由30多名身穿演出服装的乐手组成的锣鼓队正在指挥的带领下演练西北特有的“威风锣鼓”。  “敬礼!”18时13分,一声刚劲有力的声音划破安静的天空,刚刚沉寂了几分钟的威风锣鼓队也几乎在同时奏响乐声,远处传来火车汽笛的低鸣———运载“神舟八号”火箭的专列徐徐驶入东风航天城火车站。  专列停稳后,车门打开,首先出来的是一面蓝色的旗帜,镶嵌着金黄色的穗儿,旗帜上还写着巨大的两个字———“神箭”。  “一路上辛苦了。”“保证完成任务。”  迎接专列的专家们和护送火箭的技术人员们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据悉,“神舟八号”火箭专列抵达东风航天城后,将于近日转运至组装车间进行一系列调试和组装、检测。  此前曾有报道称,“神舟八号”飞船将于今年11月初发射,它将与即将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完成空间交会对接。  “长征2F改”大量采用冗余技术  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火箭指挥员周晓明接受本报专访:  “长征2F改”大量采用冗余技术  “天宫一号”无论是重量、还是体积,与之前发射“神舟”系列飞船都有一定的不同。如何保证“天宫一号”顺利发射升空,并成功将其送入指定轨道?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发射场测试站副总工程师、火箭指挥员周晓明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透露,为适应“天宫一号”的发射,ZC-2F运载火箭技术改进达176项之多,并首次采用冗余技术以保证火箭运行的安全和可靠性。  6月29日,火箭运抵发射场。由于此次任务中火箭测试的周期由原来的3个月缩短至50多天,加之今年是发射场发射任务最密集的一年,共有6次发射任务,工作量巨大,周晓明在执行“天宫”任务的同时还要兼顾卫星发射、火箭测试等任务,压力很大。  周晓明介绍,与以往发射任务不同的是,运载“天宫一号”的火箭虽然仍然是“长征2F”系列,但为了适应新任务的需求,火箭的技术改进项目达176项,运抵发射场时不得不分割成八个部分才通过了铁路沿线的一条条隧道,在发射场的整装工作也显得比以前复杂了许多。所以,火箭应该叫作“长征2F改”运载火箭。  周晓明透露,由于“天宫一号”的重量比以前的飞船增加,需增加运载火箭的推力,其重量也因燃料的增加而增重9吨,这是火箭最主要的改进内容。由于“天宫”不载人,逃逸系统不再参与任务。  为适应“天宫一号”的发射,ZC-2F运载火箭技术改进达176项之多,并首次采用冗余技术以保证火箭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冗余技术’是系统备份技术,就是在火箭的关键设备上装置2-3个计算机控制系统,当系统出现问题时,启用备份系统可提高火箭的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运载火箭大量采用了冗余技术。”周晓明说。  据周晓明的同事们介绍,周晓明是伴随着“神舟”飞船的发射而成长起来的专家,从“神一”到“神七”飞船再到“天宫一号”的发射任务,经验老道,业务精湛。周晓明从“神一”时推进剂利用系统的一名操作手到动力系统总指挥,是一步一个脚印成长起来的指挥员,2008年首次担任火箭副总工程师,此次首次担任天宫一号火箭指挥员。  “天宫一号”及神舟飞船会否受到太空垃圾的影响?  只能通过预报及时躲避  羊城晚报:“天宫一号”能否为航天员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焦维新:首先和“天宫一号”对接的“神舟八号”是不载人的,没有航天员到实验室工作,所以在“天宫一号”中没有必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生命保障系统。  庞之浩:“天宫”的实验舱大部分是密封的,里面可以提供人能适应的压力、温度、氧气等,可以在里面生活。还有一部分是非密封的,据说里面是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可以循环使用水资源。它的推进舱主要提供电源和动力。它有太阳能电池板和发动机。  羊城晚报:“天宫一号”及神舟飞船会否受到太空垃圾的影响?“天宫一号”是否有“防撞”措施?  焦维新:目前的太空碎片已经非常多了,十厘米以上的有两万两千多个,这对航天器的威胁非常大,在地面用望远镜或者雷达是可以探测到的。十厘米以下的也非常多,毫米的就有几亿个。碎片不光是威胁载人航天,对其他的航天器也有害。  现在还没有一个有效的治理方法,负责空间天气预报的人要监测大碎片的分布情况,对大碎片的运动状态做出预报,假如预知附近有碎片穿过我们的轨道,可能对我们的飞船造成危害,就得躲着点。“天宫一号”和神舟都有可能受到这些太空垃圾的影响,“天宫一号”没有专门的防撞措施,只有通过预报进行躲避。  羊城晚报:对中国来说,“太空游”的梦想还有多远?  焦维新:商业太空漫游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恐怕还要二十年以后。  庞之浩:交会对接技术一旦得到解决,将在未来的太空旅行中大显身手。为了体验失重下的真实感受、居高临下看地球、看月球,不少人开始热衷于太空旅游。而未来的月球旅行和太空漫步游都会越来越依赖于交会对接技术,不再需要用造价极高的大推力火箭把人们送上太空,而是用比较适中的火箭把旅行者和货物分别送上太空就可以了,这样增加了安全系数,也更便宜。

文章标签:

本文标题: 中国空间站什么时候建成?
本文地址: http://www.rixia.cc/wenda/226954.html

上一篇:一个有家庭有孩子的男人说自己网恋,精神出轨可以要吗?

下一篇:草莓吃多了好吗 草莓吃多了会怎么样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