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夏养花网

您好,欢迎访问日夏养花网,我们的网址是:http://www.rixia.cc

春节习俗有哪些

2022-03-08 00:38:44 分类:养花问答 来源: 日夏养花网 作者: 网络整理 阅读:88

春节的习俗有一哪些

春节习俗有哪些一:祭灶神

  祭灶,是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传说到了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便要升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一年的善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百姓供上红烛、糖瓜,以隆重的礼节送灶神上天,祈望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如今,农村很多地区还沿袭这种风俗。

  “二十四,扫尘日”。迎新首先要除旧。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民间素有的传统习俗。扫尘之日,全家上下齐动手,用心打扫房屋、庭院,擦洗锅碗、拆洗被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其实,人们借助“尘”与“陈”的谐音表达除陈、除旧的意愿。

  春节习俗有哪些二:倒贴福字

  在我国,人们往往用一个“福”字来表达对福运、福气、幸福的向往和追求。每当辞旧迎新的时刻,家家户户都要把“福”字贴在屋门上,意味着福气进入家门。许多地方还倒贴“福”字,利用“倒”与“到”的谐音,寓意“福到了”。

  春节习俗有哪些三:贴春联

  贴春联这种春节期间的活动从宋代开始盛行,每到过年时家家有贴春联的习俗。

  春联,俗称“门对”,又名“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称春联。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

  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史料记载,有一年过年前,朱元璋曾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

  春联堪称中华民族独创的艺术奇葩,它以雅俗共赏的特性深受世代人民喜爱。有人曾这样概括春联:“两行文字,撑天柱地;一副对联,

春节习俗都有哪些呢

贴春联、逛庙会、吃饺子

春节有什么习俗?

一、扫尘

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是为了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所以每年正月前就要把家里全部打扫一遍。

扫尘的传统风俗 ,由来已久。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南方称“扫屋”,北方叫“扫房”。在年节前扫尘,是中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用青竹叶与柚子叶绑在杆上清扫屋顶天花、墙壁上的尘垢蛛网,谓之扫去“穷运”、“晦气” ,来年清吉。



二、贴春联

春联,又叫“春贴”、“门对”、“对联”,是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年红”中一个种类。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是我们过年的重要习俗。

当人们在自己的家门口贴年红(春联和福字等)的时候,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挑漂亮的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避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据说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



三、贴窗花

贴窗花是古老的传统节日习俗,新春佳节时,中国许多地区的人们都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还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www.rixia.cc;

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为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它为"窗花"。 

窗花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还有神话传说、戏曲故事等题材。另外,花鸟虫鱼及十二生肖等形象也十分常见。 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http://www.rixia.cc点得红火富丽、喜气洋洋。



四、年画

年画,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一,亦是常见的民间工艺品之一。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名。

传统民间年画多用木板水印制作。旧年画因画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称谓。整张大的叫“宫尖”,一纸三开的叫“三才”。加工多而细致的叫“画宫尖”、“画三才”。颜色上用金粉描画的叫“金宫尖”、“金三才”。六月以前的产品叫“青版”,七、八月以后的产品叫“秋版”。



五、祭祖 

祭祀先祖,是一项隆重的民俗活动。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中元节(除、清、九、盂),是汉族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国人有慎终追远的传统,过节总不会忘记祭拜祖先。

祭祖的同时,有的地方也祭祀天地神灵。供品主要有三牲饭菜、三茶五酒等;由家长主祭,烧三炷香,叩拜后,祈求丰收,最后烧纸,俗称"送钱粮"。祭祖民俗相沿数千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个古老习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扫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贴春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贴窗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年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祭祖

1、贴春联。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2、贴窗花。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美丽的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也有人会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3、年画。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现在的年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寄托着人们对新年的期盼。

4、办年货。中国的家庭过年前要购买大量的“年货”,春联,福字,新衣服,过年期间的食品(过年市场多不开门)。办年货是中国人过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

5、祭祖。

要先祭祀祖先,祈求祖先保佑。

春节的风俗有很多,毕竟是为了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所以很多地方都会透露着细心仔细,做起事来必然要更加的认真。


首先是要扫尘。为了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春节前都要进行大扫除,要扫一下房角上一年以来的积攒出来的灰尘蜘蛛网等等,要收拾一下家里的家具,要让他们摆放整齐干净,要擦窗户,把窗户擦得干净明亮,自然家里的各个地方都要打扫得干干净净。


其次就是贴对联。春节前要把去年的旧的对联撕下来,然后换上新的一年新的对联,贴对联是一个非常令人愉悦的事情,因为替上对联之后,又代表着新的一年马上就要到来了,这个时候会充满着对来年的憧憬。

然后还有置办年货。为了迎接新的一年,大家在新年前都会去提前购买一些东西,以防年夜饭做的时候出现什么材料缺少,置办的年货自然有各种各样。要购买一些糖果瓜子花生等坚果,放在一个盘子里用来等着有人来自己家做客的时候,可以把它端出来,大人们一边吃一边聊天。还要买一些熟食,比如说熟牛肉,牛肚,猪耳朵等等,还要买烧鸡,这些熟食都是在过年必不可少的,也是过年要请别人吃饭,摆上桌的一道硬菜。置办年货的时候一定要多带两个人过去,因为你永远也不知道你自己会买多少东西,有的时候可能买一点就够了,有的时候有一点会延迟到很多点就不用跑那么多趟,一次性买全的话自己又拿不过来,所以一定要多带几个人过去。


最后就是春节还要祭拜祖先,老一辈的人在这一天的时候会祭拜祖先,也是日夏养花网叫上供,会在自己家里置办上祖先的卷轴家谱等等,然后摆上一些水果或者是其他东西,这个东西也是有讲究的。

春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南北方的习俗自然也不同,我所知道的就是这些了。

春节的习俗你知道有哪些吗?

春节的习俗有哪些?

春节的习俗

春节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春节的起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举行各种庆贺新春的活动,带有浓郁的地域特色。

1.      祭灶吃灶糖

农历十二月廿三,是祭灶吃灶糖的日子。在这天入夜后要把灶台刷干净,把旧的灶君取下烧掉,至除夕日早晨把新像贴上,一送一迎,都要摆放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还要烧香、点烛、放纸炮等。祭灶寄托着中国劳动人民对美满生活的向往,祈求神明保佑新年合家平安,吉祥如意,岁岁平安。

祭灶吃灶糖

1.      掸尘扫房子

农历十二月廿四,是掸尘扫房子的日子。家家户户都要打扫房间,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床单,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将自家环境整理清扫干干净净迎接新年。大扫除不但具有美好的辞旧迎新寓意,还有驱除病疫、祈求新年安康的寓思。

掸尘扫房子

 

2.      推磨做豆腐

农历十二月廿五,是推磨做豆腐的日子。据说玉皇大帝在当天会亲自下界,查人间善    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人们在这一天推磨做豆腐、吃豆腐渣,以表生活清苦来博取来年降福。而“豆腐”又与“头富”谐音寄托着人们祈祷富贵、平安的心愿。

推磨做豆腐

3.      杀猪宰年肉

 

农历十二月廿六,是杀猪宰年肉的日子。所谓杀猪,是杀自己家养的猪;所谓宰年肉,是指没养猪的人家到集市上去买过年吃的肉。“年肉”讲究要吃红烧肉,肉本身就代表着富裕的意思,红烧肉则更能表示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富裕十足。

杀猪宰年肉

4.      杀鸡赶大集

农历十二月廿七,是杀鸡赶大集的日子。这一天,家家户户要宰杀自家的家禽,还要赶集、采购。赶集主要是买年货,如鞭炮、春联、香烛、烧纸、牛羊肉、各种礼品、女孩子的各种头饰等。这是因为“鸡”同“吉”谐音,有吉利、吉祥如意的意思。

杀鸡赶大集

5.      发面蒸馒头

农历十二月廿八,是发面蒸馒头的日子。在这天人们会尽情发挥想象,把馒头做成寿桃、小动物等各种造型。发面”的“发”意喻“发财”、“发家”,“蒸”象征“蒸(争)“,都是图一个吉利,就是想来年的时候能够蒸蒸日上。寓意着新的一年日子越过越好,蒸蒸日上,阖家团团圆圆,幸福满满。

发面蒸馒头

7.请祖上大供

农历十二月廿九,是请祖上大供的日子。视死如生不仅是孝道的重要标识,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因此每逢节庆,都要对祖先告祭一番,这不仅是一种向祖先的告慰,也寄托了后人对祖先的感恩与思念之情。

请祖上大供

8.吃年夜饭

大年三十,是吃年夜饭的日子。这天大家会聚在一起包饺子,因为饺子的外形像元宝,寓意着发财吉祥的寓意,有的时候包饺子会在饺子里放上一枚硬币,如果谁吃到了硬币,就预示着在来年会有好运气,发大财。这一天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喝酒,一起说说笑笑。寓意着阖家欢乐,幸福美满,万事顺心。

吃年夜饭

春节习俗春节的习俗有很多,如贴春红、守岁、吃团年饭、拜年、祭祖等。除夕这天,全家欢聚一堂,吃罢“团年饭”,长辈给孩子们派发“压岁钱”,然后“守岁”,迎接新年到来。在农历新年第一天,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恭祝新年大吉大利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疑问。春节的习俗有:贴春联、挂年画、贴福、放鞭炮、舞狮子、除夕守岁、祭神祭祖、拜年与压岁钱、团圆饭、闹元宵。希望可以帮到您!
春节的习俗有贴对联、放爆竹、除夕守夜、吃年夜饭、收压岁钱等等
买年货,贴春联,放鞭炮,包压岁钱,吃饺子。

春节有哪些传统习俗?

扫尘:“二十四,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含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守岁: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拜年: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年画:春节年画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vVsKOnAyZj浓墨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www.rixia.cc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祭祖:新年为岁首,第一件事就是祭祀祖先。祭祀祖先一般在家中进行。有的地方,家家户户在堂屋中悬挂祖先画像,但多数地区是供着祖先的牌位。除夕子夜前后,开门放鞭炮之前,祭祖的活动便开始了。祖先的牌位前摆好美酒佳肴、时令果品,供列祖列宗享用;点燃香纸蜡烛后,家长率子孙行叩祭礼。在祭祖时,要面对列祖列宗的牌位,逐项禀报家中一年来发生的喜庆事件,大到娶媳、聘女、生儿添丁,小到生活怎样等。民俗专家表示,新年祭祖的意义是慎终追远、礼敬祖先及祈求祖先保佑子孙后代繁荣昌盛,诸事顺意,表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思想。

接神:接神是为新旧年分野,但接神时间亦不太统一。有的子时一到就开始举行仪式,有的到“子正”之时,即午夜零点开始接神,有的则在“子正”之后方接。接神的仪式在天地桌前举行,由全家中的最长者主持。因为诸神所居的天界方位不同,下界时来的方向自然也不同,至于接何神,神从何方来,要预先查好“宪书”,带领全家举香在院中按方位接神。如辛未年的“宪书”上指示:“财神正东、福神正南、贵神东北、喜神西南、太岁神西南等”。按方位叩首礼毕后,肃立待香尽,再叩首,最后将香根、神像、元宝锭等取下,放入早已在院中备好的钱粮盆内焚烧,同燃松枝、芝麻秸等。

踩崇:接神后,将芝麻秸从街门内铺到屋门,人在上面行走,噼叭作声,称为“踩岁”,亦叫“踩祟”。由于“岁”与“祟”同音,取新春开始驱除邪祟的意思。

接财神:旧时从春节子夜开财门起,就有送财神的,手拿着一张纸印的财神在门外嚷着:“送财神爷的来啦!”这时屋里的主人为表示欢迎财神降临,便拿赏钱给来人。送财神的口中要说些吉利话,如“金银财宝滚进来啦!”“左边有对金狮子,右边有对金凤凰”之类的口彩。

春节的习俗你知道有哪些吗?

中国的春节有哪些习俗

贴春联这种春节期间的活动从宋代开始盛行,每到过年时家家有贴春联的习俗。春联,俗称“门对”,又名“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称春联。

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贴上红红的春联,一副副透着喜庆和热烈的春联表达了人们迎新纳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愿望。

文章标签:

本文标题: 春节习俗有哪些
本文地址: http://www.rixia.cc/wenda/219933.html

上一篇:夏天扦插薄荷能活吗

下一篇:苹果耳机的按键有什么功能?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