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夏养花网

您好,欢迎访问日夏养花网,我们的网址是:http://www.rixia.cc

曹操墓地的发现成为什么(写上成语) 中华牡丹雍容华贵,什么(写上成语)

2022-02-21 00:00:31 分类:养花问答 来源: 日夏养花网 作者: 网络整理 阅读:101

曹操不穿鞋就去迎接古人,是什么典故?这一典故衍生了什么成语?

跣足出迎

许攸暗步出营,径投曹寨,伏路军人拿住。攸曰:“我是曹丞相故友,
快与我通报,说南阳许攸来见。”军士忙报入寨中。时操方解衣歇息,闻说许攸
私奔到寨,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遥见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操先
拜于地。攸慌扶起曰:“公乃汉相,吾乃布衣,何谦恭如此?”操曰:“公乃操
故友,岂敢以名爵相上下乎!”攸曰:“某不能择主,屈身袁绍,言不听,计不
从,今特弃之来见故人。愿赐收录。”操曰:“子远肯来,吾事济矣!愿即教我
以破绍之计:”攸曰:“吾曾教袁绍以轻骑乘虚袭许都,首尾相攻。”操大惊曰:
“若袁绍用子言,吾事败矣。”攸曰:“公今军粮尚有几何?”操曰:“可支一
年。”攸笑曰:“恐未必。”操曰:有半年耳。”攸拂袖而起,趋步出帐曰:
“吾以诚相投,而公见欺如是,岂吾所望哉!”操挽留曰:“子远勿嗔,尚容实
诉:军中粮实可支三月耳。”攸笑曰:“世人皆言孟德奸雄,今果然也。”操亦
笑曰:“岂不闻兵不厌诈!”遂附耳低言曰:“军中止有此月之粮。”攸大声曰:
“休瞒我!粮已尽矣!”操愕然曰:“何以知之?”攸乃出操与荀彧之书以示之
曰:“此书何人所写?”操惊问曰:“何处得之?”攸以获使之事相告。操执其
手曰:“子远既念旧交而来,愿即有以教我。”攸曰:“明公以孤军抗大敌,而
不求急胜之方,此取死之道也。攸有一策,不过三日,使袁绍百万之众,不战自
破。明公还肯听否?”操喜曰:“愿闻良策。”攸曰:“袁绍军粮辎重,尽积乌
巢,今拨淳于琼守把,琼嗜酒无备。公可选精兵诈称袁将蒋奇领兵到彼护粮,乘
间烧其粮草辎重,则绍军不三日将自乱矣。”
跣足出迎

许攸暗步出营,径投曹寨,伏路军人拿住。攸曰:“我是曹丞相故友,
快与我通报,说南阳许攸来见。”军士忙报入寨中。时操方解衣歇息,闻说许攸
私奔到寨,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遥见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操先
拜于地。攸慌扶起曰:“公乃汉相,吾乃布衣,何谦恭如此?”操曰:“公乃操
故友,岂敢以名爵相上下乎!”攸曰:“某不能择主,屈身袁绍,言不听,计不
从,今特弃之来见故人。愿赐收录。”操曰:“子远肯来,吾事济矣!愿即教我
以破绍之计:”攸曰:“吾曾教袁绍以轻骑乘虚袭许都,首尾相攻。”操大惊曰:
“若袁绍用子言,吾事败矣。”攸曰:“公今军粮尚有几何?”操曰:“可支一
年。”攸笑曰:“恐未必。”操曰:有半年耳。”攸拂袖而起,趋步出帐曰:
“吾以诚相投,而公见欺如是,岂吾所望哉!”操挽留曰:“子远勿嗔,尚容实
诉:军中粮实可支三月耳。”攸笑曰:“世人皆言孟德奸雄,今果然也。”操亦
笑曰:“岂不闻兵不厌诈!”遂附耳低言曰:“军中止有此月之粮。”攸大声曰:
“休瞒我!粮已尽矣!”操愕然曰:“何以知之?”攸乃出操与荀彧之书以示之
曰:“此书何人所写?”操惊问曰:“何处得之?”攸以获使之事相告。操执其
手曰:“子远既念旧交而来,愿即有以教我。”攸曰:“明公以孤军抗大敌,而
不求急胜之方,此取死之道也。攸有一策,不过三日,使袁绍百万之众,不战自
破。明公还肯听否?”操喜曰:“愿闻良策。”攸曰:“袁绍军粮辎重,尽积乌
巢,今拨淳于琼守把,琼嗜酒无备。公可选精兵诈称袁将蒋奇领兵到彼护粮,乘
间烧其粮草辎重,则绍军不三日将自乱矣。”

真实

《魏略》说,许攸自幼与日夏养花网曹操十分要好,官渡之战中,许攸背叛袁绍投奔曹操后,建议曹操偷袭乌巢,使草草大获全胜。后曹操夺取冀州,亦有许攸之功。许攸因此居功自傲,乃至得意忘形,对曹操经常口出戏言,甚至称呼曹操小名,在正式场合亦不知收敛。在一次聚会上,许攸对曹操说:“阿瞒,你没有我,不会得到冀州。”曹操一听哈哈大笑道:“你说的一点不错。”嘴上虽这么说,心里却非常不高兴,以为许攸无礼太甚。后来,许攸率随从出邺城东门,有得意对左右从人说:“他们曹家没有我,不可能出入此门。”此话传到曹操耳中,终于忍无可忍,下令杀死许攸。 可见,许攸之死与许褚毫无干系,《三国演义》说许褚怒杀许攸,曹操责备许褚,并非历史事实。其实,尽管许攸为人傲慢,但他身为谋士,绝不会无端向一武将挑衅,以至与许褚发生冲突;而许褚尽管是曹操手下爱将,但他也绝无胆量擅杀曹操的谋士。故许褚杀许攸在情理上也是难以说得通的。 一部《三国演义》,以拥刘反曹为主线,对曹操的负面,极尽描写渲染之能事,对反映曹操狡诈残暴的野史传闻一概收采,为什么却将正史明确记载的曹操杀许攸事曲为改写,假手许褚,为曹操讳呢?也许在罗贯中看来,许攸张狂得的确有些过分,所以先写许攸对曹操无礼,使“众将闻言,俱怀不平”,继写许攸终因狂傲,死于许褚剑下。即许攸可杀。既然许攸可杀,那么就不一定非让曹操来杀他,写许褚杀许攸更具戏剧性。 曹操是一个具有双重性格的多面体人物,例如他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伟人,但难言是君子;他是一个十足的英雄,但有时也会要无赖。对待人才问题也是一样,他爱才如命,最善于招降纳叛,但如果有水恃才傲物,对自己不尊敬,那不论其有多大的能耐,有多大的功劳,他也觉不容忍,格杀勿论。曹操杀许攸就是一个例子。
这个典故的名称叫“曹操赤脚迎许攸”,根据此典故衍生的词语“忘履相迎”、“跣足出迎”、“赤脚相迎”等都不是成语。
那是曹操和袁绍官渡之战的事。袁绍的兵力是曹操的数倍,曹军战局很不利。此时曹军粮草又告罄,更是雪上加霜。正在这时,袁绍无谋,听信谗言,不但不听许攸的计策,还羞辱他。此时袁绍派拉一个酒鬼去守自己的粮草基地——乌巢。许攸看袁绍不听忠言,知道他必败无疑决定投降曹操。曹操此时正在睡觉,但他一直没有睡着,军情紧急啊!这时突然听说许攸来降,高兴得鞋也不穿就跑拉出来迎接。两人交谈中,曹操开始还想隐瞒,但许攸已猜出曹操粮草也尽,曹操只好将事情告知。许攸看曹操求贤若渴,彻底决定投靠曹操。于是说出袁绍重地乌巢是软肋,建议曹操去突袭乌巢,烧掉袁绍的粮草。曹操按计行事,果然得手。粮草被烧,袁绍军顿时大乱,这一战就成拉曹操和袁绍之战的转折点。但许攸看出拉曹操是英雄,却没有看出曹操是奸雄。他由于立功后过于嚣张,而最终在官渡之战后被曹操所杀。
忘履相迎
那是曹操和袁绍官渡之战的事。袁绍的兵力是曹操的数倍,曹军战局很不利。此时曹军粮草又告罄,更是雪上加霜。正在这时,袁绍无谋,听信谗言,不但不听许攸的计策,还羞辱他。此时袁绍派拉一个酒鬼去守自己的粮草基地——乌巢。许攸看袁绍不听忠言,知道他必败无疑决定投降曹操。曹操此时正在睡觉,但他一直没有睡着,军情紧急啊!这时突然听说许攸来降,高兴得鞋也不穿就跑拉出来迎接。两人交谈中,曹操开始还想隐瞒,但许攸已猜出曹操粮草也尽,曹操只好将事情告知。许攸看曹操求贤若渴,彻底决定投靠曹操。于是说出袁绍重地乌巢是软肋,建议曹操去突袭乌巢,烧掉袁绍的粮草。曹操按计行事,果然得手。粮草被烧,袁绍军顿时大乱,这一战就成拉曹操和袁绍之战的转折点。但许攸看出拉曹操是英雄,却没有看出曹操是奸雄。他由于立功后过于嚣张,而最终在官渡之战后被曹操所杀。
徒跣以见
说的是:官渡之战,袁绍的大谋士许攸,截获曹操寄往许都的书信,其军粮已
尽。许攸献计分兵偷袭许都,袁绍不仅没有采纳,反而生了疑心;与此同时,
许攸子侄在邺郡贪污,为审配拘拿,审配使人报告袁绍。许攸万般无奈,反戈
一击,投奔了小时同窗曹操。曹操得知许攸来投,徒跣以见。

写出下面历史人物相关的成语吕蒙()诸葛亮()曹操()项羽()赵括()_

1、吕蒙(手不释卷)

[成语解释]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典故出处]《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译文:光武帝在军事繁忙的时候,书本也不离手。

2、诸葛亮(三顾茅庐)

[成语解释]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典故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译文:三次来到草庐里聘请我。

3、项羽(四面楚歌)

[成语解释]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典故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

译文:晚上听到汉军的方向四面都在唱楚国的歌曲,项羽非常震惊。

4、赵括(纸上谈兵)

[成语解释]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典故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5、曹操(望梅止渴)

[成语解释]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典故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

译文:前面有大片梅子林,吃它的果实,甘甜酸爽可以解口渴。

吕蒙 手不释卷
诸葛亮 三顾茅庐
项羽 四面楚歌
赵括 纸上谈兵
曹操 望梅止渴
吕蒙: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诸葛亮:三顾茅庐
曹操:望梅止渴
项羽:四面楚歌
赵括:纸上谈兵
另:手不释卷不是关于吕蒙的成语。手不释卷,出自于汉光武帝刘秀的事例,史书记载“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意思是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请写出两个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与典故

请写出两个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与典故——rnrn例:rn rn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来的
1 三顾茅庐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现今湖北襄樊市.一说为今河南南阳城西)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2 乐不思蜀
当时魏军入川,蜀后主刘禅投降,被送到洛阳。司马昭封他为安乐公,赐住宅,月给用度,僮婢百人。刘禅为表感谢,特意登门致谢,司马昭于是设宴款待,并以歌舞助兴。当演奏到蜀地乐曲时,蜀旧臣们油然诵起国破家亡的伤怀之情,个个泪流满面。而刘禅却麻木不仁嬉笑自若。司马昭见状,便问刘禅;“你思念蜀吗?”刘禅答道:“这个地方很快乐,我不思念蜀。”他的旧臣谷正闻听此言,连忙找个机会悄悄对他说:“陛下,等会儿若司马昭再问您,您就哭着回答:‘先人坟墓,远在蜀地,我没有一天不想念啊!’这样,司马昭就能让陛下回蜀了。”刘禅听后,牢记在心。酒至半酣,司马昭果然又发问,刘禅赶忙把谷正教他的话学了一遍,只是欲哭无泪。司马昭听了,说“咦,这话怎么像是谷正说的?”刘禅惊奇道:“你说的一点不错呀!司马昭及左右大臣全笑开了。司马昭见刘禅如此老实,从此就再也不怀疑他。刘禅就这样在洛阳安乐地度过了余生,传下了这令人捧腹的“乐不思蜀”典故
1、如饮醇醪(周瑜):形容一个人气量广阔,起源于正史上周瑜对程普的谅解,形容周瑜心胸宽广。 2、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3、后患无穷(刘备):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尽。 4、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5、三顾茅庐(刘备与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 6、初出茅庐(诸葛亮):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7、虎踞龙盘(诸葛亮):形容南京地势的雄伟。 8、集思广益(诸葛亮):指集中众人的意见,扩大工作的效果。 9、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10、空城计(诸葛亮):指一种作战方法。 11、望梅止渴(曹操):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12、捉刀(曹操和手下的名将崔琰):指代人写文章。 13、才占八斗(曹植):形容学问高,文采好。 14、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15、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16、一身是胆(赵云):形容胆量极大。 17、顾曲周郎(吴国都督周瑜):指精通音乐戏曲的人 18、巢毁卵破(孔融的两个儿子):比喻国家或集体遭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员当然不能幸免。 19、坚壁清野(曹操的谋士荀彧)指饿死、困死敌人的一种作战方法。 20、如嚼鸡肋(杨修)比喻很乏味。 21、老牛舐犊(杨修的父亲杨彪):比喻父母爱抚子女。 22、势如破竹(杜预):比喻军队一路连打胜仗,形势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样的顺利。 23、车载斗量(吴国的中大夫赵咨):形容数量很多并不稀罕。 24、断头将军(巴郡太守严颜):形容壮士英勇不屈,宁死不降。 25、吴下阿蒙(吴国名将吕蒙):形容没有学识的粗人。 26、想当然(孔融):形容没有事实根据的主观臆断。 27、兵贵神速(魏国谋士郭嘉):指用兵贵在神奇而快速。 28、出言不逊(张郃):形容说话不客气,没有礼貌。 29、大器晚成(崔琰):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能成器。 30、负重致远(人称“凤雏”的庞统,陆绩,顾邵):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方。 31、乐不思蜀(刘禅):比喻乐而忘本。 32、得陇望蜀(曹操)指甘肃一带;蜀:指四川一带。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
1 三顾茅庐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现今湖北襄樊市.一说为今河南南阳城西)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2 乐不思蜀
当时魏军入川,蜀后主刘禅投降,被送到洛阳。司马昭封他为安乐公,赐住宅,月给用度,僮婢百人。刘禅为表感谢,特意登门致谢,司马昭于是设宴款待,并以歌舞助兴。当演奏到蜀地乐曲时,蜀旧臣们油然诵起国破家亡的伤怀之情,个个泪流满面。而刘禅却麻木不仁嬉笑自若。司马昭见状,便问刘禅;“你思念蜀吗?”刘禅答道:“这个地方很快乐,我不思念蜀。”他的旧臣谷正闻听此言,连忙找个机会悄悄对他说:“陛下,等会儿若司马昭再问您,您就哭着回答:‘先人坟墓,远在蜀地,我没有一天不想念啊!’这样,司马昭就能让陛下回蜀了。”刘禅听后,牢记在心。酒至半酣,司马昭果然又发问,刘禅赶忙把谷正教他的话学了一遍,只是欲哭无泪。司马昭听了,说“咦,这话怎么像是谷正说的?”刘禅惊奇道:“你说的一点不错呀!司马昭及左右大臣全笑开了。司马昭见刘禅如此老实,从此就再也不怀疑他。刘禅就这样在洛阳安乐地度过了余生,传下了这令人捧腹的“乐不思蜀”典故
周郎妙记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过五关,斩六将!
火烧连营___东吴陆迅烧了刘备70万大军
草船借箭___孔明的....
猪啊!你傻。1 三顾茅庐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现今湖北襄樊市.一说为今河南南阳城西)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2 乐不思蜀
当时魏军入川,蜀后主刘禅投降,被送到洛阳。司马昭封他为安乐公,赐住宅,月给用度,僮婢百人。刘禅为表感谢,特意登门致谢,司马昭于是设宴款待,并以歌舞助兴。当演奏到蜀地乐曲时,蜀旧臣们油然诵起国破家亡的伤怀之情,个个泪流满面。而刘禅却麻木不仁嬉笑自若。司马昭见状,便问刘禅;“你思念蜀吗?”刘禅答道:“这个地方很快乐,我不思念蜀。”他的旧臣谷正闻听此言,连忙找个机会悄悄对他说:“陛下,等会儿若司马昭再问您,您就哭着回答:‘先人坟墓,远在蜀地,我没有一天不想念啊!’这样,司马昭就能让陛下回蜀了。”刘禅听后,牢记在心。酒至半酣,司马昭果然又发问,刘禅赶忙把谷正教他的话学了一遍,只是欲哭无泪。司马昭听了,说“咦,这话怎么像是谷正说的?”刘禅惊奇道:“你说的一点不错呀!司马昭及左右大臣全笑开了。司马昭见刘禅如此老实,从此就再也不怀疑他。刘禅就这样在洛阳安乐地度过了余生,传下了这令人捧腹的“乐不思蜀”典故
周郎妙记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过五关,斩六将!
火烧连营___东吴陆迅烧了刘备70万大军
草船借箭___孔明的....
回答者:秋天天高云淡 - 秀才 二级 3-11 22:35
1、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2、后患无穷(刘备):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尽。
3、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4、三顾茅庐(刘备与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
5、初出茅庐(诸葛亮):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6、虎踞龙盘(诸葛亮):形容南京地势的雄伟。
7、集思广益(诸葛亮):指集中众人的意见,扩大工作的效果。
8、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9、空城计(诸葛亮):指一种作战方法。
10、望梅止渴(曹操):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11、捉刀(曹操和手下的名将崔琰):指代人写文章。
12、才占八斗(曹植):形容学问高,文采好。
13、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14、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15、一身是胆(赵云):形容胆量极大。
16、顾曲周郎(吴国都督周瑜):指精通音乐戏曲的人
17、巢毁卵破(孔融的两个儿子):比喻国家或集体遭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员当然不能幸免。
18、坚壁清野(曹操的谋士荀彧)指饿死、困死敌人的一种作战方法。
19、如嚼鸡肋(杨修)比喻很乏味。
20、老牛舐犊(杨修的父亲杨彪):比喻父母爱抚子女。
21、势如破竹(杜预):比喻军队一路连打胜仗,形势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样的顺利。
22、车载斗量(吴国的中大夫赵咨):形容数量很多并不稀罕。
23、断头将军(巴郡太守严颜):形容壮士英勇不屈,宁死不降。
24、吴下阿蒙(吴国名将吕蒙):形容没有学识的粗人。
25、想当然(孔融):形容没有事实根据的主观臆断。
26、兵贵神速(魏国谋士郭嘉):指用兵贵在神奇而快速。
27、出言不逊(张郃):形容说话不客气,没有礼貌。
28、大器晚成(崔琰):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能成器。
29、负重致远(人称“凤雏”的庞统,陆绩,顾邵):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方。
30、乐不思蜀(刘禅):比喻乐而忘本。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小说描写了公元3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语言生动、场面宏大、个性鲜明,塑造出曹操、刘备、关羽、张飞等许多不朽的历史人物形象,其出色的文学成就,使它的影响事实上已深入到中国文学、艺术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三国演义》全书出现以前,中国各类小说一般都篇幅短小,有些甚至只有几十个字。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小说,中国小说如何由短篇发展至长篇,这点我们要注意。原来宋代讲故事的风气盛行,说书成为一种职业,说书人喜欢拿古代人物的故事作为题材来敷演,而陈寿《三国志》里面的人物众多,事件纷繁,正是敷演故事的最好素材。三国故事某些零星片段原来在民间也已流传,加上说书人长期取材,内容越来越丰富,人物形象越来越饱满,最后由许多独立的故事逐渐组合而成长篇巨著。这些各自孤立的故事在社会上经过漫长时间口耳相传,最后得到辗转加工,集合成书,成为中国第一部长篇小说,这是一种了不起的集体创造。与由单一作者撰写完成的小说在形态上有所不同,很值得我们注意。这种源出众手的小说,后来还有神魔小说《西游记》和另一讲史小说《水浒传》。三国演义对后来的小说相信有一定的启导作用。讲史文学的源流,这部巨著本身的文学价值,以及它对后世的影响,都值得我们深入讨论。

一、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拥刘反曹

1、 拥刘反曹思想在作品中的表现;

2、 拥刘反曹思想的形成:四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形成的,罗贯中继承并将它熔铸到了作品中,毛宗冈在修改时又加强了它;

3、 拥刘反曹的内涵:反映了人们对德治仁政的理想和反对暴政的意愿;是民族思想的反映;是正统思想的反映。

二、刘备、曹操形象。

1、 曹操:奸诈、残忍、虚伪;雄才大略、远见卓识;——这是一个复杂的形象,罗贯中即写其短,也写其长,又不影响他的倾向性。

2、 刘备:即理想化的人君形象,同时又有统治阶级代表人物所特有的虚伪一面。

三、战争描写。

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

相似处:都是以弱对强、都用了火功、结局都是弱者胜。

不同的特点:斗争双方的特点不同、面临的情况不同等,使之写来绝不雷同。

学习内容

一、讲史文学之源流

宋代说话技艺十分发达。说话的演出地点不限于勾栏瓦肆,一般村野寺庙也有演出。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首都汴京著名艺人霍四究以“说三分”著名,说三分即讲三国故事,而尹常卖以说五代史见称,二人都是讲史好手。

说话人无论是否高手,都需要讲稿。当时有专门编写讲稿的“书会”。书会中人既要编写故事,就不能不具备较为深厚的文艺修养和广博的历史知识。说话人的稿本经过不断润色增删,就有可能演变成为篇幅越来越长的小说。

宋代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录说话四家:

说话有四家:一者小说,谓之银字儿,如烟粉、灵怪、传奇。说公案,皆是扑刀杆棒,及发迹变泰之事。说铁骑儿,谓士马金鼓之事。说经,谓演说佛书。说参请,谓宾主参禅悟道等事。讲史书,讲说前代书史文传、兴废争战之事。最畏小说人,盖小说者能以一朝一代故事,顷刻间提破。

其中第四家为“讲史书,讲说前代书史文传、兴废战争之事。”说三国故事应属于这一类。

长篇小说《三国演义》可以说是直接或间接汇集了唐宋流传的三国故事,特别是小说者所讲“一朝一代故事”之讲稿材料,是经过无数次增饰修改而成的作品。下面提到的《全相平话三国志》虽是元代产物,但它的祖本可能源自宋代说话人的手稿。

说话材料如何成为话本小说?大概说话人起初靠口耳相传,不靠文本,但口耳相传,容易忘记,故事越增饰,则内容越繁复,越不易记忆,唯有利用文字记录下来,以免讲说时遗漏。文字记录不断整理,则篇幅越来越大。这里有两个小问题值得思考:一是最初稿本可能会较为简单粗糙,后来的整理增订本可能较为繁富复杂,但删节本却相反;二是初稿一旦钞写流传出去,因为由不同的艺人或文人各自润色演绎,同一故事稍后可能出现众多不同的版本。这里举一两个例子说明。现存《至治新刊全相平话三国志》三卷,是元朝英宗至治年间(1321年一1323年)建安(在今福建北部)虞氏刊本,每卷卷首都刻“至治新刊全相平话三国志”,一般简称《三国志平话》,原作者姓名已佚,学术界认为是元代讲史艺人说话的底本。这个本子现藏日本东京内阁文库,有一百三十八页,每页上下两栏,左右两页合起来,上面为一图,下面为文字。说话人拿着这个本子,看图览字,可以口沫横飞,随机敷衍。这不一定是说话人的初稿,却是一个较早版本的稿子,可以看出它较为简单粗糙的特点。另外一个例子是《三分事略》,又题为《三国志故事》,上图下文,三卷,不题撰人,也属建安书坊刻本。虽然上、中卷首行题刻“至元新刊全相三分事略上”、“至元新刊全相三分事略中”,又封面有“甲午新刻”四字,学术界大多认为并非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甲午(1294年)之刻本;乃书商故弄玄虚,实是元至正十四年或元明易代期间之产物。因为上、中、下三卷,每卷最后一页或二页之前,均故意漏刻二至三页故事,但页码却连接而无中断,明显是书商偷工减料,为欺骗顾客而做的手脚。删节本通常都是为了减省成本而印制的。

鲁迅称宋之说话人多高手,而不闻有著作;现存讲史平话多为元人作品(1982,127页)。其中《至治新刊全相平话三国志》和《至元新刊全相三分事略》,均具备《三国演义》的主要情节,是其雏形。

总括这一小节内容:中国讲故事的源流很早,宋代说书人尤其喜欢讲史。北宋时已有霍三究以说三分著名。但三国故事的零星片段流传甚早,于唐代已有记载。宋人致力增饰铺张,因而内容更丰富,情节更精彩。现存《全相平话三国志》是元人作品,应该是《三国志演义》的胚胎。

二、《三国演义》的作者、成书年代和版本

这一节“作者、版本和成书年代”提供的资料,其中涉及争论的问题甚多,建议不要死记材料,知其梗概便可。

作者

在漫长的专制帝王统治时代,很奇怪的是,中国小说和戏剧一直遭受正统文士的忽略和歧视,以致这类作品多半是遮遮掩掩、偷偷摸摸的出现。其作者或用化名,或不留名,总是难得清清楚楚知其生平,使人遗憾。我们这个课程选讲的几部巨著,其作者无一不有类似的情况。

《三国演义》的作者,一般说是罗贯中。有关其籍贯、生平事迹的记载很是分歧,材料也都很简略。

关于罗贯中的籍贯主要有四说:一是太原人,二是杭州人,三是东原(山东东平)人,四是庐陵人。数十年来,以前两种说法为多,但迄无定论。今人刘知渐、王利器、沈伯俊、周楞伽等人均持东原说。从现有资料看,以东原说较为可信。

—、太原说

明佚名《录鬼簿续编》云:“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

二、杭州说

明郎瑛《七修类稿》卷二十三云:“《三国》、《宋江》二书,乃杭人罗本贯中所编。予意旧必有本,故曰编。”

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卷二十五“委巷丛谈”云:“钱塘罗贯中本者,南宋时人,编撰小说数十种。”

明王圻《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七十七“经籍考传记”类云:“《水浒传》罗贯著。贯字本中,杭州人。”

三、东原(东平)说

明庸愚子(蒋大器)《三国志通俗演义序》云:“若东原罗贯中,以平阳陈寿传,考诸国史,自汉灵帝中平元年,终于晋太康元年之事,留心损益,目之曰《三国志通俗演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事纪其实,亦庶几乎史。”

王利器《罗贯中与〈三国志通俗演义〉》(1983,240-265页)从元代赵偕(字子永,慈溪人)《 赵宝峰 先生集》卷首所附《门人祭宝峰先生文》所列三十一门人中找到罗本和高克柔二人,认为罗本即罗贯中。这涉及《水浒传》的作者,《水浒传》中唯一的好官是东平太守陈文昭,何以如此?原来慈溪县令陈文昭向邑人赵宝峰执经请业,行弟子礼,宝峰以治民事告之。因此清人编《宋元学案》就将陈文昭也列为宝峰先生门人,于是不难解释《水浒传》唯一好官是陈文昭之谜。《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撰、罗贯中纂修”,罗贯中分明是罗本,东平是其父母之邦。把这个好官说成是东平太守,王利器认为是“罗贯中精心安排的”。

周楞伽《关于罗贯中生平的新史料》(谭洛非编,1992,119-130页)也从《 赵宝峰 先生集》和《宋元学案》找寻资料,认为罗贯中原来名本,字彦直,东平人。元亡后投奔居于浙江慈溪的兄长罗拱字彦威,罗拱为宋宗室后裔赵宝峰的门人,所以罗本也师事赵宝峰。贯中恐是别号。

至于罗贯中的生平,有以为是南宋人。有以为是元未明初人,《漫稿》以为元未明初人这说法较合理,理由是元末明初动乱的经历和作家的政治抱负对《三国演义》的创作有实质的影响。以下引述周邨、冯其庸、章培恒、周楞伽等人的说法:

—、南宋人(周邨)

周邨《书元人所见罗贯中〈水浒传〉和王实甫〈西厢记〉》(1985,76-82页)一文,认为“罗贯中可能是南宋人或宋元间人。”其说可约略参考前面“讲史文学之源流”一节我们所引周邨的意见。

二、约生于 1295年前后(冯其庸、章培恒)

冯其庸《论罗贯中的时代》(1991,80-93页),认为既然罗贯中与葛可久并提,葛是元人,罗当然也是元人。从《录鬼簿续编》的记载推算,罗贯中大约生于元贞元年(1295年)前后,死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前后,大约活了八十五岁。

章培恒《关于罗贯中的生卒年》(1982,第三期,120-126页)坚持以书中今地名来考证一本书的成书年代,并藉以追查作者在生时间,他认为《三国演义》约成书于1329年前后,其时罗贯中当在三十岁以上。

三、约生于1330年(鲁迅、周楞伽)

鲁迅《史略》(129页)认为是“元明间人”(约1330-1400年)

周楞伽《小说札记》(1981,第四期,76-82页)同意鲁迅的说法,认为罗贯中“是由元入明的元末明初人”,且可能是慈溪人。

结合各家意见,大致是这样:罗贯中东平人,原名罗本,字彦直,别号贯中,又号湖海散人。大约为元末明初时人,曾入张士诚幕府,后来隐居浙江慈溪,从事创作,明初去世。著有杂剧三种,今存《宋太祖龙虎风云会》;又著小说六种《三国演义》、《小秦王词话》、《隋唐志话》、《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一般相信,《水浒传》这部小说也包含了罗贯中的心血。

成书年代

《三国演义》的成书年代主要有四说日夏养花网:一是宋或以前,二是元代中期,三是明初,四是明中叶。无论如何,因为不能否定罗贯中为《三国演义》的编撰者,则写作年代就无法跳出罗贯中生活的时代,成书年代必须结合罗贯中的生卒岁月来看。

一、宋以前说

周邨主张《三国演义》成书于宋或北宋以前,我们前面已引述他的说法(见本单元,第3页)

二、元代中期说

袁世硕《明嘉靖刊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乃元人罗贯中原作》(1991,94-108页)一文认为该书用三百三十多首诗来品评人物,收束情节,与宋元间的平话很近似。且引用时或言唐贤,或言宋贤,不言“元贤”,实是元人口吻;书中小字注中所提及的今地名,除了个别几个笔误外,几乎全与元代行政区名称相符。因为其中江陵、建康、潭州均为元天历二年(1329年)以前的旧地名,因此将作注的时间断在此年,再往后延伸十几年,基本上可以确定书成于元中期,大约是十四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他并认为罗贯中生卒年约为1300年至1370年,而嘉靖刊本可视为罗贯中原作。

三、明初说

欧阳健《试论〈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成书年代》(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1983,280-295页)一文认为《三国演义》成书于明初。他不同意袁世硕断书中小注年代于天历二年(1329年)以前,认为地名情况复杂。他认为罗贯中在明初开笔,第十二卷写作不早于洪武三年(1370年),全书初稿完成于1371年以后。他还认为根据《门人祭宝峰先生文》以齿序排名,罗本处于第八位乌斯道(1314年生)和第十三位王桓(1314年生)之间,生年约在1315年至1318年之间,卒年估计在1385年1388年之间。开笔时罗本贯中约五十馀岁。

四、明中叶说

张国光《〈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于明中叶辨》(1983,266-279页)一文认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以《三国志平话》为基础写成,而元刊《三国志平话》为新安虞氏至治年间(1321-1323)所刊五种平话之一,篇幅仅有八万字,文笔粗糙简陋,《三国志通俗演义》篇幅为其十倍,手法成熟,从发展过程看,必远远产生于平话之后。张国光因此认为,“此书的撰成,既不会是元代,也难以肯定是明初,其时当在明中叶。为此书写序的庸愚子蒋大器很可能就是它的作者。”他估计由于蒋大器写序后无钱刻书,过了二十年才由修髯子印行。

值得注意的是,张国光是抛开罗贯中作为《三国演义》作者来立论的,这样就不必顾虑成书年代是否与罗贯中生卒年配合。如若结合罗贯中生平来看,以第二和第三两种说法较为接近事实。如果第四种说法合理,则明中叶是开始流传的时间。

版本

—、嘉靖本

现存明嘉靖壬午(1522年)刊本。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则,各则题目唯七字。书署名“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要注意的是,以前很多学者认为它是最接近罗贯中原作的版本,甚至是罗的原著,但现在怀疑者不少。

二、志传本

现存有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刊刻的几个版本,简称“万历诸本”。以刘龙田乔山堂刊本、余氏双峰堂刊本较早。值得注意的是,内容与嘉靖本有些不同,文字较质朴。不少学者认为“志传本”的祖本较嘉靖本早。

三、李评本

“ 李卓吾 先生批评三国志”,系万历后、天启间无锡人叶画假李卓吾之名伪作评语刊行,故又称“伪李评本”。将嘉靖本回目每两则并为一回成一百二十回本,不分卷。现存明建阳吴观明刊本等几种。清代毛宗岗据以删削修订为毛评本。

四、毛本(毛评本)

“毛宗岗评三国志演义”,清康熙刊本,六十卷一百二十回。毛纶、毛宗岗父子假借金圣叹名义评改“伪李评本”,全面修订而成。鲁迅说毛氏父子主要进行三项工作,一曰改,二曰增,三曰削,其余小节则“一者整顿回目,二者修正文辞,三者削除论赞,四者增删琐事,五者改换诗文”而已。应该注意的是,李悔吾认为该书比以前的版本更强化封建正统思想,而在艺术加工方面则大大超越以前各本。

这四个版本系统,总归起来,实际只是三种而已:一是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系统,二是《三国志传》系统,三是毛评本系统。至与“李评本”因为被毛宗岗修订后已融入毛评本,跟毛评本应属同一系统。目前书坊排印的本子,绝大多数是毛评本系统,不过在校勘时通常会参考嘉靖本的异文做些改动。

三、三国故事的形成经过

晋陈寿编撰《三国志》,刘宋时裴松之引书四百馀种为之注。我们知道魏晋六朝品评人物风气盛行,品评人物总须根据具体事迹;后来《世说新语》更具载不少魏晋时期各种人物的妙人妙事。品评人物风气流传一段时间,影响所及,许多人对于当时人物的言行十分熟悉。在谈说过程中,一方面兴趣浓厚不减,而口耳相传之间又增添讲者的主观意见和个人色彩,对于人物和事件的描述刻画遂有越来越精彩的现象。

例如说两晋南北朝记叙、描写、歌咏三国故事和人物的文献有三十多种。这是现存文献而言,实际一定不止此数。

唐代论述三国的诗文一百四十多篇,宋代则有约八十篇。这些也都是指今日所知材料而言,当时出现而遗佚的必定更多。

元朝除诗文外,元杂剧以三国故事入戏的有六十多本。这更值得注意,一是当时三国故事个别片段巳发展得很成熟,才能编为戏本,二是戏比诗文流传更广泛,影响更大,与小说发展变作互为因果。而宋以来流传的说三分,此时成为平话小说《三国志平话》和《三分事略》,更成为三国演义小说的基础。

《三国演义》是长篇小说,但原来的故事却是零星存在的。这些零星材料如何最终组织成长篇巨著,实是一个有趣的过程。这过程可说是年深月久。由于它根本不是正史——如果雷同正史,则《三国志》成书后就无须再编撰甚么《三国演义》了。当然《三国演义》的取材,既有直接取自《三国志》的,也有间接取自《三国志》的注文以及其它六朝文献的史料,更多的则是后世已敷演充实的(俗语“加料”)故事材料。尤其是元代戏剧作品,已将三国故事贯串成有血有肉的生命。综论三国故事的形成经过,可以分为下述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陈寿《三国志》成书以前的记载,大部分是史料,包括历史人物的出身、言行等记录和传说。陈寿《三国志》录取其中一部分做材料,编撰正史,但更多的材料则遗留在文人笔下或民间。

第二个阶段是《三国志》成书后初期,尤其是东晋、南北朝,因为去三国未远,仍有大量文献和民间传说流行,但故事内容大约无可避免开始出现增添或转变的情形。

第三个阶段是唐,宋时代文人的歌咏和说故事者的敷演,前者可使故事传说走向理趣,后者则使零星故事组合成较长的单元。

第四个阶段是元剧作品。元代许多剧作家都尝试将三国故事敷写成情节精彩的剧本。就以吕布和貂禅的故事为例,现存的剧本有无名氏《锦云堂暗定连环计》,郑光祖《虎牢关三战吕布》,武汉臣《虎牢关三战吕布》(残缺),于伯渊有《白间斩吕布》。另外元南戏有《貂蝉女》(残缺)。见微知著,可以估计元剧作家对全部三国故事发扬光大之贡献。

第五个阶段是罗贯中的成书。“三国志通俗演义”一书“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确是的论,尤其是博采各种典籍包括史注、笔记、传说、平话、剧本、诗文等,共冶一炉,成为巨著。这当中实际上汇集了千千万万人的心血;在罗贯中以前,在故事文字和情节方面进行修改加工的无名作者,也同样功不可没。罗贯中可以说是后期一个集大成者。

四、《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

坊间流行的《三国演义》毛评本在书前有一篇《读〈三国志〉法》。这是一篇教人如何欣赏《三国演义》的文章,包括内容和文学技巧的剖析。当中不是每一个观点都正确,但却是很有启发性的,不可不读。

主题思想

三国演义这部巨著大致上以陈寿《三国志》的历史范围为基础,从文学角度再现了汉末黄巾起义到西晋统一这八九十年间的演变过程。因为历史大事不便随意纂改,但其中细节却可尽情发挥,作者在编写时可以融入个人的主观成分,成为思想性较明显的文学作品。《三国演义》以蜀汉为正统,处处尊刘贬曹,与陈寿《三国志》以魏晋为正统有别,历来视此为《三国演义》的主题思想。扬刘抑曹是《三国演义》的主调,尤其是现在流行的毛评本,说“强调正统”是该书主题,应该不会错。而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观念,也与作者所处元未明初的时代背景有些关系。

五、《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一、描写战争:二、塑造人物形象;三、结构艺术;四、语言特色。

描写战争

第一点是战争的多样化。书中描述了上百次战争,可以分为陆战、水战,或水陆混合战,例如水淹七军;又可分为攻战、守战;或分伏击战、偷袭战;或分阵地战,游击战;或主将比试,或两军混战,形式多样化。

第二点是军事行动与政治策略相结合。如曹操南侵并非毫无目的,是为了完成统一大业,刘备联吴抗曹是为了有立足之地,然后振兴刘氏的汉室基业。诸葛亮南征是为了解决与南方少数民族的纠纷,稳定后方,以便全力对付势力强大的曹魏。

第三点,战争的胜负系于智谋。关键在于运筹者的智能,能不能采纳部下的善计良策,能不能正确判断敌情,能不能客观分辨忠奸,能不能冷静处事。大小战争的胜负无不与斗智用计拉上了关系。《漫稿》举了许多例子,建议翻阅原书。

第四点,着重写人,不着重写战争过程。吸收《左传》描写战争的经验而详写谋略,略写战斗过程;详写占得上风者,略写位处下风者;详写将胜者,略写将败者。通过几场交锋,逐步将人物性格形象塑造出来。

塑造人物形象

由于鲁迅在《史略》批评《三国演义》“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惟于关羽,特多好语,义勇之概,时时如见矣。”过去的评论家多受影响,不敢推翻其说,几成定论。其实鲁迅的看法是有偏颇的,《三国演义》在人物塑造方面或有忠奸分明的主观意图,但并非黑白分明一面倒。孔明料事如神,但并非永无错误,曹操是奸雄,也不是毫无优点。关羽忠义勇俱全,然而骄傲自用,不顾大局,屡屡如此。例如:要与马超比试武功;谩骂孙权,拒不联婚;耻与黄忠并列,不受五虎将印;四是轻视陆逊,因而招致失败。

结构艺术

三国故事基本上以魏、蜀、吴三国兴亡为纵线,以战争发展和人物活动为材料。九十多年的兴亡史大约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即由黄巾之乱至赤壁之战为第一阶段;三国鼎立至诸葛亮病逝为第二阶段:此后至晋统一天下为第三阶段。其间穿插以魏、蜀、吴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纷争,把各种大大小小的战争和文臣武将的奇谋险计逐一带出,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大故事。由于传统章回小说的结构回合之间前后呼应,在紧随主线发展之下,分散之中有集中,首尾一贯,形成一个统一的小说系统。

但是,在处理长达九十七年的历史事件中,由开始至诸葛亮病逝共五十一年用了一百零四回,而后面的四十六年,时间长度其实几近一半,却只用了十六回来概括历史演变,其分量安排明显并不平均。原因何在呢,因为《三国演义》以蜀汉为正统,前五十年正是蜀汉由无至有,由弱至强,遂能联吴抗曹,三分天下这些光辉事迹自RsEhckYHo然值得大书特书,但诸葛亮一死,形势急转直下,蜀汉开始面临溃亡,时日无多,因而篇幅大为缩小。可见作者在结构方面,处理时间这一因素是有轻重之分的。

对魏、蜀、吴三国的描写,蜀、魏之间有战无和,蜀吴之间和多于战,吴魏之间则战多于和。然而重点始终放在蜀、魏这边,对吴国描写是有些忽略的。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研究三国人物者也有意无意间偏重于蜀、 魏 君臣方面。换句话说,作者在确定主次方面,也是颇用心思的。

由于《三国演义》是战争小说,描写战争题材,从围绕大小战争故事所形成的特殊情节去观察,也可以理出一个结构脉络。郑铁生《三国演义艺术欣赏》就尝试这样去分析其结构,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彝陵之战三大战役为主线,中间夹杂一些较次要的辅助性战役,贯串了全书,形成一个战争系统(1992,246-273页)。冒忻和叶胥也有类似的说法,他们以赤壁之战为例:从起因到结束,共计八回,其间包括曹操下书,诸葛亮舌战群儒,蒋干中计,黄盖用苦肉计,孔明借箭,借东风,华容道释曹操等一系列小故事,各小重点组成了大重点,成为组织严谨的结构。

语言特色

《三国演义》是用浅白的文言写成的,言简意赅,语气明快。这在封建时代一般稍能识字者,大约均可欣赏,有利于传播。

《三国演义》一书,特别是毛评本,移用了古代文学家很多诗词,与白话文比较,使用浅白文言文,更能够使之与这些诗词在语言风格上较为统一和谐。

《三国演义》一书创造了很多成语,引用或自造许多谚语,生动活泼,丰富了中华民族的语言。

六、《三国演义》对后世文学之影响

《三国演义》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有几个方面,一是该书是历史小说鼻祖,后世历史小说不少以之为典范,模仿其体制结构;二是该书故事精彩,明清以至近世戏剧家多从中取材改编为剧本;三是后世诗文作品取以为典故,或作为咏唱题材;四是《三国演义》语言精警,能丰富后世作家之用语。

描写曹操的成语

主要从他的豪情壮志和壮志难酬这方面进行描写的
你好

我的答案如下:

关于曹操的成语、俗语、歇后语:
望梅止渴
老骥伏枥
挟天子而令诸侯
说曹操,曹操就到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
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1768918.html?si=2

至于描写他的壮志:

我推荐:

气壮山河 粉身碎骨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勇往直前 知难而进 智勇双全 英勇无双
豪气冲天 英明神武. 英明盖世。世间少有..有勇有谋.谋深滤远.
百折不挠 碧血丹心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只要一个人把关隘,就是一万个人也攻找不开。形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一鼓作气:古时在作战时,打第一通鼓,兵士都鼓足勇气;到第二通鼓,勇气逐渐衰弱;再到第三通鼓,勇气就消失了。
★一往无前:指不怕困难,一直向前。
★居高临下:指军事上占领高地,控制下面。
★鞠躬尽瘁:本指诸葛亮尽忠竭力以报国。现形容为工作不辞劳苦,贡献出全部力量。
★傲然屹立:形容态度坚定,毫不动摇。
★百炼成钢:比喻经过长时期的锻炼,才能成为坚强的人。
★百战百胜:形容每战必胜,所向无敌。
★百折不挠:形容意志坚强。
★背水一战:比喻决一死战。
★碧血丹心:形容坚定忠诚。
、下列成语和歇后语均出自于“三国”时期,
成语:
1、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2、后患无穷(刘备):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尽。
3、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4、三顾茅庐(刘备与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
5、初出茅庐(诸葛亮):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6、虎踞龙盘(诸葛亮):形容南京地势的雄伟。
7、集思广益(诸葛亮):指集中众人的意见,扩大工作的效果。
8、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9、空城计(诸葛亮):指一种作战方法。
10、望梅止渴(曹操):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11、捉刀(曹操和手下的名将崔琰):指代人写文章。
12、才占八斗(曹植):形容学问高,文采好。
13、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14、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15、一身是胆(赵云):形容胆量极大。
16、顾曲周郎(吴国都督周瑜):形容欣赏音乐或听歌、听戏很内行。
17、巢毁卵破(孔融的两个儿子):比喻国家或集体遭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员当然不能幸免。
18、坚壁清野(曹操的谋士荀彧)指饿死、困死敌人的一种作战方法。
19、如嚼鸡肋(杨修)比喻很乏味。
20、老牛舐犊(杨修的父亲杨彪):比喻父母爱抚子女。
21、势如破竹(杜预):比喻军队一路连打胜仗,形势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样的顺利。
22、车载斗量(吴国的中大夫赵咨):形容数量很多并不稀罕。
23、断头将军(巴郡太守严颜):形容壮士英勇不屈,宁死不降。
24、吴下阿蒙(吴国名将吕蒙):形容没有学识的粗人。
25、想当然(孔融):形容没有事实根日夏养花网据的主观臆断。
26、兵贵神速(魏国谋士郭嘉):指用兵贵在神奇而快速。
27、出言不逊(张郃):形容说话不客气,没有礼貌。
28、大器晚成(崔琰):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能成器。
29、负重致远(人称“凤雏”的庞统,陆绩,顾邵):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方。
30、乐不思蜀(刘禅):比喻乐而忘本。
谚语、歇后语:
1、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2、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3、过五关,斩六将;
4、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5、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6、周瑜谋荆州——赔了夫人又折兵;
7、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8、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9、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
10、关公面前舞大刀——献丑;
11、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12、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科;
13、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
二、下面的成语都是描写人物外貌的:
眉清目秀 容光焕发 美如冠玉 出水芙蓉 冰肌玉骨 冰清玉洁 明眸皓齿
闭月羞花 沉鱼落雁 道貌岸然 秀色可餐 国色天香 粉白黛黑 靡颜腻理
傅粉施朱 婀娜多姿 衣冠楚楚 亭亭玉立 雾鬓风鬟 鹤发童颜 鹤发鸡皮
短小精悍 面黄肌瘦 面如土色 面红耳赤 面有菜色 蓬头垢面 囚首垢面
蓬头历齿 鸠形鹄面 铜筋铁骨 肠肥脑满 骨瘦如柴 药店飞龙 大腹便便
一表人才 风度翩翩 大腹便便 膀大腰园 披头散发 虎背熊腰 衣冠楚楚
相貌堂堂
三、描写人物动作的成语:
身手敏捷、风驰电掣,动如脱兔,举目眺望、大步流星、昂首挺胸,手舞足蹈、张牙舞爪、

四、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
呆若木鸡、目瞪口呆、神采奕奕、全神贯注、聚精会神,眉飞色舞、张口结舌、挤眉弄眼、眉开眼笑、目不转晴

五、描写人物心情的成语:举棋不定,忐忑不安、心急如焚、七上八下、六神无主

六、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
一马当先 一身正气 万夫不当 无所畏惧 气冲牛斗 气冲霄汉 气壮山河 气宇轩昂 气吞山河 正气凛然
龙骧虎步 百战百胜 冲锋陷阵 英姿焕发 奋不顾身 奋勇当先 顶天立地 昂首挺胸 昂首阔步 赴汤蹈火
挺身而出 战无不胜 临危不惧 威震天下 面不改色 勇冠三军 骁勇善战 镇定自若 慷慨就义 大智大勇
仰不愧天 力挽狂澜光明磊落 化险为夷 大显身手 大显神通 大获全胜 义无反顾 久经沙场 谈笑自若
身先士卒 身经百战 智勇双全 闻鸡起舞 勇往直前 视死如归 单枪匹马 所向披靡 坚贞不屈 路见不平,
拔刀相助
七、带有“心”字的成语
一见倾心 一片冰心 人心不古 人心叵测 人心所向 人心惶惶 人面兽心 三心二意 大快人心 万众一心
万箭穿心 口不应心 口传心授 口是心非 小心谨慎 小心翼翼 无所用心 专心致志 木人石心 心力交瘁
心不在焉 心心相印 心甘情愿 心术不正 心平气和 心有余悸 心有灵犀 心灰意懒 心存芥蒂 心血来潮
心安理得 心如刀割 心如止水 心如死灰 心驰神往 心花怒放 心旷神怡 心乱如麻 心怀叵测 心怀鬼胎
心直口快 心明眼亮 心胆俱裂 心急如焚 心神恍惚 心高气傲 心悦诚服 心烦意乱 心领神会 心惊肉跳
心惊胆战 心慌意乱 心照不宣 心猿意马 心腹大患 心满意足 心慈手软 心潮澎湃 平心而论 平心静气
归心似箭 用尽心机 包藏祸心 处心积虑 有口无心 灰心丧气 死心塌地 扣人心弦 扪心自问 同心协力
同心同德 回心转意 全心全意 问心无愧 尽心竭力 赤子之心 赤胆忠心 呕心沥血 别出心裁 别有用心
别具匠心 利欲熏心 私心杂念 乱箭日夏养花网攒心 作贼心虚 佛口蛇心 怀恨在心 忧心忡忡 沁人心脾 枉费心机
苦口婆心 苦心孤诣 苦心经营 忠心耿耿 刻骨铭心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诚心诚意 居心不良 居心叵测
挖空心思 钩心斗角 鬼迷心窍 促膝谈心 胆大心细 胆战心惊 恻隐之心 洗心革面 将心比心 语重心长
费尽心机 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振奋人心 铁石心肠 称心如意 狼子野心 狼心狗肺 推心置腹 野心勃勃
盅惑人心 得心应手 悉心竭力 惊心动魄 清心寡欲 清夜扪心 深入人心 粗心大意 随心所欲 椎心泣血
雄心勃勃 提心吊胆 赏心乐事 赏心悦目 童心未泯 痛心疾首 锦心绣口 煞费苦心 痴心妄想 漠不关心
漫不经心 震撼人心 瞒心昧己 人同此心 心同此理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八、描写亲情友情的成语
寸草春晖 天伦之乐 刎颈之交 生死之交 莫逆之交 志同道合 忘年之交 贫贱之交
骨肉至亲 骨肉相连 舐犊情深 患难之交 深情厚意 深情厚谊 情深似海 情深义重
情同骨肉 老牛舐犊 情投意合 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
九、描写自然环境的成语
一泻千里 一望无际 千山万水 千岩万壑 山明水秀 山重水复 山高水长 大雨滂沱
万紫千红 天昏地暗 五彩缤纷 五颜六色 风平浪静 风吹雨打 风雨交加 风和日丽
气象万千 鸟语花香 花团锦簇 花红柳绿 花枝招展 苍翠欲滴 汪洋大海 含苑欲放
沃野千里 汹涌澎湃 彤云密布 穷乡僻壤 层峦叠嶂 春光明媚 春华秋实 春和景明
春寒料峭 春暖花开 春意盎然 春意阑珊 荆棘丛生 草长莺飞 荒无人烟 柳暗花明
姹紫嫣红 莺歌燕舞 晓风残月 倾盆大雨 倒海翻江 烟波浩渺 凄风苦雨 浩如烟海
浩浩荡荡 海阔天空 浮云蔽日 浮光掠影 清风明月 落英缤纷 落花流水 晴空万里
湖光山色 渺无人烟 雷电交加 数九寒天 遮天蔽日 漫无边际 滴水成冰 繁花似锦
暴风骤雨
十、描写人物品质的成语
一视同仁 一清二白 大义灭亲 大公无私 义无反顾 正气凛然 正直无私 执法如山
刚正不阿 冰清玉洁 克己奉公 严于律己 两袖清风 忍辱负重 奉公守法 表里如一
斩钉截铁 忠心耿耿 忠贞不渝 贫贱不移 高风亮节 涓滴归公 虚怀若谷 堂堂正正
深明大义 童叟无欺 谦虚谨慎 廉洁奉公 毅然决然 豁达大度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襟怀坦白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短歌行》--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龟虽寿》

神龟虽寿,猷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步出夏门行 (五章)



云行雨步,超越九江之皋。
临观异同,心意怀�豫,不知当复何从?
经过至我碣石,心惆怅我东海。

气出唱(三首)
驾六龙,乘风而行。
行四海,路下之八邦。
历登高山临溪谷,乘云而行。
行四海外,东到泰山。
仙人玉女,下来翱游。
骖驾六龙饮玉浆。
河水尽,不东流。
解愁腹,饮玉浆。
奉持行,东到蓬莱山,上至天之门。
玉阙下,引见得入,
赤松相对,四面顾望,视正焜煌。
开玉心正兴,其气百道至。
传告无穷闭其口,但当爱气寿万年。
东到海,与天连。
神仙之道,出窈入冥,常当专之。
心恬澹,无所愒。
欲闭门坐自守,天与期气。
愿得神之人,乘驾云车,
骖驾白鹿,上到天之门,来赐神之药。
跪受之,敬神齐。
当如此,道自来。

其二
华阴山,自以为大。
高百丈,浮云为之盖。
仙人欲来,出随风,列之雨。
吹我洞箫,鼓瑟琴,何訚訚!
酒与歌戏,今日相乐诚为乐。
玉女起,起舞移数时。
鼓吹一何嘈嘈。
从西北来时,仙道多驾烟,
乘云驾龙,郁何务务。
遨游八极,乃到昆仑之山,
西王母侧,神仙金止玉亭。
来者为谁?赤松王乔,乃德旋之门。
乐共饮食到黄昏。
多驾合坐,万岁长,宜子孙。

其三
游君山,甚为真。
崔嵬砟硌,尔自为神。
乃到王母台,金阶玉为堂,芝草生殿旁。
东西厢,客满堂。
主人当行觞,坐者长寿遽何央。
长乐甫始宜孙子。
常愿主人增年,与天相守。

精列
厥初生,造划之陶物,莫不有终期。
莫不有终期。
圣贤不能免,何为怀此忧?
愿螭龙之驾,思想昆仑居。
思想昆仑居。
见期于迂怪,志意在蓬莱。
志意在蓬莱。
周礼圣徂落,会稽以坟丘。
会稽以坟丘。
陶陶谁能度?君子以弗忧。
年之暮奈何,时过时来微。

度关山
天地间,人为贵。
立君牧民,为之轨则。
车辙马迹,经纬四极。
黜陟幽明,黎庶繁息。
於铄贤圣,总统邦域。
封建五爵,井田刑狱。
有燔丹书,无普赦赎。
皋陶甫侯,何有失职?
嗟哉后世,改制易律。
劳民为君,役赋其力。
舜漆食器,畔者十国,
不及唐尧,采椽不斫。
世叹伯夷,欲以厉俗。
侈恶之大,俭为共德。
许由推让,岂有讼曲?
兼爱尚同,疏者为戚。

薤露行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疆。
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
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对酒
对酒歌,太平时,吏不呼门。
王者贤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
咸礼让,民无所争讼。
三年耕有九年储,仓谷满盈。
斑白不负载。
雨泽如此,百谷用成。
却走马,以粪其土田。
爵公侯伯子男,咸爱其民,以黜陟幽明。
子养有若父与兄。
犯礼法,轻重随其刑。
路无拾遗之私。
囹圄空虚,冬节不断。
人耄耋,皆得以寿终。
恩德广及草木昆虫。

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陌上桑
驾虹霓,乘赤云,登彼九疑历玉门。
济天汉,至昆仑,见西王母谒东君。
交赤松,及羡门,受要秘道爱精神。
食芝英,饮醴泉,柱杖桂枝佩秋兰。
绝人事,游浑元,若疾风游〔炎欠〕翩翩。
景未移,行数千,寿如南山不忘愆。
关于曹操的成语、俗语、歇后语:
望梅止渴
老骥伏枥
挟天子而令诸侯
说曹操,曹操就到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
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
望梅止渴
老骥伏枥
挟天子而令诸侯
说曹操,曹操就到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
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

文章标签:

本文标题: 曹操墓地的发现成为什么(写上成语) 中华牡丹雍容华贵,什么(写上成语)
本文地址: http://www.rixia.cc/wenda/214119.html

上一篇:怎样防治白粉虱?

下一篇:请问这种野花的名字叫什么?谢谢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