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论》龙树菩萨法语:什么叫做佛法印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第四十八卷中特别提到关于四念处的修学方法
具体是怎样的四颠倒:因为我们先执著有我,故进一步执著我是常的、乐的、净的,在佛法中称为颠倒想。世间人有四种不正确的知见,称为四颠倒,它们是:常、乐、我、净。
四法: 四念处: 四种念: 四颠倒:
不净--身念处--观身不净--净:执著身心是干净的。
苦 --受念处--观受是苦--乐:执著世间有快乐。
无常--心念处--观心无常--常:执著世间有一个永恒的我。
无我--法念处--观法无我--我:执著有一个我。
四念处是在身、受、心、法这四个处所,以不净、苦、无常、无我四法的正念,而生起智慧的观察,就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以达到破除我们执著的净、乐、常、我四个颠倒。破除四颠倒后,我们就不会有贪爱与忧愁,众生之所以有种种忧愁,有各种贪瞋痴,就是执著常、乐、我、净。
龙树菩萨造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释四念处品第十九(经作广乘品)
[经]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摩诃衍,所谓四念处。何等四?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内身中循身观,亦无身觉,以不可得故。外身中、内外身中循身观,亦无身觉,以不可得故。勤精进一心,除世间贪忧。内受、内心、内法,外受、外心、外法,内外受、内外心、内外法,循法观,亦无法觉,以不可得故。勤精进一心,除世间贪忧。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云何内身中循身观?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行时知行,住时知住,坐时知坐,卧时知卧,如身所行,如是知。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如是内身中循身观,勤精进一心,除世间贪忧。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若来若去,视瞻一心,屈伸俯仰,服僧伽梨,执持衣钵,饮食、卧息,坐立、睡觉、语默,入禅、出禅,亦常一心。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内身中循身观,以不可得故。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内身中循身观时,一心念:入息时知入息,出息时知出息;入息长时知入息长,出息长时知出息长;入息短时知入息短,出息短时知出息短。譬如旋师,若旋师弟子,绳长知长,绳短知短。菩萨摩诃萨,亦如是一心念:入息时知入息,出息时知出息;入息长时知入息长,出息长时知出息长;入息短时知入息短,出息短时知出息短。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内身中循身观,勤精进一心,除世间贪忧,以不可得故。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观身四大,作是念:身中有地大、水大、火大、风大。譬如屠牛师,若屠牛弟子,以刀杀牛,分作四分,作四分已,若立若坐,观此四分。菩萨摩诃萨亦如是,行般若波罗蜜时,观身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内身中循身观,以不可得故。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观内身,从足至顶,周匝薄皮,种种不净,充满身中。作是念:身中有发、毛、爪、齿,薄皮、厚皮,筋、肉、骨、髓,脾、肾、心、肝、肺,小肠、大肠,胃、脬、尿、屎,垢、汗、泪、涕,涎、唾、脓血,黄、白痰、髀,肪、[月+册]、脑、膜。譬如田夫仓中,隔盛杂谷,种种充满,稻麻、黍粟、豆麦。明眼之人,开仓即知是麻、是黍、是稻、是粟、是麦、是豆,分别悉知。菩萨摩诃萨亦如是观是身,从足至顶,周匝薄皮,种种不净,充满身中,发毛、爪齿,乃至脑膜。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观内身,勤精进一心,除世间贪忧,以不可得故。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若见弃死人身,一日二日,至于五日,膨(旧作「[月+(降-耳)]」,向后同此,不再注。)胀青瘀,脓汁流出;自念我身亦如是相、如是法,未脱此法。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内身中循身观,勤精进一心,除世间贪忧,以不可得故。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若见弃死人身,若六日,若七日,乌[至+鸟]雕鹫,豺狼狐狗,如是等种种禽兽,诶裂食之;自念我身如是相、如是法,未脱此法。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内身中循身观,勤精进日夏养花网一心,除世间贪忧,以不可得故。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若见弃死人身,禽兽食已,不净烂臭;自念我身如是相、如是法,未脱此法,乃至除世间贪忧。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若见弃死人身,骨锁血肉涂染,筋骨相连;自念我身如是相、如是法,未脱此法,乃至除世间贪忧。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若见弃死人身,骨锁血肉已离,筋骨相连;自念我身如是相、如是法,未脱此法,乃至除世间贪忧。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若见弃死人身,骨锁已散在地;自念我身如是相、如是法,未脱此法。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观内身,乃至除世间贪忧。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若见弃死人身,骨散在地,脚骨异处,[月+专]骨、髀骨,腰骨、肋骨,脊骨、手骨,项骨、髑髅,各各异处;自念我身如是相、如是法,未脱此法。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观内身,乃至除世间贪忧。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见是弃死人骨在地,岁久风吹日暴,色白如贝;自念我身如是相、如是法,未脱此法。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观内身,乃至除世间贪忧,以不可得故。」(下有大段经文,应移回于此。)
[论]问曰:四念处中有种种观,何以但说十二种观?所谓若内、若外、若内外?
复次,何等是内?何等是外?内外观已,何以复别说内外?
复次,四念处中,一念处是内,内法中摄,所谓心;二念处是外,外法中摄,所谓受与法;一念处是内外,内外法中摄,所谓身。何以说四法都是内、都是外、都是内外?何以不但言观身,而言循身观?云何观身而不生身觉?何以言勤精进一心?三十七品皆应言一心,何以但此中言一心?此中若修行四念处时,一切五盖应除,何以独言除贪?世间喜亦能妨道,何以但言除忧?观身法种种门:无常、苦、空、无我等,今何以但言不净?若但观不净,何以复念身四威仪等?此事易知,何足问!答曰:是十二种观,行者从此得定心。先来三种邪行,若内、若外、若内外;破三种邪行,是故有三种正行。有人著内情多,著外情少,如人为身故,能舍妻子、亲属、宝物;有人著外情多,著内情少,如人贪财丧身,为欲殁命;有人著内外情多,是故说三种正行。
复次,自身名内身,他身名外身;九受入名为内身,九不受入名为外身;眼等五情名为内身,色等五尘名为外身;如是等分别内、外。行者先以不净、无常、苦、空、无我等智慧观内身,不得是身好相:若净相,若常相,若乐,若我,若实。内既不得,复观外身,求净、常、我、乐、实,亦不可得。若不得便生疑,我观内时于外或错,观外时于内或错;今内外一时俱观,亦不可得。是时心得正定,知是身不净、无常、苦、空、无我,如病、如痈、如疮,九孔流秽,是为行厕;不久破坏、离散、尽灭、死相;常有饥渴、寒热,鞭杖、系闭,骂詈、毁訾,老病等,诸苦常围绕,不得自在。内空无主,亦无知者、见者,作者、受者,但空诸法因缘和合而有,自生自灭,无所系属,犹如草木,是故内外俱观。余内、外义,如十八空中说。循身观者,寻随观察,知其不净,衰老病死,烂坏臭处、骨节腐败、摩灭归土。如我此身,覆以薄皮,令人狂惑,忧畏万端;以是故,如身相内外随逐,本末观察。又如佛说循身观法。不生身觉者,不取身一异相而生戏论。众生于是身中起种种觉:有生净觉,有生不净觉;有生嗔觉,念他过罪;有人观此身,身为何法?诸身分边为一、为异?不生如是种种觉;所以者何?无所利益妨涅盘道故。
复次,余凡夫、声闻人取身相能观身,菩萨不取身相而能观身。勤精进一心者,余世事巧便,从无始世界来,常习常作。如:离别常人易,离别知识难;离别知识易,离别父子难;离别父子易,自离其身难;自离其身易,离其心者难。自不一心勤精进,此不可得!譬如钻燧求火,一心勤著,不休不息,乃可得火,是故说一心勤精进。除世间贪忧者,贪除则五盖尽去;犹如破竹,初节既破,余节皆去。
复次,行者远离五欲,出家学道,既舍世乐,未得定乐;或时心生忧念,如鱼乐水。心相如是,常求乐事,还念本所欲。行者多生是二心,是故佛说当除贪、忧。说贪,即说世间喜,以相应故。初观不净者,人身不净,薄皮覆故,先生净相,后生余倒;以是故,初说不净观。
复次,众生多著贪欲,取净相;嗔恚、邪见不尔故,是以先治贪欲,观不净。念身四威仪等者,先欲破身贼,得一心人,所为之事皆能成办。以是故先寻绎其身所为、所行,来去、卧觉、坐禅,观身所作,常一心安详,不错不乱。作如是观察,以不净三昧易得。身虽安详,内有种种恶觉观,破乱其心;以是故,说安那波那十六分以防觉观。安那般那义,如先说。身既安详,心无错乱,然后行不净观,安隐牢固。若先行不净观,狂心错乱故,不净反作净相。佛法中,此二法名甘露初门。不净观者,所谓菩萨摩诃萨,观身如草木瓦石无异。是身外四大变为饮食,充实内身:坚者是地,湿者是水,热者是火,动者是风;是四事入内即是身。是四分中,各各无我、无我所,随趣四相,不随人意。苦、空等亦如是。若坐、若立者,卧则懈怠。身不动故,心亦不动;行则心乱,身不静故,心亦不静。欲以眼见事况所不见,故说譬喻:牛即是行者身,屠儿即是行者,刀是利智慧,夺牛命即是破身一相,四分即是四大。屠者观牛四分,更无别牛,亦非是牛,行者观身四大亦如是。是四大不名为身,所以者何?此四、身一故。又四大是总相,身是别相。若外四大,不名为身,入身中,假名为身。我不在四大中,四大不在我中;我去四大远,但以颠倒妄计为身。用是散空智慧,分别四大及造色,然后入三念处,得入道。又此身从足至发,从发至足,周匝薄皮;反覆思惟,无一净处。发毛等乃至脑膜,略说则三十六,广说则众多。谷仓是身,农夫是行者,田种谷,是行者身业因缘。结实入仓,是行者因缘熟得身。稻麻、黍粟等,是身中种种不净。农夫开仓,即知麻黍、麦豆种种别异,是行者不净观。以慧眼开见是身仓,知此身中不净充满,必当败坏,若他来害,若当自死。此身中但有屎尿不净,种种恶露等。
已观内身不净,今观外身败坏;是故说二种不净:一者、已坏;二者、未坏。先观己身未坏有识,若结使薄,利根人即生患厌;钝根结厚者,观死人已坏,可畏可恶。若死一日至五日,亲里犹尚守护;是时禽兽未食,青瘀[月+(降-耳)]胀,脓血流出,腹胀破裂,五脏烂坏,屎尿臭处,甚可恶厌。行者心念;此色先好,行来、言语,妖冶姿则,惑乱人情,淫者爱著;今者观之,好色安在?如佛所说,真是幻法,但诳无智之眼!今此实事露现,行者即念我身与彼,等无有异;未脱此法,云何自著著彼!又亦何为自重轻他!如是观已,心则调伏,可以求道,能除世间贪忧。又复思惟:此尸初死之时,鸟兽见之,谓非死人,不敢来近;以是故说过六七日,亲戚既去,鸟鹫、野干之属,竞来食之,皮肉既尽,日日变异;以是故说但有骨人。见其如此,更生厌心,念言:是心肝皮肉,实无有我,但因是身合集罪福因缘,受苦无量!即复自念:我身不久,会当如是,未离此法。或时行者,见骨人在地,雨水浇浸,日曝风吹,但有白骨;或见久骨筋断节解,分散异处,其色如鸽;或腐朽烂坏,与土同色。初观三十六物,死尸膨(旧作[月+(降-耳)]与[月+(峰-山)]同,大正藏作[月+逢],以后例此。)胀,一日至五日,是不净观;鸟兽来食,乃至与土同色,是无常观;是中求我,我所不可得,如先说因缘生,不自在故,是非我观;观身相如此,无一可乐;若有著者,则生忧苦,是名苦观。以四圣行观外身,自知己身亦复如是,然后内外俱观。若心散乱,当念老、病、死三恶道苦,身命无常,佛法欲灭;如是等鞭心令伏,还系不净观中,是名勤精进。一心勤精进故,能除贪忧。贪忧二贼,劫我法宝,行者作是念:是身无常,不净可恶;如此众生,何故贪著此身,起种种罪因缘?如是思惟已,知是身中有五情,外有五欲,和合故生世间颠倒乐!人心求乐,初无住时。当观此乐,为实为虚?身为坚固,犹尚散灭,何况此乐!此乐亦无住处,未来未有,过去已灭,现在不住,念念皆灭;以遮苦故名乐,无有实乐!譬如饮食,除饥渴苦故,暂以为乐,过度则复生苦,如先破乐中说。则知世间乐,皆从苦因缘生,亦能生苦果,诳人须臾,后苦无量。譬如美食杂毒,食虽香美,毒则害人,世间乐亦如是。淫欲烦恼等毒故,夺智慧命,心则狂惑,舍利取衰,谁受此乐?唯有心识。谛观此心念念生灭,相续有故,可得取相,譬如水波、灯焰。受苦心非乐心,受乐心非苦心,受不苦不乐心非苦乐心,时相各异,以是故心无常,无常故不自在,不自在故无我。想、思、忆念等亦如是。余三念处,内外相如先说。行是四圣行,破四颠倒,破四颠倒故开实相门,开实相门已,愧本所习;譬人夜食不净,他了知非,羞愧其事。观是四法,不净、无常等,是名苦谛;是苦因爱等诸烦恼,是集谛;爱等烦恼断,是灭谛;断爱等诸烦恼方便,是道谛。如是观四谛,信涅盘道,心住快乐,似如无漏,是名暖法。如人钻火,方有暖气,必望得火;信此法已,心爱乐佛是法,如佛所说,如服好药瘥病,知师为妙。诸服药病瘥者,人中第一,是则信僧,如是信三宝。暖法增进,罪福停等故,名为顶法。如人上山至顶,两边道里俱等。从顶至忍,乃至阿罗汉,是一边道;从暖至顶是一边道。声闻法中观四念处,所得果报如是。菩萨法者,于是观中不忘本愿,不舍大悲,先用不可得空,调伏心地。住是地中,虽有烦恼,心常不堕;如人虽未杀贼,系闭一处。菩萨顶法,如先法位中说。忍法、世间第一法,则是菩萨柔顺法忍。须陀洹道,乃至阿罗汉、辟支佛道,是菩萨无生法忍。如佛后品自说:须陀洹若智若果,皆是菩萨无生法忍。四正勤、四如意足,虽各各别位,皆在四念处中。慧多故,名四念处;精进多故,名四正勤;定多故,名四如意足。
问曰:若尔者,何以不说智处而说念处?答曰:初习行时,未及有智;念为初门,常念其事,是智慧随念故,以念为名。四念处实体是智慧;所以者何?观内外身,即是智慧;念持智慧在缘中,不令散乱,故名念处。与九十六种邪行求道相违,故名正勤。诸外道等舍五欲自苦身,不能舍恶不善,不能集诸善法。佛有两种:断恶不善法,已来者除却,未来者防使不生。善法亦有二种:未生善法令生,已生善法令增长,是名正勤。智慧火得正勤风,无所不烧。正勤若过,心则散乱,智火微弱;如火得风,过者或灭或微,不能烧照。是故须定以制过精进风,则可得定。定有四种:欲定、精进定、心定、思惟定。制四念处中过智慧,是时定慧道得精进故,所欲如意;后得如意事办故,名如意足。足者,名如意因缘,亦名分。是十二法,钝根人中名为根,如树有根未有力;若利根人中名为力,是事了了,能疾有所办,如利刀截物故名有力。事未办故名为道,事办思惟修行故名为觉。三十七品论议,如先说。
问曰:若菩萨修是三十七品,云何不取涅盘?答曰:本愿牢故,大悲心深入故,了了知诸法实相故,十方诸佛护念故。如经说:菩萨到七住地,外观诸法空,内观无我;如人梦中缚[木+伐]渡河,中流而觉。作是念:我空自疲苦,无河无[木+伐],我何所渡?菩萨尔时亦如是,心则悔厌,我何所度?何所灭?且欲自灭倒心。是时,十方佛伸手摩头:善哉!佛子!莫生悔心,念汝本愿!汝虽知此,众生未悟,汝当以此空法教化众生!汝所得者,始是一门,诸佛无量身、无量音声、无量法门、一切智慧等。汝皆未得。汝观诸法空故,著是涅盘,诸法空中无有灭处,无有著处;若实有灭,汝先来已灭。汝未具足六波罗蜜,乃至十八法,汝当具足此法,坐于道场,如诸佛法。
复次,三三昧,十一智,三无漏根,觉观三昧,十念、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八背舍,九次第定,如先说。
复次,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如初品中说。是诸法后皆用无所得故。以般若波罗蜜毕竟空和合故,名除世间贪忧,以不可得故。
全文请看 http://www.baus-ebs.org/sutra/jan-read/008/1509/048.htm
四念处观行的修法:
一、身念处:
行时知行,住时知住,坐时知坐,卧时知卧,心中了了分明。既是说在日常生活中,修行者对于行、住、坐、卧,一举一动,内心对这些行动,要了了分明。
我们凡夫俗子,心念粗,行时不知行,坐时不知坐,打个比方说:刚才站起来时,你哪一只脚先走?刚才你走进庙宇时,哪一只脚先踏进来,你知道吗?在修身念处时,我们要知道身体在做些什么?我们的心念很微细,不容易观察到,而这四念处中,身体的行动最粗,最容易感受到。修身念处时,不作任何事物,每天从行、住、坐、卧中去观察。经过一段时日,对于自己行住坐卧的身体行动就会很清楚,了了分明。
接下来对于自己在看东西,吃饭,穿衣等动作,要保持一心。所谓的一心就是刚才我的心想这样,现在我的心也是这样。修身念处的人要一心的观察身体的行为。不只是这样,他更应该坐禅。坐禅时身体不动,呼吸是最粗的动作,最容易观察到它。我们观察呼出吸入的气息,它的长短,是呼出的气息长,还是吸入的气息长?是呼出的气息短,还是吸入的气息短?它们是冷或是暖的等等,都要用心觉察它。我们更要观察气息入体内,出来有进去,对呼吸要了了觉知。观行、住、坐、卧及出入息,并没有观身不净。四念处中身念处是观身不净,因为众生执著其身是干净的,我们对于自身有爱染心,执著它;不只是如此,我们对于他人之身,也有爱染与执著,故有淫欲之念,故应修四念处中的观身不净来破除之。
修学观身不净应从内身观察起,从头顶到脚跟,观察我们的皮、骨、肉、毛发等,这一切没有一样是干净的;九孔常流出唾、涕、大小便等都是不干净的,所以我们要天天冲凉。冲凉后就以为它干净,然后对它起爱执,越看越干净。如果我们能深一层的去观察:皮肤有污垢,皮肤内的血肉是腥臭的,肮脏的;肉内的骨头是没什么好看的。如果你要看的话,可以到市场看肉摊上的猪肉、牛肉、羊肉,它们和我们是没什么两样的,我们身体皮肤内的包装就是这么一回事,但是我们从未想过,天天冲凉,频频照镜子,认为很满意,这就是我们执著身体是干净的。
坐禅使心安定下来后,用心观察自身的皮肤、血肉、骨骼……至于身内的大小肠里消化过的食物,都是污秽、肮脏的;我们的五脏六腑,没有一个是干净的。如此观察,我们对身体的爱执就会消除,就不会认为自己的皮肤是滑嫩的,身体是漂亮的,头发是乌黑美丽的等等。
此外是观外身--他人的不净,这要从观死尸中去破除对他人身体的贪爱与执著。观死尸(九想观):从一个人死后,观察他到变成骨灰的过程:
先从人死(死想)后,尸体会膨胀(胀想);不久变成红一块,白一块,青一块(青瘀想);慢慢的尸体生脓(脓烂想),会变坏、腐烂(坏想);尸体上流出的血散布在这里那里,一团血涂(血涂想);到了一个时候,有鸟、虫来啄吃(虫啖);尸体就会被撕破而不成人形,只剩下筋骨,更进一步,连血涂都没有了,只剩下一副骨头(骨锁想);尸体暴露在旷野中久了,筋肉与骨头都分散,后来骨头变成象从海中拾起来的螺一样白。经过长年累月的风吹雨打太阳晒,骨头变成碎开来的枯骨(散想),乃至最后变成尘土,与土壤混合在一起。
相信大家都知道,人死后最终是这样的,有人说那儿有一只老虎,我不走过去,它绝不会咬死我;但人生下来就是在等死,你我都无可奈何的一步步走向死亡之路,丝毫没有选择的馀地。佛陀说众生的分段生死是即可悲又可怜的事,由不得我们做主,死后身子变坏,剩下白骨一堆,最后与尘土同住!
修学四念处中的观身不净,是以观察死尸,以达到认清楚世间的真相。这个真相是:我们的身体是由皮肤、毛发、爪甲、血肉、骨骼,五脏六腑组成的,没有一样是干净的,最终是会变坏的,是不值得我们贪爱与执著的,身念处就是要如此这般的观察。
二、受念处:
受念处是观察六根与外境接触时身心所产生的感受。它可分为身受:苦、乐、舍受;心受:忧与喜受,共五种。
身念处中的身体我们可以看到,但很多人对受念处中的感受是不知不觉的。这个受不止是感受到现在是快乐或是苦恼,还要感受到不苦不乐的情形。比如风吹来,皮肤感受到凉爽;坐在那儿脚痒,感受到哪一部分痒,痒就是苦受。又比如喜欢拍照的人,在拍照时闪光灯照到眼睛,强烈的灯光使眼睛受苦--身苦,但他喜欢拍照--心喜。
对于受我们要去知道它,觉察它。如果一个人对于观察身体还不清楚,他观这个受一定没办法完成。我们必须对于身体的行、住、坐、卧的行为很清楚之后,才进一步观察身心的感受,我们必须要知道这个感受是从六根而来,如风吹来身体感受之;听到声音是从耳根感受到。如人坐禅时,听到公鸡啼,耳根感受到,如果当时观察到那只是耳根感受到刺激,就完了,是身受苦,心是不苦不乐受。若他想:"真是岂有此理,我坐禅,你来吵我。"那他就生起贪瞋痴,心在受苦了。
又比如有很大的炮声,耳朵受到刺激,受不了,耳根受苦;有些声音,好像人声,耳根听惯了,听了很舒服,那就是乐受;反之噪声使我们耳朵与心受苦;有时寂静无声,那我们的耳朵就没有感受了。此受会生起,当然也会消失,所以当我们观察受的生起时,要知道它是从耳朵或眼睛来,它怎样的灭掉,都要知道。接下来我们要保持一心住在受念处,一心观察它,慢慢地就会发觉有受皆苦,因为受源源不绝而来,我们身不由己,不能做主的缘故。当我们可以很细微的观察受后,就可以继续观察心。
三、心念处:
当我们感受到外境时,心在作用,这个知觉的心,我们要知道;但是我们往往会在知觉的心上加入贪、瞋、痴等种种烦恼,我们也要觉知;乃至这个心念是否专注在禅定或散乱等,我们也都要念念觉知这个心识所在之处。
比如在静坐时,突然听到声音,耳识在作用,耳朵在感受。我们要观察到心在耳朵作用,然后又跑到头脑中想,我们要觉知它。这样的慢慢观察就会发现:原来我们的心念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中跑来跑去,很快地生灭。佛陀说世间上生灭最神速的是我们的心念,最容易观察到无常,所以在四念处中佛陀教导我们观心无常!
四、法念处:
法念处主要的是指法尘。法尘是:心中念一、二、三、四……。心中的念就是法尘。当念"一"时,心知道念"一",就是心识。念"一"时心识知道念" 一";念 "二"时心识知道念"二",……。没念"四"时,心识不知道,还没念"五"时,心识不知道。念"一"时,心识就生灭一下,念"二"时,心识就生灭一下,所以我们的心识念念在那儿生灭而觉知。古代开悟的禅师说:"念念不相到。"意思既是说:我们的前心念与后心念毫不相干,互不相到。而每一念的法尘组成凡夫所以为的心,其实它不是心,那是法尘。我们的法尘有很多,日夏养花网每每想东想西,想要骂人的心想等等,都属于法尘。
在这些法尘中,心念处最先要观察的是五盖。五盖是贪、瞋、睡眠、掉悔及疑。因为一个人要修定、修慧,这五盖会掩盖住他,使他没有定力,没有智慧,故观法念处时,要观察我们是否有此五盖的烦恼?它是从何来?从何灭?它生灭的原因?我们应如何使它不生?假使我们用心观察,慢慢的就能掌握消除五盖的方法,它就会消除掉,那我们就不会再怀疑佛法,对它深信不疑了。
观察五盖后,接下来是观察五蕴。我们身心的一切活动都包含在五蕴当中。法念处不止指法尘,它还包括一切法。五蕴包含一切有为的生灭法,世间的一切法没有一样不在生灭,所以观察法尘时是要观察它的生灭,从中发现一些事实。
在观法念处时,除了观察五蕴外,还要观察另一些法,那就是六根与六尘。六根与六尘接触后会产生什么后果?我们都要了了分明。比如在静坐时,心念集中在耳朵,我们就去听声音,要觉知这个过程。过一会儿,我们的心念又去观察景物,对于这些心念转移的过程,我们要知道,更要了了分明。我们要注意六根与六尘为我们产生了一种结缚,既是我们的烦恼从六根与六尘中源源不断的生起;十二因缘中说明,如果一个人没有六根,他就没有"受",所以我们的"受"时从六根而来。观察这个受后,接着观察心,再观察受的来源是从六根与六尘接触而来,我们要了了分明这个受的生起。一旦你看到它的生起、再灭掉,那么我们的贪瞋痴很快就会消灭。为什么这么讲呢?打个比喻:以声音来说,有人骂你一句"他妈的"粗话,你闹起烦恼,骂人、打人、与人过意不去等,如果你当时很冷静,以智慧观察,听后就会发现:因为我的耳朵与声音接触后,就产生"他"、"妈"、"的"这些声音的分别心。你也会发现原来外面有声音,你里面有耳根,它们接触后生起受,生起心识;然后你就会发现到,原来是法尘这个罪魁祸首添加一些烦恼进去,使你做出反应或反击。当你发现到这一点时,你就懂得如何放下,使它不再生起来。我们凡夫听声音后,闹起烦恼来,就只会怪外面的人,绝不会怪自己内心有这个烦恼。
如果有人说:"You are stupid"对听不懂这句话的人来说,那只不过是个声音罢了,但是听的懂的人的法尘中就有"Stupid"的意义存在,他的耳朵与声音接触后,感觉到这个语言,法尘中生起分别、然后比较,那他的烦恼就来了。他不责怪自己过去业中有这些"废物",就只会责怪别人骂他"Stupid"。如果一个人观察法念处中的六根与六尘,到了了分明时,就知道烦恼从何处来?烦恼如何灭?他就懂得如何放下烦恼,使它不生起。
修学法念处进一步要观察一切法是生灭无常,我们不能做主,不自在;不自在故是苦、无我。我们凡夫深深的执著这一念一念会想的心就是我,但佛法中却说它只不过是法尘罢了,所以我们要观法无我。法尘与外境的色尘是同样一回事,只是不同东西,同样的作用,而我们把色尘当成外在的身体与世界,法尘当成是我,所以佛陀要我们观法无我,而且要观一切法都无我。法尘是内在的,但这法念处不止是指法尘,它还包括五蕴及世间的一切,里面都没有一个我。
四念处要完成的观行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虽然如此,但是在做观行的过程,并不是永远去观想不净、无常、观苦、观无我,而是要把我们的心念、行为、举动等觉察到了了分明。
五、总相念处:
四念处除了这四个不同的观行外,还有一个总相念处,既是在这四念处中观一切有为法皆是无常、苦、无我以及空性。既是:身念处是无常、苦、无我;受念处是无常、苦、无我;心念处是无常、苦、无我;法念处是无常、苦、无我。无常、苦、无我在大乘佛法中以一句话来总括它,既是所谓的"性空"。一切法都无自性,既是空性,故要观空。
《俱舍论》中说:"身受心法各别自性名为自相,叫做别相念处。"既是各别的观察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称为别相念处。如果以法的总体来看,一切有为法皆是无常,一切有漏的皆是苦,一切法皆是空性、无我性,这称为一切法的共相。我们可以一切法的共相来观察一切法,乃至以此法来观察四念处,这样的观察称为总相念处。
六、修四念处的次第:
根据《大智度论》以及南传经典《四念处经》(The Four Foundations OfMindfulness)都教导我们应该从观察呼吸开始,然后才观身不净,因为我们的心散乱,应先把心定在呼吸上,慢慢地使我们的心念微细后,才观察身体的不净。在经论中说,如果我们以散乱的心来修观身不净,会得到反效果,结果是越观越觉得可爱,因为我们凡夫一向来认为自己的身体好,别人的身体漂亮的缘故。
观身后就观受、观心、最后观法,其原因是身体的行动最粗,接下来是感受,再下来是心念。其实心念比法尘更微细,在这儿先观心,后观法,因为观心念无常比较容易,观法无我难。这个观法无我,并非是叫我们想:"无我,无我。"的这样想,而是观察法尘念念之中,哪一mOYAqVjEu念是我?这样的观法无我比较难,反而是关心念无常容易。
中国佛教不大提倡这四念处的修法,只有天台宗的智者大师曾写一本《四念处》,他是以大乘思想来讲解四念处的修行。自此以后,就没有人宣扬此修行方法了,这是很可惜的!
南传佛教很注重"四念处"的修行,尤其是在缅甸,他们有一套修行的方法及步骤,修禅者要学习那套方法后,才被认为有资格做导师,教导其他的人修学。
我想知道龙树菩萨的来历
佛教/藏传佛教在印度佛教史上被誉为“第二代释迦”的龙树菩萨,又译称龙猛,或龙胜,大约活跃于西元一五○年至二五○年之间,他首先开创空性的中观学说,成为大乘佛教思想的发端。
龙树菩萨是大乘佛教史上第一位伟大论师,传说寿高一百五十(或说二百),着有大量的大乘论典,其中最主要的有《中论》、《大智度论》、《十住毗婆沙论》等。《中论》阐发缘起性空的深义;《大智度论》采取中道立场来彰显般若真理;《十住毗婆沙论》则以深远的见解来宣扬菩萨之大行。
龙树菩萨的主要立场,见于《中论》的主张,核心思想即在《中论》第一品第一颂中的“八不偈”:“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
“八不偈”是基于缘起法的本质而说,所以称为“八不缘起”或“八不中道”。因为缘起法的本质是空,空即无碍,不落入空有二边,即为中道,《中论》之名即是以其阐明中道而得的。一般人观察世界的状态,皆用生灭、常断、一异、来出作为固定的观念,所以会有外道的常见及断见,凡夫的我执与小乘的法执生起;中道则基于缘起法为第一义谛,了知世间的真相莫不依因待缘而起,所以是空无自性的。然而,从俗谛上看,依旧呈现缘生缘灭的现象,却不知一切法空无自性。凡夫若执着缘起幻有的世界为实在或虚无,便落入外道的境界;又若以缘起的世界虽为幻化不实,不能如实知缘起性空,反而以为观缘起法而入涅盘境界为另一种实在,便落于小乘境界。
龙树菩萨开创的中观学说,令小乘学者大为折服,大乘学者也都奉为圭臬。他的学说透过鸠摩罗什翻译并介绍到中国来,大乘空宗的思想因而得以大为显扬,影响深远。中国大乘八宗,都一致尊奉龙树菩萨为共同的祖师。
金刚萨埵
金刚萨埵(vajrasattva)释义
Vajrasattva(梵音之英文拼写形式)由Vajra和Sattva两个词组构成。
Vajra汉文音译的写法之一是跋折罗,汉文意译:金刚。
<<金刚顶经疏一>>释义:"世间金刚有三种义.一不可破坏,二宝中之宝,三战具中胜"。
Sattva汉文音译萨埵,其世间之义泛指一切有情;出世间之义是勇猛大士。
Vajrasattva汉译金刚萨埵,是佛教典籍中与普贤菩萨同体异名的圣尊。
南无俱卢跋折啰萨埵耶是用繁体汉字音译的梵语
南无:读音 na-mo 皈命之义;
俱卢:读音 gu-lu 众生依祜之主、圣尊之义
跋折啰萨埵:读音 ban-zer-sa-duo 金刚萨埵圣号
耶:读音 ya 起增上语义之作用。
南无俱卢跋折啰萨埵耶 全句译成现代汉语的意思是: 向众生依祜之主金刚萨埵圣尊致以皈依的敬礼!
南无俱卢跋折啰萨埵耶释义
Vajrasattva,又云金刚手,秘密主。又云普贤。是真言宗八祖中之第二祖。大日如来为第一,此萨埵为第二。梵名缚曰啰萨怛缚摩诃萨怛缚。译名执金刚,持金刚,金刚手,金刚手秘密王,金刚萨埵,金刚手菩萨摩诃萨,金刚手萨埵摩诃萨埵等。萨埵者有情之义,勇猛之义,总言勇猛之大士。此萨埵与普贤菩萨同体异名
理趣释金刚萨埵初集会品曰:‘首戴五佛宝冠,熙怡微笑。左手作金刚慢印,右手抽掷本初大金刚,作勇进势。本初者,本来清净法界也。左手作金刚慢印者,为降伏左道左行有情,令归顺道也。右手抽掷五智金刚杵作勇进势者,令自他甚深三摩地,顺佛道念念升进,获得普贤菩萨之地。’作拳安于腰侧,是曰金刚慢印。金刚顶莲华部心念诵仪轨曰:‘左拳安腰侧,右羽抽掷杵。’秘藏记末举之以为胎藏界之金刚萨埵。理趣释毗卢遮那理趣会品曰:‘金刚萨埵菩萨,背月轮戴五佛冠,右手持金刚杵,左手持铃,半跏而坐。’五秘藏诀曰:‘以五佛为冠,背倚月轮,坐白莲华,右手持五智金刚杵安于心上,左手执般若波罗蜜金刚铃按胯上。其身白色也,(中略)右持金刚杵安于心上者,此金刚萨埵主一切如来金刚法印。持此杵者,能摧十种烦恼故。(中略)左手持铃者,表以般若波罗蜜清净法音惊觉一切有情及二乘人。(中略)其身白色,表金刚洁白无染。’秘藏记末举之以为金刚界之萨埵。
释迦牟尼佛曾在经典中说有三部佛、五部佛、千部佛乃至无数诸佛,而其中的主尊就是金刚萨埵,就象一个王国中有国王、大臣、平民等各式人等,但其中最尊贵的是国王一样,因此颂词中说金刚萨埵是“如海诸部坛城主”。
金刚萨埵为消业灭罪之唯一主尊,行者为忏罪解冤,修本尊法,功效最快最大,且为成就无上菩提必经阶程。常持本尊真言,能破除烦恼,止诸恶念,生诸功德。
凡修法诵经持咒,课将毕时,加诵百字明三遍或七遍,然后回向,则一切功德圆满,偶有错漏,金刚护法,不将为咎
金刚萨埵及金刚萨埵心咒的含义
虽然密教本身是由金刚萨埵本身所开创,很多人对金刚萨埵还是不十分的明白。所谓金刚萨埵也就是金刚持,金刚持其实并不止一位,是有很多很多的金刚持。金刚萨埵是属于那一位金刚持呢?我们常常讲到法身普贤、第六金刚持,指的就是金刚萨埵,金刚萨埵是排在第六位,也就是第六个金刚持尊者。那前面的五位是那五个金刚持呢?其实,在佛教里面,五方佛就是五个金刚持,中央大日如来,东方阿闪佛,北方不空成就佛,南方宝生佛,西方阿弥陀佛,这五佛就是五金刚持尊者,五方佛就是五个金刚持,那法身普贤、第六金刚持就是指的是金刚萨埵。还有一个名称叫金刚总持,什么叫金刚总持呢,原始佛就叫做金刚总持,在红教里面衪叫阿达尔玛佛。最早的「原始佛」翻成中文就变成普贤王如来。我 们讲金刚总持就是被称为原始佛。从原始佛底下就分五大金刚持尊者,五大金刚持合起来的法王子,就是金刚萨埵,就是第六金刚持,是这样分的。所以,最高的是金刚总持,五个金刚持,再来的是第六金刚持金刚萨埵,很多佛菩萨,其实菩萨这两字,也是萨埵的意思。在密教里面可以称观音萨埵,观音萨埵就是观音菩萨的意思,那我们称呼准提菩萨为准提萨埵。金刚萨埵也就是金刚菩萨。它的意义在这里。
金刚萨埵百字明咒,这个咒是尊指第六金刚持的咒,这个咒也是很伟大的一个咒,是密教很重视、很大的一个咒,平时或在修法的时候,都应该诵这个咒语,我们晓得这金刚萨埵百字明咒有三个很大的功用。第一个功用是做忏悔,它本身因为是属于空性的,那你念了这个咒,归于为空性,就等于是忏悔你所有的业障。第二功用是你诵这个咒的时候,就等于五大金刚持跟第六金刚持,所有的金刚持尊者在加持你。所以,可以获得所有金刚持的加持,也是五方佛、金刚总持、金刚萨埵一起来加持你。第三,这个咒语,因为它本身是一个空性的咒语,所以它是最圆满的咒语,既然是最圆满的,你在修法的时候,有什么缺点或者是有遗漏的地方,因为你在修法当中,有时会疏忽掉或者有妄念杂念,或者是礼节上不够,有漏失时,你念百字明咒时,一念就是空性的圆满,就把错漏的地方全部变成圆满。所以说是一种补咒,什么叫补咒呢?也就是补充你所有缺点跟错误的一个咒语,你只要念了金刚萨埵百字明咒,就等于你的修法都圆满,就算是你有缺点、有漏失的话,也会圆满。有这三个大功用。
因为金刚萨埵是从金刚总持,五方金刚持到了第六金刚持这样直接下来。所以,金刚萨埵本身在密教来讲是一位密教祖师,金刚总持,当然是密教的祖师爷,五方佛也是密教的祖师,五方佛合起来的总性是金刚萨埵,那也是密教的祖师。所以,金刚萨埵是金刚乘的祖师爷,是一样的。 所以一谈到什么是金刚总持,什么是五方金刚持,什么是金刚持尊者,第六金刚持金刚萨埵,这样就可以分别出来。
本尊金刚萨埵的心咒 “唵班杂(儿)萨朵吽”
什么是法印?
佛教术语。亦译法本、本末、忧檀那等。佛教徒用来鉴别佛法真伪的标准。法,指佛教教义,印,喻世俗印玺,能印证真伪的佛法之印,故名法印。佛教认为,凡符合法印的是佛法,违背法印的则非佛法。按佛教发展的顺序,有三法印、四法印、五法印、一法印之分。
三法印 较早的小乘经、律、论和大乘经、论多说三法印。一般称:1、诸行无常(宇宙万有,皆变化无常);2、诸法远销(世界一切现象皆因缘和合,没有独立的实体或主宰者);3、涅盘寂静(佛教徒修行断尽烦恼,超脱生死轮回,达到涅盘寂静境界)。《杂阿含经》卷十作“一切行无常,一切法远销,涅盘寂灭”。《大智度论》卷二十二称:“佛法印有三种,一者一切有为法,念念生灭皆无常;二者一切法远销;三者寂灭涅盘。”《法印经》则别说三解脱门(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愿解脱门)为三法印。
四法印 三法印加上“一切诸行苦”为四法印。《增一阿含经》卷十八:“今有四法本末,如来之所说。云何为四?一切诸行无常,是谓初法本末……一切诸行苦,是谓第二法本末……一切诸行无我,是谓第三法本末……涅盘为永寂,是谓第四法本末。”《菩萨地持经》卷八:“有四忧檀那法,诸佛菩萨为令众生清净故说。云何为四?一切行无常,是忧檀那法;一切行若,是忧檀那法;一切法无我,是忧檀那法;涅盘寂灭,是忧檀那法。”南传巴利语“增一部”及《法句经》则立三法印为:1、一切行无常;2、一切行苦;3、一切法无我。增“涅盘永寂”为四法印,均大同而小异。
五法印 四法印加“一切法空”(世界一切现象皆虚幻不实)则为五法印。《维摩经》卷上:“昔者佛为诸比丘略说法要……谓无常义、苦义、空义、无我义、寂灭义。”
一法印 即“一实相印”(实相即“真如”、“法性”)。小乘讲三法印,大乘提一实相印。《法华经方便品》:“无量众所尊,为说实相印。”《法华玄义》卷八上:“诸小乘经,若有无常、无我、涅盘三印印之,即是佛说,修之得道;无三法印即是魔说。大乘经但有一法印,谓诸法实相,名了义经,能得大道;若无实相印,是魔所说。”
上述三法印、四法印、五法印、一法印等,只是在不同场合的说法,无实质差异。智顗在《法华玄义》卷八,列举实相十二异名,即妙有、真善妙色、实际、毕竟空、如如、涅盘、虚空、佛性、如来藏中实理心、非有非无中道、第一义谛、微妙寂灭。说明一实相印可总摄缘起、无常、无我、寂灭等,合三、四、五法印为一实相印。(山东才子说佛篇)
小乘佛教的三法印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而大乘佛教是一法印,一实相印。就是缘起性空这个实相,这个般若。大、小乘的法印没有矛盾,三法印就是一法印。现在我们主要讲一下三法印的前二条“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这是缘起法的根本理论。“诸行无常”就是说我们世间的一切事物没有恒常不变的,“诸法无我”是说把组成事物的所有条件都剥除掉以后,没有一个脱离了这些条件而独存的自性,这叫无我。
八识学说就是建立在我们的生生死死上的。第七识摩那识——这个“我”,在那里造作,然后熏习了第八识,种下种种的因,有善因有恶因,有不善不恶因,在某个时刻等增上缘成熟了,第八识中这些因缘就要显现出来,由第七识的这个“我”来承当果报,然后由前六识去感受、去造作,这便要流转了。
我们这世间的一切都是无常的,苦,占多数,乐,转眼即逝,你在这个生死轮转中怎样跳过去,解脱这个生死。解脱有形式上的不同,有从根本上解脱的,了脱生死成阿罗汉的,成菩日夏养花网萨的,成佛的,有在世间解脱,比如我现在重病缠身,想办法把病治好了,这也是一种解脱,这是世间法的解脱。还有,我现在退休了,拿点退休金,生活很贫困,想改善一下生活,怎么样解决贫困,佛教里有没有法呀?有的,这就叫改变未来嘛,这是从低层次讲改变未来。大家最关心的还是怎样能治病,有很多人练气功就是因为生病,首先,我们应该看到这个病从何而来,知道了病因就好治这个病了。其次,我们知道了这个病因,那么怎么从根本上去断掉这个病因,吃药打针不是根本办法呀,要从教理上进行思考。既然佛法讲生死流转是这样的,怎么样断生死流转,解脱生死,那就要看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了。
八识学说里的流转门是依缘起法而建立的,但大家注意,八识学说的建立有一点不符合缘起法,大家如果找到这个问题的关键,那么在理上就解决了,当然还要行持。我们在前面说过形成生死流转是因为有个第七识“我”统领着在那里造作,种下的各种各样的因缘熏习进第八识里面,而第八识现形后,又由“我”来承当、显现给前六识,于是又有了新的感受,新的造作,如此循环。但这里有一个不符合缘起法的问题,那就是有没有一个由生到死一直陪伴着我们,永恒不变的,被认为是“我”的那个东西呀?没有。可我们一辈子却终始抓住这个“我”不放,我们一生里一切的烦恼皆从此而来,这就叫做俱生我执。本来没有“我”,而我们却死死抓住一个“我”不放,这就叫做“迷”,糊涂。无论我们在多大程度上解脱生死问题,是想治病也好,还是想长寿也好,或是从根本上解脱生死也好,关键在于这个“我”, 要破除我执,这是造成我们一切痛苦的源泉。
佛法讲从“迷”到“悟”有一个关键所在,有人比喻说这个第七识摩那识的“我”就象电闸,倒在这边,一辈子都是“我”要这样,“我”要那样,由迷到悟的第一步就是先把这个电闸扳过来,从有我转变到无我,本来无“我”,你妄执一个“我”,这叫迷。佛法不是一个单纯的理论,而是要让我们从现实的生命实践中去证得一个无我。因为无我,而我们却妄执了一个“我”,因此而建立起了八识流转的这样一个生死链条,也就是三世因果。
当大家一念无我,那么刚才的理论就不成立了,无我了,三世因果、生死流转也就不断自断了。断三世因果,就在自己这里断,佛法的成就,就在自己这里成就。有人讲带功报告,希望别人给自己一些功力,其实主要还是要靠自己。当然佛教讲三力,以我功德力,我自己的修证,如来加持力,成就的诸佛菩萨加持你,给予法界力,整个法界的力量。以我功德力从何而来,就在第七识上的转变,无“我”,第七识转变成为平等性智。我们世间之所以不平等,皆是因为有“我”,转变成平等性智之后,我们的第六识的观察就微妙了,我们看问题之所以不妙,不能根本,还是因为有“我”在里面,观察的不如实。前五识转变成成所做智,想成就什么就成就什么,到这时才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是境界问题。而第八识,当我们不平等时,不能妙观察时,不能成所做时,它就是阿赖耶识,等到无“我”了,平等了,能够妙观察了,成所做了,阿赖耶识就是一个明明净净的大镜子,呈现出各种业力的现形。所以在密宗里将四智统摄起来成立了一个第五智——法界体性智,把这一切融合起来,世界本来就是这样。
求龙树菩萨详细资料
龙树菩萨职责主管什么?越详细越好,能描述龙树菩萨的生平!年青的龙树和几位同学仗着学来的隐身术,常出入宫中,恣情取乐。百余日后,宫中的一些美女,竟有人怀孕了。国王大为忿怒,严加责问。害得妃子们哀泣说:“非是我们不贞,是睡梦中有妖人作弄。”
据说,后来是一位叫“大龙”的比丘,把龙树领入“龙宫”。他在龙宫待了很久,把所藏的经典反复细阅,几乎能背诵了。大龙长老又授予他一些神通术,他才别师出来,从此大力宣扬佛法,推广大乘佛教。
由此可见,龙树的大乘思想是来自龙宫。圣经上说,大龙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但,是迷惑普天下的(启12:9)。请问,如果佛教所传的,龙树在龙宫里得大乘经典的事属实的话,那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龙宫?龙树是公元二至三世纪的人物,不是神话里的人。龙,龙宫存在吗?龙能和人说话吗?
既然,龙树是个历史人物,其大乘思想和书籍也真实地留传至今,那么龙宫,与龙说话,从龙宫里得经典,也不是空穴来风的。但又如何说得通,龙宫里得经典是真实的发生呢?唯一能解释的就是,龙树真的是去了龙宫,真的是和龙说话,真的是从龙那里得了一堆的经典。只是这只龙,就是圣经说的,那条迷惑普天下的古龙,名叫魔鬼,又叫撒但。
这条古龙,在伊甸园里,就能和亚当,夏娃说话,就能迷惑和诱惑人类的始祖犯罪,堕落。除了这条能和人说话的龙,再也没有会说话的龙了。而这条龙对人说话的目的,从来就是要迷惑普天下的。
按佛教的说法,这位大乘佛教的祖师,佛陀第二,龙树大菩萨最后是自杀身亡的。这不能不让我联想到,把自己的灵魂出卖给撒旦的犹大,卖主后,最后也是上吊自杀而死的。
自杀,可以说是绝望之人的行径。龙树菩萨最后走到了绝望的境地,连出路和希望都看不到了。这种绝望的人还能给别人指出希望的路吗?!可悲!
龙树菩萨,又称龙猛,是公元三世纪著名的大阿阇梨,出生于南印度案达罗王朝的婆罗门家庭。
龙树菩萨自幼聪明,精通四吠陀,天文、地理、图纬秘藏等无不通晓。所以,龙树菩萨自幼就已名闻一方了。
青少年时,龙树菩萨和他的三个好友一起修学隐身术,常夜入王宫,侵凌宫女。后来,事情败露了。龙树的三个好友都被国王所斩。龙树侥幸逃脱。通过这一劫,龙树深深感悟到“欲为苦本”的道理,于是发心出家修行。
出家后,龙树菩萨广习三藏而无厌足,后来到雪山(喜玛拉雅山),遇到一位不知名的老僧,从其处得到了大乘教授,但虽知义理,却未通达。
后来,龙树菩萨以大乘法义摧破外道邪说。因而龙树菩萨当时心生骄慢,无视出家戒规,自着新衣,静处于一间水晶房中。其时,有大龙菩萨,见龙树菩萨的情形,心生悲悯,于是引龙树菩萨入龙宫,授龙树以无量大乘秘密教授。于是,龙树终于体悟教理。 另龙树自毗罗处得付法藏心传,是为付法藏第十四祖。而龙树菩萨,为使一切众生得正法益,在以前马鸣菩萨广弘大乘的基础上,将大乘秘密法义整理成完整系统的大乘修法体系,从而使无量众生皆得闻思修行大乘妙法,而入如来正果。自此,大乘体系正式确立了。 龙树菩萨在世弘法时,广造《中论》、《大智度论》、《十二门论》、《回诤论》、《七十空性论》、《十住毗婆沙论》、《菩提资粮论》等诸大论著,有“千部论主”之称。
龙树菩萨参拜南天竺铁塔时,曾以七粒白芥子打开铁塔,进入塔中。在塔中,龙树菩萨有幸见到金刚萨埵显净相,自金刚萨埵处得《金刚顶经》等秘密教授。以后,龙树菩萨勤修密法,即生而成正果。
在南印度,龙树菩萨曾使南憍萨罗国王皈依佛教,又使无数外道皈依佛教,从而引起了小乘行者及诸外道的嫉妒。于是,龙树菩萨自行入寂。
【佛教常识--八正道】八正道是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不邪谓之正,通达无阻谓之道。正道者,能令众生苦集永尽,达于涅盘寂静的圣贤境界,故八正道亦称八圣道。
一、正见,是正当的见解,世间正见如布施持戒,出世正见谓明达苦集灭道四谛理,不为俗见惑见所惑。
二、正思维:一般人所发的思维,多由妄念而起,若修道既见四谛理。即以无漏智慧发动思维,而使真智增长,断除迷惑,而证真性。
三、正语:以正当的言语而修口业,离诸妄语,恶口,两舌,绮语。得正语,则口业自净。
四、正业:梵行清净,不染三毒,谓之正业。我人起心动念,无非造业。修道须身不造杀盗淫,口不作欺妄语,意不起贪嗔痴,即谓正业。
五、正命:命谓赖以生活的生计,修道者当离五邪命——诈现异相,自说功德,占相吉凶,高声现威,说得供养——而以正当职业谋取生活。
六、正精进:向出世之方,涅盘之道 ,努力前进,称正精进。得正精进者,不从事于徒苦身心的苦行,或世俗迷信,及外道不究竟之法。
七、正念:念从心起,心不离道,惟念真如实相,或功德相好,故称正念。得正念,则与菩提相应http://www.rixia.cc,心无动失。
八、正定:远离不定,邪定,及有漏禅,以真智入于无漏清净的禅定,谓之正定。得正定,则能正住于理,决定不移。
八正道,又可归纳于戒定慧三无漏学。即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为戒学;正念,正定为定学,正见,正思维,为慧学。修八正道,为灭谛之因,可达于涅盘。
摘录龙树菩萨造《十住毗婆沙论》
行大乘者,佛如是说:「发愿求佛道,重於举三千大千世界。」汝言阿惟越致地,是法甚难,久乃可得;若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者,是乃怯弱下劣之言,非是大人志干之说。
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船则乐。菩萨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进;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
龙树菩萨传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大师名龙树菩萨者。出南天竺梵志种也。天聪奇悟事不再告。在乳哺之中。闻诸梵志诵四韦陀典各四万偈。偈有四十二字。背诵其文而领其义。弱冠驰名独步诸国。世学艺能天文地理图纬秘谶。及诸道术无不悉练。契友三人亦是一时之杰。相与议曰天下义理可以开神明悟幽旨者。吾等尽之矣。复欲何以自娱骋情极欲。最是一生之乐。然诸梵志道士势非王公何由得之。唯有隐身之术斯乐可办。四人相视莫逆於心。俱至术家求隐身法。术师念曰。此四梵志擅名一世。草芥群生今以术故屈辱就我。我若咒法授之。此人才明绝世所不知者唯此贱法。若得之便去不复可屈。且与其药使日用而不知。药尽必来求。可以术屈为我弟子。各与青药一丸告之曰。汝於静处用水磨之以涂眼睑。则无有人能见汝形者。龙树菩萨磨药闻气。便尽知药名分数。多少锱铢无失。随其气势龙树识之。还语术师此药有七十种。分数多少尽如其方。药师问曰汝何由知。答曰药自有气何以不知。师即叹伏。顾斯人者闻之犹难。而况相学。我之贱术何足惜耶。即具授。其四人得术隐身自在入王宫中。宫中美人皆被侵陵百余日。后宫中人有怀妊者以事白王。王大不悦。此何不祥为怪乃尔。召诸智臣以谋此事。有旧老者言凡如此事应有二种。或鬼或术。可以细土置诸门中。令有司守之断诸术者。若是术人足迹自现可以兵除。若其是鬼则无迹也。鬼可咒除人可刀杀。备法试之见四人迹。即闭诸门令数百力士。挥刀空斫斫杀三人。唯有龙树歛身屏气依王头侧。王头侧七尺刀所不至。是时始悟欲为苦本。厌欲心生发出家愿。若我得脱。当诣沙门求出家法。既而得出入山诣佛塔出家受戒。九十日中诵三藏。尽通诸深义。更求诸经都无得处。雪山中深远处有佛塔。塔中有一老比丘。以摩诃衍经与之。诵受爱乐虽知实义未得通利。周游诸国更求余经。於阎浮提中遍求不得。外道论师沙门义宗咸皆摧伏。即起憍慢心。自念言世界法中津涂甚多。佛经虽妙以理推之故未尽。未尽之中可推。而说之以悟后学。於理不违於事无失。斯有何咎。思此事已。即欲行之立师教诫更造衣服。今附佛法所别为异。方欲以无所推屈表一切智相。择日选时。当与诸弟子。受新戒著新衣便欲行之。独在静室水精地房。大龙菩萨见其如此。惜而愍之即接入海。於宫殿中开七宝藏发七宝函。以诸方等深奥经典无上妙法授之龙树。龙树受读九十日中通练甚多。其心深入体得实利。龙知其心而问之曰。看经遍未。答言汝诸函中经甚多无量不可尽也。我所读者已十倍阎浮提。龙言如我宫中所有经典。诸处此比复不可知。龙树即得诸经一箱。深入无生三忍具足。龙还送出。时南天竺王甚邪见承事外道毁谤正法。龙树菩萨为化彼故躬持赤幡在王前行。经历七年王始怪问。此是何人在我前行。答曰我是一切智人。王闻是已甚大惊愕而问之言。一切智人旷代不有。汝自言是何以验之。答言欲知智在说王当见问。王即自念我为智主大论议师。问之能屈犹不足名。一旦不如此非小事。若其不问便是一屈迟疑良久。不得已而问之。天今何为耶。龙树言天今与阿修罗战。王闻此言譬如人噎。既不得吐又不得咽。欲非其言复无以证之。欲是其事无事可明。未言之间龙树复言。此非虚论求胜之谈。王小待之须臾有验。言讫空中便有干戈兵器相系而落。王言干戈矛戟虽是战器。汝何必知是天与阿修罗战。龙树言构之虚言不如校以实事。言已阿修罗手足指及其耳鼻从空而下。又令王及臣民婆罗门众。见空中清除两陈相对。王乃稽首伏其法化。殿上有万婆罗门。皆弃束发受成就戒。是时龙树•於南天竺大弘佛教。摧伏外道广明摩诃衍。作优波提舍十万偈。又作庄严佛道论五千偈。大慈方便论五十偈。令摩诃衍教大行於天竺。又造无畏论十万偈。於无畏中出中论也。时有婆罗门善知咒术。欲以所能与龙树诤胜告天竺国王。我能伏此比丘王当验之。王言汝大愚人。此菩萨者明与日月争光。智与圣心并照。汝何不逊敢不推敬。婆罗门言。王为智人何不以理验之。而抑断一切。王见言至为请龙树。清旦共坐政德殿上。婆罗门后至便於殿前咒作大池。广长清净中有千叶莲华。自坐其上而诃龙树。汝在地坐如畜生无异。而欲与我清净华上大德智人抗言论议。尔时龙树亦以咒术化作一六牙白象。行池水上趣其华坐以鼻缴拔高举掷地。婆罗门伤腰委顿。归命龙树我不自量毁辱大师。愿哀受我启其愚蒙。有一小乘法师。常怀忿嫉。龙树问之言汝乐我久住世不。答言实不愿也。退入闲室经日不出。弟子破户看之遂蝉蜕而去。去世已来始过百岁。南天竺诸国。为其立庙敬奉如佛。其母树下生之。因字阿周陀那。阿周陀那树名也。以龙成其道故以龙配字号曰龙树也(依付法藏经即第十三祖三百余年任持佛法)。 龙树菩萨传(终)
遍看全世界各个宗教,除了佛教之外,没有一个宗教的教主不是以超人的‘神’格自居的。这个神能够呼风唤雨,点石成金;他主宰着人类的吉凶祸福,它操纵着万物的生死荣辱。人类只有匍匐在他的面前,赞美与讴歌,把一切成功与荣耀归于万能的神,信仰他的才能上天堂,反对他的只有堕入地狱,绝无抗辩申诉的余地。
而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他来到人间的第一句话就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里要请读者们注意的是:‘唯我独尊’的‘我’字,并不是单指的释迦牟尼本身,而是指的全体人类的每一个人。这句话的正确解释应该是:人在宇宙中是顶天立地的,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主宰,决定着自己的命运,而不必听命于任何人或任何超乎人的神。
释迦牟尼将他的觉悟、成就及造诣,完全归功于人自己的努力与才智。释迦牟尼认为,一个人的吉凶祸福、成败荣辱,决定于自己的行为之善恶与努力与否。没有一个人可以提拔我上天堂,也没有一个人可以把我推入地狱。赞美与讴歌不能离苦得乐,只有脚踏实地去修心养性,才能使自己的人格净化、升华,使自己享受到心安理得的快乐。
龙树菩萨
http://baike.baidu.com/view/1514156.htm
如果看完我的回答对佛教有兴趣,可看末学个人简介中我推荐的佛教资料。
文章标签:
上一篇:养花能让人心情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