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种植在我国古代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烟草在中国经历了怎样的发展?
烟草文化同酒文化、茶文化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刻的文化内涵。烟草的种植、传播和使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同时,它又与社会文化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烟草文化。
烟草的出现,是同大名鼎鼎的新大陆发现者哥伦布紧紧连在一起的。据史料记载,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从印第安人的圣萨尔多瓦多岛上带回了烟草的种子。500年来烟草传播至世界每一个角落。
我国无论是从“三尺童子,莫不食烟”的祟祯年间到清朝光绪年间的卷烟产生,还是至今早已普及的机制卷烟,其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阶段。我国最早的烟草发源地是明代万历年间的福建漳州。我国第一部烟草专著是清雍正年间的《金丝录》,多为明末清初有关烟草的记录、论述、诗词等,反映了中国烟草早期的发展情况。
我国最早出现的烟标,也许是1889年输入的美国杜克洋行烟草公司的“小美女牌”香烟,委托上海美商茂生洋行试销。1889年美国人菲理斯克从美国带来的“品海牌”和“老刀牌”香烟到上海来贩卖。以及英商惠尔斯公司也将“绞盘牌”、“三炮台牌”等香烟输入我国,由上海英商行代理经销,这些是最早进入我国市场的舶来品。
从烟叶、旱烟、水烟、鼻烟至卷烟,是社会进步的具体表现。19世纪以来,我国仍习惯于吸食土制的烟丝,至20世纪初,世界卷烟托拉斯英美烟公司来华设厂,就地产销吸食携带方便的卷烟和我国民族烟草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改变了国人吸烟习惯。
有了卷烟,就有了包装,有了包装,就有了牌名。卷烟成为一种商品而流通、竞争。为了吸引众多的吸烟者,香烟制造商和经营商利用新颖的包装、价格便宜的特点,广为宣传和推销。早期香烟的包装,不光是仅仅依靠烟标的牌名和图案,推销的手段还有报刊杂志上的大幅广告,印制精美的香烟广告月份牌。
月份牌香烟广告始自19世纪末,是一种新颖、特殊的广告形式,一般为实力较强的企业所采用。它由画家绘制,印制精良,具有现实性和实用性。烟商为促使烟民竞购自己公司产品,别出心裁印制了以集成整套可换取昂贵物品或以单片、数片即可换取小礼品为诱饵的香烟牌子,颇受烟民欢迎。英美烟草公司印制的“清末仕女”350片一大套,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香草美人图”100片一套,以及“封神榜”、“水浒”、“济公”、“东周列国志”、“聊斋”等成套香烟牌子,已成为被人寻觅的收藏品。
烟草最早从哪传来的呀?那么害人.
烟草进入人类社会生活始于拉丁美洲的原始社会。当时拉丁美洲的当地居民(印第安人)还处在以采集和狩猎为主要生产活动的时期。人们在摘尝植物时,尝到的烟草辣舌味,闻到醉人的香气,能提神解乏,于是把它当作刺激物来咀嚼,烟草迈出了进入人类生活的第一步。
咀嚼烟叶演变成吸烟,与原始社会的祭祀有关。在人类学的著作中,前苏联柯斯的《原始文化始纲》和美国摩尔根的《古代社会》都曾指出,美洲印第安人早在原始社会时代,就有吸烟嗜好。
当地居民吸食烟草,据说主要是为了祛邪治病,颇有迷信色彩,后来慢慢成了一种癖好。
烟草“祛邪治病”的神话是个古老的传说。在很早很早以前,在美洲印第安人的部落里,有一个大首领的公主死了。按照传统习俗,她被抬到野外天葬,等待“飞鸟”啄食。过了几日夜,公主不但没有被“飞鸟”啄食,反而复活回来了,大首领差人探其原因,发现天葬时公主身边有一种叶茎肥大并带一种特有的辛辣气味的植物,公主就是凭借着这种植物的特别辛辣气味避开“飞鸟”和走兽并且得以苏醒过来的。
古代美洲印第安人从此把烟草视作能祛邪治病、使人死而复活的“神草”。
原始印第安人部落在每年召开的各部落酋长会议的时候,照例都要举行隆重的敬烟仪式。仪式开始,司仪人把手制烟卷折纳入烟管,用火点燃后,连续喷烟三次:第一次喷向天空,表示感谢圣明的“天神”在过去一年里保佑他们的生命;第二次喷向大地,感谢哺育他们的“慈母”生产各种食物,恩赐他们生活美好幸福;第三次喷向太阳,表示感谢阳光永远普照人间大地,使人间万物生长不息。接着,把烟管依次递给每个与会酋长然后才正式开会议事。每当印第安人部落之间发生纠纷,甚至武斗的时候,为了解决争端,双方酋长先坐下来吸“和平烟”,然后各诉原委,再由第三者、另一酋长作出解决争端的裁决。此外,当陌生人进入部落村社,也要先敬“和平烟”,表示欢迎和友好。这,可能是人类以烟敬客习俗的起源。
2.烟草是怎样传入世界各地的
15世纪末叶,西班牙探险家哥伦布在寻找通往印度的新航线时,无意中发现了美洲这块新大陆,同时也发现了危害人体健康,至今仍然贻害甚深的烟草。
按照哥伦布航海日志,1492年10月13日记载,当地居民将一些烟叶送给哥伦布。当时,哥伦布虽然没有吸,但他的一些同伴却吸得很起劲。这是迄今所知有文字记载的欧洲人,也是美洲域外的人首次吸食烟草的权威记载。
1650年,法国驻葡萄牙大使尼古特得到烟草的种子,就在自己的庭院中种植,长的很茂盛,秋季获得了丰收,他自己首先尝试治病并得到效果。当时王太后患了头痛病,应用各种方法治疗无效。尼古特知道后,为了得到女王的信任,亲自将这些烟草作为礼品献给王太后。王太后用了后头痛病果然消失了,女王非常高兴,并对他加以重用。这件事很快在宫廷内传开,烟草的身价倍增,被称为“太后草”。
1982年,海德尔堡大学的科学家波塞特和雷曼从烟草中分离出生物碱,为了纪念第一个把烟草带到法国的尼古特,把它命名为“尼古丁”。
16世纪中叶,西班牙水手带回烟草种子,西班牙人开始大量种植烟草,后来又相继传到英国、法国、荷兰、俄国乃至整个欧洲,接着也传到了亚洲。当哥伦布及其水手们把烟草从美洲带回西班牙后,他们并没有想到,这星星之火竟燃遍全球,更没有想到此举使人类文明的进程蒙受耻辱。
烟草的英语名字叫“Tobacco”(“达巴科”或“淡巴菰”),其名称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是说,由于烟草最早产自多巴哥岛(安提斯群岛),由原产地名演变而来;一是说,当地居民把烟草叶子称为“科依互”,烟具称为“达巴科”,哥伦布探险队中人把“科依互”说成“达巴科”,即把吸烟工具误为烟叶了。
3.烟草是怎样传入中国的
我国古代没有烟草种植也没有关于吸烟的记载。华夏臣民吸烟是由外邦传入的,故有“洋烟”之称。 烟草传入我国的时间,大约是在16世纪下半叶至17世纪初的明朝万历年间。烟草这个有害之物是如何传入我国的?
据考证竟有4条路线。明万历时始于闽、广之间,自后吴、楚(今江苏、湖北)等地,纷纷移植过去。这是南方烟草输入的第一线,国外大本营是菲律宾,中转站是台湾。其中福建漳州又是“第一线”上的“第一站”。第二条路线始于明代天启年间(公元1621—1627)是从南洋一带进入广东境内,再往北传。又一种记载更指明:来自大西洋烟草,由越南直达广东。第三条路线则从北方“侵”入——由日本到达朝鲜,再转辽东半岛。这条路线传入时间与前两条并行,即在明万历——天启年间(公元1616—1627)。其时,大清已建国都于沈阳,清太宗曾下令严禁贩卖、种植。所以起初是大量传入北方,有人吸食,种植的人却极少;在南方两条线路上,却是移种烟草的人大大多于吸食者。最后一条线路是从俄国传入新疆。时间稍晚于前三条线路,肇始于18世纪下半叶,兴旺于20世纪初。《新疆农业》载:新疆所产之烟,系黄花烟,又名莫合烟,以伊犁为著。烟草有此4条路线传入中国,难怪很快便大行其道了,加之烟草传入后,各地的移种又与本地风俗、口味融合在一起,于是便一下子以扇形态势铺开,以至遍布国中,贻患后世。
烟草初入中国的时候,名称很多,如淡巴菰、相思草、烟酒、金丝烟、仁草、八角草等等。从史籍记载,广泛叫烟草、烟丝的,大约是到清代之后。
对于烟草的作用,开始,人们颇多猜测。有人认为它有毒,吸多能置人于死地。但更多的是说烟草可以去瘟,“避瘴气”、“避寒瘟”等等。甚至有认为“边上人寒疾”,非烟草不能治的。据说明朝派往云南执行任务的军队因为“深入瘴地,无不染病”,但其中有一营人因为吸烟而安然无恙,故而“众皆服烟”。以后随着军队的调动而使吸烟的习惯广为传播,到明朝崇祯年间,民间种植烟草和吸烟已很普遍,到了“三尺童子莫不吃烟”,“男女老少,无不手一管、腰一囊”的地步;甚至在首都北京,也是“鬻者盈衢”。进入清朝以后,上至王公大臣,下至黎民百姓,男女老幼,嗜烟者极多。清王朝初期的摄政王多尔衮,就是烟瘾很大的人物。康熙皇帝也说他出巡时,常见大臣们在巡抚帐中吸烟。许多大官都是“瘾君子”,如乾隆年间主持编《四库全书》的大学者纪晓岚,据说烟瘾很厉害,常常清早从城里坐轿到圆明园见皇帝,为了解决路上吸烟的问题,特制特大烟锅,可以装一锅从城里吸至城外。王公大臣吸烟成为风气,民间吸烟也就日益普及,清初有谚云:“开门七件事,今日增烟而八矣”。
4.纸烟的产生
当时人们的吸烟方式,最常的有两种:一是吸旱烟,用烟斗或者将烟叶卷成筒状燃吸;一是吸鼻烟。此外有吸水烟的。1881年卷烟机问世,出现了机器制造的卷烟——纸烟(香烟)。
由于纸烟具有便于吸食,便于运销与便于谋利等三大特点,加之西方烟商的商业宣传,千方百计向国内外大量推销,到本世纪20年代,喷云吐雾,吸食纸烟,渐渐成为风靡世界的时髦。国王、总统、达官贵人在众目睽睽之下,缕缕青烟,袅袅直上,以显示其身价、风度和气派。在本世纪50年代,吸烟达到风靡全球的顶峰。最先使用机器卷烟,并把纸烟大量运销世界各地的英国,3/4的男人吸烟,妇女吸烟者竟多达900万人,即占英国成年妇女的半数!烟雾弥漫英国千家万户,烟害遍及英国城市乡村。
大概在1890年,美国人运烟到上海销售,第二年运来机器就地生产。因为获利颇丰,故各国资本家纷纷效尤,成为西方资本家剥削中国人民的一大行业。
5.古今中外禁烟纵横谈
提及禁烟,这可是一个有趣的话题。
烟草原产于美洲,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发现了这种“有魅力的野草”,因而把它带回欧洲,先是在西班牙、葡萄牙,后在法国种植开来。但是,当初人们只是把烟草当作观赏植物,除法国外,吸烟几乎在其他所有的国家都受到抵制。之后,人们发现吸烟对鼠疫、霍乱和传染性脑膜炎等死亡率很高的传染性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因而医疗界曾把烟草当作“万灵妙药”加以颂扬,予以特别的重视。在16世纪,烟草曾大受人们的欢迎。
烟草是怎么制造出来的?
烟草的制作
烟叶收采回来后,需根据其特性及处理传统,进行不同方式的炮制。目的是去除烟叶的生命力(“去青”)及多余的水分,有利保存;并使其初步糖化、熟成,为后来繁杂的处理程序做好准备。
风干处理法(Air-Cured):
经此法处理的烟草,最为醇和。烟叶首先在开放的农棚中自然风干,然后置于大型麻袋中进行发酵。发酵处理,使烟草的化学成份产生变化,风味变得更柔和,并降低其尼古丁的含量。
日晒处理法(Sun-Cured):
烟叶固定在一个个环上,挂在农棚的墙壁,利用日光和自然风,干燥熟成。几乎所有的东方烟草(Oriental Tobaccos),都是用此法进行处理。
热风管处理法(Flue-Cured):
烟叶收获后,立即置于密闭的农棚中,利用热风管加热产生的热风对流,使烟叶干燥。由于干燥过程迅速,烟叶变成黄色。此法常用于处理调配烟草。
明火烘烤处理法(Fire-Cured):
经此法处理的烟草,最为浓郁。烟叶挂在明火之上,通过生起的浓烟,把烟叶熏熟,并使烟草带有一股独特的“烟”风味。该处理法,流行于美国、意大利、波兰、坦桑尼亚、津巴布韦以及马拉维等产区。另外,拉塔基亚烟草(Latakia)也是使用该方法处理熟成的。
烟草的分类
烟草(烟叶)可按质量(Quality)及类属(Leaf Type)分类。
质量:
共分 5 级。分别为精选级(Choice),优级(Fine),良级(Good),尚可级(Fair)和劣级(Low)。评定指标是烟草的均质性(Uniformity),质地(Texture),熟度(Age),油分(Oil),强度(Body),色泽(Coloring)等。这种鉴定方法和咖啡的相类似。但对于普通烟斗客来说,这种分类方法并不常用。
类属:
世上约有 40 种不同种类的烟草。其外观及风味的差别是如此之大,但其实系出同源:Nicotiana Tabacum。不同种类烟草之间的差异,是其适应世界各地产区不同的气候、土壤条件,以及不同的加工方式等因素产生的结果。记住这些不同成份烟草的(英文)名字,并充分了解其特性,对选购烟草及提高“烟斗修养”,都帮助甚大:
主料烟草
维珍尼亚(Virginia)
维珍尼亚(Virginia)是美国(美洲)早期的经济作物之一。引种自中美洲,最初种植于北美占士镇殖民区(Jamestown Colony),收获后,专门出口到英国。早期的北美殖民地得以存在和发展,Virginia 起到重要的历史作用。虽然以美国的一个州名命名,Virginia 早已在世界各地引种种植(中国是出口大国之一)。最优质的 Virginia,产自美国维珍尼亚州(Virginia),佐治亚州(Georgia),南、北卡罗来纳州(North and South Carolina)。一般用热风管处理法(Flue - Cured)加工熟成,保留了其色泽(亮黄,橘橙或红色),同时,其油滑性及微妙的甜和风味,也得以保存下来。
Virginia 是所有基烟中,最醇和(Mild),也是天然糖分(Sugar Content)含量最高的烟草。它像不少美酒佳酿一样,会随年月而老熟、陈年,改变(改善)风味(请参阅更多关于烟草的陈年)。因为燃烧质量好,容易点燃,所以几乎用于所有调配(Mixture),并经常作为主料使用:无论是英式调配(English Mixture),或者是调味烟(Aromatics),Virginia 烟叶都是重要的配方;由于其独特的微妙性和复杂性,纯粹的 Virginia,也自成一派,为许多有经验的烟斗客所青睐。适度使用,Virginia 可以带出一种淡雅的甜味。但作为一般的烟斗丝,则不宜过多使用,因其燃烧速度较快,一般人不易掌握。值得一提的是,Virginia 也是香烟的主料。
通过紧压成饼状,自然熟成的旧维珍尼亚(Matured Virginia),是 Virginia 的上品,具有清爽的口感及微妙无比的甜味、果香味,令人齿颊留香。香郁之余,又令人有愉悦之感,有点像稀墨西哥酱(Salsa)的味道。刚点燃时,滋味开始溢出,继续燃点,风味越来越浓郁,成曲线状发展。
Virginia 按色泽细分,主要有:柠檬黄(Lemon Virginia)、橙色(Orange Virginia)、橘红(Orange-Red Virginia)、红色(Red Virginia)、古铜色(Bronze Virginia)及黑色(Black Virginia)几种。
白肋(Burley)
所有的现代白肋(Burley)烟叶,都源于 1864 年俄亥俄州烟农 George Webb 发现的 White Burley 变种。最优质的 Burley,产自美国肯塔基州(Kentucky)和田纳西州(Tennessee)。
Burley 用自然风干(Air-Cured)的方法处理,不见日光,经一个月左右熟成,呈深浅不一的暗哑棕色。烟叶几乎不含天然糖分,尼古丁含量较高,并且非常容易吸收其他味道。利用这些特性,一般用于添加各种糖分及香料,作为大部分美式加糖调味烟草的主料(英式的主料是 Virginia 烟草,北欧式是 Maryland 烟草)。BURLEY慢火,味道相对比较浓郁、强烈,感觉较“干”,且有股近似巧克力的味道。经高温烘焙(Roasting)后,烟草的性质得以调校,变得更加圆熟和圆润,并带股浓郁的坚果味和细致的芳香。调味 Burley 抽起来,早段芳醇,无刺激,且有股微微的坚果味。若烟草本身质量好,并经适当处理的话,烟草会产生出饱满、香郁的风味,有点像香甜的燕麦味;外加的糖分经燃烧,又会产生一股醉人的焦糖味。一般来说,由于 Burley 烟草(调配)的性质相对较温和,刺激低,故适合新手入门使用。
板烟(Cavendish)
板烟(Cavendish)这个字眼,具有许多带有微细差别的不同意思。
首先,Cavendish 指的不是一种烟草,而是一种制作处理工艺。简单说来,如荷兰板烟(Dutch Cavendish),一般指选用许多不同种类的烟草,如 Virginia, Burley, Maryland 等,混合调味后,压成饼状,再慢慢熟成。而传统的海军板烟(Navy Cavendish),则是用牙买加黑郎姆酒(Dark Jamaican Rum)调味后,自然熟成。所有经上述类似的方法处理过的烟草,都可以叫 Cavendish。经此处理后,带出烟草自身的天然甜味,风味柔醇,容易装填。
另外,Cavendish 有时也指一种切烟方式,性质类似于旧维珍尼亚(Matured Virginia)或白肋烟条(Burley Plug)。烟草经紧压成饼状后,再老熟,然后切成条状,这就是烟条(Bar);若再横切(Cross-cut)成片状(Slice),则成了薄片烟(Flake)。
不幸的是,如今 Cavendish 这个字,已被滥用:一些以劣质烟叶为原料,重手调味腌制的美式药房烟(Drug-Store Blend),也美其名曰 Cavendish。
Cavendish 一般作为各种调配的配料,用于平衡风味及燃烧性质,不过有时也可以单独使用。
黑板烟(blackburley)
一般的黑板烟,是用肯塔基、田纳西 Burley 或(和)一些产自维珍尼亚州中部,经风干熟成至黑色的 Virginia,加糖腌制,并经烘烤而成的。许多美式调味烟草,都使用黑板烟做主料。最优质的黑板烟,有股焦糖味,使人回味蜂蜜班戟(Syrupy Pancake)的味道 -- 柔醇,芳甜,香郁,且带有一丝烘蜀葵糖的余韵。
马里兰(Maryland)
马里兰(Maryland),主要产于美国马里兰州(Maryland)。传统上,Maryland 供出口瑞士,德国和法国,而在英国和美国,一直都不怎么受欢迎。这也许是因为美国独立前,马里兰殖民区享有日夏养花网特别的自主出口权,烟草直接出口到法国和荷兰。传统的丹麦和荷兰板烟(Cavendish),以 Maryland 做主料,制作之初就加糖处理;而由于历史原因(见上述),英式烟草一般用富含天然糖分的 Virginia 做主料,免去人工加糖的步骤。稍经风干处理熟成,因而,呈暗哑的棕色。虽然味道稍嫌单调无味,但胜在质地纤柔,燃烧质量
佐料烟草
东方烟草(Orientals)
浓香醉人,甚至有点“上头”的东方烟草(Orientals),来自古代意义上的东方:近东的希腊,土尔其,塞浦路斯以及地中海东部的其他国家,而不是现代概念的东方(远东)。用日晒法(Sun-Cured)熟成的东方烟草,呈黄绿色到金棕色。其天然糖分,仅次于用热风管法(Flue Cured)熟成的 Virginia。最上等的 Orientals,产自希腊和土尔其,口味柔甜,带有一股香辣的药草味,室韵有点像焚香。
其中,“土尔其烟草”(Turkish),是 Oriental 中的精品。风味香浓痛快而又不失细致,为英式或东方调配带出温和甜润,而又辛辣开胃的风味,不过用量应很谨慎。另外,鼎鼎大名的拉塔基亚烟草(Latakia),也属于 Orientals 的一种,但由于地位特殊,下文另开篇幅,独立介绍。
其他几种 Orientals:
Dubec,Izmir -- 产自土尔其(Turkey)
Samsun -- 产自黑海南岸地区(the southern coast of the Black Seas)
Xanthi,Komotini,Drama,Serres -- 产自马其顿(Macedonia)地区(位于巴尔干半岛,古希腊的一个王国,后成为其一个省。马其顿共和国于 1991 年脱离南斯拉夫联邦,宣布独立),有时统称其马其顿烟草。
所谓的“东方烟草调配”(Oriental Blend),指其含有一到多种东方烟草。
拉塔基亚(Latakia)
拉塔基亚(Latakia)的产地主要有两个:叙利亚(Syria)和塞浦路斯(Cyprus)。Latakia 烟草的发现,纯属偶然:烟农把丰收后一时用不完的烟草,挂在农舍的椽子上储存,到了第二年,意外发现,烟草自然发酵后,风味非常独特…… 据说,传统的 Latakia,是用骆驼粪作燃料,熏制熟成,再经发酵一季,收取后再加工(骆驼粪的传说早已成历史了,有时跟朋友提起有关骆驼粪的逸事,他们都用吃惊的眼神重新审视我手上的罐子,好像在说:这东西不要离我太近……,我却一直想试试古代 Latakia 的味道…… 其实,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直到现在,不少农村还保留利用风干了的牛粪做燃料的习惯,既环保,又经济)。 Latakia 经日晒法(Sun-Cured)及烘烤法(Fire-Cured)处理熟成:烟叶经日晒后,再挂在用香木生火起的浓烟之中熏制(一般用橡木 <Oak>,松木 <Pine>,柏木 <Cypress> 或桃金娘 <Myrtle>等),长达两个月,直至烟叶变黑。使用不同的香木,烟草的风味也有相应的微妙差别。
Latakia 有股强烈的焚香风味,入口却意外地温和;燃烧冷慢(Cool Smoking),并在中段转而低调。有人非常喜欢它,也有人厌恶它的味道(情况有点像热带果王 -- 榴梿)。Latakia 可加强天然烟草调配的强度(Body)和深度(Depth),是一流的佐料烟草(Condiment Tobacco),英式调配必备。选用得愈多,整个调配就会愈浓烈(Latakia 的分量并不是越多越好的。有经验的调烟师认为,40% 到 45% 是上限 -- 超过这个比例,其他成份烟草就会被其强烈的风味完全掩盖掉了,从而失去调配应有的微妙性、复杂性,变得单调而无层次,呛人口鼻。
珀里克(Perique)
珀里克(Perique)只产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圣占士堂区(堂区 -- 行政单位,相当于其他地方的一个县)(St. James Parish, Louisiana),别无分店,因而非常珍贵。和 Latakia 一样,Perique 经过发酵处理,只作为佐料
烟草(
Condiment Tobacco),而不单独直接使用。而且,它们在调配中的使用分量,都很谨慎(Latakia 和 Perique,都不是选用得越多越好的:过量的 Latakia 会掩盖其他烟草的风味,十分霸道;过量的 Perique,则会非常刺激喉咙)。发酵前,Perique 看起来和肯塔基 Burley 几乎一模一样。发酵时,Perique 浸润在本身的烟草汁液中,长达 10 个月,然后再加以挤压,并继续陈化、老熟(Aging)。烟草浓黑的颜色和皮革般的质地,很难令人想像得到其清淡、微妙的香味。Perique 的香味,介乎于烧布霖和煸蘑菇的味道,开胃刺激,非常香郁。
雪茄叶
由于不少烟斗客,会偶尔享受一根雪茄,转换口味,所以因应市场趋势,一些烟草商推出烟斗丝和雪茄叶的融合产品,风味非常独特、有趣。雪茄叶跟烟斗丝并非冤家,巧手调配时,同样可以相处融洽。不过,前提是“巧手”,因为雪茄叶的风味非常香郁,只适合作为佐料,选用分量过多时,会掩盖其他成份烟草的风味。每种调配选用的雪茄叶,产地都不一样,既有最负盛名的哈瓦那(Havana),也有来自美国或多米尼加等地。
也有人直接把雪茄切碎后,放在烟斗享用。英国前任首相,无人不知的雪茄客丘吉尔(Churchill),他的花王就常常这样捞到便宜:把丘吉尔抽剩的顶级雪茄屁股,收集起来,切碎后用烟斗抽。不过,这种做法虽然减低了浪费,但却体现不出烟斗丝的多样性了。有人建议,肢解一根哈瓦那顶级雪茄(!),配适量优质的旧维珍尼亚(Matured Virginias),经融合后,效果一流。成本固然很高,不过有兴趣的斗友也不妨试试。
烟草的存储
烟草的湿度,对于其点燃、燃烧过程以及品尝时的风味,都有莫大关联:太干或太湿都不好。
不过,所谓“适当湿度”的定义,也因个人口味和吸烟习惯的关系,容许有一些主观余地。但太湿的烟草,难以点燃及保持燃烧;烟气也会夹杂许多水蒸气,显得空虚无力;另外,也容易烫舌头。太干时,要么很难保持燃烧,要么烧得很猛,火势难以掌控。
有种测试烟草湿度的方法,就是用指头去“捏”:取一小撮烟草,紧按几秒,然后松开。如果烟草马上舒展开来,表示其状态良好;如果还是紧缩成一团的话,表示烟草太湿;如果烟草粉碎,则表示太干了。
烟草要存储在凉爽、湿润的密闭容器中。因为烟草的性质,非常容易吸收异味及变干(这里指天然烟草,那些湿漉漉,粘糊糊的药房烟,只会越来越湿),所以存储时要特别注意这两个因素。另外,烟草是有生命的,会一直进行各种有氧及无氧发酵(这就是刚开启日夏养花网的烟草尝起来与放久了的味道会稍稍不同的原因,详见烟草的陈化)。开启后的罐装烟草,如果只关紧罐盖,是不足以有效防止烟草水分逃逸的 ―― 湿度只可以保持数个星期甚至更短。
散装烟草,以及开启后打算慢慢享用的罐装、袋装烟草,都应该储存在合适的容器内。使用普通的“拉链袋”的话,由于密封不完全,烟草也会慢慢变干;至于用作冰箱食物保鲜的“‘红加蓝变绿’密实袋”,效果会好一些,但也只是权宜之计,并不能完全密封。据闻效果较好的方法有:袋中袋,再用家用塑料储物盒封存;也可以用密封陶罐,或热溶封边袋,甚至抽真空密封袋等等。
我的土法是:先用冰箱密实袋小心单独密封,再一并放在带橡胶边的塑料密实罐内;已经开启,但一时不想抽的烟草,可以预先用透明胶布先密封,再作以上处理。若封存散装烟草或酒腌烟草,则使用原本用于装载美容用海底泥,自带橡胶边的玻璃罐(如图),存取方便,保湿效果也很不错(请留意家中女人的化妆箱,等待快将用尽之际,赶快把它抢夺过来,动作稍为迟钝,就很可能得到以下答复:“哦,不好意思,我要用来装幸运星的~”^_^)。
如果烟草买回来时觉得太湿(其实并不需要管它,慢慢跑湿刚好;不过在某烟草论坛中,不时会听见有人提倡把英式调配跑一下湿,味道更好的说法,这是个人口味问题)或者加湿抢救过度时,可以稍微打开包装,自然跑湿,而放于抽湿的空调房内,跑湿速度则更快。但要随时紧密留意,可别过火了!如果烟草变干了,一般说来,也是可以起死回生的(也有个临界点,干死一年半载的烟草,就没救了)。
应当说,哥伦布到达中南美洲之前,即发现了那么多的人在吸食烟草,决非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起的习俗,这种“规模”的出现是要经过一些年代的。正如神农尝百草而后发现茶叶、后又经过若干世纪的试种、加工、传播才成为一种饮食时尚而为消费者所接受一样,烟草的起源也肯定是早于1492年的。
事实也正是如此。就拿哥伦布发现烟草的中南美洲来说,烟草的起源早于哥伦布的发现约几个世纪,甚或十几个世纪。
对此,不但说法众多,可资考据的资料也很多。这里仅列举几例。
之一:考古学家在亚利桑那州北部的拍罗城发现,在公元650年印第安人居住的洞穴中,有宽大的烟叶和烟斗并列在一起,并有吸剩的烟灰。这些遗物,经套色版和分光光度计分析,含有烟碱,并推断为长柄烟草(N.Dttenudta)的叶子。
之二:考古学家也曾在墨西哥的奇阿帕斯州帕楞揆的地方,在建于公元432年的庙宇内的薄浮雕上,发现一幅展示了一个玛雅人的教士在仪式中通过管状烟斗喷烟的浮雕。此外,在有关著述中也有不少的记述。
美国烟草专家茄纳(W.W.ogarner)在他1946年所著的《烟草生产》(The production of tobacco)一书中,曾提到烟草是1492年新大陆被发现时,见到当地的印第安人在吸食烟叶制品,并谈到在美洲印第安人的古冢中发现许多式样的石质烟管,其形状有的象鸟,有的象其它动物等出土物品。
美国人郝克思(S.N.HaWKS)1978年所著《烤烟生产原理》 (Principles of flue——Cured tobacco)一书中,在谈及烟草起源时说:“在公元前,中南美洲已有烟草的种www.rixia.cc植,在墨西哥的Palengue的地方,有一老人吸烟的图,雕刻在这个地方的礼拜堂内,这个图的刻制,约在公日夏养花网元5世纪,一书,关于烟草的叙述与出土文物的记载及印第安古代应用烟草制品的图片颇多。他也肯定烟草是中南美洲的原产,并记述在公元5世纪,在墨西哥、智利等国出土的文物中,吸烟的工具多种多样,有的烟斗上刻有美丽的花纹,有的则刻有象人的身体形状等等式样。沃尔佛的《香料烟》一书中也曾记载:“在公元432年时,在墨西哥的Chlapas州存有玛因(mayan)牧师扮演用管状物吸烟的图,装饰在礼堂内的十字架上,表示着这个管状物的烟气,可以吹到地球上的任何角落。”这也说明墨西哥种植和应用烟草已久,并也可能就是原产地区之一。
《农艺植物考源》一书,是底坎多(A.De-candolle)1882年写成(已译成中文),该书在研究烟草起源时曾谈到:在欧人发现美洲时,吸烟、闻鼻烟以及嚼烟之风气,已遍及新大陆……,观其情形,其起源已甚悠久,今在墨西哥之阿兹台克人(Aztecs)之墓围及美国之古冢中,发现甚多之烟斗雕刻极为精细,其花纹有动物形者……。一些国外学者甚至肯定了烟草的发源地就在中南美洲,否定烟草的原产地在旧大陆、否定在中国。如《农艺植物考源》一书中说: “植物学家有相信烟草起源于旧大陆的,实为大谬,云云……”此外,1926年德国人瓦格勒(WllnelmWagner)所著《中国农书》《已译成中文》,在其烟草史的论述中,他谈到中国在17世纪上半期(即明朝末年)的农书中,初次提到烟草这个植物,中国人称Tobakoflanze烟草,即出烟植物之意,可见它不是中国古有的东西。
在我国古代烟草是怎样的?
烟草是明代万历(1570~1619)年间从吕宋(今菲律宾)引入的,原名淡白菰。最初种植于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带。由于受商品经济的影响,烟草获利很高,所以传播很快,到18世纪末叶,几乎传遍了全国。在福建,清初,烟草“其与农夫争土而分物者已十之五”,到乾隆时发展到“耕地十之六七”,(《皇朝经世文编》卷36《论闽省务本节用书》)有的地方“种谷之田半为种烟之地”,这反映了烟草种植的发展,同时也形成了烟粮争地的严重矛盾。道光时有个名叫刘彬华的人做诗说“村前几棱膏腴田,往时种稻今种烟。种烟市利可三倍,种稻或负催租钱。”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烟粮争地的原因。
我国古代烟草
1492年10月10日,哥伦布首先写出了关于发现南美洲烟草的日记之后,在不长的时期内,南美烟草不仅声名大噪,而且其籽种也几乎撒遍了全球。一百多年间,东西方的许多人都相继为这种烟草所征服。而对于这种魔法似乎无边的植物,中国和外国许多人,虽然对其功过、名称、拓植过程、吸食方式、经济价值等等都曾作过详尽的记录,但却几乎众口一词地断定中国古无,而且对于这种“妖草”传入中国的路线提出了种种不同的看法。
提出烟草传入中国的不同看法有以下几种——
吕宋传入说。“明万历时人姚旅的《露书》、明末人张介宾和方以智的《景岳全书》和《物理小识》,清人上潮居士的《金丝录》,赵之谦的《勇庐闲诘》,历鹗的《樊榭集》以及光绪时的《续修浦城县志》、民国时的《上杭县志》等方志,均持此说。雍乾时人全祖望则谓:种出吕宋旁之“小国”。《食物本草》的看法也与之相同。日本传入说。此说盖由康熙时人黎士宏发端,其《仁恕堂笔记》,率先断定“烟之名始于日本,传于漳州之石马。”与黎同时代的汪灏《随銮记恩》则说得更细,谓“此烟草生海处章奇(长崎)岛。”
高丽传入说。其代表为康熙年间的刘廷玑所作的《在园杂志》。朝鲜《李朝仁宗实录》中丁丑、戊寅、已卯、丙戌诸年也有记载。“大西洋”和交趾传入说。《粤志》和熊人霖的《地纬》均谓“种得自大西洋,而《广东高要县志》则谓来自交趾”。“海外”和“外洋”传入说。不说具体传播地,只笼统而言来自“海外”和“外洋”的,有乾隆时的《安溪县志》、《泉州府志》、《晋江县志》。其它传入说。黄钧宰认为“初出吕宋,继产关东”,见《金壶七黑全集》。俞正燮认为“由吕宋、琉球、朝鲜而闽广,而中土”,见《癸巳存稿。,施闰章则概言“种出异域”,见《矩斋杂记》。
总之,对于由哥伦布首先记载而后在中国也广为传种的南美烟草,人们做了种种分析,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对于中国是否古有烟草,却很少有人注意。有些人甚至断言中国“古无所谓烟”。烟草是否只产于美洲?中国古代是否也有自己的烟草呢?博学而又长于考证的不少中国人,早就提出过一些颇有价值的看法。
湖南湘西地区春秋战国时为楚国属地,秦时为黔中郡,汉属武陵郡,三国时先蜀后吴。在以后的漫长历史长河中,湘西地区的土家族和苗族用古朴的山歌、苗歌抒发喜怒哀乐,《烟源歌》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首歌谣。《烟源歌》:“要说烟源三国起,征讨南蛮战火生。孔明亲自把兵督,沅澧两岸扎重兵。孟获战败无处躲,银坑洞内把身存。只因孔明计策好,又打又拉攻不停。团团转转都围住,还用百草辣子薰。其中有种黄金叶,胜过其他几十分。眼看薰得命难保,孟获无奈现原形。其实金叶叫烟草,一直流转到如今。”传说虽非信史,可这是真实历史侧面的折光反映。从群众歌谣说明诸葛孔明在兴兵南征途中,湘西地区确实早已有烟草存在。
烟草属于茄科,这一属品种繁多,不仅“多为http://www.rixia.cc野生种”部分野生种,是育种的重要原始材料(江豪:《烟草》第十一页),而且因土壤土质之不同而性味各异。”因此,将南美烟草视为惟一原种,实不科学。魏纳尔的《非洲与美洲的发现》说烟草是:“由非洲西北海岸带至美洲大陆的。”有的考古学家则根据美洲古墓中发现的烟斗雕像多似东亚蒙古人种,于是认为“吸烟的习俗可能是亚洲人中的遗风”,见《烟草春秋》第八页。而澳大利亚人也发现过自己原产的红花烟草。从这些情况来看,烟草的原产地也许是多元的。近代风靡全球的南美的被称之为tobacco的烟草,也许不过是传播最广的一种而已。除了这种tobacco,非洲有非洲的原始烟草、澳洲有澳洲的原始烟草、中国有中国的原始烟草,也许未可不信也。不然,至今还有龙山和邵阳的“野烟”又作何解释呢?
烟草起源的论争,古今中外所论,不外乎美、亚两洲,均查有据,均有事实。中国自殷周时代发现烟草后,一般在少数民族地区繁植广种,成为风俗习惯,但历代统治者对此时放时禁,因之烟草生产时断时续,他们视烟草为“蔬谷之害”,烟草未能普及。历代文字记载广叙汉事,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鲜传寡闻,故历代诗文反映不多。至六朝、五代、宋代、元代、清代等几次民族大融合后,逐步吸收并记载少数民族的烟草之事。烟草自美洲发现后,无拘束地自由传播于世界各地,因而误认为烟草源于美洲,忽视了中国是烟草起源国之一。
烟草,属茄科,有“还魂草”的美名,也有“妖草”的恶名。朝鲜人称之为“南蛮草”,又名“南草”。我国也有称“南灵草”的。这些称呼皆认为烟草的种子来自南蛮国,因此而得名。
但是据史实考证,最早使用烟草的其实是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印第安人所流行的烟草是今天普通烟草(红花烟草)的一个品种。但各地区对烟草的称呼却并不相同,西印度群岛称之为“约里”,巴西称之为“碧冬木”,墨西哥称之为“叶特尔”,而古巴则称之为“科依瓦”。哥伦布在发现新大陆“美洲”后,也发现了印第安人的烟草,他对所见到的这一新鲜事物感到最怪异的地方在于“人吸入烟气”这种行为,而不是所点燃的烟草本身,所以给哥伦布一行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印第安人都叫它“Tabaco(达巴科)”。其实这就是印第安人对他们手中吸入烟气的一种“Y”形植物空管(下面用以装入玉米叶卷烟叶的烟卷,上面两管对着两个鼻孔吸入烟气),也就是一种烟管或烟竿的称呼。这群冒险家跟着印第安人的发音,把这种烟管与烟草都叫成这个名字,这就是西班牙文中“Tabaco”的来由。这也成为全世界大部分地区对烟草的通行称呼。
那么,为什么中国不按世界通行的称呼,而将其称为“烟”呢?
在亚洲,日本最早称呼其为“Tabaco”,同时,日本人又称之为“烟”。“烟”这个文字概念最终传入我国。黎士宏在《仁恕堂笔记》中写道:“烟之名始于日本,传于漳州之石马。”烟草、烟叶等名称当然也就由之而起。
在中国最早的字典《说文》第十卷“火部”里这样记载:“烟,火气也。”其实“烟”的本义就是“火气”,是物品燃烧时产生的气体。由此产生了许多相关的词语:烟雾、烟霞、烟花、烟波、烟柳、烟云等。烟草传入中国后,国人逐渐将其称之为“烟”。近现代还把“鸦片”也称为“烟”,有“大烟、烟土”等词。
那么,我国古代“烟草”的含义是什么呢?唐代诗人黄滔在《景阳井赋》中有“台城破兮烟草春,旧井湛亏苔藓新”之语。宋代诗人陆游在《小园》中也有“小园烟草接邻家,桑柘阴阴一径斜”之语。这里的“烟草”其实指的是烟雾笼罩的草丛,即蔓草之意。
实际上,古文献中最早使用“烟草”表示的,是在明代方以智的《物理小识》一书中。书中说到:“淡巴姑,烟草,万历末有携到漳、泉者,马氏适之‘淡肉果’……其本似春不老而叶大于菜,爆干以火酒炒之曰‘金丝烟’,北人呼为‘淡巴姑’或‘呼担不归’。”
又如湖居士为汪师韩写的《金丝录》一书所作序中所说:烟草之名……以余所闻,曰“打姆巴古”,曰“淡巴菰”,曰“淡巴姑”,曰“大古”,曰“淡肉果”、曰“担不归”、曰“醺”,曰“金丝醺”,曰“芬草”,曰“烟酒”,总名曰“烟”。烟吸后,便会成瘾,时时想吸,故有名曰“相思草”,据《粤志》记:粤中有“仁草”一日“八角草”,一日“金丝烟”。其“仁草”之说是因为烟能交际应酬,有待人接物的功能,近代更显出其“仁”之效能。
叶梦珠在《阅世编》中也说到:烟草也,初出闽中,幼时闻先人言,福建有烟。吸之以醉人,名曰“干酒”,然此地绝无之也。姚旅的《露书》也说:“烟气从管中入手,能令人醉。”《仁祖实录》中说:“……无人不服,对客辄待茶饮,或谓之“烟茶”,或谓之“烟酒”。……久服知其有害而无利,欲罢而终不能焉。
古文中“烟叶”一词也易引起误解,如唐代诗人钱起在《蓝上采石芥寄前李明府》一诗中写到:“隔溪烟叶小,覆石雪花舒。”白居易在《令狐相公栽竹》诗中云:“烟叶蒙胧侵夜色,风枝萧疯欲秋声”。其中的“烟叶”与现代的“烟叶”没有亲缘关系。他们明显与“烟花”、“烟柳”更为相近。
现代意义上的“烟叶”一词是在清代中期出现的,在著名学者钱大昕《村中所见》一诗里道:“日高编箔烘烟叶,雨歇携枷打豆其”。这里的“烟叶”指的才是现今所种植的烟草。
-------
烟草是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烟草属大约有60多种,但真正用于制造卷烟和烟丝的,基本只有红花烟草,此外还有少部分用黄花烟草,其他品种很少用。
一般来说“烟草”在台湾会被写为菸草、在中国被写为烟草、在香港则被写成烟草。
烟草原产于美洲,印第安人发现其中含有可以兴奋神经的物质,在部落会议和祭祀活动中吸食其燃烧的烟,西班牙殖民者将其带到欧洲,最早的西班牙水手回国喷云吐雾时,曾经使家乡的人大惊失色,认为他们和魔鬼打交道,但很快烟草的使用就风行全欧洲并向世界普及。16世纪时烟草才传入中国。
烟草含有尼古丁,是一种生物碱,具有神经毒性,尤其对昆虫是致命的,但可以刺激人类神经兴奋,长期使用耐受量会增加,但也产生依赖性。据研究三枝卷烟或半枝雪茄烟中含有的全部尼古丁就可以使人致死,但吸烟的人吸入的尼古丁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烟草也可以用来制造杀虫剂,提取烟碱、苹果酸、柠檬酸等。
现代研究证实烟草中还含有不少致癌物质、而吸烟及二手烟更是有强烈的治癌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将烟草视为毒品,许多地方已经开始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以保护公众的健康。许多国家的法律规定在烟盒上必须印有“吸烟有害健康”的字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规定任何媒体和公共场所都不得放置香烟广告。泰国规定必须在烟盒上印刷大幅吸烟造成的危害图片,如吸烟者被损害的牙齿,吸烟者被熏黑的肺等,使吸烟者警惕以达到戒烟的效果。不丹更禁止所有烟草入口而成为首个无烟国家。
美洲
烟草最早是被美洲印第安人使用,自从被欧洲人采用后,烟草的需求剧增。但欧洲的气候不适合烟草的生长,因此美国成为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出口国。中国的烟草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万历三年(1575年)烟草由吕宋传入台湾、福建。1579年,利玛窦把鼻烟带入广东,中国吸烟人口大升。1637年,崇祯为了禁烟,勒令以斩首示众惩罚私种私售者。不过辽东与后金苦战的兵部尚书洪承畴却上奏说“辽东士卒,嗜此若命”,导致禁烟过程出现障碍。
烟草种植
烟草的种植比较耗费劳动力,在春季播种,幼株长到一定高度需要移栽,并需要不断地打杈和摘花芽,以防止其消耗养分,烟草的叶片每成熟一片收获一片,不是全株统一收获,收获的叶片要及时进行处理。
温室内烟草除草
烟草处理
烟草处理分为晾制、晒制和烤制几种方式,根据制造不同品种卷烟和雪茄的需要,一般烤制烟较绵软,晾制烟较辛辣,处理后要根据其质量进行分类,就成为原料烟草。
烟草类型
一般用于制作成品烟制品的基本使用的都是红花烟草,在中国北方也种植一些黄花烟草,比较辛辣,例如东北的“蛤蟆烟”和新疆的“莫合烟”,黄花烟草比较耐寒,美国北方也有一些黄花烟草的种植,不过市场需求量不大。美国还培植了一种“白肋”烟,其叶脉发白,比较绵软。
烟草制品
烟草主要用于制造烟丝、卷烟和雪茄烟。
古巴的雪茄烟最出名,安道尔由于海关规定雪茄烟过境是以枝数征税,因此经常有长达一米以上的雪茄从安道尔过境。
卷烟是目前世界上消费最多的烟草制品,美国和中国是世界上卷烟产量最大的国家。不同品牌的卷烟添加各种不同的香料。市场还有脱除尼古丁的卷烟制品。
烟丝的吸食方式有各种工具,最常见的是烟斗、烟袋(铜烟锅)和水烟袋,其中水烟袋可能可以过滤掉部分尼古丁和烟中的细尘粒及致癌物质(但也有研究显示水烟不会比较健康),不过吸食比较费力和复杂。
在美国早期还流行嚼烟(目前流行于棒球选手中),通过口中黏膜吸收尼古丁,这种方式容易导致口腔癌发生。
鼻烟也是19世纪流行的一种方式,是一种干燥的烟末,吸入鼻子中。欧洲的鼻烟一般有薄荷香料;美国的比较辛辣,分为“甜”的和“咸”的两种;北欧有一种“湿”的鼻烟。据统计吸食鼻烟的癌症发病率要比其他吸食方式低。
现在印度还生产“烟口香糖”和“烟牙膏”。
烟草传入中国大致通过南北两线。南线自菲律宾传入闽、广、再传至两湖及西南各地;北线主要由日本经朝鲜传入我国东北。
烟草的传入和流行导致了烟草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进而产生了与粮争地的矛盾。明朝期间虽曾屡颁禁令,但因官僚庇护、种烟利厚、好嗜者众等原因而收效几无。相反,烟草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并形成相对集中的产区。
那么,我国古代“烟草”的含义是什么呢?唐代诗人黄滔在《景阳井赋》中有“台城破兮烟草春,旧井湛亏苔藓新”之语。宋代诗人陆游在《小园》中也有“小园烟草接邻家,桑柘阴阴一径斜”之语。这里的“烟草”其实指的是烟雾笼罩的草丛,即蔓草之意。
实际上,古文献中最早使用“烟草”表示的,是在明代方以智的《物理小识》一书中。书中说到:“淡巴姑,烟草,万历末有携到漳、泉者,马氏适之‘淡肉果’……其本似春不老而叶大于菜,爆干以火酒炒之曰‘金丝烟’,北人呼为‘淡巴姑’或‘呼担不归’。”
又如湖居士为汪师韩写的《金丝录》一书所作序中所说:烟草之名……以余所闻,曰“打姆巴古”,曰“淡巴菰”,曰“淡巴姑”,曰“大古”,曰“淡肉果”、曰“担不归”、曰“醺”,曰“金丝醺”,曰“芬草”,曰“烟酒”,总名曰“烟”。烟吸后,便会成瘾,时时想吸,故有名曰“相思草”,据《粤志》记:粤中有“仁草”一日“八角草”,一日“金丝烟”。其“仁草”之说是因为烟能交际应酬,有待人接物的功能,近代更显出其“仁”之效能。
叶梦珠在《阅世编》中也说到:烟草也,初出闽中,幼时闻先人言,福建有烟。吸之以醉人,名曰“干酒”,然此地绝无之也。姚旅的《露书》也说:“烟气从管中入手,能令人醉。”《仁祖实录》中说:“……无人不服,对客辄待茶饮,或谓之“烟茶”,或谓之“烟酒”。……久服知其有害而无利,欲罢而终不能焉。
古文中“烟叶”一词也易引起误解,如唐代诗人钱起在《蓝上采石芥寄前李明府》一诗中写到:“隔溪烟叶小,覆石雪花舒。”白居易在《令狐相公栽竹》诗中云:“烟叶蒙胧侵夜色,风枝萧疯欲秋声”。其中的“烟叶”与现代的“烟叶”没有亲缘关系。他们明显与“烟花”、“烟柳”更为相近。
现代意义上的“烟叶”一词是在清代中期出现的,在著名学者钱大昕《村中所见》一诗里道:“日高编箔烘烟叶,雨歇携枷打豆其”。这里的“烟叶”指的才是现今所种植的烟草。
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