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男尊女卑的思想十分严重,可是女子往往也能做出与男子等同的是,正如“木兰诗”中的诗句;
巾帼不让须眉的巾帼指的是什么?
木兰从军
北魏末年,柔然、契丹等少数民族日渐强大,他们经常派兵侵扰中原地区,抢劫财物。北魏朝廷为了日夏养花网对付他们,常常大量征兵,加强北部边境的驻防。
木兰从军讲的是当时一位巾帼英雄的故事。木兰据说姓花,商丘(今河南商丘县南)人,从小跟着父亲读书写字,平日料理家务。她还喜欢骑马射箭,练得一身好武艺。有一天,衙门里的差役送来了征兵的通知,要征木兰的父亲去当兵。但父亲年纪老迈,又怎能参军打仗呢?木兰没有哥哥,弟弟日夏养花网又太小,她不忍心让年老的父亲去受苦,于是决定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木兰父母虽不舍得女儿出征,但又无他法,只好同意她去了。
木兰随着队伍,到了北方边境。她担心自己女扮男装的秘密被人发现,故此处处加倍小心。白天行军,木兰紧紧地跟上队伍,从不敢掉队。夜晚宿营,她从来不敢脱衣服。作战的时候,她凭着一身好武艺,总是冲杀在前。从军十二年,木兰屡建奇功,同伴们对她十分敬佩,赞扬她是个勇敢的好男儿。
战争结束了,皇帝召见有功的将士,论功行赏。但木兰既不想做官,也不想要财物,她只希望得到一匹快马,好让她立刻回家。皇帝欣然答应,并派使者护送木兰回去。
木兰的父母听说木兰回来,非常欢喜,立刻赶到城外去迎接。弟弟在家里也杀猪宰羊,以慰劳为国立功的姐姐。木兰回家后,脱下战袍,换上女装,梳好头发,出来向护送她回家的同伴们道谢。同伴们见木兰原是女儿身,都万分惊奇,没想到共同战斗十二年的战友竟是一位漂亮的女子。
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很快就传开了。后人更将此编成歌谣广泛流传。这些歌谣最后更成为一部长篇叙事诗〈木兰诗〉,巾帼不让须眉的说法并流传至今。
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为什么诗人那么关心妇女问题?
唐朝诗人所处的封建王朝,离我们有些遥远,所以,使得我们无法得知,他们对于妇女的想法到底是怎样的,也不能完全听信教科书传输的思想,即:这些古人都有歧视、剥削女性的思想。但是,我们却能从他们的作品中,知道他们的实际想法。
白帝城边足风波,瞿塘五月谁敢过。
荆州麦熟茧成蛾,缲丝忆君头绪多。
拨谷飞鸣奈妾何。
在《荆州歌》中,主要描写的是:在麦子收割的季节,荆州的妇女们想念自己身在巴蜀的丈夫,许久不见,希望他们能够早点回来。但是,诗中也表达了这些妇女对丈夫归途的担心,毕竟,那个时候沿途的道路比较惊险,可能会不安全。从这种两难的复杂心情,就可以看出,这些妇女对丈夫爱的细微。
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
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
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孤房泪如雨。
在《乌夜啼》中,诗句“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表达的就是:秦川的织女对远行未归丈夫的思念之情。这首诗,不仅贺知章读完以后,感觉这种感情可歌可涕,就是多年之后的我,重读这首诗,也能够感受到织女那种因思念而导致的惆怅情感。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在《长干行》中,描写的是一对从小玩到大的夫妻,其中,丈夫因为远行,半年没有回家。而妻子因为思念丈夫,那种情真意切跃然纸上,那份纯真的爱情,总是令人羡慕,向往。
除此之外,《关山月》的前半部分是描写景色,讲述了这里地势险要的特点,而后半部分则开始抒情。“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描述的是:军人的妻子思念自己常年在外征战的丈夫,他们彼此想念对方,却不能相聚,只能化作“叹息”二字,足以让读者感叹相聚的珍贵。
并且,在《春思》中描绘的景色,虽然,没有《关山月》那么险恶,但是,表达的思念之情和爱人不在的孤独之情,却是一样的。这其中,那一句“当君怀归月,是妾断肠时”,就深刻得表达了那种思念至肝肠寸断的情感。《子夜吴歌四首》中“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表达的就是军嫂们期望战争结束、夫妻团聚的场景。而这样的作品,还有《捣衣篇》、《mciEgoeOWh长相思》等等。
然而,表达对宫女命运不公的作品也有很多,比如:《玉阶怨》中的“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说的就是一位不得皇帝喜欢的宫女。她特别不喜欢夜晚,因为,她的夜晚十分漫长,且非常冷清。而这些宫女的处境,还不如民间清贫的女子,她们的生活虽然辛苦,但是,她们却拥有自由和快乐。
长干吴儿女,眉目艳新月。
屐上足如霜,不著鸦头袜。
吴儿多白皙,好为荡舟剧。
卖眼掷春心,折花调行客。
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
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
东阳素足女,会稽素舸郎。
相看月未堕,白地断肝肠。
镜湖水如月,耶溪女似雪。
新妆荡新波,光景两奇绝。
这《越女词五首》描写的则是越地女子的生活,这些女子生活得非常快乐,犹如童话世界的精灵。而《春宫怨》则描述这些越地女子进入皇宫内院后,生活质量瞬间变差,她们是多么怀念少女时代,家乡的生活啊!
杜甫对女性的关爱,更多体现在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还有就是对这些女性处于艰难时世、困境下生活境遇的同情。而李白的诗句中,则更多表达得是女性思念、孤独的情感。所以,我们说李白是浪漫主义,杜甫是现实主义,他们的区别很明显。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妻子,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沈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新婚别》描述的是一位温柔、识大体的女子,在新婚之夜与丈夫离别的场景。新婚之夜,本是这对新人的良辰美景,但是,这个丈夫需要出发前往从军,没有办法,只能在一夜之后分开。诗句“结发为妻子,席不暖君床”,表达了他们新婚之夜无法在一起,那种悲伤之情跃然纸上。
这位新娘虽然不舍,但是,却没有大吵大闹,还是让自己的丈夫走了,这无疑增加了人物的伟大及艺术的感染力。这首诗既是对女性的歌颂,又是对女性的同情。
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
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
宁辞捣熨倦,一寄塞垣深。
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
杜甫在《捣衣》中,有诗句是“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可以看出,这位军嫂并不是一位软弱的女子,她将自己的思念化为力量,所以,她没有表现出惆怅之情,而是更加努力的捣衣。
在《佳人》中,有诗句“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表达的是,杜甫对因战乱受伤或因男子轻薄而伤心女子的同情。在作者的眼里,这些女子遭受了伤害,但是,她们还是那般美丽。而这首唐诗,更多的是抒发作者的情感,但是,里面却加入了很多实体,让内容变得充实,丰满。
《负薪行》中的诗句“土风坐男使女立,应当门户女出入”,描述了mciEgoeOWh夔州妇女在生活中遭受的不公。这个地方的女子,因为地位比男子低下,所以,常常要承担劳累的重活;因为她们没有时间打扮,所以,相貌并不出众。
然而,更加严重的是,这里的男子因为战乱,很多都战死在战场上,所以,这些女子大多到了四十多岁都没有嫁出去。杜甫在诗中,对这些中老年妇女,表达了深深的同情。杜甫同情女性,并没有局限于年轻貌美的女子,即使年迈、相貌不出众,只要她们遭受不公平待遇,杜甫都会同情她们。
看来,诗圣杜甫的境界比大众要高得多。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又呈吴郎》也是这一类作品,诗句“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描写的是一位打枣的寡妇,而诗中也表达了对她命运的同情。可以看出,杜甫是一位有“仁爱”之心的诗人,无论女子年龄大小,他都会通过诗句去表达她们的情感,让世人知道她们的感受。
... ...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虽然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是,也表达了对公孙大娘的欣赏。而“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就是赞美这位舞女的诗句。在古代,很少有这种专门为歌颂舞女而写的诗句,杜甫便是其中之一。
为什么在男尊女卑的古代中国,会成就花木兰这一伟大女性形象?
文章标签:
上一篇:刘景的景人工作室在哪里?
下一篇:中国都有哪些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