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肸子书读得如何
《诫子书》读后体会
感谢邀请
家训是家长垂诫子孙,用以规范家人行为的一种言行准则。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家训。
一生戎马倥偬的诸葛亮,在临终前,给儿子诸葛瞻写了一封简短的《诫子书》。全文只有86字,但句句诤言,体现了诸葛亮的高风亮节,深切地表达了父子之情。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这篇《诫子书》,诸葛亮开篇讲了要做一个君子,这是他对后代的要求。那么,要通过什么方法才能成为君子呢?
文中,诸葛亮特别强调了一个“静”字。
首先,诸葛亮谈到了“静”在“修身”中的作用。
中国的儒释道三家,都特别强调“静”在修身中的作用。无论是儒家的心定,佛家的禅定,道家的身定,表达的都是同样的看法。
比如《大学》中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道德经》说:“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静”是内在的要求,“俭”是外在的要求。心静了之后,就要通过行为上的“俭”来立德。一个人如果心中充满杂念,总是容易被各种外物所诱惑,那他很可能走上腐化堕落之路。
物来则应,物去不留。抱着这样的心态,淡定地看待名利得失,才能心静,这样才能成为道德上的君子。
其次,诸葛亮赞扬了“静”在“明志”中的作用。
只有心中宁静,不为外界役使,才能坚定志向,朝着一个方向努力,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
古人说:“无念则静,静则通神。”每逢大事有静气,不被外界干扰,才会心中有日月,胸中有山河。
诸葛亮在年轻时就常以管仲、乐毅自比,如果没有“宁静致远”的修养,诸葛亮能够在谈笑间从容不迫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吗?所以,诸葛亮告诫儿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里重点是一个“非”字,只有心如明镜,才能看清方向,做成一番大事。
再次,诸葛亮指出了“静”在“求学”中的作用。
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学习,而学习的过程中,又必须心静。一个人学习时如果总是浅尝辄止,不肯静下心来深入修习一门学问,那他终将一事无成。正如荀子在《劝学》中所说:“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诸葛亮将成功归结于一个“静”字,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
最后,诸葛亮谆谆告诫儿子,年华似水,务必要珍惜时光,切莫等到老大空悲伤。
写作思路:写出《诫子书》的内容,然后写出自己对诸葛亮教育儿子的意见或想法,从写作技巧的观点来评论《诫子书》的优劣得失,看看它给人的感受如何,应用原文做导引,然后发表自己的意见。
正文:
在《诫子书》中,诸葛亮教育儿子,要“淡泊”自守,“宁静”自处,鼓励儿子勤学励志,从淡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狠下功夫。
他说,“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意思是说,不安定清静就不能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
诸葛亮教育儿子切忌心浮气躁,举止荒唐。在书信的后半部分,他则以慈父的口吻谆谆教导儿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话看起来不过是老生常谈罢了,但它是慈父教诲儿子的,字字句句是心中真话,是他人生的总结,因而格外令人珍惜。
这篇《诫子书》,不但讲明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也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不但讲明了宁静淡泊的重要,也指明了放纵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诸葛亮不但在大的原则方面对其子严格要求,循循善诱,甚至www.rixia.cc在一些具体事情上也体现出对子女的细微关怀。
《诫子书》的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这篇文章短短几十字,传递出的讯息,比起长篇大论,诫子效果好得多。
文章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文字清新雅致,不事雕琢,说理平易近人,这些都是这篇文章的特殊之处。
“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学须静也”。宁静才能够静思反省,修养身心,为官做人才能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做到不受利诱,不受物惑。
“俭以养德”。以节俭培养自己的德行。审慎理财www.rixia.cc,量入为出,不但可以摆脱负债的困扰,更可以过着怡然的简朴生活,不会成为物质的奴隶。在鼓励消费的文明社会,党员干部仍然需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要事事讲求名利,要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做到视名利淡如水,视责任重如山。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选择学习就是选择进步,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从而使自己成为一名学习型的干部。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决心和毅力非常重要,因为缺乏了意志力、缺少了持久力,就会半途而废。领导干部要大力发扬坚毅不拔、百折不挠的工作作风,抓落实、抓深入、抓提高,努力使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明显成效。
“慆慢则不能励精”。凡事拖延就不能够快速地掌握要点。计算机时代是速度的时代,样样事情讲求效率,想不到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智慧,也一样不谋而合。勤政优政永远需要快人一步,率先一步,需要用更多时间去修正及改善。
“险躁则不能治性”。诸葛亮明白生命中要作出种种平衡,要“励精”,也要“治性”。党员干部唯有加强思想锻炼和思想改造,达到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崇高思想境界,才能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年与时驰”、“意与岁去”。时光飞逝,意志力又会随着时间而消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要善用每分每秒,我们不能蹉跎岁月。
正如诸葛亮所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要有理想,在追求理想的路上会有很多困难和诱惑,我们都要努力克服它,多多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要害怕困难,不要被诱惑,朝着目标,努力奋斗。我相信,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我,我会努力,朝着理想努力前进!
诫子书读音
诫子书读音诫子书读音ji z sh。
ji声母:j,韵母:ie,声调4声。
z声母:z,韵母:i,声调3声。
sh声母:sh,韵母:u,声调1声。
诫子书释义:是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GXYwTpc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此文曾入选中学语文教材。
扩展资料
《诫子书》内容及翻译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译文: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译文: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译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译文: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日夏养花网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读了诫子书有什么启发
读了诫子书有什么启发在《诫子书》中所受的启发是:不安定清静就不能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
扩日夏养花网展资料:
《诫子书》作于蜀汉建兴十二年(元234年),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
《诫子书》的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安详全神贯注的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现在的“淡泊”、“宁静”求清净,不是不想有什么作为,而是要通过学习“明志”,树立远大的志向,待时机成熟就可以“致远”,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
启发:不安定清静就不能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
文章标签:
上一篇:蒲公英的治病功效都有哪些?
下一篇:如何判断盆景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