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分辨文竹的好坏,怎样养?
怎样养好文竹?
我觉得文竹是比较好养的一种绿植,也不想着它能长多大,一直像现在这样翠绿大气就可以了。我的文竹养了两年多,今年已经繁殖的太多了,打算过段时间分盆。来说说我养文竹的一些心得。
盆土松软透气
养文竹的盆土和养其他花草的一样,要松软透气透水性好。我用的是园土+腐叶土+河沙,比例大概是2:2:1,每次浇完水多余的水都会马上流出来,盆土也不会说结块什么的,平时浇水前轻轻按压盆土,不会感觉到硬。这样的盆土就算一两年不换盆,也不会有什么问题。要知道换盆对植物有好处,也是有坏处的。
文竹喜湿,盆土不能太湿,但也不能太干,一般盆土六七分干的时候就浇一次透水,浇完水通风半小时左右。如果是比较闷热炎热的夏天,浇完水通风时要把盆底垫起来,让盆子的上下都能有空气流通,这样水份就会挥发的比较快,不会造成烂根。浇水的时间间隔不确定,需要根据天气情况来定。
给文竹施化肥比较容易烧根,万一烧死得不偿失,所以我从来没给文竹施过肥,平时都是用发酵过的淘米水浇,也没有觉得缺肥,叶片很绿,连续两年春天都发了不少新芽。能控制好化肥量的话,可以隔半个月适当施几粒。
喷水除了正常浇水以外,还需要经常给文竹的叶面喷喷水,喷水能防止黄叶,也能让叶片更翠绿。冬天我喷的比较少,春秋大概一两天会喷一次,夏天基本上每天都会喷。喷的水不要直接用自来水,自来水接出来放置至少24小时再喷。每次喷一点就可以,叶面湿润为止,不要喷的流下来。
文竹不可以太阳直晒,容www.rixia.cc易黄叶,但也不能养在很阴暗的地方,一般养在散光的地方最好。我家的文竹是放在电视柜上的,靠近阳台,所以光线很明亮,不管是老枝还是新发的芽,都是朝着阳台那边长,造型倒也不错。
就这样不紧不慢的养,文竹就能长得很茂盛了。越是心急,又是浇水又是施肥的,文竹越养不好。
文竹怎样养
文竹的美在于层次分明,姿态纤秀,第一点:捆扎。多株供盆的文竹可以将枝干收笼捆扎,以保持它姿态纤秀;第二点:修剪将过长的枝条截短,对老枝过密的枝条等进行修剪;第三点:分株。
文竹喜暖,冬季宜向阳。冬季若将其长期放在见不www.rixia.cc到光线的地方,通风不良或寒冷,均易引起枝叶枯黄。此时可将其移放到有阳光的温暖处,室温保持在12℃-18℃之间,适当控制浇水,可以逐步恢复正常。
文竹怕烟尘,若遇到有毒气体,则枝叶易发黄。为此,养护时应注意将其放在清洁的环境中。文竹宜肥沃土壤,若长期没有换土加肥,养分供不应求,就会出现枝叶发黄现象。此时,需每周浇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复合化肥,并及时浇水、松土,这样不久即可由黄转绿。如施肥过浓或施未腐熟肥料,均易引起“浇根”,导致叶子干枯、脱落。这时,需要倒盆除去肥料,并用清水冲浇土坨,然后换进新的培养土。
文竹喜半阴,忌强光。如夏季将其放在阳光直射处养护,极易造成枝叶枯黄。这时,应将花盆移到阴凉处,经常向枝叶上喷水,增加空气湿度,受害轻时,大都可以恢复如初。
文竹喜湿、怕旱,忌过湿、水涝,对土壤、水分要求比较严格,掌握适宜的盆土水分是文竹日常养护的一大关键。平时如浇水过多,造成盆上长期过湿或积水,会造成根系生长不良,进而引起烂根。表现为地上部先是枝叶徒长,继而叶梢黄化枝叶渐渐枯黄、落叶,新长出的嫩芽中途枯萎,三年以上的藤本植株则出现大量落花、落籽现象,严重时可导致整株死亡。浇水过少则盆上过干,造成叶黄枯梢,小枝脱落,体态干瘪,同时落蕾落花。固此应始终让盆土处于间干间湿的交替状态,如发现盆上过湿,切莫再继续浇水,应通过松土、换盆、疏通底孔,促使多余的水分迅速散出。
2、不喜光照,不宜直射。
3、喜酸性土,若无黑矾可加入豆奶若干滴,不过味道不好。
文竹要怎样养
文竹的美在于层次分明,姿态纤秀,第一点:捆扎。多株供盆的文竹可以将枝干收笼捆扎,以保持它姿态纤秀;第二点:修剪将过长的枝条截短,对老枝过密的枝条等进行修剪;第三点:分株。
文竹要怎样养才会好?
(1)
光照过强
阳光直射,易导致叶片发黄。
(2)
浇水不当
文竹喜湿润但怕涝,应以透气透水的沙质土壤培殖。
(3)
施肥不足
文竹不喜肥,肥多易抽条,但如长期不施肥,也会造成养分不足。应每半月浇一次极稀的腐熟肥,并注意施肥后及时浇水、松。
(4)
施肥不当
如施用了生肥或施肥过浓,会使叶片发把脱落。此时应及时用水冲洗盆土稀释,或立即换土挽救。
(5http://www.rixia.cc)
冬管不善
冬季应置于室内向阳处,室温保持在8-12度范围内。长期背阴,室温低于8度以下,会导致叶片变黄。
(6)烟尘污染
文竹最怕烟尘和有害气体,养护应放于空气流通处,以避免污染。还应多向叶面喷水,冲洗尘灰。
(7)虫害。室内文竹管理粗放时,很容易遭受虫害。危害较为严重的有红蜘蛛,表现性状为叶片枝叶被白色丝网缠绕包裹,叶片枝叶干枯发黄。红蜘蛛个体微小,繁殖快速,一旦发现,应及时人工或者化学除虫,并且修剪受害严重的枝叶。
文章标签:
上一篇:野外生存的经验与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