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夏养花网

您好,欢迎访问日夏养花网,我们的网址是:http://www.rixia.cc

简述植物组织培养的步骤

2021-12-11 01:20:16 分类:养花问答 来源: 日夏养花网 作者: 网络整理 阅读:90

植物组织培养一般的的流程

植物组织培养的流程:

第一步,将采来的植物材料除去不用的部分,将需要的部分仔细洗干净,如用适当的刷子等刷洗。把材料切割成适当大小,即灭菌容器能放入为宜。置自来水龙头下流水冲洗几分钟至数小时,冲洗时间视材料清洁程度而宜。易漂浮或细小的材料,可装入纱布袋内冲洗。

第二步是对材料的表面浸润灭菌。要在超净台或接种箱内完成,准备好消毒的烧杯、玻璃棒、70%酒精、消毒液、无菌水、手表等。用70%酒精浸10~30秒。由于酒精具有使植物材料表面被浸湿的作用,加之70%酒精穿透力强,也很易杀伤植物细胞,所以浸润时间不能过长。

第三步是用灭菌剂处理。表面灭菌剂的种类较多,可根据情况选取1~2种使用见表。第四步是用无菌水涮洗,涮洗要每次3min左右,视采用的消毒液种类,涮洗3~10次左右。

扩展资料

组织培养技术是在人为创造的无菌条件下将生活的离体器官(如根、茎、叶、茎段、原生质体)、组织或细胞置于培养基内,并放在适宜的环境中,进行连续培养以获得细胞、组织或个体的技术。

组织培养技术原理

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细胞全能性。也就是说每个植物细胞里都含有一整套遗传物质,只不过在特定条件下才会表达。

组织培养基于此原理就可以将已处于分化终端或正在分化的植物组织脱分化,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再在愈伤组织上形成新的丛生芽。

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

(1)改良作物:增加遗传变异性。

(2)繁殖植物:组织培养中从一个单细胞,一块愈伤组织,一个芽(或其它器官)都可以获得无性系。无性系就是用植物体细胞繁殖所获得的后代。

(3)有用化合物:有用化合物包括药物、橡胶、香精油、色素等。这些化合物许多都是高等植物的次生代谢物,有些化合物还不能大规模地人工合成,而靠植物产生这些化合物来源有限。因此,利用组织培养方法,培养植物的某些器官或愈伤组织,并筛选出高产、高合成能力、生长快的细胞株系,以进行工业化生产,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组织培养技术

就像我们可以把核酸提取这样一类分子生物学实验粗暴地划分成细胞裂解和核酸纯化两个步骤一样,植物组织培养也有两个核心的步骤,那就是野生材料驯化和组织形态建成。

野生材料的驯化
很多时候,需要使用植物组织培养往往是出于遗传转化受体的需要,抑或是进行不同条件的培养以提取代谢物进行差异分析,出于这样的前提,实验者往往只是搬照文献里给出的培养条件或者做出明确的改动,缺乏的只是材料。

因此,无菌培养是这一类组织培养实验的保障,而将野生材料驯化的过程,即是无菌操作与外植体消毒等一系列与污染作斗争的集中体现。

野生材料驯化的具体措施如下:

1. 灭菌:

通常,我们需要对使用的培养基、培养皿、镊子、解剖刀、去离子水和滤纸进行彻底的灭菌,这样可以彻底杀死器材和培养基中的微生物;

其中,培养基、镊子、解剖刀、去离子水等液体和金属器皿通常采用121℃ 20-30min的湿热灭菌法,玻璃器皿常用180℃ 2h的干热灭菌法,而抗生素、激素等不耐高温的试剂常用过滤灭菌法。

2. 消毒:

消毒是指外植体和操作台面的消毒,目的是在不伤害植物的前提下,抑制和杀死大部分微生物。其中,外植体消毒的方式主要分为表面消毒和侵入消毒两种,对于操作台面的消毒通常是指超净工作台使用前进行的的30min紫外灯消毒和操作过程中的空气滤过消毒,值得一提的是,在使用超净台之前用70 % 酒精擦拭台面会有一定效果。

对于大部分种子、陆生植物的茎叶等,表面消毒足以杀死可能会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导致污染的微生物,比如70 % 乙醇、5 % 过氧化氢,均可以在短时间内有效杀死表面的微生物;

但对于一些生长在潮湿阴暗环境中的植物来说,通常有着大量的组织内生菌,而这些内生菌往往不是表面消毒可以杀死的,一些侵入式消毒剂会比较有效,如升汞、次氯酸钠等。

3. 无菌操作:

无菌操作即杜绝一切来自操作者的污染或因操作者失误导致的其他污染,一些常见的操作手法如下:

a) 设立单独的组培间,并设立与外界污染区的缓冲间,在缓冲间内更衣进入组培间;

b) 进入组培间前要在缓冲间内进行全身的酒精喷雾消毒,同时换上组培室专用拖鞋;

c) 操作过程中,佩戴手套或肢体不从一切开口器皿的上方经过;

d) 器皿不要遮盖超净台出风口,超净台不要开口太大;

e) 在超净台中点燃酒精灯,操作尽量在酒精灯火焰周围进行;

f) 使用的金属工具和玻璃器皿每进行一阶段的操作后及时进行灼烧灭菌;

g) 镊子、枪头等接触培养基的工具在接触到其他固态PCiLfPS表面后立即灼烧灭菌或更换;

h) 做其他分子实验的超净台应与进行组织培养接种的超PCiLfPS净台分开;

一个完整的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准备阶段

查阅相关文献,根据已成功培养的相近植物资料,结合实际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然后根据实验方案配制适当的化学消毒剂以及不同培养阶段所需的培养基,并经高压灭菌或过滤除菌后备用。

(2)外植体选择与消毒

选择合适的部位作为外植体,采回后经过适当的预处理,然后进行消毒处理。将消毒后的外植体在无菌条件下切割成一定大小的小块,或剥离出茎尖,挑出花药,接种到初代培养基上。

(3)初代培养

接种后的材料置于培养室或光照培养箱中培养,促使外植体中已分化的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或顶芽、腋芽直接萌发形成芽。然后将愈伤组织转移到分化培养基分化成不同的器官原基或形成胚状体,最后发育形成再生植株。

(4)继代培养

分化形成的芽、原球茎数量有限,采用适当的继代培养基经多次切割转接。当芽苗繁殖到一定数量后,再将一部分用于壮苗生根,另一部分保存或继续扩繁。进行脱毒苗培养的需提前进行病毒检测。

(5)生根培养

刚形成的芽苗往往比较弱小,多数无根,www.rixia.cc此时可降低细胞分裂素浓度或不加,提高生长素浓度,促进小苗生根,提高其健壮度。

(6)炼苗移栽

   

选择生长健壮的生根苗进行室外炼苗,待苗适应外部环境后,再移栽到疏松透气的基质中,注意保温、保湿、遮荫,防止病虫危害。当组培苗完全成活并生长一定大小后,即可移向大田用于生产。

如:茎尖→表面消毒→接种诱导培养基→茎尖生长→病毒检测鉴www.rixia.cc定→培养无根小植株→培养生根→完整小植株→炼苗20-25天→移栽成活。 

常规情况下详细的生产流程图如下:

 

对不同的品种词流程会略有差异,如进行果树育苗还需进行嫁接等操作流程,但对组培工厂化育苗而言,一般可根据上面的流程图来安排各项作业,只有相互衔接好、配合好,才能提高生产效益。

 

植物组织培养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建立无菌体系,即外植体及培养基的消毒、接种,获得愈伤组织或器官。
(2)进行增殖,不断分化产生新的植株,或直接产生不定芽及胚状体,也可以根据需要反复进行继代培养,以达到大量繁殖的目的。
(3)将植株转移进行生根培养,可以转入生根培养基,也可以直接切取进行扦插生根。
(4)试管苗过渡,即试管苗出瓶后进行一定时间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过程。

植物组织培养的步骤有哪些?

准备无菌培养基,培养基里要有无机盐,水,糖类,生长素,细胞分裂素,95%的氧气和5%的二氧化碳
1.把植物的茎尖细胞放到培养基里
2经过脱分化到再分化,到再www.rixia.cc分化时就要放到阳光充足处,然后就让这棵小树苗沐浴在杰科的阳光下慢慢成长了。
唉~~~~甘都唔记得。。。。。。。。。。。。。
植物组织培养一般确定地指将植物组织由一小部分增殖诱导分化,重新生长成一株新的植株的过程。这个过程有好几种形式,有用培养皿的,有用锥形瓶的,也有用培养罐的。无论是培养皿、锥形瓶还是培养罐,里边都有经过消毒的含各种养分(糖类、无机盐、合适的碳源、形成酶的金属元素、水等)、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所配成的培养基。选取一小部分植物组织(根据植物生长的特点,最好选取茎尖部位,但有特殊要求的可能选取根尖或皮等)经过消毒,植入培养基中,给予充分光照、适宜的温度,根据不同的流程,像在培养罐中的还要给予空气搅拌(经过除菌)。经过一段时间后,植物组织长出愈伤组织,再改变培养基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量及种类,使之分化出根茎叶等部分。待根茎叶等长至一定程度,即可移栽至营养钵中等待移栽到大田中了。至于某些药用成分的组织培养,就不用等待这么长时间,只是在其增长到一定量时就可以取出,拿去提取药用成分了。主要步骤就是培养基配制、选种、消毒,植入、分化、诱导、成型等几部分。
准备好你的培养基,记住,要无菌的培养基,就连里面的空气也不能有。培养基的土要湿润。然后取下叶子的一小片放入培养基上,然后把培养基放在太阳下,就行了

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是什么?

植物组织培养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建立无菌体系,即外植体及培养基的消毒、接种,获得愈伤组织或器官。
(2)进行增殖,不断分化产生新的植株,或直接产生不定芽及胚状体,也可以根据需要反复进行继代培养,以达到大量繁殖的目的。
(3)将植株转移进行生根培养,可以转入生根培养基,也可以直接切取进行扦插生根。
(4)试管苗过渡,即试管苗出瓶后进行一定时间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过程。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取材、去分化(或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试管苗、移栽发育成完整植物体。

文章标签:

本文标题: 简述植物组织培养的步骤
本文地址: http://www.rixia.cc/wenda/192539.html

上一篇:咖啡主要产地是哪里?

下一篇:空气净化器有用吗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