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发黄不生长是什么原因怎样防治
小麦从出苗到返青一直发黄不长是怎么回事,以前每年都是很好的?
小麦发黄不长大叶子?
针对小麦苗期长势弱、心叶小、根系差、叶片发黄、生长缓慢的情况,必须查清原因,区别情况,分类管理。小麦苗期常因缺素、病虫危害、肥害、渍害、遭遇恶劣气象情况或整地质量不高等诸多因素,导致小麦生长发育严重受阻而出现黄苗。以下数点建议指导应对苗期发黄问题。
(1)整地粗放,不精细,种子不能和土壤充分接触造成的小麦黄苗。
对策:这样的田块应及时镇压,粉碎坷日夏养花网垃,或进行浇水中耕,塌实土壤,补施肥料,促使转绿壮长。
(2)还田秸秆粉碎不彻底,麦苗悬根导致NFEsMOmM的黄苗。
对策:进行浇水,踏实土壤,增施氮肥,使种子根充分扎入地下。
(3)播量多,基本苗过大,气温高,麦苗旺长,田间郁闭,“苗挤苗”造成麦苗发黄。
对策:可采用多效唑化控的措施抑制生长,同时,对于稠密“苗挤苗黄苗胜似草荒苗”的局部,进行人工疏苗。
(4)麦田土壤盐碱较重造成的小麦黄苗。
对策:应及时中耕松土,减少地面蒸发,防止返盐。也可采用灌水或开沟排盐法,降低土壤含盐量。
(5)麦田缺氮造成的植株矮小细弱,分蘖少,叶片发黄、叶尖枯萎,下部老叶发黄枯落。
对www.rixia.cc策:麦苗见黄时,用2%尿素液叶面喷肥2次,每次间隔1周。若基肥氮素不足,可亩追尿素10公斤。
(6)土壤缺磷造成小麦次生根极少,分蘖少,叶色暗绿,叶尖发黄;新叶蓝绿,叶尖紫红。
对策:对麦苗发黄地块亩沟施过磷酸钙50公斤或二铵15公斤,也可用3%过磷酸钙水溶液60公斤进行叶面喷施,每次间隔1周,共喷3次。
(7)土壤缺钾的地块,发黄先从老叶的尖端开始,然后沿叶脉向下延伸,黄斑明显,呈镶嵌状发黄。黄叶下披,后期贴地,病苗茎秆细小瘦弱,易早衰。
对策:亩沟施硫酸钾15~20公斤,或叶面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喷2~3次。
(8)喷施除草剂不当中毒,造成的小麦黄苗。
对策:及时喷施调节剂、叶面肥或解毒药物如赤霉素,每亩用药2克对水50公斤均匀喷洒麦苗,可刺激麦苗生长,减轻药害。有条件的可以灌一次水,增施分蘖肥,以减缓药害的症状和危害。
(9)蚜虫、麦圆蜘蛛等害虫危害,吸食小麦叶肉组织营养,致使叶片发黄。
对策:用高效氯氰菊酯、吡虫啉、啶虫脒等药剂喷雾防治。
小麦苗期发黄啥原因,怎么防治
对小麦苗期长势弱、心叶小、根系差、叶片发黄、生长缓慢的情况,必须查清原因,区别情况,分类管理。
(1)整地粗放引起的黄苗应及时镇压,粉碎坷垃,或浇水中耕,踏实土壤,补施肥料,促使转绿壮长。
(2)脱肥缺素引起的黄苗缺氮应在麦苗三叶期及时追施分蘖肥,亩施尿素8~10千克;缺磷则亩追过磷酸钙25千克或用3%~5%的过磷酸钙浸出液在叶面喷洒;缺钾时亩追氯化钾8~10千克,或磷酸二氢钾150克,对水50~75千克,在叶面喷洒。
(3)大播量的稠密黄苗“苗挤苗胜似草荒苗”,应对局部稠密处进行人工疏苗。
(4)土壤盐碱重的黄苗应及时中耕松土,减少地面蒸发,防止返盐。也可采用灌水或开沟排盐法,降低土壤含盐量。
(5)倒春寒造成小麦叶片发黄应根据苗情、墒情加强肥水管理。
(6)麦苗悬根导致的黄苗秸秆还田要结合增施氮肥、播前造墒、播后镇压等措施。
(7)虫害造成的黄苗在小麦拔节前后每亩用40%氧化乐果60~70毫升,对水30千克喷雾。
(8)除草剂中毒造成黄苗要及时喷施调节剂、叶面肥或解毒药物如赤霉素,每亩用药2克对水50千克均匀喷洒麦苗,可刺激麦苗生长,减轻药害。有条件的可以灌一次水,增施分蘖肥,以减缓药害的症状和危害。
小麦苗期发黄,原因有多种。常见的有气象因素,土壤问题及病虫害,一般可采取如下防治措施:
(1)气象因素:对于低温、土壤干旱、大风和霜冻等气象因素,所造成的黄叶。由于这种黄叶出现的时间往往和天气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范围往往很大,一般不用防治,严重的可以追施速效肥料,促进麦苗生长。土壤缺肥造成的麦苗黄叶,防治的办法就是及时追肥灌水。
(2)土壤问题:由于施肥不当,形成土壤板结,均有可能影响小麦根系生长,造日夏养花网成小麦苗期黄叶。防治措施就是改良土壤,增施有机肥,合理使用化肥。
病虫害因素:(1)虫害:影响因素如果为土壤地下害虫,造成小麦苗期发黄。防治办法是:可采用药剂拌种处理,如辛硫磷、毒死蜱等。(2)病害:一般小麦苗期发黄,常见的病害有纹枯病、全蚀病和根腐病等三种。由于它们是真菌病害,主要依靠土壤传播,发生初期均有可能使小麦苗期发黄,表现为黄叶。防治措施:需消灭病残体、可使用腐熟肥料以及药剂拌种。如井岗霉素,戊唑醇、丙环唑等类药物喷施,可防治病害蔓延。使用药液喷施时,需注意要喷施到小麦茎基部,并部分渗入土壤。每亩喷药以60~100斤为宜。
四大原因导致小麦发黄,丰信专家教你怎么办
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