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生蚜虫怎么办?
玉米生虫子怎么办
1、冷冻除虫法。放置时间较长的玉米渣子在夏季最易生虫,而冬季生虫率较低。根据这种情况,剩余米面,送入电冰箱的冷冻室内使其经历24小时“寒冬”的折磨。如此处理后的米面,在夏季到来后都不易生虫。
2、杨树叶除虫法。玉米渣子生虫后,刚采摘来的杨树叶放入容器与玉米渣子一起密封。过四五天后,打开贮藏容器可发现幼虫和虫卵均已杀死。
3、阴凉通风法。玉米渣子铺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玉米渣子深处的虫子便会从温度较高的玉米渣子中爬出来。这种方法简单方便,但除虫时间较长。
扩展资料:
玉米渣子生虫的原因:
1、玉米渣子中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可以为虫子的生命活动提供必需的能量;
2、玉米在生长的过程中会生虫,玉米中不可避免的含有虫卵,在制作玉米渣子的时候没有完全除掉虫卵,待温度、湿度等条件合适的时候,会孵出虫子。
3、在储存的过程中,封口不严,混进飞蛾产卵,孵出虫子或者直接钻进了虫子。
前往百度AP日夏养花网P查看
玉米虫害
(一)地老虎(又叫地蚕、土蚕、切根虫)
1、生活习性:地老虎一般以第一代幼虫危害严重,各龄幼虫的生活和危害习性不同。一、二龄幼虫昼夜活动,啃食收叶或嫩叶;三龄后白天躲在土壤中,夜出活动危害,咬断幼苗基部嫩茎,造成缺苗;四龄后幼虫抗药性大大增强,因此,药剂防治应把幼虫消灭在三龄以前。
2、影响地老虎发生的因素:秋季多雨是两种地老虎大发生和预兆。早春2—3月多雨,4月少雨,此时幼虫刚孵化或处于一、二龄时,对地老虎发生有利,第一代幼虫可能危害严重。相反,4月中旬至5月上旬,中雨以上的雨日多、雨量大,造成一、二龄幼虫大量死亡,第一代幼虫危害的可能就轻。
3、防治方法
地老虎的防治,必须采取诱蛾、除草、药剂、人工防治相结合的措施。
①诱杀成虫:诱杀成虫是防治地老虎的上策,可大大减少第一代幼虫的数量。方法是利用黑光灯和糖醋液诱杀。
②铲除除草:杂草是成虫产卵的主要场所,也是幼虫转移到玉米幼苗上的重要途径。在玉米出苗前彻底铲除杂草,并及时移出田外人饲料或沤肥,勿乱丢乱扔。铲除杂草将有效地压低虫口基数。
③药剂防治:出苗后经定点调查,平均每平方米有虫0.5个时为用药适期。
选用包衣种或用药剂拌种:可用呋喃丹种衣剂拌种,按玉米种子重量1%拌种。也可用50%辛硫磷乳剂0.5千克加水30—50千克拌种子350—500千克。
施毒土:用3%呋喃丹颗粒剂每备用量1.5千克,或50%甲胺磷乳剂每亩0.5千克,加细土40千克混匀撒施。毒饵诱杀:对4龄以上幼虫用毒饵诱杀效果较好。将0.5千克90%敌百虫用热水化开,加清水5日夏养花网千克左右,喷在炒香的油渣上(也可用棉籽皮代替)搅拌均匀即成。每亩用毒饵4—5千克,于傍晚撒施。
(二)玉米螟
玉米螟又叫玉米钻心虫,是世界性玉米大害虫。玉米螟是多食性害虫,寄主植物多,主要危害的作物是玉米、高粱、粟等。
1、症状识别:玉米螟幼虫是钻蛀性害虫,造成的典型症状是心叶被蛀穿后,展开的玉米叶出现整齐的一排排小孔。雄穗抽出后,玉米螟幼虫就钻入雄花危害,往往造成雄花基部折断。雌穗出现以后,幼虫即转移到雌穗取食花丝和嫩苞叶,蛀入穗轴或食害幼嫩的籽粒。另有部分幼虫由茎秆和叶鞘间蛀入茎部,取食髓部,使茎秆易被大风吹折。受害植株籽粒不饱满,青枯早衰,有些穗甚至无籽粒,造成严重减产。
2、生活习性:玉米螟因各地气候条件不同1年可发生1—6代,以幼虫在玉米秆和玉米芯中越冬,部分 幼虫在杂草茎秆中越冬,发生期极不整齐,并出现日夏养花网世代重叠现象。
3、虫害发生的因素:
①虫口基数:虫口基数大,在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往往造成严重的危害。②温湿度:玉米螟适于高温高湿条件下生长发育。各个虫态生长发育的适温为16—30℃ ,相对湿度60%以上。玉米螟主要发生在6—9月。③玉米品种:玉米品种不同,被害差异很大。玉米组织中存在一种抗螟物质丁布,成虫将卵产于丁布含量高的玉米品种上,其孵化的幼虫死亡率很高。某些品种玉米的组织形态,可避免成虫产卵而减轻螟害,如叶面茎秆上的毛长而密,则螟害很轻。④天敌:玉米螟的天敌种类很多,对玉米螟抑制作用较大的是赤眼蜂。
4、防治方法
①越冬期防治:玉米螟幼虫绝大多数在玉米秆和穗轴中越冬,翌春在其中化蛹 。4月底以前应把玉米秆、穗轴作为燃料烧完,或作饲料加式粉碎完毕,并应清除苍耳等杂草越冬寄主,可减少越冬虫口基数。
②心叶期防治:在心叶末期被玉米螟蛀食的花叶率达10%,或夏秋玉米的吐丝期,虫穗率达5%时,应进行防治。防治方法可有颗粒剂和药液灌注。用3%辛硫磷颗粒剂、3%呋喃丹颗粒剂每亩2千克兑5倍细砂,制成毒砂,撒在玉米心叶。药液灌注法可用80%敌敌畏乳油,稀释成2500—3000倍液,每株玉米灌10—15毫升,防治效果可达85%以上,同时对玉米蓟马有兼治效果。
③穗期防治:用50%敌敌畏乳剂0.5千克,加水500—600升,在雌穗苞顶开一小中,注入少量药液,1千克药液一般可灌雌穗360个。
④生物防治:赤眼蜂在消灭玉米螟方面有很显著的作用,并且成本低。在玉米螟产卵的始期、盛期、末期分别放蜂,每亩放蜂1万—3万个,设2—4个放蜂点。用玉米叶把卵卡卷起来,卵卡高度距地面1米为宜。另外利用微生物农药杀螟杆菌、7216、白僵菌等。施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灌心叶,用每克含孢子100亿以上的菌粉1千克加水1000—2000千克,灌注心叶。另一种方式是配制成菌土或颗粒剂,菌土一般用1千克杀螟杆菌加细土或炉灰100—300千克。颗粒剂一般配成20倍左右(白僵菌粉1千克与20千克炉渣颗粒混拌即成),每株施2克左右。
⑤选用抗虫品种。
(三)粘虫
粘虫是一种暴发性的毁灭性的害虫。俗称绵虫蝗、行军虫、夜盗虫、剃枝虫。
1、症状识别:粘虫的幼虫裸露在植物表面取食危害。一、二龄幼虫多隐藏在作物心叶或叶鞘中昼夜取食,但食量很小,啃食叶肉残留表皮,造成半透明的小条斑。五、六龄幼虫为暴食阶段、蚕食叶片,啃食穗轴。
2、生活习性:粘虫无滞育现象,条件适宜,可连续繁殖。喜产卵于干枯苗叶的尖部,并具有迁飞的特性。幼虫有假死性,对农药的抵抗力随虫龄的增加而增加。
粘虫对温湿度要求较严格,成虫产卵适温为15—30℃,高于30℃或低于15℃,成虫产卵数量减少或不能产卵。迁飞的粘虫蛾遇风雨,被迫降落,则当地粘虫发生危害就重。但是天敌对粘虫发生也有很大的抑制作用,粘虫的主要天敌有:寄生蝇、寄生蜂、线虫、蚂蚁、步行甲、红蜘蛛、花蜘蛛及一些菌类。
3、防治方法:防治粘虫要做到捕蛾、采卵及杀灭幼虫相结合。要抓住消灭成虫在产卵之前,采卵在孵化之前,药杀幼虫在3龄之前等3个关键环节。
①诱捕成虫(蛾):用谷草把和糖醋液诱杀。糖醋液配比:糖3份、酒1份、醋4份、水2份,调匀即可。夜晚诱杀。
②诱卵、采卵:利用成虫产卵习性,把卵块消灭于孵化之前。从产卵初期到盛期以后为止,在田间插设小谷草把,在谷草把上洒糖醋酒液诱蛾产卵,效果很好。及时采摘卵块加以消灭。
③药剂防治:玉米地苗期百株有虫20—30个,生长中后期百株有虫50—100个,即应用药剂防治。可用2.5%敌百虫粉,每亩喷2—2.5千克,或2.5%敌百虫粉2千克左右对细土10—15千克,拌匀后顺垄撒施,防老龄幼虫;或90%敌百虫1000—2000倍液、50%的1605、80%的敌敌畏2000—3000倍液喷雾,效果都很好;可用2.5%溴氰菊酯乳油、20%速灭杀丁乳没1500—2000倍液防治。
(四)红蜘蛛
玉米红蜘蛛属于螨类,又称火龙、火蜘蛛、红砂等。
1、症状识别:红蜘蛛一般在抽穗之后开始危害玉米,发生早的年份,在玉米6片叶时即开始危害。红蜘蛛刺吸作物叶片组织养分,使被害叶片呈现密集细小的黄白色斑点,以后逐渐退绿变黄,最后干枯死亡。被害玉米籽粒秕瘦,造成减产。
2、生活习性:玉米红蜘蛛成虫在根际土缝内潜伏越冬。早春气温上升后红蜘蛛出土,集中于一些杂草上取食、繁殖,待春玉米出苗后,再通过风吹、爬行等途径,转移到附近的玉米苗上危害。
红蜘蛛在田间呈点片状危害,从虫源所在地扩散到玉米全田,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时间。在大雨后数量下降,干旱少雨,则数量上升。
3、防治方法:
①消灭越冬成虫:早春和秋后灌水,可以消灭大量的越冬红蜘蛛。
②药剂防治:用40%乐果乳剂和20%三氯杀螨醇混合液(1:1)1000—1500倍,效果很好。
③利用天敌:玉米红蜘蛛的天敌有深点食螨瓢虫、ukLIShnoEH食螨蓟马、草蛉等。
(五)蚜虫
蚜虫的繁殖与一般害虫不同,具有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交替繁殖的特性,所以它的生活史比较复杂,往往出现几代“同堂”,1年可发生20个世代以上,虫中密度很大,危害时间又长,对玉米造成的损失也较严重。
防治方法:
①药剂防治:用40%氧化快乐果3000倍液喷雾;或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5—20克兑水50—75千克喷雾。在玉米田灭虫,可用40%乐果乳剂原液1千克,加水5—6千克,在被害玉米的茎基部,用毛笔或棉花球蘸药涂抹,把茎部半节的周围都涂过,好可通过内吸杀虫。
②利用天敌:玉米蚜虫的天敌主要有蚜茧蜂。
(六)玉米蛀茎夜蛾
玉米蛀茎夜蛾又叫玉米枯心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其幼虫一般在苗期危害玉米、谷子、高粱等作物,是玉米主要害虫之一。
1、发生规律及危害特点:玉米蛀茎夜蛾一般一年发生一代,卵在杂草上越冬,来年5月上中旬孵化。初孵化幼虫先在返青的杂草上取食,6月上旬转至玉米上危害,定苗前后是危害盛期。幼虫多从玉米幼苗茎的地下部分蛀入,逐渐向上取食,被害玉米幼苗枯心,少数甚至切断玉米幼茎,幼虫危害期约一个月左右,6月末在被害株附近地下5-15厘米处化蛹,7月上旬为化蛹盛期,7-8月成虫羽化飞至杂草上产卵,每头雌蛾可产卵200余粒,以卵越冬。成虫有趋光性,幼虫有相互残杀的习性。5月雨水协调、气侯湿润,利其发生。
2、防治措施:
⑴ 农业防治。清除田边杂草,减少越冬虫源。
⑵化学防治。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灌根,每亩用药液200千克。也可用92.5%敌百虫粉1千克,拌细土20千克,撒施于玉米根周围。
(七)玉米旋心虫
玉米旋心虫俗称玉米蛀虫。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华东、华南等地,主要危害玉米,也危害高粱、谷子。近年来其发生危害呈上升趋势。
1、发生规律及危害特点:该害虫一年发生一代,成虫白天活动,夜晚栖息在株间,触动有假死性,成虫多产卵在疏松的玉米田土表中,每头雌虫可产卵10余粒,多者20-30粒,成团。幼虫从玉米苗基部蛀入,向上危害,然后从蛀孔返回,钻入地下。蛀孔处褐色,轻者叶片上出现排孔、花叶,重者常造成花叶、萎蔫枯心或形成枯心苗,分蘖较多,植株畸形,俗称“君子兰苗”,不能正常生长。老龄幼虫于根际附近2-3厘米深处作土室化蛹。
2、防治措施
⑴合理轮作避免连茬种植,以减轻危害。
⑵可用25%甲萘威(西维因)可湿性粉剂1-1.5千克/亩,拌细土20千克,在幼虫危害初期(玉米幼苗期)顺垄撒在玉米根部周围,杀伤转移危害的幼虫。也可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500倍喷雾,每亩喷施药液 60-75千克。
(八)蒙古灰象甲
蒙古灰象甲俗名向鼻虫,放牛小、灰老道。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内蒙古等省,是玉米苗期害虫。主要危害大豆,玉米、向日葵、花生、甜菜等的幼苗、嫩叶、心叶。危害重时,可将叶全部食光,咬断茎部,造成缺苗断垄,干旱年份危害较重。
1、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一般每两年发生一代(部分个体需3年),以成虫及幼虫在土中越冬。第一年以幼虫越冬,第二年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羽化后仍蛰居土内,以成虫越冬,第三年出土。成虫有群居特性,低温时潜伏于幼苗周围的土缝中,升温后爬出活动,喜食幼苗和茎的嫩芽,易造成大面积缺苗断垄现象。雌虫在5月上旬产卵于地面。5月下旬孵化出新的幼虫,幼虫取食腐殖质和植物根系,9月幼虫做土室越冬。
2、防治措施:用克象螟乳油20-27毫升/亩或5%甲胺磷乳油,稀释500-1000倍液喷雾,或用50%辛硫磷乳油,或40%氧化乐果乳油,或50%马拉硫磷乳油,或35%伏杀磷乳油,或50%杀螟硫磷乳油,或50%亚胺硫磷乳油800倍液喷雾,每亩喷药液50-60千克。
(九)红棕灰夜蛾
红棕灰夜蛾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华东等地,该虫食性杂,主要危害大豆、玉米、苜蓿、甜菜、桑、棉花、豌豆、葱、胡萝卜等,幼虫危害玉米心叶并咬成缺刻。
1、生活习性:一般一年发生二代。以蛹在土中越冬,4月下旬至9月上旬是成虫发生期,5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及8月下旬至9月中旬是幼虫危害盛期,6月下旬至7月中旬及10月上旬为化蛹期,成虫在植物叶片上产卵。
2、防治方法:用50%辛硫磷乳油,或40%氧化乐果乳油,或50%马拉硫磷乳油,或35%伏杀磷乳油,或50%杀螟硫磷乳油,或50%亚胺硫磷乳油800倍液喷雾,每亩喷药液50-60千克。
玉米生育中、后期,主要病、虫害有纹枯病、穗腐病和玉米螟(即钻心虫)等。玉米被害后,导致减产降质。
玉米中、后期病虫害的防治,除及时清除病株、残叶,减少病原、虫源,疏通田间"三沟",搞好健身栽培外,重要的是克服玉米植株高大、田间郁闭的困难,适时进行药剂保护。
当玉米大喇叭口期(心叶期),每亩用5%井冈霉素可溶性粉剂200克,拌无菌细土20-25公斤撮施于玉米大喇叭口内,不仅防效高,成本低,持效期长,简便易行,而且井冈霉素系生物农药,对人、畜安全,无残留,对天敌也无不良影响,还可克服水源缺乏的困难和操作麻烦两大难题。采用井冈霉素毒土1次性撮施于心叶,不仅对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可达85.8%,比同等用量1次性喷雾的效果高出12.4个百分点,比两次喷雾的效果也高出5.1个百分点。直到玉米成熟期,防治效果仍能达到71.2%-86.6%,而且还可兼治玉米穗腐病,其效果可达86.3%。这是由于药土撮心法,药土撮入玉米喇叭口内,药土集中,不会流失,有利于玉米植株缓慢吸收;而喷雾则由于在喷雾过程中,至少有20%左右药液流失,因而药效较差。若在毒土中混拌杀菌剂(如稻瘟净)、杀虫剂(如敌敌畏、杀螟丹)等,则可兼治多种病虫,一举多得。
当雌穗灌浆中、后期,玉米钻心虫会钻入果穗中咬食籽粒,每亩可用50%敌敌畏乳油0.4公斤,对水10公斤,喷雾或用棉球均匀涂抹在雌穗顶端和花丝上,亦可收到同样的防治效果。
(一)地老虎(又叫地蚕、土蚕、切根虫)
1、生活习性:地老虎一般以第一代幼虫危害严重,各龄幼虫的生活和危害习性不同。一、二龄幼虫昼夜活动,啃食收叶或嫩叶;三龄后白天躲在土壤中,夜出活动危害,咬断幼苗基部嫩茎,造成缺苗;四龄后幼虫抗药性大大增强,因此,药剂防治应把幼虫消灭在三龄以前。
2、影响地老虎发生的因素:秋季多雨是两种地老虎大发生和预兆。早春2—3月多雨,4月少雨,此时幼虫刚孵化或处于一、二龄时,对地老虎发生有利,第一代幼虫可能危害严重。相反,4月中旬至5月上旬,中雨以上的雨日多、雨量大,造成一、二龄幼虫大量死亡,第一代幼虫危害的可能就轻。
3、防治方法
地老虎的防治,必须采取诱蛾、除草、药剂、人工防治相结合的措施。
①诱杀成虫:诱杀成虫是防治地老虎的上策,可大大减少第一代幼虫的数量。方法是利用黑光灯和糖醋液诱杀。
②铲除除草:杂草是成虫产卵的主要场所,也是幼虫转移到玉米幼苗上的重要途径。在玉米出苗前彻底铲除杂草,并及时移出田外人饲料或沤肥,勿乱丢乱扔。铲除杂草将有效地压低虫口基数。
③药剂防治:出苗后经定点调查,平均每平方米有虫0.5个时为用药适期。
选用包衣种或用药剂拌种:可用呋喃丹种衣剂拌种,按玉米种子重量1%拌种。也可用50%辛硫磷乳剂0.5千克加水30—50千克拌种子350—500千克。
施毒土:用3%呋喃丹颗粒剂每备用量1.5千克,或50%甲胺磷乳剂每亩0.5千克,加细土40千克混匀撒施。毒饵诱杀:对4龄以上幼虫用毒饵诱杀效果较好。将0.5千克90%敌百虫用热水化开,加清水5日夏养花网千克左右,喷在炒香的油渣上(也可用棉籽皮代替)搅拌均匀即成。每亩用毒饵4—5千克,于傍晚撒施。
(二)玉米螟
玉米螟又叫玉米钻心虫,是世界性玉米大害虫。玉米螟是多食性害虫,寄主植物多,主要危害的作物是玉米、高粱、粟等。
1、症状识别:玉米螟幼虫是钻蛀性害虫,造成的典型症状是心叶被蛀穿后,展开的玉米叶出现整齐的一排排小孔。雄穗抽出后,玉米螟幼虫就钻入雄花危害,往往造成雄花基部折断。雌穗出现以后,幼虫即转移到雌穗取食花丝和嫩苞叶,蛀入穗轴或食害幼嫩的籽粒。另有部分幼虫由茎秆和叶鞘间蛀入茎部,取食髓部,使茎秆易被大风吹折。受害植株籽粒不饱满,青枯早衰,有些穗甚至无籽粒,造成严重减产。
2、生活习性:玉米螟因各地气候条件不同1年可发生1—6代,以幼虫在玉米秆和玉米芯中越冬,部分 幼虫在杂草茎秆中越冬,发生期极不整齐,并出现日夏养花网世代重叠现象。
3、虫害发生的因素:
①虫口基数:虫口基数大,在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往往造成严重的危害。②温湿度:玉米螟适于高温高湿条件下生长发育。各个虫态生长发育的适温为16—30℃ ,相对湿度60%以上。玉米螟主要发生在6—9月。③玉米品种:玉米品种不同,被害差异很大。玉米组织中存在一种抗螟物质丁布,成虫将卵产于丁布含量高的玉米品种上,其孵化的幼虫死亡率很高。某些品种玉米的组织形态,可避免成虫产卵而减轻螟害,如叶面茎秆上的毛长而密,则螟害很轻。④天敌:玉米螟的天敌种类很多,对玉米螟抑制作用较大的是赤眼蜂。
4、防治方法
①越冬期防治:玉米螟幼虫绝大多数在玉米秆和穗轴中越冬,翌春在其中化蛹 。4月底以前应把玉米秆、穗轴作为燃料烧完,或作饲料加式粉碎完毕,并应清除苍耳等杂草越冬寄主,可减少越冬虫口基数。
②心叶期防治:在心叶末期被玉米螟蛀食的花叶率达10%,或夏秋玉米的吐丝期,虫穗率达5%时,应进行防治。防治方法可有颗粒剂和药液灌注。用3%辛硫磷颗粒剂、3%呋喃丹颗粒剂每亩2千克兑5倍细砂,制成毒砂,撒在玉米心叶。药液灌注法可用80%敌敌畏乳油,稀释成2500—3000倍液,每株玉米灌10—15毫升,防治效果可达85%以上,同时对玉米蓟马有兼治效果。
③穗期防治:用50%敌敌畏乳剂0.5千克,加水500—600升,在雌穗苞顶开一小中,注入少量药液,1千克药液一般可灌雌穗360个。
④生物防治:赤眼蜂在消灭玉米螟方面有很显著的作用,并且成本低。在玉米螟产卵的始期、盛期、末期分别放蜂,每亩放蜂1万—3万个,设2—4个放蜂点。用玉米叶把卵卡卷起来,卵卡高度距地面1米为宜。另外利用微生物农药杀螟杆菌、7216、白僵菌等。施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灌心叶,用每克含孢子100亿以上的菌粉1千克加水1000—2000千克,灌注心叶。另一种方式是配制成菌土或颗粒剂,菌土一般用1千克杀螟杆菌加细土或炉灰100—300千克。颗粒剂一般配成20倍左右(白僵菌粉1千克与20千克炉渣颗粒混拌即成),每株施2克左右。
⑤选用抗虫品种。
(三)粘虫
粘虫是一种暴发性的毁灭性的害虫。俗称绵虫蝗、行军虫、夜盗虫、剃枝虫。
1、症状识别:粘虫的幼虫裸露在植物表面取食危害。一、二龄幼虫多隐藏在作物心叶或叶鞘中昼夜取食,但食量很小,啃食叶肉残留表皮,造成半透明的小条斑。五、六龄幼虫为暴食阶段、蚕食叶片,啃食穗轴。
2、生活习性:粘虫无滞育现象,条件适宜,可连续繁殖。喜产卵于干枯苗叶的尖部,并具有迁飞的特性。幼虫有假死性,对农药的抵抗力随虫龄的增加而增加。
粘虫对温湿度要求较严格,成虫产卵适温为15—30℃,高于30℃或低于15℃,成虫产卵数量减少或不能产卵。迁飞的粘虫蛾遇风雨,被迫降落,则当地粘虫发生危害就重。但是天敌对粘虫发生也有很大的抑制作用,粘虫的主要天敌有:寄生蝇、寄生蜂、线虫、蚂蚁、步行甲、红蜘蛛、花蜘蛛及一些菌类。
3、防治方法:防治粘虫要做到捕蛾、采卵及杀灭幼虫相结合。要抓住消灭成虫在产卵之前,采卵在孵化之前,药杀幼虫在3龄之前等3个关键环节。
①诱捕成虫(蛾):用谷草把和糖醋液诱杀。糖醋液配比:糖3份、酒1份、醋4份、水2份,调匀即可。夜晚诱杀。
②诱卵、采卵:利用成虫产卵习性,把卵块消灭于孵化之前。从产卵初期到盛期以后为止,在田间插设小谷草把,在谷草把上洒糖醋酒液诱蛾产卵,效果很好。及时采摘卵块加以消灭。
③药剂防治:玉米地苗期百株有虫20—30个,生长中后期百株有虫50—100个,即应用药剂防治。可用2.5%敌百虫粉,每亩喷2—2.5千克,或2.5%敌百虫粉2千克左右对细土10—15千克,拌匀后顺垄撒施,防老龄幼虫;或90%敌百虫1000—2000倍液、50%的1605、80%的敌敌畏2000—3000倍液喷雾,效果都很好;可用2.5%溴氰菊酯乳油、20%速灭杀丁乳没1500—2000倍液防治。
(四)红蜘蛛
玉米红蜘蛛属于螨类,又称火龙、火蜘蛛、红砂等。
1、症状识别:红蜘蛛一般在抽穗之后开始危害玉米,发生早的年份,在玉米6片叶时即开始危害。红蜘蛛刺吸作物叶片组织养分,使被害叶片呈现密集细小的黄白色斑点,以后逐渐退绿变黄,最后干枯死亡。被害玉米籽粒秕瘦,造成减产。
2、生活习性:玉米红蜘蛛成虫在根际土缝内潜伏越冬。早春气温上升后红蜘蛛出土,集中于一些杂草上取食、繁殖,待春玉米出苗后,再通过风吹、爬行等途径,转移到附近的玉米苗上危害。
红蜘蛛在田间呈点片状危害,从虫源所在地扩散到玉米全田,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时间。在大雨后数量下降,干旱少雨,则数量上升。
3、防治方法:
①消灭越冬成虫:早春和秋后灌水,可以消灭大量的越冬红蜘蛛。
②药剂防治:用40%乐果乳剂和20%三氯杀螨醇混合液(1:1)1000—1500倍,效果很好。
③利用天敌:玉米红蜘蛛的天敌有深点食螨瓢虫、ukLIShnoEH食螨蓟马、草蛉等。
(五)蚜虫
蚜虫的繁殖与一般害虫不同,具有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交替繁殖的特性,所以它的生活史比较复杂,往往出现几代“同堂”,1年可发生20个世代以上,虫中密度很大,危害时间又长,对玉米造成的损失也较严重。
防治方法:
①药剂防治:用40%氧化快乐果3000倍液喷雾;或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5—20克兑水50—75千克喷雾。在玉米田灭虫,可用40%乐果乳剂原液1千克,加水5—6千克,在被害玉米的茎基部,用毛笔或棉花球蘸药涂抹,把茎部半节的周围都涂过,好可通过内吸杀虫。
②利用天敌:玉米蚜虫的天敌主要有蚜茧蜂。
(六)玉米蛀茎夜蛾
玉米蛀茎夜蛾又叫玉米枯心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其幼虫一般在苗期危害玉米、谷子、高粱等作物,是玉米主要害虫之一。
1、发生规律及危害特点:玉米蛀茎夜蛾一般一年发生一代,卵在杂草上越冬,来年5月上中旬孵化。初孵化幼虫先在返青的杂草上取食,6月上旬转至玉米上危害,定苗前后是危害盛期。幼虫多从玉米幼苗茎的地下部分蛀入,逐渐向上取食,被害玉米幼苗枯心,少数甚至切断玉米幼茎,幼虫危害期约一个月左右,6月末在被害株附近地下5-15厘米处化蛹,7月上旬为化蛹盛期,7-8月成虫羽化飞至杂草上产卵,每头雌蛾可产卵200余粒,以卵越冬。成虫有趋光性,幼虫有相互残杀的习性。5月雨水协调、气侯湿润,利其发生。
2、防治措施:
⑴ 农业防治。清除田边杂草,减少越冬虫源。
⑵化学防治。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灌根,每亩用药液200千克。也可用92.5%敌百虫粉1千克,拌细土20千克,撒施于玉米根周围。
(七)玉米旋心虫
玉米旋心虫俗称玉米蛀虫。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华东、华南等地,主要危害玉米,也危害高粱、谷子。近年来其发生危害呈上升趋势。
1、发生规律及危害特点:该害虫一年发生一代,成虫白天活动,夜晚栖息在株间,触动有假死性,成虫多产卵在疏松的玉米田土表中,每头雌虫可产卵10余粒,多者20-30粒,成团。幼虫从玉米苗基部蛀入,向上危害,然后从蛀孔返回,钻入地下。蛀孔处褐色,轻者叶片上出现排孔、花叶,重者常造成花叶、萎蔫枯心或形成枯心苗,分蘖较多,植株畸形,俗称“君子兰苗”,不能正常生长。老龄幼虫于根际附近2-3厘米深处作土室化蛹。
2、防治措施
⑴合理轮作避免连茬种植,以减轻危害。
⑵可用25%甲萘威(西维因)可湿性粉剂1-1.5千克/亩,拌细土20千克,在幼虫危害初期(玉米幼苗期)顺垄撒在玉米根部周围,杀伤转移危害的幼虫。也可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500倍喷雾,每亩喷施药液 60-75千克。
(八)蒙古灰象甲
蒙古灰象甲俗名向鼻虫,放牛小、灰老道。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内蒙古等省,是玉米苗期害虫。主要危害大豆,玉米、向日葵、花生、甜菜等的幼苗、嫩叶、心叶。危害重时,可将叶全部食光,咬断茎部,造成缺苗断垄,干旱年份危害较重。
1、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一般每两年发生一代(部分个体需3年),以成虫及幼虫在土中越冬。第一年以幼虫越冬,第二年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羽化后仍蛰居土内,以成虫越冬,第三年出土。成虫有群居特性,低温时潜伏于幼苗周围的土缝中,升温后爬出活动,喜食幼苗和茎的嫩芽,易造成大面积缺苗断垄现象。雌虫在5月上旬产卵于地面。5月下旬孵化出新的幼虫,幼虫取食腐殖质和植物根系,9月幼虫做土室越冬。
2、防治措施:用克象螟乳油20-27毫升/亩或5%甲胺磷乳油,稀释500-1000倍液喷雾,或用50%辛硫磷乳油,或40%氧化乐果乳油,或50%马拉硫磷乳油,或35%伏杀磷乳油,或50%杀螟硫磷乳油,或50%亚胺硫磷乳油800倍液喷雾,每亩喷药液50-60千克。
(九)红棕灰夜蛾
红棕灰夜蛾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华东等地,该虫食性杂,主要危害大豆、玉米、苜蓿、甜菜、桑、棉花、豌豆、葱、胡萝卜等,幼虫危害玉米心叶并咬成缺刻。
1、生活习性:一般一年发生二代。以蛹在土中越冬,4月下旬至9月上旬是成虫发生期,5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及8月下旬至9月中旬是幼虫危害盛期,6月下旬至7月中旬及10月上旬为化蛹期,成虫在植物叶片上产卵。
2、防治方法:用50%辛硫磷乳油,或40%氧化乐果乳油,或50%马拉硫磷乳油,或35%伏杀磷乳油,或50%杀螟硫磷乳油,或50%亚胺硫磷乳油800倍液喷雾,每亩喷药液50-60千克。
玉米生育中、后期,主要病、虫害有纹枯病、穗腐病和玉米螟(即钻心虫)等。玉米被害后,导致减产降质。
玉米中、后期病虫害的防治,除及时清除病株、残叶,减少病原、虫源,疏通田间"三沟",搞好健身栽培外,重要的是克服玉米植株高大、田间郁闭的困难,适时进行药剂保护。
当玉米大喇叭口期(心叶期),每亩用5%井冈霉素可溶性粉剂200克,拌无菌细土20-25公斤撮施于玉米大喇叭口内,不仅防效高,成本低,持效期长,简便易行,而且井冈霉素系生物农药,对人、畜安全,无残留,对天敌也无不良影响,还可克服水源缺乏的困难和操作麻烦两大难题。采用井冈霉素毒土1次性撮施于心叶,不仅对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可达85.8%,比同等用量1次性喷雾的效果高出12.4个百分点,比两次喷雾的效果也高出5.1个百分点。直到玉米成熟期,防治效果仍能达到71.2%-86.6%,而且还可兼治玉米穗腐病,其效果可达86.3%。这是由于药土撮心法,药土撮入玉米喇叭口内,药土集中,不会流失,有利于玉米植株缓慢吸收;而喷雾则由于在喷雾过程中,至少有20%左右药液流失,因而药效较差。若在毒土中混拌杀菌剂(如稻瘟净)、杀虫剂(如敌敌畏、杀螟丹)等,则可兼治多种病虫,一举多得。
当雌穗灌浆中、后期,玉米钻心虫会钻入果穗中咬食籽粒,每亩可用50%敌敌畏乳油0.4公斤,对水10公斤,喷雾或用棉球均匀涂抹在雌穗顶端和花丝上,亦可收到同样的防治效果。
玉米生虫子了,虫子到处爬,还变成了飞蛾,用什么药能把虫子杀死
太阳一晒,虫子会全跑掉,安全卫生,绝对有效
玉米蚜虫(腻虫)怎么防治,玉米蚜虫防治方法
通过视频的形式,详细的介绍了玉米蚜虫的繁殖、危害及防治,让种植户明白防治的最佳时期,把危害降到最低。
玉米蚜虫的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20代左右,以成、若蚜在麦类及早熟禾、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的心叶里越冬。翌年3—4月间随着气温上升,开始在越冬寄主上活动、繁殖为害。
6月下旬7月初蚜虫由其他寄主迁往夏玉米,7月下旬玉米蚜大量迁入,抽雄前蚜虫在心叶为害,7月底至8月上旬玉米进入抽雄期,玉米蚜迅速增殖。8月上旬至中旬进入盛期,百株蚜量达万头以上。
8月下旬末天敌大量出现,气候干燥凉爽,蚜量急剧下降,集中在雌穗苞叶或下部叶片,玉米收获前产生有翅蚜迁飞其他寄主。
成、若蚜群集于叶片背面、心叶、花丝和雄穗取食、能分泌“蜜露”并常在被害部位形成黑色霉状物,影响光合作用,叶片边缘发黄;发生在雄穗上会影响授粉并导致减产;被害严重的植株的果穗瘦小,籽粒不饱满,秃尖较长。此外,蚜虫还能传播玉米矮花叶病毒和红叶病毒,导致病毒病造成更大的产量损失。
一、农业防治:清除田间地头杂草,减少早期虫源。
二、化学防治:
1、种子包衣或拌种。用70%噻虫嗪种衣剂包衣,或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拌种,对苗期蚜虫防治效果较好。
2、使用颗粒剂。玉米心叶期,在蚜虫盛发前,每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1.5~2千克撒于心叶内,或15%毒死蜱日夏养花网颗粒剂300~500克/亩,按1:30~40比例拌细沙土均匀撒于心叶内,兼治玉米螟。
3、喷雾防治。苗期和抽雄初期是防治玉米蚜虫的关键时期,若发现蚜虫较多时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2.5%三氟氯氰菊酯25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25%噻虫嗪水分散剂6000倍液等喷雾。
玉米蚜虫是玉米生长过程中最具危害的害虫之一,玉米蚜虫危害玉米穗部,是内吸性害虫,主要吸取玉米的汁液,妨碍玉米的生长,对玉米的危害极大,需重点防治。以上详细介绍了玉米蚜虫(腻虫)怎么治,玉米蚜虫防治方法等相关信息,建议玉米种植户好好学习,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一年发生20代左右,以成、若蚜在麦类及早熟禾、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的心叶里越冬。翌年3—4月间随着气温上升,开始在越冬寄主上活动、繁殖为害。
6月下旬7月初蚜虫由其他寄主迁往夏玉米,7月下旬玉米蚜大量迁入,抽雄前蚜虫在心叶为害,7月底至8月上旬玉米进入抽雄期,玉米蚜迅速增殖。8月上旬至中旬进入盛期,百株蚜量达万头以上。
8月下旬末天敌大量出现,气候干燥凉爽,蚜量急剧下降,集中在雌穗苞叶或下部叶片,玉米收获前产生有翅蚜迁飞其他寄主。
成、若蚜群集于叶片背面、心叶、花丝和雄穗取食、能分泌“蜜露”并常在被害部位形成黑色霉状物,影响光合作用,叶片边缘发黄;发生在雄穗上会影响授粉并导致减产;被害严重的植株的果穗瘦小,籽粒不饱满,秃尖较长。此外,蚜虫还能传播玉米矮花叶病毒和红叶病毒,导致病毒病造成更大的产量损失。
一、农业防治:清除田间地头杂草,减少早期虫源。
二、化学防治:
1、种子包衣或拌种。用70%噻虫嗪种衣剂包衣,或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拌种,对苗期蚜虫防治效果较好。
2、使用颗粒剂。玉米心叶期,在蚜虫盛发前,每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1.5~2千克撒于心叶内,或15%毒死蜱日夏养花网颗粒剂300~500克/亩,按1:30~40比例拌细沙土均匀撒于心叶内,兼治玉米螟。
3、喷雾防治。苗期和抽雄初期是防治玉米蚜虫的关键时期,若发现蚜虫较多时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2.5%三氟氯氰菊酯25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25%噻虫嗪水分散剂6000倍液等喷雾。
玉米蚜虫是玉米生长过程中最具危害的害虫之一,玉米蚜虫危害玉米穗部,是内吸性害虫,主要吸取玉米的汁液,妨碍玉米的生长,对玉米的危害极大,需重点防治。以上详细介绍了玉米蚜虫(腻虫)怎么治,玉米蚜虫防治方法等相关信息,建议玉米种植户好好学习,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玉米上的蚜虫是怎么发生的?
每年3~4月随着气温上升开始活动,主要危害小麦的心叶
5月产生有翅蚜,迁向春玉米田定居危害。6月中下旬小麦临近成熟前迁飞至夏玉米的心叶内危害。夏玉米扬花期,营养丰富,是玉米蚜虫严重危害期
8~9月在夏玉米的叶片、雌雄穗上大量发生。如遇干旱或降雨量低于20毫米,易导致玉米蚜大发生。
供您参考
愿您生活幸福快乐!
谢谢您的好评!
5月产生有翅蚜,迁向春玉米田定居危害。6月中下旬小麦临近成熟前迁飞至夏玉米的心叶内危害。夏玉米扬花期,营养丰富,是玉米蚜虫严重危害期
8~9月在夏玉米的叶片、雌雄穗上大量发生。如遇干旱或降雨量低于20毫米,易导致玉米蚜大发生。
供您参考
愿您生活幸福快乐!
谢谢您的好评!
文章标签:
本文标题: 玉米生蚜虫怎么办?
本文地址: http://www.rixia.cc/wenda/175371.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