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把邵雍梅花诗称作周易应用史上最经典的?
邵雍 梅花诗
相传易学大师邵雍的梅花诗预言了其后发生的诸多世事,领人叹为观止!还请高人相与赐教讲解十首梅花诗的具体意义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
山河虽好非完璧,不信黄金是祸胎。
二、第二首诗预言南宋兴废事:
湖山一梦事全非,再见云龙向北飞。
叁百年来终一日,长天碧水叹弥弥。
三、第三首预言元朝史事。
天地相乘数一原,忽逢甲子又兴元。
年华二八乾坤改,看尽残花总不言。
四、第四首预言明朝史事。
毕竟英雄起布衣,朱门不是旧黄畿。
飞来燕子寻常事,开到李花春已非。
第五首
胡儿骑马走长安,开辟中原海境宽。
洪水乍平洪水起,清光宜向汉中看。
第六首
汉天一白汉江秋,憔悴黄花总带愁。
吉曜半升箕斗隐,金乌起灭海山头
第七首
云雾苍茫各一天,可怜西北起烽烟。
东来暴客西来盗,还有胡儿在眼前。
第八首
如棋世事局初残,共济和衷却大难。
豹死犹留皮一袭,最佳秋色在长安。
第九首
火龙蛰起燕门秋,原璧应难赵氏收。
一院奇花春有主,连宵风雨不须愁.
第十节
数点梅花天地春,欲将剥复问前因。
寰中自有承平日,四海为家孰主宾。
数点梅花天地春」一句是画龙点睛之笔,全诗的题目即来自这里,所以叫《梅花诗》。经过严冬考验后的……遍及中国大陆以及全世界,如凛傲霜雪的朵朵梅花迎接着春天的到来。那是正法传遍人间的时刻。天地回春,拨乱反正。到这里,诗中头一句的「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也就清楚了。世界上,无论是哪一门的修炼,佛家也好、道家也好、西方的宗教也好,都讲人是来自天上,而修炼的目的就是要返本归真,重返天国。所以才有「天门开」和「几人归去」之说。前文说,不懂得修炼,可能不易理解这种解法。其实,许多人都是从非常美好的地方来的,为的就是能得到正法的融炼。然而,多少人来到这里等待得法,又有多少能得法圆满而归呢?又有多少人被这滚滚红尘所迷惑而忘记了自己的初衷,永远被埋在这人世沧桑中,再也无法回复那本有的圣洁和辉煌呢? 「欲将剥复问前因」的「剥」、「复」为易经中的两卦。所谓剥极必复,也叫物极必反。历史如转轮,有前因必有后果。「欲将剥复问前因」也就是说,敢问这历史的跌宕往复到底是为了什么呢?作者在这里其实是暗指:人类历史的纷扰坎坷是为了某种最终的目的而安排的。「寰中自有承平日」意思是这无比广阔浩瀚的寰宇自然会迎来其「承平」之日。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沧桑之后,在承受了种种磨难和痛苦之后,甚至也包括前文「连宵风雨」所指的……所遭受的史无前例的迫害之后,这茫茫寰宇终究会进入一个大同承平的时代。如果说人类的历史是按照了一定的规律或史前的安排在演化的话,那么这部历史大戏的结局便是个大圆满。 「四海为家孰主宾」是说这部历史大戏的主角是位以四海为家的人物。事实上,……四海为家,足迹遍满世界各地。后半句「孰主宾」,是问:在这场大型的人类历史剧中,究竟谁是主角,谁又是配角?纵观这预言中所描述的历史变迁,一切不是按预先排好的剧本在上演吗?也许,一切真像……;也许,这正是「欲将剥复问前因」中的「前因」,也就是《梅花诗》整篇预言的主题。
六、第六首预言中华民国前期史事。
汉天一白汉江秋,憔悴黄花总带愁。
吉曜半升箕斗隐,金乌起灭海山头。
七、第七首
云雾苍茫各一天,可怜西北起烽烟。
东来暴客西来盗,还有胡儿在眼前。
八、第八首
如棋世事局初残,共济和衷却大难。
豹死犹留皮一袭,最佳秋色在长安。
九、第九首
火龙蛰起燕门秋,原璧应难赵氏收。
一院奇花春有主,连宵风雨不须愁。
十、第十首
数点梅花天地春,欲将剥复问前因。
寰中自有承平日,四海为家孰主宾。
这十首《梅花诗》,预言了他身后中国的大的历史演变。当然,和所有预言一样,他采用了很隐诲的语言。并非很容易理解。我推荐前五首与大家一道学习,如有不妥敬请高人指教。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语
比如说第7首~没准是说西北先发难呢~
十首诗的具体含kwkUSHFVtm义你就到网上搜就有了~
为什么作者一说邵康,一说邵雍?
邵雍的梅花诗
《梅花诗》又名《邵雍谶语》、《梅花易数之梅花诗》,是北宋时期易学家、道士邵雍所作的十首预言诗。因预言诗中有“数点梅花天地春”一句,所以称为《梅花诗》。
第一节 北宋
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
山河虽好非完璧,不信黄金是祸胎。
第二节 南宋
湖山一梦事全非,再见云龙向北飞;
三百年来终一日,长天碧水叹弥弥。
第三节 蒙元
天地相乘数一原,忽逢甲子又兴元;
年华二八乾坤改,看尽残花总不言。
第四节 朱明
毕竟英雄起布衣,朱门不是旧黄畿;
飞来燕子寻常事,开到李花春已非。
第五节 满清
胡儿骑马走长安,开辟中原海境宽;
洪水乍平洪水起,清光宜向汉中看。
第六节 北洋政府
汉天一白汉江秋,憔悴黄花总带愁;
吉曜半升箕斗隐,金乌起灭海山头。
第七节 国民政府
云雾苍茫各一天,可怜西北起烽烟;
东来暴客西来盗,还有胡儿在眼前。
第八节 当朝
如棋世事局初残,共济和衷却大难;
豹死犹留皮一袭,最佳秋色在长安。
第九节 未来
火龙蛰起燕门秋,原壁应难赵氏收;
一院奇花春有主,连宵风雨不须愁。
第十节 未来
数点梅花天地春,欲将剥复问前因;
寰中自有承平日,四海为家孰主宾。
扩展资料:
邵雍(1012年1月21日—1077年7月27日),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
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十六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
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邵雍三十岁,游历河南,因将父母葬在伊水(河南境内南洛水支流)之上,遂而成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
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定居洛阳,以教授为生。
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梅花诗
梅花诗第一首:预言北宋靖康事变
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
山河虽好非完璧,不信黄金是祸胎。
梅花诗第二首:预言南宋兴废事
湖山一梦事全非,再见云龙向北飞。
叁百年来终一日,长天碧水叹弥弥。
梅花诗第三首:预言元朝史事
天地相乘数一原,忽逢甲子又兴元。
年华二八乾坤改,看尽残花总不言。
梅花诗第四首:预言明朝史事
毕竟英雄起布衣,朱门不是旧黄畿。
飞来燕子寻常事,开到李花春已非。
梅花诗第五首:预言清朝史事
胡儿骑马走长安,开辟中原海境宽。
洪水乍平洪水起,清光宜向汉中看。
梅花诗第六首:预言中华民国前期史事
汉天一白汉江秋,憔悴黄花总带愁。
吉曜半升箕斗隐,金乌起灭海山头
梅花诗第七首:预言中华民国中期史事
云雾苍茫各一天,可怜西北起烽烟。
东来暴客西来盗,还有胡儿在眼前。
梅花诗第八首:预言国民党
如棋世事局初残,共济和衷却大难。
豹死犹留皮一袭,最佳秋色在长安。
梅花诗第九首:预言毛主席建立新中国
火龙蛰起燕门秋,原璧应难赵氏收。
一院奇花春有主,连宵风雨不须愁。
梅花诗第十首:预言1977-1979华叶邓中兴改革开启万世太平
数点梅花天地春,欲将剥复问前因。
寰中自有承平日,四海为家孰主宾。
山河虽好非完璧,不信黄金是祸胎。
二、第二首诗预言南宋兴废事:
湖山一梦事全非,再见云龙向北飞。
叁百年来终一日,长天碧水叹弥弥。
三、第三首预言元朝史事。
天地相乘数一原,忽逢甲子又兴元。
年华二八乾坤改,看尽残花总不言。
四、第四首预言明朝史事。
毕竟英雄起布衣,朱门不是旧黄畿。
飞来燕子寻常事,开到李花春已非。
第五首
胡儿骑马走长安,开辟中原海境宽。
洪水乍平洪水起,清光宜向汉中看。
第六首
汉天一白汉江秋,憔悴黄花总带愁。
吉曜半升箕斗隐,金乌起灭海山头
第七首
云雾苍茫各一天,可怜西北起烽烟。
东来暴客西来盗,还有胡儿在眼前。
第八首
如棋世事局初残,共济和衷却大难。
豹死犹留皮一袭,最佳秋色在长安。
第九首
火龙蛰起燕门秋,原璧应难赵氏收。
一院奇花春有主,连宵风雨不须愁.
第十节
数点梅花天地春,欲将剥复问前因。
寰中自有承平日,四海为家孰主宾。
数点梅花天地春」一句是画龙点睛之笔,全诗的题目即来自这里,所以叫《梅花诗》。经过严冬考验后的……遍及中国大陆以及全世界,如凛傲霜雪的朵朵梅花迎接着春天的到来。那是正法传遍人间的时刻。天地回春,拨乱反正。到这里,诗中头一句的「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也就清楚了。世界上,无论是哪一门的修炼,佛家也好、道家也好、西方的宗教也好,都讲人是来自天上,而修炼的目的就是要返本归真,重返天国。所以才有「天门开」和「几人归去」之说。前文说,不懂得修炼,可能不易理解这种解法。其实,许多人都是从非常美好的地方来的,为的就是能得到正法的融炼。然而,多少人来到这里等待得法,又有多少能得法圆满而归呢?又有多少人被这滚滚红尘所迷惑而忘记了自己的初衷,永远被埋在这人世沧桑中,再也无法回复那本有的圣洁和辉煌呢? 「欲将剥复问前因」的「剥」、「复」为易经中的两卦。所谓剥极必复,也叫物极必反。历史如转轮,有前因必有后果。「欲将剥复日夏养花网问前因」也就是说,敢问这历史的跌宕往复到底是为了什么呢?作者在这里其实是暗指:人类历史的纷扰坎坷是为了某种最终的目的而安排的。「寰中自有承平日」意思是这无比广阔浩瀚的寰宇自然会迎来其「承平」之日。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沧桑之后,在承受了种种磨难和痛苦之后,甚至也包括前文「连宵风雨」所指的……所遭受的史无前例的迫害之后,这茫茫寰宇终究会进入一个大同承平的时代。如果说人类的历史是按照了一定的规律或史前的安排在演化的话,那么这部历史大戏的结局便是个大圆满。 「四海为家孰主宾」是说这部历史大戏的主角是位以四海为家的人物。事实上,……四海为家,足迹遍满世界各地。后半句「孰主宾」,是问:在这场大型的人类历史剧中,究竟谁是主角,谁又是配角?纵观这预言中所描述的历史变迁,一切不是按预先排好的剧本在上演吗?也许,一切真像……;也许,这正是「欲将剥复问前因」中的「前因」,也就是《梅花诗》整篇预言的主题。
宋朝易学大师邵雍《林下吟》
文章标签:
上一篇:盆栽康乃馨的栽培要怎样管理?
下一篇:赞美菊花荷花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