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夏养花网

您好,欢迎访问日夏养花网,我们的网址是:http://www.rixia.cc

怎么种植平菇

2021-09-01 23:33:45 分类:养花问答 来源: 日夏养花网 作者: 网络整理 阅读:120

如何自己种植平菇?

平菇的种植技术:平菇很适合于代料栽培,可以袋栽、柱式栽培、床架栽培和阳畦栽培。以袋栽和柱式栽培为优,其产量高、品质好、效益高。
袋栽平菇的优点:①有利于控制杂菌和害虫的危害,成功率高;②充分利用空间,占地面积小(15~18平方米的培养室可培养1500~2000袋);③生产周期缩短,采用堆积发菌,增高料温,加快发菌,缩短菌丝生长期;④便于移动管理,可充分利用场地;⑤有利于控制温度,保持湿度,出菇整齐,菇形好,产量稳定。
袋栽平菇的技术要求:
1、原料的选择 原料应新鲜、无霉变、无虫蛀、不含农药或其他有害化学成分。栽培前放在太阳下暴晒2~3天,以杀死料中的杂菌和害虫。对包谷芯、豆杆、稻草、麦杆、杂木等原材料,应预先切短或粉碎。
2、培养料配方
① 棉籽壳99% 石灰1% 多菌灵0.1%
② 包谷芯76% 棉籽壳20% 麦麸皮或包谷粉3% 石灰1%
③ 包谷杆87.5% 麦麸皮5% 包谷面3% 石灰3% 尿素0.5% 食盐1%
④ 稻草74% 包谷粉25% 石膏粉1% 多菌灵0.1%
⑤ 麦杆84% 麦麸皮8% 石膏2% 尿素0.5% 过磷酸钙1.5% 石灰4%
⑥ 锯木面60% 棉籽壳30% 麦麸皮9% 石灰1%
⑦ 杂草94% 麦麸皮5% 石膏1%
可用作平菇栽培的原材料很多,以新鲜、干燥、易处理、便于收集和保存为原则,配置时注意调节培养料的营养和酸碱度,原料调制前,包谷芯应粉碎成花生米大小的颗粒,包谷杆、麦杆和稻草等均应碾碎并切成3~5厘米长的小段。
3、堆积发酵 按上属配方要求,准确称料,将料充分混合(易溶于水的应先加入水中溶解),然后加水拌匀。春栽气温低,空气湿度小,培养料中加水适当多一些,在100公斤干料中加入150公斤水为宜,不同培养料加水量也略有不同,玉米芯、绒长的棉籽壳可适当加水多一些,绒短的棉籽壳应少加些水。拌好的培养料堆闷2小时,让其吃透水后进行堆积发酵。建堆的方法是:在水泥地面上铺一层麦杆,约10厘米厚,把培养料放在麦杆上,料少时堆成1米高的圆形堆,料多时堆成高1米,宽1米的条形堆,每隔30厘米左右,用木棍扎通气眼到料底,然后在料堆上覆盖草垫或塑料薄膜。当料堆中心温度升到55~60℃时维持18小时进行翻堆,内倒外、外倒内,继续堆积发酵,使料堆中心温度再次升高到55~60℃时维持24小时,再翻堆1次。经过两次翻堆,培养料开始变色,散发出发酵香味,无霉味和臭味,并有大量的白色放线菌菌丝生长,发酵即结束。然后用pH试纸检查培养料的酸碱度,并调节pH为8左右,待料温降到30℃以下时进行装袋。生产实践证明,用发酵料栽培平菇菌丝生长快、杂菌少、产量高。
4、装袋 选用宽23厘米,长43厘米,厚0.025微米的低压聚乙烯筒膜,每公斤筒膜可截180个左右,每袋可装干料0.7~0.8公斤。人工装袋时,应一手提袋,一手装料,边装边压。装至离袋口8厘米左右时,将料面压实,清理袋口料物,排气后紧贴料面用绳子缠3~4圈,扎紧扎牢,防止进水、进气。装袋时注意:①装袋前要把料充分拌一次。料的湿度以用手紧握指缝间见水渗出而不往下滴为适中,培养料太干太湿均不利于菌丝生长。装袋时要做到边装料、边拌料,以免上部料干,下部料湿;②拌好的料应尽量在4小时之内装完,以免放置时间过长,培养料发酵变酸;③装袋时不能蹬、不能摔、不能揉,压料用力均匀,轻拿轻放,保护好袋子,防止塑料袋破损;④装袋时要注意松紧适度,一般以手按有弹性,手压有轻度凹陷,手拖挺直为度。压得紧透气性不好,影响菌丝生长;压得松则菌丝生长散而无力,在翻垛时易断裂损伤,影响出菇;⑤装好的料袋要求密实、挺直、不松软,袋的粗细、长短要一致,便于堆垛发菌和出菇;⑥将装好的料袋逐袋检查,发现破口或微孔立即用透明胶布封贴。
5、灭菌 技术要点:①清洗锅内污水,换上清水,将装好料的菌袋及时进灶,合理堆放。料袋在灶内采用一袋袋上下对正的直叠式摆放。这样不仅孔隙大,有利于蒸汽穿透,而且灭菌后的菌袋成为四面体,有利于接种和后期管理。蒸仓内四个角自上而下留下15平方厘米的通气道,排与排之间也要留下空隙,保障蒸汽畅通,确保灭菌彻底;②灭菌时要做到“三勤”。即:勤看火及时加煤;勤加水防止干锅;勤看温度防止掉温;③烧火应掌握“攻头、促尾、保中间”。灭菌开始时必须大火攻头,力争在4~6小时之内使灶温升到100℃,并开始记时。然后稳火控温,使温度一直保持在100℃不掉温,维持24小时。灭菌最后2小时旺火猛烧,达到彻底灭菌的目的。停火后焖料,当温度降到70℃左右时,抢温出锅,并迅速运往接种室冷却,菌袋冷却时应“井”字形叠放,要注意,切勿“大头、小尾、中间松”;④防止漏气。常压灭菌灶的门要密封严实。
6、接种 接种要在无菌条件下严格操作,一是必须为接种创造一个相对无菌的环境以防止杂菌感染kpKLsJY;二是必须按照一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操作,才能防止杂菌进入料袋内,确保接种成功。接种过程:①环境消毒。接种前一周将接种室内外打扫干净,撒上石灰或波尔多液。使用前3~4天将接种室密闭,用0.5~1公斤硫磺(或1公斤甲醛)熏蒸消毒12~24小时。料袋入室前,用消毒液喷洒室内外地面和空间;②菌种的选择和消毒处理。选择菌丝洁白、粗壮、浓密、交织成块的优质菌种,用消毒液清洗菌种瓶外壁并立即移入接种室,在无菌条件下,敲破瓶壁,取出菌种,将菌种掰成胡豆粒大小的块,不宜太大也不宜太碎;③在料袋温度降至28℃~30℃时,解开料袋一端的绳子,拉直料袋,并把菌种均匀撒在料袋口,一定要将料袋口的培养料完全覆盖,然后收拢料袋,套上塑料圈,盖上纸,用软胶圈把纸和料袋一齐扎在塑料圈上。接种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做好接种时的灭菌;②接种时动作要快速、准确;③接种及操作人员必须做好个人清洁卫生,将手和头发洗干净,剪去指甲,手和手臂要用70%酒精消毒。
7、堆垛发菌 菇棚(房)消毒后,把接过种的料袋搬运到菇棚(房)内,在畦床上对垛发菌。堆垛的层次,要看气温高低而定,夏秋季气温高时,堆放2~4层,料袋堆放成“井”字形,交叉排放,便于散热,垛与垛之间留出60~70厘米宽的人行道,便于操作和通风换气,还要留出一定的空地,以便翻堆倒垛。春季或冬季气温低时,畦床应铺上一层稻草或麦草,以免下层温度太低影响发菌,同时增高堆垛,堆放10~12层,上面在覆盖塑料薄膜或草帘保温,提高堆温,促进菌丝生长。如菇棚未建好,也可采用露地发菌。露地发菌场地要求干燥、洁净、凉爽,堆垛上盖一层草帘遮荫,下雨前加盖塑料薄膜,雨后揭膜,使温度保持在20℃左右为宜。发菌管理的要点如下:
①保持温度、注意堆温变化。堆垛发菌后,要定期在料袋间插温度计观察堆温,注意堆温变化。发菌温度以25~30℃为好,高于30℃应及时散堆,加大通风量,防止高温烧坏菌丝。温度低于20℃应设法增温保温。
②通风换气。菇棚每天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气温高时早晚通风,气温低时中午通风。
③保持干燥。菇棚内空气相对湿度60~70%为宜。
④光线要暗。弱光有利于菌丝生长。
⑤翻堆。堆垛后每隔5~7天翻垛一次,将下层料袋往上垛,上层的下垛,里面的往外垛,外面的往里垛,使菌袋受温一致,发菌整齐。翻垛时发现有杂菌污染的料袋,应将其拣出;若发现有菌丝不吃料的,必须查明原因及时采取措施。
⑥通气补气。采用两头扎口封闭式发菌,在发菌早期,袋内含氧量可以满足菌丝生长的需要。随着菌丝生长量增大,袋内供氧量不足就会影响菌丝正常生长。当袋两头菌丝各长进料内2~3厘米时,可在菌丝生长带上端1~2厘米处用大头针(或缝衣针)周身刺孔8~10个孔,或用削尖的竹筷由袋口往里扎3~4个孔,或将袋两头扎紧的绳子稍加松开,利用松绳后袋口薄膜的自然张力,让新鲜空气进入袋内,以通气补氧,促进菌丝健壮生长。
⑦预防鼠害。防止老鼠咬破料袋,引发杂菌污染。
8、发菌阶段常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①菌丝不萌发,不吃料。发生原因:料变质,孳生大量杂菌;培养料含水量过高或过低;菌种老化,生活力很弱;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加石灰过量,pH值偏高。
解决办法:使用新鲜无霉变的原料;使用适龄菌种(菌龄30~35天);掌握适宜含水量,手紧握料指缝间有水珠不滴下为度;发菌期间棚温保持在20℃左右,料温25℃左右为宜,温度宁可稍低些,切勿过高,严防烧菌,;培养料中勿添加抑菌剂,添加石灰应适量,尤其再气温较低时添加量不宜超过1%。PH7~8为宜。
②培养料酸臭。发生原因:发菌期间遇高温未及时散热降温,细菌大量繁殖,使料发酵变酸,腐败变臭;料中水分过多,空气不足,厌氧发酵导致料腐烂发臭。
解决办法:将料倒出,摊开晾晒后添加适量新料再继续进行发酵,重新装袋接种;如料已腐烂变黑,只能废弃作肥料。
③菌丝萎缩。发生原因:料袋堆垛太高,发生发酵热时未及时倒垛散热,料温升高达35℃以上烧坏菌丝;料袋大,装料多,发酵热高;发菌场地温度过高加之通风不良;料过湿加之装得太实,透气不好,菌丝缺氧也会出现菌丝萎缩现象。
解决办法:改善发菌场地环境,注意通风降温;料袋堆垛发菌,气温高时,堆放2~4层,呈“井”字形交叉排放,便于散热;料袋发酵热产生期间及时倒垛散热;拌料时掌握好料水比,装袋时做到松紧适宜;装袋选用的薄膜筒宽度不应超过25厘米为好,避免装料过多发生发酵热过高。
④袋壁布满豆渣样菌苔。发生原因:培养料含水量大,透气性差,引发酵母菌大量孳生,在袋膜上大量聚积,料内出现发酵酸味。
解决办法:用直径1厘米削尖的圆木棍在料袋两头往中间扎孔2~3个,深5~8厘米,以通气补氧。不久,袋内壁附着的酵母菌苔会逐渐自行消退,平菇菌丝就会继续生长。
⑤霉菌污染。原因:培养料或菌种本身带菌;发菌场地卫生条件差或老菇房未作彻底消毒;菇棚高温高湿不通风。
解决办法:选用新鲜、无霉变、经暴晒的培养料,发酵要彻底;避开高温期播种,加强通风,防止潮湿闷热;选用优质、抗霉,吃料快的菌种;霉菌污染发现早,面积小时,可用pH10以上的石灰水注入被污染的培养料,同时搬离发菌场,单独发菌管理。对污染严重的则清除出场,挖坑深埋处理。
⑥发菌后期吃料缓慢,迟迟长不满袋。发生原因:袋两头扎口过紧,袋内空气不足,造成缺氧。
解决办法:解绳松动料袋扎口或刺孔通气。
⑦软袋。一般袋料表面长有菌丝,但袋内菌丝少,且稀疏不紧密,菌袋软而无弹性。发生原因:菌种退化或老化,生活力减弱;高温伤害了菌种;添加氮源过多,料内细菌大量繁殖,抑制菌丝生长;培养料含水量大,氧气不足,影响菌丝向料内生长。
解决办法:使用健壮、优质的菌种;适温接种,防高温伤菌;培养料添加的氮素营养适量,切勿过富;发生软袋时,降低发菌温度,袋壁刺孔排湿透气,适当延长发菌时间,让菌丝往料内长足发透。
⑧ 菌丝未满袋就出菇。发生原因:发菌场地光线过强,低温或昼夜温差过大刺激出菇。
解决办法:注意避光和夜间保温,提高发菌温度,改善发菌环境。
9、出菇管理 发菌阶段,在温度25℃左右,空气相对湿度60%左右,暗光和通风良好的条件下,一般中高温型平菇25天左右,低温型30~35天,菌丝即可长满袋。当部分菌袋出现子实体原基时,表明菌丝已经成熟,这时即可适时转入出菇管理。将菇棚消毒,灌水浸湿晾干后,按菌袋菌丝成熟程度分别整齐地堆放于畦床上,堆高7~8层,一般150平方米菇棚可以堆放5000~6000袋(折合干料3500~4000公斤)。然后解开菌袋两头扎口,当料面见有小菇蕾出现时,用剪刀剪去袋两头的薄膜,暴露料面,以促使菇蕾迅速生长。
(1)、出菇管理要点
①拉大温差,刺激出菇。平菇是变温结实,加大温差刺激有利于出菇。利用早晚气温低时加大通风量,降低温度,拉大昼夜温差至6~10℃,以刺激出菇。低温季节,白天注意增温保湿,夜间加强通风降温;气温高于20℃以上时,可采用加强通风和进行喷水降温的方法,以拉大温差,刺激出菇。
②加强湿度调节。出菇场地要经常喷水,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在料面出现菇蕾后,要特别注意喷水,向空间、地面喷雾增湿,切勿向菇蕾上直接喷水,只有当菇蕾分化出菌盖和菌柄时,方可少喷、细喷、勤喷雾状水,补足需水量,以利于子实体生长。在采收一、二潮菇后,菌袋内水分低于60%时,应给予补水,采用直接向袋内注水或用水浸泡,浸泡时用铁丝在菌袋上扎3~4个孔,可使水容易浸入菌袋。
③加强通风换气。低温季节一天1次,每次30分钟,一般中午喷水后进行;气温高时,一天2~3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换气多在早、晚进行,切忌高湿不透气。通风换气必须缓慢进行,避免让风直接吹到菇体上,以免菇体失水,边缘卷曲而外翻。
④增强光照。散射光可诱导早出菇,多出菇;黑暗则不出菇;光照不足,出菇少,柄长,盖小,色淡,畸形。一般以保持菇棚内有“三分阳七分阴”的光照强度为宜。但不能有直射光,以免晒死菇体。
(2)、出菇管理中的注意事项 出菇棚内,应按菌袋菌丝成熟早晚分畦堆放,使出菇整齐一致,有利于同步管理。菌袋进入出菇管理时,先解开两头扎口,不要急于把袋口完全张开,以防料表面失水干燥,影响正常出菇。
(3)、覆土出菇 袋栽平菇,一般出2潮菇后,经过补水管理还能继续出菇,但出菇少,菇体小且不整齐,经济效益低。采取覆土出菇,则有利于增产。覆土的方法是:在菇棚内开沟整畦,挖宽1米,深20~30厘米,长度不限的沟畦、畦与畦间留50厘米的人行道。将出过2潮菇的菇筒两头料面清理干净,脱去塑料袋,截成两段,竖直排放在沟畦内,然后用肥袄菜园土填充菌筒间的缝隙,并盖于菌筒表面0.5~1厘米厚。覆土后,在沟畦内灌大水一次,以浸透菌筒。在出菇适温条件下,约7天左右菌床上就有菇蕾出现,按出菇要求进行管理,可继续采菇4~5潮。
10、出菇期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出菇期间常见下列现象直接影响种菇效益。
(1)不现蕾 发生原因:①菌种不适,高温季节用低温型菌种,或低温季节用高温菌种;②缺少温差刺激;③培养料含水量偏低,料面干燥;④温度较高,空气干燥,培养料表面出现白色棉状物(气生菌丝),影响菇蕾形成;⑤菌丝老化,形成较厚的菌膜;⑥通气不良,二氧化碳浓度高,光照不足,延缓菌丝的营养生长。
解决办法:①选用适温菌种;②通风降温拉大昼夜温差至6℃以上;喷水增湿,使空气相对湿度提高到85%~90%;防止气生菌丝产生;③料面菌膜增厚时,用铁丝耙划破;④加强通风,增加散射光照,诱导菇蕾形成;⑤浸泡菌袋或向料内注水,补充水分,也可向料面喷洒冷水,以刺激出菇;⑥出菇时,在菌袋两端料面出现大量菇蕾时,再用小刀割去多余的塑料袋,露出幼菇。切勿过早打开袋口,造成料面干燥,影响菇蕾形成。
(2)幼菇枯死 原因:①持续高温,幼菇受热干枯;②培养料含水量低,空气湿度小;③二氧化碳浓度高,幼菇缺氧死亡。
解决办法:①出菇期防高温,一旦温度过高,及时进行通风和降温;②增加喷水,提高空气湿度,喷雾壮水为好,切勿用水直接喷幼菇;③菇棚定期通风,补充新鲜空气,及时排除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
(3)烂菇 原因:喷水过多,加上通风不良,菇体表面积水,引起水肿软化腐烂。
解决办法:减少喷水,改善通风,一般在喷水后随即予以通风,让菇体表面积水及时散发。
(4)菌柄细长菌盖不分化 原因:①光照不足,多见于地下室,人防地道内种菇;②二氧化碳浓度高,促使菌柄迅速生长,菌盖形成困难。
解决办法:①增加光照,增设工人照明灯;②通风补气。
(5)袋内结菇 原因:①袋口解开晚;②两头料面干燥,不利于菇蕾形成;③料袋装得偏松,造成培养料与料壁间有较大的间隙。
解决办法:袋内结菇,多为畸形,会消耗营养,影响产量。应用隔膜将料压紧,排出空气,使营养集中,供袋两头出菇。
(6)畸形菇 常见的畸形菇有瘤状菇、花椰菜菇、蓝色菇或蓝边菇和喇叭菇等,甚至二度分化,严重影响商品价值。
原因:①温度过低,且时间又长,造成菌盖内外层细胞生长失调,出现瘤状或颗粒状突起;②菇棚通风不足,造成空气温度过高或二氧化碳浓度增高,形成喇叭菇;③棚内生炉增温引起一氧化碳及其他有害气体积累,刺激菇体生长变异,发生变色反应。
解决办法:①冬季天冷增温时要注意通风,不宜在菇棚内直接生炉,应修建火墙或火道;②菇棚内要通风良好,光照充足。
首先应该选择种植原料。一般可以利用棉籽壳。玉米芯。木屑,豆秸等作为主料。订购菌种。根据当地的气候选择适宜的栽培季节。具体技术可以登录江苏食用菌网。那里有详细的平菇栽培技术资料和视频。你可以学习一下。
买几袋菌种,买点2245cm的塑料袋。找一点棉籽壳,加点石灰水搅拌均匀,然后装袋,两端播上菌种封口。放入避光,干燥低温的地方培养即可。等到菌丝长满菌袋,增加湿度,给以散射光刺激就能出菇了。

自己在家怎样种平菇

自己在家种平菇的方法如下:

1、需要去买一袋平菇菌包,这是长出蘑菇来的基质,我们都知道蘑菇不是栽种出来的,也不是树上结出来的,这种的菌类是从菌包中长出来的。

2、将菌菇包打开一个口透气其他的位置不要动,然后喷一些水在里面以便维护好植株生长所需要的温度湿润的环境,加入的水分会被菌菇包给吸收了以备后来用。

3、然后我们需要将环境温度给控制在20-30℃的范围内,配合上水分营造出一个温暖湿润的环境,正适合菌类的生长,一定要记得别把它放在光照下,相反的要放在阴暗潮湿的位置,等一段时间去看,就会发现蘑菇已经长出来了,只需多等些日子就能吃上新鲜的蘑菇了。

注意事项:

1、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见光,如果放在阳光下直射就会白白浪费了努力。

2、摘蘑菇的时候别用手去抠,用刀子去割就好了。
平菇很适合于代料栽培,可以袋栽、柱式栽培、床架栽培和阳畦栽培。选择新鲜、无霉变、无虫蛀、不含农药或其他有害化学成分的原料,配置出培养基;育菇前期的温度最好保持在二十八度左右,后期控制在二十四左右即可,湿度最好能控制在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七十左右;在无菌的环境下进行接种,等待菌种成长即可。
种平菇,是有菌种,有专业卖这个菌种的,卖回家就可以长出平菇。

如何种植平菇

如何种植平菇
一、正确选择品种。

品种的选择很重要,有很多菇农栽培高温平菇失败,多是因为品种选择失误,有的菇农没有将品种的温型搞清楚,随便拿来种植,结果因温型不对,造成不出菇或发菌失败。因此在引种时一定要到信誉高的科研单位,而且要详细询问所购品种的温型、色泽、菇型等生物性状,必要时可在引回后作出菇试验进行鉴定,以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二、保证菌种质量。

要想使高温平菇高产、稳产,掌握菌种的正确制作工艺,保证菌种的良好质量很重要。实践证明,良种可比劣种增产30%以上,而且出菇强壮,病虫害很少发生。因为质量好的菌种生命力强,播种后菌丝生长旺盛,从而可抑制杂菌生长,同时因为菌丝在培养基内分解和吸收营养的能力强,可以更好地为子实体输送养分和水分,可获得平菇的高产、稳产。

三、场地选择。

高温平菇的出菇场地可为大拱棚、半地下式菇棚、夏季闲置菜棚、废弃房舍等。要求是棚上覆盖物必须要厚,通风良好、排水方便。

四、菌袋制作。

可采取熟料制袋和发酵料制袋两种方法,不能采取生料栽培,否则会导致生产失败。

1、熟料制袋。

熟料栽培是指培养料配置后先经高温灭菌,再进行播种和发菌的方法。高温平菇的栽培以这种方式最为适用,其好处一是培养料经高温灭菌后,料内营养能得到充分分解,便于平菇菌丝吸收,平菇菌丝生长速度快,对培养料的营养利用率高,可获得高产、稳产;二是采取该种方www.rixia.cc式后,培养料内可放心添加多种营养物质,而不必担心杂菌在发菌期污染菌棒;三是熟料栽培日夏养花网的料温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可防止生料栽培发菌中的烧堆现象;四是熟料栽培出菇早,同期播种,可比生料栽培提前出菇10~15天。熟料菌袋的规格可选用20厘米45厘米2.5~3丝为宜,不可过粗或过薄。

2、发酵料制袋。

该种方式是对培养料进行发酵处理,适用于发菌经验比较丰富的菇农。具体办法是将培养料加水拌匀后,建成宽1.5米左右,高1.2~1.5米左右,长度不限的料堆,料堆干料量应在500公斤以上,不能太少,以免料温不能升高或升得太慢。料堆上部应堆成龟背形,四周轻轻拍实,用直径约5厘米的木棒在料堆顶部打两行透气眼,再在料堆的中部及下部横向向里斜打一行透气孔,孔间距可为30厘米左右,用草帘、麻袋、鱼鳞袋等覆盖好。料堆覆盖好后,用温度表

测量料表层25厘米左右处温度,待温度升到55℃以上时,开始计时,维持12小时左右,进行翻堆,翻堆要领是将料堆上下换位,内外相调,翻好堆后,重新建堆,操作与初建堆时相同。当料堆温度再升到55℃以上时,保持12小时左右,进行第二次翻堆,一般需要翻堆3次。料发酵好后,拆堆降温,待温度降到30℃左右时,即可装袋。料袋规格可选用22~25厘米45厘米1.5~2丝的塑料袋,播种方式采取四层菌种三层培养料的层播方式,播好种后,在料袋四周及两头放菌种部位扎孔透气,两头及中间每层放菌种部位可各扎8~10个通气孔。

五、发菌管理。

夏季温度高,发菌困难,应合理排放菌袋,适时进行倒袋翻堆和通气增氧,控制好发菌温度和环境温度。不论是熟料菌袋或是发酵料菌袋,应一律单层排放,排间距不小于50厘米,袋间距不小于5厘米,发菌场地应加强遮荫,加大通风散热的力度,必要是可往菌袋上喷洒凉水降温,严防料袋温度超过33℃。

六、出菇管理。

当菌丝长满发透,手按菌袋硬挺结实,富有弹性,表面有淡黄色水珠及原基出现,表明菌丝已达到生理成熟,再等到80%菌袋有原基出现时,即可码堆出菇。菌墙最多码三层,袋与袋之间不能紧靠在一起,应预留3~5厘米的空隙散热,层与层之间可用小竹竿隔开。

整个出菇过程中,通风必须良好;因夏天温度高,水分蒸发快,所以为了保证湿度,应经常喷水,喷水可每天3~4次,并且可每隔几天用大水灌棚一次,以保证子实体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湿度。

高温平菇从播种到出菇,时间较快,正常管理,约20几天就可出菇,生物转化率可达到100~130%。

5
食用菌大棚栽培是我国传统的种植项目,现在国内、国外的市场需求量很大,已成为我国农业出口创汇的主要项目。目前,冬季高档食用菌出口中出现有害金属及二氧化硫超标现象,发生问题的原因是冬季采用燃煤炉直燃加温造成的。对此,大棚水温空气调节器应用后可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另一方面,食用菌夏季栽培(反季节生产)货少价高,而大棚水温空气调节其可充分高效地利用地温资源,实现低电耗、大功率制冷,很好满足食用菌反季栽培的温度要求其种植效益是常规栽培效益的2-3倍,因此推广和应用大棚水温空气调节器,可摧生食用菌反季节栽培这一新的种植行业,为菇农增收开拓了一种新的渠道。
食用菌生产中,栽培发菌是决定产量的关键环节,大棚空调器在对大棚温度湿度进行调控的同时,大流量通风可以有效改变菌袋的生长环境:实现菌袋周围的空气循环,在降低二氧化碳浓度的同时,稳定菌袋内的温度,使菌丝的发育健壮.在食用菌的生长出菇期除温度湿度条件与发菌期的控制有所不同外,其他条件基本一致.
信福达大棚水温空调器主有高效舌板式复合热交换燃煤炉和复交换管片式水温空气交换器组成。在冬季,该产品以燃煤炉提供的热水为热媒进行供暖;在夏季,以浅层地下水或流动的地表水为冷媒进行降温。由于该设备具有结构合理、节能高效和制冷制热功率大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各类种植大棚的升温、降温、调湿、通风换气和促进棚内空气循环,同时可通过调节风管阀门,既可对棚内空气循环加热、降温、调湿,也可以将棚外的空气经调温后通入棚内,实现通风换气和自然补充CO2的目的(可降低食用菌大棚CO2浓度 )。
可以登录江苏食用菌网或者高效农业技术论坛。哪里有平菇栽培的技术视频和技术资料。可以参考一下。
请看网址
。厉害、很一般,

怎样种平菇有什么简单材料

1、栽培方法

地沟覆土法

选地势平坦的场地,挖深30厘米、宽1米、长不限的畦床,床底略呈龟背状,床与床之间相隔80厘米以上,并留好排水沟。畦床先用1000倍敌敌畏喷洒杀虫,再用5%石灰水消毒杀菌。将发好菌的菌袋塑料膜包去,把菌棒横卧于床内,菌棒间相隔2-3厘米,排满畦床。

再把事先消毒过的覆土材料覆于菌棒上,浇一遍透水。这时 泥土必然 会沉入菌棒之间,再次用土添铺,再浇水,一直到菌棒之间全都是稀泥为止。再在菌棒上铺一层4-5厘米厚的覆土,用水均匀的浇灌,直到覆土层全部吃透水,覆土工作结束。

如果在室外修建的畦床,要架设小拱棚,覆盖塑料膜或草莲等遮阴物。一般7-10天就可出菇。

双排菌墙法

先把长好的菌棒塑料膜脱去,平摆成相距30厘米左右的双排菌墙,每层菌棒之间覆一层3厘米厚的土,每层菌棒都向内缩进,形成上窄下宽的塔形,中间的空隙用土填满,7-10天左右出菇后,从堆顶部浇水,使其自然补水。

2、出菇期管理

在出菇期,管理工作以保湿为主,同时给予散射光,提供新生鲜空气,使原基尽快全机发生。覆土出菇法,在未出菇前的管理很简单,如果温度适合,几乎不用补水就可现蕾,但应拉大昼夜温差,给予散射光刺激。对于幼菇期,则应缓慢的加大通风量,以防长腿菇的出现,每天喷1-2次水,要轻喷,一掠而过,保持菌盖湿kpKLsJY润即或。

如果幼菇表面有积水或水温与棚温相差10度以上,都会造成幼菇萎缩,死掉。对于幼菇成形后期间,它生长加快,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也逐渐加强,对水分新鲜空气的需求量也加大,所以每天要多次长时间的通风和补水。

3、适时采收

当平菇菌盖略展平时就可采收。采收前先喷一次重水(以保持菌盖在采收后可略长时间的不卷缩),将手轻轻插入子实体的根部,略用力的一晃就掉,然后用刀把根部的泥土或料刮净。采收后要清理好覆土表面,把残根,碎渣等处理掉。干燥2天后,及时补水,进入第二潮菇的管理。

在第二,三潮菇补水时可加入营养液。0.3%硫酸镁,0.1%白糖,0.3%磷酸二氢钾,0.1%的菇丰素。在蘑菇生长过程中如有虫害,不能喷敌敌畏,因各种蘑菇都对药味有强烈的过敏反应,喷后蘑菇全部死亡,所以只能用专用蘑菇杀虫剂。



扩展资料

平菇可利用的营养很多,木质类的植物残体和纤维质的植物残体都能利用。人工栽培时,依次以废棉、棉籽壳、玉米芯、棉秆、大豆秸产量较高,其他农林废物也可利用,如木屑、稻草、麦秸、玉米芯等。

菌丝生长不同种的菌丝生长温度范围和适宜温度不完全相同,多数种和品种在5~35℃下都能生长,20~30℃是它们生长共同的适宜温度范围,低温和中低温类品种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4~26℃,中高温类和广温类品种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8℃左右,凤尾菇的最适生长温度25~27℃。

菌丝体生长的基质含水量以60%~65%为最适,基质含水量不足时,发菌缓慢,发菌完成后出菇推迟。生料栽培,基质含水量过高时,透气性差,菌丝生长缓慢,同时易滋生厌氧细菌或霉菌。

出菇期以70%~75%为最适,大气相对湿度在85%~95%时子实体生长迅速、茁壮,低于80%时菌盖易于干边或开裂,较长时间超过95%则易出现烂菇。在生料栽培中,常采取偏干发菌,出菇期补水的方法,以保证发菌期不受霉菌的侵染,并保证出菇期足够的水分以供出菇。

平菇为好气性真菌,菌丝体在塑料薄膜覆盖下可正常生长,在用塑料薄膜封口的菌种瓶中也能正常生长。而在一定二氧化碳浓度下菌丝较自然界空气中正常二氧化碳含量下生长更好。

一定浓度的一氧化碳可刺激平菇菌丝体的生长,但是,子实体形成、分化和发育需要充足的氧气。在氧气不足,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时,不易形成子实体。

平菇菌丝体生长不需要光,光反而抑制菌丝的生长。因此,发菌期间应给予黑暗或弱光环境。但是,子实体的发生或生长需要光,特别是子实体原基的形成。

此外,光强度还影响子实体的色泽和柄的长度。相比之下,较强的光照条件下,子实体色泽较深,柄短,肉厚,品质好;光照不足时,子实体色泽较浅,柄长,肉薄,品质较差。

平菇菌丝在pH值3.5~9.0范围内都能生长,适宜pH值5.4~7.5。在栽培中,自然培养料和自然水混合后,基质的酸碱度多在6.0~7.5,正宜平菇菌丝生长。但是,实际栽培中,常加入生石灰提高酸碱度到pH值7.5~8.5,以抑制霉菌和滋生,确保发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平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平菇菌种

平菇种植技术

一、常用栽培配方

代料栽培平菇的原料很多,有棉籽壳、玉米芯、锯木屑、稻草、麦草等,其中以棉籽壳为最好,各地可因地制宜选用。不管选择何种原料,要求培养料必须新鲜、干燥、无霉变。

配方一:棉籽皮93%,尿素0.3%~0.5%,过磷酸钙1%,草木灰1%~2%,石灰2%~3%。

配方二:玉米芯48%,棉籽皮40%,棉籽饼粉4%~5%,过磷酸钙1%,草木灰1%~2%,尿素0.3%~0.5%,石灰2%~3%。

二、配料与发酵

按比例称取培养料;将主料和不溶于水的辅料搅拌均匀;将可溶物质配制成水溶液,逐步加入,混匀。根据培养料物质的性状,调节到合适的含水量。(注意水分不能一次加完,要分批加,尤其是不能过量。)

1、配料以上各组配方可按料水比1:1.2~1.3加水拌料,调至含水量60%左右和pH值7.5~8。

2、堆积发酵选向阳地势高燥地方,培养料加pH9~10石灰水拌料,含水量达65%~70%。拌匀后按每平方米堆料50公斤,料量少,宜堆成圆形堆,有利升温发酵;料量大,可堆成长条形堆。因麦秸等有弹性应压实,其他应根据情况压实。然后用直径2~3厘米的木棍每隔0.5米距离打一孔洞至底部,以利通气。为通气良好,铺料时底部放两根竹杆,上面两侧打孔时与底部竹杆交叉,堆好后撒出底部竹杆,然后覆盖塑料薄膜保温、保湿使之发酵。经1~3天料温升至50-60℃,经24小时翻堆一次。翻堆时要注意将外层料翻入料内,内层翻到外层,上层翻到下层,下层翻到上层,内外上下调整位置,以便保持温度一致,承受压力一致,有利菌丝生长均匀、整齐,再按原法堆好。当温度再次升至50℃~60℃,经24小时发酵完毕,料发好后质地柔软酥松,用手一拉即断,清香、不酸臭、茶褐色。

三、装袋接种

(1)塑料袋规格与装料量:气温低时宜用长而宽塑料筒,装料量相对大,装料袋应以宽23厘米,长40-45厘米为宜,装干料0.7~0.8公斤。

(2)菌种量:保证菌丝纯正无杂菌,菌丝生长旺盛,菌龄不可过长,菌种量以15%~20%。菌种量大,菌丝生长优势大,栽培容易成功。两端袋口菌种量宜大,有利菌丝生长取得表面优势,一般装袋接种采用层播,可三层培养料四层菌种。

四、发菌管理

(1)要控制温度,早春晚秋和冬季温度低,可南北两行并列为一排,每排间留50厘米走道,可堆3~5层,其他季节要单行排列,层数宜少。温度高也可井字形堆叠3~5层。

(2)控制适宜菌丝生长温度。在室内或室外畦栽与棚栽都要控制适宜温度,培养室温或畦温为15℃~20℃适宜,且宜低不宜高,料温控制20℃~25℃为好,短时间内不应超过25℃,最高不超过30℃。较低温度发菌不仅成功率高,也有利于高产。在适宜温度、湿度和通风良好的条件下,经20~30天菌丝可长满培养料。

(3)培养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不宜过大,初期不超过60%,因为如果空气相对湿度大易发生杂菌,后期可相应增加空气相对湿度,达60%~70%为宜。

(4)培养期间结合温、湿度情况进行通风,每天2~3次,温度高、湿度大时,应增加通风次数和延长时间,堆放数量大也应注意通风。

(5)菌丝体适宜弱光下生长,黑暗条件也可,光线强反而不利于生长。

(6)翻堆并及时检查杂菌,发现有点片状杂菌发生,应予以拣出及时进行防治。利用注射器注入消毒液或将塑料袋用剪刀(或刀片)剪一小口,用pH10以上的浓石灰水或火碱溶液涂抹,菌袋杂菌发生严重,应淘汰。

(7)培养室一定要保持环境卫生。

五、出菇管理

(1)催菇要降低温度,增加昼夜温差10℃~20℃为宜,增加空气相对湿度并加强通风换气,增加光线,从而促进形成子实体原基。

(2)促进幼菇迅速生长,此时控制空气相对湿度为85%~95%,并供给充足氧气和低浓度CO2的新鲜空气和较强的光线。

(3)子实体发育过程中5个时期的管理:

①纽结期:不能往料上喷水,塑料袋上出现白色或黄白色突起有黄豆粒—蚕豆粒大,使塑料膜与料面形成缝隙,进入新鲜空气,使之开口催蕾,有利菌丝纽结现蕾。

②桑椹期(菌蕾期):在纽结上形成小米粒大小突起,促使原基多分化,料面上不能喷水,加强通风换气。

③珊瑚期:原基伸长了,菇蕾布满料面出现菌盖分化,不等长的原基、菌柄http://www.rixia.cc,此时料面可以喷水,幼菇最怕风吹失水。

④伸长期:菌柄粗,顶端出现兰灰色、扁球状,可分清菌柄、菌盖。每天料面喷水3~4次,促使子实体敦实肥厚,以提高单朵重量。此时必须注意温度、湿度、光线及通风量等几个因素的影响。

⑤成熟期:菌柄停止生长,菌盖加速生长。

初期:盖色深、深灰色、盖半球形、中部隆起、边缘向下;

中期:菌盖展开、中间下凹、边缘平展、浅灰色,采收在中期合适;

后期:盖边缘上起波浪状、浅白黄灰色,大量散发孢子。
用木屑做材料来培育平菇的。先是建一个塑料大棚,之后将潮湿的木屑装到白色的塑料袋里,一定要压实成一些。之后将塑料袋系紧,底朝上放置,在两边用尖尖的木棒穿两个洞。将这些塑料袋磊成墙的样子,排程几排,保持潮湿以及温度,之后慢慢的蘑菇就会在穿出来的洞那长出来了。
这个是我看到我家邻居家原来种过,所以看到的,仅供参考。
生料 发酵料 熟料几种方法不一样
需要培养料 菌种 袋子 熟料还要灭菌灶
如果种很多还要些机器(装袋机,拌料机……)
望采纳

文章标签:

本文标题: 怎么种植平菇
本文地址: http://www.rixia.cc/wenda/157696.html

上一篇:“如意皇后花开花”的寓义是什么?

下一篇:单倍体、多倍体的概念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