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夏养花网

您好,欢迎访问日夏养花网,我们的网址是:http://www.rixia.cc

政府生态经济手段主要有哪些,并对其进行评价。

2021-07-21 06:58:43 分类:养花问答 来源: 日夏养花网 作者: 网络整理 阅读:147

发达国家的政府用来调控经济有哪几种手段

现代西方发达国家虽然都是实行“混合式经济”,即市场经济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的经济,但由于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历史、传统等因素的不同,因而其混合的程度也不同。大体上说来可以划分为三大类,一种是对市场机制的依赖程度较高,如政府调控作用比较有限的美、英模式;一种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但政府调节作用和范围比较大,国有经济成分比较高,社会福利比较多的欧洲模式,它以法、德以及北欧国家为代表;第三种则是政府干预程度更高的政府主导型市场模式,它以日本为代表。

  一、美国式市场经济下的政府作用

  美国是一个强调自由经济,崇尚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国家,为数不多的垄断集团和大企业(即100家核心企业)支配着整个美国经济的命运,但政府的干预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美国政府对经济的大规模的干预始自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时的罗斯福“新政”。美国1946年的《就业法》就为政府的干预奠定了法律基础。美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主要侧重于宏观调控,运用的手段主要是财政与货币政策,调控的目标主要是四个: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当然,在不同的时期,由于所面临的经济形势的不同,政府http://www.rixia.cc调控的首选目标和中心任务也不完全相同,所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和方式也各有侧重。比如,战争结束至60年代末,政府调控的目标大都以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为中心,所采取的调控手段则主要以扩大政府支出、实行大规模的减税刺激需求等的财政政策,辅之以宽松的货币政策,结果促成了http://www.rixia.cc资本主义史上从未有过的发展“黄金时期”,而这一“黄金时期”在其他西方发达国家也同样出现(参见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7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滞胀的出现,政府则逐步改以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和大幅度减税的财政政策相配合,辅之以削减政府开支、减少社会福利和政府干预的宏观经济政策。结果在80年代解决了通货膨胀,在90年代当其他西方国家经济处于一片萧条之中时,却发展势头良好,形成一支独秀的局面。

  正是由于国家干预经济、社会的职能的扩大,导致美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由20世纪初叶的10%多一点迅速上升至60年代的30%左右,此后则一直稳定在30%多一点的水平上。尽管80年代以来,美国多实行“新自由主义”的政策,但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实际上却未见大的下降。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尽管美国一再标榜自己实行“自由经济”,并以种种手段强迫别的国家打开国门,实行“自由市场经济”,但一旦威胁到它的根本利益,它往往又会以种种借口实行“保护主义”政策,以国家的力量保护本国利益,比如70年代压日本达成的“广场协议”。近年来美国与欧盟、日本等国家的贸易战,与我国的“纺织品贸易战”及中石油收购优尼科的风波等,都能够看到美国所标榜的实行“自由市场经济”的虚伪性。

  二、法国式的市场经济下的政府作用

  法国是一个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也是实行计划指导的市场经济国家。其特点是以市场经济和私人经济为基础,以国家调控和国有经济为补充,自由竞争与国家计划相结合,私人经济与国有经济相并存,国家在相当程度上对经济实行强有力的干预。法国之所以实行国家干预色彩较浓的市场经济体制,是由法国的经济、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等因素所决定的。

  在法国,国家干预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特别是柯尔培尔的重商主义政策在法国的经济政策中长期占有重要地位,一直到20世纪30、40年代,仍有许多法国人持国家主义。此外,法国的左翼力量比较强大,社会民主主义思想在法国有着广泛的影响,在30、40、70、80、90年代,法国社会党都曾上台长期执政。左翼政党极力主张扩大国家干预,实行国有制,把计划作为“经济的总的调节因素”,使“无政府状态的宏观经济”转变为“有组织状态的宏观经济”,这种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和主张在不同程度上为法国各阶层人士所接受。加之,法国在二战期间遭受了严重破坏,战后重建任务繁重,而当时又面临物资匮乏,百业待兴。因此,计划指导和大规模的国有化也就应运而生。正如法国前总统戴高乐所讲:竞争和集中是法国经济“必须遵循的法则”。正是在战后建立起来的这套法国式的市场经济模式适应了法国的国情,使法国经济在50-80年代的30年中,以比战前更快的速度发展(年均增长4.5%,其中有些年份的发展速度仅次于日本)。1950年,法国的GDP(折合成美元计算)仅相当于美国的10.1%,英国的77.1%。到60年代末期,法国的经济实力逐步超过英国,70年代相当于美国的14.5%,英国的115.6%。到80年代相当于美国的24.96%,英国的125%。

  法国的计划化。法国被人们称之为资本主义计划化的发源地。在战后,法国率先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制定宏观计划并开始实行,以后逐步完善,并从60年代起,把领土整治和社会问题纳入计划,80年代又将文化发展列入计划,从而由单一的经济计划发展为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全面计划。法国日夏养花网的国家计划一般都是中期计划,计划主要采取指导性指标,同时也确定少量的指令性指标。其计划的主要特点是战略性、协调性和广泛的社会协商性。其实施计划的手段,一是通过财政支出直接影响全社会的消费与投资。二是通过优惠贷款、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政府采购、折旧优惠等手段影响企业的生产和投资行为。三是通过收入分配政策、税收调节政策、社会保障制度等影响家庭和个人的收入、消费和储蓄行为。同时,为社会长治久安奠定良好的社会条件。

  法国的国有企业。法国的国有企业主要是通过战后两次国有化高潮形成的。一次是战后初期,当时的戴高乐政府将能源、公用事业、航空、化工以及银行、保险等部门的许多大企业收归国有。第二次是在80年代初,当时密特朗领导的社会党执政期间,将12家工业大公司、2家金融公司和35家大银行收归国有。这两次大的国有化运动使法国的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法国也成为西方国家中国有经济比重最高的国家之一。法国的国有企业具有以下特点:1.国有企业在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职工人数占全国的1/6,固定资本投资额占全国的1/3,增加值占全国的1/5,利润占全国的1/4,出口额占全国的1/3,综合性指标达到全国的1/4。2.国有企业大多是实力雄厚的大工业公司和大银行、大保险公司。3.国有企业分布范围广,几乎涉及所有重要的经济领域,而且不仅包括垄断性行业,同时也包括竞争性行业。在法国,一般来讲,在国有企业中,决策权基本上掌握在国家手中,政府处理国家与国有企业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既要保证国家对企业的所有权和领导权,又要让企业拥有必要的经营自主权,政府对国有企业管理方式和特点主要是:1.行使资本所有权、领导权和监督权,这主要集中反映在对企业的人事权、财务管理权和监督权上。2.对垄断性与竞争性企业实行分类管理。3.以计划合同方式具体落实国家和企业双方的责任。

  从80年代后期开始,法国也同其他西方国家一样对部分国有企业实行私有化。比如,根据1986年的两个法令,将9家工业公司、42家银行和金融公司、13家保险公司、2家大众传媒企业实行私有化。90年代以来,将法航、里昂银行、法国电信公司等实行私有化。

  三、德国式的市场经济下的政府作用

  前西德战后以来一直以实行“社会市场经济”模式而闻名于世。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如果要以通俗简单的方式表示,就是“市场竞争+政府调控+社会保障”。

  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理论渊源来源于德国的新自由主义学派和历史学派,其实践基础来源于30年代大危机和德国战时的统制经济的失败,其制定和实施者则是被誉为“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之父”的战后初期的前经济部长、后来的总理路德维希•艾哈德。

  按照艾哈德所代表的社会市场经济学派的观点,新的“社会市场经济”既不是古典学派亚当̶QxlSCU6;斯密所鼓吹的不要政府调节的完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同时也不是中央高度集权的国家统制经济,而是走一条介于两者之间的“经济人道主义的第三条道路”。而第三条道路实质上就是以市场竞争为基础,国家进行必要调节,并以社会公平为保障的新型的市场经济体制。艾哈德认为,“社会市场经济所要建立的经济结构是要消除社会上的贫富悬殊现象,使绝大多数人享受经济繁荣的果实。”在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的调节职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国家的制度调节,即从法律、制度层面上为市场竞争创造和保持良好的环境。二是国家对经济运行的调节,即采取必要的、适当的财政税收政策、金融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对市场运行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进行宏观调控。三是国家对市场分配的结果进行调节,承担起协调社会矛盾,促进社会进步的职能,即运用各种收入分配政策,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使全体人民共享繁荣果实

  正是由于建立了这种适应德国国情的经济社会体制,从而促进了德国社会的长治久安和经济的繁荣,创造出了50-60年代中期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物价稳定的“经济奇迹”,而且在60年代以后,一直保持稳定增长的势头,成为西欧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德国经济社会制度中最富有特色的是社会公正和社会福利制度。在社会公正方面,德国政府一贯强调雇主与雇员之间建立友好的“社会伙伴”关系,并通过各种法律强制资方实行“工人参与管理”的制度,实行工资由劳资双方协商决定的制度,从而有效地保护了劳动者的利益,缓解或消除了劳资双方的利益对立和矛盾,实现了社会公正。在社会福利制度方面,主要体现在社会保障制度上。德国是西方国家最早实行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它起源于19世纪下半叶,1881年德国开始建立医疗保险,1884年建立工伤保险,1889年建立伤残和养老保险,1911年医疗保险的范围扩大到农业劳动者,1923年又建立采矿业保险,在魏玛共和国时期又建立了失业保险、社会救助、青少年资助和战争损失补偿。二战以后,福利项目中又加进了劳动促进、教育补助、住房补贴和儿童津贴等。在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中,社会保障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其目的在于通过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对社会中的弱者给予必要的帮助,以达到社会平衡和实现社会公正。社会市场经济的创始人艾哈德就曾经指出:现代社会阶级组织分为两个阶层,一是人数很少的什么都买得起的上层社会,一是占人口大多数的购买力不足的下层社会。社会市场经济的目标正是要打破这种阻碍社会向前发展的阶级界限,消除穷人与富人之间的敌对情绪,让绝大多数人共享经济繁荣之果。德国的《基本法》中也明确规定:联邦德国是一个民主的、社会的联邦制国家。社会福利的意义对联邦德国的建设和经济活动是最基本的。

  德国这套社会保障制度在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之后,尤其是在二战之后普遍推行于西方国家,特别是在北欧三国,其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的范围更广,项目更多,由此形成“从摇篮到坟墓”的一整套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然而,这样的制度在www.rixia.cc80年代,尤其是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跨国资本将大量的制造加工业转移到劳动力更为便宜的发展中国家,而广大民众也绝不愿意轻易放弃经过多年“血与火”的奋斗才获得的权益,由此导致这些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加之人口老龄化所引起的越来越大的养老保险基金支付的压力,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呈现出越来越难以为继的状况。

  同样,这也是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加以重点研究的一大问题。房宁先生在最近发表的一篇关于德国的考察文章中也谈到这种情况,他认为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成功在于它的六大基石,即政府调控市场、限制竞争、社会福利、法制民主、宗教协调和科技立国(《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六大信条》乌有之乡2005.7.23)。

  四、日本式的市场经济下的政府作用

  日本式的市场经济与欧美的市场经济相比,最大的特点在于政府对经济的强有力的干预。日本这种“有组织的市场经济”,或者称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或“大日本股份公司”体制(这种体制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明治维新时期),适应了日本的国情,使日本在战后创下了飞速发展的奇迹。在短短20、30年里,经济实力迅速超过英国、法国和德国,而跃居世界第二。日本政府强有力的经济干预所依据的主要理论是“市场失灵论”、“高速公路论”和“后发展优势论”。“市场失灵论”认为,市场机制存在缺陷,因此需要政府干预以弥补其不足。如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污染、科技发展等,都不能单独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其次。许多削弱市场机制作用的因素,也需要政府进行必要的干预和调节。如垄断组织所导致的垄断价格的出现,现代货币制度使通货失去受黄金储备自发调节的机制等。“高速公路论”认为,经济发展不能完全靠各个部门、企业自行其是,这就好比城市的交通一样,如果没有红绿灯和警察指挥,就会导致互相撞车和塞车,因此,政府应当确定合理的目标,选择最佳的路线,这就像修筑一条高速公路一样。而“后发展优势论”认为,日本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这种后起性一方面使它具有享用后发优势的一些有利条件,但另一方面又对日本经济的发展造成诸多不利影响。因此,工业化起步晚的国家通过国家的保护和扶持,吸引先进国家的经验和技术等,用较小的代价和较短的时间发展新的优势产业,与先进国家一争高低。

  在日本政府的宏观干预中,最有特色的莫过于实施产业政策。日本的产业政策的基本目标是通过对战略产业的扶持,以带动经济全局的发展,从而达到经济赶超和实现最大的国家利益。能选为扶持对象的战略产业通常有三种基本类型:第一种是“瓶颈产业”,第二种是支柱产业,第三支是先导产业。当然,这三种产业的选择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容。

  政府对这些战略产业实行的扶持政策主要有:对幼稚产业和战略产业实行进口数量限制、关税和非关税保护为主的保护主义政策;引导和促进投资的“倾斜式的金融、财政和税收”政策,为发展战略产业服务的政府公共投资政策,“倾斜式的”振兴出口政策,“倾斜式的”产业技术政策,政企之间经常性的“恳谈制度”等。

  此外,还应当注意的是,日本政府为了保持经济长期发展的良好的社会环境,一直比较重视对收入分配的调节,避免贫富差距悬殊,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尽管日本很晚才逐步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但战后日本企业所实行的事实上的“就业终身制”、“年功序列制”,政府所实行的所得税制、遗产税制等等都缓和了劳资矛盾,缩小了社会两极分化,创造了社会长治久安的发展环境。迄今为止,日本的贫富差距在西方发达国家都是比较小的。

  客观地讲,日本的这套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制度为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并在不太长的时间里超过许多老牌的发达国家,确实立下了汗马功劳。因为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创造出这样一种较长时间的经济高速增长和迅速的“脱贫致富”之道。当然,这种官产学一体、银企紧密渗透的体制,也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如政经勾结、金权政治、银行界与产业界的沆瀣一气等。

  这些也是我国在发展中应当吸取的他国教训,并且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避免的。

  五、总结与评价

  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后,西方发达国家全面介入经济与社会生活中,开始扮演更加重要的经济与社会调节的角色。30年代经济危机的爆发,彻底打破了市场机制能够自动调节经济的古典经济学神话,暴露了市场机制的严重缺陷,以及市场经济必然带来的贫富差距日益拉大所导致的种种社会危机。为了缓和经济与社会危机,最终避免资本主义灭亡,西方发达国家政府不得不肩负起调节经济与社会的职能。有关经济方面的调节已有大量的文献资料作过介绍,在此不再赘述。在这里我们主要分析西方国家对社会方面的调节。众所周知,伴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些国家无一例外都出现了贫富差距逐步扩大,劳资矛盾日益尖锐,工人运动风起云涌的现象。比如,19世纪中期以来不断发生的工人罢工,以至导致1871年的巴黎公社暴动。19世纪下半叶德国的工人运动,1917年的俄国革命,30年代经济危机期间各国发生的不断的游行示威和罢工等等,使社会危机不断加深,并直接威胁到资本主义的统治。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不得不改变策略,逐步采取了节制资本,缩小分配差距,缓和社会危机的一系列政策和制度。比如,在19世纪下半叶德国率先实行的社会保障制度,30年代大危机以后西方世界普遍推行的日益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救助制度,以及在不少发达国家普遍实行的免费教育、医疗制度,调节收入分配的所得税、遗产税等制度,从而逐步缩小了贫富差距,缓和了社会矛盾,避免了社会危机,为二战以后西方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经济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产生了有史以来西方国家发展的“黄金时期”。
现代西方发达国家虽然都是实行市场经济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的经济,但由于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历史、传统等因素的不同,因而其混合的程度也不同。大体上说来可以划分为三大类,一种是对市场机制的依赖程度较高;一种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但政府调节作用和范围比较大,国有经济成分比较高,社会福利比较多的欧洲模式;第三种则是政府干预程度更高的政府主导型市场模式。

调节经济的手段: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财政,货币,金融,税收等政策。

微观规制,主要是法律,行业规定等。新兴工业化国家,不知道有没有中国在内,比如韩国。

世界政治,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从最一般的含义上看,它指的的是国际政治格局及国家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

经济手段包括哪些内容

经济手段包括经济杠杆与经济政策和计划,其中经济杠杆:包括价格、税收、信贷、利率、汇率、工资、资金等。

1、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

2、经济杠杆是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的价值形式和价值工具。

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

4、经济政策如国家制定和实施的开发性扶贫政。国家制定和实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年规划、五年计划、年度计划等,不仅指明了发展的目标、任务、重点,而且有相应的措施保证。

扩展资料:

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分为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

1、经济手段包括财政政策和计划,经济手段有时是政府制定的经济政策;法律手段有时是政府制定的经济法规;行政手段则是政府发布的经济命令。

2、国家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观的宏观调控体系,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3、用经济手段调节经济主要是指:由政府制定并贯彻实施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杠杆来具体落实这些政策。

4、用法律手段调节经济主要是指:围绕着市场制度和规则的建设,进行必要的立法和执法,目的是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目标和任务,需要通过制定和贯彻各项宏观经济政策来加以实现。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其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最为重要,其他各项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都要依托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运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经济手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宏观调控

经济手段主要包括价格、税收、信贷、工资等

经济手段指政府在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借助于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1、经济杠杆是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的价值形式和价值工具

2、也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

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

4、国家还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规划、计划等。对经济活动参与者进行引导,以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扩展资料

经济方法调控下的经济活动具有下列特点:

1、有偿性,即经济往来必须等价有偿。

2、非直接性,即依靠经济杠杆间接控制经济行为。

3、平等性,即承认各经济组织和单位有平等获取自身经济利益的权利。

4、相关性,即一种经济方法的使用会引起多种经济关系的变化,产生经济联锁反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经济手段

百度百科——经济方法

经济手段主要包括价格、税收、信贷、工资等。

也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

国家还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规划、计划等。对经济活动参与者进行引导,以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经济手段具有战略性、宏观性、指导性和间接性。

扩展资料: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发表重要谈话,他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正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经受检验的关键时期。

在社会对“计划”和“市场”的争论中,退休后的邓小平在不同的场合,一次又一次地向人们阐述他关于计划与市场的思想。1990年12月,他在同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说:“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道路,没有那么回事。”

1991年,他在视察上海时明确指出:“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1992年,他在南方谈话中再一次强调:“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经济手段

经济手段可以划分为:财政手段、金融手段、行政管理手段、经济法制手段和制度约束。

经济手段:这是指政府在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借助于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经济杠杆是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的价值形式和价值工具,主要包括价格、税收、信贷、工资等。

也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国家还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规划、计划等。对经济活动参与者进行引导,以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分为: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是国家为了实现经济政策目标所采取的方法,它包括发展经济的工具和方法两个方面。

扩展资料:

财政政策手段的选择是由财政政策的性质及其目标所决定的。财政政策的阶级性质和具体目标不同,所采取的手段也不同。中国财政政策的基本手段有:

①国家预算。主要通过预算收支规模及平衡状态的确定、收支结构的安排和调整来实现财政政策目标。

②税收。主要通过税种、税率来确定和保证国家财政收入,调节社会经济的分配关系,以满足国家履行政治经济职能的财力需要,促进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公平分配。

③财政投资。通过国家预算拨款和引导预算外资金的流向、流量,以实现巩固和壮大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调节产业结构的目的。

④财政补贴。它是国家根据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和一定时期的政策需要,通过财政转移的形式直接或间接地对农民、企业、职工和城镇居民实行财政补助,以达到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和社会安定的目的。

⑤财政信用。是国家按照有偿原则,筹集和使用财政资金的一种再分配手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经济手段

国家宏观调控有哪些手段?主要手段是什么

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分为: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你讲的计划手段包含在行政手段中.
经济手段有时是政府制定的经济政策;
法律手段有时是政府制定的经济法规;
行政手段则是政府发布的经济命令。
经济手段:这是指政府在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借助于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经济杠杆是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的价值形式和价值工具,主要包括价格、税收、信贷、工资等。
法律手段:这是指政府依*法制力量,通过经济立法和司法,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以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的一种手段。通过法律手段可以有效地保护公有财产、个人财产,维护各种所有制经济、各个经济组织和社会成员个人的合法权益;调整各种经济组织之间横向和纵向的关系,保证经济运行的正常秩序。
法律手段的内容包括经济司法和经济立法两个方面。经济立法主要是由立法机关制定各种经济法规,保护市场主体权益;经济司法主要是由司法机关按照法律规定的制度、程序,对经济案件进行检察和审理的活动,维护市场秩序,惩罚和制裁经济犯罪。
行政手段:这是依*行政机构,采取强制性的命令、指示、规定等行政方式来调节经济活动,以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的一种手段。行政手段具有权威性、纵向性、无偿性及速效性等特点。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还不能放弃必要的行政手段。因为计划手段、经济手段的调节功能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计划手段有相对稳定性,不能灵活地调节经济活动;经济手段具有短期性、滞后性和调节后果的不确定性。当计划、经济手段的调节都无效时,就只能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尤其当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失调或社会经济某一领域失控时,运用行政手段调节将能更迅速地扭转失控,更快地恢复正常的经济秩序。当然,行政手段是短期的非常规的手段,不可滥用,必须在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加以运用
经济手段
(1)含义: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
(2)分类:财政政策:发行国债,调整税收、财政支出等
货币政策:调节利率、存贷款准备金率等
(3)作用:财政政策: 调动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
经济计划: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经济发展起重要调控作用

法律手段
(1)含义: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2)市场经济法制性
(3)作用:
a。有效维护经济活动参加者的合法权利;
b。调整社会经济关系;
c。规范生产经营者的活动和市场秩序
d。保证经济正常运行

行政手段
(1)含义: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等行政措施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2)特点:直接、迅速;
(3)注意:a必须反映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b不能片面强调和过多运用 。

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简答题: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有哪些?

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有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政府应当为企业、社会提供的经济性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五条:

第一,政府通过有效的宏观经济调控和管理,为全社会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和经济发展环境。

第二,提出科学的中长期规划,为企业和社会提供经济社会发展预测。

第三,政府通过严格规范的市场监管,形成良好的市场环境,保持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

第四,经济信息是最重要的经济性公共服务,政府要及时、公开地向全社会提供经济信息和市场信息。

第五,政府要为全社会提供水、电、气、交通等最基本的基础设施。

前四项服务是政府应该提供的软件服务,第五项服务是政府应该提供的硬件服务。

扩展资料:

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

1、进一步简政放权,解决越位问题。

要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审批事项,市场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

通过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大幅度减少各级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把应该由企业决策的交还给企业,把该由市场决定的事交还给市场,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新一届政府履新以来,明确提出本届政府要在现有1700多项审批事项基础上减少1/3,现在已公布取消200多项,还要下决心,把政府不该管也管不好的审批事项坚决取消。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规范管理、提高效率。

2、加强有效治理,解决在履责方面缺位问题。

要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加强市场活动监管,加强各类公共服务提供,实行政府有效的治理,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方面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3、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职能,解决错位问题。

我国地域广阔,地区发展不平衡,中央政府不可能对地方性事务管得过多过细,只有合理划清中央和地方权责边界,才能调动两个积极性。

《决定》提出,要加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职责和能力,这是因为宏观调控具有全局性、战略性,中央政府在发展趋势研判,综合运用多种政策手段调控经济社会运行,统筹当前与长远、发展与改革、经济与社会、各区域发展等方面具有优势。

《决定》提出要加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下放地方和基层管理。主要考虑这些职责有利于发挥地方政府贴近基层、就近管理的优势。

4、创新政府管理方式,解决政府管理效能不高问题。

政府的重要职能就是提供服务,多年来政府提供服务形式单一,缺乏竞争,提供服务的机构养很多闲人,服务水平和质量亟待提高。

《决定》提出,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在政府履责中尊重市场规律、引入竞争方式,办事不养人,以提高政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是政府全面正确履责、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大创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市场经济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如何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实现政府职能转变新常态

  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①经济调节
  政府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履行好经济调节的职能,对经济运行实施宏观调控。
  ②市场监管
  政府要加大力度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假冒伪劣商品、文化市场混乱、工程质量低劣等问题比较突出。这些都表明政府的市场监管力度不够,政府市场监管的职能还不到位。
  ③社会管理
  政府要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职能。在现代社会中,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公民素质的提高,政府社会管理职能要与充分发挥公民自我管理和社区自治有机结合起来。良好的社会管理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④公共服务
  政府要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提供公共产品,如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社会保障、科学技术、体育休闲、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发布公共信息等。
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①经济调节政府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履行好经济调节的职能,对经济运行实施宏观调控。②市场监管政府要加大力度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假冒伪劣商品、文化市场混乱、工程质量低劣等问题比较突出。这些都表明政府的市场监管力度不够,政府市场监管的职能还不到位。③社会管理政府要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职能。在现代社会中,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公民素质的提高,政府社会管理职能要与充分发挥公民自我管理和社区自治有机结合起来。良好的社会管理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④公共服务政府要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提供公共产品,如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社会保障、科学技术、体育休闲、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发布公共信息等。

文章标签:

本文标题: 政府生态经济手段主要有哪些,并对其进行评价。
本文地址: http://www.rixia.cc/wenda/144557.html

上一篇:肺癌晚期放弃治疗吗

下一篇:芦荟能不能放在卧室里面?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