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斑纹病防治方法?
山药栽培常见病害有哪些?
(1)山药炭疽病
①症状。发病初期,在叶脉上产生略有下陷的褐色小点,不断扩大成黑褐色病斑,中部有不规则的轮纹,上面着生小黑点,即病原菌分生孢子盘。茎基部被害,出现深褐色水渍状病斑,后期略向内陷,造成枯茎、落叶。
②发病规律。病原菌以菌丝体附着病株残叶和病苗上越冬,成为翌年的初次侵染源。6月发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扩大为害,一直延至山药收获。温度在25~30℃,相对湿度80%时,发病严重。
③防治方法。一是山药收获后,清洁田园,扫除病株残叶,集中烧毁或沤肥;二是栽植前,种苗经波尔多液(1∶1∶150)浸10~15分钟消毒处理,减少种苗带菌;三是发病初期,摘除病叶,再喷30%特富灵可湿粉剂1500~2000倍液,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每隔7天一次,连续喷2~3次。
(2)山药斑枯病
①症状。罹病叶片,病斑呈多角形,直径6~10厘米,中心部褐色,边缘暗褐色,上生无数小黑点,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发病严重时,病叶枯死。
②发病规律。病原菌以分生孢子器附在被害叶上越冬。次年春季温湿度条件适宜,分生孢子从分生孢子器中溢出,借风雨传播,进行再次侵染,扩大为害。秋季发生较普遍,苗期为害严重。
③防治方法。参照山药炭疽病防治。
(3)山药褐斑病
①症状。植株下部叶片首先发病。发病初期,叶面病斑黄色或黄白色,边缘不明显。病斑不断扩大,并受叶脉所限,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直径2~5厘米,黄色,边缘不清。后期病斑周缘变褐色、微突出,中心部分淡褐色,散生日夏养花网黑色小点,即病原菌分生孢子盘,有时形成暗褐色的边缘。同时,在叶面长出无数白色小点,即分生孢子盘上大量聚集的分生孢子。严重发生时,病斑汇合,叶片穿孔枯死。
②发病规律。病原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座附着在被害部越冬,成为初次侵染源。生长期产生分生孢子,遇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经1~2天即可萌发,进行再次侵染。一般于7月中下旬开始发生,8月为害较重,直至收获均可被害。潮湿、多雨季节有利发病。
③防治措施。一是实行轮作,避免连作;二是清洁田园,扫除枯叶残叶,减少越冬菌源;三是从6月初开始,喷洒波尔多液(1∶1∶200~300),每隔7~10天一次、连续喷2~3次。发病严重时,喷洒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每667米2用药量400克对水喷雾。
(4)山药叶锈病
①症状。叶锈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在6~8月份为害。病斑黄色,多角形,中心有黑色小粒点散生,后变成红白粉状小点,老斑暗褐色,可穿孔。严重时,在茎部和叶柄也有发生。最后,导致全株落叶枯死。
②发病规律。此病以菌丝在被害部位越冬,第二年分生孢子飞散蔓延传病。
③防治措施。一是与水稻进行2年轮作,可减轻病害;二是播种前进行种薯消毒,也很有效;三是发病后,应立即摘除病叶病株烧掉。
(5)根腐线虫病
①症状及为害。该病症状主要表现在块茎中上部。生长期表皮组织先出现小的圆形、椭圆形褐色斑点,逐渐扩展成不规则形大斑。受害组织初为红褐色,后变为褐色腐烂,病斑凹陷,严重时病斑绕山药一周,地上茎枯萎死亡。土壤潮湿时,病组织感染腐生菌,加剧块茎腐烂。病轻时山药块茎仅表皮呈现褐色坏死斑点,于贮藏期条件适宜病斑继续扩展造成严重腐烂,后期病组织失水干缩,表皮龟裂,剥离表皮后可见大小不等的凹陷斑,此病不仅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而且影响种苗(山药栽子)贮藏。
②生活习性。该线虫属于转移性内寄生,易造成组织腐烂。线虫可在病组织中大量繁殖。卵内椭圆形,1龄幼虫在卵内,孵化后2龄幼虫开始侵染,块茎组织内存在世代交替现象。因此,线虫可在病种苗上随贮藏而越冬,作为翌年主要初侵染来源。
③防治方法 。一是注意种薯消毒;二是用40www.rixia.cc%多菌灵400倍液浇灌。
供参考
山药叶斑病中期防治方法及其用药
山药叶斑病中期防治方法及其用药,求高人指点。德米特尔
和
可杀得
2000轮流喷打,每隔5天喷打一次,喷打3次左右便可控制。
自家种的山药发生了斑纹病,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山药红斑病,很多人第一次看到名字时可能会认为是病菌引起的疾病,但实际上是虫害引起的疾病。引起山药红斑病的害虫是寄生性线虫,在生物学中通常被称为甘薯团体线虫。这种线虫生长在土壤中,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比较强,如果环境合适,可以迅速进入山药地下块茎,造成伤害。线虫侵入山药茎的话,初期受害部位会出现很小的棕色斑点,大小在3毫米左右,不显眼。随着线虫的大量繁殖和入侵,红褐色的小斑点逐渐重叠成为大斑点,这时发病位置明显可以看到红褐色的凹斑。在病情严重的时候,山药表皮上有许多大小不同的红褐色干斑,表皮附近的果肉也呈现出干腐的症状。
发病后,山药块茎除红棕色病斑外,身高比较正常的块茎也明显小,重量轻,不能销售,对种植者来说是一个不小的http://www.rixia.cc损失。薯蓣短体秀丽隐杆可以在土壤中潜伏更长的潜伏期,至少三年,对干旱、降雨和涝等逆境抵抗力强。几乎山药地下的新块茎刚出现就会受到伤害。它的发生与以下几个因素有一定关系:与甘薯群体线虫本身有一定关系。除了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外,还与其生长发育过程有一定关系。一年只有两代人发生,但发生的时间跨度很不均匀。在山药的生长时期,随时可以在土壤中发现卵、幼虫、成虫等的虫态,大大增加了预防的难度。
同时,随着山药种植面积的扩大,在种植过程中,病虫害也在不断加重。山药褐斑病是仅次于山药炭疽病的重要病害,主要危害山药的茎叶,茎干枯萎,叶枯。山药褐斑病在规模种植地区发病率很高,一般病田减产10%以上,会严重影响山药的产量和质量。为了有效地控制这种病害,必须充分理解和掌握山药褐斑病的发生规则和预防方法。山药褐斑病,又称山药白醋病、斑病,主要危害山药叶片和茎,在山药生育期间可能发病。
叶感病多发生于下部的桨叶,初期感病部位褪色,出现黄白色边缘不明显的斑点,仲基马叶有大小不同的灰褐色或灰白色不规则型或多边形斑点,后基础出现灰白色真菌。发病严重时,病斑相互融合,叶穿孔或枯萎。枯叶一般不会掉下来。这是山药褐斑病和炭疽病的明显区别。当茎生病时,可以在茎上看到圆形或不规则的褐色斑点,斑点变大时,它们会相互融合,导致茎干枯萎死亡。
文章标签: 君子兰
上一篇:PVC下水管用管箍和PVC胶水连接,胶水粘上3分钟就试了一次水,会不会对质量产生影响?
下一篇:红土地种什么玉米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