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夏养花网

您好,欢迎访问日夏养花网,我们的网址是:http://www.rixia.cc

求助!!!东坡悔续菊花诗的启示。快快!急需!

2021-07-03 11:19:07 分类:养花问答 来源: 日夏养花网 作者: 网络整理 阅读:195

关于诚信的故事有那些?

希望是可以演出来的故事哦!

琳琅故事会

关于朋友间以诚相待的故事

“诚”即诚实诚恳,主要指主体真诚的内在道德品质;“信”即信用信任,主要指主体“内诚”的外化。“诚”更多地指“内诚于心”,“信”则侧重于“外信于人”。“诚”与“信”一组合,就形成了一个内外兼备,具有丰富内涵的词汇,其基本含义是指诚实无欺,讲求信用。千百年来,诚信被中华民族视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形成具有丰富内涵的诚信观。

东坡悔续菊花诗:

苏东坡与王安石私交甚厚,经常在一起切磋诗词。有一次,苏东坡去王安石家拜访,恰逢王安石不在家,苏东坡只见书桌上有一首未完成的诗,只有两句: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东坡看后,心中好笑,认为菊花怎能像春天里的花一样,在一夜之间落得满地花瓣?于是,他续上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讥嘲王安石。

王安石回到家看到续诗,心想:真是少见多怪!后来,苏东坡被贬到湖北黄州当团练副使。有一晚,一阵秋风过后,第二天院内菊花被刮得满地金黄。此时,苏东坡深愧自己妄自续诗,见识短浅。

回到京城后,他即当面向王安石认错。王安石称赞说:知错能改,是难能可贵的啊!从此以后,苏东坡十分谦虚谨慎,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管鲍之交

  齐国的国君(诸侯国的最高首领)齐桓公是第一个霸主。齐桓公能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他有两个得力的助手——管仲和鲍叔牙。管仲是一位有才干的政治家,而他的成功又是和鲍叔牙谦虚让人的品德分不开的。

  管仲和鲍叔牙从小就是好朋友。他们互相帮助,真诚相待。长大以后,他们一同去齐国谋生。当时齐国的国君齐襄王有两个弟弟,一个是公子纠,一个是公子小白。说来真巧,管仲和鲍叔牙分别当了他们两人的老师。齐国发生内乱,齐襄王被杀死,谁来当新国君呢?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便争起来。结果公子小白当了国君,他就是齐桓公。

  为了治理好国家,齐桓公问鲍叔牙有什么高见。鲍叔牙说:“您需要一个才智过人的贤人来帮助。”齐桓公说:“难道还有比您更能干的人吗?”鲍叔牙肯定地说:“有,就是管仲。”“管仲?!”提起管仲,齐桓公便咬牙切齿,原来在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王位的时候,为保公子纠做国君,有一次,管仲躲在树林中向公子小白暗射了一箭,幸好射在衣带的铜钩上才没受伤,所以结下了一箭之仇。鲍叔牙说:“管仲的才能超过我十倍,您要是不记前仇,真心实意请他来,不但能治理好国家,恐怕其它各国也得听您指挥呢!他说服了齐桓公,设法把管仲请来。管仲见齐桓公不记一箭之仇,非常信任他,就决定帮助齐桓公治理国家了。

  管仲在齐桓公支持下,对齐国进行了一番改革。几年时间,齐国就富强起来,此时为了让管仲充分发挥才能智慧,鲍叔牙却谢绝挽留,悄悄地离开了齐桓公和管仲。他的为人令大家钦佩,管仲说:“真正了解我的是鲍叔牙”。后来人们常用“管鲍之交”“管鲍遗风”来称赞管仲和鲍叔牙的友谊。
管鲍之交,俞伯牙和钟子期,高渐离和荆柯…

有关诚信的小故事名言

越快越好!悬赏金20!
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如此,你才能磨炼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识而进入更高的境界。
——林肯【美】

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
——梁启超【中国】

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
——列夫托尔斯泰【俄】

要使一个人显示他的本质,叫他承担一种责任是最有效的办法。
——毛姆
托尔斯泰:“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
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格里没有等到晚上放学,就哭着回到了家,送他回来的是学校里的一个叔叔。格里的母亲萨利特斯问学校里的叔叔,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叔叔说,放学前小朋友们排队,可格里根本就不好好站,总是窜来窜去的,结果不知怎么,就和一个同学起了冲突。老师批评了格里几句,他就开始哇哇地哭个不停,还跟老师嚷嚷:“我没错!我没有打他!” 母亲萨利特斯向叔叔道了谢,然后拉着格里进了门。 “怎么回事?”萨利特斯看着两眼红红的格里问道。 “我不小心和马克撞了一下,结果马克就使劲儿地推我,我踢了他一脚,马克哭了,老师就说我了。”格里脸上挂着两行泪珠,补充说道:“是他先推我的!” 听到这里,母亲萨利特斯基本上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了,她语气平和地问格里:“难道你一点责任都没有吗?” “没有!不是我的错!是马克先推我的!” “好,现在我问你,如果你好好按照老师的要求排队,不乱跑,你能不小心撞到别人吗?你没有撞到马克,马克会推你吗?” 格里默不作声了。 “现在你再仔细想想,你一点责任都没有吗?,你是男子汉,记住,不要把什么责任都推到别人的身上!遇事仔细想一想,为什么别人会这样对你,你是不是做了什么不对的事情。” 最后,萨利特斯对儿子格里说了一句话:“你得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格里用力地点了点头。

5、一个真实的小故事,说的是一个公交汽车司机在拉运乘客途中,突然心脏病发作,极度痛苦,公共车面临失控的危险,但他仍坚持着做完了三件事:一是把车慢慢靠到路边;二是踩下刹车;三是打开车门,看着乘客一个个都下去了,才无力地爬在方向盘上,再没有醒过来。
诚信格言摘录

1、内不欺己,外不欺人。 ———孔子

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

3、言必信,行必果。 ——子路

4、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回报。 ———李嘉诚

5、诚实是人生永远最美好的品格。 ———高尔基

6、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 ———莎士比亚

7、没有一处遗产像诚实那样丰富的了。 ———莎士比亚

8、对自己的忠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 ———莎士比亚

9、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本富兰克林

10、 难听的实话胜过动听的谎言。 ———苏尤里郁达列夫

11、 坦白使人心地轻松的妙药。 ———西塞罗

12、 即使开始时,怀有故意的人,只要自己抱有真实和诚实去接触,就一定能换来好意。

———日本 池田大作

13、 诚实是艺术的最大要素。只要我们总对自己诚实,艺术总在那里,它决不会让我们失望的。 ———柯尼利亚奥提斯金约

14、 有所许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 ———袁采

15、 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康德

16、 要宣扬你的一切,不必用你的言语,要用你的本来面目。 ———卢梭

17、 忠诚的高尚和可敬,无与伦比。 ———裴多菲

18、 我们应该老老实实地办事。 ———毛泽东

19、 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就是实事求是。 ——— 邓小平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海涅

2、遵守诺言就象保卫你的荣誉一样。 ——(法)巴尔扎克
3、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 ——(日)松下幸之助
民无信不立
诚信格言

1、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海涅
2、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薛瑄
3、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4、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5、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艾琳•卡瑟
6、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泰戈尔
7、工作上的信用是最好的财富。没有信用积累的青年,非成为失败者不可——池田大作
8、民无信不立——孔子
9、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高尔基
10、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程颐

11、没有诚实何来尊严——西塞罗
12、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大仲马
13、失足,你可能马上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富兰克林
14、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富兰克林
15、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富科
16、诚信为人之本——鲁迅
17、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
18、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
19、内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大师
20、以实待人,非惟益人,益已尤人——杨筒

21、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要诚信——莎士比亚
22、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德莱塞
23、诚实是一个人得以保持的最高尚的东西——乔臾
24、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25、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26、一言之美,贵于千金——葛洪
27、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28、诚实的人必须对自己守信,他的最后靠山就是真诚——爱默生
29、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富兰克林
30、意志薄弱的人,一定不会诚实——拉罗什夫利

31、以信接人,天下信人;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杨泉
32、要我们买他的诚实,这种人出售的是他的名誉——沃夫格
33、说谎话的人所得到的,就只即使觉说直话也没有人相信——伊索
34、自以为聪明的人,往往是没有好下场的,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周恩来
35、人之所助者,信也——《周易》
36、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
37、祸莫大于无信——傅玄
38、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
39、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康德《持久和平》
40、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富兰克林

41、马先驯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准南子》
42、诚实是智慧之书的第一章——杰弗逊
43、信不足,安有信——《管子》
44、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
45、信用是难得失的,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池田大作
46、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都是长久之策——约翰•雷
47、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
48、我宁愿以诚挚获得一百名敌人的攻击,也不愿以伪善获得十个朋友的赞扬——裴多菲
49、不须犯一口说,不须着一意念,只凭真真诚诚行将去,久则自有不言之信,默成之孚——吕坤
50、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51、如果习惯于说空话,最可敬的人也会失掉尊严。——格言
52、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
53、少说空话,多做工作,扎扎实实,埋头苦干。——邓小平
54、思量恶事,化为地狱;思量善事,化为天堂。——惠能
55、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56、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
57、言必信,行必果。——孔子《论语•子路》
5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论语•为政》
59、推人以诚,则不言而信矣。——王通《文中子•周公》
60、进学不诚则学杂,处事不诚则事败,自谋不诚则欺心而弃己,与人不诚则丧德而增怨。——程颢、程颐《二程集•论学篇》

61、我们应该顺其自然,立在真实上,求得人生的光明,不可陷入勉强、虚伪的境界,把真正人生都归幻灭。——李大钊
6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63、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毛泽东
64、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陈毅
65、要立心做大事,不要立心做大官。——孙中山
66、微小的知识使人骄傲,丰富的知识使人谦逊。——达芬奇
67、生命的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留传到遥远的后世。——莎士比亚
68、君子改过,小人饰非;改过终悟,饰非终迷;终悟福至,终迷祸归。——邵雍《迷悟吟》
69、道德确实不是指导人们如何使自己幸福的教条,而是指导人们如何配享有幸福的学说。(康德,德国哲学家)
70、自不诚,则欺心而弃己,与人不诚,则丧德而增怨。(宋•杨时《河南程氏粹言•论学篇》)

71、人以实,虽疏必密;与人以虚,虽戚必疏。(汉•韩婴《韩诗外传》)
72、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
73、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
7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75、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
76、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
77、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78、养心莫善于诚(荀子)
79、巧诈不如拙诚(韩非子)
80、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意诚而后心正。(《大学》)

还有吗?

要诚实或诚信的…… O(∩_∩)O ~~~~(>_<)~~~~ (*^__^*) 谢谢
1;什么叫诚信
诚信,立人之本,齐家之道,治国之策,交友之基,经商之魂。诚,言成,出言必成,很朴素的道德观念,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无论在过去或是现在亦或是未来,诚信对于建设人类社会文明都是极为重要的,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为你一一阐释。
2、诚信
诚信是一种人人必备的优良品格,一个人讲诚信,就代表了他是一个讲文明的人。讲诚信的人,处处受欢迎;不讲诚信的人,人们会忽视他的存在;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讲诚信。
3、诚信是立人之本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认为人若不讲信用,在社会上就无立足之地,什么事情也做不成。
4、诚信是齐家之道
唐代著名大臣魏徵说:「夫妇有恩矣,不诚则离。」只要夫妻、父子和兄弟之间以诚相待,诚实守信,就能和睦相处,达到「家和万事兴」之目的。若家人彼此缺乏忠诚、互不信任,家庭便会逐渐崩溃。
5、诚信是交友之基
只有「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才能达到「朋友信之」、推心置腹、无私帮助的目的。否则,朋友之间充满虚伪、欺骗,就绝不会有真正的朋友,朋友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6、诚信是为政之法
左传云:「信,国之宝也。」指出诚信是治国的根本法宝。孔子在「足食」www.rixia.cc、「足兵」、「民信」三者中,宁肯「去兵」、「去食」,也要坚持保留「民信」。因为孔子认为「民无信不立」,如果人民不信任统治者,国家朝政根本立不住脚。因此,统治者必须「取信于民」,正如王安石所言:「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7、诚信是经商之魂
在现代社会,商人在签订合约时,都会期望对方信守合约。诚信更是各种商业活动的最佳竞争手段,是市场经济的灵魂,是企业家的一张真正的「金质名片」。
8、诚信是心灵良药
古语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只有做到真诚无伪,才可使内心无愧,坦然宁静,给人带来最大的精神快乐,是人们安慰心灵的良药。人若不讲诚信,就会造成社会秩序混乱,彼此无信任感,后患无穷。正如《吕氏春秋•贵信》篇所说,如果君臣不讲信用,则百姓诽谤朝廷、国家不得安宁;做官不讲信用,则少不怕长,贵贱相轻;赏罚无信,则人民轻易犯法,难以施令;交友不讲信用,则互相怨恨,不能相亲;百工无信,则手工产品质量粗糙,以次充好,丹漆染色也不正。可见失信对社会的危害何等大啊!
综观而言,诚信对于自我修养、齐家、交友、营商以至为政,都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美德,可见诚信在人类社会中是非常重要的。
9、何为诚信
什么是“诚”? “诚”,是儒家为人之道的中心思想,我们立身处世,当以诚信为本。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诚者,真实无妄之谓。肯定“诚”是一种真实不欺的美德。要求人们修德做事,必须效法天道,做到真实可信。说真话,做实事,反对欺诈、虚伪。
什么是“信”?《说文解字》认为“人言为信”,程颐认为:“以实之谓信。”可见,“信”不仅要求人们说话诚实可靠,切忌大话、空话、假话,而且要求做事也要诚实可靠。而“信”的基本内涵也是信守诺言、言行一致、诚实不欺。
“诚”主要是从天道而言,“信”主要是从人道而言。故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诚”本是自然固有之,效法天道、追求诚信,这是做人的道理、规律。二者在哲学上虽有区别,但从道德角度看,“诚”与“信”则是同义等值的概念,故许慎在《说文解字》云:“诚,信也。”“信,诚也。”基本涵义都是诚实无欺,信守诺言,言行相符,表里如一,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诚信的准则:
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但究竟怎样才算是有诚信?这部分将为你介绍诚信的准则,并看看中国古代哲贤如何实践诚信之道。
一;戒欺
「戒欺」,即不自欺亦不欺人。《礼记•大学》说:「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意谓真诚实意就是不自欺。宋代哲学家陆九渊也说:「慎独即不自欺。」即使在闲居独处时,自己的行为仍能谨慎不苟且,不会自欺。中国现代学者蔡元培先生说过:「诚字之意,就是不欺人,亦不可为人所欺。」可见,戒欺是诚信的重要准则之一。
1;杨震「不受四知金」
东汉名臣杨震在赴任东莱郡太守的途中,经过昌邑县。昌邑县令王密是他过去推荐的秀才,王密深夜带十斤黄金私赠给杨震。杨震说:「老朋友了解你,你却不了解老朋友,这是为什么呢?」王密说:「现在是深夜,没有人知道。」杨震回答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听了这番话,很羞愧地走了。杨震「不受四知金」的故事,说明他的道德修养已达到了不自欺的「慎独」境界。只有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能做到不自欺,才算是真正的「诚信」。
2;胡雪岩与「戒欺」牌匾
著名徽商胡雪岩在杭州胡庆余堂药店中,向内挂了一块「戒欺」的牌匾。他在跋文中写道:「凡贸易均著得欺字」,「余存心济世,誓不以劣品弋取厚利」,「采办务真,修制务精,不至欺余以欺世人。」胡庆余堂药店之所以能够蜚声于海内外,生意兴隆,其秘诀就在于「戒欺」二字。这则故事说明,「戒欺」二字是企业成功的秘诀,也是企业家的无价之宝。
二;过而能改
《左传•宣公二年www.rixia.cc》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孔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韩愈曰:「告我以吾过者,吾之师也。」陆九渊曰:「闻过则喜,知过不讳(忌讳),改过不惮(畏惧)。」古人申居郧曰:「小人全是饰非,君子惟能改过。」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哲贤认为如何对待过错,是君子与小人的重要区别之一。
中国古代哲人强调知过即改,这是诚实的一种表现。《孟子•滕文公下》载有一则寓言:
1;有一个人每天都偷邻居家的鸡,有人劝告他说:「这不是有道德者的行为。」那人回答说:「那么,我打算减少一些,一个月只偷一只鸡,等到明年,然后停止偷鸡。」这则寓言说明,如果已经知道这样做是不道德的,就应立即改正,何必等到明年!所以,人对于过错应该「迁善如风之迅,改过如雷之烈」。一定要与过错一刀两断,彻底改正。
2;东坡悔续菊花诗
苏东坡与王安石私交甚厚,经常在一起切磋诗词。有一次,苏东坡去王安石家拜访,恰逢王安石不在家,苏东坡只见书桌上有一首未完成的诗,只有两句:「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东坡看后,心中好笑,认为菊花怎能像春天里的花一样,在一夜之间落得满地花瓣?于是,他续上「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王安石回到家看到续诗,心想:「真是少见多怪!」后来,苏东坡被贬到湖北黄州当团练副使。有一晚,一阵秋风过后,第二天院内菊花被刮得满地金黄。此时,苏东坡深愧自己妄自续诗,见识短浅。
回到京城后,他即当面向王安石认错。王安石称赞说:「知错能改,是难能可贵的啊!」从此以后,苏东坡十分谦虚谨慎,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三;信守承诺
《左传•僖公十四年》曰:「弃信背邻,患孰恤之。无信患作,失援必毙。」意思是说,若自己丧失信用,背弃邻国,遇到祸患有谁会同情自己。失去了信用,一旦祸患发生,没有人来支援自己,就必定会灭亡。由此可见,重诺守信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我们对别人许下诺言,就须认真对待,对自己的承诺负责,切勿掉以轻心,失信于人。在平日待人处事时,我们可先从守时开始做起,然后对家人、朋友信守承诺,以诚信待人。
1;曾子杀猪教子
曾子的妻子要去市集,儿子哭闹着要跟着去。曾妻便哄儿子说:「你就留在家里玩,等我回来后,我就杀猪给你吃。」当妻子从集市回来,看见曾子准备杀猪。妻子连忙阻止说:「我只是跟孩子说着玩的。」曾子说:「不能同小孩子开玩笑的,孩子年纪幼小,没有知识,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听从父母的教导。今天你欺骗他,就等于教他学你那样骗人。母亲欺骗自己的孩子,孩子就不会相信自己的母亲。」于是,曾子杀了那头猪,并煮了猪肉给孩子吃。
2;刘廷式坚娶盲女
刘廷式本是农家子弟,与邻女定有婚约。后离别数年,刘廷式入太学读书,并考中进士。刘廷式回乡时,准备与邻女成亲。这时才得知邻公已死,其女双目失明,家道中落。不过,刘廷式并不因此违背婚约,还选好日子准备完婚。邻女打算退婚,她说:「我如今双目失明,形同废人,门不当户不对,怎能嫁你为妻呢?」刘廷式回答说:「既然我早与邻翁有约,岂可因翁死子疾而违背婚约?」结果,二人终成眷属,家庭和睦,并生数子。
四;诚信待人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诚信是人的修身之本,也是一切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五云:「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其心而自弄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说明「诚」对于「做人」、「做事」是何等的重要!
宋就以诚感人
宋就曾在梁、楚交界处当县令,梁、楚边亭四周都种瓜。由于梁亭人勤劳,所以瓜长得很好;而楚亭人懒惰,所以瓜长得不好。
于是,楚亭人心生嫉妒和恼恨,在深夜践踏和扯断梁亭的瓜藤。梁亭人发现后,去请示县令宋就,认为要报复,去践踏楚亭瓜藤。宋就即摇摇头说:「怎么可以这样做呢?与人结怨,是招祸的门径。人家对我们不好,我们也对人家不好,这多么狭隘呢!你们如果听我的话,那应以诚感人,每夜派人暗中为楚亭浇瓜地,不要让他们知道。」
楚亭人每天早晨到瓜地一看,知道梁亭人已把瓜地浇过了,瓜长得愈来愈好。楚国县令和楚王知道这件事后,深深受到宋就以德报怨的行为所感动,自觉惭愧,就以重礼对梁王表示感谢,并请求两国交好。
五;言行一致
中国古代哲人要求言行一致,《礼记•中庸》曰:「言顾行,行顾言。」切不可「自食其言」、「面诺背违」、「阳是阴非」,所以朱熹认为「信是言行相顾之谓」,要求「口能言之,身能行之」,这才是「国宝」;如果「口言美,身行恶」,那是「国妖」,是君子所不取的。孔子说过:「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意思是说,从前孔子对于人,只要听了他讲的话,就会相信他的行为;现在孔子对于人,当听了他讲的话后,还要观察他的实际行为。在这里,孔子肯定道德实践是评价诚信品格的标准。
1;季札赠剑
吴国宗室季札,在出使北方大国途中,顺道访问了徐国国君。徐君非常喜欢季札的宝剑,但知它是吴国国宝,所以不好意思索要。
季札心知徐君很喜欢这宝剑,想立即将它送给徐君,但碍于自己仍需前往其他国家,所以需要带着这宝剑以代表吴国出使。于是,季札心中暗暗向徐君许下诺言:「当我结束这次行程后,我会再到徐国,届时定将这宝剑送给您。」
后来,当季札返回徐国时,徐君已死。季札来到徐君墓前,便将宝剑挂在徐君墓旁的树上。随从连忙问道:「人都死了,还赠他宝剑干什么?」季札说:「我早在心中答应将这宝剑送给徐君,如今徐君虽已离世,但不可因此改变我的承诺,我仍要履行诺言。
2;破镜重圆
南朝陈国将亡时,驸马徐德言预料妻子乐昌公主将会被人掠去,于是打破一面铜镜,各拿一半,作为日后重见时的凭证,并约定每逢正月十五日,就在市集卖这半面镜子,以探听对方的消息。
陈国亡后,乐昌公主为杨素所占,徐德言每逢正月十五日便到京城卖镜,年复一年,终在某年见到一人叫卖破镜,与所藏半镜相合,于是题诗曰:「镜与人俱去,镜归人未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乐昌公主见到此诗,悲泣不食。杨素知道此事后,便让公主与徐德言重新团圆。
3;一诺千金
秦朝末年,楚国有一个叫季布的人,他这个人个性耿直,而且非常讲信用,只要他答应的事,就一定会努力做到,也因此他受到许多人的称赞,大家都很尊敬他。
他曾经在项羽的军中当过将领,而且率兵多次打败刘邦,所以当刘邦建立汉朝,当上皇帝的时候,便下令捉拿季布,并且宣布:凡是抓到季布的人,赐黄金千两,藏匿他的人则遭到灭门三族的惩罚。可是,季布为人正直而且时常行侠仗义,所以大家都想保护他。起初季布躲在好友的家中,过了一段时间,捉拿他的风声更紧了,他的朋友就把他的头发剃光,化装成奴隶和几十个家僮一起卖给了鲁国的朱家当劳工。
朱家主人很欣赏季布,于是专程去洛阳请刘邦的好朋友汝阴侯滕公向刘邦说情,希望能撤销追杀季布的通缉令,后来刘邦果真赦免了季布,而且还给了他一个官职。有一个和季布同乡、名叫曹邱生的人,他一向喜欢和有权有势的朋友来往,于是就托人写介绍信给季布,希望能和季布认识、交朋友。可是季布一见到他就很反感,根本不想再理会曹邱生,但是他面对季布讨厌的神色,像是没发生什么事的继续说:“您也知道我们都是楚国人,人们常说‘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句话是我到处替您宣扬的结果,可是您为什么总是拒绝见我呢?”季布听完曹邱生的话,非常高兴,顿时改变了态度,而将他当作上宾来招待。
经典论诚信
中国历代儒家经典中,对诚信之道的论述颇多,现摘其重要者加以阐述。
1,「无信人之言,人实不信。」(《诗经•郑风•扬之水》)
无诚信品德的人的说话,人是不应当相信的。所以,要使他人相信自己,就必须做诚实之人。
2;「君子之言,信而有规,故怨远于其身;小人之言,僭而无征,故怨咎及之。」(左丘明《左传•昭公八年》)
3;「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孔子《论语•学而》)
君子之言,诚实而有证据,所以怨恨远于其身;小人之言,越分妄言,又无根据,所以遭致怨祸。要求人说话要诚实、要有根据,切忌无实事根据的胡言乱语。
4;「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论语•述而》)
孔子教导学生时,提倡「文」(即为《诗》、《书》、《礼》、《乐》等典籍),「行」、「忠」、「信」并重,希望学生能做到博学多闻(文)、敦品励行(行)、尽忠职守(忠)、诚实不欺(信),把智育与德育结合起来,才能做一名德才兼备的人。
5;「儒有不宝金石,而忠信以为宝。」(戴圣编《礼记•儒行》)
儒者重德,故不以金玉为宝,而以「忠信」为宝。可见,儒者是把「忠信」作为修身养性、齐家治国的法宝。
6;「古者禹汤本义务信而天下大治,桀纣弃义背信而天下大乱。故为人上者,必将慎礼义、务忠信然后可,此君人者之大本也。」(荀子《荀子•强国》)
古代圣王禹、汤,循义讲信而天下大治;暴君桀、纣,弃义背信而天下大乱。所以,作为国君一定要慎礼义、讲忠信,然后才能治国。这是「君人者之大本也」。由此证明诚信是治国之本。
7;「或问信,曰:『不食其言』。」(扬雄《法言•重黎》)
所谓信实,就是指不违背和忘记自己的诺言,一定要信守承诺,说到做到,言行一致。
8;「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班固《白虎通义•性情•论五性六情》)
从一定意义上,信就是诚,诚就是信,二者是相通的,基本内涵都是真实无欺。无论说话还是做事,都是诚实可信的。
9;「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周敦颐《周子全书•通书•诚下》)
诚是五常(仁、义、礼、智、信)的基础,亦是人的各种善行的根源。可见,「诚」在儒家道德体系中是何等的重要。
10;「信者,无伪而已。」(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一》)
所谓「信」,就是无「伪」的意思。既不说假话,亦不做假事;既不自欺,亦不欺人。一切言行皆以诚实为本,排除一切虚伪、虚假。
11;「夫信者,人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
「诚信」是人的法宝,因为「国保于民,民保于信」。君无信用不能使民,失去民心则不能守国。所以古代圣王不欺四海,五霸不欺四邻。善治国者,不欺其民;善齐家者,不欺其亲。可见,信在治国齐家中是何等重要。
12;「诚则是人,伪则是禽兽。」(黄宗羲《孟子师说•卷七》)
诚信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只有人具有诚信美德,而禽兽则是不讲诚信的。如果人只求物质私欲而不讲诚信,就是一种丧失人性的禽兽行为。

关于诚信

概述
  在一般意义上,“诚”即诚实诚恳,主要指主体真诚的内在道德品质;“信”即信用信任,主要指主体“内诚”的外化。“诚”更多地指“内诚于心”,“信”则侧重于“外信于人”。“诚”与“信”一组合,就形成了一个内外兼备,具有丰富内涵的词汇,其基本含义是指诚实无欺,讲求信用。千百年来,诚信被中华民族视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在基本字义的基础上形成了其独具特色并具有丰富内涵的诚信观。   “诚”与“信”作为伦理规范和道德标准,在起初是分开使用的。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人之道也。”《中庸》中也说:“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信的基本含义是指遵守承诺,言行一致,真实可信。最先将“诚”与“信”连在一起使用的是在《逸周书》中:“成年不尝,信诚匡助,以辅殖财。”“父子之间观其孝慈,兄弟之间观其友和,君臣之间观其忠愚,乡党之间观其信诚。”这里的“信诚”实际上表达的是“诚信”的意思。就是说,从一般意义上,诚信是指诚实不欺,讲求信用,强调人与人之间应该真诚相待。
编辑本段诚信
  诚信是一种人人必备的优良品格,一个人讲诚信,就代表了他是一个讲文明的人。讲诚信的人,处处受欢迎;不讲诚信的人,人们会忽视他的存在;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讲诚信。诚信是为人之道,是立身处事之本。
诚信是立人之本
  子曰:「人而无信,不可知其可也。」认为人若不讲信用,在社会上就无立足之地,什么事情也做不成。
诚信是齐家之道
  唐代著名大臣魏徵说:「夫妇有恩矣,不诚则离。」只要夫妻、父子和兄弟之间以诚相待,诚实守信,就能和睦相处,达到“家和万事兴”的目的。若家人彼此缺乏诚信、互不信任,家庭便会逐渐四分五裂。
诚信是交友之基
  只有「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才能达到「朋友信之」、推心置腹、无私帮助的目的。否则,朋友之间充满虚伪、欺骗,就绝不会有真正的朋友,朋友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诚信是为政之法
  《左传》云:「信,国之宝也。」指出诚信是治国的根本法宝。孔子在「足食」、「足兵」、「民信」三者中,宁肯「去兵」、「去食」,也要坚持保留「民信」。因为孔子认为「民无信不立」,如果人民不信任统治者,国家朝政根本立不住脚。因此,统治者必须「取信于民」,正如王安石所言:「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诚信是经商之魂
  在现代社会,商人在签订合约时,都会期望对方信守合约。诚信更是各种商业活动的最佳竞争手段,是市场经济的灵魂,是企业家的一张真正的「金质名片」。
诚信是心灵良药
  古语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只有做到真诚无伪,才可使内心无愧,坦然宁静,给人带来最大的精神快乐,是人们安慰心灵的良药。人若不讲诚信,就会造成社会秩序混乱,彼此无信任感,后患无穷。正如《吕氏春秋贵信》篇所说,如果君臣不讲信用,则百姓诽谤朝廷、国家不得安宁;做官不讲信用,则少不怕长,贵贱相轻;赏罚无信,则人民轻易犯法,难以施令;交友不讲信用,则互相怨恨,不能相亲;百工无信,则手工产品质量粗糙,以次充好,丹漆染色也不正。可见失信对社会的危害何等大啊!   综观而言,诚信对于自我修养、齐家、交友、营商以至为政,都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美德,可见诚信在人类社会中是非常重要的。
编辑本段何为诚信

  什么是“诚”?   “诚”,是儒家为人之道的中心思想,我们立身处世,当以诚信为本。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诚者,真实无妄之谓。肯定“诚”是一种真实不欺的美德。要求人们修德做事,必须效法天道,做到真实可信。说真话,做实事,反对欺诈、虚伪。   什么是“信”? 信
  《说文解字》认为“人言为信”,程颐认为:“以实之谓信。”可见,“信”不仅要求人们说话诚实可靠,切忌大话、空话、假话,而且要求做事也要诚实可靠。而“信”的基本内涵也是信守诺言、言行一致、诚实不欺。   “诚”主要是从天道而言,“信”主要是从人道而言。故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诚”本是自然固有之,效法天道、追求诚信,这是做人的道理、规律。二者在哲学上虽有区别,但从道德角度看,“诚”与“信”则是同义等值的概念,故许慎在《说文解字》云:“诚,信也。”“信,诚也。”基本涵义都是诚实无欺,信守诺言,言行相符,表里如一,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编辑本段历代经典论诚信
  中国历代儒家经典中,对诚信之道的论述颇多,现摘其重要者加以阐述。   「无信人之言,人实不信。」(《诗经郑风扬之水》)   无诚信品德的人的说话,人是不应当相信的。所以,要使他人相信自己,就必须做诚实之人。   「君子之言,信而有规,故怨远于其身;小人之言,僭而无征,故怨咎及之。」(左丘明《左传昭公八年》)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孔子《论语学而》)   君子之言,诚实而有证据,所以怨恨远于其身;小人之言,越分妄言,又无根据,所以遭致怨祸。要求人说话要诚实、要有根据,切忌无实事根据的胡言乱语。   「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论语述而》)   孔子教导学生时,提倡「文」(即为《诗》、《书》、《礼》、《乐》等典籍),「行」、「忠」、「信」并重,希望学生能做到博学多闻(文)、敦品励行(行)、尽忠职守(忠)、诚实不欺(信),把智育与德育结合起来,才能做一名德才兼备的人。   「儒有不宝金石,而忠信以为宝。」(戴圣编《礼记儒行》)   儒者重德,故不以金玉为宝,而以「忠信」为宝。可见,儒者是把「忠信」作为修身养性、齐家治国的法宝。   「古者禹汤本义务信而天下大治,桀纣弃义背信而天下大乱。故为人上者,必将慎礼义、务忠信然后可,此君人者之大本也。」(荀子《荀子强国》)   古代圣王禹、汤,循义讲信而天下大治;暴君桀、纣,弃义背信而天下大乱。所以,作为国君一定要慎礼义、讲忠信,然后才能治国。这是「君人者之大本也」。由此证明诚信是治国之本。   「或问信,曰:『不食其言』。」(扬雄《法言重黎》)   所谓信实,就是指不违背和忘记自己的诺言,一定要信守承诺,说到做到,言行一致。   「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班固《白虎通义性情论五性六情》)   从一定意义上,信就是诚,诚就是信,二者是相通的,基本内涵都是真实无欺。无论说话还是做事,都是诚实可信的。   「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周敦颐《周子全书通书诚下》)   诚是五常(仁、义、礼、智、信)的基础,亦是人的各种善行的根源。可见,「诚」在儒家道德体系中是何等的重要。   「信者,无伪而已。」(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一》)   所谓「信」,就是无「伪」的意思。既不说假话,亦不做假事;既不自欺,亦不欺人。一切言行皆以诚实为本,排除一切虚伪、虚假。   「夫信者,人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   「诚信」是人的法宝,因为「国保于民,民保于信」。君无信用不能使民,失去民心则不能守国。所以古代圣王不欺四海,五霸不欺四邻。善治国者,不欺其民;善齐家者,不欺其亲。可见,信在治国齐家中是何等重要。   「诚则是人,伪则是禽兽。」(黄宗羲《孟子师说卷七》)   诚信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只有人具有诚信美德,而禽兽则是不讲诚信的。如果人只求物质私欲而不讲诚信,就是一种丧失人性的禽兽行为。

编辑本段名人论诚信
商鞅变法 徙木为信
  老子:「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第八十一章》)   诚信之言不华美,华美之言不信实,因为诚信之言是质朴无华的。   孔子:「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论语学而》)   强调人讲信用要符合「义」,只有符合「义」的话才能实行。   孟子:「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   肯定「诚」是天的运行规律,追求诚信之道才是做人的道理。   荀子:「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荀子非十二子》)   耻于自己不能有「信」德,而不耻于不被别人信任。   刘安:「人先信而后求能。」(《淮南子说林训》)   应当先看他是否讲信用,然后再论及他的能力如何,说明「信」重于「能」。   诸葛亮:「勿持功能而失信。」(《出师表》)   不要仗持有功劳、有才能就失信于人。   王通:「推之以诚,则不言而信。」(《中说周公》)   只要能够推心置腹,以诚相待,不用言说也会相互信任。   程颐:「诚则信矣,信则诚矣。」(《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五)   诚实就会有信誉,讲信誉就是诚实,可见「诚」与「信」是相通的。   朱熹:「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   诚信就是真实而无虚假。   曹端:「一诚足以消万伪。」(《明儒学案》卷四十四《语录》)   一个诚实的行为足以消解千万种虚伪。
编辑本段讲诚信
  叶千华   讲诚信,并不是说说而已,很多人是说得容易做起来难。这大概就是人真而不诚、诚而难信的一种劣根性缘故,他们以利益确定诚信,以自私和贪婪玩弄诚信。   在现实社会生活里,我们做人做事什么都不缺,缺的是人心,缺的是诚信,弄得人去寻找诚信的机会和条件。有的人只是要求别人有诚信讲诚信,而自己就很难用诚信来对待他人。在文明发展的今天,更应该体现人事的诚信度,结果却令君大失所望。   曾一度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如今不会又失去“诚信力”了吧!尽管辞典里找不到“诚信”一词的书面意思,但并不表明它没有、不重要。这个在心里和行动中存在的东西,恐怕就只能不要去找,也不要注明和解释,它只能是人之间的共识和默契。可以说,它是普遍存在于我们的人事里,一但人丢掉了诚信,人性就显得可恶、可怕、可耻。本不稀罕的更稀贵了,从而体现了人的道德品质和良知良心的迷失。   人总有自己的优劣势、强弱点和长短处,在今天的人事面前,说诚信,怕是有点难度,甚至不知去说。更不会去理解诚信的优劣、强弱和长短。真可谓说是说,做是做,因人而已、因事而已、因玩笑而戏弄诚信。在失缺了道德的人群里,还能听到它的声音,看到它的旗子,总算对一些受骗者有了交待,或许对诚不诚、信不信的人是一种安慰。   现实中,可怕的是讲诚信就是去“送死”,讲诚信就得吃亏上当,这个诚信谁还敢讲?目前似乎什么日夏养花网都在发展进步,唯独人的道德品质没有进步,相反在逐渐下滑,而且下滑得令君后怕。一切都在金钱中舛误,诚信也无法逃脱被利用的命运或下场。
编辑本段准则
  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但究竟怎样才算是有诚信?这部分将为你介绍诚信的准则,并看看中国古代哲贤如何实践诚信之道。   戒欺   「戒欺」,即不自欺亦不欺人。《礼记大学》说:「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意谓真诚实意就是不自欺。宋代哲学家陆九渊也说:「慎独即不自欺。」即使在闲居独处时,自己的行为仍能谨慎不苟且,不会自欺。中国现代学者蔡元培先生说过:「诚字之意,就是不欺人,亦不可为人所欺。」可见,戒欺是诚信的重要准则之一。   杨震「不受四知金」   东汉名臣杨震在赴任东莱郡太守的途中,经过昌邑县。昌邑县令王密是他过去推荐的秀才,王密深夜带十斤黄金私赠给杨震。杨震说:「老朋友了解你,你却不了解老朋友,这是为什么呢?」王密说:「现在是深夜,没有人知道。」杨震回答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听了这番话,很羞愧地走了。杨震「不受四知金」的故事,说明他的道德修养已达到了不自欺的「慎独」境界。只有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能做到不自欺,才算是真正的「诚信」。   胡雪岩与「戒欺」牌匾      著名徽商胡雪岩在杭州胡庆余堂药店中,向内挂了一块「戒欺」的牌匾。他在跋文中写道:「凡贸易均著得欺字」,「余存心济世,誓不以劣品弋取厚利」,「采办务真,修制务精,不至欺余以欺世人。」胡庆余堂药店之所以能够蜚声于海内外,生意兴隆,其秘诀就在于「戒欺」二字。这则故事说明,「戒欺」二字是企业成功的秘诀,也是企业家的无价之宝。   2、过而能改   《左传宣公二年》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孔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韩愈曰:「告我以吾过者,吾之师也。」陆九渊曰:「闻过则喜,知过不讳(忌讳),改过不惮(畏惧)。」古人申居郧曰:「小人全是饰非,君子惟能改过。」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哲贤认为如何对待过错,是君子与小人的重要区别之一。   中国古代哲人强调知过即改,这是诚实的一种表现。《孟子滕文公下》载有一则寓言:有一个人每天都偷邻居家的鸡,有人劝告他说:「这不是有道德者的行为。」那人回答说:「那么,我打算减少一些,一个月只偷一只鸡,等到明年,然后停止偷鸡。」这则寓言说明,如果已经知道这样做是不道德的,就应立即改正,何必等到明年!所以,人对于过错应该「迁善如风之迅,改过如雷之烈」。一定要与过错一刀两断,彻底改正。   东坡悔续菊花诗   苏东坡与王安石私交甚厚,经常在一起切磋诗词。有一次,苏东坡去王安石家拜访,恰逢王安石不在家,苏东坡只见书桌上有一首未完成的诗,只有两句:「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东坡看后,心中好笑,认为菊花怎能像春天里的花一样,在一夜之间落得满地花瓣?于是,他续上「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讥嘲王安石。   王安石回到家看到续诗,心想:「真是少见多怪!」后来,苏东坡被贬到湖北黄州当团练副使。有一晚,一阵秋风过后,第二天院内菊花被刮得满地金黄。此时,苏东坡深愧自己妄自续诗,见识短浅。   回到京城后,他即当面向王安石认错。王安石称赞说:「知错能改,是难能可贵的啊!」从此以后,苏东坡十分谦虚谨慎,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3、信守承诺   《左传僖公十四年》曰:「弃信背邻,患孰恤之。无信患作,失援必毙。」意思是说,若自己丧失信用,背弃邻国,遇到祸患有谁会同情自己。失去了信用,一旦祸患发生,没有人来支援自己,就必定会灭亡。由此可见,重诺守信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我们对别人许下诺言,就须认真对待,对自己的承诺负责,切勿掉以轻心,失信于人。在平日待人处事时,我们可先从守时开始做起,然后对家人、朋友信守承诺,以诚信待人。   曾子杀猪教子      曾子的妻子要去市集,儿子哭闹着要跟着去。曾妻便哄儿子说:“你就留在家里玩,等我回来后,我就杀猪给你吃。”当妻子从集市回来,看见曾子准备杀猪。妻子连忙阻止说:“我只是跟孩子说着玩的。”曾子说:“不能跟小孩子开玩笑。孩子年纪幼小,不懂知识,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听从父母的教导。今天你欺骗他,就等于教他学你那样骗人。母亲欺骗自己的孩子,孩子就不会相信自己的母亲。”于是,曾子杀了那头猪,并煮了猪肉给孩子吃。   刘廷式坚娶盲女      刘廷式本是农家子弟,与邻女定有婚约。后离别数年,刘廷式入太学读书,并考中进士。刘廷式回乡时,准备与邻女成亲。这时才得知邻公已死,其女双目失明,家道中落。不过,刘廷式并不因此违背婚约,还选好日子准备完婚。邻女打算退婚,她说:“我如今双目失明,形同废人,门不当户不对,怎能嫁你为妻呢?”刘廷式回答说:“既然我早与邻翁有约,岂可因翁死子疾而违背婚约?”结果,二人终成眷属,家庭和睦,并生数子。   4、诚信待人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诚信是人的修身之本,也是一切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五云:“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其心而自弄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说明“诚”对于“做人”、“做事”是何等的重要!   宋就以诚感人   宋就曾在梁、楚交界处当县令,梁、楚边亭四周都种瓜。由于梁亭人勤劳,所以瓜长得很好;而楚亭人懒惰,所以瓜长得不好。   于是,楚亭人心生嫉妒和恼恨,在深夜践踏和扯断梁亭的瓜藤。梁亭人发现后,去请示县令宋就,认为要报复,去践踏楚亭瓜藤。宋就即摇摇头说:“怎么可以这样做呢?与人结怨,是招祸的门径。人家对我们不好,我们也对人家不好,这多么狭隘呢!你们如果听我的话,那应以诚感人,每夜派人暗中为楚亭浇瓜地,不要让他们知道。”   楚亭人每天早晨到瓜地一看,知道梁亭人已把瓜地浇过了,瓜长得愈来愈好。楚国县令和楚王知道这件事后,深深受到宋就以德报怨的行为所感动,自觉惭愧,就以重礼对梁王表示感谢,并请求两国交好。   5、言行一致   中国古代哲人要求言行一致,《礼记中庸》曰:“言顾行,行顾言。”切不可“自食其言”、“面诺背违”、“阳是阴非”,所以朱熹认为“信是言行相顾之谓”,要求“口能言之,身能行之”,这才是“国宝”;如果“口言美,身行恶”,那是“国妖”,是君子所不取的。孔子说过:“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意思是说,从前孔子对于人,只要听了他讲的DFzoKAIpKa话,就会相信他的行为;现在孔子对于人,当听了他讲的话后,还要观察他的实际行为。在这里,孔子肯定道德实践是评价诚信品格的标准。   季札赠剑   吴国宗室季札,在出使北方大国途中,顺道访问了徐国国君。徐君非常喜欢季札的宝剑,但知它是吴国国宝,所以不好意思索要。   季札心知徐君很喜欢这宝剑,想立即将它送给徐君,但碍于自己仍需前往其他国家,所以需要带着这宝剑以代表吴国出使。于是,季札心中暗暗向徐君许下诺言:“当我结束这次行程后,我会再到徐国,届时定将这宝剑送给您。”   后来,当季札返回徐国时,徐君已死。季札来到徐君墓前,便将宝剑挂在徐君墓旁的树上。随从连忙问道:“人都死了,还赠他宝剑干什么?”季札说:“我早在心中答应将这宝剑送给徐君,如今徐君虽已离世,但不可因此改变我的承诺,我仍要履行诺言。”   破镜重圆   南朝陈国将亡时日夏养花网,驸马徐德言预料妻子乐昌公主将会被人掠去,于是打破一面铜镜,各拿一半,作为日后重见时的凭证,并约定每逢正月十五日,就在市集卖这半面镜子,以探听对方的消息。   陈国亡后,乐昌公主为杨素所占,徐德言每逢正月十五日便到京城卖镜,年复一年,终在某年见到一人叫卖破镜,与所藏半镜相合,于是题诗曰:“镜与人俱去,镜归人未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乐昌公主见到此诗,悲泣不食。杨素知道此事后,便让公主与徐德言重新团圆。   一诺千金   秦朝末年,楚国有一个叫季布的人,他这个人个性耿直,而且非常讲信用,只要他答应的事,就一定会努力做到,也因此他受到许多人的称赞,大家都很尊敬他。   他曾经在项羽的军中当过将领,而且率兵多次打败刘邦,所以当刘邦建立汉朝,当上皇帝的时候,便下令捉拿季布,并且宣布:凡是抓到季布的人,赐黄金千两,藏匿他的人则遭到灭门三族的惩罚。可是,季布为人正直而且时常行侠仗义,所以大家都想保护他。起初季布躲在好友的家中,过了一段时间,捉拿他的风声更紧了,他的朋友就把他的头发剃光,化装成奴隶和几十个家僮一起卖给了鲁国的朱家当劳工。   朱家主人很欣赏季布,于是专程去洛阳请刘邦的好朋友汝阴侯滕公向刘邦说情,希望能撤销追杀季布的通缉令,后来刘邦果真赦免了季布,而且还给了他一个官职。有一个和季布同乡、名叫曹邱生的人,他一向喜欢和有权有势的朋友来往,于是就托人写介绍信给季布,希望能和季布认识、交朋友。可是季布一见到他就很反感,根本不想再理会曹邱生,但是他面对季布讨厌的神色,像是没发生什么事的继续说:“您也知道我们都是楚国人,人们常说‘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句话是我到处替您宣扬的结果,可是您为什么总是拒绝见我呢?”季布听完曹邱生的话,非常高兴,顿时改变了态度,而将他当作上宾来招待。
编辑本段你也做得到
  为何社会愈文明,失信的现象却愈严重呢?当你实践诚信之道时,会否感到无从入手?不用担心,我们从日常生活各方面出发,不论在学业、人际交往,以至将来在工作、营商、政治等方面,教你如何实践诚信之道,并以中国历史小故事,说明个中大道理。诚信之道,由你做起!   人类没有了真诚,生活便没有了分量。让我们在真诚中舒展心灵的双翼,在真诚中领略世界的风采。留住真诚,生命便有了前进的依托;留住真诚,你我便有了心灵的共鸣。让我们在诚信里感受温暖,让我们在诚信里憧憬未来。
诚实: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海涅

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 ——艾琳卡瑟
民无信不立。 ——孔子

人类最不道德处,是不诚实与怯懦。 ——高尔基

没有诚实何来尊严。 ——西塞罗

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 ——大仲马
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 ——富兰克林

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 ——拉罗什富科

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 ——莎士比亚

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 ——德莱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

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都是长久之策。 ——约翰雷

信用是难得易失的,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 ——池田大作

我宁愿以诚挚获得一百名敌人的攻击,也不愿以伪善获得十个朋友的赞扬。 ——裴多菲

诚实的人从来讨厌虚伪的人,而虚伪的人却常常以诚实的面目出现。 ——斯宾诺莎

没有诚信,何来尊严? ——西塞罗

失信就是失败。 ——左拉
守信:
信用是成功的伙伴 英国

信用重于黄金 德国

信用出黄金,因为黄金比信用易得 英国

信用是无形的资产 日本

信用是最大的资本 英国

人无信不立,店无信不兴

经营以信用为资本

宁可失钱,不可失信 英国

获取信用是要付出很高代价的 杰罗尔德

私人的信用是财产,公众的荣誉是保证金 朱尼厄斯

失去信用是一个人的最大损失 约克拉克

失去信用等于碎了的镜子,不可能修复 德国

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 孔子家语

言而必有信,期而必当,天下之高行也 淮南子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

不相信任何人人的人知道自己无信用 奥尔巴赫

人不守信,无异于叫旁人对他失信 英国

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了生命 法国

失去了信用的人,就再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了 绪儒斯

失去信用而赚的钱应结算在损失里 罗马

一个人的信用和其钱柜里的钞票是成正比的 玉外纳

一客失了信,百客不登门

以诚取信,以信取胜

言必行,行必果
希望采纳

文章标签:

本文标题: 求助!!!东坡悔续菊花诗的启示。快快!急需!
本文地址: http://www.rixia.cc/wenda/137506.html

上一篇:喜欢在阴凉的环境下生长的植物有哪些?

下一篇:用于扦插树苗中说的河沙是只黄沙土吗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