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夏养花网

您好,欢迎访问日夏养花网,我们的网址是:http://www.rixia.cc

北方能种水稻的地方有多少?

2021-06-02 18:56:58 分类:养花问答 来源: 日夏养花网 作者: 网络整理 阅读:175

北方地区有没有主要是水稻为主的地方?

有,,我们这就是
东北,著名的东北大米就产自东北,算北方了吧。
松花江北岸。

中国的水稻种植地方有那些?

Ⅰ.华南双季稻稻作区 位于南岭以南,我国最南部。包括闽、 粤、桂、滇的南部以及台湾省、海南省和南海诸岛全部。包括194 个县(市)。水稻面积占全国的17.6%。 Ⅱ.华中双季稻稻作区 东起东海之滨,西至成都平原西缘, 南接南岭,北毗秦岭、淮河。包括苏、沪、浙、皖、赣、湘、鄂、川8 省(市)的全部或大部和陕、豫两省南部,是我国最大的稻作区, 占全国水稻面积的67%。 Ⅲ.西南高原单双季稻稻作区 地处云贵和青藏高原,共391 个县(市)。水稻面积占全国的8%。 Ⅳ.华北单季稻稻作区 位于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 关中平原以东,包括京、津、冀、鲁、豫和晋、陕、苏、皖的部分地区,共457个县(市)。水稻面积仅占全国3%。 Ⅴ.东北早熟单季稻稻作区 位于辽东半岛和长城以北, 大兴安岭以东,包括黑、吉全部和辽宁大部及内蒙古东北部,共184个县(旗、市)。水稻面积仅占全国的3%。 Ⅵ.西北干燥区单季稻稻作区 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 祁连山与青藏高原以北。银川平原、河套平原、 天山南北盆地的边缘地带是主要稻区。水稻面积仅占全国的0.5%。 简单地说,除了西藏的雪山以及新疆的沙漠、内蒙的日夏养花网草原,其他的有水、年平均温度大于10℃,水稻生长期光照大于1000小时的地区均可种植。
全国稻区可划分为6个稻作区和16个亚区。
Ⅰ.华南双季稻稻作区 位于南岭以南,我国最南部。包括闽、 粤、桂、滇的南部以及台湾省、海南省和南海诸岛全部。包括194 个县(市)。水稻面积占全国的17.6%。
Ⅱ.华中双季稻稻作区 东起东海之滨,西至成都平原西缘, 南接南岭,北毗秦岭、淮河。包括苏、沪、浙、皖、赣、湘、鄂、川8 省(市)的全部或大部和陕、豫两省南部,是我国最大的稻作区, 占全国水稻面积的67%。
Ⅲ.西南高原单双季稻稻作区 地处云贵和青藏高原,共391 个县(市)。水稻面积占全国的8%。
Ⅳ.华北单季稻稻作区 位于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 关中平原以东,包括京、津、冀、鲁、豫和晋、陕、苏、皖的部分地区,共457个县(市)。水稻面积仅占全国3%。
Ⅴ.东北早熟单季稻稻作区 位于辽东半岛和长城以北, 大兴安岭以东,包括黑、吉全部和辽宁大部及内蒙古东北部,共184个县(旗、市)。水稻面积仅占全国的3%。
Ⅵ.西北干燥区单季稻稻作区 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 祁连山与青藏高原以北。银川平原、河套平原、 天山南北盆地的边缘地带是主要稻区。水稻面积仅占全国的0.5%。
简单地说,除了西藏的雪山以及新疆的沙漠、内蒙的草原,其他的有水、年平均温度大于10℃,水稻生长期光照大于1000小时的地区均可种植。
全国稻区可划分为6个稻作区和16个亚区。
华南稻作区
位于南岭以南,中国最南部,包括闽、粤、桂、滇的南部以及台湾省、海南省和南海诸岛全部。包括194个县(市)(暂不包括台湾省)水稻面积占全国的17.6%。
1.闽粤桂台平原丘陵双季稻亚区
东起福建的长乐县和台湾省,西迄云南的广南县,南至广东的吴川县,包括131个县(市)年≥10 ℃积温6500~8000℃,大部分地方无明显的冬季特征。水稻生长期日照时数1200~1500小时,降水量1000~2000毫米。籼稻安全生育期(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始现期至≥22℃终现期的间隔天数,下同)212~253天; 粳稻(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始现期至≥20℃终现期的间隔天数,下同)235~273天。稻田主要分布在江河平原和丘陵谷地,适合双季稻生长。常年双季稻占水稻面积的94%左右。 稻田实行以双季稻为主的一年多熟制,品种以籼稻为主。主要病虫害是稻瘟病和三化螟。今后,应充分发挥安全生育期长的优势,防避台风,秋雨危害;选用抗逆,优质,高产品种; 提倡稻草过腹还田,增施钾肥;发展冬季豆类,蔬菜作物和双季稻轮作制。
2.滇南河谷盆地单季稻亚区
北界东起麻栗坡县,经马关、开远至盈江县,包括滇南41个县(市),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最南部的低热河谷接近热带气候特征,年≥10℃积温5800~7000℃,生长季日照时数1000~1300小时,降水量700~1600毫米。安全生育期:籼稻180 天以上,粳稻235天以上。稻田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种植高度上限为海拔1800~2400米。多数地方一年只种一季稻,白叶枯病,二化螟等为主要病虫害。今后,要改善灌溉条件,增加复种,改良土壤,改变轮歇粗耕习惯。
3.琼雷台地平原双季稻多熟亚区
包括海南省和雷州半岛,共22个县(市).年≥10℃积温8000~9300℃,水稻生长季达300天,其南部可达365天,一年能种三季稻。生长季内日照1400~1800小时,降水800~1600毫米。籼稻安全生育期253天以上,粳稻273天以上。台风影响最大,土地生产力较低。双季稻占稻田面积的68%,多为三熟制,以籼稻为主。主要病虫害有稻瘟病,三化螟等。今后,要改善水肥条件,增加复种,扩大冬作,发挥增产潜力。
华中稻作区
东起东海之滨,西至成都平原西缘,南接南岭,北毗秦岭、淮河,包括苏、沪、浙、皖、赣、湘、鄂、川8省(市)的全部或大部和陕西省南部,河南信阳地区,是中国最大的稻作区,占全国水稻面积的67%。
1.长江中下游平原双单季稻亚区
位于年≥5300 ℃等值线以北,淮河以南,鄂西山地以东至东海之滨.包括苏、浙、皖、沪、湘、豫、鄂的235个县(市)。年≥10℃积温4500~5500℃,大部分地区种稻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粳稻安全生育期159~170天,粳稻170~185天。生长季降水700~1300毫米,日照1300~1500小时。春季低温多雨,早稻易烂秧死苗,但秋季温、光条件好,生产水平高。双季稻仍占2/5~2/3,长江以南部分平原高达80%以上。一般实行“早籼晚粳”复种。稻瘟病,稻蓟马等是主要病虫害。今后,要种好双季稻,扩大杂交稻,并对超高产品种下功夫,合理复种轮作,多途径培肥土壤。
2.川陕盆地单季稻两熟亚区
以四川盆地和陕南川道平原为主体,包括川、陕、豫、鄂、甘5省的194个县(市)。年≥10℃积温4500~6000℃,籼稻安全生育期156~198天,粳稻166~203天,生长季降水800~1600毫米,日照700~1000小时。盆地春温回升早于东部两亚区,秋温下降快。春旱阻碍双季稻扩展,已下降到3%以下,是全国冬水田最多地区,占稻田的41%。以籼稻为主,少量粳稻分布在山区。 病虫害主要有稻瘟病和稻飞虱。今后,要创造条件扩种双季稻,丘陵地区增加蓄水能力,改造冬水田,扩种绿肥。
3.东南丘陵平原双季稻亚区
年≥10℃积温5300℃线以南,南岭以北,湘鄂西山地东坡至东海之滨,共294个县(市)。年≥10℃积温5300~6500℃,籼稻安全生育期176~212天,粳稻206~220天。双季稻占稻田的66%。生长季降水900~1500毫米,日照1200~1400小时,春夏温暖有利于水稻生长,但“梅雨”后接伏旱,造成早稻高温逼熟,晚稻栽插困难。稻田主要在滨湖平原和丘陵谷地。平原多为冬作物—双季稻三熟,丘陵多为冬闲田—双季稻两熟,均以籼稻为主,扩种了双季杂交稻。稻瘟病,三化螟等为主要病虫害。水稻单产比其它两亚区低15%。今后,有条件的地区可发展“迟配迟”形式的双季稻,开发低丘红黄壤,改造中低产田。
西南水稻作区
地处云贵和青藏高原,共391 个县(市)。水稻面积占全国的8%。
1.黔东湘西高原山地单双季稻亚区
包括黔中、东、湘西、鄂西南、川东南的94个县(市)。气候四季不甚分明。年≥10℃积温3500~5500℃。籼稻安全生育期158~178天,粳稻178~184天。生长季日照800~1100小时,降水800~1400毫米。北部常有春旱接伏旱,影响插秧、抽穗、灌浆。大部分为一熟中稻或晚稻,多以油菜--稻两熟为主。水稻垂直分布,海拔高地种粳稻,海拔低地种籼稻。稻瘟病,二化螟等为主要病虫害。粮食自给率低,30~50%县缺粮靠外调。今后,仍需强调增产稻谷,它是脱贫的基础。低热川道谷地应积极发展双季稻。
2.滇川高原岭谷单季稻两熟亚区
包括滇中北、川西南、桂西北和黔中西部的162个县(市)。区内大小“坝子”星罗棋布,垂直差异明显。年≥10℃积温3500~8000℃,籼稻安全生育期158~189天,粳稻 178~187天。生长季日照1100~1500小时,降水530~1000毫米。冬春旱季长,限制了水稻复种。以蚕豆(小麦)、水稻两熟为主,冬水田占稻田1/3以上。稻田最高高度为海拔2710米,也是世界稻田最高限。多为抗寒的中粳或早中粳类型。稻瘟病,三化螟等为害较重。今后,在海拔1500米以下河谷地带积极发展双季稻,在1200~2000米的谷地发展杂交稻为主的中籼稻并开发优质稻。
3.青藏高寒河谷单季稻亚区
适种水稻区域极小,稻田分布在有限的海拔低的河谷地带,其中云南的中旬、德钦和西藏东部的芒康、墨脱等7县,有水稻,由于生产条件差,水稻单产低而不稳,但有增产潜力。
中国北方稻区稻作面积常年只有3千万亩,约占全国水稻播种面积的6%,以下仅作概括性的介绍。
华北稻作区
位于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关中平原以东,包括京、津、冀、鲁、豫和晋、陕、苏、皖的部分地区,共457个县(市)。水稻面积仅占全国3%。
本区有两个亚区:1.华北北部平原中早熟亚区;2.黄淮平原丘陵中晚熟亚区。≥10℃积温3500~4500℃。水稻安全生育期约130~140天。生长期间日照1200~1600小时,降水400~800毫米。冬春干旱,夏秋雨多而集中。北部海河,京津稻区多为一季中熟粳稻,黄淮区多为麦稻两熟,www.rixia.cc多为籼稻。稻瘟病,二化螟等为害较重。今后,要发展节水种稻技术,对稻田实行综合治理。
东北单季稻
位于辽东半岛和长城以北,大兴安岭以东,及内蒙古东北部,共184个县(旗,市)。水稻面积仅占全国的3%。
本区有两个亚区:1.黑吉平原河谷特早熟亚区;2.辽河沿海平原早熟亚区。≥10℃积温少于3500℃,北部地区常出现低温冷害。水稻安全生育期约100~120天。生长期间日照1000~1300小时,降水300~600毫米。近几年来,水稻扩展很快,品种为特早熟或中、迟熟早粳。稻瘟病和稻潜叶蝇等危害较多。今后,要加快三江平原建设,继续扩大水田,完善寒地稻作新技术体系,推广节水种稻技术。
西北干燥区
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与青藏高原以北,银川平原、河套平原、天山南北盆地的边缘地带是主要稻区。水稻面积仅占全国的0.5%。
本区有三个亚区:1.北疆盆地早熟亚区;2.南疆盆地中熟亚区;3.甘宁晋蒙高原早中熟亚区。≥10℃积温2000~5400℃。水稻安全生育期100~120天。生长期间日照1400~1600小时,降水30~350毫米。 种稻完全依靠灌溉。基本为一年一熟的早、中熟耐旱粳稻,产量较高。 稻瘟病和水蝇蛆为害较重。旱、沙、碱是三大障碍。要推行节水种稻技术,增施农家肥料,改造中低产田。

我知道是 水稻产量 第一高的省 黑龙江 像 上海了 云南 海南 四川 都有种植 只不过有的是粳稻 有的是籼稻

北方能种水稻的地方有多少?

我住在黑龙江佳木斯三江平原是红花江畔,整个佳木斯东部至三江抚远松花江畔和乌苏里江畔,和国有农场都属于,水稻主产区,黑土地,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土地资源丰富,尤其三江抚远,人口稀少土地资源尤其丰富尤其是国有农场,个人手里的土地都是近百公顷,我住的这农村每人人口可分耕用土地都在2公顷以上,我们这都不少户去农场承包土地,现在永久土地不好买了,好地可耕土地都已经被人买下永久,现在剩余的都是一些低洼地带可开荒,如果有钱长远来看还是可以买下,也许几年以后都可以成为肥沃土地,头些年我们村有些人去农场买地,种地就是陪,下雨就淹,到后来都卖出去永久了,最近这些年这些地块都是大丰收,而且灌溉排水措施都很好
几乎都能种啊。新疆,特别是东三省是我国的粮仓啊。内蒙和河北几乎没有哈,河南有少量的旱稻!
东北平原,新疆伊犁 阿克苏

中国有哪些水稻种植地区?

根据水稻种植区域自然生态因素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中国稻区可以划分为6个稻作区和16个稻作亚区。南方3个稻作区的水稻播种面积占全国总播种面积的93.6%,稻作区内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可分为9个亚区;北方3个稻作区虽然仅占全国播种面积的6%左右,但稻作区跨度很大,包括7个明显不同的稻作亚区。

(1)华南双季稻稻作区。

本区位于南岭以南,为我国最南部,包括广东、广西、福建、云南4省(自治区)的南部和台湾、海南省和南海诸岛全部。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稻田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和山间盆地。稻作常年种植面积约510万公顷,占全国稻作总面积的17%。本区水热资源丰富,稻作生长季260~365天,≥10℃的积温5800~9300℃,日照时数1000~1800小时;稻作期降雨量700~2000毫米,稻作土壤多为红壤和黄壤。种植制度是以双季籼稻为主的一年多熟制,实行与甘蔗、花生、薯类、豆类等作物当年或隔年的水旱轮作。部分地区热带气候特征明显,实行双季稻与甘薯、大豆等旱作物轮作。稻作复种指数较高。

本区分3个亚区:闽粤桂台平原丘陵双季稻亚区、滇南河谷盆地单季稻亚区和琼雷台地平原双季稻多熟亚区。

(2)华中双单季稻稻作区。

本区东起东海之滨,西至成都平原西缘,南接南岭山脉,北毗秦岭、淮河。包括江苏、上海、浙江、安徽、湖南、湖北、四川、重庆省(市)的全部或大部,以及陕西、河南两省的南部。属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稻作常年种植面积约1830万公顷,占全国稻作面积的61%。本区属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稻作生长季210~260天,≥10℃的积温4500~6500℃,日照时数700~1500小时,稻作期降雨量700~1600毫米。稻作土壤在平原地区多为冲积土、沉积土和鳝血土,在丘陵山地多为红壤、黄壤和棕壤。本区双、单季稻并存,籼、粳、糯稻均有,杂交籼稻占本区稻作面积的55%以上。在20世纪60~80年代,本区双季稻占全国稻作面积的45%以上,其中,浙江、江西、湖南省的双季稻占稻作面积的80%~90%。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农业结构和耕作制度的改革,以及双季早稻米质不佳等原因,本区的双季早稻面积锐减,使本区稻作面积从80年代占全国稻作面积的68%下降到目前的61%。尽管如此,本区稻米生产的丰歉,对全国粮食形势仍然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太湖平原、里下河平原、皖中平原、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成都平原历来都是中国著名的稻米产区。耕作制度为双季稻三熟或单季稻两熟制并存。长江以南多为单季稻三熟或单季稻两熟制,双季稻面积比重大,长江以北多为单季稻两熟制或两年五熟制,双季稻面积比重较小。四川盆地和陕西南川道盆地的冬水田一年只种一季稻。

本区分3个亚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双单季稻亚区、川陕盆地单季稻两熟亚区和江南丘陵平原双季稻亚区。

(3)西南高原单双季稻稻作区。

本区位于云贵高原和西藏高原。包括湖南、贵州、广西、云南、四川、西藏、青海等省(自治区)的部分或大部分,属亚热带高原型湿热季风气候KhzBjmvfB。气候垂直差异明显,地貌、地形复杂。稻田在山间盆地、山原坝地、梯田、垄瘠都有分布,高至海拔2700米以上,低至160米以下,立体农业特点非常显著。稻作常年种植面积约240万公顷,占全国稻作总面积的8%。稻作生长季180~260天,≥10℃的积温2900~8000℃,日照时数800~1500小时,稻作生长期降雨量500~1400毫米。稻作土壤多为红壤、红棕壤、黄壤和黄棕壤等。本区稻作籼粳并存,以单季稻两熟制为主,旱稻有一定面积,水热条件好的地区有双季稻种植或杂交中稻后养留再生稻。冬水田和冬坑田一年只种一熟中稻。本区病虫害种类多,为害严重。

本区分3个亚区:黔东湘西高原山地单双季稻亚区、滇川高原岭谷单季稻两熟亚区和青藏高原河谷单季稻亚区。

(4)华北单季稻稻作区。

本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关中平原以东,包括北京、天津、山东省(市)全部,河北、河南省大部,山西、陕西、江苏和安徽省一部分,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夏季温度较高,但春、秋季温度较低,稻作生长季较短。常年稻作面积约120万公顷,占全国稻作总面积的4%。本区稻作生长期≥10℃积温4000~5000℃,年日照数2000~3000小时,年降雨量580~1000毫米,但季节间分布不均,冬春干旱,夏秋雨量集中。稻作土壤多为黄潮土、盐碱土、棕壤和黑黏土。本区以单季粳稻为主。华北北部平原一年一熟稻或一年一季稻两熟或两年三熟搭配种植;黄淮海平原普遍一年一季稻两熟。灌溉水源主要来自渠井和地下水,雨水少、灌溉水少的旱地种植有旱稻。本区自然灾害较为频繁,水稻生育后期易受低温危害。水源不足、盐碱地面积大,是本区发展水稻的障碍因素。

本区分2个亚区:华北北部平原中早熟亚区和黄淮海平原丘陵中晚熟亚区。

(5)东北早熟单季稻稻作区。

本区位于辽东半岛和长城以北,大兴安岭以东。包括黑龙江及吉林省全部、辽宁省大部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大兴安岭地区、哲里木盟中部的西巡河灌区,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稻作区域,属寒温带—暖温带、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夏季温热湿润,冬季酷寒漫长,无霜期短。年平均气温2~10℃,≥10℃积温2000~3700℃,年日照时数2200~3100小时,年降雨量350~1100毫米。光照充足,但昼夜温差大,稻作生长期短。土壤多为肥沃、深厚的黑泥土、草甸土、棕壤以及盐碱土。本区地势平坦开阔,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适于发展稻田机械化。耕作制度为一年一季稻,部分国有农场推行水稻与旱作物或绿肥隔年轮作。最北部的黑龙江省稻区,粳稻品质十分优良,近20年由于大力发展灌溉系统,稻作面积不断扩大,目前已达到157万公顷,成为中国粳稻的主产省之一。冷害是本区稻作的主要问题。

本区分2个亚区:黑吉平原河谷特早熟亚区和辽河沿海平原早熟亚区。

(6)西北干燥区单季稻稻作区。

本区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与青藏高原以北,包括新疆、宁夏自治区的全部,甘肃、内蒙古和山西省(自治区)的大部,青海省的北部和日月山以东部分,陕西、河北省的北部和辽宁省的西北部。东部属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西部属温带—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本区虽幅员广阔,但常年稻作面积仅30万公顷,占全国稻作总面积的1%。光热资源丰富,但干燥少雨,气温变化大,无霜期160~200天,年日照时数2600~3300小时,≥10℃积温3450~3700℃,年降雨量仅150~200毫米。稻田土壤较瘠薄,多为灰漠土、草甸土、粉沙土、灌淤土及盐碱土。稻区主要分布在银川平原、天山南北盆地的边缘地带、伊犁河谷、喀什三角洲、昆仑山北坡。本区出产的稻米品种优良。种植制度为一年一季稻,部分地方有隔年水旱轮作,南疆水肥和劳畜力条件好的地方,有麦稻一年两熟。

本区分3个亚区:北疆盆地早熟亚区、南疆盆地中熟亚区和甘宁晋蒙高原早中熟亚区。

中国水稻种植区域分为6个稻作。
(1)华南双季稻稻作区。以双季稻三熟制为主,部分地方为一季稻与两季旱作或一日夏养花网季旱作复种。还有水稻与旱作年间轮种的水旱轮作。 栽培上要求熟制、育秧、品种、生育期都以能避开春、秋寒与台风、暴雨为原则来调整和布局,做到趋利避害;栽培管理技术向吨粮田技术开发、杂交稻高产规范化栽培方向发展,近年来重点推行旱育稀植、抛秧、免耕抛日夏养花网秧等技术。
(2)华中双单季稻稻作区。长江以南多为双季稻三熟制或单季稻两熟制;长江以北为单季稻两熟制或两年五熟制。四川盆地和陕南川道盆地的冬水田一年只种一季稻。 栽培特点:针对三熟制季节紧和自然灾害多的特点,采取一系列缓和季节矛盾及防避自然灾害的技术措施,包括合理搭配品种,适期播种,培育壮秧,配合施用氮磷钾肥、施用穗粒肥、施用微肥,水层、湿润与搁田(烤田、晒田)相结合等。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由模式栽培发展到吨粮田建设。近年来示推广轻简栽培技术如旱育秧、直播、抛秧、少免耕等。

(3)西南高原单双季稻稻作区。以单季稻两熟制为主。水热条件好的地区有双季稻种 植,或杂交中稻后留再生稻。冬水田和冬炕田一年只种一季中稻。 栽培上须按照不同海拔高度布局品种类型。近年来推行的杂交稻良种、保温育秧、规范栽插、配方施肥、综防病虫及旱育秧、抛秧技术表现有突出优点,推广面积逐年扩大。 本区冬水田面积大,半旱式栽培对改变冷浸田水稻迟发或僵苗不发有明显效果。

(4)华北单季稻稻作区。华北北部平原种植制度为一年一季稻,或一年一季稻两熟,或两年三熟(其中稻一熟或两熟)搭配种植;黄淮海平原普遍一年一季稻熟。 栽培上针对水资源缺乏、生育后期易受低温危害的特点,采用水稻旱种、旱育秧及其他节水技术,同时充分利用夏季光温条件,加强管理,防避冷害。

(5)东北早熟单季稻稻作区。一年一季稻。部分地区推行水稻与旱作物或绿肥隔年轮作。 栽培上从防御低温冷害出发,选用耐寒早熟品种,采用保温育秧,提早播栽期,推行旱育稀植栽培和大棚盘育苗机械插秧,有条件的地方用机械收获。直播栽培还有一定面积,形成以育苗插秧为主、移栽与直播并存的两大栽培体系。

(6)西北干燥区单季稻稻作区。一年一季稻。部分地方有隔年水旱轮作。南疆水肥和劳畜力条件好的地方的麦稻一年两熟。 栽培特点:一是以水定稻,节约用水;二是移栽与直播并存,直播方式多种多样;三是水稻种植以主茎成穗为主,密度高;四是种稻与治理盐碱地结合,以稻治涝,以稻治碱。
南方

全国种水稻两季有几个省份

全国种水稻两季有几个省份
具体种双季水稻的省有海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卅,重庆,四川,湖南,湖北江南部分地区,江西,安徽,江苏江南部分地区,浙江,福建,以及上海市,这些省份都种植双季水稻,而产量都不错,能抗击自然灾害,获得丰收。水稻可以种植两个季节,但是只限定在南方,湖南,海南,这些地方一年两熟,一般南方三月播种,四月插秧,七月收获,可以做到过年两熟,东北只能一年一熟,所以有南方大米为啥没有北方好吃的原因,就是因为生长发育时间比较短,积累组织少的原因,但是好的就是土地利用率比较高,效益要比北方多。
  全国种水稻两季有三个省份
  河南省、湖北省、四川省。
  水稻原产中国,七千年前中国长江流域就种植水稻。按照不同的方法,水稻可以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水稻所结子实即稻谷,稻谷脱去颖壳后称糙米,糙米碾去米糠层即可得到大米。

文章标签:

本文标题: 北方能种水稻的地方有多少?
本文地址: http://www.rixia.cc/wenda/125692.html

上一篇:广东河源力升树灯厂试用期辞工要好久

下一篇:弟弟(26岁)结肠癌晚期,现在出现肠梗阻情况,肚子还经常胀气难受!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