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夏养花网

您好,欢迎访问日夏养花网,我们的网址是:http://www.rixia.cc

中秋节有哪些传统习俗

2021-05-15 00:18:41 分类:养花问答 来源: 日夏养花网 作者: 网络整理 阅读:136

中秋节有哪些民俗活动?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祭月节、仲秋节、拜月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专的传统节日。中属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㿌/p>

各地的中抄秋节俗,游戏娱乐的活动丰bai富多彩,du可谓五花八门,zhi如走月亮、逛夜市、游园会、放烟dao花、燃宝塔灯、放孔明灯、看灯会、猜灯谜、荡秋千、舞龙、会饼、玩兔爷、歌会(唱月亮)、看花展、文艺演出等。
与在各自家庭里的团聚、吃月饼不同,它们大都是在公共场所进行的活动,这也是大型节日的必要组成部分,渲染了中秋节的节日氛围,既热闹又很有声势。
从古代文献来看,中秋节刚形成的时候,赏月就是文人和市民的事情,农民赏月的活动没见记载。但我国许多地方至今还保留着中秋之夜赏月、“走月”“跳月”“唱月”等习俗。如杭州有在中秋节前后到西湖赏月色的习俗。

中秋节的民俗活bai动有赏月,du燃灯,吃月zhi饼,饮桂花酒,dao偷葱偷菜,观潮专,祭月,玩兔儿爷,走月属,玩花灯猜谜,吃鸭吃芋头。

中秋的民俗活动如下:

一、祭月、赏月、拜月

1、《礼记》早有记载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431366266“秋暮夕月”,意为拜祭月神,逢此时则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香案。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在少数民族中,同样盛行祭月的风习。

2、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而云KUWgEcXcjO南傣族在中秋之夜,同样盛行“拜月”风俗。

3、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到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每逢这一日,“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明清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直到今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二、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三、燃灯

1、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做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

2、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四、猜谜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五、吃月饼

中秋节赏月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俗话说:

“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六、玩花灯

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

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版,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权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各地中秋节习俗有哪些

1,竖中秋

在广州,中秋节有一种富有情趣的传统风俗,叫“树中秋”。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所以也叫“竖中秋”。每逢中秋节,各家要用竹条扎灯,灯的行头多样,鱼龙灯、鸟兽灯、花果灯等,也可砌成“贺中秋”等字灯。

2,扎灯笼

中秋临近时,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此外,还有很多小朋友会用水果皮扎灯笼。

除了木瓜灯,还有香蕉灯,最简便的是“柚皮灯”,几乎家家户户的小孩都能做。扎好的灯笼除了用来“树中秋”,更有情侣提着灯笼依偎赏月。



3,耍禄仔

“耍禄仔”是过去中秋节十分流行的儿童游戏,以柚子壳刻通花,中可悬灯,儿童提着成群结队游乐,或提着各种动物、瓜果形状的灯色,沿街踏歌而行,一边唱着“耍禄歌”。

4,拜月光

中秋节当晚,一家人吃完团圆饭后,必须摆上各式果品进行“拜月光”的仪式。有天台的人家在天台,没天台的人家在家门前,摆开八仙桌,焚香礼拜,贡品除了月饼外,还有柚子、柿子、香蕉、杨桃、油甘子、芋头等。

5,追月

所谓“追月”,即是过了农历八月十五,兴犹未尽,于是次日的晚上,不少人又邀约亲朋好友,继续赏月,名为“追月”。

参考资料来源:广州市人民政府-广州人过中秋“很传统很粤式”

在山西,人们会在这天邀请女婿回家,然后一起吃月饼,也叫做团圆饼,晚上也会让女婿守夜,寓意着一家人和和美美。
在上海,因为中秋时节,也正是桂花开的季节,所以上海人喜欢用桂花雕酒,然后在中秋节的时候,与亲朋好友一起品桂花酒。
在江苏,中秋节的时候,人们喜欢吃桂花鸭。所谓桂花鸭,正是用桂花腌制而成的鸭子。
在浙江,中秋节会吃莼菜鲈鱼烩,因为关于这道菜还有一个美好的典故呢,这里的莼菜所代表的就是思念家乡的意思。
在东北,很多地方都保留着在中秋节祭祖的习俗。这里面非常讲究,所有摆放的东西都有不同的美好寓意。在中秋佳节期间,东北人还会举行很多有趣的活动,比如庙会等等。
全国各地中秋节习俗习惯盘点
  中国地缘广大,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在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建宁,中秋夜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上杭县人过中秋,儿女多在拜月时请月姑。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挖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这个习俗是源于月饼中藏有反元杀敌讯息的传说。金门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当地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这固然与农事有关,但民间还有一则流传广泛的传说:1279年,蒙古贵族灭了南宋,建立元朝,对汉人进行了残酷的统治。马发据守潮州抗元,城破后,百姓惨遭屠杀。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后人就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以此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
  中秋夜烧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还要用砖块砌成,约占塔高的1/4,然后再用瓦片叠砌而成,顶端留一个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点火燃烧,燃料有木、竹、谷壳等,火旺时泼松香粉,引焰助威,极为壮观。民间还有赛烧塔规例,谁把瓦塔烧得全座红透则胜,不及的或在燃烧过程倒塌的则负,胜的由主持人发给彩旗、奖金或奖品。据传烧塔也是元朝末年,汉族人民反抗残暴统治者,于中秋起义时举火为号的由来。
  江南一带的民间在中秋节人习俗也是多种多样。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酒后必食一小糖芋头,浇以桂浆,美不待言。“桂浆”,取名自屈原《楚辞少司命》“援北方闭兮酌桂浆”。桂浆,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后采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妇女手巧,把诗中的咏物,变为桌上佳肴。南京人合家赏月称“庆团圆”,团坐聚饮叫“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
  明初南京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筑朝月楼,皆供人赏月,而以游玩月桥者为最。人们在明月高悬时,结伴同登望月楼、游玩月桥,以共睹玉兔为乐。“玩月桥”在夫子庙秦淮河南,桥旁为名妓马湘兰宅第,这夜,士子聚集桥头笙箫弹唱,追忆牛渚玩月,对月赋诗,故称此桥为玩月桥。明亡后,渐渐衰落,后人有诗去:“风流南曲已烟销,剩得西风长板桥,却忆玉人桥上坐,月明相对教吹箫”。长板桥,即原先的玩月桥。近年来,南京夫子庙已重新修葺,恢复明清年间的一些亭阁,疏浚河道,待到中秋佳节时,就可结伴同来领略此KUWgEcXcjO地的玩月佳趣了。
  江苏省无锡县中秋夜要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江西省吉安县在中秋节的傍晚,每个村都用稻草烧瓦罐。待瓦罐烧红后,再放醋进去。这时就会有香味飘满全村。新城县过中秋时,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悬挂通草灯,直至八月十七日止。
  安徽省婺源中秋节,儿童以砖瓦堆一中空宝塔。塔上挂日夏养花网以帐幔匾额等装饰品,又置一桌于塔前,陈设各种敬“塔神”的器具。夜间则内外都点上灯烛。绩溪中秋儿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扎成发辫状,浸湿后再拿起来向石上打击,使发出巨响并有游火龙的风俗。火龙是以称草扎成的龙,身上插有香柱。游火龙时有锣鼓队同行,游遍各村后再送至河中。
  四川省人过中秋除了吃月饼外,还要打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有的地方也点桔灯,悬于门口,以示庆祝。也有儿童在柚子上插满香,沿街舞动,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县中秋节祭土地神、扮演杂剧、声乐、文物,称为“看会”。
  各地中秋节习俗:  在广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技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另外还有放天灯的,即孔明灯,用纸扎成大形的灯,灯下燃烛,热气上腾,使灯飞扬在空中,引人次笑追逐。另外还有儿童手提的各式花灯在月下游嬉玩赏。  广西有简单的户秋灯,是以六个竹篾圆圈扎成灯,外糊白纱纸,内插蜡烛即成。挂于祭月桌旁祭月用,也可给孩子们玩。  如日夏养花网今广西广东的不少地区,在中秋夜布置灯会,扎制用电灯照亮的大型现代灯彩,还有用塑料制成的各式新型花灯供儿童玩,但却少了一份旧时灯彩的纯朴之美。  另外南方还广泛流传着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在江西、广东、广西等地都有流传。如《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记: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黄昏时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烧之。俟瓦片烧红,再泼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时四野火红,照耀如昼。直至夜深,无人观看,始行泼息,是名烧瓦子灯。广东潮州的烧瓦塔,也是以砖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树枝烧起火来。同时还燃烟堆,就是将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结束后烧燃。而在广西边疆一带的烧番塔,亦类似这种活动,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清代抗法名将刘永福将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国侵略者)烧死的英勇战斗,颇有爱国的思想。福建晋江亦有烧塔仔的活动。  传说这种习俗与反抗元兵的义举有关。元朝确立后,对汉人进行了血腥的统治,于是汉人便进行不屈的反抗,各地相约中秋节起事,在宝塔的顶层点火为号。类似于峰火台点火起事,这种反抗虽被镇压下去,却遗存了烧宝塔这一习俗。 这个传说与中秋吃月饼的传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中秋节有哪些习俗?

民俗二三事

1、赏月

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文人士大夫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月,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直到今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2、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

3、燃灯

中秋之夜,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广东张灯最热闹,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做出各种形状,上糊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4、吃月饼

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5、赏桂花、饮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偶尔还要讲下当年嫦娥奔月的故事,讲讲月亮里的吴刚、兔子和桂花树,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

9月12日,北京民俗博物馆以“月圆京城,情系中华”为主题举办中秋节系列文化活动,包括祭拜月神、兔儿爷“出山”、猜灯谜、做月饼、中秋主题馆藏精品展等,让市民在节日中走进博物馆,体验经典民俗,感悟团圆和谐、爱国思乡的文化理念。

月圆中秋,花开华夏。千百年来,文化深厚、民俗丰富的中秋节深深寄托着国人对团圆的眷恋、对家国的情怀。中秋节前后,全国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多彩的主题文化和旅游活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的节庆生活。

河北明月千里诵团圆诗情,自在正定歌盛世华章。9月12日晚,“大月饼百人做千人尝”、赏月晚会、赏月主题宴会……在河北古城正定,剧目演出、文化展演、民俗体验等十余项活动火热开展;河北省园博园将于9月13日至15日举办“自在正定,文化中国”游园会;河北邯郸方特国色春秋主题乐园将推出“国色中秋夜”活动和大型演艺节目《祭月大典》。

山东9月7日至15日,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在武定府署景区举办“非遗走进千年古城”活动,组织本地的特色非遗项目如剪纸、惠民泥塑、手扎灯笼等,邀请传承人现场展示技艺。在滨海小城威海市,中秋节当晚将举办《我和我的祖国——2019年威海市中秋民族音乐会》《威海市中秋管弦乐音乐会》,威海市群众艺术馆用民族器乐和美妙的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祝福。在青岛,百余项文化活动从中秋一直延续到国庆假期,全面开启青岛时尚文艺新生活,包括青岛市图书馆的《月色生韵——八骏国乐中秋赏听音乐会》、青岛市文化馆在市内各文化旅游地标上演的各类文艺秀、青岛市博物馆的赏月听琴活动等。

山西国家级贫困县山西忻州神池县是黄土高原上有名的“月饼之乡”——神池月饼制作技艺入选山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过去,神池月饼生产一直以家庭小作坊形式进行,规模小、卫生差、品牌意识弱、行业标准低。近年来,为着力打造神池月饼特色名片,推动全县文化旅游经济发展,神池县举办了神池月饼美食文化节、美食文化论坛等活动,打造神池月饼互联网宣传推介销售平台,扩大知名度。目前,全县有600余家神池月饼生产企业,相关从业者1万余人,去年全县月饼销售数量达1亿多个,销售收入2亿余元,“小月饼”推动地域经济发展,富裕了当地民众。

江西赏月猜谜、民俗展演、半价游景区……江西各地精心筹备了300余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旅活动,欢庆中秋佳节。在南昌,《月是故乡明 情系英雄城》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秋慰问晚会火热上演;在景德镇,“博物馆之夜中秋集雅”活动为中国陶瓷博物馆的夜晚增添节日色彩;在吉安、赣州、上饶等地,“烧塔”“拜月”等传统民俗成为当地过中秋的固定活动……此外,自己动手做月饼、诗歌朗诵、赏灯猜谜等趣味十足的亲子活动,让江西省内各级博物馆、文化馆成为中秋打卡目的地;全省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向学生免费开放;羊狮幕景区半价游、麻姑山景区免费游等优惠活动和宜春月亮旅游文化节、萍乡武功山帐篷节、婺源篁岭晒秋(美食)节等,吸引游客纷至沓来、欢度中秋。

四川今年中秋节,四川21个市(州)和83个县(市、区)同步开展“万人赏月诵中秋”活动,通过1个主题、1个主会场、100余个分会场联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850余场次,以赏灯赏月、拜月祈福、文艺表演、诗词吟诵、猜灯谜等为主要内容,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弘扬团结、团圆、爱国、爱家等传统美德,在全省范围内营造出浓厚、热烈的中秋佳节氛围。

中秋节当晚,“万人赏月诵中秋”主会场设在崇州市,绵阳江油、宜宾长宁、广安岳池、凉山西昌、甘孜泸定、阿坝汶川6个分会场同步开展活动,分别体现“李白故里吟古诗”“天府旅游名县灾后仍然美丽”“农民新村过中秋”“藏羌彝汉民族团结”“脱贫新景象”等主题。

福建中秋期间,福州三坊七巷、鼓岭等风貌历史街区、晋江五店市和安平桥等文化景点推出了别开生面的文旅活动。9月12日,由福建省实验闽剧院带来的《我们的节日中秋》闽剧折子戏专场在福州三坊七巷二梅书屋内上演,“坊巷朗秋”——2019年三坊七巷品牌旅游月同时登场。在晋江,有传统街区五店市的闽南中秋特色习俗——全民博饼赛、晋江市(安海)第四届中秋文化节开幕式暨“礼赞新中国 奋进新时代”文艺演出、海峡第一村晋江市金井镇围头村的第六届闽台(晋江金井围头)乡村旅游文化节等特色活动。

紧扣赏月与团圆两大主题,福州在中秋期间推出登高赏月、古厝赏月、露营赏月等12条赏月主题旅游线路、20余场文旅节庆活动以及系列景区惠民措施。

陕西中秋当天,“古风汇中秋 诗礼颂中华”——2019中秋诗词诵读华服大秀在西安白鹿原影视城举办,来自多所高校的大学生身着华服,与知名朗诵家一起诵读历代名家诗篇,以诗词寄明月。

为了紧跟文旅融合发展步伐,念好“网络经”,位于陕西汉中的诸葛古镇在中秋佳节举办以“天下武侯吐槽大会”为主题的“网红”发声活动。届时,来自四川、湖北、河南及汉中本地的“网红”达人,以网络直播的形式带领广大网友一起品汉中美食、游诸葛古镇,并在“吐槽大会”上对各地诸葛文化进行“吐槽”,创意性地体现汉中武侯祠深厚的三国文化底蕴,进一步提升诸葛古镇知名度、带动汉中全域旅游发展。

安徽中秋节期间,文化活动遍及江淮大地、惠民乐民。9月11日至20日,安徽地方戏曲展演在黄梅戏之乡安庆市举办,上演徽剧、庐剧、泗州戏、淮北梆子戏等群众喜闻乐见的24种地方戏曲,全部实行惠民票价甚至免费;11日,铜陵市举办“奋斗新时代 放歌新铜陵”群众歌咏活动,24支队伍2000多人参加演唱比赛;此外,还有芜湖市的“方特中秋节花好月圆夜”中秋主题活动,黄山市的“到宏村看阿菊”大型实景文化演出,池州市的大型舞台剧《千年傩》等文化活动。(统稿:程丽仙,参与采写:柯中华、王雪娟、黄国勇、秦毅、郜磊、杨渊、郭志清、苏锐、华伟、李秋云)

中秋节的习俗 来历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中国的传统节日非常多,这些传统节日的习俗也各地有异,你知道中国的传统节日习俗有哪些?

中秋节有哪些习俗

中秋节,为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按照中国的农历,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此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民间中秋节有吃月饼、赏月、赏桂花、猜灯谜等多种习俗。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中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主要有:
  1、吃月饼
  《洛中记闻》记载,唐僖宗在中秋节吃月饼,感觉味道极美,便命御膳房用红绫包裹月饼赏赐给新科进士们。这可能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最早关于月饼的记载。到了宋代,月饼有“荷叶”、“金花”、“芙蓉”等雅称,其制作方法也更加精致。诗人苏东坡有诗称赞说:“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酥是油酥,饴就是糖,其味道甜脆香美可想而知。
  2、赏月
  赏月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俗。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3、祭月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4、燃灯
  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悬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5、观潮
  “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诗。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代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这两书所记述的观潮盛况,说明在宋代中秋观潮之事达到了巅峰。
  6、玩兔儿爷
  兔儿爷是中秋节期间,给孩子们玩耍娱乐的一种泥塑玩具。其形状是人形而有兔嘴兔耳。头上竖两只长耳朵,嘴是三瓣的兔子嘴,其他地方跟人没什么区别。现在寻常市面上已见不到兔儿爷的踪影,只是作为民俗文物在民俗博物馆之类的地方展览,或者在工艺品商店里出售。年轻人对它所知不多,而老人提起它来就津津乐道。
  7、走月
  中秋节之夜还有日夏养花网一大特色赏月活动叫“走月”。皎洁的月光下,人们衣着华美,三五结伴,或游街市,或泛舟秦淮河,或登楼观赏月华,谈笑风生。明代南京建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有朝月楼,都是游人“走月”时的赏月胜地;而解放后建的莫愁湖公园之抱月楼,则成了市民赏月的新景点。旧时南京人“走月”还有一种特殊的祈盼之举:凡没生儿子的已婚妇女,要去游夫子庙,随后再跨过一座桥,相传即可有“梦熊之喜”(意生男孩)。
  8、偷葱偷菜
  相传未婚少女如果在中秋夜偷得别家菜圃中的蔬菜或葱,就表示她将来会遇到一个如意郎。台湾有句俗语“偷着葱,嫁好郎;偷着菜,嫁好婿”指的就是这一习俗。
  9、吃鸭、螺和芋头
  我国西南的仫佬族讲究在这一天买饼子,杀鸭子。南京的桂花鸭、咸水鸭、樟茶鸭也往往在这个时候卖得很旺。如果你什么都没找到,拎一只北京烤鸭回家吃,估计味道也不赖。 民间认为,中秋田螺,可以明目。后经查,螺肉所含的维生素A是眼睛视色素的重要物质,可见此说法言之有理。有人指出,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因此,肉质特别肥美。如今在广州民间,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间都有炒田螺的习惯。
  10、饮桂花酒
  每逢中秋之夜,人们仰望着明月,闻着阵阵桂香,遥想吴刚砍桂,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欢聚一堂,已成为节日的享受。桂花不仅可供观赏,而且还有食用价值。屈原的《九歌》中,便有“援骥斗兮酌桂浆”、“奠桂兮椒浆”的诗句。可见我国饮桂花酿酒的年代,已是相当久远了。但到了现在,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了。
全国各地中秋民俗活动因各地习俗的不同相对来说也有不同,但是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一些活。
1、吃月饼
《洛中记闻》记载,唐僖宗在中秋节吃月饼,感觉味道极美,便命御膳房用红绫包裹月饼赏赐给新科进士们。这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最早关于月饼的记载。到了宋代,月饼有“荷叶”、“金花”、“芙蓉”等雅称,其制作方法也更加精致。
2 、赏月
赏月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俗。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
3、祭月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4、燃灯
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悬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5、观潮
“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诗。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
6、玩兔儿爷
兔儿爷是中秋节期间,给孩子们玩耍娱乐的一种泥塑玩具。其形状是人形而有兔嘴兔耳。头上竖两只长耳朵,嘴是三瓣的兔子嘴,其他地方跟人没什么区别。
7、走月
中秋节之夜还有一大特色赏月活动叫“走月”。皎洁的月光下,人们衣着华美,三五结伴,或游街市,或泛舟秦淮河,或登楼观赏月华,谈笑风生。明代南京建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有朝月楼,都是游人“走月”时的赏月胜地。
8、偷葱偷菜
相传未婚少女如果在中秋夜偷得别家菜圃中的蔬菜或葱,就表示她将来会遇到一个如意郎。台湾有句俗语“偷着葱,嫁好郎;偷着菜,嫁好婿”指的就是这一习俗。
9、吃鸭、螺和芋头
我国西南的仫佬族讲究在这一天买饼子,杀鸭子。南京的桂花鸭、咸水鸭、樟茶鸭也往往在这个时候卖得很旺。 民间认为,中秋田螺,可以明目。后经查,螺肉所含的维生素A是眼睛视色素的重要物质,可见此说法言之有理。
10、饮桂花酒
桂花不仅可供观赏,而且还有食用价值。屈原的《九歌》中,便有“援骥斗兮酌桂浆”、“奠桂兮椒浆”的诗句。可见我国饮桂花酿酒的年代,已是相当久远了。

文章标签:

本文标题: 中秋节有哪些传统习俗
本文地址: http://www.rixia.cc/wenda/117830.html

上一篇:物理防治病虫害的方法有哪些

下一篇:桂花糯米藕的汤汁怎么做?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