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栽培芦蒿芽,如何整地与施肥?
阜南县新村镇孙超芦蒿种植专业合作社怎么样?
阜南县新村镇孙超芦蒿种植专业合作社是2014-06-03在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注册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注册地址位于阜南县新村镇于洼村。
阜南县新村镇孙超芦蒿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3341225397531212X,企业法人孙国胜,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阜南县新村镇孙超芦蒿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经营范围是:农作物、蔬菜日夏养花网、芦蒿种植、销售,为成员提供农业生产资料购买,农产品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生产经营相关的技术咨询服务。在安徽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1704489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100-1000万 和 1000-5000万 规模的企业中,共4863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良好。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阜南县新村镇孙超芦蒿种植专业合作社更多信息和资讯。
芦蒿怎么种植,芦蒿种植技术
1.栽种方式
1-1 种子繁殖3月上、中旬将芦蒿种子与3—4倍干细土拌匀直接播种,采用播、条播均可。条播行距30厘米左右,播后覆土并浇水,一般3月下旬即可出苗,出苗后及时间苗、匀苗,缺苗的地方移苗补栽。
1-2 无性繁殖
① 分株栽种。5月上、中旬,在留种田块将芦蒿植株连根挖起,截去顶端嫩梢,在筑好的畦面上,按行株距4540厘米每穴栽种1—2株,栽后踏紧浇透水,经5—7天即可活棵。
② 茎杆压条繁殖。每年7—8月将半木质化的茎杆齐地面砍下,截去顶端嫩梢,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35—40厘米开沟深5—7厘米,将芦蒿茎杆横栽于沟中,头尾相连,然后覆土,浇足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促进生根与发芽。 芦蒿(图6)
③ 扦插繁殖。每年6月下旬—8月,剪取生长健壮的芦蒿茎杆,截去顶端嫩梢,将茎杆截成20厘米长小段,在筑好的畦面按行株距3530厘米,每穴斜插4—5小段,地上露1/3,踏紧浇足水,经10天左右即可生根发芽。
④ 地下茎繁殖。四季均可进行。地下茎挖出后,去掉老茎、老根,剪成小段,每段有2—3节NTZNYJzy,在筑好的畦面上每隔10厘米开浅沟,将每小段根茎平放在沟内www.rixia.cc,覆薄土,浇足水。
2.田间管理
2-1 整地施肥。选择前茬为非菊科作物、灌溉条件好、土壤肥沃的砂壤土为宜。栽种前进行耕翻晒(冻)垡,结合施足底肥,每亩施腐熟猪、牛、粪3000—4000公斤或腐熟饼肥150公斤左右,整地作畦,畦宽1.5—2米,深沟高畦。生长期间,9—10月份进行一次追肥,每亩用尿素10公斤,撒施并结合浇水,以促进芦蒿的营养生长,防止后期早衰。
2-2 清除杂草。芦蒿地下茎主要分布在5—10厘米土层内,栽种活棵后,要及时拔除田间杂草,促使根系发育良好,累积更多养分。
2-3 浇水。芦蒿耐湿性很强,不耐干旱,高温干旱季节要经常浇水,保持田间湿润,促进生长。
2-4 病虫防治。芦蒿生长期间病虫害时有发生,主要有蚜虫、虫瘿、玉米螟、棉铃虫、刺蛾及芦蒿大肚象等害虫,可用抑太保、卡死克、菊脂类等高效低残留农药进行防治。
3.大棚覆盖 芦蒿(图7)
芦蒿地上部被严霜打枯后,应齐地面砍去芦蒿茎杆,清除田间枯枝残叶和杂草,浅松土,每亩撒施尿素10公斤或复合肥80公斤,浇足底水,5—7天后扣棚盖膜。一般在11月下—12上进行,同时用地膜直接浮面覆盖在植株上,棚四周压严压实。如土壤湿度过大,则地膜覆盖可推迟进行。晴天中午要在背风处通风换气以降低棚内空气湿度。
4.收获
芦蒿栽培有露地或设施栽培,设施栽培芦蒿可采用多种不同的覆盖方式,分期分批覆盖,可提早上市,排开上市,均衡供应。大棚覆盖栽培芦蒿,一般覆盖后40—45天,株高20—25厘米时即可采收。露地栽培芦蒿,随着自然界温度变化自行萌发,当日平均气温12—18℃时,嫩茎迅速生长,4月上中旬是露地芦蒿上市高峰。采收时,用利刀平地面在芦蒿基部割下,嫩茎上除保留极少数心叶外,其余叶片全部抹除,扎捆码放在阴凉处,用湿布盖好经8—10小时的简易软化,即崐可上市。大棚覆盖芦蒿,第1茬采收后,应立即清除杂草、残枝落叶,并追施肥水,每亩追施5—10公斤尿素,覆盖后管理同上。这样再经45—50天,即收获第2茬。一般大棚芦蒿冬春季可收获2—3茬,亩产量达800—1000公斤。
(二)伏、秋芦蒿栽培技术
1.品种。选用大叶青杆芦蒿 芦蒿(图8)
2.整地施肥
以腐熟有机肥为主,每亩4000—5000公斤,或用25%复合肥+尿素440公斤作基肥,深耕晒垡2—3次,使肥料与土壤充翻匀,然后作畦宽1—1.2米,沟深20厘米。
3.栽种
伏、秋芦蒿栽种最佳期在7月—8月初,将留种地块的植株齐地面砍下,截去顶梢和基部木质化部分,选中间部分截成20厘米长小段,将茎杆放在1%的杀虫双药液中浸泡10—20分钟,防钻心虫为害。然后捞出,按行株距3530厘米,每穴4—5根栽种在筑好的畦面上,地上露1/3,踏紧浇水,上面覆盖遮阳网,保持土壤湿润,经10天后生根发芽。
4.田间管理
活棵后,要及时拔除田间杂草,结合追肥稀粪水,每亩1000公斤。搭架高0.8—1米,上面覆盖遮阳网,网四周扎紧,防风吹,盖网时间主要晴天上午10时—下午4时,早晚将网揭掉,加强盖网后的管理。
5.收获
芦蒿栽种后约30天左右,茎杆侧芽长出15—20厘米,即可剪取嫩枝,剪下的嫩枝需捂2天,将嫩枝上叶片抹除即可上市。收割时剪大留小,分批收获。每收1—2次施一次肥,浇一次透水,保持畦面湿润,促进生长。
如何找到芦篙的种植方法
(一)冬、春芦蒿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3396465栽培技术
1.栽种方式
1-1 种子繁殖3月上、中旬将芦蒿种子与3—4倍干细土拌匀直接播种,采用播、条播均可。条播行距30厘米左右,播后覆土并浇水,一般3月下旬即可出苗,出苗后及时间苗、匀苗,缺苗的地方移苗补栽。
1-2 无性繁殖
① 分株栽种。5月上、中旬,在留种田块将芦蒿植株连根挖起,截去顶端嫩梢,在筑好的畦面上,按行株距4540厘米每穴栽种1—2株,栽后踏紧浇透水,经5—7天即可活棵。
② 茎杆压条繁殖。每年7—8月将半木质化的茎杆齐地面砍下,截去顶端嫩梢,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35—40厘米开沟深5—7厘米,将芦蒿茎杆横栽于沟中,头尾相连,然后覆土,浇足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促进生根与发芽。
③ 扦插繁殖。每年6月下旬—8月,剪取生长健壮的芦蒿茎杆,截去顶端嫩梢,将茎杆截成20厘米长小段,在筑好的畦面按行株距3530厘米,每穴斜插4—5小段,地上露1/3,踏紧浇足水,经10天左右即可生根发芽。
④ 地下茎繁殖。四季均可进行。地下茎挖出后,去掉老茎、老根,剪成小段,每段有2—3节,在筑好的畦面上每隔10厘米开浅沟,将每小段根茎平放在沟内,覆薄土,浇足水。
2.田间管理
2-1 整地施肥。选择前茬为非菊科作物、灌溉条件好、土壤肥沃的砂壤土为宜。栽种前进行耕翻晒(冻)垡,结合施足底肥,每亩施腐熟猪、牛、粪3000—4000公斤或腐熟饼肥150公斤左右,整地作畦,畦宽1.5—2米,深沟高畦。生长期间,9—10月份进行一次追肥,每亩用尿素10公斤,撒施并结合浇水,以促进芦蒿的营养生长,防止后期早衰。
2-2 清除杂草。芦蒿地下茎主要分布在5—10厘米土层内,栽种活棵后,要及时拔除田间杂草,促使根系发育良好,累积更多养分。
2-3 浇水。芦蒿耐湿性很强,不耐干旱,高温干旱季节要经常浇水,保持田间湿润,促进生长。
2-4 病虫防治。芦蒿生长期间病虫害时有发生,主要有蚜虫、虫瘿、玉米螟、棉铃虫、刺蛾及芦蒿大肚象等害虫,可用抑太保、卡死克、菊脂类等高效低残留农药进行防治。
3.大棚覆盖
芦蒿地上部被严霜打枯后,应齐地面砍去芦蒿茎杆,清除田间枯枝残叶和杂草,浅松土,每亩撒施尿素10公斤或复合肥80公斤,浇足底水,5—7天后扣棚盖膜。一般在11月下—12上进行,同时用地膜直接浮面覆盖在植株上,棚四周压严压实。如土壤湿度过大,则地膜覆盖可推迟进行。晴天中午要在背风处通风换气以降低棚内空气湿度。
4.收获
芦蒿栽培有露地或设施栽培,设施栽培芦蒿可采用多种不同的覆盖方式,分期分批覆盖,可提早上市,排开上市,均衡供应。大棚覆盖栽培芦蒿,一般覆盖后40—45天,株高20—25厘米时即可采收。露地栽培芦蒿,随着自然界温度变化自行萌发,当日平均气温12—18℃时,嫩茎迅速生长,4月上中旬是露地芦蒿上市高峰。采收时,用利刀平地面在芦蒿基部割下,嫩茎上除保留极少数心叶外,其余叶片全部抹除,扎捆码放在阴凉处,用湿布盖好经8—10小时的简易软化,即崐可上市。大棚覆盖芦蒿,第1茬采收后,应立即清除杂草、残枝落叶,并追施肥水,每亩追施5—10公斤尿素,覆盖后管理同上。这样再经45—50天,即收获第2茬。一般大棚芦蒿冬春季可收获2—3茬,亩产量达800—1000公斤。
(二)伏、秋芦蒿栽培技术
1.品种。选用大叶青杆芦蒿
2.整地施肥
以腐熟有机肥为主,每亩4000—5000公斤,或用25%复合肥+尿素440公斤作基肥,深耕晒垡2—3次,使肥料与土壤充翻匀,然后作畦宽1—1.2米,沟深20厘米。
3.栽种
伏、秋芦蒿栽种最佳期在7月—8月初,将留种地块的植株齐地面砍下,截去顶梢和基部木质化部分,选中间部分截成20厘米长小段,将茎杆放在1%的杀虫双药液中浸泡10—20分钟,防钻心虫为害。然后捞出,按行株距3530厘米,每穴4—5根栽种在筑好的畦面上,地上露1/3,踏紧浇水,上面覆盖遮阳网,保持土壤湿润,经10天后生根发芽。
4.田间管理
活棵后,要及时拔除田间杂草,结合追肥稀粪水,每亩1000公斤。搭架高0.8—1米,上面覆盖遮阳网,网四周扎紧,防风吹,盖网时间主要晴天上午10时—下午4时,早晚将网揭掉,加强盖网后的管理。
5.收获
芦蒿栽种后约30天左右,茎杆侧芽长出15—20厘米,即可剪取嫩枝,剪下的嫩枝需捂2天,将嫩枝上叶片抹除即可上市。收割时剪大留小,分批收获。每收1—2次施一次肥,浇一次透水,保持畦面湿润,促进生长。
如何找到芦篙的种植方法?
(1)喜冷凉气候,但温度适应范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37383938围广泛。
芦蒿在日平均温度4.5摄氏度左右时开始萌发,嫩茎生长最适宜温度为日平均12一18摄氏度,20摄氏度以上茎杆木质化速度加快。南京地区露地野生芦蒿一般于2月中旬开始萌发,4月上旬至4月下旬营养生长明显加快,此间是露地野生芦蒿的上市高峰期。芦蒿属长日照作物,7月上旬花芽分化,7月下旬开始抽苔,9月中下旬开花,10月份结实,种子为椭圆形瘦果。12月中旬遇重霜后地上部分枯死。地下部分的根状茎耐寒性较强,可露地越冬。芦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只要温度适宜。可周年生长,无明显休眠期。
(2)喜湿耐肥。在旱地和浅水中均可生长。根部耐旱,在夏季高温干旱条件下。不易死亡。但植株生长不良。
(3)属强光照作物,光照不足,生长细弱。
(4) 适合在冲积沙壤土上生长,忌连作。连作三年以上,生长不旺,且病害较重。
栽培技术要点
夏秋芦蒿与冬春芦蒿的产量构成有所不同,地下部分根状茎的发育数量和营养积累程度是构成冬春芦蒿产量的基础,通过地下根状茎的萌发,采摘萌发的嫩茎上市。而夏秋芦蒿则是采用新苗定植,适当密植,通过高肥水、强光照,使其形成强大新根系。促进地上部分叶腋萌生新枝,采摘嫩头上市。
(1)土地选择和定值前的准备
潮湿、肥沃的冲积砂壤上为最佳,忌连作。深翻,晒垡,每亩施足有机肥80-00担,另加促根剂50一100克,或施芦篙专用混合100公斤,平畦种植。重茬地,最好每亩撒施硫磺粉10-15公斤,预防病害。
(2)选种
选用大叶青芦蒿或大叶白芦篙作栽培种,不但产量高,且商品性好。
(3) 栽植
定值期4-8月份。4月定植, 6、 7日上市。 5月定植,7、8月上市。6月定植,8、9上市。7月定植,9、10月上市。8月定植,10至12月上市。4、5月份定植采用分株法定植。6一8月份定值时。选择粗壮的植株平地割下,截去顶梢柔?部分和基部老化部分,取中间半木质化茎杆,截成20公分长小段放在1%杀虫双药液中浸泡30分钟,杀死茎杆中的钻心虫,然后按行距1尺、株距5寸,每穴4-5根栽植,每亩定植务5-6万株,踏紧,浇透水,遮阳保湿,10天左右活棵后,揭去遮阳物。
在20世纪70年代前,栖霞区芦蒿野生江滩,偶有农民于12月挖掘蒿根或于清明前后采摘嫩茎食用。因此,开始人工种植芦蒿时,既无经验技术又无资料可查。80年代后,经过广大农民和科研人员的实践、探索和研究,对芦蒿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已基本掌握。现简介如下:
一、芦蒿特征特性
芦蒿根系发达,须根着生于地下茎上,且密生根毛,吸收肥水能力极强。地下茎白色,新鲜时柔嫩多汁,既是繁殖器官,又是养分贮藏器官,入土深15~25chttp://www.rixia.ccm,长可达30~40cm,粗0.6~1.0cm,节间长1~2cm,节上有潜伏芽,能抽生地上茎,直立。成株高1~1.5m,茎粗1~2cm。食用嫩茎青绿色、淡绿色或略带紫色,长25~30cm,粗0.3~0.5cm,叶片绿色,羽状深裂,叶长10cm,宽5~8cm,裂片边缘有粗钝锯齿。叶面绿色无毛,叶背有短密的茸毛,呈粉绿色。秋初,顶端和叶腋抽生头状花序,直立或下垂,有短梗,多数为密集狭长的亚总状花序,有条形苞,苞片约4层,外层卵形,黄褐色,被短绵毛,内层边缘宽膜质。花黄色,内层花两性,外层花雌性,每花序能结瘦果约15个,瘦果细小。果实黑色,无毛,老熟后易脱落。
芦蒿喜冷凉湿润气候,耐湿、耐肥、耐热、耐瘠,不耐干旱。早春气温回升到5℃以上,地下茎上的侧芽(潜伏芽)开始萌发,日平均气温12~18℃时生长较快,日平均气温20℃以上时茎秆容易木质化。南京地区露地野生芦蒿一般春季2月中、下旬萌发,4月上、中旬营养生长加快,也是露地芦蒿上市高峰期。如采取保护地栽培,上市期能提早到前一年的12月中、下旬。芦蒿适宜温度范围较广,喜阳光充足的生长环境,只是在强光下嫩茎易老化。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为宜。只要温度适宜,可周年生长,无明显的休眠期。
二.栽种方式
1.无性繁殖 生产上以分株栽种和扦插繁殖最常用。
(1)分株栽种 5月上、中旬,在留种田块将芦蒿植株连根挖起,截去顶端嫩梢,在筑好的畦面上,按行株距45cm40cm每穴栽种1~2株,栽后踏紧,浇透水,经5~7天即可活棵。
(2)茎秆压条繁殖 每年7~8月将半木质化的茎秆齐地面砍下,截去顶端嫩梢,将芦蒿茎秆横栽于沟中,头尾相连,然后覆土,浇足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促进生根发芽。
(3)扦插繁殖 每年6月下旬~8月,剪取生长健壮的芦蒿茎秆,截去顶端嫩梢,将茎秆截成20cm长小段,在筑好的畦面按行株距35cm30cm,每穴斜插2~4小段,地上露1/3,踏紧浇足水,经10天左右即可生根发芽。
(4)地下茎繁殖 四季均可进行。地下茎挖出后,去掉老茎、老根,剪成小段,每段有2~3节,在筑好的畦面上每隔10cm开浅沟,将每小段根茎平放在沟内,覆薄土,浇足水。
2.种子繁殖 很少采用。于3月上、中旬将芦蒿种子与3~4倍干细土拌匀直接播种,采用撒播、条播均可。条播行距30cm左右,播后覆土并浇水,一般3月下旬即可出苗,出苗后及时间苗、匀苗,缺苗的地方移苗补栽。
三、芦蒿栽培技术
1.田间管理
(1)整地施肥 选择前茬为非菊科作物、灌溉条件好、土壤肥沃的沙壤土为宜。栽种前进行耕翻晒(垄),施腐熟猪、牛、鸡粪3000~4000kg/667m2或腐熟饼肥150kg/667m2作底肥,整地作畦,畦宽不等,一般为4m,采用深沟高畦栽培。生长期间,9~10月份进行一次追肥,用尿素10kg/667m2撒施并结合浇水,以促进芦蒿的营养生长,防止后期早衰。
(2)清除杂草 芦蒿地下茎主要分布在5~10cm土层内,栽种活棵后,要及时拔除田间杂草,促使根系发育良好,累积更多养分。
(3)浇水 芦蒿耐湿性很强,不耐干旱,高温干旱季节要经常浇水,保持田间湿润,促进生长。
(4)病虫防治 芦蒿生长期间病虫害时有发生,主要有蚜虫、虫瘿、斜纹夜蛾等害虫,可用抑太保、卡死克、菊脂类等高效低残留农药进行防治。
2.大棚覆盖 一般在11月下旬~12月上旬进行。待芦蒿地上部被严霜打枯后,应齐地面砍去芦蒿茎秆,清除田间枯枝残叶和杂草,浅松土,撒施尿素10kg/667m2或复合肥80kg/667m2,浇足底水,5~7天后扣棚盖膜。畦面用地膜直接浮面覆盖,棚四周压严压实。如土壤湿度过大,晴天中午要在背风处通风换气,以降低棚内空气湿度,待土壤湿度降低后再盖地膜。
3.收获 当株高20~35cm时即可采收。采收时,用利刀平地面在芦蒿基部割下,嫩茎上除保留极少数心叶外,其余叶片全部抹除,扎捆码放在阴凉处,用湿布盖好经8~10h的简易软化,即可上市。第1茬采收后,应立即清除杂草、残枝落叶,并追施尿素5~10kg/667m2,经45~50天,即可收获第2茬。一般大棚芦蒿冬春季可收获2~3茬,产量达800~1000kg/667m2。
芦蒿属茎叶类蔬菜,不宜长期贮存。芦蒿的吃法多样,可做凉拌芦蒿、腌水芦蒿。南京地区最有名的是芦蒿炒臭干及芦蒿炒肉丝。
芦蒿的种植
(1)扦插繁殖一般在7~8月份(不能过晚,否则植株生长期不足,影响次春的产量),选用当年未收割过的蒿秆,要求健壮无病虫,腋芽未萌发,茎粗1厘米以上,剪成15~20厘米长的插条,每段插条顶端至少有1~2个饱满芽。一般采用开沟扦插,以插条的2/3入土为度,浇透底水,保持土壤湿润,有利生根。
目前,这是人工种植芦蒿的主要繁殖方式,简便易行。但由于需要大量的插条,不能满足大规模生产。
(2)分株繁殖一般在清明前后,将尚未收割的高10厘米以上的芦蒿幼苗连根刨起,栽植于畦面。这种方式费工,占地时间长,生产上不常用。
(3)种子繁殖由于以上两种无性繁殖方式的繁殖系数都较低,大面积生产上采用种子繁殖,NTZNYJzy育苗移栽。可于10月上、中旬采集成熟的芦蒿种子,在第二年3月中旬至6月初,温度在10~15℃以上即可播种。播种时,将种子与细土或河沙拌匀,撒播或条播于苗床上,覆盖细土,适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促进出苗。播后约10天,即可出苗,40天后当苗高10厘米时,定植于大田。
1.栽种方式
1-1 种子繁殖3月上、中旬将芦蒿种子与3—4倍干细土拌匀直接播种,采用播、条播均可。条播行距30厘米左右,播后覆土并浇水,一般3月下旬即可出苗,出苗后及时间苗、匀苗,缺苗的地方移苗补栽。
1-2 无性繁殖
① 分株栽种。5月上、中旬,在留种田块将芦蒿植株连根挖起,截去顶端嫩梢,在筑好的畦面上,按行株距4540厘米每穴栽种1—2株,栽后踏紧浇透水,经5—7天即可活棵。
② 茎杆压条繁殖。每年7—8月将半木质化的茎杆齐地面砍下,截去顶端嫩梢,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35—40厘米开沟深5—7厘米,将芦蒿茎杆横栽于沟中,头尾相连,然后覆土,浇足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促进生根与发芽。 芦蒿(图6)
③ 扦插繁殖。每年6月下旬—8月,剪取生长健壮的芦蒿茎杆,截去顶端嫩梢,将茎杆截成20厘米长小段,在筑好的畦面按行株距3530厘米,每穴斜插4—5小段,地上露1/3,踏紧浇足水,经10天左右即可生根发芽。
④ 地下茎繁殖。四季均可进行。地下茎挖出后,去掉老茎、老根,剪成小段,每段有2—3节,在筑好的畦面上每隔10厘米开浅沟,将每小段根茎平放在沟内,覆薄土,浇足水。
2.田间管理
2-1 整地施肥。选择前茬为非菊科作物、灌溉条件好、土壤肥沃的砂壤土为宜。栽种前进行耕翻晒(冻)垡,结合施足底肥,每亩施腐熟猪、牛、粪3000—4000公斤或腐熟饼肥150公斤左右,整地作畦,畦宽1.5—2米,深沟高畦。生长期间,9—10月份进行一次追肥,每亩用尿素10公斤,撒施并结合浇水,以促进芦蒿的营养生长,防止后期早衰。
2-2 清除杂草。芦蒿地下茎主要分布在5—10厘米土层内,栽种活棵后,要及时拔除田间杂草,促使根系发育良好,累积更多养分。
2-3 浇水。芦蒿耐湿性很强,不耐干旱,高温干旱季节要经常浇水,保持田间湿润,促进生长。
2-4 病虫防治。芦蒿生长期间病虫害时有发生,主要有蚜虫、虫瘿、玉米螟、棉铃虫、刺蛾及芦蒿大肚象等害虫,可用抑太保、卡死克、菊脂类等高效低残留农药进行防治。
3.大棚覆盖 芦蒿(图7)
芦蒿地上部被严霜打枯后,应齐地面砍去芦蒿茎杆,清除田间枯枝残叶和杂草,浅松土,每亩撒施尿素10公斤或复合肥80公斤,浇足底水,5—7天后扣棚盖膜。一般在11月下—12上进行,同时用地膜直接浮面覆盖在植株上,棚四周压严压实。如土壤湿度过大,则地膜覆盖可推迟进行。晴天中午要在背风处通风换气以降低棚内空气湿度。
4.收获
芦蒿栽培有露地或设施栽培,设施栽培芦蒿可采用多种不同的覆盖方式,分期分批覆盖,可提早上市,排开上市,均衡供应。大棚覆盖栽培芦蒿,一般覆盖后40—45天,株高20—25厘米时即可采收。露地栽培芦蒿,随着自然界温度变化自行萌发,当日平均气温12—18℃时,嫩茎迅速生长,4月上中旬是露地芦蒿上市高峰。采收时,用利刀平地面在芦蒿基部割下,嫩茎上除保留极少数心叶外,其余叶片全部抹除,扎捆码放在阴凉处,用湿布盖好经8—10小时的简易软化,即崐可上市。大棚覆盖芦蒿,第1茬采收后,应立即清除杂草、残枝落叶,并追施肥水,每亩追施5—10公斤尿素,覆盖后管理同上。这样再经45—50天,即收获第2茬。一般大棚芦蒿冬春季可收获2—3茬,亩产量达800—1000公斤。
(二)伏、秋芦蒿栽培技术
1.品种。选用大叶青杆芦蒿 芦蒿(图8)
2.整地施肥
以腐熟有机肥为主,每亩4000—5000公斤,或用25%复合肥+尿素440公斤作基肥,深耕晒垡2—3次,使肥料与土壤充翻匀,然后作畦宽1—1.2米,沟深20厘米。
3.栽种
伏、秋芦蒿栽种最佳期在7月—8月初,将留种地块的植株齐地面砍下,截去顶梢和基部木质化部分,选中间部分截成20厘米长小段,将茎杆放在1%的杀虫双药液中浸泡10—20分钟,防钻心虫为害。然后捞出,按行株距3530厘米,每穴4—5根栽种在筑好的畦面上,地上露1/3,踏紧浇水,上面覆盖遮阳网,保持土壤湿润,经10天后生根发芽。
4.田间管理
活棵后,要及时拔除田间杂草,结合追肥稀粪水,每亩1000公斤。搭架高0.8—1米,上面覆盖遮阳网,网四周扎紧,防风吹,盖网时间主要晴天上午10时—下午4时,早晚将网揭掉,加强盖网后的管理。
5.收获
芦蒿栽种后约30天左右,茎杆侧芽长出15—20厘米,即可剪取嫩枝,剪下的嫩枝需捂2天,将嫩枝上叶片抹除即可上市。收割时剪大留小,分批收获。每收1—2次施一次肥,浇一次透水,保持畦面湿润,促进生长。[4]
整地施肥 选择前茬为非菊科作物、灌溉条件好、土壤肥沃的沙壤土地栽植。栽种前耕翻晒垡,每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4000公斤或腐熟饼肥150公斤,整地做畦,畦宽1.5~2米,深沟高畦。9~10月结合浇水每亩施尿素10公斤。
田间管理 活棵后拔除杂草,高温干旱时经常浇水,保持田间湿润。
文章标签:
上一篇:广州有哪些大批发市场
下一篇:草莓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