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夏养花网

您好,欢迎访问日夏养花网,我们的网址是:http://www.rixia.cc

怎样养成好习惯?

2021-04-07 15:58:26 分类:养花问答 来源: 日夏养花网 作者: 网络整理 阅读:218

如何养成好习惯?

良好的工作习惯之一:清除你桌上所有的纸张,只留下与你正要处理的问题有关的东西。

芝加哥与西北铁路公司的总裁罗兰德威廉姆斯说:“一个桌上堆满很多文件的人,若能把他的桌子清理开来,留下手边待处理的一些,就会发现他的工作更容易,也更实在。我称之为家务料理,这是提高效率的第一步。”

如果你走进位于华盛顿区的国会图书馆,你就可以看到天花板上悬挂着几个字,这是著名诗人波普曾写过的一句话:

秩序,是天国的第一条法则。

秩序也应该是商界的第一条法则。但是否如此呢?一般生意人的桌上,都堆满了可能几个礼拜都不会看一眼的文件。一家新奥尔良的报纸发行人有一次告诉我,他的秘书帮他清理了一张桌子,结果发现了一部两年来一直找不着的打字机。

光是看见桌上堆满了还没有回的信、报告和备忘录等等,就足以让人产生混乱、紧张和忧虑的情绪。更坏的事情是,经常让你想到“有一百万件事情待做,可自己就是没有时间去做它们”,这样不但会使你忧虑得感到紧张和疲倦,也会使你忧虑得患高血压、心脏病和胃溃疡。

宾州大学药剂研究教授约翰斯脱克博士在美国药剂协会宣读过一份报告《机能性神经衰弱所进发的器官疾病——病人的心理状态需要什么?》,这份报告共列举了11种情形,其中第一项是:“强迫性履行义务的感觉,没完没了的一大堆待办事项。”

但是,这种“没有止尽,做不完又必须做”的感觉,又怎么可能凭借清理桌面这种如此简单的方法而加以避免呢?对“连续不断的待办事件”,真的必须处理完毕吗?著名的精神病医师威廉萨德勒提起过这么一件事,他有一个病人,就是用了这个简单方法而免除了精神崩溃。

这位病人是芝加哥一家大公司的高级主管,第一次去见萨德勒的时候,整个人充满了紧张、焦虑和郁闷不乐。他工作繁忙,并且知道自己状态不佳,但他又不能停下来,他需要帮助。

“这位病人向我陈述病情的时候,电话铃晌了,”萨德勒医师说道,“电话是医院打来的。我丝毫没有拖延,马上作出了决定。只要能够的话,我一向速战速决,马上解决问题。挂上电话不久,电话铃又响了,又是件急事,颇费了我一番唇舌去解释。接着,有位同事进来询问我有关一位重病患者的种种事项。等我说明完毕,我向这位病人道歉,让他久候。但是这位病人精神愉快,脸上流露出一种特殊的表情。”

“别道歉,医师。”这位病人说道,“在这10分钟里,我似乎明白自己什么地方不对了。我得回去改变一下我的工作习惯……但是,在我临去之前,可不可以看看您的办公桌?”萨德勒医生拉开桌子的抽屉,除了一些文具外,没有其他东西。

“告诉我,你要处理的事项都放在什么地方?”病人问。

“都处理了。”萨德勒回答。

“那么,有待回复的信件呢?”

“都回复了。”萨德勒告诉他,“不积压信件是我的原则。我一收到信,便交待秘书处理。”

6个星期之后。这位公司主管邀请萨德勒到其办公室参观。令萨德勒吃惊的是,他也改变了——当然桌子也变了,他打开抽屉,里面没有任何待办文件。“6个星期以前,我有两间办公室,三张办公桌,”这位主管说道,“到处堆满了有待处理的东西。直到跟你谈过之后,我一回来就清除了一货车的报告和旧文件。现在,我只留下一张办公桌,文件一来便当即处理妥当,不会再有堆积如山的待办事件让我紧张忧烦。最奇怪的是,我已不药自愈,再不觉得身体有什么毛病啦!”

良好的工作习惯之二: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行事。

遍及全美的都市公司的创始人亨利杜哈提说,不论他出多少钱的薪水,都不可能找到一个具有两种能力的人。

这两种能力是:第一、思想的能力;第二、能按事情的重要程度行事的能力。

白手起家的查理鲁克曼经过12年的努力后,被提升为派索公司总裁一职,年薪10万,另有上百万其他收入。他把成功归功于杜哈提谈到的两种能力。鲁克曼说:“就记忆所及,我每天早晨5点起床,因为这一时刻我的思考力最好。我计划当天要做的事,并按事情的轻重缓急做好安排。”

全美最成功的保险推销员之一弗兰克贝特格,每天早晨还不到5点钟,便把当天要做的事安排好了——是在前一个晚上预备的——他定下每天要做的保险数额,如果没有完成,便加到第二天的数额,以后依此推算。

长期的经验告诉我,没有人能永远按照事情的轻重程度去做事。但我知道,按部就班地做事,总比想到什么就做什么要好得多。

假使萧伯纳没有为自己定下严格的规定,保持每天写出5页稿子的文字,他可能永远只是个银行出纳员。他度过了9年心碎的日子,九年总共才赚了30块钱稿费,平均每天才一分钱!由于他一直把写作当成最重要的事去做,终于成了世界著名的作家。就连漂流到荒岛上的鲁宾逊也不忘每天定下一个作息表呢!

良好的工作习惯之三:当你碰到问题时,如果必须做决定,就当场解决,不要迟疑不决。

前面曾经提过世界著名的亚历西斯卡锐尔博士的话:“不知道怎样抗拒忧虑的生意人都会短命而死。”

我以前的一个学生、已故的HP豪威尔告诉我,当他在美国钢铁公司任董事的时候,开始董事会总要花很长的时间——在会议里讨论很多很多的问题,达成的决议却很少。其结果是,董事会的每一位董事都得带着一大包的报表回家去看。

良好的工作习惯之四:学会如何组织、分层负责和监督。

很多生意人替自己挖下了个坟墓,因为他不懂得怎样把责任分摊给其他人,而坚持事必躬亲。其结果是,很多枝枝节节的小事使他非常混乱。他总觉得很匆促、忧虑、焦急和紧张。要学会分层负责,是很不容易的。我知道,我以前就觉得这个很难,非常的困难。我由经验也知道,如果找来负责的人不对,也会产生很大的灾难。可是分层负责虽然很困难,一个做上级主管的,如果想要避免忧虑、紧张和疲劳,却非要这样做不可。

——引自延边人民出版社《人性的优点全集》

怎样养成好习惯?

合格父母的金牌课程

好习惯的形成大致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7天左右。此阶段的特征是“刻意,不自然”。你需要十分刻意提醒自己改变,而你也会觉得有些不自然,不舒服。
  第二阶段:7~21天左右。不要放弃第一阶段的努力,继续重复,跨入第二阶段。此阶段的特征是“刻意,自然”。你已经觉得比较自然,比较舒服了,但是一不留意,你还会回复到从前,因此,你还需要刻意提醒自己改变。
  第三阶段:21~90天左右。此阶段的特征是“不经意,自然”,其实这就是习惯。这一阶段被称为“习惯的稳定期”。一旦跨入此阶段,你已经完成了自我改造,这项习惯就已经成为你生命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会自然而然地为你“效劳”。
  好习惯,坏习惯,均是如此,都是在不断的重复中慢慢形成的。
  心理学家研究指出,一项看似简单的行动,如果你能坚持重复21天以上,你就会形成习惯;如果坚持重复90天以上,就会形成稳定习惯;如果能坚持重复365天以上,你想改变都很困难。同理,一个想法,重复21天,或重复验证21次,就会变成习惯性的想法。
  这样看来,改掉不良的旧习惯,养成好习惯,也就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了。
  任何一种行为只要不断地重复,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同理,任何一种思想只要不断地重复,也会成为一种习惯,进而影响潜意识,在不知不觉中改变我们的行为。
  这就是“21天好习惯培养法”的设计原理,其具体要点如下:
  ①坚持这个习惯21天。
  ②让自己清楚地了解到新习惯带来的好处,因为感情远远比理性的强迫更有动力。
  ③把它当作一个试验。像一位科学家一样,把培养习惯当作一次尝试,而非一个心理斗争。这将有助于集中对待,随时调整和正确对待结果。
  ④远离危险区。远离那些可能再次触发你旧习惯的地方。
  ⑤用更好的东西替代你失去的东西,如果你戒掉了烟,虽然你失去了香烟的享受,但是你却得到了无价的健康。
  ⑥将计划写在纸上,并告诉你的朋友,给自己一种压力。
  ⑦保持简单。建立习惯的要求只需要几条就可以了,保持简单,从而更容易坚持。
  ⑧不要追求完美。一步一步地做起,不要指望一次就全部改变。
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反复地做。之所以有人不成功,不是他做不到,而是他不愿意去做那些简单而重复的事情。
  所以,只要你开始做,并一天一天地坚持下去,你就会取得意料之外的效果。
  不要疑惑,马上开始行动吧! 智新超越教育有一整套的好习惯培养系统,你可以了解咨询!
  我们坚信:只要你坚持21天,你就一定会爱上它。

如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学习时集中注意,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是节省学习时间和提高学习效率的最为基本的方法。集中注意指学习时专心致志。学习过程中注意高度集中时,学习者对周围其他事情可以视而不见、充耳不闻。高度注意使人的心理能量能够集中地投入于正在进行的思维活动,使思维在特定的问题上处于最佳激活状态,从而使人脑能够高效地进行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迅速地掌握知识和高效地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正是建立在这种以集中注意为特征的思维状态基础上的。通常,人们的认识倾向于,智力的差异导致了学生在学习上的明显分化。实际上,智力差异并不是学习分化的惟一原因,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其成绩落后是由于缺乏学习时高度集中注意的习惯而逐渐积累起来的。国内外心理学家的研究都证明了这一点。

由于种种原因,很多智力正常乃至优秀的学生都没有养成学习时精神专注的习惯,这部分学生在面对高考这样的挑战时,会有明显的基础不足或思维深刻性不够的困难。注意投入的缺乏导致了他们平时不能像其他精神专注的同学一样积累知识和思考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观察学生上课是否分心,很容易了解到哪些学生有集中注意的问题。通过孩子对学习环境的要求,家长在家庭中也可以很好地确认自己的孩子是否有注意肤浅的问题。如果一个学生更喜欢独自在安静的环境里学习,而且的确专心于学习和有关问题的思考与研究,则说明该学生有良好的注意品质。一般情况下,注意缺乏深度的学生会喜欢开着电视机或听着音乐学习,或者学习时喜欢开着门听别人讲话。这样的学生难于在精神状态上达到高水平的激活状态,思维上也会缺乏应有的深刻性。

从外部因素说,噪音、其他人活动的干扰、不适当的光线和温度等都会影响人的注意集中,环境的混乱或过分舒适也会对注意的集中产生不良影响。对于没有能养成学习时集中注意习惯的学生来说,来自个人自身内部的干扰与中断对注意集中的影响甚至超过外部因素的消极作用。很多学生都有一种习惯,每学习一会儿,便会找到各种理由起来活动,或是找书、找笔记本、拿几张纸。这些习惯不仅直接引起学习活动的中断,更重要的是,它使学习者的思维总是在一个肤浅的层面上简单重复,而不能有纵向的深入。心理学研究揭示,许多学习和学习性质的发现与体悟,要在思维深入到一个较深的层次时才能够完成。当学习活动频繁中断和思维缺乏注意高度集中的支持时,学习者的思维根本不能被预热到高度敏感和深入的水平,因而也不能获得真正掌握知识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至关重要的思维经验。

这样,对许多考生而言,数月之后的高考应试任务就转化成了目前的改进学习习惯、学习科学学习方法的目标。虽然,在理论上,形成良好学习习惯、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应当更早地成为一个学生的目标,但由于家庭和学生对有关意识的缺乏,很多考生需要从现在开始。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科学学习方法,不仅是可以使人终身受益的心智发展方法,而且也是高考应试的良策,是提高高考成功率的有效方法。很显然,没有掌握知识方法的改善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一切考试准备阶段的高考应试策略都只是空谈。

如何培养自己养成好习惯?

给自己顶了些计划.也想改变自己的一些恶习.还想坚持做一些事情.但是....总是渐渐变回老样子....rn如何监督并强化自己养成好习惯???

合格父母的金牌课程

以下一些建议,楼主可以参考:

1
好习惯的形成大致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7天左右。此阶段的特征是“刻意,不自然”。你需要十分刻意提醒自己改变,而你也会觉得有些不自然,不舒服。
  第二阶段:7~21天左右。不要放弃第一阶段的努力,继续重复,跨入第二阶段。此阶段的特征是“刻意,自然”。你已经觉得比较自然,比较舒服了,但是一不留意,你还会回复到从前,因此,你还需要刻意提醒自己改变。
  第三阶段:21~90天左右。此阶段的特征是“不经意,自然”,其实这就是习惯。这一阶段被称为“习惯的稳定期”。一旦跨入此阶段,你已经完成了自我改造,这项习惯就已经成为你生命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会自然而然地为你“效劳”。
  好习惯,坏习惯,均是如此,都是在不断的重复中慢慢形成的。
  心理学家研究指出,一项看似简单的行动,如果你能坚持重复21天以上,你就会形成习惯;如果坚持重复90天以上,就会形成稳定习惯;如果能坚持重复365天以上,你想改变都很困难。同理,一个想法,重复21天,或重复验证21次,就会变成习惯性的想法。
  这样看来,改日夏养花网掉不良的旧习惯,养成好习惯,也就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了。
  任何一种行为只要不断地重复,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同理,任何一种思想只要不断地重复,也会成为一种习惯,进而影响潜意识,在不知不觉中改变我们的行为。
  这就是“21天好习惯培养法”的设计原理。
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反复地做。之所以有人不成功,不是他做不到,而是他不愿意去做那些简单而重复的事情。
  所以,只要你开始做,并一天一天地坚持下去,你就会取得意料之外的效果。
  不要疑惑,马上开始行动吧! 智新超越教育有一整套的好习惯培养系统,你可以了解咨询!

      我们每个人都想成功,可成功的人都有着良好的习惯,自己懒惰,没有自控能力,没有时间观念,不自信,太多的不良习惯影响着自己的成功,如何让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呢?

1、给自己制定一个小目标,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实现,不要好高骛远,总看不起小目标,总想着一步登天,干成大事,那你永远不会成功,扎实的走好每一步,你才能实现它。

2、日夏养花网制定好实现目标的计划,并且坚持按照计划去做,坚决不退缩,遇到困难积极的克服,不能半途而废,不然永远养不成好习惯。

3、克服懒惰的心理,懒人永远不会成功,不付出怎么会有收获,自己要不断的暗示自己要克服懒惰,克服懒惰,先从早起做起,努力的做一件事情,坚持改变自己的心理。

4、利用好时间,懂得珍惜时间,能够利用好时间的人都有一个好的习惯,做事情不推脱,今天的事情今天做,绝不拖到明天,会管理好自己的时间,这样好的习惯才能养成。

5、找一个人提醒你,及时的监督你,除了自己的努力,还要有他人的帮助,别人的提醒监督会让你更好的养成良好习惯。

6、为自己寻找一个努力的榜样,把他视为自己努力的目标,找一个参照物,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做成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样就有了努力的动力。

如何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呢?

合格父母的金牌课程

豆妈经常在朋友圈和微信群里看到各种各样的打卡活动,21天坚持读书,21天坚持运动,21天轻断食等等,貌似,很多人已经默认了21天就能养成一个好习惯。

同时,因为自家的豆豆很不爱刷牙,一逃跑,二闭嘴,三哭闹,刷牙就像要他的命似的,于是,豆妈查阅了关于养成习惯的相关资料。

好习惯

今天,跟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到底如何帮助耗子养成好的习惯。

网络上最权威的一个实验,关于养成习惯需要的时间。来自伦敦大学学院的健康心理学家。

他们邀请了96位参与者,请他们选择一项想要发展成习惯的日常行为。

他们选择的行为全都是每天都能做,但目前还没做到的事情,并且多数跟健康有关,比如,午饭时吃一块水果,或晚饭后跑步15分钟。参与者需要每一天登录一个网站,报告他们是否还在继续之前选择的行为,以及这种行为的习惯程度如何。

所谓习惯,是指不假思索完成某种行为的程度,自动化是习惯的核心。

结果如何呢?研究者发现:平均下来,实验对象需要66天才能养成新习惯。而且不同人养成习惯需要的时间是有差异的。下定决心在早餐后喝一杯水的人,在20天后变得不费劲。选择在午饭时吃一块水果的人,则至少花了两倍时间。而运动习惯的养成则更困难了。84天后,依然没有人养成早上做50个仰卧起坐的习惯。

虽然早起刷牙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可是,养成刷牙习惯,可没那么简单,好习惯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或许你忘记自己学习刷牙的“血泪史”,那么不妨换个角度,你是否曾经计划着跑步、读书、减肥?你甚至还把微信头像改成“不瘦十斤,不改头像”,结果可能经过大半年的奋斗,才终于有了收获。

更何况,真实的情况是,多数人往往半途而废。

现在你知道,养成一个好习惯有多难了。下次孩子不刷牙,你又想对他一顿吼的时候,想一想自己学习新习惯时候的难处,也许你就会冷静下来了。总之,“宽于律己,严于律娃”的事情做不得。

你也别气馁,心理学家做了很多研究,来帮助我们和孩子更好地养成习惯。我今天以刷牙为例子,来谈谈在培养孩子习惯的时候,我们需要解决的3个问题:

问题1:动力是什么?

给习惯创造一个动力,比如“安利”孩子从“我不刷牙”到“我要刷牙”。

刷牙

你肯定要皱眉头了:孩子压根儿不想刷牙,动力为零,甚至是负数。但是,你可以创造条件让孩子有动力。你也不是一开始就想要日夏养花网跑步的,而是看了很多文章告诉你跑步有多好,慢慢被“安利”。

怎么安利孩子刷牙?你可能苦口婆心地跟孩子讲,牙齿上有很多牙虫,如果不刷牙,牙虫就会把牙齿蛀掉,有蛀牙是很疼的。但语言是抽象的,很多孩子并不能理解。

这时候很多家长会找绘本讲给孩子听,丰富的画面,给孩子解释起来,形象很多。你发现孩子愿意刷了,说明他已经有了“我要刷牙”的想法。但是绘本的作用有限,不能给孩子持续的动力。

这很正常,你也不是知道跑步的好处后,就能每天跑10公里的。绘本的作用在于给孩子种下习惯的种子,发芽、开花、结果,还需要后面的精心呵护。

问题2:在什么时候、通过什么方式,把它变成习惯?

在什么时候、通过什么方式重复行为,把它变成习惯?让习惯保持下去。前面提到,习惯的核心是自动化。而让行为自动化的关键在于环境和重复的具体行为。

我们通常会对自己说,今年我要减肥。这类计划根本没有指出具体的行为,以及我们进行该行为时所处的环境。心理学家彼得戈尔维策(Peter Gollwitzer)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如果-那么if-then。如果出现某种情况,那么我们就做某个行为。

按照这个方法,有效的计划应该是:“如果我坐公交车回家,那么我就提前两个车站下车走路。”同样,帮孩子培养刷牙习惯,仅仅告诉他“我们要刷牙”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建立“如果-那么”的连接,比如“如果吃完晚饭,那么我们就去刷牙”。这样我们就在具体情况和行动之间建立了牢固的联系。一旦这种联系变成机械性的,新习惯就形成了。

有人会问,“如果”后面的情况能不能是时间?如果到了8点钟,那么就和孩子去刷牙。千万不要。用时间来提示新习惯会存在一个困难,就是你需要不停地看表;而且,孩子往往没有时间观念,需要你来提醒,无法自觉。用事件或环境作为触发器是因为它们不太需要我们去记忆。

记住,习惯的核心是自动化,不费劲。

当然,如果在固定事件或环境的同时,再固定时间,那么效果会更好。我们还有什么触发器呢?洗澡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你可以跟孩子说,洗完澡我们就去刷牙。

需要注意的是,你要确保触发器是已有的习惯。如果孩子还在为洗澡而挣扎,那么想让他再刷牙当然也会更困难,所以触发器必须是简单而且小孩子喜欢做的事情。

另外,你可以在“那么”后面下功夫。一开始就要求孩子认真刷牙,每天刷两次,每次至少两分钟,太难了,那么就降低难度,把刷牙这个大习惯拆解成一个一个的小习惯。

早上上班赶时间,没有足够时间和耐心引导孩子刷,那么就先保证晚上那一次;孩子不喜欢牙膏的味道,那么先只用牙刷;孩子无法坚持两分钟,那么每次先刷一分钟。先完成一个小目标,再加大难度,循序渐进。

促进自动化还有另外一个小诀窍:提高可获得性。很多人坚持不了健身,有时候是因为想去,包却不在身边。把健身包放在公司或者健身房,提高可获得性,去健身房的阻力就小了。

同样,你可以在洗手间放一张垫脚凳,孩子能够自己去洗手台拿牙刷牙膏,看到镜子里的自己,刷牙更加自然而然。

问题3:如何应对失败、不满和不便之处?

你已经知道养成一个习惯的平均时间是66天,而非21天。但是有时候当孩子哭闹时,你还是忍不住会发火。这时候,你可以用“如果-那么”的计划来帮助自己灭火。“如果我因为孩子不想刷牙而快要发疯,那么我就告诉自己,培养习惯并不日夏养花网容易,我想每天跑步难,刷牙对孩子来说也是很有挑战的。”

不仅仅是你,孩子的情绪也需要调节。你可以蹲下来,心平气和地对孩子说:“刷牙有时候是不太舒服啊,难怪你不喜欢。不过,不刷牙的话牙虫会在牙齿上钻洞,很疼的。你看,爸爸妈妈每天都刷牙。”然后给他一些选择,比如是要小猫牙刷还是小猪牙刷,是现在刷还是日夏养花网等一下刷。

由内而外的力量比从外向内的力量更重要。与其每天强迫孩子刷牙,不如想办法,将外部动力变成内在动力,让孩子自己想刷牙。美国心理学家德西和瑞安的自我决定论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思路。根据自我决定论,促进外部动力向内在动力转化有三个因素:自主感、归属感和胜任感。

自主感让孩子觉得行为可以由自己决定,通俗点说是“自己选的路,含着泪也要走完”。比如前面提到的选择牙刷。你还可以让孩子到超市选择喜欢的杯子以及哪种口味的牙膏。

选择最好是有限的,比如二选一,避免陷入选择困难。功夫在诗外。平时多和孩子玩刷牙主题的游戏,看刷牙绘本,潜移默化地渗透刷牙的重要性,孩子也会慢慢地被“安利”。

归属感让孩子感受到爱、尊重和接纳。如果每一次刷牙都是鸡飞狗跳的,孩子就容易将刷牙跟负面情绪联系在一起。

怎么提高刷牙的积极情绪呢?你可以让刷牙变得更好玩一些。比如把绘本中的情节迁移过来,嘴巴里现在有哪些颜色的牙虫,我们用魔法牙刷把它们抓出来吧。孩子不习惯牙刷摩擦牙齿的感觉,你可以给他唱唱童谣,转移注意力,这样也更容易坚持。

刷牙之前,你可以哈口气,问孩子臭不臭;然后让孩子哈气,臭不臭。刷完牙之后,再哈哈气,闻闻谁的嘴巴更香,是哪种花朵的味道。最重要的是,像前面提到的,接纳孩子不愿意刷牙的情绪,及时安抚。

孩子的进步也是螺旋式的,今天好一些,明天可能退回去一点。你不妨给他做一个可视化的鼓励表格,每周七天,每天两次,每刷一次牙就在对应格子上画个牙虫,简单写一写他的表现。隔一段时间和他讲讲,之前你已经刷了这么多次牙,爸爸妈妈为你感到骄傲。

总结一下:

好习惯

一个习惯的养成是不容易的,也绝对不是传说的21天就可以了。我用帮助孩子养成刷牙习惯为例,给你一一破解了三个问题:第一,给孩子创造刷牙的动力;第二,是用“如果-那么”的句式,让刷牙行为自动化;第三,根据自我决定论,增加孩子行动的自主感、归属感和胜任感,将刷牙的行为转化为内在动力。

我希望大家能回头再看看今天的知识点,不光是刷牙的问题,如果你能灵活地掌握培养习惯的原理,你就可以帮助孩子形成各种好习惯。

今天的内容,你GET到了吗?和豆妈一起,做聪明家长吧!

我是豆妈,有一个龙宝宝(2012年生)小情人——豆豆。坚持用更好的方式养育豆豆,坚持育儿育己,和豆豆一起成长。这里会分享很多育儿的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大家觉得有感触的话,一定要关注我哦~

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1、阅读时注意光线适宜。2、阅读时注意合适的距离。3、走路乘车或者是躺着时,不阅读。4、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用眼。5、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控制时间。

文章标签: 方法  

本文标题: 怎样养成好习惯?
本文地址: http://www.rixia.cc/wenda/101782.html

上一篇:建一个温室大棚需要注意什么?

下一篇:儿子高三已经是第二次偷偷买手机了,怎么办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返回顶部